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古诗苑,道不尽的真情-黄海玲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范文

《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改,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用的教材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三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抒情,无不浸透着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能让人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这节综合性学习,是对课内诗歌学习的一个延伸,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欣赏古典诗词的热情,在有针对性的积累、感悟和实践中,提高审美水平。
三、学情分析我所教的初二学生对古诗词的积累比较少,主要局限于课本上出现的或近期刚学过的古诗词。
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古诗词学习重背诵,轻赏析。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教法:创设情境法、讲授法、活动法、激励法学法:自主、合作、交流法,体验法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图文、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搜集并整理七、八年级积累的古诗词。
每人按自己的理解用图画描绘一首或一句诗。
2、教师设计活动内容,制作课件。
(一)情境导入(播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诗词如歌,在平平仄仄中婉转悠扬,在抑扬顿挫里低回不尽,让人忘忧,使人开颜;诗词如画,在虫鱼鸟兽中描摹自然,在小桥流水中展现乾坤,为我们描绘出或凄美、或壮阔、或静谧、或热烈的绝美意境;诗词又像一位哲人,历经千年后,向我们娓娓道来人生的真谛,激励我们走向生活,面对挑战。
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古诗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表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才情。它是我们传承文化、提升审美的重要载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首具体的古诗《静夜思》。这首诗展示了李白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让我们感受到古诗的意境之美。
(2)古诗的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古诗的意象、意境、情感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分析《关雎》一诗中的意象,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感受其描绘的美好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古诗的朗读与背诵:培养学生正确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提高对古诗的语感。
举例:指导学生正确把握《九歌》的韵律,感受其音乐美,增强语感。
3.通过对古诗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古诗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二、核心素养目标
《古诗苑漫步》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紧密围绕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个人品质和综合能力。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课堂实录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步古诗苑》课堂实录一、情景导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其中最美的一块芳草地。
漫步其中,春天我们会沉迷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美好;夏天我们会陶醉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胜景;秋天我们会高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冬天我们会低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本节课就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穿越时空,徜徉古代诗歌的花海,去寻一路芳踪。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古诗歌的发展脉络,激发学习古诗歌的兴趣。
2、感受诗词文化的多姿多彩,提高审美情趣和生活品味。
三、追溯诗歌之源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诗歌的源头吗?谁来分享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生1:据说最早的诗起源于劳动号子,这与诗歌源于生活的理念息息相关。
由于上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进行体力劳动时为了统一行动,会发出有节奏的“杭育杭育”的号子声。
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杭育”派的原始诗歌。
生2:我认为,上古的歌谣还称不上是真正的诗歌。
诗歌的真正源头是先秦。
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几百年丰富的社会生活,被称为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原名为《诗》,在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故又称为《诗经》。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说,不学《诗经》,就不能说话,给予《诗经》以很高的评价。
生3:战国时期,在楚国又出现一种新的诗体,《楚辞》。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所以诗人又称骚人。
楚辞想象瑰丽丰富,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师:这两部经典中的作品灿若繁星,就让我们摘取其中的一颗吧。
《蒹葭》是我们刚刚学过的一首古诗,选自《诗经.秦风》,传递出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
来,我们齐背一遍。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诵读,诗歌还有另外一种呈现形式呢。
让我们走上《经典咏流传》的舞台。
听着雷佳音清灵澄澈的歌声,我们是不是更多了一份对诗歌的热爱?播放视频。
师:《礼记.乐记》有云:“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漫步古诗苑》写作指导及范文素材 人教新课标版

《古诗苑漫步》写作指导及范文【写法导引】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宝典。
了解中华诗词,就可以了解民族的文化历史;欣赏中华诗词,就可以感受民族文化的灿烂。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风貌,领略多姿多彩的创作风格,了解明星璀璨的大家名人,浏览醒世鉴人的名篇佳句,体会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感知美妙绝伦的艺术特色。
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通过这次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用心想一想,联手做一做,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识,感受精神劳动的艰辛与创造成果的喜悦。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古诗苑漫步”,是一次小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目的在对我们过去学过的古诗词作一番梳理,激发我们学习优秀古诗词的兴趣。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精品。
这些作品,往往包含着丰富浓厚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我们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过不少优秀的古典诗词。
这次活动,就是对过去学过的古诗词作一梳理。
所以,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辑古诗、品古诗”。
在“辑古诗、品古诗”的过程中,使我们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化品位。
同时,掌握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
“辑古诗、品古诗”的关键有二:一是选择一个独特别致的角度,避免平庸;二是选择评析、鉴赏的切入口,充分借鉴课内外所学的鉴赏方法。
[佳作展示台]1、执著的等待多少个夜里,她渴望走进梦的故乡,因为,她太累了。
八下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获奖教学设计

