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D成像行业分析报告
3D扫描仪分析报告

3D扫描仪分析报告第一篇:3D扫描仪分析报告3D扫描仪分析报告从该项工作开始至今日,“数字甘肃文化平台项目”已对兰州、平凉、敦煌的部分古建筑物进行了三维数字扫描。
试用三种不同牌子的仪器,分别为思拓力、法如、宾得。
现对三种仪器做如下分析。
一、仪器功能与性能分析思拓力为我国国产仪器,仪器本身无法操作,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远程操控。
此仪器为单面扫描。
可视范围为水平360度全景扫描,垂直90度(+65度、-25度)。
测距范围是2-300m。
扫描速度每站大约15分钟。
扫描精度在50m以内为6mm,50m-300m为40mm。
“思拓力”扫描“黄河母亲”效果图法如为美国原装进口型仪器,目前了解分为120型和330型。
120型测距范围为120m,330型测距范围为330m。
仪器自身带有触摸屏,可在仪器上直接操作,也可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远程操控。
此仪器为双面扫描,可视范围为水平360度全景扫描,垂直为310度(只有脚架底下无法扫描)。
扫描速度每站大约5分钟。
扫描精度可达到2mm以内。
宾得为日本宾得公司与德国Z+F套装机,使用宾得公司的牌子。
仪器自身与法如一样带有触摸屏,可在仪器上直接操作,也可通过手机与平板电脑上进行远程操控。
此扫描仪也为双面扫描,可视范围为水平360度全景扫面,垂直为320度(脚架底下无法扫描)。
扫描速度每站大约25分钟(每站分两次扫描,一次快速,一次精细)。
测距范围是187m。
扫描精度为1mm。
“法如”扫描“成列中心285窟”效果图二、三家仪器的报价对比思拓力具体报价不详。
法如120型80万左右,330型110万左右。
宾得187型130万到150万左右。
以上报价为仪器一整套报价,自身都带初期点云处理软件,精细处理软件一个大概20万。
三、内业处理分析。
思拓力内业处理没有任何专业的参照物来进行拼接,采用的参照物是几站扫描后一个共同建筑物的一个点来进行拼接。
由于每站的角度不同,所以拼接出来的效果与实物相比有所失真。
3D打印行业发展动态分析及培训市场发展形势

3D打印行业发展动态分析及培训市场发展形势引言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发展的行业,对于许多领域都有着极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3D打印行业的发展动态进行分析,并探讨培训市场在这一行业中的发展形势。
3D打印行业发展动态分析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3D打印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发展动态:1. 技术进步:3D打印技术在材料、打印质量和速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新的材料和打印技术的引入使得打印结果更加精细和可靠。
2. 应用拓展:3D打印技术已经在制造业、医疗领域、建筑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
例如,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制造原型、定制医疗器械和建筑构件等。
3.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案例的增加,市场对3D打印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意识到3D打印的潜力,并积极投资和采用这一技术。
4. 创新驱动:3D打印行业一直以来都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创新的驱动力使得行业始终保持着活力和竞争力。
培训市场发展形势随着3D打印行业的发展,对于培训市场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以下是培训市场发展的形势:1. 技术培训需求: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进步,企业和个人对于这一技术的培训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他们希望了解和掌握最新的3D打印技术和应用,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2. 专业培训机构的崛起:随着3D打印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专业培训机构开始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
这些培训机构在教学和实践经验方面具备优势,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专业培训的需求。
3. 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培训:3D打印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制造业企业对于3D打印技术的培训需求也在增加。
一些培训机构专注于制造业领域的3D打印应用培训,满足市场需求。
4. 技术人员培训的重要性: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对于掌握这一技术的技术人才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培训机构应关注技术人员的培训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技术培训课程。
3D建模市场调研报告

3D设计市场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D设计在各行各业迅速崛起。
3D设计以其逼真的效果和全面的表现方式,正在改变人们对设计和创意的认知。
为了深入了解3D设计市场的现状和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3D设计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首先,3D设计在产品设计领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通过3D设计,产品设计师可以将想象力和创意完美地展现出来,使产品更加符合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其次,3D设计在建筑和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3D建模和渲染,设计师能够为客户提供更真实、直观的设计效果,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设计方案。
