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模具设计之滑块设计

合集下载

模具设计滑块设计标准要求

模具设计滑块设计标准要求

模具设计滑块设计标准要求模具设计滑块是指模具中的一种移动部件,用于在开模和闭模过程中推动模具零件的位置。

滑块设计的标准要求涉及滑块材料选择、尺寸设计、结构设计和表面处理等方面。

首先,滑块材料选择是滑块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滑块应选择具有良好耐磨性和耐蚀性的材料,如高硬度的工具钢、耐磨合金等。

此外,滑块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模具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到的载荷和振动。

同时,材料选择应考虑成本因素,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材料。

其次,滑块的尺寸设计是滑块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尺寸设计应根据模具的实际要求和零件的尺寸设计。

滑块的高度、宽度和长度应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合理分配,保证滑块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滑块的尺寸设计还应考虑其在模具中的安装和调整方便性,以便于模具的维修和更换。

第三,滑块的结构设计也是滑块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滑块的结构设计需要满足模具的开模和闭模要求,并保证滑块在工作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或变形。

滑块的结构设计还应考虑到滑块与其他模具零件的配合性,以确保模具在工作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最后,滑块的表面处理也是滑块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滑块的表面处理可以通过热处理、表面涂层或表面改性等方法来提高滑块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

表面处理还可以改善滑块的摩擦系数,减少滑块与其他模具零件之间的摩擦损失。

滑块的表面处理应根据模具的实际要求和工作环境进行选择和设计。

综上所述,模具设计滑块的标准要求涉及滑块材料选择、尺寸设计、结构设计和表面处理等方面。

这些标准要求对于模具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模具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同时,滑块的标准设计还应根据不同的模具类型和工作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模具的实际需要。

注塑模具设计-滑块分型面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滑块分型面设计

滑块分型面2
型腔分型面
工件、模型和分型面一起的显示状态
凸模 浇注系统
凹模 滑块体积块
滑块分型面设计3
1.设置工作目录lamp_stand_mold 2.创建模具模型(自动放置模型) 3.建立工件
工件截面大小
工件对称拉伸100
4.设置收缩(按尺寸收缩0.005)
5.建立工件型腔分型面
a.复制模型的所有外表面
继续选取边界线延拓 选取的边界线
选取的边界线
延拓的结果
延拓的结果
边界线延拓共4次最终结果 边界线延拓后的模型树纪录
6.建立工件滑块分型面
a.建立六角孔内滑块分型面(取名slide_pt_surf_1) 复制六角孔内及相连圆孔的内表面
b.填补红色破孔
草绘平面 草绘参照平面
绘制的草绘
将六角孔内的曲面 与平整曲面合并
复制圆孔 内侧
合并
四小孔与大的曲面合并 构成一个整体
e.填补左右四个小孔底面 点击[分型面]/曲面定义/[增加]/[平整]/完成
平整曲面的草 绘平面
绘制的草绘
模型树的型腔 分型面标识
创建的main_ps_sur型腔分型面 这里main_ps_surf全部完成
遮蔽工件、模型时分型面的状态
滑块分型面

操 作
用框选的方式选取左下图的红线处
在弹出的[选取方向]菜 单中指示的面为延伸 的曲面
完成的裙边分型面
遮蔽模型后着色效果
靠破孔的填补
复制含有靠破孔的三个曲面
曲面2
曲面1 曲面3
选取含靠破孔的三个曲面确定后, 进行填充环的定义,直接选取上述 三个曲面既可
靠破孔被填补
3、建立滑块分型面 利用倒钩区的曲面、然后创建一个曲面合并而成。

塑胶模具延时滑块设计

塑胶模具延时滑块设计

塑胶模具延时滑块设计
塑胶模具中的延时滑块设计是为了在注塑过程中实现特定的动作延迟。

延时滑块通常用于需要在注塑过程中进行分离、射出或其他延迟操作的部件。

下面是一些关于塑胶模具延时滑块设计的要点:
确定需求:首先,需要明确延时滑块的具体功能和操作要求。

这可能涉及到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注塑工艺的需求。

例如,需要确定何时进行延迟、延迟的时间长度以及所需的滑动距离。

设计结构:根据需求,设计适当的延时滑块结构。

延时滑块通常由滑块本体和控制延时的机构组成。

滑块本体需要具备平稳的滑动性能,可以考虑使用低摩擦材料或涂层来减少摩擦阻力。

控制延时的机构可以采用弹簧、油缸或其他机械装置,确保延时滑块在注塑过程中按照预定的时间和距离移动。

考虑注塑工艺:在设计延时滑块时,需要考虑注塑工艺的要求。

例如,需要确保延时滑块的结构不会对注塑过程造成阻力或干扰。

还要注意材料流动和填充的影响,确保延时滑块在注塑过程中能够正常运作。

结构强度和耐用性:延时滑块设计应该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
性,以承受注塑过程中的压力和重复使用的需求。

