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写的是情诗还是道歌
关于仓央嘉措不能不知道的十个真相

关于仓央嘉措不能不知道的十个真相我自己最早知道仓央嘉措,是在学生时代。
那时从一本已经忘记名字的书里得到的印象,仓央嘉措是一位英俊潇洒、白天住在布达拉宫、夜晚偷偷溜到拉萨市井秘会情人的风流活佛。
直到后来我亲往仓央嘉措留下足迹的地方寻访,并多方参阅历史资料,我才发现这一印象的荒诞和浅薄。
目前,一浪高过一浪的仓央嘉措热仍在延续。
不过,在对于这位传奇诗僧的狂热崇拜中,仓央嘉措的面目依然模糊,他富于传奇的一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雾里看花,缺少系统的了解。
还原和刻画一个清晰真实的仓央嘉措,成为很多人努力的目标。
(一)伪作与翻译遗憾,模糊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本来面目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书的扉页上曾引用了一首据说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小诗: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说实话,这首诗看起来太高深了,像仓央嘉措这样率真的人,是不会或者不屑于写这样晦涩费解的文字的。
实际上,这首诗源自一位现代作者的二度创作。
那么,仓央嘉措的诗歌到底有多少首呢?专家们看法不一。
有的说57首,有的说60首,于道泉先生收录了62首,1980年出版的《仓央嘉措情歌》收录74首,中央民族大学庄晶教授整理了124首,据说还有一本手抄本收录了440首……目前,大多数专家都比较认可的数字是六、七十首,其余的多是后人包括当代人假借仓央嘉措之名的伪作。
总有人读仓央嘉措的汉译诗,认为不够华美高妙。
我曾经请教一位藏族作家:仓央嘉措诗作原文的美,翻译成汉语还能剩下多少?这位作家告诉我说:最多还有三分之一。
这也就是说,由于不同语言在韵律、意境表现上的差异,诗歌的意思虽然可以翻译,但诗歌大部分的美是很难通过翻译移植的。
所以,这些从汉语看来很平淡的诗,在藏文原作中却十分精彩,这也是他的诗作广为传唱的根本原因。
(二)情歌之名与道歌之实很多专家认为,从现在的角度看,虽然从于道泉先生开始,就把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但其实这些并非都是写男女爱情的“情诗”,更准确的应该翻译为“仓央嘉措诗歌”。
仓央嘉措爱情诗推荐

仓央嘉措爱情诗推荐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多数属于情诗。
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仓央嘉措情诗歌,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仓央嘉措情诗歌六世__情歌六十六首其一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注:此言倩影之来心上,如明月之出东山其二转眼苑枯便不同,昔日芳草化飞蓬,饶君老去形骸在,变似南方竹节弓。
注:藏南、布丹等地产良弓,以竹为之其三意外娉婷忽见知,结成鸳侣慰相思,此身似历茫茫海,一颗骊珠乍得时。
其四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
其五名门娇女态翩翩,阅尽倾城觉汝贤,比似园林多少树,枝头一果娉鮓妍。
注:以枝头果状伊人之美,颇为别致其六一自消魂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其七我与伊人本一家,情缘虽尽莫咨嗟,清明过了春归去,几见狂蜂恋落花。
其八青女欲来天气凉,蒹葭和露晚苍苍,黄蜂散尽花飞尽,怨杀无情一夜霜。
注:意谓拆散蜂与花者霜也其九飞来野鹜恋丛芦,能向芦中小住无,一事寒心留不得,层冰吹冻满平湖。
其十莫道无情渡口舟,舟中木马解回头,不知负义儿家婿,尚解回头一顾不。
注:藏中渡船皆刻木为马,其头反顾其十一游戏拉萨十字街,偶逢商女共徘徊,匆匆绾个同心结,掷地旋看已自开。
其十二长干小生最可怜,为立祥幡傍柳边,树底阿哥须护惜,莫教飞石到幡前。
注:藏俗于屋前多竖经幡,用以祈福。
此诗可谓君子之爱人也,因及于其屋之幡其十三手写瑶笺被雨淋,模糊点画费探寻,纵然灭却书中字,难灭情人一片心。
其十四小印圆匀黛色深,私钳纸尾意沉吟,烦君刻画相思去,印入伊人一寸心。
注:藏人多用圆印,其色作黛绿其十五细腰蜂语蜀葵花,何日高堂供曼遮,但使侬骑花背稳,请君驮上法王家。
注:曼遮,佛前供养法也其十六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断红尘。
注:此上二诗,于本分之为二,言虽出家,亦不相离。
前诗葵花,比意中人,细腰蜂所以自况也。
