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册粤沪版第3章 3.5 奇妙的透镜

合集下载

【一线教师倾情奉献】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5奇妙的透镜教案

【一线教师倾情奉献】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5奇妙的透镜教案

教案:【一线教师倾情奉献】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5奇妙的透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5章“奇妙的透镜”。

本章主要介绍透镜的种类、特点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具体内容包括: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 透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3.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

4.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发散光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能够分辨凸透镜和凹透镜。

2. 让学生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透镜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分类、特点以及它们对光线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凹透镜、蜡烛、光屏、白纸、刻度尺。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透镜(可以是凸透镜或凹透镜),一张白纸,一把刻度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放大镜看报纸,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是如何放大报纸上的字的。

2. 讲解:介绍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和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3. 实验:让学生自己尝试用透镜观察物体,并观察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 讲解: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透镜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 练习:让学生用透镜观察物体,并尝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透镜的分类:凸透镜、凹透镜。

2. 透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

3.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

4.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发散光线。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你手中的透镜观察物体,并解释你所观察到的现象。

答案: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透镜的分类和特点掌握较好,但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019新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第3章 3.5 奇妙的透镜

2019新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第3章  3.5  奇妙的透镜

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
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会__聚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
是__1_1___cm。
教材感知
课关堂键能检力测
-8-
5.(知识点 3)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凸__透__镜___, 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点 F,这个点是 _焦__点___,用直尺进行测量,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1_3_._2____cm。
-6-
3.(知识点 2)根据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 B.光通过凸透镜后会相交于焦点 C.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才有会聚作用 D.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
教材感知
课关堂键能检力测
-7-
4.(知识点 3)小宇利用光具座测定某凸透镜的焦距大小,如图所示,一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2-
知识点 2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有__会__聚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发__散___作用。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3-
知识点 3 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如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
点,这一点也是光斑最小、最亮的一点,叫做凸透镜的_焦__点___,用字母 F
教材感知
课关堂键能检力测
-9-
6.(知识点 2)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解:如图所示。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5 奇妙的透镜
教必材备知感识知
课堂检测
-1-
知识点 1 凸透镜和凹透镜 透 镜 有 两 类 , 中 间 比 边 缘 厚 的 叫 做 __凸__透__镜__ , 中 间 比 边 缘 薄 的 叫 做 _凹__透__镜___。 透镜的中心 O 叫做__光__心__,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都__不__改__变__传播方向。 通过光心 O 和球面球心 C 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主__光__轴___。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3.5奇妙的透镜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3.5奇妙的透镜
2.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些设备都要用到透镜?”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3.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光的基本性质、光的传播等前置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透镜基本概念:介绍透镜的定义、种类(凸透镜、凹透镜)及其特点。
2.透镜成像原理: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发散作用,引导学生理解透镜成像的原理。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说课稿:3.5奇妙的透镜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标题为“3.5奇妙的透镜”。本章节在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面光学知识的拓展,也为后续学习光学仪器打下基础。本节课主要围绕透镜的基本概念、种类、成像原理及应用展开,涵盖以下主要知识点: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透镜的应用,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凸透镜、凹透镜、光屏、蜡烛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透镜成像现象。
2.多媒体资源:透镜成像的动态演示PPT,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透镜成像规律。
2.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准确的情况。
3.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应对策略:
1.通过增加实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环节,加深学生对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
2.在实验前进行详细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数据记录技巧。
3.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透镜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他们对实验和动手操作表现出较高的热情,喜欢通过观察和探索来学习新知识。同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5.奇妙的透镜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5.奇妙的透镜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5. 奇妙的透镜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透镜的种类和特点:凸透镜、凹透镜、平透镜。

2.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发散。

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能够区分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透镜。

2. 让学生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镜的种类和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原理,透镜应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凹透镜、蜡烛、白屏、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包括凸透镜、凹透镜、蜡烛、白屏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如放大镜看报纸,引导学生思考放大镜的原理。

2. 讲解:讲解透镜的种类和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演示:用蜡烛、白屏和凸透镜、凹透镜进行实验,演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讨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5. 应用:讲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透镜的应用。

6. 练习: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透镜的种类和特点: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平透镜:既不发散也不会聚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使光线聚焦一点凹透镜:发散光线,使光线分散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七、作业设计:1. 简述透镜的种类和特点。

2. 解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3. 举例说明透镜的应用。

答案:1. 透镜的种类和特点:凸透镜、凹透镜、平透镜。

凸透镜会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平透镜既不发散也不會聚。

2.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使光线聚焦一点;凹透镜发散光线,使光线分散。

3. 透镜的应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5. 奇妙的透镜_教学设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3.5. 奇妙的透镜_教学设计
基本 信息
课题名称
3.5 奇妙的透镜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接触物理不久,形象思维不够完善。对于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 其他内容,或者虽观察了但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他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这个物理 变化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知识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等)
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作光路图,
的含义:除让学生迎着光看 结果。小组分工合作,提高作图能力,为归纳三条特殊
外,可以借助光路图告诉学生 作出光路图,更深刻
光线做好铺垫
刚才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演示 理 解 透 镜 对 光 的 作
每个透镜的焦点有两个.它们 用,通过自主学习,
关于透镜的中心对称.再换用 进 一步加深对焦点和
时应用,讲练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依据
通过小实验,激起学生的兴
一、创设情
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入
教师利用指甲钳的小孔,用透
景 , 引 入 新 明的液体滴在小孔上,控制液 让学生从小孔观察文 透镜,体现透镜的奇妙,引

