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表面工程与摩擦学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中的摩擦学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摩擦学研究

机械设计中的摩擦学研究摩擦学是机械设计中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摩擦、磨损以及润滑等方面的知识。

在机械工程中,摩擦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对机械系统的性能、寿命以及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摩擦学对于机械设计以及制造工业来说至关重要。

摩擦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它会导致能量的损失和磨损的加剧,而这些都会对机械系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机械设计中,减小摩擦力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首先,润滑是减小摩擦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在物体表面施加一层润滑剂,可以形成滑动界面,减小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

润滑剂可以分为干润滑和油润滑两种类型。

干润滑就是在干燥环境中使用润滑剂,而油润滑则需要在有液态介质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适当选择和使用润滑剂,可以显著降低机械系统的摩擦力。

另外一个关键问题是磨损。

摩擦力会导致物体表面的磨损,进一步影响机械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研究磨损特性以及磨损机制对于机械设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磨损的性质,可以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合适的材料和润滑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延长机械系统的使用寿命。

摩擦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表面工程。

通过对物体表面进行微观处理,可以改变其表面性质,从而实现减小摩擦的目的。

表面工程包括表面涂层、表面纹理和表面修饰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增加表面的硬度、降低表面粗糙度、改变摩擦系数等,进而减小摩擦力。

表面工程的研究结果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

除了表面工程外,材料的选择也对机械系统的摩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特性。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对于高速运动的机械系统,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耐磨性和高温稳定性的材料,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除了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摩擦学研究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问题。

摩擦学的进展和未来

摩擦学的进展和未来

摩擦学的进展和未来一、本文概述摩擦学,作为一门研究物体间接触表面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摩擦、磨损和润滑现象的学科,自其诞生以来就在工业、交通、能源、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摩擦学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新的理论、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摩擦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将回顾摩擦学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经典摩擦理论到现代的纳米摩擦学、生物摩擦学等新兴分支。

接着,我们将重点介绍摩擦学在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如高性能涂层材料、纳米摩擦调控技术、智能润滑系统等。

我们还将讨论摩擦学在能源转换与存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在展望未来部分,我们将分析摩擦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如跨学科融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

我们还将探讨摩擦学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发展前景,以及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潜力。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摩擦学的进展和未来,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者、工程师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摩擦学的基础理论摩擦学,作为一门研究物体表面间相互作用和摩擦现象的科学,其基础理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力学等。

这些基础理论为摩擦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也为未来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接触力学理论:接触力学是摩擦学的基础,主要研究物体表面的接触行为和接触应力分布。

该理论通过研究接触表面的形貌、材料属性和载荷等因素,揭示了接触界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为摩擦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弹塑性理论:弹塑性理论主要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行为,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该理论为摩擦学提供了关于材料表面在摩擦过程中变形和损伤机制的重要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摩擦现象的本质。

摩擦热学: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物体表面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摩擦热学主要研究摩擦过程中的热量产生、传递和消散等问题。

