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长相思》是唐朝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长相思》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相思》原文: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夜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长相思》赏析:相思,是诗人们从未停止描写的题材。
妇女思夫,游子思乡,这思念从来都是绵绵不绝,荡气回肠的。
本诗开篇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色。
九月西风紧吹,月冷露霜愈渐寒。
那露珠像是主人公的眼泪。
秋夜漫长,因为相思变得更长了。
这相思能有多长?有多久?冬去春来,东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百花。
那么心爱的人在哪呢?日日思君不见君,一日肠九回。
这断肠般的`思念折磨得可人的姑娘容颜憔悴。
在诉说完那无尽的思念之后,主人公娓娓道出了相思的原委。
一个住桥北,一个住桥南。
十五便相识了,漫长的岁月里,两人相知、相爱,然而如今,女子已二十三了。
是什么让他们相爱却不能享受呢?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天各一方,这是多远的距离?残酷的封建婚姻制度夺走了他们的爱情和幸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就像一株长在青松旁的女萝草,在微风中静静地看着青松,岁岁年年。
女萝草依然馨香,青松照旧挺直,但是,女萝草却无枝攀越,只能在微风中摇曳。
然而,女主人公并没有绝望,她相信只要她的愿望真诚,老天会帮助她实现心愿。
她愿意与心爱的人相守到老,哪怕是做山林中的野兽,她也要与他比肩而行;哪怕是林中木,她也愿与他枝枝相连。
整首诗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写得缠绵哀怨,洗练脱俗,像一幅线条画般清淡,全词没有颜色,没有浓墨,非常写意寥廓。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长相思》翻译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翻译赏析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注释: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②泗水:源于山东省泗水县,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⑤悠悠:深长的意思。
译文1:汴水长流啊,泗水长流,流到古老的瓜洲渡口,远远望去,江南群山那默默的点头,仿佛凝聚着无限的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何时才有个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
一轮皓月当空照,只有人倚楼。
译文2:汴河之水静静淌泗河之水默默流汇合在瓜州古渡荡着漩涡汤汤东去更远处江南的山峰从雾中冒出我遥远的思念我深沉的怨尤直到我们重聚我的抑郁不会结束此刻月光下有一个人独伫译文3:汴水流入泗水,泗水又在瓜洲流入长江……这无穷无尽的流水正像我无边的愁绪,而我无边的愁绪,又像那江南的座座青山,数说不清。
情思悠悠,离恨悠悠,惟有等到远方亲人归来,我的离愁别恨才能消除。
我从日出东南隅一直等到月上柳梢头,在凄清的月色中,倚栏远望,不愿离去。
赏析: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
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
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汴水与泗水是古代淮河下游两条最大的支流。
瓜洲:在江苏扬州市南长江北岸。
瓜洲本为江中沙洲,状如瓜字。
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
长相思是词牌名。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
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
古诗中的“长相思”,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
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
《长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长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长相思》由我国清代纳兰性德所作,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长相思》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清代: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
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帐篷外风声不断,雪花不住,声音嘈杂打碎了思乡的梦,而相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注释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榆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赏析上片“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
“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出身于书香豪门世家,又有皇帝贴身侍卫的优越地位,本应春风得意,却恰好也是因为这重身份,以及本身心思慎微,导致纳兰并不能够安稳享受那种男儿征战似的生活,他往往思及家人,眷恋故土。
严迪昌《清词史》:“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自己厌于扈从的情怀。
古诗词李白的《长相思》三首原文注释意思,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李白的《长相思》三首原文注释意思,翻译及赏析长相思三首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其一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其二长相思,摧心肝。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其三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译文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
孤灯昏暗暗思情无限浓烈,卷起窗帘望明月仰天长叹。
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
美人在时,有鲜花满堂;美人去后,只剩下这寂寞的空床。
床上卷起不睡的锦绣袭被,至今三年犹存昙香。
香气是经久不润了,而人竟也有去无回。
这黄叶飘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
注释⑴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⑵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栏。
⑶簟:供坐卧用的竹席。
⑷渌:清澈。
⑸关山难:关山难渡。
⑹欲素:一作“如素”。
素:洁白的绢。
⑺赵瑟:一作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奏瑟。
⑻蜀琴:一作弦乐器,古人诗中以蜀琴喻佳琴。
⑼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李白《长相思》全诗译文及赏析

长相思唐·李白【其一】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注释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络纬:昆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金井阑:精美的井栏。
簟:供坐卧用的竹席。
渌:清澈。
关山难:关山难渡。
欲素:一作“如素”。
素:洁白的绢。
赵瑟:一作弦乐器,相传古代赵国人善奏瑟。
蜀琴:一作弦乐器,古人诗中以蜀琴喻佳琴。
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此处泛指塞北。
横波:指眼波流盼生辉的样子。
译文【其一】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
孤灯昏暗暗思情无限浓烈,卷起窗帘望明月仰天长叹。
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心肝。
【其二】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
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
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
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
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
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
赏析李白五七言歌行往往逞足笔力,写得豪迈奔放,但他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
像这组诗,描述一对情侣,身处两地,各抒相思之苦,就属于这样的作品。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语(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六朝诗人多以名篇(如陈后主、徐陵、江总等均有作),并以“长相思”发端,属乐府《杂曲歌辞》。
白居易《长相思》古诗翻译赏析

