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关于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探讨

关于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探讨

关于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探讨【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

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今天,科技应用于废水处理已成为大势所趋,成为各国领导会晤谈之必及的问题。

而酚类化合物对水的污染更是全球治理水污染问题的重中之重。

本文从酚污染水的危害出发,分析国内外各种酚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为我国酚水处理略尽薄力。

【关键词】酚污染;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百分之七十五由水构成,动物缺水不能生存,植物缺水会枯死。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巨大,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满足不了需求。

在日常生活中若接触到酚污染水,人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轻者影响日常生活,重者危及生命安全。

对含酚废水的处理迫在眉睫。

一、酚污染的危害酚是一种化学物质,具毒性,能毒杀一切生物。

因其独特且强烈的杀毒杀菌特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

但因酚处理技术不尽完善,酚污染成为危害人体安全的罪魁祸首。

酚水溶液渗透进皮肤可引起急性中毒,若抢救不及时很可能毙命;酚蒸汽串入鼻腔会引起慢性中毒,日积月累,危及生命。

慢性酚中毒可引发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头晕头疼、贫血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另外,酚水接触到植物,会使植物枯黄萎靡而死。

灌入江河湖海,会耗尽水中的氧气,导致鱼虾鳃坏死,造成腹腔出血。

总而言之,酚污染会危机人体生命,使农作物减产,让动物灭亡。

二、国内外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目前国内外含酚废水处理技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这三类技术各有优缺点,需因时因地慎重选择,配合使用。

(一)物理方法1、焚烧法焚烧法具有操作容易、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于技术力量薄弱的乡镇偏远地区。

浓度较高的含酚废水在焚烧过程中会排放尾气,有可能造成大气污染,这就要求在焚烧含酚废水之前,先对水中的氟、氯、硫进行处理。

焚烧法是将废水经由泵推进到废水贮藏槽内,在槽内泵向高空产生喷雾与燃料喷雾混合进行焚烧的方法。

这种方法会产生大量尾气排放。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开发前景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开发前景
〔(!(&〕 〔(G〕 效果等 。钟理等人 进行了 .! 在碱性条件下 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含氨氮废水的实验, 认为 .! 可
以用于既含有机物又含无机污染物废水的预处理, 也可以用于废水的深度后处理以进一步降解废水中
〔(0〕 的污染物。此外, 钟理等人 还对废水中甲苯的臭
。因此开发
新的活性炭再生工艺技术、 研制新型的吸附剂是含
工业水处理 1$$1 - $G, (G)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开发前景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功地用于废水处理早有报道。目前较广泛采用的固 体吸附剂有活性炭、 磺化煤、 大孔树脂等
〔C〕 〔#〕 〔&0〕
外, 利用臭氧进行活性炭再生也正在研究之中。 物理法中的气提及蒸馏法可以处理高浓度含酚 废水, 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离子交换法不适用于 处理数万 3E F = 的高浓度含酚废水。 " 化学氧化法
〔(1〕 化学氧化法 分解速度快、 氧化能力强、 净化
率高, 酚的氧化最终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无二 次污染。该法的缺点是费用较高, 常用的氧化剂有 高锰酸钾、 氯、 臭氧以及过氧化氢, 使用高锰酸钾需 要固体进料装置, 且单元氧化能力的消耗量比较大; 使用氯的不足之处在于有形成氯酚类有毒化合物的 风险以及过剩的氯会与废水中的其他组分缔合。 臭氧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其作用为杀 菌消毒, 改善色度和气味, 氧化有机物, 加强难降解 有机物和天然有机物等的生物降解性, 或改善絮凝
处理含酚废水技术, 而且开发了高效 =2 混合型络 合剂, 它具有接触级数少, 对含酚废水处理能普遍适

含酚废水处理工艺及展望

含酚废水处理工艺及展望

含酚废水处理工艺及展望摘要:含酚废水来源广,危害大,由于其具有很强的毒性,目前已经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本文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相关工艺的优缺点,展望了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含酚废水;来源;危害;处理方法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含酚废水的来源与危害含酚废水主要来源于染料、油漆、焦化、煤气、炼油、造纸、塑料、纺织和以苯酚或酚醛为原料的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

人体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质可引起头晕、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2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2.1物化法2.1.1 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物质作为吸附剂,如活性炭、硅藻土、活性氧化铝、交换树脂、磺化煤等,利用吸附剂的表面(固相)吸附废水中的酚(液相)污染物的方法。

