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酚优势菌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合集下载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简介:含酚废水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污水。

其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具有较高的毒性和难以降解的特点,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采用萃取处理技术,对含酚废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对环境的不会造成污染的效果。

实验原理:萃取是通过将混合物反复地与另一种溶剂接触,使得其中某一种物质高度富集于油相或水相中的物理处理方法。

本实验中采用的是乙醚-水体系进行萃取。

当含酚废水与乙醚混合后,酚类物质会相对富集于乙醚层中,因为酚类物质在乙醚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溶解度大得多,而其他物质大多溶于水相中。

萃取后,使用旋转蒸发仪对乙醚层进行浓缩,得到纯净的酚化合物。

实验步骤:1. 准备含酚废水及试剂:将含酚废水加入漏斗中。

将硫酸加入废水中,调节pH值至1左右。

加入酚酞指示剂,溶于水中。

2. 萃取处理:将乙醚加入含酚废水中,用漏斗进行混合,放置一段时间后,水相和乙醚相自然分层。

3. 收集乙醚层:使用分液漏斗轻轻取出乙醚层,加入干燥剂碳酸钠,用砂芯漏斗过滤。

4. 浓缩:将乙醚层放入旋转蒸发器中,旋转浓缩至乙醚被完全挥发。

使用称量器称重纯净的酚化合物。

实验结果:本实验处理的含酚废水中,得到了纯净的酚化合物,仅留下一部分无害物质和干燥剂碳酸钠。

萃取处理和浓缩过程中,有少量的酚化合物流失,导致收率稍低。

但从整体效果上看,实验处理后的含酚废水得到了较好的净化处理。

结论:本实验采用了乙醚-水体系进行萃取处理,成功地将含酚废水中的酚化合物提取出来,并达到了净化废水的效果。

采用本方法可为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含酚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废水类型,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生物体和土壤具有严重的危害。

对含酚废水进行处理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萃取处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废水处理方法之一,它能够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包括酚类物质。

为了探究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效果,本实验将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1.了解萃取处理废水的原理和方法。

2.探究不同条件下萃取处理对含酚废水的效果。

3.为含酚废水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参考。

二、实验原理1. 萃取处理萃取是一种物质分离方法,通过两种互不溶解的溶剂的接触和混合作用,将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从一个溶液中转移到另一个溶剂中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可以通过萃取方法来实现分离和提取。

2.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在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中,一般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有机溶剂多为疏水性溶剂,如苯、甲苯、乙酮等。

通过将含酚废水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和混合,有机酚物质可以转移到有机相中,实现废水中有机酚物质的去除和回收。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室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含酚废水样品、有机溶剂、滴定管、分液漏斗、移液管等。

2. 实验操作(1) 取一定量的含酚废水样品,加入等量的有机溶剂,如苯。

(2) 将混合溶液在搅拌下充分接触和混合,使有机酚物质转移到有机相中。

(3) 将两相分离,收集有机相和废水相。

(4) 对废水相进行处理,如中和、沉淀等。

(5) 对有机相进行处理,如蒸馏、浓缩等,实现有机酚物质的回收和处理。

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包括废水样品的初始浓度、有机相中酚物质的浓度等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萃取处理后,我们可以得到含酚废水的去除率和有机相中酚物质的浓度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萃取处理对含酚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为废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参考。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有机溶剂的接触和吸入。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含酚废水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废水,其含有的酚类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有效地处理这种废水,可以采用萃取处理的方法。

萃取是一种通过溶剂将目标物质从原始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萃取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通过萃取方法处理含酚废水,将其中的酚类物质分离出来,净化废水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实验原理:萃取方法是通过溶剂与目标物质的选择性亲和性,从混合物中将目标物质萃取出来。

在含酚废水的处理中,可以选择具有对酚类物质亲和性的萃取剂,如非极性有机物,将酚类物质萃取出来,达到净化的目的。

实验步骤:1. 准备含酚废水样品,并测定其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

2. 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如正庚烷或二甲苯等非极性有机物。

3. 将含酚废水和萃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充分接触混合搅拌。

4. 待混合液相分离为两层后,取上层的萃取相,测定其中酚类物质的含量。

5. 根据测定结果,对萃取相进行进一步处理,如蒸馏或结晶等方法,将酚类物质分离出来。

6. 对废水去除酚类物质后的残渣进行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实验结果:取废水样品100mL,含酚类物质20mg/L,选择正庚烷作为萃取剂,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

