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稻田杂草种类及化学除草

合集下载

稻田杂草科学防除技术

稻田杂草科学防除技术

稻田杂草科学防除技术稻田杂草分为三类,稗草、千金子、碎米知风草、杂草稻等禾本科杂草,鸭舌草、野慈姑、节节菜等阔叶杂草和异型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水稻每年遭受草害达200多万公顷,约占种植面积的88.2%。

水稻田杂草防除要立足早期治理、综合防除策略,积极推广生态控草技术,采用“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模式,降低除草剂使用量,延缓抗药性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一、非化学控草技术1.种子精选。

通过对稻种调进、调出检疫,查出稻种中是否夹带了稗草等抗药性杂草的种子,经过筛、风扬、水选等措施,汰除杂草种子,控制杂草的远距离传播与危害。

2.农艺措施。

通过深翻平整地、水层管理、肥水壮苗、水旱轮作、轮作换茬等措施来保持水稻良好的生态条件,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对杂草的竞争力。

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可人工拔除杂草,避免新一代杂草种子侵染田间。

3.物理措施。

采取拦截灌溉水流携带的杂草种子、捞取田间水面漂浮的杂草种子、清除田埂上周围的杂草等措施,逐渐耗竭土壤杂草种子库,最大程度降低农田杂草的发生规模。

4.生物措施。

在水稻抽穗前,人工放鸭、养鱼,任其取食株、行间杂草幼芽,降低土壤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减少杂草的发生基数。

二、合理使用化学除草剂水稻种植方式多样,目前主要有机插秧、直播稻、人工移栽和抛秧等方式。

稻田杂草的发生一般是在播、栽、抛后10天(秧田一般5-7天)左右出现第一个杂草出苗高峰,20天左右出现第二个出草高峰。

1.移栽(机插)田。

移栽(机插)推荐“一封一杀”的控草模式。

在插前1-2天或插5-7天采用丙·苄、苯噻·苄等药剂封闭。

在移栽(机插)前施药,防除杂草幼芽,封闭除草,选用噁草酮、丙炔噁草酮均匀喷雾,在水田整平后,喷雾(泼浇)或撒药土,并保水3天以上,待泥浆沉实后移栽(机插)秧苗。

移栽(机插)后前期施药,在移栽(机插)后1-4天,防除早期萌发杂草,选用双唑草腈药土;移栽(机插)后5-7天,防除稗草、千金子、和莎草及阔叶草,选用嘧肟·氰氟草,或丙嗪嘧磺隆茎叶喷雾。

水稻大田如何除草,水稻大田的化学除草技术

水稻大田如何除草,水稻大田的化学除草技术

水稻大田如何除草,水稻大田的化学除草技术水稻是我们的五谷杂粮之一,水稻大田也是我们种植的作物之一,水稻大田的种植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杂草,杂乱无章,而且生命力还过于的顽强,不论我们使用什么除草剂就好像是永远除不掉似得。

有的农民朋友们会问,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办法肯定有,那么水稻大田如何除草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水稻大田的化学除草技术。

水稻大田如何除草水稻大田杂草有稗草、牛毛毡、三棱草、鸭舌草、水花生等,在中稻移栽(抛秧)7天后,正确选择使用除草剂,严格按标签说明操作,禁止使用含磺酰脲类成份的长残效化学除草剂。

1、抛秧田:每667平方米可选用25%苄·丁(秧歌)150克,拌干细土或化肥,均匀撒施,药后大田保持3-5厘米浅水层5-7天。

2、移栽田:每667平方米可选用10%吡嘧磺隆(杜邦稻将)20克或22%苄·乙(野老)25.5克,拌干细土或化肥,均匀撒施,药后大田保持浅水层5-7天。

3、对千金子发生重的田块,每667平方米可选用10%氰氟草酯(千金)6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前排干田水,药后灌水3-5厘米,保持5-7天。

了解完了水稻大田如何化学除草,下面再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水稻大田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一些情况,病虫害也是水稻大田的重点防治对象,同样不可忽视。

