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

合集下载

各类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各类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各类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增加反应速率的物质,而不会参与到反应物中。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

1.酶催化剂: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酶可以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例如调节pH值或者提供特定的化学官能团,从而使反应可以在体温下进行。

此外,酶还可以通过空间结构的安排来使反应物分子相互靠近,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2.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是一种常见的催化剂类型。

金属催化剂可以通过多种机理来促进化学反应。

例如,金属催化剂可以提供吸附位点,吸附反应物分子,从而降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反应活化能。

此外,金属催化剂还可以通过电子传递来改变反应物的电子结构,从而影响反应速率。

3.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是一对常用的催化剂。

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提供电子。

这种电子传递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例如,氧化剂可以从反应物中接受电子,使其变为更高氧化态,而还原剂则提供电子,使其从氧化态还原回来。

通过这种电子传递,可以加速反应速率。

4.酸催化剂与碱催化剂:酸催化剂和碱催化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

酸催化剂可以提供H+,从而使反应物离子化或产生活泼的电子,从而加速反应进行。

碱催化剂则可以提供OH-,并参与反应物的亲核取代反应。

这些催化剂可以通过质子转移或者亲核取代等机制来加速反应速率。

5.纳米催化剂:纳米催化剂是指粒径在纳米尺寸范围内的催化剂。

与传统的催化剂相比,纳米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纳米催化剂的高活性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晶格缺陷密度。

这些特征使纳米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具有优秀的活性和稳定性。

总结起来,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不同类别的催化剂具有不同的催化机理,包括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提供吸附位点、改变反应物电子结构、接受或提供电子等。

了解不同类别的催化剂及其作用机理对于理解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非常重要,并对催化反应的设计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催化作用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通过引入催化剂,以降低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的过程。

催化剂是指参与反应但不会被耗尽的物质,它通过提供反应路径上的一个新的、较低能量的过渡态,降低反应物转化为产物所需要的能量。

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减压、升温等方法进行回收和再次使用。

催化作用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化学方式,它可以使反应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催化作用在许多重要的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化学工业中的合成反应、汽车尾气净化、石化工业中的裂化和加氢等。

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路径,从而降低反应能垒,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通常通过与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中间产物,然后再与中间产物发生反应形成产物,最后再与反应物分离。

这个过程是循环进行的,催化剂在反应结束后仍然存在。

催化剂能够提供新的反应通道,使一些难以实现的反应能够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发生。

催化剂的活性是指其引入反应中以后,对反应速率的促进程度。

催化剂的活性与其物理、化学性质有关,如表面积、晶格结构、电子结构等。

催化剂通常是金属、金属合金、氧化物等,且具有高活性的特点。

催化剂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其物理状态,催化剂可以分为固态催化剂、液态催化剂和气态催化剂。

固态催化剂是指在反应中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催化剂,主要应用于氧化、还原、水解、聚合等反应。

液态催化剂是指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催化剂,主要应用于液相反应。

气态催化剂是指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催化剂,主要应用于气相反应。

催化剂还可以根据其特性来分类。

例如,催化剂可以根据其反应类型分为酸性催化剂和碱性催化剂。

酸性催化剂是指通过提供氢离子促进反应的催化剂,而碱性催化剂是指通过提供氢氧根离子促进反应的催化剂。

酸碱催化剂主要应用于酯化、加成、消除等反应。

催化剂还可以根据其作用机理分为表面催化剂和体相催化剂。

表面催化剂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接触表面发生反应的催化剂,一般是固体催化剂。

表面催化剂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提供了大量的反应中心。

催化剂定义

催化剂定义

催化剂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加速或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不参与化学反应本身。

它们可以是有机化合物,也可以是无机物品,也可以是有机-无机复合物。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速度,动力学和酸碱性等。

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改变反应的动力学。

催化剂中的原子、分子或自由基与反应物进行反应,形成稳定的中间体,然后释放反应物。

有时,催化剂可以增加活性位点的数量,从而改变反应的动力学。

催化剂的种类根据催化剂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有机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两大类。

有机催化剂又分为氧化剂催化剂、氟化物催化剂、羧酸催化剂、哌嗪催化剂、羰基催化剂和有机磷酸盐催化剂等。

无机催化剂包括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配位催化剂、有机-无机复合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等。

