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 专题3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 第一定律牛顿 第三定律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能力课1 精品

2018版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能力课1 精品

解析 当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时,人处于超重状态,人对地板
的压力大于重力,向上的加速度越大,压力越大,因此t=2 s时,
压力最大,A项正确;当有向下的加速度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人对地板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向下的加速度越大,压力越小,
因此t=8.5 s时压力最小,D项正确。
答案 AD
动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1.明确常见图象的意义,如下表:
【真题示例1】 (2015·重庆理综)若货物随
升降机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 1 所示(竖直
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
F 与时间 t 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
图1
解析 由v-t图象可知:过程①为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向下,失重,F<mg);过程②为向下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 态,F=mg);过程③为向下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 F>mg);过程④为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上,超重,F >mg);过程⑤为向上匀速直线(处于平衡状态,F=mg);过程 ⑥为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向下,失重,F<mg)。综合选 项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 答案 B
①自由落体运动和所 有的抛体运动;②绕 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的卫星、飞船等
2.对超重、失重的理解 (1)不论超重、失重或完全失重,物体的重力都不变,只是 “视重”改变。 (2)物体是否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 向下运动,而在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 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3)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重力只有使物体产生a=g的 加速度效果,不再有其他效果。
方法技巧
判断超重和失重的方法
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 从受力的角度
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 判断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2018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 思维辨析: • (1)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 (2)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 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 • (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 • (4)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没 有惯性。( ) •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 )
1.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固定斜面上滚下,又 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 0,如图所示。伽利略设 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说明 导学号 51342250 (
C
)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
C
)
•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 时的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加速 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故牛顿第一定律是 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故A错误;地球上 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完全不受力的物 体是没有的,牛顿第一定律不可以用实验 验证,故B错误;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的参 考系是惯性系,故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 系中不成立,故C正确;为纪念牛顿,人 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即1N= 1kg·m/s2,但不是基本单位,故D错误。
牛顿第三定律
• 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两物体上 •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性质、分别作用 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_,效果不能抵 消。
• 复习本章内容要特别重视: • 1.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 • 2.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和受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的问题; • 3.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 • 4.注意常见运动模型、物理模型题目的归 纳总结; • 5.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方法和原理。

新高考物理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专题三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新高考物理通用版总复习一轮课件专题三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解析: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和儿童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 A 错误;儿童从井内加速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绳 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故 B 正确;消防员对绳子的 拉力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 C 正 确;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物体 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错误.
答案:A
热点1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考向1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热点归纳] (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 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揭示了力的本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
考向2 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 [热点归纳]
【典题4】(多选,2020年陕西咸阳模拟)如图 3-1-3 所示, 消防员用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 程中,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 3-1-3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B.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C.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是一对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 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4.(2019 年山东济南联考)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标枪靠惯性向远处运动 B.完全失重时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球由静止释放后加速下降,说明力改变了惯性 D.物体沿水平面滑动,速度越大滑行的时间越长,说明速 度大惯性就大
解析: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抛出去的标枪靠惯性向远 处运动,故 A 正确;完全失重时物体的惯性不会消失,故 B 错 误;球由静止释放后加速下落,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惯性不变,故 C 错误;物体沿水平面滑动,速度越大滑行的时 间越长,惯性不变,故 D 错误.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_____, (2)适用条件。 低速 运动的物体。 ①宏观、_____
【感悟提高】 (1)特点:本题考查对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2)方法:解答本题用到了受力分析和参考系的选择。分析小球水平方向的 地面 受力和运动情况,以_____ 为参 惯性 切入。 考系,分析火车的运动情况,从小球具有_____
惯性 保持原 (3)拓展:若火车紧急刹车时,小球由于_____, 运动状态不变,小华会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 来的_________ 向前滚动。 面上的小球_____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易错辨析】 (1)物体不受外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2)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 ) (3)运动的物体惯性大,静止的物体惯性小。 (
)
(4)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一定是相互作用力。 ( ) (5)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随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 ) (6)人走在松软土地上下陷时,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 )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表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它表明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C.它表明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并不需要力 D.由于现实世界不存在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理过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 没有用处
【解析】选B。牛顿第一定律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 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项B正确。
【解析】选B、C、D。小球因为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 突然看到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向后滚动,是小球相对于火车向后运 动,说明火车正在向前做加速运动,小球在水平方向并不受力的作用,故A错 误,C正确;小球在水平方向并不受力的作用,小球所受的合力为0,以地面为 参考系,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体惯性大,质量 _____小的物体惯性小。
固有属性 ,一切物体都具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______ 无关 (选填“有 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_____
关”或“无关”)。 (4)惯性不是力,没有方向。不能说“惯性力”或“向 前的惯性”等。 知识点 2 牛顿第三定律 Ⅱ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 定律是相互独立的。 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 顿第二定律来回答。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 归纳推 理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1.[2017· 武汉模拟]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 1 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 ,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 6 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1 A.惯性减小为在地球上的 ,重力不变 6 1 B.惯性和重力减小为在地球上的 6 1 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在地球上的 6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解析
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因质
量是恒量,同一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 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物体 的重力是个变量, 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 G 月= g地 G地 mg 月=m·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 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 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必考部分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 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 定律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
知识点 1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_
静止 改变 这种状态。 ____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_____