水稻大田如何防治病虫害1、水稻螟虫。

①杀虫单:亩用有效成分量为:36克。

②三唑磷:亩用有效成分量为:30-40克。

③毒死蜱:亩用有效成分量为:40-60克,任选一种,均在收获前一周停止使用。

2、稻纵卷叶螟。

①阿维菌素:亩用有效成分量为:0.72-0.9克,不要在强阳光下施药,收获前20天停止使用。

②毒死蜱:亩用有效成分量为:48克。

③氯虫苯甲酰胺:亩用有效成分量为:2克。

④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亩用有效成分量为:3.2克。

除阿维菌素外,其它药剂均在收获前一周停止使用,任选一种。

3、稻飞虱。

①吡虫啉:亩用有效成分量为:2-3克。

农田杂草化学防除

农田杂草化学防除

2.水稻移栽田杂草化学防除
防除策略及要点
✓ 重点抓好前期防除,即移栽前或移栽后10d内,以防除稗草、一年阔 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为主;
✓ 及时进行中后期防除,即在移栽后10~25d,以防除眼子菜和多年生 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为主;
✓ 以土壤处理为主的除草剂应严格保水深度(3~5cm)和时间(5~ 7d);个别茎叶处理剂需排水后施药。
子草、 ● 异型莎草、眼子菜、扁秆藨草、萤蔺、千金子、鳃肠、四叶萍、陌上菜
等。
1.水稻秧田杂草化学防除 防治策略 ● 以防除稗草,特别是“夹棵稗”为主,兼除其他杂草。 防除要点 ● 在播种前后或秧苗小时用药,对除草剂的选择要求严格; ● 秧田应平整、精细;提倡除草剂混用,以扩大杀草谱、提高安全性。
雾施药。 可选用除草剂 10%苄嘧磺隆(农得时)可湿性粉剂0.23~0.38kg/h㎡,药后保持水层5~7d; 96%禾草特乳油2.25~3.0L/h㎡、30%丙草胺乳油1.1~1.9L/h㎡,药后保持 水层5~7d; 48%苯达松水剂3.0~4.5L/h㎡,排干水层喷雾,主要防除莎草科和阔叶杂草; 50%二氯喹啉酸(快杀稗)可湿性粉剂0.6~0.9kg/h㎡,在稗草3~5叶期施药。
● 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混生田,可选用以下除草剂混剂: ✓ 20%丁·苄可湿性粉剂3.0~4.5kg/h㎡、 ✓ 18%乙·苄·甲可湿性粉剂0.3~0.45kg/h㎡(仅用于大田移栽田)、 ✓ 20%乙·苄可湿性粉剂0.42~0.84kg/h㎡(在北方寒冷地区不宜应用)、 ✓ 36%二氯·苄可湿性粉剂0.6~0.75kg/h㎡、 ✓ 20%丁·恶乳油1.5~3.0L/h㎡。
(1)播前土壤处理 ✓ 在苗床整好后,以喷雾或撒施法施于床面,间隔适当时间后,再润

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

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

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作者:常向前张舒刘冬碧赵越王佐乾杨小林夏颖吕亮来源:《植物保护》2024年第04期关键词江汉平原;中稻一油菜/小麦轮作;一季中稻;再生稻;稻田;农药残留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29°26'-31°10'N,111°30'-114°32'E),由长江和汉江冲积而成,面积逾300万hm,约占湖北省总面积的25%,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水稻是江汉平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该地区水稻常年播种面积达到90万hm2。

其中,中稻一油菜/小麦轮作、一季中稻种植模式是当前江汉平原最典型的种植模式;再生稻是一种资源节约型水稻栽培模式,在江汉平原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江汉平原稻田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农药使用品种多、药量大、用药频繁。

2012年调查发现,已于20世纪80年代禁用的有机氯农药滴滴涕等在江汉平原地表土中仍普遍存在,残留范围是0.036~0.625mg/kg;2015年调查发现,江汉平原地表土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范围是0.090~0.194mg/kg,已经禁用或限制使用的有机磷农药甲胺磷、氧乐果等仍普遍存在。

当前稻田基本杜绝了高毒、高残留的有机氯、有机磷类杀虫剂的使用,但仍大量施用低毒的有机磷、二酰胺类、吡啶类、新烟碱类杀虫剂;三唑类杀菌剂及磺酰脲类、酰胺类除草剂等农药,田间调查发现个别除草剂如氰氟草酯使用量甚至达推荐剂量的3~5倍。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2019年、2020年湖北省农药的使用量分别为10.33万、9.70万t及9.31万t(《2021年湖北省统计年鉴》)。

江汉平原水网发达,水稻生长季雨量充沛,大量施人田间的农药,成为面源污染的隐患。

绿色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求关注农药的防治效果,更要关注施药后环境中的农药残留。

