2017版三峡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培养计划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培养计划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计划(2017版)一、专业编号、名称专业代码:130309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二、培养目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面向区域性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企事业单位和各种大众传播文化公司等行业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并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新闻采编等各类综合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

此外,本专业要求学生五官端正,男生身高在1.70m以上,女生身高在1.60m以上。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②具有编导、播音、主持节目及采访写作、摄录、制作的基本能力;③普通话语音标准,并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独立主持两种类型以上广播电视节目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的能力;④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⑤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三、毕业要求毕业要求1 专业知识能够将播音与主持艺术基础理论和知识用于为后续的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语言表达、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有更加宏观的认知。

指标点1-1掌握艺术类、文学类的基本知识,培养对艺术、文学的敏锐度,从文学作品或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中对美感的认知;指标点1-2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播音创作基础的基本知识,能结合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语言表达等课程,构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完整专业体系;指标点1-3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知识,能够有效地分析出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传播活动的现象,同时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起到提供理论支撑、充实专业容的作用;。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理论基础,掌握现代传播技术,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3.培养能在各级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的专业人才。

二、课程设置1.理论课程(1)播音与主持艺术基础:包括语音、发声、表达、即兴口语等基本技巧。

(2)广播电视编导:学习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导演、剪辑等基本技能。

(3)新闻采编与写作:培养新闻敏感性,掌握新闻采访、编辑、写作的基本方法。

(4)传播学原理:研究传播的基本规律,了解传播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理论。

2.实践课程(1)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通过模拟主持、现场报道、采访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广播电视编导实践:制作广播电视节目,锻炼学生的创意策划和实际操作能力。

(3)新闻采编与写作实践:参与新闻采访、编辑、写作,培养学生的新闻素养。

3.选修课程(1)影视制作:学习影视拍摄、剪辑、特效等技能,拓展学生的艺术素养。

(2)摄影摄像:培养摄影摄像技巧,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

(3)数字媒体技术: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方向。

三、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各级各类媒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3.比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播音与主持艺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4.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就业方向1.广播电视台、电台、新媒体等媒体机构。

2.文化产业、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3.教育机构、培训机构、艺术团体等。

五、培养特色1.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注重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依托行业资源,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播音专业培养方案

播音专业培养方案

播音专业培养方案播音专业是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演播基本功的人才,以适应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播音主持方向的专业人才培养。

本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播音技巧、声音美感、口才表达能力及人文素养,使其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备扎实业务基础的优秀播音主持人。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综合学科知识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2. 培养具备良好的声音品质和表达能力;3. 培养具备扎实的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人文素养;4. 培养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5. 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1. 课程设置播音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播音基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写作与采访、广播电视广告、主持技巧、口才与朗诵、声乐基础、传媒法规等。

此外还包括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如舞台艺术、声音美感培养等。

2. 实践训练播音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需参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实地实习,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学生还应通过各类讲座、演讲比赛、主持节目等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个人技巧和综合素养。

3. 课程评估学生的表现将通过课堂作业、考试、实习表现等综合评估来衡量。

评估结果将作为培养方案修订和评估学生学业成绩的依据。

三、培养成果1. 知识素养学生将具备广泛的传媒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实务技能。

2. 技能素养学生将具备扎实的播音技巧、声音美感和口才表达能力,具备丰富的主持经验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创新能力学生将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4. 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将具备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能够在多媒体团队中协调合作,完成专业任务。

四、培养过程1. 基础阶段主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声音美感培养、主持基本技巧等。

2. 中级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口才表达能力和主持艺术水平。

学生将参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实践活动,加强实际操作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极好语言表达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组织与执行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一)基础理论素养培养:1.播音与主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养,包括声音训练、发音技巧、语言表达方法、节目撰写等方面的学习。

2.心理学、社会学、传媒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以提升学生对社会和受众群体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语言学、修辞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文化修养。

(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1.通过语音、口才等课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电视节目主持、广播节目主持等方面的专业素养。

2.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表演、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行业实践培养:1.通过学生实习以及与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了解行业的实际运作和工作环境,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

2.整合市场资源,提供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培养方式:(一)课堂教学: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能力。

2.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行业发展前沿,邀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进行客座讲座,以提供实践案例和行业动态,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二)实践训练:1.配备专业的实验设备和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场景和机会。

2.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学术讲座、比赛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演讲表达能力和竞技实力。

3.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行业经验的导师,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培养。

四、评价方式:(一)考试评估:1.设置课堂作业和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播音与主持艺术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Training Objectives)本专业培养具有广播电视学、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电视节目制作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台及其他传媒机构从事播音、主持、节目制作以及在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专门人才。

This major is specialized in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and ability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studies,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roadcasting and host art, TV program production, art and aesthetics. It can be broadcast and hosted at all levels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s and other media organizations. , program production, and specialized application linguistics professionals engaged in propaganda work in party 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二、毕业要求1.素养要求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健全的职业人格、强烈的社会职业认同感,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建设、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