根据吸附剂与酚类化合物之间的不同作用力,其吸附机理兼具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交换吸附。

在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过程中,主要是物理吸附,有时是几种吸附形式的综合作用[1],目前,吸附法算是比较成熟的物化法,但是吸附剂的再生技术和新型的吸附剂的研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目前吸附作用较好的是大孔树脂,吸附容量大、容易再生。

2.1.2萃取法萃取法是指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方法。

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选用高分配系数的萃取法,采用特定的萃取工艺及装置,利用酚类化合物在有机相和水相中不同的溶解度及两相互不相溶的原理,达到分离酚的目的;第二种是根据可配位反应原理,经单一萃取操作使废水中的苯酚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虽然萃取法对含酚废水的处理范围相当广泛,但其缺点在于操做复杂、而且萃取剂常常是微量溶解于废水中,同时应用萃取法常常带来新的环境污染[2]。

2.1.3膜分离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在处理含酚废水方面越来越倾向于采用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含酚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含酚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 +,$!",! )"- ’)").!’!"(
%&’( !" )&012 3 /4/4 ( 4551 ) 54 3 5/65 3 57
含酚废水处理新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吴勇民,李甫,黄咸雨,胡和兵
( 中国地质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2!##$2 )
摘3 要: 随着石油化工、 塑料、 合成纤维、 焦化等工业的迅速发展, 排向环境的各类含酚废水也相应增加。由于 酚的毒性大, 并具有致癌、 致畸、 致突变的潜在毒性, 近年来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重视。鉴于清除或降解水中 的酚类污染物, 不仅涉及水生生物及陆生植物的生长繁殖, 更涉及到人类及陆生动物的食品饮水安全, 因此, 研 究含酚废水的高效处理技术, 对保护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了含酚废水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之后, 就近年来含酚废水处理新技术 . 光催化技术、 超声氧化技术、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等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 述, 并提出了当前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关键词: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4$#!5 / 文献标识码: 6
[!] "3 含酚废水的危害
含酚废水的危害很大, 下面只是简单的列举对 人体、 水生生物及农业的危害。 (/ ) 对人体的危害 酚类化合物是原型质毒物, 与细胞原浆中蛋白质接触时, 可发生化学反应, 形成 不溶性蛋白质而使细胞失去活力。酚向深部渗透, 可引起深部组织损伤、 坏死, 甚至全身中毒。苯酚及 其它低级酚对皮肤会产生过敏性。长期饮用被酚污 染的水会引起头晕、 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 ) 对水生物的危害 当水体中含酚浓度达到 #5 /CF Y K Z #5 "CF Y K 时, 鱼肉即有酚味, 不能食用, 浓度大于 /CF Y K 时, 就会危害鱼类产卵, 浓度达到 -5 [CF Y K Z 05 !CF Y K 时, 鱼类就会大量死亡。 (!) 对农业的危害 用含酚 [#CF Y K Z /##CF Y K

技术:含酚废水处理研究

技术:含酚废水处理研究

技术 | 含酚废水处理研究1、引言苯酚(phenol)作为一种原生质毒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长期饮用被苯酚污染的饮用水或食物,对人类的健康将造成极大的危害,苯酚对人体皮肤、粘膜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可抑制中枢神经或损害肝、肾功能,吸入高浓度蒸气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

因此,美国环保署把苯酚列入129种优先污染物和65种有毒污染物之列,中国也将苯酚列入环境优先处理的污染物“黑名单”之中(Bashaetal,2010)。

国内外苯酚主要的生产方式为氯苯水解法、苯磺酸钠碱熔法、异丙苯氧化法等,为了提高苯酚产量,常在生产过程中加入无机盐催化剂,并进行pH调节,此过程会使得体系中盐度增大,后期废水中不仅含有苯酚等有机污染物,也含有大量的盐分(Ca2+、Mg2+、Cl-、Na+)使废水难以处理。

目前含酚废水处理手段主要有两大类,即生物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操作较简单、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比较温和、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很小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苯酚废水的处理之中。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苯酚废水处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筛选出多种具有良好苯酚降解效果的苯酚降解菌,但是这些菌耐盐能力弱,当酚类废水中盐度超过一定浓度,其生长以及降解苯酚的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