当前稻田常用农药类型及品种繁多,很多常用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尚不清楚。

为此在江汉平原的中稻一油菜/小麦轮作田、一季中稻田及再生稻田水稻收获后采集田间土壤样品,检测已经禁用或限用的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及其代谢产物及当前稻田常用的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当地土壤农药残留的治理及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基本信息。

农田化学除草技术措施

农田化学除草技术措施

农田化学除草技术措施我们通常在农田的地中间、地埂、地边、渠边都能见到一些杂草,这些杂草给农作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麻烦,它能与农作物争水、争养分、争阳光,导致农作物不同程度的减产,所以我们要紧紧围绕“节本、降耗、增产、增收”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抓紧抓好农田化学除草工作,争取把农田杂草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一、最常见的杂草:在我们地区最常见的旱田杂草有黎、播娘蒿、天蓝苜蓿(三叶草)、地肤(野扫把)、朿y耳菜、苍耳、苋菜、蒲公英、车前草、田旋花、稗草、千金子、狗尾草、节节草、苦豆子、扁蓄、苦苦草、曼陀罗、刺儿菜、野西瓜苗、卢苇等。

水田杂草有稗草、三棱草、眼子菜等。

检疫性杂草有?二、杂草的分类:杂草种类主要分单子叶杂草、双子叶杂草,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等。

单子叶杂草:在杂草出土时单叶叶片条形的就叫单子叶杂草。

茎基部多分蘖,小穗结子。

如稗草、狗尾草、千金子、野燕麦、扁蓄、地肤、二棱草、芦苇等。

双子叶杂草:在杂草出土时双叶的就叫双子叶杂草。

如黎、播娘蒿、野苋菜、刺儿菜、田旋花、仓儿、蒲公英天、天蓝苜蓿、野西瓜苗、苦豆子、苦苦草、曼陀罗等。

阔叶杂草:阔叶杂草的叶子宽而大。

如黎、播娘蒿、野苋菜、刺儿菜、仓儿、野西瓜苗、蒲公英等。

三、杂草是害虫的越冬场所:有的杂草是害虫越冬场所,如蒲公英是苹果叶螨的寄三,田旋花、苦豆子是棉叶螨的寄主。

灰黎、田旋花是黄地老虎的繁殖场所,它在其杂草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爬到植物上危害。

杂草的传播途径:借风力传播、通过人和动物的活动进行传播、借水流传播、混入播种材料和厩肥之中传播。

我们为了科学种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进行农田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首先我们认识一下除草剂,根据除草剂的特性可分为四种,灭生性除草剂、选择性除草剂、触杀性除草剂、内吸性除草剂。

除草剂的使用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土壤处理、叶面处理和茎叶处理。

水稻田杂草分布及科学使用除草剂技术

水稻田杂草分布及科学使用除草剂技术

水稻田杂草分布及科学使用除草剂技术【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水稻田杂草种类识别,总结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除草剂使用技术,既有效防除了各种杂草,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水田杂草;除草剂;使用技术近年来,水田杂草的种类发生了新变化,主要因素是栽培方式、除草剂的应用、自然环境变化等。

另外,由于连续使用吡嘧磺隆、苄嘧磺隆等药剂使原来发生较重的恶性杂草眼子菜以及异性莎草危害逐步减轻,而多年生的野慈姑、泽泻、莎草科杂草及一年生的雨久花危害加重。

又由于二氯喹啉酸类除草剂对稻稗防除效果下降,使稻稗在许多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明确稻田杂草种类,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使用除草剂对保证水稻生产安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1.目前稻田主要杂草种类识别几种水田主要杂草的识别及特征:1.1稻稗,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是稻田中发生较多且较难防除的杂草。

株高70-100厘米,与稗草相比明显特征是稻稗叶片与叶鞘的连接处有一圈纤细的绒毛。

5-6月间地温稳定在10℃左右发芽出苗,幼苗初期生长缓慢,至4-5片叶时迅速生长。

幼苗期其形态、习性类似水稻,且发生期较长,防除难度大,是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杂草。