混合相分离后,取上层的萃取相并测定其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发现萃取相中酚类物质浓度显著下降至2mg/L。

经过蒸馏处理,从萃取相中成功分离出酚类物质。

残渣经过进一步处理后,最终将含酚废水处理干净并达到排放标准。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化学品。

2. 萃取剂的选择应根据酚类物质的性质和废水样品的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3. 在操作过程中应加强通风,避免有害气体的聚集和扩散。

4. 萃取相中可能含有残留的萃取剂,需进行进一步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萃取处理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含酚废水处理技术,能够实现酚类物质从废水中的分离和净化,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苯酚降解菌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现状

苯酚降解菌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现状

苯酚降解菌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现状摘要:苯酚是造纸、炼焦、炼油、塑料、农药和医药合成等行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却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应对含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本文从苯酚的危害出发,对含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针对生物治理方法中的活性污泥法,对苯酚降解菌处理含酚废水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了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种类及功能研究、相关酶基因、代谢途径这四个方面。

并对苯酚降解菌处理含苯酚废水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苯酚降解菌含酚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分离鉴定相关酶基因1 苯酚的结构及危害1.1苯酚的结构在苯酚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氧原子处于sp2杂化状态,氧上两对孤对电子,一对占据sp2杂化轨道,另一对占据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p电子云正好能与苯的大π键电子云发生侧面重叠,形成p-π共轭体系,从而增加了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强了羟基上氢的解离能力。

1.2苯酚的危害苯酚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是造纸、炼焦、炼油、塑料、农药和医药合成等行业生产的原料或中间体,大量用于制造酚醛树脂以及其他高分子材料、药物、燃料和炸药等。

随着树脂、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等企业对苯酚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各企业所排放的含苯酚废水量也日益增加。

由于苯酚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在许多国家,苯酚已被环保部门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之中。

1.3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苯酚排放到环境中不仅毒害水生生物,而且进一步与水中的氯作用产生一种毒性更强的有机污染物氯代酚,从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水中含酚量>10mg/L,鱼类等水生生物不能生存;含酚量>100mg/L,若用于灌溉,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枯死。

1.4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苯酚对人体任何组织都有显著腐蚀作用,可通过黏膜、皮肤的接触、吸入和误服而侵入人体内部。

接触眼后,能引起角膜严重损害,甚至失明;接触皮肤后,不引起疼痛,但在暴露部位最初呈现白色,如不迅速冲洗清除,能引起严重灼伤和全身性中毒;吸入后,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但较少见;误服后,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吸气带酚气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分离废水中的酚类物质,减
少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以下为具体操作步骤及实验结果。

实验操作步骤:
1. 首先将含酚废水加入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铁,并摇匀混合,观察废水中
的酚是否与硝酸铁发生反应,若出现颜色反应则反应成功。

2. 接着,添加适量的稀硫酸,使废水中的酚与硝酸铁形成亚硝酚铁络合物,用离心
机离心分离出上层的水层和下层的沉淀层,将上层的水层放入一个烧杯中。

3. 将废水的上清液缓慢加入浓磷酸中,使其缓慢沉淀,将沉淀层用吸滤器滤去,得
到的残渣用去离子水洗涤后晾干,即为萃取物。

4. 最后,对萃取物进行质量分析,检测其酚的含量及其他物质的含量。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操作的操作,我们得到了一些结果。

首先,我们对萃取物进行了质量分析,
检测结果表明,萃取物中酚的含量下降了很多,其它含量也有明显的下降,说明这种萃取
处理方法确实可以有效地净化废水。

此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了一些细节,如稀硫酸和浓磷酸的添加顺序要
注意,加入的方式要慢,否则会影响反应效果。

同时,操作过程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
化学试剂,以及注意废水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
综上所述,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净化废水,分离出其中有害物质,达
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细节和安全问题,严格控制废水的排放,以保护环境。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

含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实验酚废水是指含有酚类化合物的废水,其产生主要来自于煤气化、煤焦油化工、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工业、造纸工业、染料工业、农药工业、制药工业、塑料和橡胶工业等。

由于酚具有毒性、难降解和易污染环境的特点,因此酚废水的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传统的酚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等,但这些方法在处理酚废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能耗高、效率低、处理周期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酚废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酚废水的萃取处理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实验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的酚废水处理方法——萃取处理技术。

通过实验,将研究萃取剂的选择、操作条件的优化等关键技术参数,为酚废水的萃取处理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在研究中,将进行萃取剂的筛选、浓度影响、操作温度、pH值等多个层面的实验,探究最佳的处理方案。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和结果将为酚废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做出贡献。

