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社会工作实务写作模板
社会工作实务万能答题模板

社会工作实务万能答题模板《社会工作实务》万能解题模板《社会工作实务》社工考试的重中之重,主要考察学员对于社工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出题类型有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等。
近几年由于考试难度的增加,成为不少同学考试路上的“拦路虎”。
然而,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掌握答题思路是解题的关键。
只要同学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实务终将变成我们眼中的“纸老虎”,从而做到在考试中文思泉涌,各种千奇百怪的题目也将迎刃而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种常见的问题吧!一、针对某类特定人群(个人)的案例分析答题要点1、熟悉各类人群的需要、特点、工作内容和方法。
如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社区矫正、优抚安置。
2、分析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困境,运用通用过程模式的三大视角进行分析:(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个人问题: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社会心理任务、成功解决方法、形成的美德;服务对象现在的问题;个人与社会互动关系问题:家庭、社区、邻里等。
(2)生态系统论视角:微观:个人和家庭;中观:群体、单位、学校、社区等;宏观:社会政策等;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公共或社会支持。
(3)优势视角与增能:优点、力量(来自家人);增能(提升个人能力,个人与社区优势的扩展;政策倡导-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联)。
3、介入计划(1)确定目的与目标(2)介入策略:与相关具体问题相对应,从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以及社会资源几个层面分析介入。
注重个人的整体性与完整性、强调社会系统、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3)介入方法:个人服务、小组活动、社区服务、行政服务、政策倡导与实施。
(4)介入行动:针对介入方法开展相应活动。
案例分析的时候就侧重于预估、计划和介入。
方案设计就侧重于各个步骤的清晰界定。
反正最后都要加上结案、跟踪和回访。
二、案例分析的五种常见类型类型一:面临困境与介入策略分析参阅大纲中的示例。
答题时,应注意困境的分析应与介入策略的分析相对应。
社会工作实务方案设计模板

社会工作实务方案设计模板一、背景介绍社会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旨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群,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能够有效地开展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个社会工作实务方案设计模板,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目标和目的1. 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2. 目的: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全面详细的模板,包括了社会工作实务中常见的各种情况和应对方法。
三、实施步骤1. 确定服务对象:首先需要确定服务对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等不同群体。
2. 制定服务计划: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并确定实施时间和方式。
3. 实施服务计划:按照制定好的服务计划进行实施,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4. 监督与评估: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具体内容1. 服务对象的分析:对不同服务对象的特点、需求和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服务计划。
2. 服务计划的制定: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情况,制定相应的服务计划,包括目标、方法、时间等方面。
3.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如何与服务对象沟通、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等。
4. 监督与评估: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与评估,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实施效果1. 提高专业水平:通过本方案的实施,社会工作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2.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让受助者得到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一个社会工作实务方案设计模板,包括了背景介绍、目标和目的、实施步骤、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
通过本模板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社会工作服务范本

社会工作服务范本社会工作是一项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专业工作。
社会工作服务范本是社会工作者在执行具体任务时所遵循的一种模板或指导原则。
本文将从社会工作的定义、原则、服务领域和具体案例等方面,探讨社会工作服务范本,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社会工作的定义和原则社会工作是一种为需要帮助的个人、家庭以及社区提供支持和资源的职业。
其中,社会工作的定义和价值观被系统地阐释为以下几条原则:1. 人的尊严和价值: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
无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社会工作者都应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尊严。
2. 社会正义:社会工作致力于促进社会正义,扶助弱势群体和减少不平等。
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公平和公正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为社会公義做出贡献。