催化剂的应用催化剂可以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被用来生产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如醇、醛、酯、酰胺等。

催化剂也可以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等。

催化剂也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工程,如水污染治理、空气污染治理。

催化剂未来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催化剂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满足环境友好型的发展趋势,人们需要开发更加环保的催化剂,这是未来催化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此外,研究者们还要努力开发低活化能、高效率、选择性强的催化剂,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化学制造。

总结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或促进化学反应的物质,而不参与化学反应本身。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反应的动力学,从而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反应效率。

催化剂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有机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它们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化学工业、高分子材料制造,以及环境保护工程等。

未来,催化剂发展的主要方向将是开发环保型催化剂、低活化能催化剂、高效率催化剂,以及更加选择性强的催化剂,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化学制造。

各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各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

各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加速反应速率但本身并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通过提供一个能量有效的反应途径,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化学、能源、环境和医药等领域。

下面是一些常见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的例子。

1.酶催化剂:酶是生物催化剂的代表。

酶在生物体内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如消化食物、合成物质等。

酶催化剂具有高效、高选择性、低能量消耗等优点。

2.转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例如,钯催化剂常用于氢化反应、交叉缩合反应等。

金属催化剂可以提供有效的活化位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3.齐特尔催化剂:齐特尔催化剂常用于聚合反应中。

例如,钛齐特尔催化剂被广泛用于聚合丙烯、乙烯等。

4.五氧化二钒催化剂:五氧化二钒催化剂可用于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

五氧化二钒可将氮氧化物(如NOx)还原为氮气和水。

5.铂催化剂:铂催化剂常用于汽车尾气处理中。

它可以将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物(NO)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6.锂催化剂:锂催化剂可用于有机合成中的各种反应,如还原、氧化等。

锂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高效、高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7.过渡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不对称合成中。

它们可以催化诸多反应,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偶联反应等。

8.碱催化剂:碱催化剂可用于酯化、烷基化等反应。

对于许多有机反应,碱催化可大大提高反应速率。

9.氧化剂催化剂:氧化剂催化剂可用于氧化反应,如醇的氧化、烃的氧化等。

例如,二氧化锰常用作氧化剂。

10.鲍耳催化剂:鲍耳催化剂可用于烯烃的水化反应。

鲍耳催化剂可以将烯烃转化为醇。

除了以上提到的催化剂,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催化剂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率,还可以使反应更加环保和节能。

催化剂的发展和应用在加速科学和工业的进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催化剂的名词解释

催化剂的名词解释

催化剂的名词解释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并不参与反应过程的物质。

它通过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或改变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的能垒,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催化剂在化学工业、生物学以及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提供活化中间体或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能够吸附在反应物表面,改变化学结构或改变电子环境,从而影响反应机制。

通过改变反应路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二、催化剂的分类催化剂可以分为两类: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

1. 均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产物相处于相同的物理相中,一般是气体或溶液。

它们能够与反应物形成中间化合物,通过改变电子环境或提供反应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

常见的均相催化剂包括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酶等。

例如,铂金在汽车尾气净化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 异相催化剂异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产物相处于不同的物理相中,常见的是固体催化剂与气体或液体反应物和产物接触。

异相催化剂通常是高表面积的固体材料,其表面具有活性位点,能够吸附并与反应物发生反应。

常见的异相催化剂包括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和酸碱催化剂等。

例如,镍催化剂在氢化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加速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温度,提高产率和选择性,从而节省能源和原料,减少废物生成。

1. 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石油化工中一项重要的工艺,通过催化剂在高温下分解石油烃分子,将重油转化为较轻的烃类。

这项工艺产生了大量的汽油和石油化工原料,利用催化剂可以提高产率和降低能耗。

2. 合成氨合成氨是农业和化学工业中的重要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合成肥料、塑料和化学品等。

通过将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合成氨可以高效地实现。

四、催化剂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除了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催化剂在生物学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1. 酶催化生物体内的酶是天然的催化剂,在生物体内催化各种生化反应。

催化剂定义

催化剂定义

催化剂定义
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利用它可以加速反应过程,可以把反应拆分成独立小步骤,但不改变反应总体的方向或最终形式。

它们可以将反应的活性能量降低到可以化学反应的程度,使反应能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催化剂的作用使反应过程能够非常快速、非常有效,同时又减少耗费的能量,最大程度地节约原料和能源。

