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向日葵
花生
双季稻
3.表现:③粮食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
产作物。 “苏湖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棉花
甘蔗
烟草
3.表现:④经济作物的品种和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初农业发展的影响?
(1)有清利康于熙社年会间的(稳1定6和62繁-1荣72。2),福州城区有烟丝 店十几家,年产烟丝约3.6吨。在福建永定县,条
(2)一些农村地区发展成工商业市镇。 (3)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 中,工商业非常繁荣。
(4)形成大商帮(如:晋商、徽商)。
三、人口的增长
观察下列表格,从中你得出了哪些信息?你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
三、人口的增长
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①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②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③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丝2)烟对作手坊工曾业达和到城千镇商家品以经上济。的山发西展曲起沃到的了推烟动丝的业作,用。 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由此推动和促进了其他相
(关3)行为业清的朝兴前旺期发的达兴盛。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 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知识拓展:手工业工场特点: 人数多;规模大;分工合作;雇佣关系。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盛世滋生图》涉及人物1.2万人,有中国最美丽的园林、建筑2000 多栋,各种船只400余艘,描绘的是苏州的盛世场景,官场、民俗文化、 杂耍等应有尽有。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

——《清高宗实录》
三、人口的增长
(三)问题:3.庞大的人口也造成了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 ……流徙 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 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 娼妓、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 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 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 在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经济》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四)影响: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推动了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3.奠定了清朝前期兴盛的基础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雍正帝
由于种植经济作物,江南地区 手工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棉纺业 和丝织业专业市镇也占江南市镇的 绝大多数。
——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各种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1.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乾隆黄地青花穿 花龙纹天球瓶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 妆花绸单蟒袍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各种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传统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生产和经营都靠自己或家人。
——《中国十大商帮》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商业: 4.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晋商:粮食、食盐、绸缎, 汇兑、放贷、存款,开设 “票号” 徽商:经营食盐、茶叶、 木材、粮食、布绸、典当
三、人口的增长
(一)原因: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 增强,社会安定。
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丰富我国农作物品种
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改善饮食结构
三、人口的增长
(三)问题:3.庞大的人口也造成了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 ……流徙 城市的人群因无业可就,沉淀形成 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赌徒、 娼妓、迷信职业者和杀人越货者等 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 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 在原因之一。
——《中国古代经济》
一、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四)影响: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推动了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3.奠定了清朝前期兴盛的基础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雍正帝
由于种植经济作物,江南地区 手工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棉纺业 和丝织业专业市镇也占江南市镇的 绝大多数。
——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各种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1.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乾隆黄地青花穿 花龙纹天球瓶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 妆花绸单蟒袍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各种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传统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生产和经营都靠自己或家人。
——《中国十大商帮》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商业: 4.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晋商:粮食、食盐、绸缎, 汇兑、放贷、存款,开设 “票号” 徽商:经营食盐、茶叶、 木材、粮食、布绸、典当
三、人口的增长
(一)原因: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 增强,社会安定。
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丰富我国农作物品种
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改善饮食结构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共17张PPT)

具体表现: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在北 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 工商业非常繁荣。
12
(2)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
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商帮 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与晋商相匹敌 的是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 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14
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带来的问题:(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垦荒田, 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地力下降。(2)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 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15
板书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 期社会 经济的 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 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3
除了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之外,清初农业恢复 和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政治前提;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新的作物 品种的引进和农业、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前代打好 的基础;人民的辛勤劳动。
5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意义?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 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6
二、兴盛的表现——手工业和商业 的发展
阅读教材第95页,找一找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 有哪些表现。
7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 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 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 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 有些颇具规模。
12
(2)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
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这些商帮 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与晋商相匹敌 的是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 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14
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 带来的问题:(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垦荒田, 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地力下降。(2)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 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15
板书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 期社会 经济的 发展
影响: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 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3
除了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之外,清初农业恢复 和发展的原因还有哪些?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 了政治前提;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新的作物 品种的引进和农业、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前代打好 的基础;人民的辛勤劳动。
5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意义?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 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6
二、兴盛的表现——手工业和商业 的发展
阅读教材第95页,找一找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 有哪些表现。
7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1.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 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 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 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 有些颇具规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34张PPT)

