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精神分裂症分析

《美丽心灵》精神分裂症分析
《美丽心灵》精神分裂症分析

《美丽心灵》观后感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评分8.8的电影,其艺术含量不言而喻。但是如果要从心理角度来对影片主角纳什进行变态心理分析,就需要剔除该人物作为电影形象的艺术加工成分,将他作为一个精神分裂症天才的独特案例,加以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是一种对患者本人和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强烈影响的复杂的综合症。该病症的心理异常表现十分复杂多样,基本特点是病人的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相互分裂。会出现的病症有:思维障碍(其中包括联想障碍、逻辑进程障碍和妄想)、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和一些其他的异常表现。下面,我就首先从症状表现来分析纳什的精神分裂症。

一、症状表现

1、思维障碍

通过影片的描述,我发现在思维障碍方面,纳什患有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显着的症状之一。对于观察者来说,妄想的内容十分古怪,表明患者与现实的脱离。常见的妄想有夸大妄想、被控制感、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和躯体妄想。夸大妄想是由那些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的信念构成的。影片中纳什是个数学天才,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名气,并且在五角大楼成功地破解了密码。可是他并不满足于那些将军不太热情的感谢。于是国防部的帕切尔出现了,将关系到15万人的生命的项目交托与他。纳什觉得自己就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这就是纳什的夸大妄想的表现。除此之外,纳什还有被害妄想。严格来说,从他一开始接受帕切尔的任务时,他就时刻担心事情败露。每次那个荒废的仓库寄密件时,都担心有人跟踪而神情紧张。在一场幻觉的枪战过后,纳什以为自己的为国安局破译间谍密码的工作暴露了,于是他就变得更加紧张,时时刻刻都会注意身边的人是不是来抓自己。直到在一次大学演讲上,几个精神病院的医生真的来“抓”他医院时,他拼了命的逃跑。牵连观念是指某些人或事对个体具有特殊意义。就像纳什,他坚定不移的认为美国的所有报刊杂志里藏着关系到15万人生命的国家机密,并且只有他能够看得出来。那一个个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新闻、广告,在纳什的眼睛里同编排成一连串的密码,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这就是纳什关系妄想的表现。

2、感知觉障碍

在感知觉障碍方面,纳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幻觉。幻觉就是指虚幻的感知觉,即患

者感知到的刺激并不真实存在。一般出现在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幻觉内容于现实生活是怪异的,兼有听幻觉、视幻觉和触幻觉。听幻觉为真性,声音清晰,主要是下达指令、威胁等,也有对自己有利的好的方面。纳什能够听到他的三个“原型”——室友,小女孩和帕切尔的讲话。室友的鼓励与玩笑,小女孩天真的笑声,和帕切尔的威胁、命令。每一个都会让纳什觉得真实存在。在影片的一个高潮中,纳什因为停止服药,又开始出现幻觉,甚至差点听信室友和帕切尔的命令杀死自己的妻子。视幻觉让纳什看到了并不存在的三个人,并且持续了30多年,一直到纳什拿到诺贝尔奖都未曾消失,能做的只是视而不见。除了这三个“原型”,还有一些场景也是纳什视幻觉的结果。如那场激烈的枪战、帕切尔先后两次带他参观的秘密工作基地等等。甚至于纳什因为停止服药再一次见到“室友“时,他还跟自己的妻子说室友是被注射了隐形血液,所以别人看不到他,只有他可以看到。至于触幻觉在影片中比较明显的一处是国安局工作人员给纳什手臂植入芯片时他所感到的触电感和疼痛感。那种感觉应该非常真实,以至于纳什在精神病院时甚至要拿刀片把芯片找出来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

3、意志行为障碍

在影片中,纳什不主动参加活动,经常处于沉思之中;不与周围的人接触,闭门索居,不修边幅,孤僻,脱离现实。同时伴随一些刻板、机械、不具实际意义的动作和姿势,如影片中僵硬地偏头和恐惧、防卫地抱着包等。这些都是纳什意志行为障碍的表现。

根据以上的病症分析,可以推导出纳什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又称妄想型。妄想和幻觉是这一类型的主要症状。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可围绕某一中心思想而逐渐发展,最初可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随着病程的发展,妄想结构可变得松散而不严密,内容也更荒谬和不固定。这跟影片中纳什关于国安局的妄想的产生和发展是大致吻合的。一开始纳什很自然地置身于国安局的秘密行动中,井井有条。但在不断地深入中,谋杀、枪战等意外出现了,妄想不再严密,变得荒谬起来。

二、症状分析

在纳什的幻觉里出现了三个人物——浪子室友查尔斯、室友的小侄女马休和国安部官员帕切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人格结构中,将人的心灵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中包含着本能和原型。其中原型是集体无意识中最重要的成分,指人类通过遗传获得的一些原始意象或先验的心灵图示。原型有很多种种类,其中比较具有广泛影响的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等。下面就用这几个原型来分析一下纳什分裂出的这三个人物。

1、浪子室友查尔斯

浪子室友的出场就是一副醉熏熏,吊儿郎当的样子。这与纳什刻苦严谨的性格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我想,这个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生活放荡的室友正是深埋纳什心底最原始的冲动和本能欲望,所以室友应该是纳什的“阴影“原型。他和纳什的相处非但没有产生任何矛盾,还在纳什最需要朋友的时候鼓励他,支持他,给纳什的生活带来活力。所以荣格认为,虽然阴影反映的是人性中最卑劣的一面,但是不应该压抑他,因为将这种卑劣的欲望和冲动投射给他人,也是减轻意识负担的一种方法。

2、国安部官员帕切尔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每一种文化里面都有英雄意识,更何况是一个当时已经很有名气的,公认的数学天才纳什。当时年少气盛的纳什,在五角大楼里破译密码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于是帕切尔作为纳什的英雄原型给他带来了一个关乎国家安危的任务出现了。这一原型也是后来一直最困扰纳什的。

3、小女孩马休

小女孩马休最开始出现是在室友的转述中,一直到纳什妻子的出现,这个小女孩的形象才真正露面。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纳什对于和女性交往是很笨拙的,但是当他的妻子出现时,他很想了解这个女人,和她发展交往下。所以代表阿尼玛的小女孩出现了,指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她可以帮助纳什了解女性。