3. 自主权和合作:社会工作者鼓励个人和团体自我决定、参与和合作,以增强他们在决策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个人发展和福祉:社会工作注重个人和群体的发展和福祉。
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支持、资源和培训来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潜力。
二、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不同的人群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会工作领域:1. 儿童与青少年服务:社会工作者在儿童和青少年服务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关注儿童的福利、保护他们免受虐待与忽视。
2. 老年人服务:社会工作者在老年人服务方面提供支持和资源,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3. 残疾人服务:社会工作者关注残疾人的权利和需求,提供支持、辅导和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目标。
4. 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工作者在心理健康领域提供咨询、支持和治疗等服务,帮助人们处理情绪问题、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5. 社区发展: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合作,关注社区的发展和问题解决。
他们帮助社区建立组织、资源和服务,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社会工作服务范本案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工作服务范本,下面将介绍一个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应用的一般性服务范本案例:案例:提供就业培训与支持服务目标群体:失业者服务内容:1. 就业准备:提供就业准备方面的职业规划和咨询服务,包括个人简历编写、求职信撰写、面试技巧培训等,帮助失业者提高就业竞争力。
2016年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真题及答案

社会工作者真题2016年中级实务第一题(案例分析题。
20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调研中发现,一些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存在重重困难,家庭成员不愿意面对现实,长期沉浸在悲伤和自责中,有的夫妻关系变得紧张,导致婚姻破裂的危机;有的老人疾病缠身,无人照顾;有的家庭缺乏稳定的收入,经济困难;有的家庭成员害怕无人养老送终,对未来充满担忧。
社区居民虽然对失独家庭感到同情,但不知如何与其交往,也很少邀请这些家庭参加社区活动。
问题:1、列出本案例中家庭面临的问题,2、结合案例中的问题,从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干预措施。
参考答案:1、列出本案例中家庭面临的问题。
(1)心理压力大、摆脱不了失独的阴影,案例中提到“家庭成员不愿意面对现实,长期沉浸在悲伤和自责中”;(2)家庭关系紧张、面临婚姻破裂的风险,案例中提到“有的夫妻关系变得紧张,导致婚姻破裂的危机”;(3)家庭照顾缺失的危机,案例中提到“有的老人疾病缠身,无人照顾;(4)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案例中提到“有的家庭缺乏稳定的收入,经济困难”;(5)养老问题面临挑战,案例中提到“有的家庭成员害怕无人养老送终,对未来充满担忧”;(6)社会参与少、社会支持不足,案例中提到“社区居民虽然对失独家庭感到同情,但不知如何与其交往,也很少邀请这些家庭参加社区活动”。
2、结合案例中的问题,从家庭、社区、社会三个层面,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干预措施。
(1)家庭层面:1)提供个人心理疏导,缓解失独家长的心理压力,鼓励其走出失独的阴影;2)提供婚姻辅导,鼓励夫妻双方要携手共同度过难关,相互扶持;3)提供经济援助,为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经济援助;4)提供家庭照顾,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力量为缺乏照顾的家庭提供家庭照顾;(2)社区层面1)组织丰富的社区活动,鼓励失独家庭积极走出家庭,参与社区活动;2)进行社区宣传,鼓励社区居民要关心照顾失独家庭,为失独家庭创造一个温暖、友爱的社区环境;3)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社区邻里为有困难的失独家庭提供必要的服务,例如家庭照顾、家政服务等等;4)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失独家庭的主要困难,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
作文题社会工作者套用模板

作文题社会工作者套用模板社会工作者套用模板。
社会工作者是一群默默奉献、无私奉献的人群,他们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的工作范围涉及到儿童保护、家庭辅导、老年关怀、心理健康、残障人士支持等多个方面。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更需要责任感和爱心。
以下是社会工作者套用模板,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情况。
1.姓名:2.性别:3.年龄:4.学历:5.专业:6.工作单位:7.工作岗位:8.工作经验:9.主要工作内容:二、工作目标。
1.帮助对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等。
2.主要服务内容,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生活照料等。
3.服务对象需求,家庭困难、心理问题、生活困难等。
4.工作目标,帮助对象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三、工作方法。
1.调查研究,了解帮助对象的具体情况。
2.制定计划,根据帮助对象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帮助计划。
3.实施计划,根据计划,开展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生活照料等工作。
4.跟踪服务,持续关注帮助对象的情况,及时调整帮助方案。
四、工作成果。
1.帮助对象情况,解决了家庭问题、改善了心理状态、提高了生活质量。
2.社会影响,帮助对象的改善也带动了周围社会环境的改善。
3.个人成长,通过工作,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和提升。
五、工作感悟。
1.责任感,作为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2.爱心,在工作中,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帮助对象。