2012西交研究生课程目录

2012西交研究生课程目录

课程编号统一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单位任课教师学分开课季节备注001987BXHJ6006社会实践(硕士)1001988BXHJ6005科研实践(硕士)1001991BXHJ7001外国语水平统考(同力)0001992BXHJ6001选题报告(硕士)1001993BXHJ6002学术活动(硕士)1001994BXHJ8001中期考核(博士)1001995BXHJ8002撰写基金(博士)1001996BXHJ7002学科综合水平统考(同力)0001997BXHJ6003讲座(硕士)2001998BXHJ6004实践环节2001999BXHJ8003讲座(博士)3011001ENGL6001实用科技英文写作机械唐一平2春下、秋上秋博选,春硕选031001ENPO6001高等流体力学能动张荻,李国君3秋季031002ENPO7001数值传热学能动陶文铨3秋季031003ENGL6016英语科技论文实用写作方法能动俞炳丰2秋下041001INSM6001非电量电测技术电气刘晓晖,孙晓华3春季、秋季041002EELC6001微机控制系统及其应用电气张彦斌,贾立新,曹晖,司刚全3秋季041003EELC6002电子技术工程设计与实验电气金印彬3春季041004EELC6003DSP技术及其应用电气宁改娣,曾翔君,骆一萍2秋上041005EELC6004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电气陈刚2春上041006INSM6002嵌入式系统及其设计电气曹建安2春上041007INSM6003智能仪器设计电气曾翔君2春上051001COMP7001软件工程专题电信刘向东2秋上051003INFT6002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电信殷勤业,张建国2秋下051004AUTO7001微机控制系统及应用电信韩九强,杨静,刘小勇3秋季051005AUTO6001最优控制电信高峰,吴江2春下051006AUTO6002数字信号处理电信张元林2春下051007AUTO6003泛函分析及应用电信韩崇昭,丁宝苍2春下051008COMP7002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电信陈妍,李平均2春下051009COMP7003Internet原理与技术电信王志文2秋下051010COMP7004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电信张亚明2秋上051011COMP7005面向对象技术电信徐宏喆2春上051012COMP7006软件开发电信李波2春上061001MECH7001振动理论航天谢石林,张改慧,张希农,徐自力3秋季061002MECH6001有限元原理及工程应用航天韩省亮,张亚红,白长青2春季091002MATH6001计算方法(A)数统李乃成,梅立泉,高静3秋季091003MATH6002计算方法(B)数统苏剑,黄昌斌,马军3秋季091004MATH6003工程优化方法及其应用数统李换琴2春上091005MATH6004有限元方法及其程序设计数统晏文璟2春上091006MATH6005数理统计数统施雨2秋下课程编号统一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单位任课教师学分开课季节备注091007MATH6006随机过程数统施雨2春上、秋上091008MATH6007应用数学基础数统张正策2秋下091010PHYS7001研究生创新物理实验理学王红理3春季101003MLMD6002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人文张帆12春季、秋季101004MLMD600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Ⅱ人文刘儒,王宏波1春季人文陆卫明2春季、秋季101005MLMD60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01006MLMD6005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人文王宏波1春季、秋季论101007PHLS6001自然辩证法概论人文邬焜,王小红1春季、秋季101008MLMD6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人文张帆12春季、秋季121001ENGL6002高级英语口语外语外教,张雨金2春季、秋季121002ENGL6003英文影视听说外语吉乐2春下121003ENGL6004商务沟通英语外语张雨金2春下121004ENGL6005翻译理论与实践外语李颖玉,王非2春上121005ENGL6006学术交流英语外语李蓓岚2春下121006ENGL6007西方文化名著选读外语吴莹2春下121007ENGL6014英语写作外语郭继荣2春季、秋季121008ENGL6009西方文化渊源外语冯广宜2春上121009ENGL6010歌曲中的现代美国历史外语刘影2春上121010ENGL6015综合英语外语郭继荣2秋季121057ENGL6012口译技能与实践外语王非2春下121058ENGL6013论文写作与发表外语郭继荣2秋下121059ENGL6008跨文化交际外语郭继荣,折鸿雁2春下121061ENGL6011英语报刊选读外语朱元2春上181108CUIC6001信息检索与利用公管陈希南1秋上012002MACH7102精密运动系统设计毛军红2春上012003MACH6103TRIZ创新设计研究樊超然2春上012004ARCH6108工程艺术设计许楗2春上012005PHLS6101设计美学1李乐山2秋上012006PSYL6102设计心理学李乐山2秋上012007PHLS6102符号学李乐山2春上012009COMP7118人机界面设计研究李乐山2秋下012010MACH6104概念设计研究樊超然2秋下012011CUIC7101西方现代传播理论张如良2秋下012012PHLS6103现代美学张如良2秋下012015MACH7103机器人机构分析与综合徐海波,赵卫军2春上012016MACH7104流体润滑理论徐华2秋上012019AUTO7114复杂机电系统的人工智能控制技术赵升吨,于德弘2秋上012020MACH8101磁悬浮技术孙岩桦,王世琥2春上012021MACH7105特种成形技术及应用赵升吨,于德弘2春上012023MACH8102电动汽车技术曹秉刚2秋上012024MACH8103快速成形技术及其应用赵万华,卢秉恒2秋下012025MACH8104面向制造工程的智能计算信息学江平宇2春上012026MACH7106塑性加工模拟理论与技术2春上012027MACH7107设计及制造质量工程陈富民,陈琨2春上012028MACH7108虚拟制造与网络化制造信息工程基础周光辉,张定红2秋上012029AUTO7115机械系统集散控制陶涛2秋上012030MACH8105生物制造工程李涤尘2春上012032MACH7109制造系统建模、性能分析与优化李宗斌,陈富民2春上012034INSM7102现代无损检测技术沈玉娣,曹军义2春上012035INSM7103精密测试技术赵玉龙,李兵2秋下012036INSM7104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郭俊杰,杨川2秋下012037INSM6101光学信息处理王昭2春上012040METR7101误差理论及数据处理苑国英,景蔚萱2春上012041INSM7105工程光学王昭2秋下012043INSM8101微纳米测试技术王海容,景蔚萱2春上012046INSM7106嵌入式系统及其电路的开发设计毕宏彦2春上012048INSM7107智能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徐光华,张庆2春上012049MACH6105现代机械设计张优云2秋下012050MACH7110机电系统控制曹秉刚,虞烈,王孙安3秋季012051MACH7111监测诊断理论与技术沈玉娣,张西宁3秋季012052MACH8106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高建民,陈富民,张英杰2秋下012053INSM6102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张西宁,訾艳阳2秋下012054INSM6103现代光学测试技术赵宏,乐开端2秋下012055MACH8107微纳制造技术丁玉成2秋下012056MACH6106机械振动工程分析理论及控制技术吴成军2春上012057MACH6107现代测试技术张优云,景敏卿2春上012058MACH6108CAD/CAM/CAE理论基础与应用(A)江平宇,赵丽萍,周光辉2秋下012059MACH6109CAD/CAM/CAE理论基础及应用(B)陈渭2秋下012060MACH7112现代数控技术及装备张东升,梅雪松2秋上012061MACH7113精密成形技术苏文斌2秋上012062AUTO6115现代控制工程李天石,王军平2秋上012063INSM8102微机电系统蒋庄德,卢德江2秋下012064MACH7114机械系统动力学王晶,刘恒2春上012065MACH7115噪声分析与控制吴九汇2春上012066MACH7116计算运动图形学基础郑镁2春上012067MACH7117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方素平2春上012068SCTR8101科学研究中的若干方法王昭,等2春上012180MACH7118人因素和人机学陈天宁2春上012181MACH6501数字控制技术及高级数控编程张英杰4秋下012182MACH6502CAD原理及软件应用邱志惠,武通海,陈渭4秋下012183MACH6503有限元方法及CAE软件应用(ANSYS等)刘恒,陈雪峰,孙岩桦,李兵24秋季012184MACH6504现代模具设计及制造苏文斌,王立忠4秋季012185MACH6505