1.2野慈菇,也叫驴耳草、飞机草等,具有地下匍匐茎,匍匐茎的末端为小球茎。

株高30-50厘米,叶基生,窄狭,呈剪刀形;总状花序或圆锥形花序,花白色,种子褐色。

以种子和球茎进行繁殖,6-7月为苗期,开花结实期在8-9月。

野慈姑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在防治上成为目前水稻生产的一大难题。

1.3狼把草,又叫鬼刺,是菊科一年生杂草,株高20-120厘米,茎直立,分枝较多,叶对生,有柄,头状花序,顶生,花呈黄色筒状。

狼把草以种子进行繁殖,每年大约6月中下旬出苗,8-9月开花结实,草籽成熟后落地或漂浮在水面进行传播。

狼把草生长速度快,遮光,与水稻争夺养分,对水稻生长影响非常大。

1.4三江蔗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株高40-60厘米。

在根部有一个较小的块茎,叶片比茎秆短。

水稻田杂草防治方案

水稻田杂草防治方案

水稻田杂草防治方案一、秧田除草(一)旱秧除草:40%噁草?丁草胺,每分地用10ml(一袋)。

注意事项:1、播种后覆土1cm;2、土壤封闭处理;3、如遇高温,及时揭膜。

(二)水秧田:水稻秧苗二叶一心期以后,杂草露出水面的三分之二,用一奇(40%苄嘧?二氯喹啉酸),每分地用5g(一袋)喷雾处理。

二、移栽田除草可选药剂1、20%甲磺隆?乙草胺移栽田防一年生杂草,稗草、三棱草、节节菜、眼子菜等。

2、10%苄嘧磺隆、30%苄嘧磺隆,移栽田防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

3、特芜农(10%苄嘧磺隆):对眼子菜、三棱草、光棍草、矮慈姑效果特佳,可用于扒田处理,也可在后期使用。

一包一亩,若特别严重可加量。

4、20%苄?乙?甲移栽后5-7天,拌细土、拌肥等撒施,一亩一包(30g),可防水稻田的所有杂草。

5、50%苄嘧?苯噻酰在水稻返青后拌土、拌肥撒施,用于移栽、抛秧田防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杂草。

6、10%苄?甲磺隆,主要用于移栽田阔叶杂草的防治以及部分禾本科杂草的防治;10%苄?甲磺隆+展扩100(高效助剂)对眼子菜、浮萍、节节菜、四叶萍等效果好在水稻移栽返青后;也可用游龙或者赛龙撒施。

防治眼子菜(水案板)等杂草在其由红转绿时防治效果最好。

7、稻力(30%苄嘧?双草)+展扩100(高效助剂),水稻茎叶处理剂,防稗草,三棱草、水花生、浮萍、光棍草、马唐、野慈姑、眼子菜等,移栽后5-20天一包一亩,喷雾,对田埂效果也特别好,安全,一次用药禾阔双除。

8、50%二氯喹啉酸,防治稻田稗草的选择性除草剂。

9、30%苄?丁,水稻抛秧田、移栽田防治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杂草。

三、实际应用的几种方案(一)、用20%甲磺隆?乙草胺+10%苄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即秧苗返青后,拌细土、拌肥等撒施。

