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期与未成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对照分析

合集下载

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病例

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病例

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病例
在童年和青少年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中,常见的病例包括:
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表现为持续注意力不集中、多
动和冲动行为,常在学龄前或学龄期出现。

2.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表现为社交互动和沟通困难、刻板
重复行为和兴趣有限,常在幼儿期或童年初期出现。

3. 学习障碍:包括阅读障碍(阅读困难症)、写作障碍和计算能
力障碍(数学困难症)等,常在学龄期发现。

4. 抑郁障碍:表现为持续沮丧、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下降等症状,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5. 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症、社交焦虑障碍等,常表现为过度焦虑、恐惧和担忧,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6. 反社会行为障碍:表现为违反他人权益、冲突行为、激怒和攻击性行为,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7. 过动症和冲动控制障碍:表现为冲动行为、情绪不稳定、暴躁和易激惹,常在青少年期出现。

这些行为和情绪障碍可能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早期识别和适当治疗非常重要。

儿童少年期与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儿童少年期与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儿童少年期与青春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王秀珍;陈刚;黄成兵;孙太鹏;孙晖
【期刊名称】《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26)4
【摘要】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为18岁以前发病者,而17-18岁青春期是儿童少年向成人过渡的阶段。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比较儿童少年期(〈17岁,少儿组)与青春期(17-18岁,青春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页数】1页(P262)
【作者】王秀珍;陈刚;黄成兵;孙太鹏;孙晖
【作者单位】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
院;223001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
【相关文献】
1.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J], 张婷婷
2.儿童少年期与成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分析 [J], 张丽霞;朱俊敬;张琛
3.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比较 [J], 潘多;李泽爱;刘寰忠;曹小梅;郜见亮
4.儿童期与青少年期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J], 张凤华;黄平
5.儿童与青少年期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以及不同 [J], 唐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与治疗

儿童精神分裂症一、概况儿童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在这种疾病中,儿童对现实的理解出现异常。

儿童精神分裂症涉及思维、认知、行为或情感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它可能会导致一些幻觉,妄想和极端混乱的思维和行为,损害孩子的各项正常功能。

儿童精神分裂症本质上与成人精神分裂症相同,但它发生在生命的早期,对儿童的行为和发育有深远的影响。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年龄较早,在诊断、治疗、教育、情感和社会发展方面都面临着特殊的挑战。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终生治疗。

尽早发现并开始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可能会显著改善孩子的长期结果。

二、症状精神分裂症涉及思维、行为或情感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症状和体征可能各不相同,但通常涉及妄想、幻觉或行为紊乱,并反映出功能受损,最终可导致精神残疾。

虽然儿童较少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但在临床中仍然有见到许多早发性精神分裂症发生在18岁之前,甚至发生更早的13岁以下的儿童。

(一)早期迹象和症状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发育问题,如:语言发育延迟;延迟或者不寻常的爬行;延迟走路;其他不正常的运动行为,例如:摇动或挥动手臂;这些体征和症状在患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儿童中也很常见,如自闭症谱系障碍,所以排除这些发育障碍是诊断的第一步。

(二)青少年期的症状群青少年的精神分裂症症状与成人相似,但在这个年龄段可能更难识别。

这可能部分是因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一些早期症状在青少年时期的典型发育中很常见,比如:缺乏朋友、疏远家人;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突然下降;无法入眠;易怒或情绪低落;缺乏动力;奇怪的行为;物质滥用等。

与成人的精神分裂症症状相比,青少年更不容易产生妄想而更容易产生幻觉,多较生动鲜明恐怖性和形象性的幻视为特征。

也可有幻听(言语性或非言语性)、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变丑等);情感更多表现孤僻、退缩、冷淡,与亲人及伙伴疏远,无故滋长敌对情绪等;思维障碍更多表现言语减少、缄默、刻板重复、言语含糊不清,思维内容贫乏;行为异常常表现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或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

儿童期精神障碍

儿童期精神障碍
不肯离开父母 发脾气 拒绝与朋友玩 找理由回避社交场合
在学校和在家中的恐惧有不同的表现
广泛焦虑障碍
一、定义 广泛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是持久、过分和不现实的担心,没有特定的对象 或情景。 二、流行病学 美国: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率2.9-4.6%。 在12-19岁青少年中比5-11岁儿童更多见。 男女比例:
儿童期,相当; 青少年期,女:男=6:1。
三、病因和病理学