三、感想与评价

上面是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对纳什的分析,所以下面我想从电影的角度来赏析这个人物。

有人说,天才都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世界。就像纳什,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为什么一定要找出博弈论,于是“室友”出现了,理解他,鼓励他,为他的成功欢欣鼓舞。没有人能够理解纳什有多想用自己的大脑做些更有用的事情,而不是教书,于是帕切尔出现了,带来了一项巨大的任务来让他完成,并且告诉他只有他可以完成这项任务。所以最初的纳什虽然时时担心自己的工作会给自己带来危险,但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是幸福的。可是第一次进精神病院,电击和药物让纳什有了病识感,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个“疯子”,自己连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都分不清。这对一个一直被别人视作天才的人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呀。药物的作用让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快速的思考问题,人人见他都畏惧三分,指指点点。生活没法自理,不会照顾儿子,什么都要靠妻子。这个时期的纳什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可是为了自己能够像从前那样思考,他偷偷停止了服药。于是三个幻想中的人物又出现了,他陷入了一场更加疯狂的幻想中,还差点伤害了自己的妻儿。在妻子想要再次送他精神病院的时候,他就像个因为闯祸不

敢学校的孩子,生怕老师上门来让家长把他交出。还好,影片通过艺术渲染了如天使般的妻子的形象,没有忍心让他再次进精神病院。于是,他决定靠意志努力来战胜这个心灵的病魔。他开始回普林斯顿,尽管踉跄的走路姿势被大家嘲笑、模仿,尽管与幻觉的斗争会让他在人群大吵大闹,尽管他要像年轻的学生一样进课堂听课。但是他没有放弃,30年过了,那三个人每天都会跟着他,室友会劝他,小女孩会拉着他的衣角看着他,帕切尔会骂他、威胁他,可是他只是不理睬,视而不见。这对他来说已经很难了,因为他们曾在他的生命里那么真实的存在过。那么多年早已磨平了他年少时的孤傲、轻狂。他不敢进学校的餐厅吃东西,不敢申请授课,只是一复一日的在图书馆里学习,这就已经很让他满足了。直到诺贝尔协会的人员来通知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邀请他进餐厅喝东西,然后,如他年轻时见到的那位老教授一样,他受到了同事们递来的一支支钢笔,于是木讷的脸上有了一丝的憨笑。

电影总是会加入许多杜撰的情节和艺术的渲染,查了一下现实生活中的约翰?纳什的生平,也发现了很多与电影大相近庭的地方,比如他的儿子也遗传到了他的精神病。可是,我宁愿相信电影,宁愿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来感动。

从《美丽心灵》看精神分裂症

从《美丽心灵》看精神分裂症 《美丽心灵》讲述的是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真实历程。小约翰.福布斯.纳什在研究生学习时期,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该理论虽只有短短26页,却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在纳什在学术界名声鹊起的时候,他被精神分裂症所折磨,在患病的过程中他仍然在进行学术研究,在妻子艾丽西亚爱的鼓励和帮助下,纳什从不相信自己患病到接受自己患有精神分裂症,最终纳什用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与精神分裂症抗争并共存。 从电影中可以分析纳什的患病过程,纳什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迎新招待会上,透过纳什的眼睛,阳光透过玻璃杯和柠檬片交叠的影像,浮在空中与另一个学生的领带图案重合,纳什微笑着说:“知道吗?我可以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你的领带有多么难看”。这就是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纳什,他认为数学似乎可以解释一切。纳什观察生活,用数学公式,数学逻辑表达生活,比如在窗子玻璃上分析橄榄球比赛,观察分析鸽子的活动周期等等。在竞争激烈的普林斯顿,纳什面对自我的高要求和周围同学带来的压力,幻想出了查尔斯.赫曼这个在他压抑时帮他释放,在他失落绝望时鼓励肯定他的与纳什自己截然不同的室友。纳什害怕失败,却又渴望成功,毕业后进入惠勒研究室,生活趋于稳定与平静时,他对自己的期望已不仅仅局限在学术的作为而是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做贡献,他的另一个幻觉威廉帕彻出现了,当纳什想要与艾丽西亚共同经营婚姻生活时,玛西在这个时候被幻想了出来。平凡的家庭生活与纳什幻想的秘密工作不断产生冲突,他最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在那里,他被迫接受了如今已被西方医学界停用的胰岛素昏迷治疗:大剂量注射胰岛素,让精神病人陷入昏迷状态。出院的纳什变得行为木讷,在家中的他长期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药物使纳什的思维状态大不如前,动作迟缓,生活能力下降。在这些副作用的影响下纳什决定放弃药物。停药后的纳什病情复发,这一次他没有选择回到医院进行胰岛素昏迷治疗。纳什在家人,朋友以及自身意志力的支持下治疗精神分裂症。在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之下,通过回校做研究并且任教等方式,与没有消失的幻觉和平共存。也终于获得了学术界和应用他理论的各界的肯定。

电影《美丽心灵》的个人观后感800字5篇

电影《美丽心灵》的个人观后感800字5 篇 《美丽心灵》讲述了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电影《美丽心灵》的个人观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到各位。 电影《美丽心灵》的个人观后感800字1 每个人都有着对未来的渴望,都有着对生活的憧憬,都有自我之私,每个人都有公共之德,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人的内心深处。 在《美丽心灵》这部影片中,主人公是约翰纳什,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凭借自己长期的不懈努力推翻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并因此做了教授。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人结婚生子。可是好景不长,在不久之后,他总是幻想被任命破译国家机密,进行着危险的工作甚至遭人追杀,在他一次讲课时精神病专家带人将他强制带到精神病医院并对他进行治疗,原来他患有非常严重的幻想症,在医院他接受痛苦的治疗,终于病情有所好转,但仍需长期服药才能保持正常。在他回到家中后,由于考虑到服药带来的不良影响,纳什自己停止服药,于是他的幻觉又出现了,他神志不清,甚至差点杀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后来在他妻子的鼓励和教导下,即使再出现幻觉他也能克制住自己,分辨出真假。 纳什在自己和妻子共同的努力下,终于抑制了自己的幻想,其