现代测试技术及仪器应用景敏卿,张小栋,温广瑞4秋季012186MACH7119齿轮啮合原理2秋上012187MACH7120工程摩擦学董光能,武通海2秋上012189MACH7401有限元仿真及应用2秋下012190MACH7402纳米表面工程与摩擦学2春上022001PHYS6101固体物理导论马飞2秋上022002MATL6101材料断裂与疲劳刘刚2春下022003MATL6102纳米材料导论方吉祥2秋下022004MATL6103新型功能材料宋晓平2春季022005MATL6104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备方法杨建锋2秋下022006MATL6105先进材料焊接学张建勋2秋上022007MATL6106金属凝固学高义民2秋下022008MATL6107表面分析与薄膜朱晓东2秋上022009MATL7102纳米陶瓷材料王红洁2秋下022010MATL7103微观组织力学刘刚,江峰2春上022011MATL7104生物医用材料郭大刚2秋上022012MATL7105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杨冠军2春上022013MATL7106陶瓷材料力学性能刘桂武2秋上022014MATL7107先进复合材料徐彤2春上022016MATL7108材料热力学周根树2秋上022017MATL7109材料表面工程学黄平2春上022018MATL7110金属材料磨损邢建东2春上022019MATL7111材料成形传输原理李梅娥2秋上022020MATL7112材料累加成形与应用李长久2秋上022021MATL7113纺织材料学导论2秋上022022MATL7114计算材料学丁向东,何成2春上022023MATL7115材料与结构可靠性孙琨2春上022024MATL7116现代材料物理研究方法蔡和平2春上022026MATL7117材料塑性成形技术藏顺来2秋下022027MATL8101材料科学进展杨建锋2秋下022028MATL8102材料物理与化学进展宋晓平2春下022029MATL8103材料工程进展张建勋2春上022030MATL7118材料力学行为孙巧艳2春下022031CENG7101新型高分子材料宋月贤2春上022032MATL7119新能源材料李成新2秋上022033MATL7120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郭朝维2春季022034CENG7102先进材料化学钱军民2春上022035MATL7121亚稳金属材料贺林2春下022036MATL7501材料热处理及其应用王继平2春上022037MATL7502大型工程材料应用概论张建勋2秋上022038MATL7503材料加工技术实验牛靖2春上032002NUCL6101核反应堆安全传热学苏光辉,秋穗正,田文喜2春上032003NUCL8101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近代进展苏光辉,秋穗正,田文喜2春下032005NUCL8102核辐射成像技术胡华四2秋下032006NUCL6103蒙特卡罗方法在核技术中的应用张建民,赵耀林2秋下032007NUCL6104中子输运理论与数值方法吴宏春,曹良志,郑友琦2秋上032009PHYS7101应用核物理学贺朝会,赵耀林2春上032011PHYS7102中子物理学胡华四,欧阳晓平2春下032012MECH7116流体力学的近代进展席光,刘小民,孙中国2秋上032013ENPO7101透平机械中的两相高速流动王新军2春上032015ENPO6102现代流动测试技术毛靖儒,王顺森2春上032016ENPO6103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丰镇平,李亮2秋上032018CENG8101化工压力容器技术进展程光旭,段权2春上032019ENPO8101工业过程先进控制技术进展张早校,杨福胜2秋下032020NUCL7101核电厂概率安全评价单建强2秋上032021NUCL6105中子扩散理论及数值方法吴宏春,曹良志,郑友琦2秋下032022CENG7103煤化工反应设备数值模拟李云,胡海军2春下032023SCTR8102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冯全科,余小玲2春下032025ENPO7102气液两相流与沸腾传热王树众3春季032027NUCL6107核电厂瞬态数值方法与安全分析单建强,苟军利,张博2春上032028NUCL8103核反应堆动力学近代进展赵福宇2秋上032029NUCL6108核动力厂动态过程与现代控制赵福宇2春下032030NUCL6109核反应堆热工数值分析秋穗正,苏光辉,田文喜2秋上032031NUCL7102核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张建民2春上032032ENPO7103压缩机及制冷的节能新技术曹锋,畅云峰,吴华根2春上032033ENPO8102计算传热学的近代进展陶文铨2春下032035ENPO7104流体热物性推算王晓坡,刘志刚2春上032037ENPO7105实验热力学赵小明,吴江涛2春上032039CENG7104化工过程装备李云,魏进家,段权3春季032040ENPO6104张量分析及其工程应用张楚华2秋下032041ENPO7106流动过程的高精度模拟方法与技术孙金菊,秦国良,孙中国2春上032042ENPO6105工程湍流王元,李景银3春下032043ENPO7107叶轮机械内部流场数值分析方法席光,刘小民3春季032044ENPO7108动力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分析袁奇,谢永慧2春下032045ENPO6106非线性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岔及其数值分析张家忠2秋下032047ENPO7109气动声学基础及噪声控制技术秦国良,毛义军2秋上032048ENPO7110多相流测试王海军2春下032049MECH6122多相流动力学郭烈锦2秋下032050ENPO7111节能与环保毕勤成2秋下032051ENPO7112两相流数值模拟李会雄,陈斌2秋下032052ENPO6116新能源转化的原理与技术郭烈锦2春上032053ENPO7113燃烧科学与技术的近代发展谭厚章2春下032054ENPO7114气固两相流及其燃烧周屈兰2秋上032056ENPO7115洁净煤技术近代进展惠世恩,李娜2春上032057ENPO7116多相流及其进展车得福,李会雄,毕勤成2秋上032058ENPO6107现代控制工程及测试技术巨林仓,周延2春下032059ENPO6108新型动力循环戴义平,种道彤2春上032060ENPO6109多联产技术及其进展严俊杰,陈国慧2秋上032061ENPO7117火电厂运行诊断刘继平,屠珊2春上032062ENPO7118低温系统及其设备的工作过程侯予,赵红利2秋上032063ENPO8104低温制冷技术最新进展厉彦忠,文健2秋上032064ENPO7119高等低温技术学厉彦忠,谭宏博2春下032066ENPO7120压缩机优化设计技术屈宗长,冯全科,吴建华2春上032067ENPO7121现代制冷空调理论及仿真技术鱼剑琳,黄东,陈蕴光3秋季032068ENPO7122压缩机中的数值模拟方法与技术郭蓓,彭学院2春下032069ENPO8105工程热力学的近代发展赵小明,等2春上032070ENPO6110高等传热学王秋旺,唐桂华,吴一宁3春季032071ENPO6111高等工程热力学赵小明,何茂刚,何雅玲,刘迎文3秋季032072ENPO6112高等燃烧学黄佐华,汪映,汤成龙2春上032073ENPO7123高等内燃机原理刘兵2春下032074ENPO7124内燃机工作过程计算模拟及测试黄勇成,刘圣华2春上032075ENPO7125内燃机清洁替代能源王锡斌,汪映2春下032076ENPO8106内燃机燃烧与排放学王锡斌,胡二江2春上032077MECH6123计算流体动力学李军,宋立明2春下032083EVNG7104环境健康与风险评估沈振兴2秋下032109NUCL8104近代反应堆物理分析与计算方法曹良志,郑友琦2春上032111EVNG7101环境工程原理郑春莉2春下032112EVNG6101电化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王云海2秋上032114ENPO7126制冷低温系统热物理技术侯予,陈蕴光,蒲亮3秋季2秋下032115ENPO8107传热学近代进展唐桂华,曾敏,屈治国,王秋旺,陶文铨,李增耀032117CENG7105传递过程分析选论刘永忠2秋上032118EVNG6103绿色产品工程延卫2春下032119CENG7106超常化工过程方涛2秋上032120CENG6101聚合物合成原理及工艺学刘育红2春上032121ENPO7127新型制冷与热泵循环系统田怀璋,晏刚2秋季032122MECH7117微尺度两相流体力学陈斌2春下032123ENPO6113非牛顿功能流体魏进家,齐宝金2秋上032124EVNG8101温室气体捕集与封存技术邓建强,杨福胜2春上032125NUCL7103核环境学基础刘书焕,赵耀林2秋上032126NUCL7104材料辐照效应刘书焕,赵耀林2春下032127EVNG7102环境催化潘华,王云海2春上032128ENPO8108太阳能光电技术导论刘立军,陈雪江2秋下032129CENG6102催化剂研究方法齐随涛2秋上032130ENPO6117强化传热原理与技术屈治国,曾敏2春下032131ECND8108环境经济学冯江涛,延卫2春下032132EVNG8102环境工程中的高级氧化技术饶永芳2秋上032133NUCL6110核反应堆工程设计方法单建强,苏光辉,曹良志2春下032134NUCL7105电离辐射探测学贺朝会,刘书焕2秋下032135CENG6110化工污染控制技术刘宗宽2秋下032136NUCL6111核聚变理论及其应用胡华四2秋下072001ENPO6114高等化工热力学王黎,奚西峰2秋上072002CENG6103化学反应工程选论杨伯伦2秋上072003EVNG6104大气环境学李荫堂2春上072