多种因素:病生理研究没有特异性
环境因素
家长的情感问题
不安全依恋 应激生活事件 创伤经历 家长焦虑性格

个性特点:过分顺从、完美主义、自我批评
四、临床表现

三大方面:
焦虑的情绪体验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运动性不安
非器质性遗尿症 非器质性遗粪症 婴幼儿和童年喂食障碍 婴幼儿和童年异食癖 刻板性运动障碍 其它
睡眠障碍
精神发育迟缓 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重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儿童多动症)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病因
生物学 社会心理 问题:微量元素,食物添加剂
品行障碍
(Conduct Disorder)
定义 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 品行,主要包括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和对立 违抗障碍。 流行病学
发生率:4-14%左右 多发于童年晚期或青少年早期,16岁以后起病较 少见,成年期后开始下降。 男女比例4:1-2:1 分型:反社会性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

儿童少年期躁狂症临床特点的对照分析

儿童少年期躁狂症临床特点的对照分析
c i rna daoecn h e teC MD 一 hl e n dlse tw om th C d s 2一Rc t af na Ago p w r aye dcm ae i 2a u s re r i r o mai( ru ) eeal zda o prdwt 4 d l i n n h t wt esme na( ru ) h d ie t hsi u n esme i eReut T ee a oesni iee c i t a i Bgo p w oam t di o opt d r gt hh ma t n l a i h a m . s l t s h r w s set df rn e n l a f
维普资讯
四川 精神卫生 2 0 0 2年第 1 5卷 期 躁 狂 症 临 床 特 点 的对 照分 析
陶长 林 禹海 航
【 要】 摘 目的 探 讨儿童少年 期躁狂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符合 C M 2 R诊 断标准 的 3 C D一 一 0例儿 童少 年期
【 yw rs Mai E l smp m Mi i ns C i n dlset Ke o d 】 na a y y t s r o s a oi hl a daoecn dg s d
鉴于对儿童少年期情感性障碍 的诊断多使用成 患者 1 7例 , 复发 2 5例 ; 相 躁 狂 1 单 9例 , 相 躁 狂 2 双 3
人标准 , 两者 是 否存 在 差 异 , 内对 此研 究 较少 , 有 例 ; 程 为 1 国 且 病 O天 ~1 , 均 (4± 5 个 月 。 9年 平 6 7)
人检索 19 2 0 94~ 00年 《 N I C K 全文数 据库》 , 见 未 以上 两组 除 年龄 ( =8 2 ) 病程 ( = . 5 差 异 t .3 、 t 34 ) 有 与 成人 对 照研 究 的资 料 , 文对 此 进 行 了研 究 , 本 现 有显 著性 ( 00 ) , P< . 1 外 其它 各 项 两 组 间 差 异 均无 显 报 告 于后 。 著性 ( 00 ) P> .5 。

儿童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PPT

儿童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PPT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提供支持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努力,为儿童提供情感和实践 支持。
创建一个开放的沟通环境,使儿童感到被理解和 接纳。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教育与意识
提高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认识,消除社会偏见。
通过教育,家长和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 童的需求。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鼓励寻求帮助
药物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控 制副作用。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和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儿童和家 庭应对疾病。
心理治疗有助于儿童理解自己的情况,提高 应对能力。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 支持性措施
学校和家庭应提供支持,创造一个理解和包 容的环境。
支持性措施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行为异常
儿童可能表现出社交退缩、攻击性或不合适 的行为。
这可能导致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冲突。
如何识别儿童精神分裂症?
如何识别儿童精神分裂症? 观察行为
家长和教师应密切观察儿童的行为变化,包括社 交能力和学业表现的下降。
早期识别可以帮助儿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治疗。
如何识别儿童精神分裂症? 评估情感状态
鼓励儿童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及时进行评估和 治疗。
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谢谢观看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思维障碍
儿童可能会经历幻觉、妄想或思维混乱,影 响他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例如,儿童可能会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相信 自己有超能力。
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有哪些?
情感变化
情感可能会出现波动,表现为抑郁、焦虑或 情绪麻木。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
37