实很简单,就像他妻子说的:不要用你的眼睛去看事物,而是要用你的心去看事物,这样才能辨别出真假。其实,事物的本质很简单,不要用大脑把它想复杂,只要我们用心去真正的体会,世间的每一个角落都会充满美丽,就像生活中常说的那样,看一个事物,不能光看外表,要看它的内心深处,内心深处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 过多的幻想,过高的期望,就像不知飞向何方的鸟儿一样,永远也无法到达目的地。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有自己来主宰的,对生活过于憧憬,甚至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那么憧憬就成了幻想,变得难以实现。所以说,生活需要目标,但目标的实现必须是自己能够达到的,这样你才会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才不会出现幻想,我们所做的一切事,都不是用脑想出来的,而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并完成的。 用心去聆听世间的声音,用心去呼吸这片新鲜的空气,用心去感受世间其他事物的存在。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耐人寻味;生活就像一块奶糖,越嚼越甜;生活就像琴弦,能弹出动人的旋律;生活就像风筝,带你飞向遥远的天空。生活,需要我们无时无刻的用心去体会。 电影《美丽心灵》的个人观后感800字2 “精神分裂症”是在三院心理科预见习的时候开始接触到的,当时科室的病人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为“思维障碍”大致有思维速度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资料障碍等。病人还可出现幻觉,主要有幻听、幻视、幻触。对这些病人的治疗,医院以药物为主,精神性的药物副作用很大,科室里大部分病人精神萎靡,处于半睡半醒状态。由于精神分裂症目前临床上还查不出具体原因,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

精神分裂症案例分析 12社2 120114018 李纪丹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一类特殊的群体,很多的家属和朋友在面对家人异常行为表现的时候,不知道患者是处在一种病态的状态之下,希望能够通过解释和讲道理帮助患者减轻症状,但是往往不能如愿,患者在这种病态之下很难能够听进别人的话,对自己的状态也不是很清楚,自知力比较差,需要家属主动要求患者就医才能帮助患者改善症状。通过《犯罪心理》中里奥.詹金斯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一般情况介绍 里奥.詹金斯男性三十岁左右曾在疾病控制中心任实验助理 二、主要症状表现 里奥左臂曾患带状疱疹,对其注射疫苗进行治疗后因药效原因产生瘙痒感。医生对其解释是药物正常反应,药效过后就会转好。但是里奥坚持认为医生在注射疫苗时添加了蟑螂幼虫,并且医生们在合谋置他于死地。 在药效过后仍产生幻觉,看见自己手臂皮肤内有蟑螂在蠕动。并且坚信一切都是国家和政府的阴谋,不相信医生的诊断。曾绑架新闻调查记者想让其报道自己体内的虫子,揭露阴谋。失败后,又绑架一名科学家。曾抽出自己的血并认为自己的血是黑色的,自己生了病。当科学家指出血是正常的红色时,里奥认为是科学家污染了样本。并且在科学家指出他可能精神方面有些问题时,狂怒将科学家杀害。 曾经将自己手臂皮肤割开为了取出在其中爬行的虫子。在餐厅会认为饮用水都有问题,已经被政府动了手脚,目的是让所有人被感染。坚信自己正在被国家追杀,因为自己正努力将国家和政府的阴谋揭露。会将朋友的敲门声幻听成警察上门抓捕的声音。 三、症状分析 根据DSM-IV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来看 特征性症状有妄想、幻觉和明显的紧张状态。并且这些症状均在一个月内有明显表现。 社交或职业功能不良:六个月以前就从原工作单位辞职,没有再次出去工作。表现出自起病以来在显著较长时间内,一个以上重要的方面的功能如工作、人际关系或自我照料明显的较起病前差的多。 病期:病情的持续性表现已有六个月,在这六个月内至少一个月符合特征性症状。 排除心境障碍与分裂性情感障碍:分裂性情感精神障碍及伴有精神病性表现的心境障碍均已排除。因无重性抑郁、躁狂或混合发作同时出现于急性症状期。 排除物质或一般躯体情况:患者并没有滥用某种药物、某种治疗用品,也并不是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直接生理反应。 根据里奥的症状分析可以确定他确实患有精神分裂症。从精神分裂症的分类来说,里奥属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又称妄想型,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类型。起病较缓慢,发病多在青壮年和中年。里奥发病就在中年时期。一开始表现为多疑敏感,逐渐发展为妄想,妄想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零乱的。在该案例中幻想是较为系统地。有时并伴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其中听幻觉最为常见。该案例中同时出现视物变形和听幻觉。其情感和行为常受幻觉和妄想支配,表现为多疑,甚至出现伤人和自伤行为。在该案例中自伤和伤人行为都有出现。但病人的精神衰退不明显,在不涉及其妄想症状时,其行为、语言和思维无明显异常,故在病发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病人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中。在该案例中,病人甚至先后成功绑架两人,也说明了这点。