一、实验目的(1)掌握酚废水的特性和处理方法;(2)了解酚废水的萃取处理原理;(3)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优化操作条件;(4)探究最佳的酚废水萃取处理方案;二、实验原理酚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浓度通常较低,且具有毒性及易挥发的特点,因此需要对酚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

萃取处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溶剂-水体系进行物质的分离和浓缩,从而实现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

在酚废水处理中,选择合适的萃取剂,优化操作条件,可以将酚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有效地萃取出来,得到清洁的水体,同时实现了有害物质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三、实验步骤1. 萃取剂的选择(1)选择具有良好亲合性的萃取剂;(2)考察各种萃取剂对酚废水的适用性和效果。

2. 萃取过程的优化(1)考察萃取剂的最佳用量;(2)研究操作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3)考察pH值对萃取效果的影响;(4)探究萃取时间对酚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浅析微生物降解含酚废水

浅析微生物降解含酚废水

浅析微生物降解含酚废水摘要:微生物降解法处理含酚废水作为一种简便、高效的处理方法,具有传统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文中从降酚菌的来源、苯酚的生物降解途径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处理含酚废水中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微生物降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的过程。

预期该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降解苯酚代谢途径固定化微生物苯酚及其衍生物是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农药、医药合成等行业生产中的原料或中间体,是工业排放废水中主要的有害污物组成成份,是最常见的水体污染物。

水中含酚量>l0mg/L时,鱼类等水生生物不能生存;含酚量>l00mg/L的水若用于灌溉,必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和枯死。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3年我国酚类物质排放量约为3000吨。

由于苯酚是“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使受纳水体BOD5值增大,还会毒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因此苯酚被列入国家环保总局1989年通过的“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

对于含苯酚废水的处理,传统多采用化学法和物化法,如溶剂萃取法、活性炭吸附,大孔聚苯乙烯树脂吸附脱酚,化学氧化等,但对于高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虽然萃取法对酚类物质去除率很高,但有机溶剂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吸附法由于活性炭需再生因而增加了处理成本,与萃取法和活性炭吸附法相比,微生物降解法不仅经济、安全,而且处理的污染物阈值低、残留少、无二次污染,其应用前景广阔,为此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中的酚及其衍生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下面就降酚菌的来源、微生物降解苯酚的代谢途径以及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处理含酚废水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介绍。

一.降酚菌的来源1.降酚菌的筛选、驯化与保存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经长时间的驯化后具有降解苯酚的能力。

如某些细菌、藻类、酵母菌、真菌等。

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降酚能力的菌株大多采用富集培养技术,其大致方法是:首先将收集到的标本如活性污泥予富集培养基中增菌;然后选用合适的方法获得单菌落;再将菌体接种于含酚的筛选平板中获得苯酚降解菌。

2021年含酚焦化废水降解酚菌的分离纯化与筛选实验报告

2021年含酚焦化废水降解酚菌的分离纯化与筛选实验报告

含酚焦化废水降解酚菌分离、纯化与筛选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年级级姓名秦江涛学号含酚焦化废水降解酚菌分离、纯化与筛选[摘要]经过合适采样, 采取一定技术分离、筛选出多个优良脱酚菌, 然后观察统计其平板菌落特征, 并经过革兰氏染色确定菌种为革兰氏阴性菌或革兰氏阳性菌。

[关键词]焦化废水降解酚菌分离纯化筛选中国80%焦化废水因含多环芳烃及杂环芳烃, 经生物处理后, 二沉池出水难以达成排放标准。

这类物质对常规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含有生物陌生性及毒性, 极少在短时间内被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利用而进入生物循环, 有时还会使处理系统出现事故, 造成微生物活性降低或大量中毒死亡, 造成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出水水质恶化。

我小组从含酚焦化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酚降解菌, 并对酚降解菌进行初步观察, 统计菌种形态。

以期将筛选菌与活性污泥混合, 用于处理含酚焦化废水。

1 试验材料1.1.微生物起源试验所用菌种起源于某焦化厂废水处理系统曝气池中活性污泥和含酚废水, 装于无菌塑料瓶中, 带回试验室。

置于冰箱中保留备用。

1.2 培养基分离纯化用一般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筛选、驯化培养基选择液体培养液,见表1。

1.3试剂苯酚,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碘液, 95%酒精, 番红复染液, 表1试剂等。