2018年最新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_牛顿运动定律_第1讲_牛顿第一、第三定律PPT课件

2018年最新人教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_第3章_牛顿运动定律_第1讲_牛顿第一、第三定律PPT课件
惯性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______________状态或 _____状态 质量 质量大 的性质. 质量小 (2)量度:____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________的物体 固有 惯性大,________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_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 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
基础自测
1.(多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不能在实验室中用实验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
解析 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规律,反映的 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 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正确;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 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是反映物体在 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故C不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 有力的作用,所以B、D正确. 答案 ABD
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 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物体不受 力或所受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或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的方 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 答案 BD
热点一 对牛顿第一律的理解
4.(单选)某人用绳子将一桶水从井内向上提的过程中,不计绳子 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在桶匀速上升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才等于桶对绳 子的拉力 B.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对绳子的拉 力 C.桶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大于桶的重力 D.桶减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绳子对桶的拉力小于桶对绳子 的拉力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3-1: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精品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3-1:牛顿运动定律课件 精品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纲展示
知识点
要求
高考瞭望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 应用
(实验、探究)加 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本章主要考查考生 能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否熟练应用
牛顿第二、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方法解决运动和力
的问题;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掌握牛顿第二定律
A.1.8 m/s2 B.0.2 m/s2 C.2 m/s2 D.1.8 m/s2 解析:用90 N的水平推力时:F-Ff=ma1,得到Ff
=9 N,撤掉水平推力后,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摩擦力, 因此Ff=ma2,得到加速度的大小为a2=0.2 m/s2.
【例1】 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 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 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 水面的形状如图中的( )
1.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靠惯性向远处运动的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
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
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
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解析: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因有惯性要继续向前运动,A正确;质量是
解析:对小球P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图如右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aPcos 30°=a,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P=
g,
.
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 1.合成法 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利用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两个力的合外力方向就是加速 度方向.特别是两个力互相垂直或相等时,应用力 的合成法比较简单. 2.分解法 当物体受到两个以上的力作用而产生加速度时, 常用正交分解法.分解方式有两种:

南方新高考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南方新高考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件

》》》易错点 运动和力的关系 ⊙典例剖析 例 2:(多选)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 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 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 同一直线运动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 •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与物体 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 • (2)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 动规律.
•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点说明 • (1)明确惯性的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 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 (2)揭示力的本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 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3)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不受外力的理想状态, 与合外力为零时的表现相同.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考纲解读】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会分析
实际问题;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相互作用力和平
衡力的异同点.
•考点O
讲堂梳理自查
• 一、牛顿第一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____ 状态或________ 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 2.意义 惯性 • (1)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________ ,因此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维持 • (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 物体运动状态 改变 的原因,而是________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 度的原因.
• 1.物体在某方向上不受外力时,牛顿第一定律是确定物体 在该方向上运动情况的唯一规律.又如平抛运动在水平方 向不受外力,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该方向将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 例1 (2017届湖北咸宁检测)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 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 放一个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 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 •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 • B.竖直向下的直线 • C.无规则曲线 • D.抛物线
• 思路剖析:(1)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不受力?(2)球的初始状 态是什么?(3)水平方向是否发生位移? • 【答案】B • 【解析】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且速度为零,根据牛 顿第一定律,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将保持静止(速度为零)的状 态. • 该方向上不会发生位移,只在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因此在 碰到斜面前其运动轨迹是竖直向下的直线,选项B正确.
• 练1 (多选)(2017届辽宁丹东月考)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 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 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速度的概 念 • B.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力的概念 • C.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 D.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答案】CD • 【解析】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加 速度的概念,故选项A错误;牛顿首先建立了力的概念,故 选项B错误;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故 选项C正确;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 选项D正确.
• 二、惯性 匀速直线运动 •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________状态或 静止 __________ 状态的性质. • 2.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 改变 运动状态的________ . 质量 质量 • 3.量度: ________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________ 大 质量 的物体惯性大, ________ 小的物体惯性小.
• 【答案】D • 【解析】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 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 的上端出来,D项正确.
• 3.[对牛顿第三定律的考查](2017届海南三亚月考)消防员用 绳子将一不慎落入井中的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 不计绳子的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 B.绳子对儿童的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 • C.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 • D.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儿童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 【答案】B
2. [对惯性的考查](2017 届广州名校期末)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所 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手用力击打羽毛 球筒的上端,则( )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
• 【解析】绳子对儿童的拉力等于儿童对绳子的拉力, 故A项错误;儿童从井内加速向上提的过程中,加 速度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绳子对儿童的 拉力大于儿童的重力,故B项正确;消防员对绳子 的拉力与绳子对消防员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故C项错误;消防员对绳子的拉力与绳子对 儿童的拉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D项错误.
• 三、牛顿第三定律 • 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相等 相反 ________ ,方向________ ,而且在一条直线上. • 2.表达式:F=-F′. • 温馨提示:(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 种性质,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的效果,不会相 互抵消;(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 关.
•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考查](2017年北京检测)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 原因 • 【答案】C • 【解析】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具有维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 质,所以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选项A错误.物体的惯 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选项B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故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故选项C正 确.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选项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