从心理学分析《美丽心灵》

从心理学分析《美丽心灵》 电影《美丽心灵》是讲述的是患有精神分裂症,却在博弈论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纳什的故事。影片还原了一个天才在过分偏执、出现妄想时用毅力战胜精神病症的艰苦过程。 纳什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他有着思维障碍(严重的妄想)、情感障碍(一开始无法理解并在抑制和排斥)、意志行为障碍(紧紧拽着皮包、走路急促不稳)、感知觉障碍(幻听和幻象)和一些其他的异常表现。他的听觉幻觉声音清晰,包括指令和鼓励;视觉幻觉出现时,纳什并不完全是旁观者,大多时候他都参加到了幻觉的场面;触觉幻觉包括国土安全局工作人员给纳什手臂植入信号器时他所感到的触电感和疼痛感。 本片的纳什主要描述了三个阶段:大学阶段、在惠勒研究室工作阶段、康复阶段。在每个阶段他生活中的幻象都折射了他的心境、心理诉求。他一直拥有完整的情感,只不过康复之前,他都刻意隐藏、压抑了一些情感。 一、大学阶段 影片一开始纳什就表现出了他对数学、逻辑的痴迷和推崇和对自己的高度自信。他曾开玩笑能用数学证明别人的领带有多么难看。在酒吧中,他用数学模型来刻画男女交往的最优选择。任何事情他都联想到用数学解释。也是这种过度偏执让他拒绝接受不能用数理解释的东西。他表达所有这些感情的时候都是微笑着的,外在显示了他的自信。即使在与汉森下棋时他被汉森的问题弄得心慌意乱,他还是不愿意承认,走的时候还打翻了棋盘,在众人的嗤笑下落荒而逃。 与之对比的是他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他总是独自一人,和同学在一起时也并不愉快。他的言辞让人听起来高傲、难以接受,丝毫不会顾及他人感受。甚至当他被怂恿去追一个女孩子时,他还是直截了当,丝毫不考虑顾及女性的颜面,可以说是一个蔑视感情的人。 他渴望成功,希望出人头地,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所以一直苦苦研究他的原创理论——博弈论。尤其是当他在餐厅中看到大家都为一个教授献上自己的钢笔(尊敬)时,他眼里流露出失望、羡慕的情绪。 然而这一切他都能与一个人分享,那就是他的室友——第一个臆想出的人物。他显得沉闷,却臆想出了一个浪子室友,说明他内心是矛盾的,更是渴望与人交往的。一方面他通过浪子室友否认数学就是一切,另一方面他又渴望用数学证明自己。他与室友的一切活动都是他的自我想象,他想象有一个人可以理解他、肯定他,他认为自己的人际关系薄弱,但是有非凡的智慧。每一次他与室友的聊天都是他内心的独白,他渴望有所突破,成为一个有所贡献的人。想象一个这样的他,一个人又打又闹推翻桌子打破窗户(暗示他打破研究的禁锢)吓到过路的同

《美丽心灵》观后感:当爱在 精神分裂也并不可怕

《美丽心灵》观后感:当爱在精神分裂也 并不可怕 原创:刘超宁双胞胎生活笔记 其实,这是一篇作业。 一直在中科院心理所学习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在《儿童创造力培养》课上老师要求对《美丽心灵》这部影片写一篇观后感,并带着对创造力的认识去思考。 所以,这篇命题作文诞生了。 《美丽心灵》一部获奖无数的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数学家约翰·纳什在念研究生时发明了他的博弈理论,短短26页的论文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 面对疾病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多重挑战,纳什在深爱着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和支持下,与被认为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过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并于xx年获得诺贝尔奖,他在博奕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整部影片带着观众深度认识了一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世界,悬念重重让人欲罢不能,当影片结束,心头升起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放下演员的诠释与影片的情节,有些感受一遍遍冲击着自己。

内心的抱负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影片一开头是一群刚刚入学到普林斯顿这座世界顶级学府的学子们,纳什也是其中之一。通过这个前提,让我认识到高创造力的人必然拥有高智商,但在普林斯顿这个高智商人群的聚集地,并非每一个高智商的人都能够具有高创造力。(嘎嘎,轻松get到一个知识点。)影片中在纳什发明博弈理论之前,因为迟迟无法递交论文加之其孤僻怪异的性格,遭到了同学们多次的嘲讽,尤其是与同学进行围棋博弈的片段,看着纳什踉跄的撞翻棋盘跌倒在地,那一刻身为观众也能深深体会到备受奚落和打击的内在痛苦。 经过自暴自弃之后,可以说精神分裂患者内心渴望成功的潜意识反倒进一步激发了他对于博弈理论的研究。来自于纳什心中一直不灭的远大抱负和对于数学满腔的热爱,同时还有于孤独中继续坚持使得纳什最终走向成功。而这种抱负、热爱和坚持可以说贯穿了纳什的一生,这也是最终带领纳什走向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孤独中的坚持是成功的“陪伴者” 整部影片看下来,孤独感一直萦绕心头。从最初纳什研究博弈理论内心的孤独挣扎,到病发虽有妻子陪伴但依旧孤独的进行治疗,再到最后带着极强的理性和觉察力继续孤独的在读书馆一角研究,虽然影片描述的是身患精神分裂的纳什的一生,但相信这依旧是其他杰出的高创造力领袖所必然经历的感受。 --越是优秀越会曲高和寡; --越是优秀前行道路上的同行人必然越来越少;

MMPI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测试分析.

MMP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测试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务工作者不仅要重视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结果,更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一特殊疾病群体,我们采用国际通用的人格测定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J探讨病人的病理心理改变及治疗后人格特点,以指导临床康复工作。 1对象与方法 对象:为我院1999年10月?2000年3月,符合CCMD H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病人96例,入组标准为BPRS>3分、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对MMPI 中的问题能正确理解。病人入院2周做第一次MMP测查,经过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三个月后,以BPRS减分率评定疗效,治愈或显著好转61例进行第二次MMP测试(BPRS减分》80汹治愈,>60%- 79%为显著好转)。61例病人中男42人,女19人;年龄18?55岁;病程3个月?22年。诊断分型偏执型39人、未分型17人、青春型5人。文化程度初中23人,高中17人,大专以上21人。 方法:测试采用中国版“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所得数据资料 进行统计学处理。 61