1.4 其她物品无菌水、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显微镜等。

2 试验方案2.1倒平板法分离纯化通常微生物在含苯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苯酚耐受菌株筛选, 可采取含不一样浓度梯度苯酚培养基倒平板。

使大量菌种中少数耐酚菌在平板一定浓度苯酚培养基上生成菌落, 从而分离出耐酚菌种。

(1)采集泥样, 用无菌移液管取10ml接入事先已灭菌且内装90ml无菌水三角瓶中振荡20分钟, 目是打散胶团, 使细菌成单细胞状态分散于水中。

(2)用无菌移液管分别移取一定量苯酚, 与15ml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

制成含酚浓度为200 mg/L , 300 mg/L , 400 mg/L, 500 mg/L , 600 mg/L, 700 mg/L培养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酚优势菌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Ξ杨建设 聂丽君(茂名学院环境工程系) 摘 要 从茂名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及生活污水中逐步筛选出3株降酚优势菌,通过对其特性研究表明,温度高有利于菌种的降酚速率;pH值在6.5~8.5之间有利于菌种的生长;菌液比为1∶10时较有利于菌种扩繁;苯酚浓度低时菌种降解污染物的速率提高;3株降酚菌在降酚的同时也具有降低C OD值、硫、氨氮等污染物的特性;富营养液可增强生化处理效果。

关键词 降酚优势菌 含酚废水 降解效果 酚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应用于染料、煤气、焦化、石油化工、制药及油漆等工业中,水中含酚量>10ml/L,鱼类等水生生物不能生存;含酚量>100ml/L的水若用于灌溉,必将导致农作物的减产和枯死。

虽然对含酚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已有较多的研究[1~3],有人曾对降酚能力达到915mg/L的菌种特性进行过一些研究,但对耐高浓度含酚废水的优势细菌的生态特性了解不深。

本实验研究了降酚优势菌的特性及其处理含酚废水的效果。

1 菌种来源本实验从茂名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及生活污水中逐步筛选出3株降酚优势菌,分别为W1、W2、M2,其基本特征见表1。

表1 选用的3株降酚优势菌种的基本特征降酚优势菌种W1M2W2形状特性红色球状、透明球状椭圆形,细胞体积较大紫色透明小球,体积为W1的五分之一红色小杆菌,体积略小于M2革兰氏反应革兰氏反应呈阴性革兰氏反应呈阳性革兰氏反应呈阴性菌落大小,mm 3.0 1.5约1.2母菌液浊度0.920.930.91最高降酚能力,mg/L1760176017602 降酚优势菌的特性研究2.1 营养液的配制称取苯酚1.76g放入1L蒸馏水中,分别加入KH2PO4为0.5g;K2HPO4为0.5g;MgS O4・7H2O为0.2 g,CaCl2为0.1g,NaCl为0.2g,MgS O4・H2O微量,FeCl2为2滴,NH4NO3为1g,混合均匀,用10%(ω)NaOH调节pH值为7.5,灭菌备用。

2.2 分析方法苯酚的测定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2]。

2.3 实验处理(1)温度影响。

将W1、W2、M23株降酚优势菌按菌液1∶10的比例接入上述营养液中,分别放置于15℃、30℃、45℃、50℃的培养箱中培养。

从接种开始,每隔6h取样一次,测培养液中的酚浓度。

结果表明, 30℃、6h时,3株菌种均降酚达70%左右,说明了30℃适宜菌种的生长。

(2)pH值影响。

将菌液分取15ml放置于pH值分别为5.5、6.5、7.5、8.5、9.5的125ml营养液中, 30℃振荡培养。

结果表明:pH为6.5~8.5较为适宜菌种的生长,而且菌种W1降酚最快,在24h内pH值为8.5的时候降酚达100%,W2、M2亦有相似的趋势。

(3)接种密度影响。

将W1菌液按1∶1、1∶10、1∶50、1∶100、1∶1000与含酚营养液稀释后,置入250ml 三角瓶中,每瓶140ml,取样间隔为6h,结果表明:菌种接种密度较大时,有利于加速菌种的降酚速度;接种菌种母液与处理液的比例为1∶10时,较为有利于菌种扩繁。

3 降酚优势菌处理不同浓度苯酚废水的研究3.1 苯酚浓度配制浓度分别为92.7、304.6、476.8、993.2和392第33卷 第4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Ξ本课题为茂名学院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30179。

1523mg/L 含酚废水。

3.2 接种测定将W 1、M 2、W 2菌种母液按1∶10的比例接种于含不同苯酚浓度的MS 培养液(同前营养液)中,每个菌株处理液为140ml ,调节pH 值为7.5,放置于30℃的培养箱中震荡培养。