仓央嘉措:一直被误读,从未被了解

并非仓央嘉措所作的诗,通过网络继续扩散,而真实的仓央嘉措,被介绍到汉语世界实际上已经有81年。
这位寂寞的诗人,面目模糊的六世达赖喇嘛,在300年后接受着人们的朝拜、想象以及消费。
谁在误读仓央嘉措电影《非诚勿扰2》上映后,25岁的张心蔚连续几天被“油腻腻的短信诗”轰炸,这些短信都以“你见或不见我”开头,在网上,人们称它为“见与不见体”,源头正是影片中李香山女儿川川在其父亲的人生告别会上念的那首诗。
人们传播这首诗以及片尾曲《最好不相见》的同时,还加上了“——仓央嘉措”几个字。
而只有片尾曲的前4句和300多年前的六世达赖喇嘛有关。
张心蔚是通过《武林外传》知道仓央嘉措的。
电视剧中,无双念了首“仓央嘉措”的诗:“那一世,我翻遍万座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与你相遇。
”实际上,这也与仓央嘉措毫无关系,而是1997年朱哲琴演唱的歌曲《信徒》的歌词。
正是这些误会,带动了近几年内地的“仓央嘉措热”。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关于仓央嘉措,一个普遍的说法是这样的:他生于1683年,15岁坐床,24岁去世,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他孤独而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各种谜团,几百年来,人们想象着他的离经叛道、放荡不羁,推测着他死亡的各种版本。
流传最广的,还是他写的那些被称作情歌的诗。
此外,他还出现在西藏旅游手册、流行歌曲以及出版商的畅销书选题里,成为一个“遥远神秘的意境符号”,甚至品位的象征。
真假仓央嘉措情歌仓央嘉措情歌的伪作与误传一直都存在,并非因为《非诚勿扰2》才开始,一些在网友间流传甚广、被称作“仓央嘉措最美的诗句”,都与他毫无关系。
“你见或不见我,情都在那里,不增不减”“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遇”“我问佛……佛曰……”“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仓央嘉措爱情故事

仓央嘉措爱情故事仓央嘉措,西藏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诗人,他的一生都被爱情所笼罩。
他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首绵长的情诗,流传千古,感动了世人。
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更是一种对真挚情感的赞颂和追求。
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西藏。
他是西藏当时的一位年轻的王子,生活在宫廷的他,却对尘世的繁华和权力无动于衷,他心中只有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她是一位普通的牧民女孩,但她的美丽却让仓央嘉措为之倾倒。
从那一刻起,仓央嘉措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写情诗,将心中的情感倾诉于诗篇之中。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爱情的赞美和对心爱之人的眷恋,他的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的爱情故事也因此被传颂开来,成为了西藏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然而,爱情的道路却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仓央嘉措和他心爱的姑娘之间,有着种种的阻碍和困难。
宫廷的压力、社会的偏见、命运的捉弄,种种因素让他们的爱情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挑战。
但是,仓央嘉措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他用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坚定,他用行动证明了对爱情的执着和不懈追求。
最终,他们的爱情战胜了一切,他们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成为了西藏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也成为了世人心目中对真挚爱情的最美的赞颂。
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更是一种对真挚情感的赞颂和追求。