基本上能防水稻田里的所有杂草。

(二)、以莎草、四叶萍、眼子菜(水案板)为主的田块。

可用稻乐(30%苄嘧磺隆)、特芜农、30%苄?丁、游龙(31%苯噻酰泡腾剂)、赛龙(53%苯噻酰?吡嘧磺隆)等产品。

水稻田间常见杂草的发生及其防治

水稻田间常见杂草的发生及其防治

除。

采 用二 次化除 法 。第一 次化除 : 对 一般 田块 , 在催 芽稻
作者简介 : 杨丽 娟 , 大专 学 历 , 桦 甸 市农 药肥 料 监督 管 理站 , 农 艺师 , 研 究方 向 : 农 药肥料监 督管理 。
1 . 2千 金 子
俗名 水稗 、 白游水 筋 、 绣 花草 和 六 月秀 。夏 季一 年生 湿 生 杂草 。第 一真叶 长椭 圆形 , 先端急 尖 , 7条直 出平 行叶 脉 。 叶 鞘甚短 , 边 缘膜 质 , 叶 舌环状 , 顶 端齿 裂 。 第 二 片 真 叶 带 状 披针 形 。 全 株光滑 无毛 。 成 株秆丛生 , 秆的基 部呈膝状 , 上 部 直立, 高3 0~9 0厘米 , 茎节 长出不 定根和 分枝 。叶片扁平 线 形, 先端 渐 尖 , 质薄 而 柔 , 叶 缘 有细 齿 , 叶鞘 无毛 , 秆 顶端 长 出椭圆 形 的大 圆锥 花序 , 长达 1 5 ~3 O厘 米 , 花 褐紫 色 , 细 小 的 小 穗 有短 柄 , 干 千湿湿 有利于干 金子发 生 。1 株 干 金 子 可 结 上 万粒 种子 , 主要 为害 水稻 、 部 分棉 花 、 大豆、 蔬菜 、 果 树 等 作物 。
2 . 1水 稻 秧 田 杂 草 防 除 技 术
在 以稗草 、 干金 子等 杂草 为 主 的稻 田 , 在 秧 板 平整 后 , 于 催 至一籽 半芽 的稻 种播 种后 1~2天 , 每 亩用 3 0 %扫 弗特 乳油 1 O 0毫升 , 对水 4 o公 斤 , 用 小机 均 匀喷 雾 ; 在 稗草 、 千 金 子与 莎草及 其他 阔叶 杂草 混合发 生 的 田块 ,在 秧板 平整 后用 4 ( ) %苄 ・ 丙 草胺可 湿性粉 剂 6 0~8 0克 ,或 3 5 %苄 ・ 丙草 胺 可湿 性粉剂 8 O~1 0 0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度 的水 层 能 抑 制 稗 草 及 多种 阔 叶杂草 的 萌芽 层 限 制 了氧 气向 土 层 的扩 散 效 的发 挥 过高
, , 。

发根

分萦

生 长 和 繁殖
,

这 是 由于水
如 上 层 通 气好

,
稗 草 的 次生根 发育快
就 会 严 重 影 响 除草 剂药
影 响 除草 剂 活 性的另 一 因子 是温 度 除草剂 只 起触 杀 作 用

旱 稗 的 分粟 力最 强
野 革养
一 般 有五 至 七 个 分粟 三 梭草
,
多的达
是 稗 属 杂 草中 最 顽 固 的
田 杂草 的危 害性 能

其 次是 眼 子菜
田 字萍

杂 草 与 作物争 夺 养 分 成 农作 物减 产 达 7 0 亿 美元
、 、 、
水 分和 阳光
,

据 联 合 国 粮 农 组 织 估计
Ag i
己 1
0
19 9
0;
江 汉平原 毅 田 杂草种 类及化学 除草
王思华
江 汉 平 原 是我 国 重 点 商 品 粮棉 基 地 广大 稻 农 所接 受
。 。
,
水 稻 生产在 全省 举 足 轻 重


近年 化学 除草越来 越为

故 必 须 迅 速 研 究 江 汉 平原 的杂 草 种类
生物学特 性
危 害 程度

同化产物 输运 最 快 此外
四 空 气 湿度
除草剂 的 吸 收 奢 传导也 最 快 降 雨量
这 时 除草剂 的 效 果 最 显 著
光照 强度
植 物生育 阶段 等 也 与 除草 剂药效 的 发 摆有关
.
稻 田化 学 除草适 期 与 施药方 法 的选择





学 报

一般 采 用 播 后 芽 前 土 壤处 理或 芽 期 茎 叶 喷 雾 的效 果 较 为 明 显 杂草 控制 的 效果差 诱 杂草 萌 发 解
,
以 利 开展
稻 田 化学 除草工 作
一 杂草 种类
江 汉 平原 稻 田 杂 草 包 括种 子
的 有稗 草


抱 子 和 藻类植物


约可 分 为 3 5 科


0 余种 7


其 中危害 严 重

野慈 菇
,

鸭 舌草

矮 慈菇

牛毛 毡

三梭 草
,
田 字萍

眼子菜
游草
, ,
金鱼 藻
, ,

野羊 养等 1 种
如 在秧 苗五 叶期 用 药
有 的 杂草 已 经长 大

对秧 苗已
,
造 成危 害 中旬下秧

再 则草 龄 过长 这 时温 度 高
, ,
,
故五 叶期 用 药为 时 过迟

江 汉 平原 晚 稻一 般 在 六 月 上
,
,
秧 苗从播 种 到破胸 露 白 3 一 4 天 就 可 能迁 到 阴 雨
秧 田 用 药 的有 利 时 机 如 用 药适 宜
。 。