白居易《长相思》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长相思》古诗翻译赏析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注释①汴水:源于河南,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入淮河。
②泗水:源于山东省泗水县,经徐州后,与汴水合流入淮河。
③瓜州: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面。
④吴山:泛指江南群山。
⑤悠悠:深长的意思。
译文1:汴水长流啊,泗水长流,流到古老的瓜洲渡口,远远望去,江南群山那默默的点头,仿佛凝聚着无限的哀愁。
思念呀,怨恨呀,何时才有个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
一轮皓月当空照,只有人倚楼。
译文2:汴河之水静静淌泗河之水默默流汇合在瓜州古渡荡着漩涡汤汤东去更远处江南的山峰从雾中冒出我遥远的思念我深沉的怨尤直到我们重聚我的抑郁不会结束此刻月光下有一个人独伫译文3:汴水流入泗水,泗水又在瓜洲流入长江……这无穷无尽的流水正像我无边的愁绪,而我无边的愁绪,又像那江南的座座青山,数说不清。
情思悠悠,离恨悠悠,惟有等到远方亲人归来,我的离愁别恨才能消除。
我从日出东南隅一直等到月上柳梢头,在凄清的月色中,倚栏远望,不愿离去。
赏析: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
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
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
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
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
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汴水与泗水是古代淮河下游两条最大的支流。
瓜洲:在江苏扬州市南长江北岸。
瓜洲本为江中沙洲,状如瓜字。
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
长相思是词牌名。
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
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
古诗中的“长相思”,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
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
李白《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李白《长相思》原文及赏析李白《长相思二首》原文及赏析李白《长相思二首》原文及赏析1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作者】:李白(701-762)当然是大家公认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大多数人认为他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词人。
他祖籍陇西(今甘肃),一说生于中亚,但少年时即在蜀地,壮年漫游天下,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离开了,后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
他的诗,力“欲上青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确无人能及。
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
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
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注释:燕然:山名,即杭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
【赏析】《长相思》属乐府《杂曲歌辞》,常以“长相思”三字开头和结尾。
全诗写得情真意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前一首似有寄意,后一首写妇女对远征亲人的。
李白《长相思二首》原文及赏析2长相思·其一李白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其二】日XX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⑵。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最新)

《长相思》原文及翻译赏析长相思(二首其一)李白唐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注释】:①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②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
③簟:凉席。
④帷:窗帘。
⑤青冥:青云。
⑥绿水:清水。
⑦关山难:关山难渡。
⑧摧:伤。
【译文】:长久思念的人,在长安城中。
纺织娘秋天在金井阑旁边鸣叫,微霜初降,竹席显出了寒意。
孤独的灯光昏昏暗暗,刻骨的思念不能断绝,卷起窗帘仰望明月空自长叹。
像花一样的美人相隔遥远。
上有迷迷茫茫的长天,下有清澈的绿水波澜。
天长路远魂魄飞度都很辛苦,梦魂由于道路险阻而飞不到。
长久的思念啊,摧断心肝。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回忆往日情绪时所作,豪放飘逸中兼有含蓄。
诗人通过对秋虫、秋霜、孤灯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感情。
表现出相思的痛苦。
“美人如花隔云端”是全诗的中心句,其中含有托兴意味。
我国古代经常用“美人”比喻所追求的理想。
“长安”这个特定的地点更加暗示“美人”在这里是个政治托寓,表明此诗目的在于抒发诗人追求政治理想而不能的郁闷之情。
诗人将意旨隐含在形象之中,隐而不露,自有一种含蓄的韵味。
长相思·花似伊宋朝欧阳修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长相思·花似伊》译文看着那花儿像你,看着那柳枝也像你;正是花柳最美的春天,人却要别离。
伤心的人儿不禁垂首默默流泪。
一个长江的东边,一个住在长江的西边,好似两岸的鸳鸯在两处飞,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逢呢?《长相思·花似伊》注释长相思:词牌名。
唐教坊曲。
《古诗十九首》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作者未知)得名。
又名《双红豆》、《忆多娇》。
花柳:花和柳。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奠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词境悟词情
1、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
2、在将士们心中,在纳兰性德的心中,故园 又该是怎样一番情境呢? 3、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问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
爱祖国,思故园,字字化作长相思。
写法点拨
1《泊船瓜洲》是 借景抒情 ,通过描写江南 早春的美景,抒发了诗人思乡爱国的情怀。 2《秋思》是 叙事抒情 ,通过叙述写家书 之事,抒发诗人思乡之情。 3《长相思》是融 写景与叙事 于一体,即描 写了边塞山高水长、风雪交加的场景,又 叙述了东巡榆关夜宿营帐之事,抒发了作 者 思乡爱国 的情感。
朗读词句
温馨提示
1、读准字音,注意词中生字和多音字。
2、试着读准节奏,注意句间停顿。
朗读词句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读词句明词意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身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灯。
心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清 纳 兰 性 德
长 相 思
解词题 长相思
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
友久别思念之情。词又叫长短句,一般分为分 为上阕和下阕两个部分。
知词人
纳兰性德:清代 词人,大学士纳兰明 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善骑射,宫廷一等侍 卫,多次随康熙出征。 好读书,文学成就以 词为最。共存词342 首,时人誉为“清代 第一词人”,词集名 为《纳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