004EVNG6105高等环境监测技术刘红霞2春下072010EVNG6106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贺延龄2春上072011EVNG6107高等环境化学延卫2秋下072013CENG6104催化原理陈庆云,杨贵东2春上072014CENG7107化工过程动态与控制张早校,王斯民2秋下072015CENG7108膜材料与膜过程伊春海2春上072016CENG6105化工过程综合与优化冯霄,沈人杰2春下072022CENG7109化工系统安全分析程光旭,段权2秋上072024BICH6104高等环境生物化学延卫2秋下072025CENG6107最优化方法及应用张早校,邓建强2春上072029CENG7110能源化工过程分析程光旭,李云2秋下072031EVNG7103地球环境学李荫堂2春上072033EVNG6108环境修复工程赵景联2春下072040CENG7111分离工程选论李娜2秋上072041CENG7114化工过程合成与分析刘桂莲,沈人杰2春上072043CENG6109高等化工传递过程刘永忠2春上072045ENPO6115多相流理论建模杨冬,顾红芳2春下042001ELEC7101电力开关电器理论及应用耿英三,闫静2秋上042002ELEC7102电弧电接触理论荣命哲,吴翊2春上042003ELEC7103等离子体物理基础及应用贾申利,史宗谦,王立军2春上042004ELEC7104电器智能化的关键技术宋政湘2秋下042005INSM7108控制系统设计汤晓君2秋下042006ELEC6101软件设计及大型仿真计算系统应用李兴文2春上042007ELEC6102线性系统理论与智能控制基础贾要勤,李黎川3春上042008EELC7123电机专论崔新艺2秋下042011ELEC7105先进PID控制及其应用苏少平2秋下042012ELEC7106电磁器件及系统的分析梁得亮,丁文2春上042013ELEC6103MATLAB及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高琳,丁文2秋下042014ELEC7107电子运行电机及其系统刘新正2秋下042015ELEC6104现代电力系统分析杜正春3春季042016ELEC7108现代控制理论基础方万良3春季042017ELEC7109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张保会2春下042018ELEC7110新型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索南加乐2春下042019ELEC7111电力系统可靠性别朝红2秋下042020ELEC7112电力市场王秀丽2秋下3春季042022ELEC8101高电压专题汲胜昌,张乔根,张冠军,谢彦召,李江涛042023ELEC7113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杨兰均,刘轩东2秋上042024ELEC7114气体放电专论丁卫东2秋上042025INSM7109电磁脉冲的产生与测量技术汲胜昌2秋下042026ELEC7115电力设备诊断技术李洪杰2秋下042027ELEC7116电力系统电磁暂态数字仿真技术郭洁,邓军波3秋季042029ELEC7117高电压绝缘专论张冠军2春上042030ELEC7118高电压技术的应用罗勇芬2秋上042031ELEC6105电气电子材料物理性质李盛涛2春上042032ELEC7119电介质物理专题钟力生3春季042033ELEC7120电气材料分析高级实验李仰平2秋上042034ELEC7121电气绝缘测试与分析技术徐阳2秋上042035INSM7110绝缘检测用传感器与测控技术成永红2春上042036ELEC6106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卓放2春上042037ELEC7122电力电子装置设计技术杨旭,裴云庆2春上042038ELEC7123高频电力电子电路的建模与控制刘进军3春季042039ELEC7124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王跃2春上042040ELEC7125电磁干扰与电磁兼容技术肖国春2秋上042041ELEC7126三相高频电力电子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刘进军2秋下042042ELEC7127运动控制技术沈传文2春上042043EELC7124工业控制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司刚全2春上042044EELC7125系统分析与建模胡飞虎2春上042046ELEC7128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甘永梅2秋下042047ELEC6107电网络理论罗先觉3秋季042048ELEC6108电磁场理论马西奎3春季042049ELEC6109非线性电路理论刘崇新2秋下042050ELEC7129非线性动力学近代理论张浩,邹建龙,王发强2春上042051ELEC7130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与优化方法邱捷,王曙鸿2春上042054INSM6104现代测控系统集成设计丁晖,刘懿莹2秋下042055INSM6105智能传感器系统张勇,汤晓君2秋下、春下042056INSM6106电气测量技术与仪器郭福田2春上042057ELEC7131电磁兼容技术路灿2春上042060EELC7126SOPC技术基础王建校2秋下042063ELEC8102电力半导体器件原理及应用技术2春上042064ELEC8103可再生新能源技术严陆光1春下042065ELEC7132高压大电流测控技术陈景亮,姚学玲3春季042066ELEC7133工程电介质材料物理L. A. Dssado,吴锴2秋季042067INSM7111现代过程控制技术胡红利2春下042079ELEC8104等离子工程方大庆2春季042080ELEC3007电力设备绝缘设计原理彭宗仁3秋季042081ELEC4006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郑晓泉3秋季042082ELEC3062电机学崔新艺,高琳,刘新正 4.5秋季042083ELEC3063电子电力技术裴云庆3秋季042084ELEC3011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李江涛3秋季042085ELEC3016电力开关设备闫静3秋季042086ELEC7134特殊环境下电介质材料破坏机理与性能提高成永红2秋季042088ELEC8105电力系统新技术焦莉2秋季042089ELEC7135光伏发电基础及应用(苏研院)张宏2秋上042090ELEC7136电器智能化的关键技术(苏研院)张杭2秋季042091EELC6401微机控制系统及应用(英文)曹晖3秋季042092ELEC6402电力电子技术刘进军3秋季042093ELEC6403现代控制工程甘永梅3春季042094ELEC6404Electric Networks Theory3秋季042095ELEC6405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3秋季042097ELEC6406电力电子装置设计杨旭3秋季042098ELEC6110电磁场理论(B)马西奎3秋季042099ELEC7137高功率电磁学谢彦召2秋季042100ELEC7138Introduction to Smart Grid焦在滨2秋季052001INFT7101通信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王文杰2秋上052003INFT6003时频分析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殷勤业2春上052004INFT6101数字图像处理梁毅军3秋季052005AUTO7101计算机图形学刘跃虎2春下052006AUTO7102SOC设计方法葛晨阳2秋上052007INFT8101计算机视觉牟轩沁2春上052008INFT7102数字系统设计与实现牟轩沁3春季052009INFT7103模式识别原理齐春3春季052010INFT6102数字信号处理II殷勤业,穆鹏程,王慧明3春季052011INFT7104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及其应用沈雪峰,符均2秋上052012INFT6103小波分析导论刘贵忠,侯兴松3春季052013INFT7105微波有源与无源电路原理黄斌科,张安学3秋季052014INFT7106光纤通信网络冯恩信2秋上052015INFT6104信号检测与估值任品毅3秋季052016INFT7107视频处理与通信刘贵忠,钱学明,李凡2春上052017INFT7108信息论与编码邓科3春季052019AUTO6101多传感信息融合朱洪艳2春上052021COMP6101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董渭清3秋季052022COMP6102计算机网络理论及应用唐亚哲3春季052023COMP6103分布式系统齐勇,赵季中3春季052024COMP6104程序设计语言理论与实现冯博琴,李波2春上052025COMP6105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赵仲孟2春上052026COMP6106并行计算理论赵银亮3春季052027COMP6107高等数理逻辑刘国荣3秋季052028COMP6108数据库理论与技术侯迪3秋季052030COMP6109人工智能原理与技术张选平,赵仲孟2秋上052031COMP7101计算机系统性能分析与评价董渭清,钱德沛2秋上052032COMP7102高性能计算董小社,曹海军2春下052034COMP7103计算机科学理论基础刘国荣2春下052035COMP7104信息