他用诗歌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坚定,他用行动证明了对爱情的执着和不懈追求。
他的爱情故事,感动了世人,成为了西藏文学史上的一段传奇。
他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首绵长的情诗,流传千古,感动了世人。
仓央嘉措诗歌语言特色

仓央嘉措诗歌语言特色仓央嘉措——他,是谁?他,由何而来?他,往何而去?他是凡尘间最美的莲花。
到人世来,被世人悟。
他不是普度众生的佛,他是来寻今生的情。
藏族诗人仓央嘉措情歌研究是目前藏族文学、乃至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仓央嘉措情歌有藏族特有的民族民间风格,且能反映藏民族的文化特征,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创作的诗歌驰名中外。
一位在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最受争议的一届达赖喇嘛。
他是一个僧人,又是一个浪子。
他的作品和他本人一样充满传奇色彩。
所谓“食色,性也。
”他虽然是教徒,本应该皈依佛门,但是却留恋于红尘。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有《十诫诗》、1.生平他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
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转世灵童,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后被西藏政教斗争殃及,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
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
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行至青海湖滨时,坐下打坐,因此圆寂。
后有说到五台山弘法,直到乾隆年间才圆寂。
关于他的去向,有着各种各样的版本。
遭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途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于夜色中遁去,不知所终,时年24岁。
①仓央嘉措把佛教的禅机与爱情感悟融合在一起。
诗歌具有强烈的佛学色彩。
仓央嘉措的诗歌写的大多数是情诗。
他是一个“情僧”,他的活佛身份宗教领袖的地位,让他无法抛弃佛学思想。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虽为达赖,但生性自由,关于他的爱情故事传说有许多种。
仓央嘉措最美的十首情诗歌曲

仓央嘉措最美的十首情诗歌曲范文一:仓央嘉措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藏族诗人,他的诗歌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
他的情诗尤为经典,被誉为“最美的情诗”。
以下是我认为仓央嘉措最美的十首情诗歌曲:1.《再别康桥》这首诗以“再别康桥,别时茶烟起,惜别君方无恙,出门俯天泪两行”为开头,感人至深。
通过康桥这个景点,表达了别离的伤感之情,而“茶烟起”却又充满了浓郁的离愁别绪。
2.《梦回唐朝》“梦见君王天下,刀山火海中行,登天路上人归去,唐风明月依旧。
”这是一首表达对故国故土的思念之情的诗,其中“唐风明月依旧”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对于故国的深深怀念。
3.《情人》“今夜情人眼里月,明月与他人归矣,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十三开。
”这首诗充满了爱恋之情,不留遗憾的倾诉情感。
4.《折断的竹枝词》“折断的竹枝,诉不尽离愁。
温柔一片,也化作了悲凉。
”这首伤感至极的诗,好像是仓央嘉措借割断的竹枝吐露出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深深的忧伤。
5.《沉醉东风》“这东风,不知去向,却似回首,也在这里,对我温柔。
”这首诗充满了醉人的东风,令人陶醉其中。
6.《夜雨情枫叶》“夜病轻寒横,雨落枫叶黄,心意已无外,依依独望江。
思君人难得,眉间梦潇湘,明日风雨别,归来空应忙。
”这首诗表达着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美得让人沉醉。
7.《莘庄夜泊》“莘庄夜泊,浪涛喧闹,攀岸柳,闲听南浦舟。
望楼阁,烛火辉辉,思念前世,空自缠绕。