催化剂是一种添加剂,是大多数化学反应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对许多工业和生活中的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集中于固定位点,只选择性地作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并加速反应,以节省能量消耗。

它还有助于降低反应过程中有害的产物的产生,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催化剂有不同的类别,主要根据其性质来分类,包括金属催化剂、非金属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是指以金属原子或金属氧化物形式存在的催化剂,可用于烃基化、氧化、还原、芳香化等反应。

非金属催化剂是指以非金属原子或非金属氧化物形式存在的催化剂,可以用于氢化、脱氢等反应。

有机催化剂是指以碳原子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催化剂,可以用于消旋、加成、氧化等反应。

催化剂是化学反应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使用可以减少反应条件,使反应更快地完成,同时可以更好地控制反应结果,避免反应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产率的影响。

但是,也有可能在反应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必须正确使用催化剂,增加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总之,催化剂是一种特定的物质,它可以加速化学反应过程,从而降低反应所需的温度和压力,降低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有效地提高反应效率,节省能源。

催化剂的正确使用和发挥其作用对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化学反应问题至关重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催化剂什么意思

催化剂什么意思

催化剂什么意思一、催化剂的定义1、标准定义催化剂,是一个化学词汇。

根据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定义:催化剂指一种在不改变反应总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standard Gibbs free energy change)的情况下,提高反应速率的物质。

通俗表达就是:能加速物质间化学反应的物质。

能做催化剂的物质种类有很多,涉及催化剂的反应称为催化反应。

催化剂最早由瑞典化学家贝采里乌斯(Jöns Jakob Berzelius)发现。

1836年,他在《物理学与化学年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提出化学反应中使用的“催化”与“催化剂”概念。

2、组成绝大多数催化剂有三类可以区分的组分:活性组分、载体、助催化剂。

二、催化剂的分类1、按状态分:液体催化剂、固体催化剂。

2、按反应体系的相态分:均相催化剂、多相催化剂。

∙均相催化剂:酸、碱、可溶性过渡金属化合物和过氧化物催化剂。

∙多相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有机碱催化剂、金属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络合物催化剂、稀土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

3、按照反应类型分:聚合、缩聚、酯化、缩醛化、加氢、脱氢、氧化、还原、烷基化、异构化等催化剂。

4、按照作用大小分:主催化剂、助催化剂。

三、催化反应特征催化反应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1、催化剂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以进行的反应。

要求开发新的化学反应催化剂时,首先要对反应进行热力学分析,看它是否是热力学上可行的反应。

2、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平衡常数)。

3、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当反应可能有一个以上不同方向时,催化剂仅加速其中一种,促进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是统一的。

4、催化剂的寿命。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在理想情况下催化剂不为反应所改变。

但在实际反应过程中,催化剂长期受热和化学作用,也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物理化学变化。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征分析,有三种重要的催化剂指标:活性、选择性、稳定性。

催化剂-概念

催化剂-概念

催化剂:又称触媒,一类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在反应中自身并不消耗的物质。

根据IUPAC于1981年提出的定义,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改变反应的速率而不改变该反应的标准Gibbs自由焓变化。

这种作用称为催化作用。

正催化剂:是一种它能够加速反应的速率而自身不改变物质。

它能够诱导化学反应发生改变,而使化学反应变快或者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

在有催化剂的环境下,分子只需较少的能量即可完成化学反应。

催化剂中毒:催化剂中毒指催化剂由于某些物质的作用而使催化活性衰退或丧失的现象。

催化剂载体:催化剂载体又称担体(support),是负载型催化剂的组成之一。

催化活性组分担载在载体表面上,载体主要用于支持活性组分,使催化剂具有特定的物理性状,而载体本身一般并不具有催化活性。

催化剂热点:催化剂床层温度最高的那个点一般叫做催化剂的热点,也是反应最剧烈的区域。

一般随着催化剂的使用时间增长,热点温度总是要下移。

助催化剂:在催化剂中加入的另一些物质,本身不具活性或活性很小的物质,但能改变催化剂的部分性质,如化学组成、离子价态、酸碱性、表面结构、晶粒大小等,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抗毒性或稳定性得以改善。