利用耐盐高效苯酚降解菌株对苯酚进行降解,不仅可以有效的降解废水中的苯酚,也解决了一般菌株在高盐条件下难以降解苯酚的难点。

另外,对微生物苯酚降解效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传统的单因素实验难以区分各个因素之间的主次,所以寻求耐盐高效苯酚降解菌及其最佳降解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筛选、分离、驯化得到在高盐条件下以苯酚为唯一碳源能源的苯酚降解菌,经耐盐和苯酚降解能力测定,得到耐盐高效苯酚降解菌zhtI。

对耐盐高效苯酚降解菌zhtI菌落形态、菌体特征、生理生化反应、16SrRNA序列分析确定菌株的种属,利用响应面法(RSM)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提高苯酚降解菌zhtI的降解效率,并对耐盐高效苯酚降解菌zhtI进行降酚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将为生物法处理苯酚废水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dB《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年第12期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刘亦珍(江苏煜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200)丿k /摘要:酚类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如今对处理含酚类物质的废水研究成为了当前热点。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今背景下治理含酚废水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在未来含酚废水治理的进展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酚类物质;废水;应用前景引言酚类化合物是具有毒性的一种化学物质,对每一个生物个体都会产生很强的毒害作用。

酚类化合物能够通过人体皮肤和黏膜进入到人体内,导致体内的蛋白质发生质变,进而造成细胞失去活性,这种物质对蛇神经系统有着很大威胁,导致神经系统出现严重的病变。

含有酚类物质的水源更是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极大的危害,酚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很强,会抑制水中微生物生长繁殖,破坏水生环境生态。

除此以外,含有酚类物质的废水更是会对农作物产生影响。

水中含有酚量较低会通过农作物进入到人体内,水中含有酚量较高会直接导致农作物死亡。

1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1.1溶剂萃取法治理含酚废水溶剂萃取法治理含酚废水的原理是借助于难以融入水中的萃取剂放入废水中,让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和萃取剂相互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实现酚类物质的转移。

这也就要求,添加到废水中的萃取剂是必须要和酚类物质具有互溶性的,但是没有完全发生反应的萃取剂不仅造成浪费,也会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时候,研究者King就针对这种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萃取法,即络合萃取法,这种方法能够高效的分离出酚类物质,并且还具有高选择性。

实行络合萃取法的关键就是选择质量过硬的络合剂,在最近几年,有关研究人员不断创新研制各种新型络合萃取剂,比如研究者MacGlashan等人就研究出的一种含有25%三锌基氧K(TOPO)的一种而已丁酮(DIBK)组合溶液,再比如我国清华大学所研究出来的一种混合型络合萃取剂QH-1O1.2吸附法治理含酚废水利用吸附法治理含酚废水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吸附剂中的孔隙吸附水中的酚类物质,当吸附剂达到饱和以后,再通过利用碱液和蒸汽等等多种手段将吸附剂中的酚类物质进行解吸。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含酚废⽔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龙源期刊⽹ /doc/a28653204.html含酚废⽔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周⽟玲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08期摘要:含酚废⽔是⼀种较为常见的有害废⽔,具有来源⼴、数量多、危害⼤、难降解的特点,主要来⾃⽯油化⼯、煤化⼯和制药⾏业。

苯酚进⼊⼈体后会引起蛋⽩质变性和凝固;当⽔中苯酚的质量浓度⼤于10?mg/L时,将引起鱼类等⽔⽣⽣物的死亡;⽤质量浓度⼤于100?mg/L的苯酚废⽔灌溉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枯死。

因此,研究含酚废⽔的处理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讨论了含酚废⽔处理技术使⽤范围,以及为含酚废⽔的处理提供⼀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含酚废⽔处理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酚类化合物属于芳烃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焦化⽯油、化⼯等⼯业⽣产中。

含酚废⽔主要包括苯酚、对硝基苯酚和氯酚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是⼀种典型的难降解有机废⽔。

这种废⽔若不经处理任意排放,会对⼈体、⽔体、鱼类以及农作物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美国卫⽣机构规定饮⽤⽔中酚的含量必须低于1mg/L,⽽我国⼯业废⽔排放标准亦规定⼯业废⽔中酚含量不得⾼于5mg/L。