•罗布最愿意训练的课目是队列训练。其他的课目都是迷彩服,队列训练的时候,新兵要穿上水兵服。风一吹来,罗布能够看到飘带在班长脑后飞舞,那个时候,他总会走神,一直在想飘带在脑后轻盈舞动时自己帅气的样子。
•新兵下连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罗布不停地追问班长他能够分到哪个舰上。班长却对他说:“所有人都要服从分配。”
2.请说出清朝疆域?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 和库页岛
巴勒喀什池
葱
太平洋
岭
喜马拉雅山脉 南海诸岛
台湾、钓鱼岛、 赤尾屿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 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 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 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清朝 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 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
2、商业的发展:
(1)各类商业城镇的繁荣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 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 商业市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2)晋商、徽商等大型商帮的兴起;出现专门经 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的“票号”
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 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记载已拥有“十 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 清朝前期国家统一、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 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 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广大劳动 人民辛勤劳作。
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 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 这些作物的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 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 幅度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 清朝人口的增长。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统编版)

乾隆帝延续了重视农业的政策。
明末清初,黄河下游堵塞,多次决口,黄、淮合流,淹没两岸大量农田。康熙帝亲政 后……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又让水利专家陈潢协助靳辅治黄,用在治河上 的经费达数百万两之巨。由于大力修治……减轻了黄河下游和沿淮各地多年的水患, 也使运河畅通、漕运无阻。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793年,承德避暑山庄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清朝乾隆皇帝
“清帝国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 战舰,……而他胜过其邻船的地方, 只在它的庞大体积和外表。”
——马戛尔尼
两份礼单分别代表着两种怎样的文明?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所呈礼单: 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气
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织布机等,军事装备 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清朝《黄河筑堤图》
清朝治水图
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 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P97
从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前面材料研读,说说这种 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时期 顺治十八年(1661) 康熙二十四年(1685)
雍正二年(1724) 乾隆十八年(1753) 乾隆三十一年(1766) 嘉庆十七年(1812)
清代纺织图
传统男耕女织图
(5)观察《清代纺织图》与《男耕女织图》以及文字材料,看两者的纺织业生产
有何不同?
规模大
传统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生产和经营都靠自己或家人。
分工合作
工场手工业:人员规模更大,人分工更细,经营一般会雇佣劳动者。
雇佣关系
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康熙年间)
五彩侍女婴戏图罐
紫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 (清康熙年间)
络性市场商业网
明末清初,黄河下游堵塞,多次决口,黄、淮合流,淹没两岸大量农田。康熙帝亲政 后……任命靳辅为河道总督治理黄河,又让水利专家陈潢协助靳辅治黄,用在治河上 的经费达数百万两之巨。由于大力修治……减轻了黄河下游和沿淮各地多年的水患, 也使运河畅通、漕运无阻。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793年,承德避暑山庄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清朝乾隆皇帝
“清帝国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 战舰,……而他胜过其邻船的地方, 只在它的庞大体积和外表。”
——马戛尔尼
两份礼单分别代表着两种怎样的文明?
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所呈礼单: 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气
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织布机等,军事装备 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清朝《黄河筑堤图》
清朝治水图
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 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P97
从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前面材料研读,说说这种 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时期 顺治十八年(1661) 康熙二十四年(1685)
雍正二年(1724) 乾隆十八年(1753) 乾隆三十一年(1766) 嘉庆十七年(1812)
清代纺织图
传统男耕女织图
(5)观察《清代纺织图》与《男耕女织图》以及文字材料,看两者的纺织业生产
有何不同?
规模大
传统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生产和经营都靠自己或家人。
分工合作
工场手工业:人员规模更大,人分工更细,经营一般会雇佣劳动者。
雇佣关系
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康熙年间)
五彩侍女婴戏图罐
紫地珐琅彩折枝莲纹瓶 (清康熙年间)
络性市场商业网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共26张PPT)

