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2016部编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9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共25张PPT)

盛世繁华
三、商业 问题
大宗买卖在长途贩运过程中,货 币携带不方便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票号
问题
各地商业都在发展,商人怎么才能增强竞争力呢?
商帮及商帮的经营之道、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
育融入其中
环节二
盛世繁华
四、人口增长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1亿多;康熙时,全国人
口总数达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环节二
盛世繁华
用文字或图片信息印证学生的推测
一、农业 问题
每一项措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意图:引发学生边看材料边思考,做到论从史出
环节二
盛世繁华
一、农业
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49万公顷,康 熙二十四年(1685年)为607万公顷,雍正二年(1724年) 增至723万公顷。 ——白寿彝《中国通史》
环节二
盛世繁华
北京学生,对北京的历史更有兴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商业
前门街市图
新正逛厂甸
问题 如果你生活在清朝,你能去哪逛街呢? 意图:拉近学生
和历史的距离
环节二
盛世繁华
北京学生,对北京的历史更有兴趣
三、商业
前门街市图 问题: 能买到哪些商品呢?
新正逛厂甸 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商业发展的原因
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环节二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学设计
环节一 环节二 环节三 盛世基业 盛世繁华 盛世思考
环节一
盛世基业
史实描述
意图: 1、构建时空观 2、提升使用准确历史语言描 述历史事实的能力
环节一
盛世基业
过渡 从明末到清初,历经40多年的战乱,清初的经济状况如何呢?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共16张PPT)-优质课件

2.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1)衣 从买衣服要凭布票,色彩、样式也很单调到衣着丰富多彩
19842年0世,纪中六国七大十陆年的代第蓝一灰支色时的装海模洋特队出访欧洲
(2)食 从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 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 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食 物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丰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富 多 样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9、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2021/7/312021/7/31Saturday, July 31, 2021 •10、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7:13:23 PM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2021/7/312021/7/312021/7/31Jul-2131-Jul-21 •12、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2021/7/312021/7/312021/7/31Saturday, July 3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31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2021/7/312021/7/312021/7/31 •1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2021年7月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021/7/312021/7/31July 31, 2021 •17、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2021/7/312021/7/312021/7/312021/7/31
19842年0世,纪中六国七大十陆年的代第蓝一灰支色时的装海模洋特队出访欧洲
(2)食 从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 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 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食 物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丰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富 多 样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9、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2021/7/312021/7/31Saturday, July 31, 2021 •10、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7:13:23 PM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2021/7/312021/7/312021/7/31Jul-2131-Jul-21 •12、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2021/7/312021/7/312021/7/31Saturday, July 31,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31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2021/7/312021/7/312021/7/31 •1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2021年7月2021/7/312021/7/312021/7/317/31/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2021/7/312021/7/31July 31, 2021 •17、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2021/7/312021/7/312021/7/312021/7/3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

随堂小练
下列不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是
( D)
A.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B.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C.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D.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人口 增长带来的问题。 2、关键词:人口增长、问 题 3、人口增长影响经济的持 续发展。故选D。
随堂小练
③山西大庄城氏市号的称数数量千增万两加。了;清朝的大城市有:北京、江宁、 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繁商大荣业以的网上城资市料,工摘自商《业简非明常中繁国荣经济史》 ④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徽商
区域性市场
盛泽镇
全国性市场
三、盛世危机——人口的增长
原因 1③、为清清朝朝时前期期,的手统兴工盛业治奠有定了者了很基大采础发。展取。 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
玉米“种一收千, 其利甚大”
二、盛世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①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 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②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清康熙 御制粉红地珐
琅彩开光花卉碗
《清代纺织图》
观察图片结合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这种手工生产和传统的家庭手工生产有 何不同?
随堂小练
下列关于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
①政府奖励垦荒,耕地面积扩大
②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③高产作物甘薯、玉米得到推广
④农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线索提示
1、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 农业的发展的相关知识。 2、关键词:清朝农业 3、以上都是清朝农业的发 展表现。故选D。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