邱某,女,10岁,因学习成绩不佳,前来儿童精神卫生专科门诊就诊。
患儿自幼不聪慧,1岁多才能独坐,2岁多才能独站,3岁学步。2岁多开 始喊爸妈,6岁左右才能讲简单句子,并进入学前班。8岁起念一年级,勉强 及格。念二年级时,留级一次后,仍有语文数学不及格,老师认为没法再教, 送来求医。患儿放学回家,能自觉地做家庭作业,但常常做不出来,有时要问 弟弟。平时在家中可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扫地、洗碗,劳动比较主动,能吃 苦。在学校中与同学们关系好,她很乐意帮别人做事,但也常常受到一些顽皮 男孩的欺侮。 患儿系足月顺产,第一胎。母孕时体健。幼时长得白白胖胖,不爱哭,听 话,好喂养,父母均喜欢她。仅认为她幼时发育慢一些,并未想到是病态。无 重大疾病史。母乳哺养到1岁多,以后吃软饭,面条等。母孕时25岁,曾多次 患感冒,但无重病。父母非血缘婚,均系农民。父念书七年,母念书二年。有 一弟比她小三岁,发育良好,目前念小学一年级,成绩好。家族中无痴呆或精 神病患者。 体检、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 F70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 F71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F72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F73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F78 其他精神发育迟滞 F79 未特定的精神发育迟滞
6
F80-F89心理发育障碍
F80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F81 特定性学校技能发育障碍
F82特定性运动技能发育障碍 F83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F84广泛性发育障碍 F84.0 F84.2 儿童孤独症 Rett综合征
学习无能不是由于视、听障碍或学习机会被剥夺所致。患儿表现为阅读或计
算低能,或拼音困难等,也可有混合型存在,但其它方面均正常。

40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 ( ADHD )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与治疗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与治疗
2、症状表现:或为单一的行为障碍、情绪障碍, 或为单调的精神症状 ,妄想、幻觉少见,运动症 状多见。
3、治疗方面:首先改善环境、家庭气氛和教育方 法。
4、预后方面:品行障碍、精神障碍预后差。 5、临床实践:考虑年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差,
精神检查主要观察儿童行为,其次通过交谈。Leabharlann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小结
儿童精神障碍的分类
精神发育迟滞 心理发育障碍 行为障碍 情绪障碍
开展儿童心理保健的意义 国泰、家安、人健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精神发育迟滞 (Mental Retardation)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一、精神发育迟滞
(一)定义 精神发育迟滞:是发育阶段、(发育成熟前,18岁以前)由于遗传因素、环境
病因学
遗传因素
单基因遗传病 :
结节性硬化 苯丙酮尿症 半乳糖血症 黑朦性痴呆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病因学
遗传因素
o多基因遗传疾病: 肢体畸形、小头畸形、脑积水、神经 营养缺陷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病因学
孕期不良因素
感染:风疹、巨细胞、弓形体 o中毒:抗癌药、镇痛解热剂、抗癫痫药、磺胺药、抗 精神病药、类固醇、抗菌素等 o孕妇酒精中毒、吸毒、吸烟 o铅中毒或其他急住和慢性中毒 o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缺碘-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o物理和化学因素:电离辐射、强烈噪声、震动、射频 辐射等
病因学
社会心理因素
在婴幼儿发育阶段
严重社会隔离、缺乏社会 交往 缺乏良好环境刺激 丧失学习机会缺乏 贫困
原因不明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特点、表现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儿童少年期与 未成 年期 精神分 裂症 住院 患者临 床资 料进 行 了对照分析 , 现报告如下 :
【 文章编号 】 10 3 5 2O )0 0 3 0 07— 2 6(O 6 4— 2 4— 2
附表 临床 亚型 比较【 ( ) 例 % ]
1 对 象和方 法
1 1 对象 . 随机抽取 19 2 0 9 2— 0 2年间在 我中心住 院 , 其年
龄在 8 1 5岁( 儿少组 ) 1 8岁 ( 和 6—1 未成年组 ) 的精神分裂
症患者 的临床 资 料 , 按 C MD 一3 重新 诊 断 人组 , 计 并 C 共
14例 。 3
12 方法 .
参加 研究 人员 经 C A G S量 其 临 床 资料 进 行一 致 性 检 验。依据
C MD一 C 3诊 断标 准对 患者进 行疾病 分类 、 分型 ; 临床症状 按
照 I D一1 【 精 神与行 为障碍诊 断要 点列 出; C 04 并参 阅《 现代
儿童 精神 医学》 相关部 分 自编 调查表 , 对上 述资料进 行 了
对 照研究 。本 文有关数据采用 检验。