2017版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7版三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拓展课程 24 12.1 注:此表不含课外学分
- - 3 48
- 3 48 2%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占专业 独立设置
课程教 实验课
学分 学 总 学
课内实验、 实践教学
集中性 实践教学
小计
占专业 课程教
分比例
学总学
(%)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分 比 例

课程 课 性质 单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Y
Basic Principle of Marxis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通识
体系概论 核心
An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课程 Y
Thought and Theory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二、毕业要求
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专业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中外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教育学等方面 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文章写作、语言表达、学术研究、教育实习、文秘 实习等方面的实践训练,能够分析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获得从事本 专业及相关领域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 知识、能力和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具有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 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2、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从事文学创作与研 究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汉语口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较高的汉字书写水平,具有从 事语文教学与文秘工作能力。 4、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师教育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 科研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

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报送材料样式 .doc

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报送材料样式 .doc

2017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修订报送材料样式----------------------------------------------------------------------------------- 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文字部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经管类/理工类/文法艺术类)2017级跨学院课程(非校定必修课)设置确认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200-300字二、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描述,200-300字(一)培养要求学生经过本专业学习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 ……2. ……3. ……4. ……5. ……6. ……(二)培养路径本专业依托“……”的优势,提出“……”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的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的人才培养路径。

1. ……2. ……3. ……4. ……三、主干课程四、实践特色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特色描述,200-300字1. ……2. ……3. ……4. ……五、学分学时学生修满学分方准予毕业。

第一课堂的课程教学为……学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学分比为1: ……,选修课学分占课程教学总学分的比例为……%。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为9学分。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之比为……: ……。

第二课堂的教学总学分为8学分。

六、学制学位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七、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附后。

(一)……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经管类)(二)……专业分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经管类)附例:……专业分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说明:通识选修课程不做分学期指定。

(一)……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理工类)(二)……专业分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理工类)附例:……专业分学期指导性教学计划进度表说明:通识选修课程不做分学期指定。

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方案

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方案引言:随着传媒行业的迅速发展,播音与主持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优秀的播音与主持人才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培养方案,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本文将针对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的基本功在于对传媒行业的了解和基础理论的掌握。

因此,我们需要设置课程来教授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媒体与传媒、广播电视编导学、演播室技术基础等。

2.声音与语言训练:播音与主持人才需要具备清晰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富有磁性的嗓音。

我们将设立专门的课程来进行声音及语言训练,包括发声训练、普通话口语训练、方言训练等。

3.表演与演播室技巧课程:播音与主持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和熟练的演播室操作技巧。

我们将设置表演课程和演播室技巧课程,包括肢体语言训练、演讲技巧训练、实践操作等。

二、实践机会:1.实习机会: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播音与主持行业,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我们将与各大电台、电视台、新闻机构等合作,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际的节目制作和演播室操作,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2.校内广播电视台:为了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展示平台,我们将建立校内广播电视台。

学生可以参与广播节目录制和主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主持技巧。

3.校外比赛与演出: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专业展示能力,我们将鼓励学生参与校外比赛和演出。

学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的比拼和与行业内专业人士的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名度。

三、师资力量:1.优秀的教师团队:为了保证播音与主持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将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团队成员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教学。

2.行业专家讲座: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我们将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进行讲座。