这样的物质叫助催化剂。

催化剂再生:使催化作用效率已经衰退的催化剂重新恢复其效率的过程。

再生过程不涉及催化剂整体结构的解体,仅仅是用适当的方法消除那些导致催化效能衰退的因素。

例如除去存留于催化剂上的毒质、覆盖于催化剂表面上的尘灰和由于副反应而生成于催化剂外表或孔隙内部的沉积物等,力图恢复催化剂的固有组成和构造。

催化剂寿命:指催化剂的有效使用期限,是催化剂的重要性质之一。

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效率会逐渐下降,影响催化过程的进行孔隙率:催化剂的孔隙容积与颗粒体积之比称为孔隙率比孔容:单位质量催化剂具有的孔隙容积称为比孔容机械强度:催化剂颗粒抵抗摩擦、撞击、重力、温度和相变应力等作用的能力,统称为机械稳定性或机械强度真密度:指颗粒中固体物质的密度(g/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80-90年代,Pd的双膦配合物催化烯烃/CO共聚合
(5) Ni、Pd配合物催化环烯烃的加成聚合
(6) 1995年报道, -双亚胺Pd催化乙烯、极性单体聚合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特点
后过渡金属离子的半径大、亲氧性弱(弱酸) 烯烃的插入速度相对较慢、易发生-消去反应、 易发生双分子失活 减少-消去、减少双分子失活 提高催化活性、增大分子量 增大配体的空间位阻 对环境不敏感、可忍受湿气、极性基团 可催化烯烃/极性单体的共聚合 催化剂制备、存储方便 甚至可在水中进行烯烃聚合
1.2
Activity (kg/mmol Ni h)
R=NO2
R=H
1
2
3
4
特色与创新点:
利用双核化技术, 简化了催化剂的制备, 抑制了催化剂 的双分子失活.
Tao Hu, Yuesheng Li*, Organometallics, 2005, 24, 2628.
齐聚催化剂制备乙烯/MMA共聚物
R= Me, Et, Bu
CO2R
R3
N R1 N N Fe N Cl Cl R3 R2 R1 N
Cl Fe Cl N
Cl Cl Fe N
N N
R2
2
1a-f
结果比较:
催化剂 极性单体
本工作 Brookhart Gibson 阳离Fe 丙烯酸酯 阳离Pd 丙烯酸酯 中性Ni MMA
插入率 催化活性 g/molMh 1-6% 105 1-6% 103
聚烯烃材料 性能有缺陷,应用受限制. 改性聚烯烃 性能得到改善,可拓宽其应用范围.
高压自由基共聚合
改性方法 后接枝与反应加工
条件苛刻 品种有限
配位共聚合
规模小 不易控制
极性单体对传统的催化剂有毒化作用.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对极性单体有较大的耐受性.
研究思路:
中性镍对极性单体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聚合催化剂位阻较大, 极性单体插入困难. 齐聚催化剂的位阻较小, 可催化极性单体的聚合.
2a-c
Ph3P Ph Ni O N R2
MMAO
n + 3-5% 2a-c
MMAO
R
R1
OM e O
2a-c
s-PMMA
课题组合成的齐聚镍催化剂
它能否催化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合呢?
机理分析,表明是可行的! 高分子量共聚物, 插入率1-16%, 效率 104g/molNi 结构表征, 证明了共聚物的结构。
H CH3 CH2 CH Pd N N N R H CH2 CH Pd N
Chain walking
+
O
OMe (CH2) x COOMe OMe O
p
(CH2) y CH3
q
N Pd N
Me OEt2
N Pd N
N Pd N
Me N CMe
N Pd N
Me N CAr
(1)
(2)
(3)
(4)
催化剂(2) 性能最好
Grubbs Cat
Science 2000
新型HDPE
OH N
R
适度支化,窄分布 加工性能良好 力学性能优异 耐老化性能好
L O
Ph NI R N L O Ph NI N
N
OH
R = H, NO2 L = PPh3
N
Ni L R
Ph
1.5
双核催化剂容易合 成,性能与Grubbs 0.9 催化剂相当. 0.6 聚乙烯分子量稍宽, 微结构与Grubbs催 0.3 化剂产物相近. 0.0 单核催化剂性能稍 Grubbs catalyst 双核a 双核b 单核c 好于Grubbs催化剂
N
1
1a/MMAO
2a/MMAO
大环配体抑制失活.
2 3 4 logM 5 6 7
1/MMAO
2/MMAO
N N Fe N Cl Cl
大环配体抑制链转移. -链转移 向AlR3链转移
1
Brookhart-Gibson
2
3
4
log M
5
6
7
J.Y.Liu, Yuesheng Li*, Macromolecules, 2005, 38, 2559-2563.
MA插入率可达12% 催化活性下降一个数量级
R +
Ziegler-Natta Catalyst Metallocene CGC
R +
低密度聚乙烯
高压法 Ni系催化剂 低压法
现有Ni(II)催化剂产生支化的能力太强
如何控制聚乙烯的支化度? (1) 降低Ni(II)催化剂产生支化的能力 (2) 使用复合催化剂
CH2
N
M
N
CH2
N
Br Br
N M Br Br
CH2
N M
N
Br Br
( VIII ) 高活性,控制支化度
M= Ni
双核中性镍催化烯烃聚合
L Ph R P Ni R O Ph Ph L L = PPh3
Ph
20年
O
Ni
N
单组分齐 聚催化剂
Shell Cat.
R R OH HO HO OHC R CHO OH N OH