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确保延时滑块能够具备所需的寿命和可靠性。

模具组装和调试: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组装和调试。

确保延时滑块的运动顺畅、准确,并符合预定的延迟时间和距离。

塑胶模具设计滑块出顶针经典模具结构解析

塑胶模具设计滑块出顶针经典模具结构解析

4、大够的顶出空间,如下图所示:
5、铲机斜面必须设计一个直身面,直身面与顶出机构的对顶块贴合,开模时,直身面顶 出顶针对顶块,不让顶针板与滑块抽芯,滑块抽芯,顶针不动,即可起到顶针顶出产品, 防止产品粘滑块的作用,如下图所示:
6、合模时要注意为了防止顶出机构的对顶块撞到A板,所以在A板上的原身铲机面上开 一个斜面,对顶块上也设计一个斜面,有利于驱动顶出机构复位,如下图所示:
7、由于滑块比较大,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但大滑块必须设计运水进行冷却,保证 产品的生产周期,如下图所示:
8、滑块出顶针运动过程:开模时斜导柱驱动大滑块抽芯,由于顶出机构的对顶块与铲机直身面是贴合状态,顶 出机构无法跟滑块抽芯,顶针顶住产品,防止产品粘滑块,滑块抽芯到一定距离,直身面脱离,此时产品滑块上 的胶位已完全脱离,斜导柱继续驱动滑块抽芯,顶出机构也跟着滑块一起脱离产品倒扣,完成滑块抽芯。
在我们做模具设计的时候,会碰到滑块上胶位很多,而且很多骨位,容易 粘滑块导致产品变形拉伤,所以滑块上就必须设计顶针。下面我来跟大家分享 滑块出顶针机构设计,希望对大家的技术有所提升。
1、通过产品分析,滑块所包到的产品胶位比较多,且有很多骨位,需设计滑 块里面出顶针,避免产品粘滑块,导致产品变形,如图所示:
2、首先把整个产品倒扣包起来,将大滑块设计出来,注意滑块比较高,滑 块两侧需要做角度,与前模插穿定位,如下图所示:
3、由于滑块所包到的胶位较多,为了防止粘滑块,需要设计顶针以及顶针板,顶针板上要设 计回针以及弹簧,防止顶针机构往产品方向退,在顶针板上还要设计限位螺丝,防止开模后顶 针机构脱离大滑块,如下图所示:

塑胶模具行位拉行位结构设计

塑胶模具行位拉行位结构设计

塑胶模具行位拉行位结构设计一、行位结构概述塑胶模具中的行位结构,也称为滑块,是模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位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模具完成开模动作,确保塑胶产品能够顺利从模具中脱落。

同时,行位还可以用来控制模具的滑动距离和位置,保证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行位类型与特点1.单侧行位:单侧行位通常位于模具的一侧,具有结构简单、容易维护的特点。

但是,由于其只能完成单侧的滑动动作,因此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2.双侧行位:双侧行位位于模具的两侧,可以完成双侧的滑动动作。

双侧行位的优点是可以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但是其结构和维护相对复杂。

3.斜行位:斜行位是一种特殊的行位结构,其特点是在开模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斜行位可以增加模具的滑动距离,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其结构和维护更加复杂。

三、行位设计原则1.行位的滑动面应与开模方向平行,以确保行位能够顺利滑动。

2.行位的滑动面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和宽度,以确保行位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3.行位的定位部分应与模具的定位孔匹配,以确保行位在模具中的定位精度。

4.行位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确保行位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