排 泄 出的杂 草 种 子 仍 有 一 部 分 能 发 芽 杂 草 还 具 有 旺 盛 的 生 命力
土 的 稗草 异 型 莎草 田里
,


,
,
能耐 旱
,

耐劳

耐寒


耐膺

且成长很 快
,
如 在栽 秧 后 才出

三 梭草
,
经 两个月后
,
其 生长 量 能 胜 过 水稻
又 如 当 秧 苗长 到 三
芒稗

尤 以 稗 草 最 为突 出

按 耿 氏 分类 法 稻 田 稗草 有 一 个基 本 种 三 个 变 种
,
即无
孔 雀稗 和 旱 稗
,
旱 稗 只 有 少数 种 子 落 田

大 部分 混 入 稻 种
,
、 、
,
又 加芒 长

难 以清 选
,


与 秧 同时 发 芽 生长 5 个以上 1 二
,
移栽 后 成 为夹 棵稗
,
, ,
如 施 药过 早
,
则 对 秧 苗期
,
缩 短 了 药剂对 杂草 控 制 的 有 效 期
, 。

更加播 前 因药 必须 配合排 水 晒 田
, ,

这 就 造 成药 水 流失
,
也增 加 了阳 光 直 射 药 源 的 机 会
,
于 是加 速 了 除 草剂 的 分
,
挥发
,
影 响 了药 效
如 用 药过 迟 药效不 佳
, , ,
0 一3 2 0 ℃ 最有 利 于 杂草对 药剂 的 吸 收与传导 不 利内吸 传 导


温度
只 杀叶 面

,
,
温 度 过低
,
光 合作 用 及其 产物 的输
,
导 速度 下 降 大
,
除草 剂 的 移 动 性也 下 降
、 、
0 一3 2 0 ℃ 是杂草 生 长 的 最适 温 度

光 合 作用 强 度 最
四 叶 才出 土 的
.
,
经 两周 后
,
其 株 高 和 鲜 重 即 与水 稻 相 近
5
笔 者 曾 在荆 门 马 良寿 庙 五 队 2
,
2 亩旱

,
用5 2 个工
挖 出 野 擎养杆 子
0 余斤

,
眼子
菜78。 斤
而 该 田 的 旱 稻亩
产却 不 到 2
0 斤

影 响 稻 田 化 学除草 效 果 的 主 要 因 子
,
而这 时 正 是 各种 杂草 萌
:
发 的 高峰 期
l
0
. 、
,

育 秧条 件不 同
5 一0 1
,
.
杂 草 种类 和 发生 期 也有 明 显 差 异
1 5一 2 。 公斤

故应 根 据 条 件选 择施 药
. .
水育 秧 田 处 理
2 公斤
,
每 次亩 用 2 5 % 除草 醚 可 湿 性粉 剂 。 5 一 0
论讨化学除草已成为一项重要而有效的除草措施但稻田除草是一个复杂的间题在不同地区不同耕作方或下杂草种类群落组成和演变存在一定差异单纯依靠化学除草不可能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杂草问题

J
o u r
.

o

f H
u

b i
e

学 报
r
.
,
1090;
,
10 ( 1 ): 10( 1 )
:
67一 e 。
6 7一 6 9
,

不便 施 药
,
更加
露 白 后不 敢 用 药
往往 误 了 一季

方 法得 当
则 从播 种 到
立针 的 整 个芽 期 均 可 用 药
8
二 晚 秧 田 通 常 以 防 除 稗草 天
, ,
牛毛 毡

扁 杆 蕉草 等为 主


从 谷 种 落 泥 到 第一 叶开 展 这 7
,

以 无 氧 呼 吸 为主
,
渐 转 向有氧 呼 吸
这 段 时 间 抗 药性 强
,
安 全 系数 最 大


若 在芽 期用


则稻种 的胚 芽 或 幼 嫩 的 心 叶 因受 到芽 鞘 的 严 密 保 护
,
沾 不 到药 液 , 就 避 免 药害
即或 沾
上少 量药 液
大 都不 致 受 害
用 药效 果最好
, :

如 有几 分药 害
,
不 数 日即 可恢 复 正 常
, ,
全 世界每 年 因 杂草危 害造
、 、

稻 田 杂 草 的 繁 殖 力很 强 茎
传 播方 式 很 多
,
除靠 种 子 繁 殖 外
有 些杂 草的 根
,
根茎

很强
块 茎 球 茎 球 芽 等 也 是 重 要 繁殖 器 官 它 们 对外界 恶 劣条 件的抵抗 能 力和再 生 能 力 都 稗 草种 籽 在 水 田 中 能 存 活 5 一 ` ”年 水 觅 菜在 土 壤 中 存活 “” 年 经牲 畜消 化道而 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