2年 , 平均 09 . 4年 , 病前性 格 内向者 1 (6 7 ) 外 向 7例 5 . % 、
者 6例 ( 0 ) 中性 性 格 7例 ( 33 , 发 病 诱 因 为 2% , 2 . %) 有 6% , 0 有家族 阳性史 者为 3例 ( 0 。未 成年组 1 例 , 1 %) 4 0 其 中男性 4 0例 、 性 6 女 4例 , : 女 =1 16 平 均 年 龄 为 男 : .,
显著性及非 常显 著性 差异 ( 0 0 00 ) P< . 1— . 5 。而 未成 年组在 妄想 和猜 疑偏执 方面 明显高 于儿 少组 (2=5 2 。.5 P< X .145 ,
00 ) .5 。而情感不 协调 、 联想 松弛 , 志缺 乏等 症状 , 组 出 意 两
现频率比较则无 差异( 分别为 0 0 5 ,.0 2及 00 4 ) .0 10 0 4 .0 7 。
维普资讯
24 3
四川精神卫 生 20 0 6年第 1 9卷第 4期
儿童 少年期 与 未 成年 期 精神 分 裂 症 的
临 床 特 征 对 照 分 析
刘秀清 胡奎英 孙桂华 石志强
【 中图分 类号 l 1 4 .4 【 1 99 7 文献标识码 1 B 作 者根据生理年 龄的特 征 对我 院近 1 来所 收治 0年
3 讨

中性者 2 4例 (3 1 ) 有发病诱 因者为 6 . % , 家族 阳性 2.% , 35 有
史 者 为 1 ( .6 ) O例 0 9 % 。
有报道 认为 ,5岁以前 起病 的精神 分 裂症 , 1 发病 年龄 愈小 , 发病率愈低 。也 有资料 认 为 , 症在 儿 童少年 期 男孩 此
(72 15 岁 , 盲 1 、 学 2 例 、 中 6 例 、 中 1 1. ± . ) 文 例 小 O 初 7 高 6
例, 在校生 4 4例 (2 ) 病 程 3个 月 一2 1年 、 4% , . 平均 为 0 9 .5 年, 病前性格 内向者 6 0例( 77 ) 外 向者 2 5.% 、 O例 (9 2 ) 1 .% 、
< .5 , 0 0 ) 这可能与随年龄 的增长 , 心理逐渐成熟有关 引。另
4 范 肖东 , 汪向东 , 于欣 , , D一1 精 神与行为 障碍分类 , 等 I C 0 临床描
述与诊断要点. 京 : 北 人民卫生} 版社 ,9 3 7 l ; 19 ,0~7 . 9
多于女孩 。 女孩的发病例数有随年龄增 长而增 加 的倾 向。本
以上两 组 资 料 相 应 项 比较 , 儿 少 组 在 校 生 ( 4例 , 除 2 8 %) 0 高于未成 年组 (4例 ,2 ) , 4 4 % 外 其它 多项 两组 均无 显 著性差异 ( 尸均 > .5 。 0 0 ) 22 临床 亚型 比较( . 见附表 ) 。
2 3 临床症状 比较 . 儿少组 的症状 出现频率 由高至低 依次 为流浪 >社会退缩 >行为缺乏 目的性 >独处 >攻击行 为 ( 分别为 82 ,. 86 4 . 67 6 ,. 6及 6 3 ,. 1 。与未 成年组 比较有 .643 )
2 1 一般 资料分析 .
例, 男:女 =3 2 : 1 平 均 年 龄为 ( 36±16 岁 , 盲 2 .9 , 1. .) 文 例、 小学 1 9例 、 中 9例 , 校生 2 初 在 4例 ( 0 ) 病 程 3个月 8% ,
社会退缩 、 为缺乏 目的性 、 行 独处 、 击行为 等症 状 , 攻 与未 成
年组 比较有显著或极 显著性 差异 ( P<0 O 0 0 ) . 1— . 5 。再者 ,
维普资讯
四川精神卫 生 2 0 06年第 1 9卷第 4期
2 35
未成年 组在妄想和猜疑偏执 方面较儿 少组有 显著性 差异 ( P
作 者单位 :56 3 山东省滨州 市精神 卫生 中心 2 6 1
资料性别 比率 儿少组 为 3 3 1未成 年组 1 . 与 国 内外 .: , :16, 报道儿童少年性别 比率男 多于女 , 孩的病例 数 随年 龄增 长 女 而趋 向于增多的倾 向相吻合 ’ 。其次 。 本文儿少组 的流浪 、
由附表显示 , 儿少组男性的青春 型明显 高于未 成年组 男
性 ( =52 P< .5 , .6, O 0 ) 儿少组女性 的青 春 型则明 显低于 未
2 结

儿 少组 3 0例 , 中男性 2 其 3例 、 性 7 女
成年组 女性(2= .4 P< . 5 , X 4 3 , 0 0 ) 有显著性 差异 。其它各 型 两组无 显著差异( 0 0 ) P>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