四、行位尺寸计算1.行位的长度应根据塑胶产品的长度和模具的结构来确定。

一般来说,行位的长度应等于塑胶产品长度加上余量。

2.行位的宽度应根据塑胶产品的宽度和模具的结构来确定。

一般来说,行位的宽度应等于塑胶产品宽度加上余量。

3.行位的高度应根据塑胶产品的厚度和模具的结构来确定。

一般来说,行位的高度应等于塑胶产品厚度加上余量。

五、行位材料选择1.行位常用的材料有钢材、铝合金、铜合金等。

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成本等因素。

2.在选择钢材时,应考虑其碳含量、合金元素含量、热处理方式等因素,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

3.在选择铝合金和铜合金时,应考虑其质量轻、导热性好、耐腐蚀性等特点,适用于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

六、行位加工工艺1.行位的加工工艺包括铣削、钻孔、铰孔、研磨等。

塑胶模具滑块设计大全解读

塑胶模具滑块设计大全解读

倒勾处理(滑块)一‧斜撑销块的动作原理及设计要点是利用成型的开模动作用,使斜撑梢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如下图所示:上图中:β=α+2°~3°(防止合模产生干涉以及开模减少磨擦)α≦25°(α为斜撑销倾斜角度)L=1.5D (L为配合长度)S=T+2~3mm(S为滑块需要水平运动距离;T为成品倒勾)S=(L1xsina-δ)/cosα(δ为斜撑梢与滑块间的间隙,一般为0.5MM;L1为斜撑梢在滑块内的垂直距离)二‧斜撑梢锁紧方式及使用场合三‧拔块动作原理及设计要点是利用成型机的开模动作,使拔块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拨动面B拨动滑块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如下图所示:上图中:β=α≦25°(α为拔块倾斜角度)H1≧1.5W (H1为配合长度)S=T+2~3mm(S为滑块需要水平运动距离;T为成品倒勾)S=H*sinα-δ/cosα(δ为斜撑梢与滑块间的间隙,一般为0.5MM;H为拔块在滑块内的垂直距离)C为止动面,所以拨块形式一般不须装止动块。

(不能有间隙)四‧滑块的锁紧及定位方式由于制品在成型机注射时产生很大的压力,为防止滑块与活动芯在受到压力而位移,从而会影响成品的尺寸及外观(如跑毛边),因此滑块应采用锁紧定位,通常称此机构为止动块或后跟块。

常见的锁紧方式如下图:五.滑块的定位方式滑块在开模过程中要运动一定距离,因此,要使滑块能够安全回位,必须给滑块安装定位装置,且定位装置必须灵活可靠,保证滑块在原位不动,但特殊情况下可不采用定位装置,如左右侧跑滑块,但为了安全起见,仍然要装定位装置.常见简图说明简图说明滑块采用整体式结构,一般适用于型芯较大,强度较好的场合. 采用螺钉固定,一般型芯或圆形,且型芯较小场合.采用螺钉的固定形式,一般型芯成方形结构且型芯不大的场合下. 采用压板固定适用固定多型芯.七‧滑块的导滑形式块在导滑中,活动必须顺利、平稳,才能保证滑块在模具生产中不发生卡滞或跳动现象,否则会影响成品质品,模具寿命等。

注塑模具内滑块设计要点

注塑模具内滑块设计要点

S: 為中板的行程(S建議值為10~~20mm)
a: 為內滑塊的斜角(a建議值為15~~22度)
B
設計要點—行程及間距
A slider
slider
A
lifter
floating insert


lifter
設計時需保證內滑塊有足夠的后退行程,如圖所示即B>2*A(A為內滑塊后退行程,B為兩滑 塊復位后的間距)
另外還需保證滑塊內縮后不會干涉到斜銷頂針等其他機構的頂出
設計要點-模具結構分析
成品頂出狀態
slider
slider
斜銷1
內滑塊4
斜銷4
內滑塊1
內滑塊3
slider
內抽芯入子
slider
斜銷2
內滑塊2
斜銷3
模具平面結構圖
開合模過程﹕
1﹑公模跳中板﹐內抽芯入子帶動內滑塊水平向后退出倒勾 2﹑公母模開模﹐產品外圍滑塊退出倒勾 3﹑斜銷頂出成品﹐四角退出倒勾
設計要點-產品分析
D D
A A
B B
C C
T SEC: A-A
產品內側為整圈倒勾﹐T為產 品內側倒勾尺寸
T SEC: C-Cຫໍສະໝຸດ T SEC: B-BT SEC: D-D
設計要點-內滑塊角度和中板行程
B A
B
A