与时俱进工业文明 坚持固守农业文明
清朝马车
英国的蒸汽机车
清朝手工织布机
清英 朝国
英国的纺织工厂
清朝水师旧式帅船
英国汽船
“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而 他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
——马戛尔尼
五十年后爆发的鸦片战争最终验证了这一切。 历史证明,选择的不同,命运也会不同! 我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展望今天……
认识“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 ”“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 个盛世,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是清 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各个方 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 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 速,疆域辽阔。
清前期社会经济发展之 手工业篇
选制官窑 各类瓷器
表现一:传统手工业有很大发展
染布坊
根据图片及P97课文找出清前期手工业发展 表现
表现二: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探究:
根(据苏材州)料东归城纳之出民手多习工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场,的机特户点
佛山名镇隶棉官江籍宁。著名雇的工机之户 人从,江记南丝日织受业的值整,个生产
材料二: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 493 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6 078 430
1724年(雍正二年)
6 837 914
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
7 414 495
(2)1661年到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提示:耕地面积迅速增加。清初的统治者重视农 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实用主义】教学课件(部编版

表现:人口增长迅速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意义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因:统治者重视,推行垦荒政策
人口增长
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影响: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繁荣
1.手工业的发展
(1)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特点)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手工工场生产
清朝纺织工场
如江宁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数量多
清朝手工工场
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牙,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1.原因
材料二: 顺治十三年以前钦州“土寇跳梁,人民徙亡,田地十荒八九,钱粮稀少”。直到顺治十六年才“始有开垦”。—道光《钦州志》卷3《经政志·田赋》
清代 《皇帝亲耕图》
(2)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材料三: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时期,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并巩固。——《中外历史纲要》
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基础
手工工场发展
手工业:
商业:
各级商业市场繁荣、大城市繁荣;商帮发展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1.清朝前期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而大力推广的高产作物是( )A.玉米、甘薯 B.小麦、马铃薯C.水稻、马铃薯 D.花生、玉米2.“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反映了清朝哪一行业的盛况( )A.纺织业 B.矿冶业 C.陶瓷业 D.制茶业3.下列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A.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B.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D.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
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意义
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原因:统治者重视,推行垦荒政策
人口增长
原因: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影响: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繁荣
1.手工业的发展
(1)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品种繁多、产品精良。(特点)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手工工场生产
清朝纺织工场
如江宁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数量多
清朝手工工场
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牙,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①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1.原因
材料二: 顺治十三年以前钦州“土寇跳梁,人民徙亡,田地十荒八九,钱粮稀少”。直到顺治十六年才“始有开垦”。—道光《钦州志》卷3《经政志·田赋》
清代 《皇帝亲耕图》
(2)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材料三: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时期,政局稳定,疆域开拓并巩固。——《中外历史纲要》
促进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基础
手工工场发展
手工业:
商业:
各级商业市场繁荣、大城市繁荣;商帮发展
课堂小结
课后练习
1.清朝前期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而大力推广的高产作物是( )A.玉米、甘薯 B.小麦、马铃薯C.水稻、马铃薯 D.花生、玉米2.“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反映了清朝哪一行业的盛况( )A.纺织业 B.矿冶业 C.陶瓷业 D.制茶业3.下列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A.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B.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C.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D.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工商业市镇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优秀习题课件