”这首诗以莘庄夜泊为背景,表达了寻思既往时光和思念的深情。
8.《梦回南柯》“半夜梦回南柯,惊屋梦魂断续。
触得怨家红烛冷,把人愁得,无语凝噎。
”这首诗情感强烈,其中“红烛冷”更是让人感到令人心碎的离别和孤独。
9.《山行》“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这首诗句既充满了渔村山水的意境美,又表达了人们心中的闲适和安乐。
10.《凉生秋思》“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只是泪千行。
”这首诗像一把细腻的光线,照进心底,让人沉浸在凄凉的情感中。
历史上真实的仓央嘉措,很少人能懂

历史上真实的仓央嘉措,很少人能懂提起仓央嘉措,我们一般给他贴上“情僧”的标签。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短短的一首小诗,道出了多少心酸凄楚,真是美得不像话。
于是,我们再去翻他的情诗,会发现还有很多勾魂摄魄的文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多少痴情,几多心痛!读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是释然还是纠缠,是放下还是不甘……等思绪消停下来,我们会发现,这首诗原来并不是仓央嘉措写的,原作者是扎西拉姆·多多。
诗灵感来自莲花生大师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
'作者表示,她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大师对弟子不离不弃的关爱,跟爱情、风月没任何关系。
失望!有木有?那么下面这首应该是了吧: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如此荡气回肠、温柔缠绵,如此无奈决绝。
世间果真有这样无望的、孤独的爱,那它一定属于仓央嘉措这样的僧人吧。
事实是这样的:前四句确实是仓央嘉措的作品,书中有收录,但原作到此为止,从“ 第三最好……” 开始,后面的都是网友加上去的。
默默叹服,有才的网友!网上流传最广的是《那一刻》,也许很多人认识仓央嘉措都是因为这首诗:那一刻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日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很显然,这也不是仓央嘉措的作品。
仓央嘉措最美的情诗 最经典的仓央嘉措诗集句子

仓央嘉措最美的情诗最经典的仓央嘉措诗集句子
仓央嘉措是西藏最具代表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诗歌,其中尤以情诗出名。
下文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仓央嘉措最经典的情诗句子,供参考!
仓央嘉措最经典的情诗01
《见或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02
《那一天》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众:请问您如何看待六世达赖的情诗?在您看来,他写的真是爱情吗?还是一种“双修”过程中的体会?有好多人都认为,他写的其实是一种看起来很像情诗的道歌。
●雪漠:六世达赖的证境非常高,修得很好。
他当年从青海逃出来之后,在我们甘肃武威的一个庙里待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们那里就流传了许多关于他的故事。
他写的是不是情诗呢?我告诉大家,爱情就是爱情,不要把成就者当成没有感觉的石头,也不要以为成就者不懂爱,其实,成就者是最懂爱的人。
释迦牟尼佛就最懂爱,但他懂的是一种大爱,一种包容、无我的爱。
六世达赖也是这样。
不懂爱的是谁呢?
我以前常讲一个禅宗的故事:有一个和尚,一直在以一种自以为是的方式苦修,根本不知道自己修的是枯禅。
有一天,供养他的那个婆子找了个小姑娘来试他,看他到底是个什么境界。
那个小姑娘就从背后抱住他,问他有啥感觉,那和尚说:“枯木倚寒崖,三冬无暖气。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像是枯死的木头靠着寒冷的岩壁,像是严寒的天气没有一丝暖气。
换句话说,他啥感觉都没有,像是冷水泡着一块石头。
婆子从小姑娘口中得知此事后,就把和尚赶走了,还放火烧掉了自己供养和尚的那间草屋。
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呢?因为她发现,自己供养了二十年的和尚,只是个陷入了顽空的凡夫。
这个和尚,就是不懂爱的人。
后来,这个不懂爱的和尚皈依明师,得到点拨,明白了一些东西,又回来找那婆子,请她继续供养自己,婆子答应了,给他建了一间新的草屋,继续供养他修行。