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郑庆华2秋下052036COMP6110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宋擒豹3秋季052038COMP7105软件形式化方法侯迪2春下052039COMP7106网络安全技术李保红2春下052041COMP7107高速网络技术及计算李卫,王志文2春下052043COMP7108算法分析与复杂性理论刘晓东2春上052044COMP7109WEB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刘均2秋下052046COMP7110人机交互钱屹2秋下052050COMP7111科学计算可视化刘晓东2春下052051COMP7112分布式系统设计与开发赵季中2秋下052053EELC6101光子学张彦鹏,司金海2秋下052054EELC6102信息光学陈烽2秋下052055EELC6103平板显示技术张小宁2秋上052056EELC6104带电粒子光学赵玉清,康永锋2春上052057EELC6105微纳加工原理王兆宏,康永锋2秋下052058EELC6106光通信器件与系统朱京平2春下052059EELC6107等离子体电子学张海波,王芳2春下052061EELC6108晶体物理魏晓勇,靳立3秋季052062EELC7102晶体化学原理汪宏,李振荣2秋上052063EELC6109铁电压电物理徐卓3秋季052064EELC6110半导体器件物理李尊朝2秋下052065EELC6111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邵志标,耿莉3秋季052066EELC7103CMOS模拟系统设计陈贵灿,张鸿3秋季052067EELC6112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叶作光,任巍2秋下052068EELC6113电化学原理与应用徐友龙2春上052069EELC7104数字图象显示梁志虎,张小宁2春下052070EELC7105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程军2秋下052071EELC6114射频微电子学张鸿2春上052072EELC7106低压低功耗CMOS/BICMOS电路与系统耿莉2秋下052073INFT6105天线与无线电波传播蒋延生3秋季052075INFT7109高等电磁理论(B)冯恩信3春季052076INFT7110微波设计与综合测量实验张安学,田春明2春上052077COMP7113VHDL与FPGA设计伍卫国2春上052078INFT7111非平稳信号的广义小波分析及其工程应用高静怀2春上052079COMP7114Ad Hoc网络和传感器网络王换招,张克旺2秋下052080INFT7112波场层析与反演导论高静怀,张安学,周艳辉2秋上052082EELC7108介电测量技术冯玉军,魏晓勇2春上052083EELC7109真空物理翁明2春上052089EELC7112纳米电子器件贺永宁2秋下052090AUTO6102系统辨识王立琦2春下052091AUTO6103随机系统的滤波与控制蔡远利3春季052092AUTO6104线性系统理论曹建福2秋上052093AUTO6105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王拓2秋上052095AUTO6106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袁泽剑,辛景民2秋下052097AUTO6108自适应控制冯祖仁2春上052098AUTO6109系统优化与调度管晓宏2秋上052099AUTO6110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韩九强,张新曼2秋上052100AUTO6111机器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蔡远利,杜友田2春上052101AUTO6112智能计算韩崇昭,韩德强2春上052102AUTO7105多媒体与数字视频技术薛建儒,兰旭光2春上052103AUTO6113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卫军胡2春上052105AUTO7106系统工程与系统集成彭勤科2秋下052108AUTO7108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及应用邢科义2秋下052112EELC6115现代电路理论吴胜利2秋上052113AUTO7110信息安全工程蔡忠闽2秋下052117EELC7113有机光电子学吴朝新,易文辉2春下052118EELC7114薄膜物性史鹏,吴小清2春上052120AUTO7112估计与滤波李晓榕,段战胜,元向辉3秋季052122EELC6116非线性光学及其应用司金海,张彦鹏2春上052123EELC7116半导体光电子学导论张景文2秋上052125EELC7118电子陶瓷工艺原理李振荣2春上052126INFT7113盲信号处理陈文超2春下052129COMP7115可信计算-理论与技术桂小林2春下052130COMP7116图论及其应用杨新宇2春下052131EELC6117高等电磁理论(A)刘纯亮,李永东3春季052132INFT6106线性空间与矩阵分析邓科,李盈,王霞3秋季052164INFT7114矢量量化与图像处理潘志斌2秋下052165INFT6107现代反演理论及其应用高静怀3秋季052166COMP7117网络测量理论和应用胡成臣2秋下052167EELC7127现代集成电路可靠性夏经华,李尊朝2春上052169EELC7128分子电子器件李昕2春上052170EELC7129激光光谱技术易文辉,谭文疆2春下052171EELC7130电子材料与器件计算方法基础王大威,李永东,曹猛2春下052172EELC7131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制备工艺云峰,丁文2春下052173EELC7132超快光子技术及其应用陈涛,谭文疆2春上052174EELC7133聚合物材料-结构、性能与应用程忠阳2春下052175EELC7134碳基电子学刘卫华2春下052176EELC7135光电半导体材料科学与技术李远洁2秋下052177EELC7136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杨光2秋下052178INFT7117无线通信王文杰2春上052179AUTO7116网络化控制系统邹建华,郑辑光2秋下052180AUTO7117虚拟现实技术与机器人张建民,任晓栋2秋上052181AUTO7118计算机视觉的统计方法与机器学习龚怡虹,袁泽剑,刘剑毅2春上052182AUTO7119计算认知科学与工程郑南宁,辛景民,兰旭光2秋下052183AUTO6116非线性系统分析与控制曹建福,连峰2春下052184AUTO7120复杂网络与社会网络分析田锋2秋下062019MECH7118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马利锋2秋下062020MECH8103高等断裂力学李群2秋上062021MECH7119非线性动力学现代理论江俊,洪灵,谢勇2春上062022MECH7101动力学系统建模张新华2秋上062023MECH7102现代振动测试技术徐明龙2春下062024MECH6104固体力学非线性数值方法宋亚勤2秋上062025MECH7103电磁机械力学陈振茂2春下062027MECH7104高等计算力学李录贤2秋上062028MECH6106工程结构动力分析陈玲莉2春上062029AUTO6114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董龙雷3秋季062031MECH7105振动力学实验技术张改慧2春上062032MECH7106振动信号数据处理罗亚军,张希农2秋上062037MECH7120固体中的超声波金峰2春下062041MECH7109模态分析及综合应用技术谢石林2春上062042MECH7110智能结构与振动控制罗亚军,谢石林2春上062043MECH6112有限元方法与ANSYS应用张陵2秋上062044MECH6124现代力学测量技术方钦志,侯得门,张改慧2秋下062046MECH7111复合材料力学分析尚福林2春下062048MECH6115工程疲劳与断裂田晓耕2秋上062053MECH7113材料的力学行为王铁军,申胜平,李录贤,张伟旭2春上062054AASP6101飞行器总体设计胡淑玲,梁勇奇2春下062055MECH6118高等飞行动力学金峰2秋下062057AASP6102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赵桂平,卢天健2春上062059AASP6103飞行器结构动力分析原理与实践周进雄2秋上062060MACH6101可靠性设计基础刘马宝2秋上062061AASP7101气动弹性原理秦战明2春上062063AASP7104计算流固耦合力学陈刚2春季062097AASP6501飞行器气动设计原理与实践陈刚,张科,武俊梅4秋季062098MECH7501结构多场数值分析与设计李跃明,文毅,李勇,白长青4春季062099AASP6503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荣海军,孙剑4春季062100MECH7502力学测量与无损检测李勇,张改慧4秋下062101MECH6120声学理论与工程应用辛锋先,卢天健2春上062102MECH8102纳米材料力学王飞2春上062103MECH7114损伤力学左宏2秋下062104MECH8104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秦庆华2春上062105MECH6125高等弹性理论凌伟,金峰3秋季062106AASP6105飞行器制导与控制原理梁勇奇2秋下062107AASP6106燃烧理论杨亚晶2春下。