字的变化情况。 入新课。
体的体积,放在文字的上面
凸透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种类
凹透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两个重要概念

焦点 F 焦距 f
三条特殊光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透镜,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能力目标: (1)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实验与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镜后,光线的传播路径的改变 射向,依次把凸透镜和

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五节奇妙的透镜 (共20张PPT)

沪粤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五节奇妙的透镜 (共20张PPT)

①虚焦点 (F):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变 成发散光线,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相交于主光轴上 的一点
②焦距( f ):虚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f
F
O
F
f
O
F
f
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分组讨论:1、如果在焦点处放一点光源,它发出的光 经过凸透镜后会怎么传播?为什么 ?2、如果入射光线
对着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入射,经凹透镜折射后会怎么 传播?为什么?
F
o
F
活动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在纸上画出主光轴,标出光心o; 2、依据主光轴和光心位置放好凸透镜; 3、让激光光源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 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F; 4、测出焦距f的大小; 5、重做上述实验(每位同学至少测一次); 6、计算焦距的平均值。
思考:实验中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素是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5 奇妙的透镜
一、透镜的分类
1、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光学黑盒子题:判断下面黑盒子中放的是什
么透镜?
CC11 O
C2
2、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 光心
主光轴
C1
O
C2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实验方法:将激光光源平放在桌面白纸上,打开开关,先后放
上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光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并画出透镜和光 路,注意光线要标上箭头,判断透镜对光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 作用。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在 讨 论 队 名 和口号 的时候 大家都 沉默了 ,后来我 临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3.5 奇妙的透镜 PPT课件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教学3.5 奇妙的透镜 PPT课件
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分别用它们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 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 ; 如何判断:
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说明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 无关,则猜想3是错误的;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说明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 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则猜想3是正确的 。
第三章
3.5 奇妙的透镜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7-
8.如图所示的一束光沿着平行主光轴的方向射到凸透镜上,正确的 光路图是( A )
第三章
3.5 奇妙的透镜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8-
9.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 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 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 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D )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5 奇妙的透镜
第三章
3.5 奇妙的透镜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3-
知识点1 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 1.如图所示的两个透镜( C )
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 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 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 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
第三章
3.5 奇妙的透镜
A.一定是平面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一定是凹透镜 D.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均可
15.如图所示,主光轴上的S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主光轴于 S'点,现有一条平行于入射光的光线 从R射向凸透镜,则折射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 B )
A.和主光轴有交点,仍在S'点 B.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的左侧 C.和主光轴有交点,在S'的右侧 D.和主光轴没有交点

2024年秋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课件)

2024年秋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5  奇妙的透镜(课件)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5 奇妙的透镜
观察与思考
思考: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透镜吗?
观察与思考
体验:你桌上的两个透镜有什么区别? 1.摸:感受不同部位厚度的区别。 2.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的透镜。
思考:生活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例如图是把一幅眼镜放在阳光下,在地上看到的情形,由此
可以判断镜片属于( D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E.平面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
F
F
F
F
1.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经
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焦点。 光 路
课堂练习
3.下面两图是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请选择合适的 透镜填入方框内。
课堂练习
4.如图是一束光线通过两个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请在 长方框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思考:凸透镜会有几个焦点呢?
焦点 F
焦点 F
f
f
凸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F f
F
f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
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思考:凹透镜有焦点吗?如果有,会有几个?
虚焦点
F
F
f
f
虚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 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
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 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1.0 cm。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请完成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前或后的光路。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5 奇妙的透镜
基础过关
课堂巩固Biblioteka 课后进阶能力提升第三章
光和眼睛
中间 厚 、边缘 薄 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 薄 、 边缘 厚 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发散 作用。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凸透镜能使 平行 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用字 母 F 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焦距 ,用字母 f 表示。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让太阳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凸透镜可在另一侧得到一
个最亮、最小的光斑,该点即为凸透镜的 焦点 ,由该点到透镜 的距离叫做 焦距 。换用凹透镜重做上述实验, 不可能 (选填
“可能”或“不可能”)得到最亮、最小的光斑。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
是 控制变量法 。
返回目录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型的透镜。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 (其中 A、B 和 C、D 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 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
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 A 和 C (填字母)两个凸透镜进行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知识点一:透镜
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 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可能是发散的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如 图 所 示 的 各 种 透 镜 中 , ACE 是 凸 透 镜 , 而 BDF 是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和平面镜中,能够会聚太阳 光的是 凸透 镜。
实验;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 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
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短 。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2)如果选择 A、B 两个透镜,他们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
小与 材料 的关系。
(3) 这 次 探 究 活 动 中 , 运 用 的 一 种 重 要 的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
玻璃 a、b、c、d、e 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B )
A.a C.c
B.b D.d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透明的饮料
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 凸透 镜,它对太阳 光有 会聚 作用,可能导致火灾发生。
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会聚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如果把光源放在 凸 透镜的 焦点 上,能够使通过透镜
出射的光变成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晴朗的夏天中午,给树或花的叶子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
其原因是( D )
A.水滴蒸发带走叶子上的热 B.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子烧焦 C.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水滴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如图所示,根据入射光线及与之对应的出射光线,在虚线
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根据透镜的特征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知识点二: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常言道,水火不相容,但用透明冰块磨制成的一个光学器
件却可以取火,这个器件相当于( C )
A.平面镜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通过 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平行 于主光轴射出,③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光和眼睛
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 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②延长线 经过凹透镜异侧虚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射出,③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