Ni
9442.64518
9859.91652 10172.47271 10275.67694 10589.04485 10797.60851 11006.2831 11215.01367 11422.43928 11631.7662 11736.14944
12000
12049.41402 12152.95591 12465.55798 12570.18426 12882.52482 12986.7939 13195.89121 13404.53603 13612.67859 13820.26963 14028.70825 14237.97826 14445.85955 14654.50813 14863.90814 15073.29337 15283.38805 15493.41574
(n+1)
O
N O
+n
H 2N
H2 C
NH2
HCOOH EtOH/THF
N O N
H2 C
N N N
H2 C
N N O
(n-1)
2,6-diisopropyl aniline
N N N
H2 C
N N N
H2 C
N N N
(n-1)
FeCl2
N N Fe Cl Cl N
H2 C
N N Cl N Fe Cl
N Ni O O OMe R m N Ni O n = 2m +1 O m n OMe R N Ni O n = 2m +1 O n OMe R
MMA N P(R)
X.F. Li, Yuesheng Li*, Organometallics, 2005, 24, 2502-2510.
N Ni O O
M n ([ M ]O /[ I ]) M ( m) k
(3) 单体耗尽, 再加入单体可重新引发聚合. (4) 单体A耗尽, 加入单体B可合成嵌段共聚物. (5) 单分散性, 分子量分布接近1.0,
M w / M n 1.0
活性聚合的背景
Mw
M n W N i
2、Ni Pd烯烃聚合催化剂

OMe
Fe
4s23d6
Co
4s23d7
Ni
4s23d8
N
O Pd N
Ru
Os
Rh
Ir
Pd
5s24d8
N
Br Ni
Br N
5s24d6 5s24d7
Pt
1995-1995年,美国Brookhart
6s25d6 6s25d7 6s25d8
Ni、Pd催化剂的特性 Ni、Pd催化乙烯聚合时,得高度支化聚乙烯, 聚合温度升高,支化度升高 乙烯压力升高,支化度降低 Pd产生支化的能力比Ni强,可得超支化PE
O Ni AlEt Cl 2 O2 Ni AlEt Cl 2 2 NiCl AlEt Cl 2
(2) 70年代初,日本学者发现联吡啶Fe(III)可催化乙烯、MMA、 Ph 2 AN等单体聚合 Et R1 P N Ph
N Fe N Et N
Ni R2 O L
( SHOP 催化剂)
(3) 70年代未,发现SHOP催化剂,制备长链-烯烃 80年代未发现,改变条件可制备聚乙烯
N N N
20
30
-H2O
N
Reaction Time (min)
N Fe Cl Cl N
N
N N N N N N N N
FeCl2 . 4H2O
N
N Fe Cl Cl Cl Cl Fe N N
Fe Cl Cl
N
THF
N
1
2
Brookhart 铁催化剂
60
6
60
5
Heat Flow Endo Up (mW)--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
Fe
4s23d6
Co
4s23d7
Ni
4s23d8
Late transition metal
Ru
5Pd
4d10
Os
Ir
Pt
6s15d9
6s25d6 6s25d7
16电结构的 N、P、O、S 的多齿配合物
历史的回顾
(1) 60-70年代,后过渡金属可催化乙烯二聚 丁烯
重 均 分子量 7-11万 1-9 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