△:中国常模T分 2结果 2.1 6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前后BPRS佥查,得分均值为40.63 ± 5.99和22.88 ±6.63,经统计学处理,病人治疗前后BPRS寻分有显著性差异 (PV0.001)。 2.2 61例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前后MMP结果(见表)。 3讨论 3.1 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测查MMP时,都处于疾病状态 (BPRS40.63土 5.99),存在大量精神症状,如突出的幻觉、妄想、怪异离奇的思维内容等。经过三个月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精神症状大部分消失,疗效达 到显好水平,BPR盼值有所下降(BPRS为22.88 ± 6.63),说明患者病情有了很大转变。MMP测试结果在治疗前后也有变化,Pa Sc分下降,测在正常范围,这与BPRS的改变是一致的,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这种随着病情好转 而量表分逐渐向正常的趋势,说明在治疗前所测的MMP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病人发病时的病理心理状态,而非患者性格基础所引起的:刀。因此,治疗前后的MMP测试结果,对于临床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可作为评估疗效和观察病情 变化的辅助手段,可以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转归状况。 3.2 比较治疗前后MMP测试结果各因子分,可以观察到经过三个月治疗后,病人精神症状得到改善,F、Pa Sc分值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并出现D分显著升高。这说明经过治疗后精神症状大部分消失,开始真正地关心自身的健康及 生活问题,担心自己的将来,能否重新回归社会、重新得到社会的认可等,因此,会出现抑郁、悲观情绪。病人精神症状缓解后伴有抑郁,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这给我们临床康复工作者以警示,要注意病人痊愈及好转后自杀现象的发生。并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宜、因势利导进行有效的心理康复工作,减少复发率,达到康复。 3.3 MMP测试结果除症状量表发生变化外,效度量表L、F分值也有相应的变化,L分较疗前上升,提示病人精神症状改善后,掩饰心理有所上升:3:o F是病理心理学的指示度,高分者有较多的病理心理问题:幻。F分下降后,提示病人经过治疗病情有所缓解,这点与临床疗效判断是相符合的。 姜肇琴(内蒙古包钢青山疗养院心理康复科014030) 王玉光(内蒙古包钢青山疗养院心理康复科014030) 王红艳(内蒙古包钢青山疗养院心理康复科014030) 参考文献 [1]陈红芳?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的MMPI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 6(5) :

关于美丽心灵的观后感

关于美丽心灵的观后感 没有花哨的题目,没有宣传的噱头,也没有深刻的台词和宏大的场面,只是对纳什的一生的银幕再现!看完之后,脑中的存留片段不断回旋。因为人际信任的缺失和对成就的期待,纳什才会有室友和司令的幻觉。孤独的心灵,必然需要某种形式去填补,只是真实和幻想、接受和否定罢了! 这部电影完全值得我们再多看几遍,这里面有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的。记得在第一次看的途中,同学们大都认为纳什的老婆是间谍,以至于看到最后,我们都会心一笑。我想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纳什会出现这种幻觉,剧中提到,纳什不喜欢交际,不喜欢人群,当然也没有得到人群的喜欢,我猜想在纳什么心里是十分希望有朋友的,所以就有了查尔斯这个虚拟的室友,纳什其实很孤独,他不去上课,认为上课是在浪费时间,认为只有自己单独去研究问题才是正确利用时间,老师的讲课会使自己变得愚钝,同学们嘲笑他,他的自负和周围同学对他的态度让他孤独。所以是他自己对周边环境的态度使自己变得孤独,也许这就是天才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事实规律告诉我们,即使你是天才,你不去关心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也不会给你温暖,如果纳什能多抽出一点时间来接触人群的话,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病了。 讲到纳什的病,剧情其实一早就有了提示,和威廉在办公室有一次争吵,后来威廉走了,门在威廉身后刚刚关上,

舒从办公室出来,奇怪的看着纳什。这就提示了我们纳什是患上了精神病。在从五角大楼回去之后,和舒等的对话里,纳什说,如果我热死了,谁来拯救世界?拯救世界的幻想,就是威廉出现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说这个片子值得多看几遍,因为这里面的关系必须要多看才能理顺,如同红楼一样,看一遍很难参得清楚。 可是为什么纳什的想象会这么真实?也许因为,纳什是一个天才,他有着十分缜密的思维,他着能获诺贝尔奖的头脑,所以就算是幻觉,通过天才的脑瓜子想象出来那也是非常真实的。 看完之后,脑中的存留片段不断回旋。因为人际信任的缺失和对成就的期待,纳什才会有室友和司令的幻觉。孤独的心灵,必然需要某种形式去填补,只是真实和幻想、接受和否定罢了! 看着电影的时候就心有点绞痛。无法想象纳什能和这样的“影子”和谐相处;无法想象有“人”一直跟随自己,施号命令;无法想象一个妻子可以这样不离不弃;无法想象他们可以看着过往一切淡淡地转身…… 在感慨纳什艰辛之余,更是难忘他的妻子--艾丽西亚-拉迪。“我让你感受什么是真实,这是真实……也许问题不是在这里(脑袋),也许问题可以在这里(心里)解决”,这是艾丽西亚-拉迪在纳什病情反反复复,连他自己都绝望和愧

精神分裂症标准化病历

精神分裂症 病历摘要 场景:心理卫生科门诊 病人资料:女性,21岁,大学生 主诉:怀疑有人议论自己1月,怀疑被人害,听到语声1周 现病史: 患者前三月因没入选学生会,闷闷不乐,总说因为自己思想脏才落选,反复洗头、洗衣物,有时半夜起来到卫生间清洗,经常清洗数小时,有时看到同学们说话,就认为在议论自己没当选,走路要避开熟人,上课时老师看自己的眼神都含有嘲笑的含义,近一周加重,认为竞选时的对手和老师串通好设计自己,对面寝室有同学负责监视自己,有时候能听到脑子里有声音在说“你真笨,你太脏了”,自己想什么事情,声音就说什么。情绪低,总一个人躲在寝室里哭泣,说别人都不理解自己。病程中睡眠差,饮食欠佳。学校老师及父母带病人就诊。 既往史: 1. 2岁时曾患中耳炎; 2.无外伤史;无手术史; 3.无肝炎史,无结核病史,无糖尿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史; 4.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 1.生于吉林市,系第二胎,足月顺产,病前性格敏感多疑,孤僻胆小; 2.无烟、酒及其他不良嗜好; 3.月经史:13; 4.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 姑姑曾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体格检查 生命体征:T:36.7℃P: 76次/分R:18次/分Bp:115/65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检查欠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全身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胸廓对称,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76次/分,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肢体运动、感觉正常,腱反射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无脑膜刺激征。植物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接触被动,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表情紧张,对周围环境怀有戒心,情感反应欠适切,矛盾情感,拥抱母亲,流泪,又说母亲和学校是一伙的,有言语性幻听,说“脑子里总有个女人说我笨,让我去找老师谈”。援引观念,被害妄想,被洞悉感,内容荒谬,有泛化倾向,如自诉:“对面寝室总有人监视我,也看不到人”“今天报纸上都暗示我了”。智力正常,定向力正常,自知力缺失,不承认自己有毛病,是被别人害的。 患者关心的问题 1、这个医生值不值得信赖?我的感受能不能和他谈? 2、会不会和他们一起害我? SP需扮演的角色任务(sp模拟要点) 接诊地点:心理卫生科门诊 患者描述:拟模拟的年龄范围19-23岁,女性,大学生,衣着外表符合上述社会角色。 患者行为态度(一般表现):家人陪同步入诊室,接触被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东张