α程
S

內滑塊后退行程T


耐磨板

S
T=S * tanα T﹕內滑塊后退行程(T=產品倒勾 + 1.5mm)
滑進導軌
將四個組裝治具鎖在 內抽芯入子上
第四步
將四個內滑塊滑進內抽芯 入子﹐放在治具上

模具结构之滑块(二)

模具结构之滑块(二)

模具结构之滑块(二)引言概述:滑块是模具结构中常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在模具运动过程中进行相对滑动或停止。

本文将深入探讨滑块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正文内容:1. 滑块的主要结构- 滑块的基本构造:滑块由上滑块和下滑块组成,通过模柱和导柱组件来实现相对滑动。

- 滑块导向结构:为保证滑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常采用准直销和导套结构。

- 滑块导向面的处理:导向面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通常通过硬质合金或表面热喷涂来实现。

2. 滑块的功能- 制动停止功能:滑块可通过与制动器相结合实现模具停止运动的功能。

- 压紧定位功能:滑块可以用于模具的压紧和定位,确保模具的准确定位。

- 模具射出功能:在注塑成型等工艺中,滑块可用于模具的射出动作。

3. 滑块的选材与制造- 材料选择:滑块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常用材料包括优质钢、合金钢和工具钢等。

- 制造工艺:滑块的制造通常采用机械制造方法,包括铣削、磨削和切割等加工工艺。

4. 滑块的保养与维修- 滑块的润滑:滑块应定期进行润滑,可采用润滑脂或润滑油进行润滑。

- 滑块的检查与维修:定期对滑块进行检查,如发现磨损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5. 滑块的应用注意事项- 滑块的工作环境:滑块工作时需考虑工作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氛等因素。

- 滑块的安全性:在使用滑块时,要注意滑块的安装和固定,确保其安全可靠。

总结:滑块作为模具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对于模具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正确的选材和制造工艺、定期的保养和维修以及注意应用事项都能有效提高滑块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仔细考虑滑块的位置和功能,以确保模具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倒勾处理(滑块)一‧斜销块的动作原理及设计要点是利用成型的开模动作,使斜销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如下图所示:上图中:β=α+2°~3°(防止合模产生干涉以及开模减少磨擦)α≦25°(α为斜销倾斜角度)L=1.5D (L为配合长度)S=T+2~3mm(S为滑块需要水平运动距离;T为成品倒勾)S=(L1xsina-δ)/cosα(δ为斜梢与滑块间的间隙,一般为0.5MM;L1为斜撑梢在滑块内的垂直距离)二‧斜销锁紧方式及使用场合三‧拔块动作原理及设计要点是利用成型机的开模动作,使拔块与滑块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拨动面B拨动滑块使滑块沿开模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两种运动形式,使之脱离倒勾。

如下图所示:上图中:β=α≦25°(α为拔块倾斜角度)H1≧1.5W (H1为配合长度)S=T+2~3mm(S为滑块需要水平运动距离;T为成品倒勾)S=H*sinα-δ/cosα(δ为斜销与滑块间的间隙,一般为0.5MM;H为拔块在滑块内的垂直距离)C为止动面,所以拨块形式一般不须装止动块。

(不能有间隙)四‧滑块的锁紧及定位方式由于制品在成型机注射时产生很大的压力,为防止滑块与活动芯在受到压力而位移,从而会影响成品的尺寸及外观(如跑毛边),因此滑块应采用锁紧定位,通常称此机构为止动块或铲基。

常见的锁紧方式如下图:五.滑块的定位方式滑块在开模过程中要运动一定距离,因此,要使滑块能够安全回位,必须给滑块安装定位装置,且定位装置必须灵活可靠,保证滑块在原位不动,但特殊情况下可不采用定位装置,如左右侧跑滑块,但为了安全起见,仍然要装定位装置.常见六‧滑块入子的连接方式滑块头部入子的连接方式由成品决定,不同的成品对滑块入子的连接方式可能不同,具体入子的连接方式大致如下:简图说明简图说明滑块采用整体式结构,一般适用于型芯较大,强度较好的场合. 采用螺钉固定,一般型芯或圆形,且型芯较小场合.采用螺钉的固定形式,一般型芯成方形结构且型芯不大的场合下. 采用压板固定适用固定多型芯.七‧滑块的导滑形式滑块在导滑中,活动必须顺利、平稳,才能保证滑块在模具生产中不发生卡滞或跳动现象,否则会影响成品质品,模具寿命等。