接种后1、3、6、12、24、48、72、96h 分别取样测培养液中的酚浓度,并由此推算相应时间间隔内不同菌株的降酚效率。

3.3 结果分析(1)苯酚初始浓度对菌株酚降解率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①接种3h 后,三种降酚优势菌的降解率均随酚浓度增高而降低;接种6h 后,三种降酚菌种对酚浓度为92.7mg/L 的降解率可达100%;接种12h 后,W 1、W 2对酚浓度为300mg/L 的降解率高达90%以上,M 2明显较差。

随着酚浓度升高,其降解率逐步降低,说明高浓度酚对细菌有一定的毒害作用;②若停留时间取1h ,不同浓度下的酚降解率相差并不大,说明优势菌具有一定的降酚负荷冲击的能力。

(2)培养时间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①对不同酚浓度,其降解率均随接种时间的延长而升高。

在浓度为476.8m g/L 时,W 1的降解率从6h 的69.5%升高到24h 的100%。

浓度为993.2mg/L时,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得较快;但在酚浓为1523mg/L ,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变慢;②在接种后12h 内,苯酚降解率均迅速上升,12h 后则变慢。

考虑到延长停留时间,必然要增加反应器容积,而492降酚优势菌处理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2004酚降解率却增加不多,故最适停留时间以12h 为宜。

(3)W 1、M 2、W 23株菌种降解性质的比较。

由图2知,W 1是3株优势菌种中降酚速度最快的,W 2的酚解能力相近。

W 1菌株24h 对酚浓度为476.8、993.2、1523mg/L 的降解率分别为100%、80.0%、63.5%;而M 2的降解率明显减弱。

(4)优势菌对其它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测定。

在测定优势菌的降酚能力同时,发现对其它污染物(C OD 、含硫化合物、氨氮等)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且有着与降酚时相同的规律(见图3~图5)。

4 降酚优势菌处理炼油废水效果取茂名石化公司的炼油废水(经过滴定法测定挥发酚含量为550mg/L ,简称原水),加两种浓度营养液a (同实验中用液)和b ,b 的营养成分为a 的两倍(称为富营养液)。

以W 1菌种为材料,按菌液1∶10在30℃的摇床中培养。

每隔3h 取样一次,测定降酚效率(见表2)。

表2 炼油厂废水降酚效率(%)废水种类3h 6h 9h 12h 原水27.054.774.981.0普通a 30.458.783.590.2富营养b31.759.886.796.8结果表明:原水在降酚菌的作用下,12h 的降酚效率仅为81.0%;而普通营养液在9h 后降酚效率则达到83.5%;在富营养的条件下,其降酚效率更高(9h 可达86.7%,12h 可达96.8%),从而验证了前人[4,5]的富营养液可增强生化处理效果的结论。

5 结 论(1)在实验温度15~50℃内,温度越高,菌种的降酚速率越快。

M 2对温度反应较为迟钝,而W 1对温度反就较为敏感。

(2)pH 值在6.5~8.5范围内,比较有利于菌种的生长。

(3)接种菌种母液与处理液的比例为1∶10时,较为有利于菌种扩繁。

(4)处理液苯酚浓度越低时,越有利于提高菌种降解污染物的速率;而处理液苯酚浓度越高时,则其降解污染物的速率越慢,所需时间越长。

(5)降酚的同时,3株降酚菌也具有降解C OD 、硫、氨氮等污染物的特性。

(6)处理炼油废水表明:富营养液可增强生化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1 吴辉,郑师章.肠杆菌属一降酚菌株的降酚效果及其机理.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12(4):123~1362 魏复盛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3 张芳西等.含酚废水的处理与利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4 周定,侯文华.固定微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环境科学,1990,11(1):25 万印华,王向德,张秀鹃.液膜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研究.给水与废水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1994作者简介杨建设:男,生于1957年,山西永济人,博士,研究员。