英文影评A 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

1102班周昊亮201119010201 A beautiful mind A beautiful mind --a movie tells us a story about a mathematician, Nash who is involved in schizophrenia during his study but under his wife's help he gets rid of this disease and makes a great achievement in mathematics. And finally he becomes one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Just in terms of this movie's plot, it is easy for us to understand and we can know more about the things happened to him. He is diligent and patient to his study. Not until his wife Alicia forces him to go to bed will he stop his study and work. It is his diligence and patience that have touched me when I saw this movie this week. Shouldn't I learn from Nash? I can also learn something else from him. The movie's latter portion shows us that Nash is struggling against the roommate Charles, the little girl and the so called Defense Minister who are all imaginary people. But it also reflects his insistence and will. I want to say everything that once you are determined to do, as long as you persist to do and then you will be successful. Last but not leas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want to share is the love between the couple. It does touch me. When the husband is out of his mind, the wife never fails him, and tries her best to help him

美丽心灵主题班会

“美丽心灵,永恒阳光”主题班会 目的: 通过班会课让同学们懂得美丽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还有心灵美;明白人不能只看外表,一个心灵不美的人,即使外表再美,在别人看起来也是丑陋无比的。增强同学们对真美的认识,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做一个真正美的人,做一个从心灵美的人,成为一个从里到外都美的人。 主持人:正副班长 准备:(1)课件(2)文字(3)图片(4)故事 程序: 主持人1:美,这是一个多么迷人的字眼,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愉快,是欢乐,是理想,是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爱美,希望生活在美好的世界上,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主持人2:但是世界上到底什么才叫完美,完美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吧! 主持1和2:美丽心灵,永恒阳光,8(3)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发现美 主持人2:想一想在你的周围都有哪些美的东西?(接着回答后再问) 主持人1: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一个表。(主持人自己看图发挥,解释美的组成)

二、鉴赏美 主持2:看完表后,现在也应该知道都有哪些美的东西了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鉴赏美。(灯片出现图片)如:1、自然美和自然污染。2、学生的衣着(文字叙述最好用图片)。 3、学生平时的语言。(最好用漫画,可多找几组图片进行对比) 主持人1:看来你们都能判断自然美。那人的美你们有了解多少呢? 主持人1:再来看一看(看人的图片,有美有平凡的),他们美不美?(请同学回答) 主持人2:刚刚在鉴赏人美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有明星和平凡人,你们都各抒己见。但一个人美不美,我们是不能一眼就看出来了,也不能匆忙的下结论。 主持人2:现在的人都爱装饰自己的美,但有没有想过有另一种美比外表美更为重要呢? 三、欣赏美 上帝在女孩来到这个世上之前,给她了两个选择:是要美丽的容貌或是美丽的心。女孩天真得看着上帝问:“世上人们最爱什么?”上帝说:“美丽的东西。”女孩又问:“同是美丽又有什么不同呢?”上帝说:“所有的人都爱漂亮的外表,但很多人只爱外表。”小女孩似乎不懂,摇摇头。 上帝慈祥地看着女孩说:“世上的事是要靠自己去体验、经

美丽心灵分析

《美丽心灵》中主人公约翰.纳什是一个让人想要去剖析的人物,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精神分裂的一些知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青壮年发病,进而影响行为及情感。精神分裂症之主要征兆被认为是基本的思考结构及认知发生碎裂。这种解离现象据信会造成思考形式障碍并导致无法分辨内在及外在的经验。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人可能会自己表示有幻觉,或者,旁人可以发现他们的表现受幻觉影响。患者也可能表达明显妄想信念。 而患有精神分裂的典型特征有妄想、幻觉和幻听。影片中约翰.纳什就具有这些现象,显然地,纳什患有精神分裂。现在我们来对约翰这个人物进行分析。 一、个性分析:思维与情感的冲突 《美丽心灵》展现了一个数学天才的思想。”在纳斯的思想中,数学似乎可以解释一切。他观察生活中的一切,并用数学公式和数学推理来表达生活中的一切。如橄榄球比赛、鸽子的活动周期、一个女人在追抢了她钱包的男人的表现等等,他那著名的博弈论的灵感就是来源于对酒吧里的男女社交活动的观察。透过写满公式的窗户,可以看到纳斯那若有所思的脸,在他眼中的世界是充满数字、逻辑和推理的理性世界,并且在他所理解的理性世界中孜孜不倦地追求。 与他在数理世界中的追求相反的是,他对现实生活的热情不大。影片的开始也通过一些片断表现了纳斯的个性。他生性孤僻,言语不多,拒绝社交,与其他同学的生活格格不入。无疑,纳斯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心理分析大师荣格在谈到心理类型时把思维、情感、感觉、直觉作为功能十字图的四极,其中心是自我。其中思维和情感相对,感觉和直觉相对。自我在这相对的两维中都可能有偏差。喜好思维的人其自我的意志力便导向思维那一端,情感就只能放在下端而处于一种次要功能。当两者相对比较平衡时,自我仍能较好地理解和控制情感,这时的情感是一种理性情感。但越习惯于思考的人,情感就容易越受到排斥。当思维占据了意识的全部时,情感就只能在无意识中起作用。情感由于受到排斥而不能被意识所理解和控制,往往就会失去理性而成为非理性情感。因此纳斯并不害怕别人对他思维的攻击,因为那是他能够意识和控制的,但是他害怕来自无意识的情感,那是他不能理解和不能控制的领域。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纳斯那木讷的表情下隐藏的是他内心复杂的冲突,成功与失败、孤独与认可、爱与结果…… 纳斯的三种非理性情感 1.对失败的恐惧 他害怕失败,拒绝失败,并且不能接受失败。电影中有一个片断是他的竞争对手汉森向他挑战下棋比赛。汉森说:“怕了吧?”纳斯充满自信地说:“怕了,非常害怕,但怕的人是你。”然而当纳斯输了棋之后,他愣住了,不能接受事实,并说:“你本不该赢的,我先走的棋,天衣无缝,这棋肯定有陷阱。”纳斯紧张地站起来,慌乱中把棋盘也打翻了。后来,他与幻想中的室友谈起这件事时仍然耿耿于怀:“我输给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我本来掌握了主动权的,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失了手,一定是他暗中搞的鬼。”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纳斯在惧怕失败时的焦虑表现,在他没有写出得到认可的论文时,他感到深深的挫败感,一头撞向写满复杂公式的玻璃窗上,痛苦地说:“我只能想到这么多了。”纳斯追求成功,追求荣誉,他的情感被这欲望深深地占据着。