过了一段时间,婆子又叫小姑娘去试探和尚,看看他有啥变化。
于是,小姑娘又从背后抱着和尚,问他有啥感觉,和尚这次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小姑娘回去告诉婆子,婆子就知道和尚确实开悟了。
为什么呢?因为,真正的空并不是空无一物的“空”,而是“无常”。
所以,和尚虽然有感觉,却不执著于那感觉,更不会因此生起贪念。
这就是真心生起了妙用。
成就者就是这样。
他们最懂爱,但是他们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情爱,他们的心就像明镜一样,能照出众生的一切,却又不执著。
不执著地爱,才会明白真爱,才有可能正确地去爱。
好多人口口声声地说自己很“爱”一个人,却因为一点点利益冲突,就去伤害对方;有的人还以爱的名义,限制对方的自由,强迫对方满足自己的每一个要求,令对方感到窒息,活得非常痛苦。
这是爱吗?当然不是,它只是一种占有欲和控制欲。
或许,其中也有男女之间的相互吸引,但那只是好感,谈不上爱。
真正的爱,是奉献,是多为对象想一想,是真诚地希望对方能活得幸福、快乐,而不是陷入一种巨大的执著,不择手段地想要定格某种状态,更不是把对方当成满足自己某种期待的工具。
真正爱一个人的时候,你绝不忍心看到对方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更别提自己亲手去伤害她。
你会呵护她,珍惜她,珍惜与她相爱的每一分每一秒,你会尽自己一切的力量,让她生活得非常快乐。
就算她要离开你,你也会尊重她的选择。
不要因为对方不爱你了,就仇恨她,报复她,诋毁她,把她当成骗子。
一定要明白,爱情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存在时,爱情就存在;这种感觉消失了,爱情也就没有了,无论你如何强求,都留不住它。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这样,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因此是无常的,是不断变化的。
相爱的时候,你们是真诚的,所有的山盟海誓都是发自真心的,可是一旦因缘改变了,爱情也就消失了。
它就像流水——不管你多么努力,都抓不住手中的流水,那么,何不淡淡一笑,把它放下?
我对一个学生说过,来了当他不会走,走了当他没来过。
就是说,珍惜,但不要执著。
永远都要明白,让你痛苦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执著。
因为执著,所以不想放手,但好多事情,不是你不想放手就可以不放手的。
要知道,世上一切都是因缘聚合的产物,你的努力,仅仅是因缘链中的一环而已,它能造成一些影响,但它不能控制结果。
如果你非要控制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就会非常痛苦。
我举个例子。
如果你害怕变老,就应该调整作息习惯和饮食结构,并且调整自己的心情,不去加速身体的衰老,但是你无法改变衰老的趋势,因为这是生命的规律。
当你硬是想要改变这一点的时候,就会生起无穷无尽的烦恼,这些烦恼反而会加速你的衰老。
所以,一定要明白,我们可以并且应该积极地、如法地尝试和进取,但不能执著结果,因为你执著不来。
只有真正地接受这一点,才有可能息灭烦恼,得到自由。
所以,六世达赖的诗中写的既是小爱,又是大爱,也是空乐之爱,就是说,那既是情诗,也是一种道歌。
但你不用去分辨这些东西。
读诗时,你只管好好品味,仔细感受它对你心灵的触动,没必要去定义它。
定义是一种局限,它限制的不是作者本身,而是读诗的人。
况且,诗是一面镜子,你从中看到的,永远都是你自己。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小尼姑去求赵州和尚开示,赵州和尚顺手掐了她大腿一把,她大惊,叫道:你怎么还有“这个”?赵州和尚答曰:我没有“这个”,是你还有“这个”。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心中的世界,每个人都习惯用自己的逻辑解读别人,如果小尼姑觉得“掐”是情欲化的行为,恰好说明她自己的心中还有情欲。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有的人看到别人捐了一大笔钱,而且非常高调地宣传自己的善行,就认为对方一定图名。
对方是不是真的图名?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想的人,自己一定非常在乎那好名声,因为他们觉得这东西值得别人去贪。
所以,你怎么解读这个世界都可以,但你至少要明白,你的解读正好代表了你自己。
读六世达赖的诗歌时也是这样,你把它当成情诗来读也行,把它当成道歌来读也行,它就像一面镜子,能让你看到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