鉴于含酚废⽔的严重不良影响,⼤⼒开展含酚废⽔的治理研究,不断改进含酚废⽔的处理技术,是保护环境和造福⼈类的重要任务。

⼀、⽓化含酚废⽔的危害虽然鲁奇碎煤加压⽓化技术产⽣的废⽔具有⽔量⼤、污染范围⼴、危害⼤、难处理等特点,但是该⽓化技术⽓化合成⽓中所含的甲烷含量可观,仍是当前各建设单位⼼中较为理想的煤制天然⽓项⽬⽓化技术路线选择。

考察含酚废⽔的危害性,主要在于废⽔中的酚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属于原型质毒物,具有使蛋⽩质变性和凝固的功能,有很强的杀菌效果,且对⼀切活体都有毒杀作⽤,这也是含酚废⽔(酚含量较⾼)不能直接采⽤⽣化处理的原因。

这⾥有⼀个量化的概念,即当饮⽤⽔中酚类污染物含量达到0.001mg/L时,就会产⽣难闻的⽓味;当酚类污染物含量超过0.002mg/L时,将会影响到⼈的⾝体健康;当酚类污染物含量达到0.1~0.2mg/L时,⽔体中的鱼将不能⾷⽤;当酚类污染物含量达到6.5~9.3mg/L时,⽔体中的鱼类等⽔⽣⽣物将会⼤量死亡;当酚类污染物含量⾼于100mg/L时,此类废⽔若直接⽤于农作物灌溉,将会造成农作物⼤量减产或枯死。

苯酚降解菌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现状

苯酚降解菌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现状

苯酚降解菌处理含苯酚废水研究现状摘要:苯酚是造纸、炼焦、炼油、塑料、农药和医药合成等行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却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应对含酚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本文从苯酚的危害出发,对含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针对生物治理方法中的活性污泥法,对苯酚降解菌处理含酚废水进行综述,分别介绍了苯酚降解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种类及功能研究、相关酶基因、代谢途径这四个方面。

并对苯酚降解菌处理含苯酚废水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苯酚降解菌含酚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分离鉴定相关酶基因1 苯酚的结构及危害1.1苯酚的结构在苯酚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氧原子处于sp2杂化状态,氧上两对孤对电子,一对占据sp2杂化轨道,另一对占据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p电子云正好能与苯的大π键电子云发生侧面重叠,形成p-π共轭体系,从而增加了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强了羟基上氢的解离能力。

1.2苯酚的危害苯酚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是造纸、炼焦、炼油、塑料、农药和医药合成等行业生产的原料或中间体,大量用于制造酚醛树脂以及其他高分子材料、药物、燃料和炸药等。

随着树脂、化工和高分子材料等企业对苯酚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各企业所排放的含苯酚废水量也日益增加。

由于苯酚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在许多国家,苯酚已被环保部门列入优先控制污染物的黑名单之中。

1.3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苯酚排放到环境中不仅毒害水生生物,而且进一步与水中的氯作用产生一种毒性更强的有机污染物氯代酚,从而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水中含酚量>10mg/L,鱼类等水生生物不能生存;含酚量>100mg/L,若用于灌溉,将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枯死。

1.4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苯酚对人体任何组织都有显著腐蚀作用,可通过黏膜、皮肤的接触、吸入和误服而侵入人体内部。