美国电影电视剧中最常上镜的五所大学

爱看好莱坞电影和美剧的朋友都会发现,在这些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将美国高校作为背景。下面我们盘点了五所最经常出现在电影中的美国大学。已经留学或计划在未来留学的朋友们,或许某一天,你会发现自己也出现在了电影里! 哈佛大学(Harvard) 作为一所号称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哈佛被公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学校园,而且这一认识在美国流行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以哈佛为情节发生地的电影有:《灵魂男人》(SoulMan), 《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黑帮千金追杀令》(HarvardMan),《High 到哈佛》(How High),《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偷钱上哈佛》(StealingHarvard),《激辩风云》(The Great Debaters)以及《社交网络》(The SocialNetwork)。然而,哈佛其实是禁止在校园内拍电影的。也就是说,当你以为自己正沉浸在《社交网络》在哈佛校园里展开的精彩剧情,或者以为遇到马特?达蒙在《心灵捕手》里扮演的叛逆天才时,其实,不好意思,你看到的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作为纽约市内为数不多的一所有明确校园区域的大学,毫无疑问在哥伦比亚大学拍的电影是最多的。在许多方面,哥伦比亚大学都和哈佛截然相反。根据学校的规定,哥伦比亚大学本身的名字不允许在电影中出现。但是,哥大仍会让电影摄制组把他们作为电影中大学的场景替身。在哥大拍摄过的著名电影有:《纵横宇宙》(Acrossthe Universe),《魔法奇缘》(Enchanted),《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Spotless Mind),《愤怒管理》(AngerManagement),《K星异客》(K-Pax),《金赛性学教授》(Kinsey),《新郎不是我》(Made of Honor),《马尔科姆?艾克斯》(Malcolm X),《曼哈顿》(Manhattan),《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致命急件》(Premium Rush),《勇闯夺命岛》(The Rock),《公主日记》(The PrincessDiaries),《捉鬼敢死队I》,《捉鬼敢死队II》(Ghostbusters I and II),《全民情敌》(Hitch),《蜘蛛侠I》,《蜘蛛侠II》( Spiderman I andII)。著名的电视剧包括《第七天堂》(7thHeaven),《废柴联盟》(Community),《豪

《美丽心灵》精神分裂症分析

《美丽心灵》观后感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评分8.8的电影,其艺术含量不言而喻。但是如果要从心理角度来对影片主角纳什进行变态心理分析,就需要剔除该人物作为电影形象的艺术加工成分,将他作为一个精神分裂症天才的独特案例,加以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病。是一种对患者本人和家庭成员的生活产生强烈影响的复杂的综合症。该病症的心理异常表现十分复杂多样,基本特点是病人的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甚至相互分裂。会出现的病症有:思维障碍(其中包括联想障碍、逻辑进程障碍和妄想)、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感知觉障碍和一些其他的异常表现。下面,我就首先从症状表现来分析纳什的精神分裂症。 一、症状表现 1、思维障碍 通过影片的描述,我发现在思维障碍方面,纳什患有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显着的症状之一。对于观察者来说,妄想的内容十分古怪,表明患者与现实的脱离。常见的妄想有夸大妄想、被控制感、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和躯体妄想。夸大妄想是由那些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的信念构成的。影片中纳什是个数学天才,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名气,并且在五角大楼成功地破解了密码。可是他并不满足于那些将军不太热情的感谢。于是国防部的帕切尔出现了,将关系到15万人的生命的项目交托与他。纳什觉得自己就是拯救国家于危难的英雄。这就是纳什的夸大妄想的表现。除此之外,纳什还有被害妄想。严格来说,从他一开始接受帕切尔的任务时,他就时刻担心事情败露。每次那个荒废的仓库寄密件时,都担心有人跟踪而神情紧张。在一场幻觉的枪战过后,纳什以为自己的为国安局破译间谍密码的工作暴露了,于是他就变得更加紧张,时时刻刻都会注意身边的人是不是来抓自己。直到在一次大学演讲上,几个精神病院的医生真的来“抓”他医院时,他拼了命的逃跑。牵连观念是指某些人或事对个体具有特殊意义。就像纳什,他坚定不移的认为美国的所有报刊杂志里藏着关系到15万人生命的国家机密,并且只有他能够看得出来。那一个个常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新闻、广告,在纳什的眼睛里同编排成一连串的密码,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这就是纳什关系妄想的表现。 2、感知觉障碍 在感知觉障碍方面,纳什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幻觉。幻觉就是指虚幻的感知觉,即患

经典电影排行讲课教案

分享 返回分享首页? 分享 IMDB TOP250 电影全攻略 来源:鄢尚军的日志 IMDB TOP250 电影全攻略 众所周知,IMDB的排行榜一直是精华电影的标志之一,特出此专题把IMDB Top 250的电影列出来,帮助网友在这漫漫的长假中,可以在这些经典的电影中找到一点点快乐。 排名电影名(点击搜索资源)IMDB评分 1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9.1 2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 9.1 3 《蝙蝠侠前传2:暗夜骑士》The Dark Knight (2008) 9 4 《教父II》The Godfather: Part II (1974) 9 5 《黄金三镖客》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Il (1966) 8.9 6 《低俗小说》Pulp Fiction (1994) 8.9 7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 (1993) 8.8 8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8.8 9 《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 8. 8 10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1957) 8.8 11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 (1942) 8.8 12 《星球大战》Star Wars (1977) 8.8 13 《七武士》Shichinin no samurai (1954) 8.8 14 《魔戒III》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 8.8 15 《好家伙》Goodfellas (1990) 8.7 16 《后窗》Rear Window (1954) 8.7 17 《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 8.7 18 《上帝之城》Cidade de Deus (2002) 8.7 19 《西部往事》C'era una volta il West (1968) 8.7 20 《魔戒I》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8.7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电影《美丽心灵》