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和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普及类
文艺欣赏类
公民教育类
必修
必修
必修 选修 选修 选修
2 32 32 2 32 32 1 16 16
41 学分
考查 1
6
考查
2/6
考查
详见教务处每学期开出的供全校学生选修的素质拓展课程。 2-8 学期,学生自选。所有学生应选修不低于 1 学分的外语学
创业工具类
选修 习类课程。
外语学习类
选修
(课外学分)
2、课程模块学分分配汇总表
课程体系
占专业
实践教学
课程教 独立设置 课内实验、 集中性 学分 学总学 实验课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小计
占专业 课程教
分比例
学总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分比例
(%)
通识 通识核心课程 41 24.8% 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 10 6% -
- 5.5 136 3.5 56 9 192 5%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课程设置说明 本版培养方案课程由两大部分构成: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通识课程由 通识核心课、素质拓展课组成;专业课程由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 专业拓展课组成。对应课程结构,本版培养方案学分由通识学分和专业学分两部 分构成,通识学分包括通识核心课程学分和素质拓展课程学分;专业学分包括学 科(专业)基础课程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学分和专业拓展课程学分。教学总学分 为 165 学分。
小计(毕业要求)
76 学分
2.3 专业拓展课程
学生应在专业拓展课程中修满 10 学分,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程 开课 性质 单位
课程名称
专业 拓展 课程
三峡文化 S Culture of Three Gorges Area
深度报道 S Depth Report
视听内容导表演
S Directing and Performance with Audiovisual Content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导读
播读与朗诵 (一) S Broadcast and Recitation(Ⅰ)
播读与朗诵(二) S Broadcast and Recitation(Ⅱ)
出镜记者(一) S On-Camera Reporter (Ⅰ)
出镜记者(二) S On-Camera Reporter (Ⅱ)
出镜记者(三) S On-Camera Reporter (Ⅲ)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具有政策性强、实践能力突出、知识结构宽广的特点。因此要求学生 能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 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掌握播音与 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及播音主持、采编、写作、制作、传播等方 面的基本技能,并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传播学、语言学、融合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并了解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 (2)掌握播音与主持行业专业知识体系,充分获得播音、节目主持、策划、编 导、采访、写作、摄录、制作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3)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知识,具备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 (4)普通话语音标准,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 新闻评论能力、新媒体写作能力,以及熟练使用前沿技术进行媒体制作的能力; (5)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做到个人自治,能主动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独具个性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6)具有一定的团队沟通与合作能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应对复杂社会 环境进行采访报道的适应能力; (7)具有较强的检索、获取和利用传媒信息的能力; (8)知晓传媒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
四、学位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融合新闻学导论、传播学、 新媒体写作、普通话语音发声、出镜记者、音频节目分析与制作、视频节目分析 与制作、新闻评论、作品设计与展示、视听软件(一)、主持人艺术。
五、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要求
1、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1)最低专业课程教学总学分:165 学分 (2)课外学分:10 学分 2、授予学位及要求 符合三峡大学学士学位授予规定者,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0 6 4 13.75
7 0.25
1 0 12 0 13.25
8 0.25
0 0 12 0 12.25
备注:1、原则上前四学期每学期学分数一般不应高于 28,后四学期每学期学分数一般不应 高于 25。
2、此表不含课外学分。素质拓展选修课程合计 5 学分,可平均计入每学期。
七、课程设置总表
1、通识课程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7 版)
学科门类:艺术学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代码: 130309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标准学制:4 年 弹性修业年限:3-6 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传播学、语言学、融合新闻学、播音学以及艺术学等多学科 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及法规,具备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传播评论 能力,能在传媒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语言艺术、采编、制作、传播和其它 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
媒介素养 S Media Literacy
基础
传播伦理与法规
课程 S Ethics and Law of Communication
视听软件(一) S Audiovisual Software(Ⅰ)
视听软件(二) S Audiovisual Software(Ⅱ)
类别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00- -00
0
学科(专业)基础 28 17% -
课程 专业
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76 46% -
- 11.5 184 - - 11.5 184 7% - 24 384 32 512 56 896 34%
专业拓展课程 10 6% - - 3 48 - - 3 48 2% 备注:此表不含课外学分。
3.各学期学分分配汇总表
毕业设计 S Graduation Project
类别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总学
学时类型
学分
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4 64 32
32
4 64 32
32
4 64 32
32
4 64 32
32
2 32 16
16
3 48 16
32
3 48 16
32
5 80 32 24 24
5 80 32 24 24
4 64 32
32
4 64 32
32
2 32 16
16
2 2W
2W
6 6W
6W
12 12W
12W
12 12W
12W
开课 学期
2
3 3 4 3 4 5 4
4 5 5 3 4 6 7 8
考核 方式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类目
通识核心课程 素质拓展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
合计
1 13.25
2 12 0 0 27.25
2 12.25
1.5 9 4 0 26.75
3 7.25
1 7 12 0 27.25
各学期学分分配
4
5
7.25 0.25
0
1
0
0
18
12
0
6
25.25 19.25
6 0.25 3.5
必修 3 48 48
课程 大学英语综合课程 P Comprehensive College English
大学计算机基础 I
H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I
必修 12 192 192 必修 2 32 8
VB 程序设计语言 H Programming Language VB
三、专业特色
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宗旨,坚持播音主持人才社会需 求导向,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内传媒领域培养理论扎实、技术前沿、竞争意 识强烈、新闻评论能力强、创新创业力强以及社会适应力强的多层次、应用型、 个性化的本科高级专门人才,并致力于培养全媒体时代出镜记者专业人才,促进 学生的个性发展。
必修 2 32 16
16
新媒体写作 S New Media Writing
必修 3 48 24
24
逻辑学 S Logic
必修 2 32 24
8
摄影与摄像
S Photography and Camera Shooting 必修
4
64 32
32
小计(毕业要求)
28 学分
1 考试 3 考试 3 考试 1 考试
2.1 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学生应在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中修满 28 学分,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程 开课 性质 单位
课程名称
融合新闻学导论
S Introduction to Convergence Journalism
传播学 学科 S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语言学 (专 S Linguistics
必修
3
48
32
军事理论 Q Military Theory
必修 0.5 8
8
军事训练 Q Military Training
必修 2.5 2W
2
考试
32*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