(压板规格超级链接)常用的导滑形式如下图所示。

采用整体式加工困具形强度压板规格可查标准零压强度销八‧倾斜滑块参数计算由于成品的倒勾面是斜方向,因此滑块的运动方向要与成品倒勾斜面方向一致,否侧会拉伤成品。

1.滑块抽芯方向与分型面成交角的关系为滑块抽向动模.如下图所示:α°=d°-b°d°+b°≦25°c°=α°+(2°-3°)H=H1-S*sinb°S=H1*tgd°/cosb°L4=H1/cosd°2.滑块抽芯方向与分型面成交角的关系为滑块抽向定模.如下图所示:α1°=d°-b°d-b°≦25°c°=a°+(2°+3°)H=H1+S*sinb°S=H1+tgd°/cosb°L4=H/cosd°九‧母模遂道滑块1.应用特点a.制品倒勾成型在母模侧b.制品外观有允许有痕迹c.滑块成型面积不大 如下图所示:2.母模遂道块简图如下:(超级链接2183动画)合模状态(3).设计注意事项第一次开模a.上固定板的厚度H2≧1.5D (D为大拉杆直径;大拉杆直径计算超级链接三板模大拉杆计算;H2上固定板的厚度)b.拨块镶入上固定板深度H≧2/3H2c.注口衬套头部要做一段锥度,以便合模。

且要装在上固定板上,以防止成型机上的喷嘴脱离注口衬套,产生拉丝现象不便取出,影响下一次注射。

d.拨块在母模板内要逃料。

e.耐磨板要高出母模板0.5mm,保护母模板。

以及支撑拨块防止拨块受力变形。

f.小拉杆限位行程S≦2/3H1,以利合模。

(H1为滑块高度)g.拨杆前端最好装固定块,易调整,易加工,构成三点支撑,增加拨块强度。

h.要使耐磨块装配顺利,要求点E在点D右侧。

如下图所示:i.滑块座与拨块装配时,要特别注意尺寸B与B1的关系,应为B>B1,但为了装配的顺畅,也可将其滑块座后模板部分全部挖通。

(4)双”T”槽的计算公式及注意事项:如上图中S3=H*tg γ;(H 为滑块下降的高度即小拉杆行程; γ为拨块角度) S2=δ2*cos γ;(δ2为拨块与滑块间隙,一般为0.5mm) S=S3-S2=H*tg γ-δ2*cos γ=(H*sin γ-δ2)/cos γ; (S 为滑块水平运动距离) S4=δ1/cos α;(δ1滑块入子与滑块间隙隙;α为滑块入子倾斜角度)S1=(H*sin β-δ1)/sin(α+β);(β为勾槽间隙,一般为0.5mm ;S1为滑块入子脱离倒勾距离) 注意事项:a.装配要求:滑块入子与倾斜的入子孔装配,要特别注意尺寸A与A1的关系,应为A>A1 。

b.双T装配注意事项范例上图中滑块入子能顺利装入公模仁内,要求S1>S 或将公模板开通。

(见右图) β=α+2°~3° (便于开模及减小摩擦)H ≧1.5D (H 为斜撑销配合长度;D 为斜撑销直径)双T 槽机构范例开通2‧母模爆炸式滑块(1).爆炸式滑块适用场合一般成型在母模侧且对滑块成型面积较大,尤其是滑块在母模侧很深的情况下使用。

(下图为爆炸式滑块典型实例:)(2).炸式滑块简图如下:(3).行程计算:如下图中 S=L*sin β(β为T 槽角度;L 为沿T 槽方向行程;S 为滑块水平运动距离) H=L*cos β(H 为滑块纯垂直运动距离)(4).爆炸式滑块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如右图中所示:a.底部耐磨板要做斜面,减少滑块与 公模板间磨损,一般取1.5˚~3˚,装 配位置须在滑块重心3/4处。

b.S1>S (S 为滑块水平运动距离)c.滑块背部耐磨板要高出滑块背部0.5mnm e.挡块与抓勾间角度γ>耐磨板倾斜角度 f.β=α (β为“T ”槽角度;α为限位拉杆角度)g.T 型块长度尽量取长,高出母模板10mm即可。

h .滑块头部要装合模螺钉,便于组模,试模要取下。

i. 锁T 形块螺钉要垂直于T 形块 j.头部弹簧须求滑块重量 k.滑块背部要做对刀平面 l.滑块两侧面要做限位槽m.滑块头部一定要做基准面,便于组模及加工基准,一般取8mm 以上 n.爆炸式滑块一定要做凸肩(定位翅膀),以利合模且要有一个基准,不可逃料。