摩擦层的名词解释

摩擦层的名词解释

摩擦层的名词解释摩擦层,又被称为摩擦界面,是物理学和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表面,当它们相对运动时,摩擦层起到传递力量和能量的作用。

在工程实践中,了解和控制摩擦层的特性对于设计和制造具有高效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机械设备至关重要。

摩擦实际上是由于物体表面微观不规则性的接触所产生的。

当两个物体发生相对滑动或转动时,它们表面的凸起与凹陷相互干涉,形成摩擦阻力。

这种阻力使得物体难以运动,导致热能的产生。

因此,摩擦不仅会对机械设备的性能产生影响,还可能引起能量和热量的损失。

摩擦层的特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接触表面的材质、粗糙度、润滑剂和温度等。

在理想情况下,一个光滑的表面接触另一个光滑的表面时,摩擦力会相对较小。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物体表面都存在微观不规则性。

这些不规则性会增加接触面积,并导致更大的摩擦力。

因此,为了减小摩擦力,常常需要使用润滑剂来填充物体表面之间的缝隙,减少摩擦层的摩擦。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摩擦层的特性可以被利用。

磨削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利用材料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切削、抛光或修整表面。

在这种情况下,摩擦层必须具备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此外,摩擦层还对润滑剂的选择起到重要的影响。

润滑剂可分为干润滑剂和液态润滑剂两类。

干润滑剂通常是固体,如石墨或润滑脂,通过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来减小摩擦系数。