此外,3D设计还在广告、游戏、动画等娱乐产业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升了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
然而,调研也发现了3D设计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3D设计技术的学习门槛相对较高。
要精通3D设计软件和工具,需要专业的培训和实践经验。
此外,由于3D设计技术的复杂性,还需要设计师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
其次,3D设计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3D设计技术的普及和逐渐成熟,市场上涌现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公司,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3D设计技术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开设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实践项目,提高设计师的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
其次,推动3D设计软件和工具的普及和简化。
通过改进界面、优化操作流程等方式,降低3D设计技术的学习门槛,吸引更多的设计师参与进来。
此外,鼓励创意和创新。
设计师应该注重思维的开拓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和竞争力。
总而言之,3D设计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推广,3D设计将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市场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解决。
只有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推动软件和工具的普及、鼓励创意和创新,才能实现3D设计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3D全景立体影像技术运用及前景

一、3D全景立体影像技术运用及前景1、3D全景立体影像应用范围:摄影行业:3D全景立体动漫摄影、婚纱影像、儿童摄影、3D全景立体人物写真摄影等;广告行业:全景奇画立体广告灯箱、户内外广告; 全景奇画立体招帖画等;展览展示:会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板、展台、标牌等;装饰行业:酒店、宾馆、公共场所、居家装饰画;旅游行业:旅游纪念画、旅游工艺品、门票等;印刷行业:全景奇画立体挂历、台历、立体贺卡、明信片;产品包装:烟类、酒类等高档产品或礼品的包装、防伪标识等。
3D全景立体影像应用范围极其广阔,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图像运用的地方,就会有全景奇画立体技术的用武之地。
2、全景奇画立体技术的发展前景:全景奇画立体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趋于成熟,但该项技术一直处于少数人的垄断之下,而学习该技术需要昂贵的投资,人为地抬高了立体产品的身价,所以3D全景立体影像市场发展缓慢。
最近几年,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人开始将3D全景立体影像技术推向市场,使3D全景立体影像产品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家预言,在3-5年之内,图像市场将是立体的天下。
谁有前瞻意识,谁首先拥有全景奇画立体技术,谁就拿到了开启市场的金钥匙,谁就拥有了财富。
全景奇画立体作为一门前沿科技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影楼、画廊广告公司,有利于摆脱长期以来平面画给人们造成的视觉疲惫的束缚,使自己拍摄、设计的作品脱颖而出,从而摆脱激烈的市场竞争,另辟一片新的天地。
如果是现有的影楼、画廊、平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利用现有设备就能上3D全景立体影像既增加了业务种类,又避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举两得。
影像行业从黑白到彩色到现在的数码影像,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变革,都为整个行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同时造就了一大批捷足先登的富翁。
“3D全景立体影像”是高科技时代的又一新生产物,它是高科技数字化处理,结合专用材料,将普通的平面图像转化为层次分明、重重迭迭、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3D全景立体影像。
医学影像设备 (市场分析及重点总结)

常规X线
• 透视(Fluoroscopy): 使X线透过人体被检查部位并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 称为透视。透视一般在暗室内进行,检查前必须做好暗适应,带深色眼 镜并有暗室内适应一段时间。透视的优点是经济,操作简便,能看到心 脏、横膈及胃肠等活动情况,同时还可转动患者体位,作多方面观察, 以显示病变及其特征,便于分析病变的性质,多用于胸部及胃肠检查。 缺点是荧光影象较暗。细微病变(如粟粒型肺结核等)和密度、厚度较 大的部位(如头颅、脊椎等)看不太清楚,而且,透视仅有书写记录, 患者下次复查时不易做精确的比较。
超声
• A型超声:早期应用幅度调制型(amplitude mode),即A型超声,以波 幅变化反映回波情况。
• • B型超声:灰度调制型(brightness mode),即B型超声,系以明暗不同
的光点反映回声变化,在影屏上显示9~64个等级灰度的图像,强回 声光点明亮,弱回声光点黑暗。
常规X线
•