基准面对刀面(5).特深爆炸式滑块注意事项: a.导向杆要从母模板装置a. 母模板要凸出公模板内,防止 母模板外掀,增加模具强度b. 在母模板凸出外侧要做耐磨板, 防止磨损,易调整 d.其它注意事项与上述相同十‧延迟滑块1成品外侧滑块抽芯力大防止成品拉变形2.利用延迟滑块作强制脱模下图为水管及水管延迟简图:十一‧斜销式滑块1.斜销式滑块适用放范围一般用在成品有滑块机构,同时沿滑块 运动方向成品也有倒勾,这时可采用 斜销式滑块。

注:右图为斜销式滑块的典型实例:2.斜销式滑块简图如下:3‧内滑块(1). 用凸台形式(如下图)上图中行程计算与拨块式滑块一致(2). 用斜撑销形式(如下图)上图中S1=S+1mm 以上 (S 为倒勾距离;S1为滑块沿斜面运动距离) S2=S1/cos β (S2为滑块相对水平距离;β为滑块倾斜角度) S2=S3=(H1*sin α-0.5)/cos α (H1为相对垂直高度;α为斜撑销倾斜角度 α≦25)°γ=α+2°~3°H ≧1.5D (D 为斜撑销直径; H 为斜撑销配合长度)详细尺寸计算超级链接倾斜滑块计算‧抽心力的计算及强度校核1‧抽芯力的计算由于塑料在模具冷却后,会产生收缩现象,包括模仁型芯及其它机构零件(如斜梢.滑块.入子等)因此,在设计滑块时要考虑到成品对滑块的包紧力,受力状态图如右:注:F=F4*cos α-F3cos α=(F4-F3)*cos α式中F---抽芯力(N);F3---F2的侧向分力(N)F4---抽芯阻力(N);α---脱模斜度.由于α一般较小,故cos α=1即 F=F4-F3而 F2=F1-cos αF3=F2tg α=F1cos α*tg α=F1*sin αF4=F2*μ=μ-F1cos α即 F=F4-F3=μ*F1cos α-F1sin α=F1(μcos α-sin α)式中F1-----塑料对型芯的包紧力(N)F2---垂直于型芯表面的正压力(N)μ---塑料对钢的摩擦系数,一般取0.2左右而F1=CLF.式中C----型芯被塑料包紧部分断面平均周长(CM)L---型芯被塑料包紧部分长度(CM)F0---单位面积包紧力,一般可取7.85~11.77MPA即F=100CLF0(μcosα-sinα) (N)2‧斜撑梢直径校核斜撑梢直径要受到本身的倾斜角度、长度以及所需脱模距离的综合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几个参数需要相互调配得到最佳合理化.以确保滑块运动顺畅,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注:图中P---斜销所受最大弯曲力L---弯曲力距P1---抽芯阻力H---抽芯孔中心到A点的距离α°---斜撑销倾斜角P2---开模力由图中得到:P=P1/cosα(KN)M弯=PL (KN)又M弯≦[σ弯]*W (KN)即PL=[σ弯]*W (KN)式中W---抗弯截面系数[σ弯]---弯曲许用应力(对碳钢可取13.7KN/CM2 (137MPA)M弯---斜销承受最大弯矩即W=(πd4/64)/(D/2)= πd3/32=0.1d30.1d3=pL/[σ]弯=PH/([σ]弯cosα)D=3√(ph/0.1[σ]弯cosα(cm)3‧拔块的截面尺寸校核拔块的截面尺寸校核原理与斜撑梢计算原理一致。

只是将最后一步骤更改即可。

得公式如下:W=bh2/b当b=2/3h时, W=h3/9h3/9=pL/[σ]弯=PH/([σ]弯cosα)H=3√9PH/([σ]弯cosα) (cm) 当b=h时, W=H3/b]H=3√(6ph/[σ]弯*cosα) (cm) 式中h---拔块截面长边(cm)b---拔块截面短边(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