液态润滑剂则通常是液体,如机油或润滑脂,通过填充物体表面之间的缝隙来减少摩擦。

对于不同的工程应用,需要根据特定的摩擦要求选择适当的润滑剂。

然而,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摩擦现象的理解仍然有待完善。

纳米摩擦学作为一个新兴领域,致力于研究纳米尺度下摩擦力和摩擦层的行为。

通过观察和测量纳米级物体之间的摩擦特性,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摩擦的本质以及如何改善材料的耐磨性和润滑特性。

总之,摩擦层是物理学和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中起到关键作用。

摩擦学与表面技术研究

摩擦学与表面技术研究

摩擦学与表面技术研究第一章概论摩擦学与表面技术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摩擦学研究了物体间的摩擦、磨损及润滑等现象,而表面技术则探讨了如何通过表面工艺的改变来提高材料的性能。

在机械制造中,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对于提高机件效率、延长机器寿命、节约能源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别介绍摩擦学和表面技术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摩擦学摩擦学是研究两个物体接触后互相阻碍相对运动,并伴随着能量的损失的现象及其机制。

摩擦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验摩擦学、理论摩擦学和应用摩擦学。

实验摩擦学是通过实验手段来研究摩擦学现象的一门学科。

实验摩擦学经常需要进行的试验包括摩擦系数测定、磨损实验、润滑实验等。

在试验摩擦学中,科学家们研究了很多现象,如摩擦系数的变化规律、表面形貌的影响、润滑膜的形成及断裂等。

这些实验研究为发展理论摩擦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理论摩擦学是指通过数学和物理方法来研究摩擦学现象的一门学科。

理论摩擦学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理论摩擦学主要研究物体表面的原子层级接触和摩擦机理,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质、表面电荷的分布、几何形态等。

而宏观理论摩擦学则侧重于宏观力学现象的研究,如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现象、低温下的摩擦等。

应用摩擦学是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研究。

应用摩擦学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机械制造、摩擦密封、磨料磨损、润滑和摩擦材料等。

应用摩擦学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机械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第三章表面技术表面技术是指通过表面工艺对材料表面进行改进的一门学科。

表面技术的目的是改善材料表面功能,提高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的工程需求。

表面技术包括表面涂层、表面改性和表面管理。

表面涂层是指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功能涂层,以提高材料的性能。

表面涂层可以是金属涂层、陶瓷涂层或者有机涂层等。

例如,通过表面涂层可以增加零件的抗磨损性、耐腐蚀性和防护性等。

表面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改变材料表面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成分,以提高材料的性能。

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世纪回顾与展望—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温诗铸院士摘要在回顾摩擦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摩擦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流体润滑、材料磨损与表面处理技术、纳米摩擦学等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分析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交叉对摩擦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并介绍了摩擦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如摩擦化学、生物摩擦学、生态摩擦学和微机械学等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摩擦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要求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18世纪的特点是以试验为基础的经验研究模式。

19世纪末,开创了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研究模式。

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涉及力学、热处理、材料科学和物理化学等的边缘学科,从此开创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模式。

1965年首次提出Tribology(摩擦学)一词,简要地定义为“关于摩擦过程的科学”。

此后,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摩擦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1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现代摩擦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1)在以往分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支掌握机械、材料和化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研究队伍,有利于对摩擦学现象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动了摩擦学机理研究的深入发展。

(2)由于摩擦学专业教育的发展和知识普及,以及摩擦学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当今工业界有大量的工程科技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开展研究,促使摩擦学应用研究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3)随着理论与应用的不断完善,摩擦学研究模式开始从以分析摩擦学现象为主逐步向着分析与控制相结合,甚至以控制性能为目标的研究模式发展。

此外,摩擦学研究工作从以往的主要面向设备维修和改造逐步进入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领域。

20世纪60年代后,相关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和纳米科技的发展对摩擦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流体润滑理论以数值解为基础的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简称弹流润滑)理论的建立是润滑理论的重大发展。

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

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

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研究随着人类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摩擦学和表面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

摩擦学是研究物体在接触状态下相对运动行为的科学,而表面工程技术是对材料表面和界面进行改良和优化的技术。

这两个领域的研究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摩擦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当时人们在自行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上对摩擦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摩擦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

目前,摩擦学的应用已经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重要的机械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医疗保健和生命科学等领域。

特别是在机械工业中,摩擦学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发动机、汽车零件、轮轴、轴承等部件都需要进行摩擦学的研究和设计。

另外,表面工程技术的研究也是当今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表面工程技术,一般包括表面改性、表面涂覆、表面加工和表面结构设计等方面。

表面改性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手段,改变材料表面的结构、化学成分、物理状态和机械性能等方面的技术。

表面涂覆技术则是将具有某种性能的涂料或材料涂在其它基材表面上的技术,常用于防腐、防磨、耐高温和防粘附等方面。

表面加工技术主要涉及到材料表面的高效纳米加工和表面改性,可以大大提高材料表面的硬度、强度、密度和耐蚀性。

表面结构设计技术则是通过调整材料表面的形状、大小、分布和排列等方面的结构,来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摩擦学和表面工程技术的研究也有相互交叉和依存的关系。

比如,在机械工业中,材料表面的涂覆和改性可以显著提高零部件的摩擦磨损性能,并能够减少摩擦噪声。

同时,表面加工也可以提高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和润滑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零部件的性能。

因此,摩擦学和表面工程技术的研究对于生产和工程领域均有着重要意义。

在摩擦学和表面工程技术研究领域中,我国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例如,在机械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中对于气、液、固三相界面复杂作用的研究,以及对于含异物的氧化铜表面摩擦性能的研究等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机械结构的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

机械结构的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

机械结构的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摩擦学是研究物体之间相对运动时的力学现象和规律的学科,而机械结构中的摩擦学则是将其应用在机械系统中,以提高运动性能与寿命。

而表面工程技术则是为了改善材料表面的性能而进行的一系列工艺技术和处理方法。

机械结构的摩擦学与表面工程技术在现代工程领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摩擦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1.1 摩擦力与摩擦系数摩擦力是物体在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阻碍力,摩擦系数则是描述物体之间摩擦力大小的参量。

摩擦力对机械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减小摩擦力是提高机械系统效率的关键。

为了有效地减小摩擦力,我们需要了解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并通过表面工程技术对材料进行改良。