接触眼后,能引起角膜严重损害,甚至失明;接触皮肤后,不引起疼痛,但在暴露部位最初呈现白色,如不迅速冲洗清除,能引起严重灼伤和全身性中毒;吸入后,可致头痛、头晕、乏力,视物模糊,肺水肿等,但较少见;误服后,引起消化道灼伤,出现烧灼痛,呼吸气带酚气味,呕吐物或大便可带血液,有胃肠穿孔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陈美玲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036刊名:化学工程师英文刊名:CHEMICAL ENGINEER年,卷(期):2003,(2)被引用次数:28次1.Lo T C Handbook of Solvent Extraction 19832.江燕斌.钱宇.黄理纳炼油碱渣废水处理-萃取脱酚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 2000(05)3.戴猷元.杨义燕.杨天雪络合萃取法处理含酚废水技术 1991(06)4.戴猷元.徐丽莲.杨义燕基于可逆络合反应的萃取技术 1991(01)5.殷中意.郑旭煦.向夕品固定相络合萃取剂处理水中苯酚的性能研究[期刊论文]-重庆环境科学 2002(05)6.陈拥军.窦和瑞.杨氏催化湿式氧化法在苯酚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水处理 2002(06)7.刘琼玉.李大友含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技术进展[期刊论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02)8.杨国栋.石晓枫.杨布亚光催化含酚废水的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环境保护 1999(01)9.Yves Parent.Daniel Blake.Kim Margrini Batr Solar photocatalytic processe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water:state of development and barriers to commercialization 1996(05)10.余宗学利用Fenton试剂预处理间二硝基苯生产废水[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2(05)11.张乃东.黄君礼.郑威强化UV/Fenton法降解水中苯酚的研究[期刊论文]-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02)12.周明华.吴祖成含酚模拟废水的电催化降解[期刊论文]-化工学报 2002(01)13.Neis U查看详情 2000(04)14.Suri R P S.Paraskewich M R Jr.Zhang QB查看详情 1999(05)15.林春绵.徐明仙.方建平超临界水氧化法降解葡萄糖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01(01)16.Modell M查看详情17.Modell M查看详情18.林春绵.金耀门.潘志彦超临界水中苯酚的氧化分解 1998(01)19.夏北成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 200220.张金利.李韦华.袁兵生物流化床法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01(02)21.乌锡康有机化工废水治理技术 199822.戴猷元.王秀丽.朱慎林单束中空纤维膜器中膜萃取研究 1990(03)23.戴猷元.王秀丽.杨义燕中空纤维膜萃取器的分离效率 1992(03)24.王绍洪.王红军.徐志康膜萃取器设计及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膜科学与技术 2002(01)25.张风君.林学钰.刘虹苯酚的膜蒸馏及结晶回收处理研究[期刊论文]-水处理技术 2002(03)1.期刊论文王春敏.李亚峰.陈健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辽宁化工2004,33(5)综述了含酚废水的治理研究现状.分析了溶剂萃取法、吸附法、高级氧化技术、生化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焚烧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并探讨了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2.学位论文王婷水体中酚类有机污染物的光助Fenton降解技术研究2006本文阐述了含酚废水的性质及其危害,以及处理含酚废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总结了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在处理含酚废水领域取得的成果和各种通过文献检索和分析可以看出光助Fenton技术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

因此,围绕着“光助Fenton技术处理含酚废水”为核心,进行了以下研究实验内容:(1)Fenton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主要考察时间、pH、H2O2浓度、Fe2+浓度等因素对Fenton技术的影响规律;(2)光助Fenton法处理含酚废水最佳反应条件的研究,包括汞灯-Fenton、太阳光-Fenton和Fenton三种体系降解效果的对比,以及考察了各反应参数在太阳光-Fenton降解体系中的影响强弱关系,确定最佳反应条件;(3)Fenton及光助Fenton法处理不同浓度含酚废水的研究,主要研究含酚废水浓度对处理技术的影响;(4)光助Fenton法处理含有不同类型酚类有机化合物废水的研究,包括降解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间苯三酚三种酚类废水;(5)光助Fenton法中金属催化剂作用研究,包括Cu2+、Co2+、Cr3+、Ni2+和Sn2+作为催化剂的降解效果及影响。

(6)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建立了光助Fenton技术降解苯酚的动力学方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降解中间产物的研究。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加紫外光源照射或采用太阳光联合Fenton技术其实验结果都能有效地提高Fenton试剂的降解效率。

光助Fenton技术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平均光强=35000Lux,[H2O2]=12mmol/L,[FeSO4]=2.7mmol/L,pH=3,t=30min。

在此条件下,浓度为400mg/L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9﹪以上,COD的去除率可达到60﹪以上。

比较单纯使用Fenton技术,光助Fenton技术有以下优点:(1)降解效率高;(2)试剂用量少:达到相同处理目标所用的试剂量减少了约40﹪左右;(3)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体系常温、常压,介质酸度相对较弱,降低了对反应设备的要求,出水色度也明显降低;(4)可以有效处理高浓度有机物废水。

因此,光助Fenton技术可以经济高效地处理各类含酚废水,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

从采用绿色工艺和节约能源的原则出发,应重视太阳光的利用,并可以考虑工程化。

实验还表明,光助Fenton技术对多元酚也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只需添加H2O27mmol/L和Fe2+1.5mmol/L,反应30min左右,二元酚转化率可达到98.4﹪,COD去除率为68.7﹪;三元酚转化率达到99.6﹪,COD去除率为74.8﹪。