国内影射影像产品仍然还是GPS这些国际品牌聚集的地方。国家在政策方面更是倾
向于扶持具有持续研发、探索创新的企业,从而带动国产高端影像设备向着国产化、高端化、国际化的方
向发展。
• 当前,现代医学加快向早期发现、精确定量诊断、微无创治疗、个体化诊疗、智能化服务等方向发展, 对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需求。
3D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3D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3D简介:3D是英文“Three Dimensions”的简称,中文是指三维、三个维度、三个坐标,即有长、宽、高。
换句话说,就是立体的,是相对于只有长和宽的平面(2D)而言。
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四维的立体空间中(加一个时间维),我们的眼睛和身体感知到的这个世界都是三维立体的(时间是虚构的),并且具有丰富的色彩、光泽、表面、材质等等外观质感,以及巧妙而错综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时空动态的运动关系;我们对这世界的任何发现和创造的原始冲动都是三维的。
电脑的发明和快速普及,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延伸,迅速地改变和还原了这一切,深刻地改写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工作方式/生产方式……基于电脑和互联网的三维数字化技术,终于使人们对现实三维世界的认识重新回归到了原始的直观立体的境界。
无论在虚拟的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从大到飞机、轮船、汽车、电站、大厦、楼宇、桥梁,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工业产品,到处都能见到电脑制作的数字化的3D模型、动画与仿真。
这不仅是“2D/平面”到“3D/立体”的优美转身!更是2D平面时代到3D数字化时代的一场深刻革命!一个全新的3D数字化时代正向我们呼啸而来:一切都将三维数字化——3D FOR ALL!今天我们讲的3D,主要特指是基于电脑/互联网的数字化的3D/三维/立体,既可以是动词、是名词,又可以是形容词、是状态副词,就也就是三维数字化。
3D或者说三维数字化技术,是基于电脑/网络/数字化平台的现代工具性基础共用技术,包括3D软件的开发技术、3D硬件的开发技术,以及3D软件、3D硬件与其他软件硬件数字化平台/设备相结合在不同行业和不同需求上的应用技术。
随着近些年来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3D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前期摸索阶段,技术的成熟度、完善度、易用性、人性化、经济性等,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随着电脑网络应用的快速普及,就3D应用而言,更是成为了普通大专学生轻松驾驭的基本电脑工具,像电脑打字一样;3D的消费和使用,如通过3D技术做出来的游戏、电影、大厦、汽车、手机、服装等等,更已经成为了普通大众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3d打印调研报告

3d打印调研报告3d打印调研报告1近日,全球领先的在线3D打印服务平台之一Sculpteo公司,对来自16个垂直市场的1118名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编制出了一份全面、深化的调查报告《3D打印现状(Stateof3DPrinting)》的报告,并于近期发表。
报告结果显示,几乎全部的参与者都认为,3D打印是一个成长性的行业。
Sculpteo说,他们的调查首次从大量的国际性企业样本中直接获得数据。
而且依据反馈结果显示,压倒性的反馈称他们准备增加对3D打印服务和技术方面的支出。
依据该报告,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3D打印的支出至少增加50%,而68%的受访者准备在明年增加对3D打印的整体支出。
这些数字清楚地显示,从航空工业、消费电子产品到食品加工业,好像都预备在各自的商业模式中扩大3D打印的应用。
在工商部门中,显示出最具成长性的是3D打印在快速原型和制造的概念证明方面的应用。
不过,医疗保健、航空航天、教育等都有望看到3D打印支出的显著增加。
甚至传统上离3D打印比较远的零售、食品加工和能源生产估计都会增加这方面的支出。
这项研究还展示了,对于使用3D打印技术和服务的企业而言,哪些领域好像是最重要的。
32%的受访者把快速成型列为了第一优先;28%的企业也在寻求将其用于个性化定制的终端产品;13%的受访者期望3D打印能够提高生产的敏捷性。
其他值得留意的重点包括降低模具投资(10%)、优化演示费用(10%)、改善备件管理(4%)等。
这份报告还显示,有19%的受访企业把增加可用的3D打印设备作为今后5年内的优先考虑事项,而只有13%的'受访企业把它列为今年的优先考虑事项。
16%的受访者认为今后5年内提高生产敏捷性重要,而6%的受访者更为看重备件管理。
接受调查的受访者中有53%称,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是他们考虑使用或者接受增材制造和3D打印技术特别重要的因素。
同时在确定采用或扩大3D打印技术的应用范围时,高达60%的人认为3D打印机性能、稳定性和打印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因素。
3D设计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3D建模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3D建模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应用3D建模技术,从建筑设计到游戏开发,从医学影像到工业制造,3D建模技术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3D建模行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并展望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目前,3D建模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3D建模软件和工具也变得更加强大和易用。
无论是建筑师、设计师还是工程师,都可以通过3D建模来提前预览和优化设计方案,减少错误和成本。