海上丝绸之路。目的:增加粮食产量。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湖广熟,天下足”。 材料三 (右图)
(1)材料一中的谚语出现于何时?它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①宋朝;②苏州、湖州成为天下的粮仓,经济重心完 成了南移。
(2)阅读材料二,“湖广熟,天下足”出现于何时?导致“湖广 熟,天下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影视作品折射出历史的冰山一角。《胡雪岩》 《乔家大院》是
两部以明清著名的商帮为背景的电视剧。这两个著名商帮来自( B )
A.浙江 广东
B.安徽 山西
C.山西 江苏
D.广东 福建
10.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
世”等,清朝前期出现了( C )
二、综合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乾隆皇帝与各级地方政府,开始推广美洲作物,玉 米、番薯是主要的品种。乾隆五十年,皇帝意识到“番薯既可充 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 备荒之一法”。
(1)材料一中图一所描绘的是今天的哪座城市?体现了这座城 市哪一行业的繁荣景象?
人口急剧增加,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粮食产量, 开始推广种植高产粮食作物等。
1.(2020·广东)1750 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 75%来自于田赋,而
到清末田赋所占比重降至 3%,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赔款大量增加
B.大片领土丧失
C.农业全面衰退
D.经济结构变动
2.(2020·湖南衡阳)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 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 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湖广熟,天下足”。 材料三 (右图)
(1)材料一中的谚语出现于何时?它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
①宋朝;②苏州、湖州成为天下的粮仓,经济重心完 成了南移。
(2)阅读材料二,“湖广熟,天下足”出现于何时?导致“湖广 熟,天下足”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影视作品折射出历史的冰山一角。《胡雪岩》 《乔家大院》是
两部以明清著名的商帮为背景的电视剧。这两个著名商帮来自( B )
A.浙江 广东
B.安徽 山西
C.山西 江苏
D.广东 福建
10.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
世”等,清朝前期出现了( C )
二、综合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乾隆皇帝与各级地方政府,开始推广美洲作物,玉 米、番薯是主要的品种。乾隆五十年,皇帝意识到“番薯既可充 食,兼能耐旱,必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 备荒之一法”。
(1)材料一中图一所描绘的是今天的哪座城市?体现了这座城 市哪一行业的繁荣景象?
人口急剧增加,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粮食产量, 开始推广种植高产粮食作物等。
1.(2020·广东)1750 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 75%来自于田赋,而
到清末田赋所占比重降至 3%,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赔款大量增加
B.大片领土丧失
C.农业全面衰退
D.经济结构变动
2.(2020·湖南衡阳)明清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状况已 不复存在,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 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三单元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经济作物种植方面 经济作物种植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 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5、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具体措施的作用 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②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 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 《盛世滋生图》卷,亦名《姑苏繁华图》卷,原系清宫珍品,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作者徐扬,字云亭,苏州 人,家居穿珠巷,监生出身,曾为吴县候选主簿。清代乾隆十六年 (1751年)高宗乾隆第一次南巡,徐扬与吴县篁村人张宗苍各自进 献画册,由此二人取入画院供奉。乾隆十八年(1753年)钦赐徐扬 举人,官至内阁中书。清宫珍藏书画名著《石渠宝笈》,刊录徐扬 的作品35件,《盛世滋生图》是其中主要一卷,完成于乾隆二十四 年(1759年)。全图钤有鉴赏或收藏之章凡17方,从“乾隆御览之 宝,等钤印剖析可知,乾隆对此图卷十分赞赏,其中”太上皇帝之 宝“便可佐证乾隆禅位于其子仁宗嘉庆之后,仍依依留恋并浏览这 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期, 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制瓷技术达到登峰造极 的水平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 一、商业网的形成 形成概况: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 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区 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二、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产生 1、形成状况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 县城的规模还大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商帮作用 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五、归纳总结 商业的发展具体表现: ①全国商业网的形成 ②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产生:汉口 ③商业都市的出现: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④商帮形成:晋商与徽商的形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1

量大幅度提高。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①晋商 ②徽商 ③闽商 ④冀商 ⑤浙商
1661年(顺治十八年)
A、人口快速发展 B、开垦荒田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4道肩)摩”经的景济象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年代
耕地面积(顷)
1661年(顺治十八年) 5493576 1685年(康熙二十四 6078430 年) 1724年(雍正二年) 6837914 17176661年年(到乾17隆76三年十,一耕地面积74发1生44了9什5么 年)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因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 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 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治理黄河、 淮河等,兴修水利工程。
2、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 清 朝 前 期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
清初统治者发展农业的措施:
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 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
◆ ①国力强盛,社会稳定,耕地面 积扩大。
◆ ②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 ③“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2、作用及影◆响: 人口的增长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但快速的大幅度增长也带来了 严重的社会问题。
材料三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
济 的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前期统治者采取的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发
展
清朝耕织图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清朝治水图
制作者:天津市庄中学--杨庆松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2)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 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2、带来的问题
人地矛盾突出 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农业生产的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清 恢复和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朝
前
期 手工业和商 社 业的发展 会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商业:商业发达
四大名镇之佛山镇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四大名镇之汉口镇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四大名镇之朱仙镇
三、人口的增长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1、原 因
清前期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 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 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三、人口的增长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 表 现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 (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技术、品种,粮食产
量大幅度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 意 义
(1)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盛世滋生图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 原 因
(1)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的重要性 (2)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顺治帝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抚流亡,鼓 励垦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其一,宣布垦 荒归己,由政府发给垦荒者印信执照,明 确产权,并且保护垦荒者的土地所有权。 顺治六年四月,明确宣布:“无主荒田, 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 有主荒田,令原主开垦,官给牛、种。 后又作了补充规定:“如有主荒田,原主 不能开垦,地方官另行招人耕种,给予印 照,永远承业,原主不得妄争”。顺治十 四年,又宣布将“永远承业”改为“永为 己业”。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商 业
(1)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商业网 (2)农村地区形成工商业市镇;(盛泽镇、汉口镇)
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北京、扬州等) (3)商业活动中形成一些大商帮(晋商、徽商)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
四大名镇之景德镇
制作者:天津市辛庄中学--杨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