3.专业性,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通过以上模板,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目标、方法、成果和感悟。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有意义的工作,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支持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共同努力,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社会工作方案模板

社会工作方案模板社会工作方案模板(优秀8篇)社会工作方案模板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社会工作方案模板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社会工作方案模板篇1一、活动主题:奉献一份小小爱心造就一个爱的社会二、活动目的:为了提高同学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我班特联系九江市小记者协会组织“爱心公益卖报”活动。
目的在于提高同学的社会实践能力,筹集一笔善款,为九江市慈善事业献出同学的一份爱心。
锻炼同学的能力,让同学敢于与人交流,点燃同学的爱心,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三、活动时间:周六下午2:00, 1点40分在浪井广场肯德基门口集合四、活动地点:信华广场、烟水亭、联盛广场五、活动参与对象及职责:双峰小学一(2)班学生根据参加人数分组及义卖地点。
每组安排1-2负责人带队,统计,分报。
六、活动内容:1、每组要选好负责人分发义务卖报的报纸,每个小朋友可先派发10份,卖完后可在负责人那继续领报纸,鼓励同学们多多加油,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争取创造好的卖报成绩。
2、卖报活动过程中家长不要跟随卖报,希望小朋友们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切实锻炼自己的能力,但家长可在旁鼓励,另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有突发事件及时与本组负责人沟通。
3、活动完成后,每组负责人要认真做好同学的卖报数统计登记的工作。
负责人要将所募集的善款保存好,后由小记者协会集中交给九江慈善总会。
七、注意事项1、统一服装:活动当天学生要佩戴红领巾、穿校服。
一方面可以宣传学校乐于公益事业,一方面方便活动中便于找到学生,以免走丢。
2、关于报纸价格:请注意!每份报纸起价一份1元。
由于是爱心卖报,爱心无大小,希望通过同学们的口才,说明卖报目的是“献爱心”,路人能慷慨解囊。
可能一份报纸2元、5元、10元......这就要看同学们的拉。
3、负责人:活动总负责人毛靖茗妈妈。
活动当天分为三个卖报组(暂定),每个卖报组需要有2名负责人,以保证同学安全,更好地进行活动。
社会工作作文模板范文

社会工作作文模板范文英文回答:Social Work Essay Format。
Introduction。
Briefly introduce the topic and state your thesis statement.Body Paragraphs。
Use the EAR (Explanation, Analysis, Recommendation) format.Explanation: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d explain the key concepts.Analysis: Discuss the evidence and perspectives related to the topic.Recommendation: Offer solutions or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your analysis.Transition Sentences。
Use transition sentences to connect your paragraphs and smoothly guide the reader through the essay.Conclusion。
Restate your thesis statement and summarize your main points.Offer a call to action or a final reflection.Writing Style。
Use formal and academic language.Cite sources appropriately.Proofread your essay carefully for grammar and spelling errors.Chinese Language:社会工作论文模板范文。
导言。
简要介绍主题并陈述你的论点。
2016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 社工实务的作用(重点)
4、社会网络分析(了解): ⑴社会支持网络种类:正式与非正式系统 (p40); ⑵社会支持网络评估表:结构式和开放式 问题进行评估
第三节: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 2、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3、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4、服务协议的形式 5、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一、服务计划构成:科学、周密,指 导介入行动(P44-47)
㈢会谈技巧(p17)
1、主动介绍自己:介入会引起抵触情绪,故介 绍很重要—姓名、在机构的工作、专长、目的、 将怎样提供服务。 2、沟通:区分人际沟通与治疗性沟通—在了解 事实的基础上,缓解焦虑,树立正确想法,促 进其为解决问题采取有效行动。 3、倾听:⑴专注;⑵换位思考;琢磨潜在意思; ⑶要有所回应,“参与”。
㈤初步预估(p20)
1、界定并认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机构是否能够处理; 3、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愿意由社工协助 4、确定服务对象要解决问题的轻重与先后 次序
㈥建立专业关系(理解)
1、含义 2、功能与特点:控制性关系 3、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⑴同感;⑵诚恳;⑶温暖与尊重;⑷积极 主动
㈦决定工作进程
2、避免过早中止关系的策略 增进彼此关系; 订立明确的接案工作指引; 订立初步协议; 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 运用网络资源; 不断给予鼓励。
四、接案注意事项(P25重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跳过接案阶段,直 接进入介入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⑴与自己的价值 观与服务专长是否符合;⑵向机构的督导、行 政领导报告,另行安排合适人选。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与服务对象共同决定; 先易后难;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 工作范围: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社会工作实务写作模板一、案例分析题的命题方式及其作答类型一:面临困境与介入策略分析参阅大纲中的示例。