此外,游戏开发行业也是3D建模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3D建模,游戏开发者可以创建栩栩如生的虚拟场景和角色,提供更加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同时,在医学影像领域,3D建模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工业制造业也在广泛应用3D建模技术,通过虚拟建模和仿真来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未来五至十年,3D建模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进步,3D建模将与这些技术相结合,为用户带来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
例如,在房地产行业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购房者可以实际感受到房屋的样貌和布局,更好地做出购房决策。
其次,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3D建模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协作和共享。
设计师们可以通过云端平台来共同编辑和查看3D模型,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在工业制造领域,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将3D模型直接转化为实物,实现快速和个性化生产。
然而,3D建模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
尽管3D建模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难题,如建模速度、精度和真实感的提升等。
同时,3D建模行业也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加友好和易用的工具和软件。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挑战。
随着3D建模技术的普及,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3D建模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提供独特和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以脱颖而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3D成像行业分
析报告
2017年5月
目录
一、3D成像:维度提升带来交互革命及应用创新 (6)
1、维度提升令成像进行下一世代 (6)
(1)过去摄像头只在平面成像效果方面做提升 (6)
(2)维度提升将使成像技术进入下一世代 (7)
2、3D成像带来设备外观、交互方式、行业应用大幅创新 (8)
(1)3D成像技术带来设备外观创新 (8)
(2)交互维度提升带来全新行业应用 (9)
①3D成像助力体感交互,带来第三次人机交互革命 (9)
②全新的行业应用将因3D成像技术成熟而出现 (11)
二、行业拐点来临,结构光技术将成主流 (12)
1、行业巨头布局多年,2017年苹果引领带来行业拐点 (12)
(1)微软:Kinect 火爆一时,体感交互带来全新游戏体验 (12)
(2)苹果:收购不断,2017年有望应用于iPhone (13)
2、前置3D成像将以结构光为主流,ToF有望后期用于后置 (14)
(1)结构光、ToF、双目立体视觉为主要3D成像技术 (14)
①结构光 (15)
②ToF(飞行时间法) (15)
③双目立体视觉 (16)
(2)结构光适用于近距离场景,将成前置3D成像主流, (17)
三、四大部件组成结构光,难度各异 (18)
1、IR发射模组:核心部件高壁垒,影响成像效果 (19)
(1)不可见红外光发射源:将以VCSEL为主流 (19)
(2)准直镜头:预计将以WLO 工艺为主 (20)
(3)光学衍射元件(DOE) (21)
2、IR接收模组:窄带滤光片为国内厂商主要机会 (22)
(1)特制红外CMOS (22)
(2)窄带滤光片 (23)
(3)接收端镜头(Lens) (23)
3、镜头成像端:产业链成熟,非增量业务 (24)
4、3D图像处理芯片:难度高,突破难 (24)
四、未来3年CAGR 173%,关注新增部件投资机会 (25)
1、产业链梳理:外资为主,国内厂商有所卡位 (25)
2、2017年为3D成像元年,未来3 年CAGR高达173% (26)
五、行业相关企业 (29)
六、主要风险 (30)
1、3D成像导入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30)
2、供应链成熟低于预期的风险 (30)
3D成像提升了成像维度,将带来人机交互的革命性创新和全新的应用。
苹果的导入有望引爆市场,非苹阵营快速跟进,百亿美元市场即将开启。
3D成像的出现使成像不再局限于平面,维度的提升带来了交互革命和全新的应用,我们认为其吸引力巨大。
2017 年新一代iPhone 手机导入3D成像功能将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非苹阵营将快速跟进。
当前3D成像产业链逐渐成熟,产业即将迎来爆发,百亿美元市场将开启。
VCSEL、DOE、WLO、IR CIS、3D图像处理芯片这些元器件技术难度高,产业壁垒大,短期内国内厂商难以进入。
目前国内厂商的机会主要在窄带滤光片和3D成像模组,我们推荐全球除VIAVI 以外唯一具备窄带滤光片量产能力的水晶光电,以及全球摄像头模组龙头厂商欧菲光,欧菲光不仅具备3D成像模组制造能力,同时通过与MantisVision 合作布局3D成像算法,当前其已具备包括近红外激光源、红外摄像头及RGB 摄像头等完整3D成像系统方案。
3D成像带来维度提升,引领交互革命:2D成像技术以臻成熟,唯有通过维度提升向3D发展才能继续突破成像技术的局限。
3D成像在获取平面图像的同时获得拍摄对象的深度信息,同时融合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功能将带来智能设备的外观创新和交互方式的变革,创造诸多行业新应用。
苹果大概率导入,行业拐点已经到来:苹果自2011 年以来不断收购3D成像相关公司,2013 年更是以3.45 亿美元收购PrimeSense (供应Kinect-1,创下销售记录)。
根据产业链信息,苹果大概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