这部影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讲述了小约翰?福布斯-纳什在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该理论虽只有短短26页,却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就在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蜚声国际时,他的出众直觉因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扰,然而这并没阻止他向学术上的最高层进军的步伐,在深爱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走得虽然艰缓,却始终没有停步,而最终,凭借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他如愿以偿得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故事。 影片中纳什深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扰,而他的症状也正符合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偏执型。影片中他表现出以下症状: (1)感知觉出现障碍。他出现了幻觉,自己虚构了三个人物,并且幻想自己正在参与军事机密活动,自己是一个英雄,用自己深爱的数字和逻辑拯救世人。 (2)出现了被害妄想,感觉自己一直被前苏联的间谍组织所监视并企图将其抓走。电影中当精神病院的人员将他强制带走时,他认为自己是被前苏联的神秘组织给抓走了。 (3)对待家人,他情感淡漠。深爱他的妻子默默地为他奉献着,但他也从未想过要为其分担过。影片中他抱着自己未满一周岁的儿子,即使儿子哭的再伤心,他也不以为意。 (4)他的认知功能出现了障碍。患病的他,不能再思考数学难题。 在影片中没有直接说明纳什患病的原因,但在我看来是纳什的性格所致。 在影片中,学生时代的纳什争强好胜,性格内向却总是有强烈的表现欲。他恃才傲物,不去上课,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甚至要求老板请爱因斯坦来倾听自己的学术观点,在窗户的玻璃上涂写繁复的公式,在校园里旁若无人地观察鸽子的争食,画下谁也不明白的图案……后来工作后,他仍对大部分人瞧不起,讲课潦草,为了显示自己多牛还把教科书扔到了垃圾筒里。然而不幸的是,他内向又不善交际的性格使得他:敏感、脆弱、神经质。他渴望成功,

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 发表时间:2016-03-07T09:10:31.50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李菲叶飞英余秋容 [导读]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精神分裂症容易反复发作,据了解有80%患者在5年内出现复发.常规治疗管理下患者容易反复性发 作。 李菲叶飞英余秋容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广东惠州516001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C034.作 者简介:李菲,女,1981年5月,籍贯:山东(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精神疾病诊治及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工作.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在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200例精神 分裂症患者,将纳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行全病程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将未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 理,能够定期复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评估指标差异.结果:在阴性与阳性症状的评分上,治疗 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上,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能力量表评估上,观 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全病程个案管理的干预效果显著,有效的提升患者恢复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 症; 全病程个案管理; 干预效果Thewholecourseofschizophreniainterventioncasemanagement【Abstract】objective Toexplorethefullcourseofschizophreniacasemanagementintervention.Methods livinginthecommunityintothenationalseverementaldiseasemanagementtreatmentprogramthewholecourseofthecas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schiz 100casestothestudygroup,willnotbeincludedseverementaldiseasemanagement,toregularlyreferral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100casesascontrolgroup.Thenanalyticalassessmentindexdifferencesafter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 Inthenegativeandpositivesymptomsscore,SocialDisabilityScreeningratingscale,thelivingscaleassessG ment,observationgroup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 Interventionwholecourseofthecas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signifiGcantly【K,etyoewfofredcsti】velyimprovepatientrecoveryeffect. schizophrenia; thewholecourseofcase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911【文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04-02 精神分裂症容易反复发作,据了解有80%患者在5年内出现复发.常规治疗管理下患者容易反复性发作,治疗依从性不高.对患者病情的 控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状态,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家属的生活压力[1-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在2012年4月至2013年9月期间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纳入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 行全病程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研究组,将未纳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能够定期复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设为对照 组.其中对照组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范围为17岁至64岁,平均年龄为(46.8±5.2)岁;观察组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范 围为18岁至67岁,平均年龄为(45.2±4.6)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未纳入到个案管理模式中,观察组运用全病程个案管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在全病程个案管 理模式运用中,需要充分调动所有相关单位与人员的专业性,其中包括项目办公室、慢病防治站、护理人员、精神科医师、家属、社区全科医 生、心理治疗师、社工、社区民警等.其中项目组长有精神科医师担任,具体治疗计划实施由社区全科医生担任其个案管理员.首先需要对患 者的综合情况做评估,包括患者家庭情况、年龄、性格、病史情况、生理状况、经济水平等,分析出患者所具有的个人优势与劣势,了解疾病 发病的根源以及相关环境的刺激因素,从而设计符合患者个人情况管理方案.在全病程个案管理方案上,要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和职业功 能等多方面的康复进行康复计划[3-4].要针对患者的精神状态、治疗依从性、危险性、躯体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做全面评估,而后做 专业的药物治疗、管理和行为等问题的管理方案.依据患者情况做对应的生活职业康复规划,对其个人的日常生活、家庭与人际交往关系处 理、家务劳动与社区适应、学习与职业情况、康复的主动性与配合度状态等,进行对应的可执行的康复措施与指导.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康复 应该以生活职业能力为主方向,尽可能的挖掘患者生存与恢复潜能力,提升其职业与社会生存适应能力;如果患者属于病情基本稳定,可以首先 以医疗计划为起始,而后辅助生活职业能力的康复规划;如果患者属于不稳定病情状态,要集中以医疗计划为主方向,强调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 精神状态改善,降低危险问题;依据患者情况做好三级管理,做针对性的具体操作. 1.3评估观察评估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情况.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采用百分 制进行,分数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了解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评定,其中包括患者家庭中活动能力、自立能力、家庭职能、关心与兴 趣、责任与计划的情况,分数越高代表社会功能缺陷问题严重程度越高;生活能力评定表,其中包括个人心理、社会、生理、环境领域等情况, 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能力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分析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 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评定情况在阴性与阳性症状评估评分上,在治疗前,两组患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在治疗后的3个 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评定情况中,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