主题示例: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古诗中的离愁别绪
......
示例:古诗词中的离愁别绪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0.窈窕淑女,。
21.,白露为霜。
22.海内存知已,。
活动二:声情并茂诵古诗
1.诵读诗歌
选择一两首你喜爱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词朗诵活动。小组内评出优胜者,给全班同学展示。
古诗词朗读技巧
过渡语:古诗词押韵,又讲究平仄,节奏规整,句调抑扬顿挫,在古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唱的。然而,古诗词虽然有优越的先天朗诵条件,却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朗诵好的。弄不好就会朗诵得矫揉造作、平淡乏味、千篇一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诗集雅称
示例:
畅游诗海
诗露花语
诗海扬帆
彩诗飞扬
兰草萌芽
家国情思
羁旅乡愁
节气抒怀
……
课后作业
1.为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歌配图,并附上解析文字。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级展出,并为个人加分。
2.小组合作完成分门别类辑古诗的活动。5月30日之前,小组上交诗集,班级将进行评奖。优秀作品将在学校“飞扬青春,展现自我”的活动中展出,并为小组加分。
活动三:雅俗共赏玩古诗
1.介绍飞花令
飞花令是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
“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诗的基本概念。古诗是一种具有特定格律、韵律和意境的文学形式。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情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登高》这首诗。这首诗展示了古诗的韵律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境深远,让我们体会诗人如何借景抒情。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古诗的韵律和意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诗句和比较不同诗篇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鉴赏古诗的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仿写活动。这个活动将让学生尝试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古诗。
2.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过学习古诗,了解历史背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运用古诗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
4.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收集、整理和分享古诗学习资源,开展合作学习。
5.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所学古诗进行客观评价,提出个人见解,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意识到对于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们还是有些迷茫。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尝试引入更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们明白古诗并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通过漫步古诗苑,感受中华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
2、积累古诗词,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
、积累古诗词,争取多背一些古典诗词。
3、学会诵读古诗词。
、学会诵读古诗词。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诗与画的结合。
积极主动参与搜集资料,合作探究诗与画的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重点 :学生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提高对古诗的感悟理解,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学生要多积累一些古诗词,提高对古诗的感悟理解,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阅读理解与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教法学法:资料搜集筛选法,活动展示法。
资料搜集筛选法,活动展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的世界! 活动一 : 分门别类辑古诗 一、色彩一、色彩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
现在我们就来自然界的颜色多种多样,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个世界因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丽。
现在我们就来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填一填古诗词中的颜色名称。
1、(白(白 )毛浮()毛浮( 绿)水,( 红)掌拨清波。
红)掌拨清波。
2、日暮(、日暮( 青)山远,天寒(青)山远,天寒( 白)屋贫。
白)屋贫。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 )橘(绿)橘(绿 )时。
)时。
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等闲识得东风面,万 ( 紫)千(紫)千( 红)总是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漫步古诗苑》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漫步古诗苑》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朗诵、歌唱古诗,品味中国古诗的音韵美。
2.用其他艺术形式对中国古诗进行再创作,品味中国古典诗词魅力,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中国古诗作品的理解。
3.分类编辑古诗,扩充古诗知识,加深对中国古诗的理解。
【学习准备】准备好课本、笔记本。
边观看边记录。
【学习方式和环节】听课学习,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了解本课的学习重目标→做抢答练习,调出古诗储备→学习通过朗诵歌唱、艺术再现、分类编辑来品赏古诗的方法→实践。
【作业设计】1.对偶是诗歌常用的修辞方式,它能增强诗句的形式美、增强诗句的节奏感。
请你说出你最喜欢的对偶句,分享一下你的阅读体验。
2.观看任意一期《经典咏流传》节目,说说你认为哪个创作最能或不能充分体现诗歌的意境,说说理由。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把它改写成现代诗,改写的诗歌要有诗歌的节奏感、要押韵,体现原诗的意境。
【参考答案】1.示例:“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这句诗对仗工整,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整齐的节奏,叠字的运用富有音乐的美感,画面开阔、壮观、唯美。
2.略。
提示:从内容、情感、意境几方面考虑。
3.示例:关雎在那河中的小岛上啊,水鸟在关关地对唱。
那善良美丽的少女啊,你是小伙子理想的对象。
荇菜长长短短排列成行啊,顺着河流两边去采摘,放入菜筐。
那善良美丽的少女啊,小伙子每天每夜都在追求,都在梦想。
追求没有称心如意啊,日日夜夜心中彷徨。
长夜漫漫没有尽头啊,翻来覆去难入梦乡。
荇菜长长短短排列成行啊,左手右手采摘忙。
那善良美丽的少女啊,小伙子弹琴倾诉衷肠。
荇菜长长短短排列成行啊,男挑女选配成双。
那善良美丽的少女啊,小伙子钟鼓换来她的满面春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步古诗苑
分门别类辑古诗
•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 古诗中的离愁别绪(乡情) • 古诗中的真挚友情 • 古诗中的爱国之情
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策划/口语表达
“分门别类辑古诗”
成果展示
小组交流,组长总结,
每组选出一份 优秀作品
腹有诗书气自华
•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 古诗中的离愁别绪(乡情) • 古诗中的真挚友情 • 古诗中的爱慕之情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深独《 林坐竹 人幽里 不篁馆 知里》 ,,王 明弹维 月琴 来复 相长 照啸 。。
• 网站论坛: • http// • (漫步古诗苑网站)
早小树泉宋 有荷阴眼 蜻才照无杨 蜓露水声万 立尖爱惜里 上尖睛细《 头角柔流小 。,。,池 》
·
润随当好春 物风春雨夜 细潜乃知喜 无入发时 雨 声夜生节 。,。,
<< >>
《望庐山瀑布》பைடு நூலகம்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分门别类辑古诗
书名 前言 入选诗词(正文、注释) 作家简介、作品背景
目录
赏析、评介、编后
声情并茂诵古诗 醉月听花唱古诗
返 回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返 回
别出心裁配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