消极的: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大量开垦荒地,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 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单击此三处、编人口辑的母增长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 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 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 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 第三级 • 第四晋级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在漫长 • 的第历五史级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 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 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 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 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 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 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 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徽题商 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 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 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 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 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 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 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 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大量开垦荒地,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 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单击此三处、编人口辑的母增长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 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 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 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 第三级 • 第四晋级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在漫长 • 的第历五史级中,晋商以山西富有的盐、铁、麦、棉、皮、毛、 木材、旱烟等特产,进行长途贩运,设号销售,套换江南 的丝、绸、茶、米,又转销西北、蒙、俄等地,其贩运销 售活动遍及全国范围,形成了成为能与南方徽帮相抗衡的 最有经营实力的北方晋帮集团。晋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已发展到鼎盛。特别是到清朝中 叶,山西商人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 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 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徽题商 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徽商与晋商齐名,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它是旧徽州 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 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有发展,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明嘉 靖以降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一代代的徽州人靠贩运盐、茶、山货,经营文房四宝,走出一条日后教科 书上才有的贸易路线: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 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 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 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

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 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 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 有很大的发展。
时空观念
手工业工场的发展 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任务三: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这种手工生产和传统的家庭手工生产有 何不同? 这些劳动者和经营者是什么关系?
时空观念
苏 《盛世滋生图》局部
州
水韵苏州
乾隆时期的苏州已拥有 “十万烟火”财富“甲 于天下”,有的地段 “地值寸金” 。
商业发展的表现
(4)在商业活动中,形 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 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
进行商业活动。
例子
史料实证
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 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等。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
导入新课
清朝初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巩固并发展的?
平定噶尔丹叛乱 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欢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册封达赖、班禅 设驻藏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通过金瓶掣签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史料实证
②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三分之一。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人 清初 1400万
口
乾隆末年 3亿
增
咸丰 4亿三千万
长
带来的问题 ①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突出。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
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 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 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 有很大的发展。
时空观念
手工业工场的发展 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任务三: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这种手工生产和传统的家庭手工生产有 何不同? 这些劳动者和经营者是什么关系?
时空观念
苏 《盛世滋生图》局部
州
水韵苏州
乾隆时期的苏州已拥有 “十万烟火”财富“甲 于天下”,有的地段 “地值寸金” 。
商业发展的表现
(4)在商业活动中,形 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 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
进行商业活动。
例子
史料实证
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 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等。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
导入新课
清朝初期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如何巩固并发展的?
平定噶尔丹叛乱 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欢迎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雅克萨之战 《尼布楚条约》
册封达赖、班禅 设驻藏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通过金瓶掣签
清朝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史料实证
②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人口三分之一。
下图是清朝前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
人 清初 1400万
口
乾隆末年 3亿
增
咸丰 4亿三千万
长
带来的问题 ①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突出。
清朝前期人均耕地面积变化
时间
全国人均耕地面积
人 顺治十八年(1661年)
6.88亩
康熙六十年(1721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17张)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原因 ①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 是“国之大计”。 ②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 政策。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表现: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兴修水利。 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玉米、 甘薯),粮食产量大幅度的提高。 ④经济作物(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花卉、 水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
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课 后 活 动:
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 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 这些作物的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 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 幅度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 清朝人口的增长。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商、手工 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陆路和水运发达。
《盛世滋生图》局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商业的发展 2.表现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
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B.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的发展
(1)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 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
(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 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 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原因 ①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 是“国之大计”。 ②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 政策。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表现: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②兴修水利。 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作物(玉米、 甘薯),粮食产量大幅度的提高。 ④经济作物(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花卉、 水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
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课 后 活 动:
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 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一下, 这些作物的种植与清前期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
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 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使粮食产量有了大 幅度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 清朝人口的增长。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商、手工 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2)陆路和水运发达。
《盛世滋生图》局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二)商业的发展 2.表现 (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
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邦,比如:晋商和徽商。
B.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一)手工业的发展
(1)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丝织业、印染业、矿冶业、 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
(2)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 ,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 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 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