发表科技论文多篇,主从事环境工程教学与科研。

收稿日期:2003-12-22;收修改稿:2004-03-23;编辑:冯学军592第33卷 第4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late ester hydrophobic ass ociation,enhanced oil recoveryKINETIC STU DY ON AQUATHER MOLYSIS REACTION OF VISCOUS OI LLiu Chuntian1,Liu Y ongjian1,Cheng X ianbiao2(1.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partment,Daqing Petroleum Insti2 tute;2.Daqing Refining&Chemical C om pany).CHEMI2 C AL ENGIN EERING OF OI L&G AS,VO L.33,NO.4, pp281~283,2004(ISSN1007-3426,IN CHIN ES E) ABSTRACT:In this paper,kinetic on aquatherm olysis of Liaohe viscous oil was studied.A five-lum p m odel was developed,which was com prised of gas,saturate,aromatic, resin and asphaltene.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and the ac2 tivation energi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Runge-K utta inte2 gral and com plex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 od2 el predic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five-lum p m odel is reas onable.KE Y WOR DS:kinetics,viscous oil,aquatherm olysisFAST SEMIQUANTITATIVE ANA LYSIS OF E LEMENT SU L2 FUR IN OI L TANK TRUCKChen Muru1,An X iaochun2,Lin Peixi3,et al(1.The Railroad Transports C om pany,Maoming Petrochemical C or2 poration;2.C ombination Bureau,Maoming Petrochemical C orporation; 3.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Maoming C ollege).CHEMIC AL ENGIN EERING OF OI L& G AS,VO L.33,NO.4,pp288~289,2004(ISSN1007-3426,IN CHIN ES E)ABSTRACT:The element sulphur was extracted with petroleum ether from the rust powder in oil tank truck,and the time of extracting was ing mercury drop as reagent,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lor changing time needed for different element sulfur content,the element sulphur content could be quickly determined.The experimental re2 sult shows:this method is fast,dependable,and easily-operational.It provides an im portant basis for accurately de2 termining if oil tank truck pollutes jet fuel.KE Y WOR DS:rust powder,mercury drop,element sul2 phur,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jet fuelPH OTOCATA LYTIC OXI DATION DEGRADATION STU DY FOR OPERATION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OI L FIE LDWan Liping,Meng Y ing feng,Zhao Lizhi(S 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CHEMIC AL ENGIN EERING OF OI L& G AS,VO L.33,NO.4,pp290~292,2004(ISSN1007-3426,IN CHIN ES E)ABSTRACT:Due to great variety of additives and dis2posal difficulty,chemical method,biochemical method and s olidification are adopted to treat operation wastewater in oil field.These processes easily bring about shortcoming,in2 cluding high cost and secondary pollution.Studied on the treatment of drilling wastewater of Jiao53#well in Sichuan oil field and fracturing wastewater of23#exploratory well in Nanyang oil field by m odified bentonite loading T iO2-Ag2O com posite catalyst,C OD rem oval rate is determined for dif2 ferent conditions of pH value of s olution,adding content of T iO2,in flating v olume and light application time.The opti2 mal condition is obtained as follows:pH value of s olution is 3,adding content of T iO2is0.4%,in flating v olume is 15L/min and light application time is3h.Under this condi2 tion,C OD rem oval rate of drilling wastewater and fracturing wastewater is70.3%and57.0%respectively.This catalyst performance is stable and without secondary pollution.It is reusable by high tem perature activation,s o it can reduce wastewater treatment cost,and apply widely.KE Y WOR DS:photocatalytic oxidation,T iO2,drilling wastewater,fracturing wastewater,C OD,wastewater treat2 mentEXPERIMENT ON TREATING PHEN OL WASTEWATER FOR SUPER BACTERIA OF PHEN OL DEGRADATIONY ang Jianshe,Nie Lijun(Department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Maoming C ollege).CHEMIC AL ENGIN EERING OF OI L&G AS,VO L.33,NO.4,pp293~295,2004(ISSN1007-3426,IN CHIN ES E)ABSTRACT:The three strains of phenol-resistant su2 per bacteria W1,W2,M2,for phenol degradation have been gained gradually from the activated sludge and domestic sewage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w orkshop in Maoming Refin2 ery.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em perature15~50℃,the rates of phenol degradation was increased as tem2 perature raised;Within the pH6.5~8.5,the vitality of W1,W2and M2was high,and their phenol degradation rate w ould reach100%in24hours at pH8.5;at1:10of the inoculated density,all of the super bacteria could grow well and had a g ood practical economy result;Richer nourish2 ment conditions could fav or degradation rate not only for phenol,but als o for sulphur,amm onium com pounds,and the C OD,etc.;When the phenol concentration was low (about100mg/L),its degradation for W1,W2,M2could be com pleted in6hours.KE Y WOR DS:super bacteria,phenol degradation, wastewater,refinery4 CHEMIC AL ENGIN EERING OF OI L&G AS Aug.2004,Vol.33,N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