答题时,应注意困境的分析应与介入策略的分析相对应。
答题模板:第一、生理方面的困境,如:1、遭遇意外伤害,如遭遇暴力、或导致身体残疾等。
介入策略:(1)首先可以考虑采用危机介入模式;(2)帮助其进行医疗康复、进行康复辅导等。
2、疾病伤痛介入策略:为其提供有关疾病和康复方面的知识。
第二、心理方面的困境1、情绪方面。
表现:服务对象表现出紧、焦虑、恐惧、悲观、失落、愧疚等。
介入策略:(1)帮助服务对象进行情绪疏导、缓解或消除情绪压力;(2)行为疗法中的放松练习,以舒缓服务对象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紧。
2、认知方面:服务对象对……的认识存在不当之处,如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对婚姻过于苛求、对他人缺乏应有的信任、对自己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有些想法有些不切实际等。
介入策略:(1)运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服务对象对非理性信念、认知进行检查和辩论。
(2)指导服务对象运用理性的信念替代原来的非理性信念,逐渐建立理性的生活方式。
3、其他心理方面:如服务对象性格较向、缺乏自信心、依赖性较强、自卑感较重等。
介入策略:(1)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调适;(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三、行为方面的困境。
服务对象在行为方面存在偏差:如撒谎、说脏话、网瘾等。
介入策略:运用行为疗法中的系统脱敏、厌恶、漫灌、模仿、代币管制等方法进行行为修正。
第四、社会交往、社会参与方面的困境。
服务对象存在与(家人、同学、同伴、老师等)关系比较紧的困境。
介入策略:(1)帮助其学习人际沟通技巧。
(2)鼓励服务对象主动与……进行交流沟通;(3)运用行为疗法中的果敢训练法协助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第五、因环境原因而产生的困境1、服务对象的……需要(如生活照顾需要、医疗健康需要、安全、居住、受教育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
2、缺乏来自家庭等方面的关爱和支持。
3、失业、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4、来自环境的歧视、不当的评价对服务对象产生了压力甚至伤害。
介入策略:(1)帮助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社会政策方面的资源支持;(2)社会工作者主动与服务对象的家人、学校、所在社区的有关机构、志愿服务组织等进行沟通,争取或寻求他们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既包括工具性的支持,如提供物质、照顾、工作等,也包括表意性的支持,如鼓励、精神慰藉等;(3)社会工作者主动与服务对象的家人、老师、同事等进行沟通,教导相应的技巧、提供有关建议等,改变他们对服务对象产生不利影响的某些认知和行为。
(4)进行资源整合,帮助服务对象建立较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
特别提醒:此模板最好能够背熟。
考试时,无论面对的是何种类型的服务对象,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直接往里面套容即可。
另外,答题时,必须用服务对象的或者化名(比如阿三)替换以上模板中的“服务对象”。
类型二:给出案例,考查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各个阶段的任务、特点、原则、程序、容和方法等等。
比如,给出不完整的案例过程,让你按照通用模式,分析已完成了那些工作,续写没完成的工作过程。
或者给出一个案例,直接考查某个知识点。
如接案的步骤与技巧、预估的基本步骤与主要方法的运用、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介入策略、评估的方法与技巧、结案的主要容、结案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表现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等。
都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让考生进行分析。
特别注意:必须熟练掌握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即第一、二章)中的全部容,包括所有知识点的记忆。
部消息表明,此两章的考试比例将占本科目的1/3以上。
答题模板:1、列举出该知识点的主要容(教材上的原话)。
2、结合案例,根据案例中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对号入座。
案例:文龙,男,36岁,曾因盗窃罪被判入狱两年,刑满释放后其妻提出与其离婚,文龙因没有固定工作又有前科而并未获得儿子的监护权。
文龙入狱前向来视其子如宝,但其前妻却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文龙看望儿子,这造成文龙的心非常沮丧。
心情懊恼时就去喝酒,喝醉后或神志不清或大发雷霆,起先只是偶尔打骂自己的老母亲,但近段时间几乎每天喝得酩酊大醉并会虐待老母亲。
矫治社工小A接案后,逐步对此案采取了一系列干预。
问题:试析社工小A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对文龙进行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该如何介入?答题要点:1、在运用通用过程模式时,社会工作者应考虑到以下三大因素,即:助人过程各阶段的先后次序是有弹性的、工作过程可能是螺旋式的、模式本身只可作为实务过程的参考。
2、上述案例中,文龙母亲遭受危机的情况下,社工小A首先应保护文龙母亲的人生安全,将其带离危险的环境,即进行直接介入;其次,由于整个助人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而不是直线式的,对服务对象的理解又是一个随时间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且问题本身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这就要求社工小A在与文龙交流时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不断修正完善原来的计划,在完成一项工作后都要回过头来看看上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否需要再进一步跟进;最后,社工小A要学会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来弥补抽象模式的不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过程。
类型三:给出案例,请用XX理论分析并解决问题。
案例:社工缘缘近日接到一个案例:案主小文,女,27岁,幼年时的一场高烧使其双耳失聪,而后其父母离异,由母亲照顾小文至今。
前段时间母亲发现小文有种种抑郁症状,并擅自悄悄辞去了在印刷厂的工作。