酚类物质的降解率与该物质中羟基的数目有关,与羟基所在位置无关。

通过金属催化剂作用的实验研究,本文认为若用Cu2+或Co2+代替Fe2+作催化剂,可以大幅提高光助Fenton技术的降解效率,苯酚转化率可提高10到20个百分点,还可以基本解决出水色度的问题;而且Cu2+也是一种易得的金属离子,所以太阳光-H2O2-Gu2+体系能够更好地降解含酚废水。

对动力学和降解中间产物的研究表明,苯酚在降解过程中,先生成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等羟基化产物,再被羟基自由基氧化成有机酸,最后被彻底降解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

3.期刊论文张黎.魏炜.袁雅姝.冯思琦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现状-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9,29(8)从固定化细胞的微生物选择、细胞固定化栽体的选择以及固定化细胞降解苯酚效果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在降解苯酚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苯酚的应用前景.4.期刊论文刘江永.吴桐.张丽丹.LIU Jiang-yong.WU Tong.ZHANG Li-dan工业含酚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河南化工2010,27(3)工业含酚废水毒性高,对环境危害大.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经济的含酚废水处理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现阶段国内外含酚废水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讨论了物理法和高级氧化法的处理技术,同时指出生物法目前获得了广泛应用,并探讨了相关工艺的应用前景.5.学位论文尹娟娟磁性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酚类物质去除、检测方面的应用2010含酚废水是工业有机废水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类,具有极强的生物毒性,是工业应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有害废水之一。

本论文详细评述了含酚废水处理及其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提出了本学位论文的选题指导思想,并开展了如下的工作。

1)采用相分离技术成功制备了磷酸三丁酯/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对氯苯酚(4-CP)、邻氯苯酚(2-CP)、对硝基苯酚(4-NP)和苯酚(Ph)的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磷酸三丁酯/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对这四种酚类化合物的吸附速率很快,尤其是在前5 min,可以达到最大吸附量的90%,30 min基本上可以达到吸附平衡。

并且通过工业化可行性应用研究,可以看出,在含酚类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三丁酯/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论文所研究的酚类化合物可以被去除并达到排放标准,说明微胶囊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2)本工作仍采用相分离技术成功制备了有机蒙脱土/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和C18/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

并对两种微胶囊在吸附4-CP和2-CP方面做了相应的比较,发现无论是吸附量还是吸附速率,有机蒙脱土/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都要优于C18/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

所以选择有机蒙脱土/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作为固相萃取材料,与HPLC联用检测水溶液中的4-CP和2-CP。

实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研究方法能够满足水质分析的要求。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评述了酚类化合物对水资源所造成的污染,并综述了含酚废水目前常用的处理以及检测方法,并且提出了本论文的指导思想。

第二章:采用相分离技术成功制备了磷酸三丁酯/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4-CP、2-CP、2-NP和Ph的研究。

第三章:本工作仍采用相分离技术制备了有机蒙脱土/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和C18/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

并选用有机蒙脱土/四氧化三铁-聚砜微胶囊作为固相萃取材料,与HPLC联用检测水溶液中的4-CP和2-CP。

关键词:酚类化合物;吸附;聚砜;磷酸三丁酯;有机蒙脱土;磁分离6.期刊论文赵天亮.宁平.陈芳媛.ZHAO Tian-liang.NING Ping.CHEN Fang-yuan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8)酚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高毒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又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经济高效地治理与回收废水中的酚类物质极为重要.笔者介绍了含酚废水的来源及危害,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吸附法、萃取法、氧化法以及生物技术,分析比较了各种相关处理工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适用范围以及应用前景,并进一步展望了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趋势,指出多种技术的联用是今后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热点.7.期刊论文赵天亮.陈芳媛.宁平.杨群.ZHAO Tian-liang.CHEN Fang-yuan.NING Ping.YANG Qun工业含酚废水治理进展及前景-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6)工业含酚废水来源广,危害大,经济高效地治理与回收工业废水中的酚类物质极为重要.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禽酚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相关工艺的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指出溶剂萃取技术是高浓度含酚废水治理的有效方法,其他方法如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技术也将为含酚废水的深度治理提供新途径.8.学位论文姚朝阳云芝产漆酶的发酵条件、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2005漆酶(LaccaseEC1.10.3.2)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1883年首次从漆树漆液中被发现,随后发现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