1.2 润滑与磨损润滑是减小摩擦力的常用方法,通过在物体之间形成润滑膜,可以减少摩擦力和磨损。

在机械结构中,常用的润滑方式包括干摩擦、润滑油膜、固体润滑材料等。

此外,针对高温和高速运动的机械系统,还可以采用液体金属润滑等先进的润滑方式。

1.3 动摩擦学与静摩擦学动摩擦学和静摩擦学是摩擦学中的两个重要分支。

动摩擦学研究物体在相对运动时的摩擦现象和规律,而静摩擦学研究物体在静止时的摩擦现象和规律。

了解动摩擦学和静摩擦学的原理与特点,对于优化机械结构和提高机械性能非常重要。

二、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2.1 表面硬化技术表面硬化技术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使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抗磨损性能。

常用的表面硬化技术包括淬火、渗碳、涂层等。

表面硬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还可以延长材料的寿命。

2.2 表面涂层技术表面涂层技术是一种通过将特定材料涂覆在基材表面,以改善材料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表面涂层技术包括电镀、喷涂、镀层等。

通过表面涂层技术,可以增强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机械结构的寿命和性能。

2.3 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是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和结构,以提高其摩擦学性能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4润滑与密封总第179期
损试验机上进行。

图3给出了不同成分的涂层的磨损
率。

可以看出含10%(质量分数)Al:0,涂层的磨损
率明显低于纯树脂涂层的磨损率。

A1:0,质量分数为
20%时涂层有最小磨损率,当涂层中AI:O,含量继续
增加时导致了涂层磨损率的增加。

例如,涂层中
Al:0,质量分数为30%时,其磨损率增加非常明显,
已经超过了纯树脂涂层的磨损率。

这可能是A1:O,颗
粒过多,而有限的树脂不能把纳米A120,颗粒牢固地
粘接在一起,从而导致了A1:0,颗粒与基体间的结合
力以及涂层与基底间结合力降低。

研究发现,涂层的磨损
率与其显微硬度有着很强的
对应关系,这些都取决于涂
层中纳米灿:0,颗粒的含
量。

另外,通过对磨损后涂
层表面观察得知,涂层的磨损率越高其磨痕也就相应越深‘51。

A1203质量分数/%
图3AI:0,/聚合物纳米
复合涂层的磨损率
4WC/CoNi和WC/CoNiP纳米复合电镀层
在电镀液中加入不溶性纳米颗粒,使其与金属离子共沉积,能使镀层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如果将纳米WC颗粒均匀分散在Co—Ni和Co-Ni-P基体中形成电镀层,这种镀层有高的硬度及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

试验中首先配制电镀液,通过球磨分散把WC/Co纳米颗粒、氨基碘酸镍、表面活性剂和次磷酸钠配制成胶质电镀液。

Ine0718钢作为基底材料,需要经过清洗、打磨等预处理。

电镀过程中需要对电镀液进行搅拌才能达到理想的沉积效果。

试验中调整控制的参数包括磷的含量、电镀液的pH值、搅拌强度和电流密度。

通过调整以上4个参数,可得到密度为100%的镀层,镀层中纳米WC颗粒分散在CoNi基体内。

镀层的滑动磨损试验在销一盘式摩擦试验机上进行。

镀层的对磨件为钢球,试验在室温下进行,不添加润滑剂。

试验载荷为9.8,4.9,2.45N,滑动速度为50mm/s。

摩擦因数通过记录下的摩擦力及载荷计算得出。

镀层的摩擦因数最低可达0.35,与热喷涂WC/Co涂层的摩擦因数相比明显降低,但是热喷涂WC/Co涂层的磨损率较低。

试验中磷的含量、电镀液pH值、搅拌强度和电流密度4个参数对镀层的摩擦因数均没有太大影响,而镀层的耐磨性主要受电镀液pH值的影响。

另外,镀层中的相组成对其耐磨性和摩擦因数有一定影响。

纳米WC/Co颗粒的加入明显改善了镀层的摩擦磨损特性。

表2是不同相成分的镀层的性能比较‘61。

表2不同相成分的镀层的性能比较
涂层成分(k=-2)磨损mm,彰.N-1㈠,mlo.I了摩擦因数
5Ni-WC—Co纳米电泳沉积层
WC及WC-Co有着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现已经在刀具、岩石钻头、冲孔模具等机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纳米结构的WC及WC-Co涂层有着更高的耐磨性。

电泳沉积法制得的涂层结合强度高,涂层结构均匀致密,表面光洁度好,厚度及成分容易控制,适合于形状复杂的零件。

试验中所用基底材料为304不锈钢。

首先在基底上电镀一层镍,其厚度为20—30岬。

把纳米WC和Ni颗粒均匀混合,并加入丙酮等添加剂配制成胶质悬浊液,用作电泳沉积液。

沉积过程中,需要对沉积液进行搅拌,所用电压为直流600V,沉积时间为lO一20rain。

把沉积完的试样从沉积液中取出,晾干,压实,最后烧结处理,烧结温度分别为1050℃、1100℃和1150℃。

涂层的摩擦磨损试验在球盘式摩擦试验机上进行。

与涂层的对磨件是直径为6nLrn的AI:O,陶瓷球。

试验中载荷为1N,滑动速度为0.01m/s。

对磨损后磨痕的宽度进行了估算,涂层的磨损体积用磨痕宽度来表示。

图4给出了304不锈钢、镀镍层及不同烧结温度的涂层的磨损体积。

可以看出304不锈钢和镀镍层的磨损体积基本相同,1050℃烧结的纳米复合镀层磨损体积最大,1100oC和1150℃烧结的纳米复合涂层磨损体积最小约为304不锈钢和镀镍层的1/2。

1050℃烧结时,对于Ni-WC-Co纳米复合镀层来说温度太低,其空隙率较高,并且涂层材料的结合强度低,所以此时的耐磨性很差。

最后对磨损后的试件
观察分析发现,304不锈
钢与Ni—WC-Co纳米电泳
沉积层的磨损表面形貌有
很大差别。

304不锈钢的
磨损表面非常粗糙,有很
深的刮痕出现,发生了严图4不同涂层的磨损体积
重的塑性变形及材料的粘着转移,并(下转第19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