问题:试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分析此案例,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答题要点:1、生态系统理论界定了社会工作实务活动涉及三个系统: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上述案例中的微观系统即是指小文的个人系统,包括小文的生理缺陷、心理障碍等子系统;中观系统是对小文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小文的母亲、小文的工作伙伴和朋友;而宏观系统即是指比家庭更大的群体和系统,包括小文的工作单位、所在社区等。
2、依据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社工缘缘可考虑将目标焦点设为:(1)通过促进小文个人的成长来增强她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逆力;(2)通过各种方法治愈小文的抑郁症来消除其病理阻碍,鼓励其重回工作岗位;(3)通过联动各子系统,致力于帮助小文及其家庭发掘各方资源,满足生活需求,从外在营造一个有利于小文家庭朝更明朗方向发展的环境。
类型四:给出案例,分析案例中的目标系统和服务对象系统(系统阐述加案例分析)案例:小轩是本市重点高中直升班中的尖子生,数理化成绩尤为突出,加之为人彬彬有礼、气宇非凡,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
在一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小轩结识了同一赛组的邻校女生淑玲,两人因共同的数学爱好而走得很近,经常一起学习并彼此产生了好感。
就在面临高考的关键时刻,淑玲以学业繁重没有时间为由,突然不再与小轩来往,为此小轩的情绪波动很大,整个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较为萎靡的状态,再无心学习,家长和班主任都很为他担忧,情急之下,小轩的母亲前来寻求社工暮暮的帮助。
问题:试指出上述案例中的“四个基本系统”并简要说明通用过程模式中“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答题要点:1、通过过程模式采用系统理论,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系统看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改变的目标和为达到改变目标而采取的行动组成的,称为“四个基本系统”: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目标系统和行动系统。
上述案例中,改变媒介系统即是社工暮暮;服务对象系统是小轩及其家庭;目标系统是指为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可能是上述案例中淑玲的态度或行为;行动系统指与社工暮暮一同努力帮助小轩的人,即小轩的家长、老师和淑玲。
2、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为社会工作者的助人活动提供了工作的介入篮图。
社会工作者要懂得:在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中这四个基本系统不断地互动,从而实现助人的目标。
作为改变媒介的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对象改变的重要任务,而对于各系统的分析与运用则是实现助人目标的重要工具。
类型五:给出案例,提出理论问题,考查基本的知识点:例如,什么是XX社会工作(比如医务社会工作);XX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作为XX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XX社会工作的容和方法等等。
案例:小姐是一位康复机构的新社会工作者。
第一天,她前往一位服务对象的家中探访。
敲门后。
是服务对象的哥哥开的门,他一见女士,就抱怨服务对象又把小便拉在床上,并打听哪里有全天候托管的机构,言谈间流露出对服务对象的嫌弃。
小姐进门后,看见服务对象窝在一个阴暗的小房间里,屋中一股难闻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天,她接触了更多的残疾人,感到残疾人需要相关机构提供服务的愿望很强烈。
问题:1.请分析一下残疾人士有哪些需要?2.请结合案例阐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特点。
答题要点:1.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这类群体有多种需要:①治疗康复需要;②基本生存需要;③接受教育需要;④职业发展需要;⑤家庭生活需要;⑥社会交往需要;⑦价值实现需要。
2.残疾人社会工作足一种特殊的社会工作,有如下特点:①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主要是残疾人,其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都有特殊性;②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因为他们遭遇的困难和问题非常多,需要帮助的嗣也十分广泛;③工作过程的艰难性。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三方面的特点。
小的服务对象生理方面残疾,除了需要康复外,还需要家人的照料。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生理、智力或精神方面的缺陷,自身的生理、心理与生活交往方式都受限.也易遭遇歧视,从而承受双重的痛苦。
要解决这些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因素配合,有时康复过程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些都加剧,工作的艰难性。
二、方案设计题的命题方式及作答一般包括社区、个案、小组等三种服务方案。
(一)社区服务方案设计案例1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城郊接合部的一个城中村,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
由于附近工厂以制造业为主,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加班,许多务工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成长,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读高中,而是流落社会,平日无所事事,经常在社区聚众滋生事端,如破坏公物、欺负敲诈中学生、打架斗殴等。
请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份青少年社区服务方案。
答题模板1.问题的述与分析第一步,概括说明该案例反映的某一类问题,而不是具体问题,比如,此案例反映的是打工子女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不是说是打架、破坏公物之类的具体问题。
第二步,具体分析该问题的成因。
可以从两个角度,一是个人的角度:生理、心理、行为、社会交往等;二是从环境的角度:家庭、小群体、组织、社区、社会政策等。
第三步,简要说明此类人群的需要,包括经济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社会参与需要、就业需要、休闲娱乐需要、生理和免于被伤害需要、家庭需要、教育需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