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法施工图教学-ppt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板平法施工图ppt课件

二、楼板相关直接引注 7.悬挑板阳角附加筋Ces的引注
二、楼板相关直接引注 悬挑板阳角附加筋构造
二、楼板相关直接引注 悬挑板阳角附加筋构造
3.贯通纵筋
板带集中标注举例
三、板带支座原位标注
1.板带支座原味标注的内容为:板带支座上 部非贯通钢筋。
三、板带支座原位标注
三、板带支座原位标注
2.当板带上部已配有贯通纵筋,但需增加配置 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同向贯通 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用“隔一布一”的方式配置。
四、暗梁的表示方法
1.暗梁平面注写包括:暗梁集中标注、暗梁支 座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施工图中在柱轴线出画中 粗虚线表示暗梁。
2.暗梁集中标注包括暗梁编号、暗梁截面尺寸 (箍筋外皮宽度× 板厚)、暗梁箍筋、暗梁上部 通长筋或架立筋四部分内容。
(1)暗梁编号
四、暗梁的表示方法
(2)暗梁梁截面尺寸:用b×h (箍筋外皮宽 度× 板厚)表示; (3)暗梁箍筋
板原位标注——标注原则
• 对线段画至对边贯
通全跨或贯通全悬 挑长度的上部通长 筋,贯通全跨或延 伸至全悬挑一侧的 长度不注,只注明 非贯通筋另一侧的 延伸长度值。
板原位标注——标注原则
• 当板支座为弧形,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
射状分布时,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 位置并加注“放射分布”四字。
• 悬挑板的注写方式
c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 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 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 去不注。
(2)梁下部纵筋: a)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 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 梁支座下部纵筋注写为 6Φ25 2/4,则表示 上一排纵筋为 ?下一排纵筋为?截面配筋情况? b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 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平法施工图PPT课件

• 对于矩形柱,注写柱截 面尺寸bxh及与轴线关系的 几何参数代号b1、b2 和h1 、 h2的具体数值,须对应于 各段柱分别注写。
第26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 柱表
柱平法施工图— 列表注写方式
•注写柱纵筋。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 同时,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 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 筋三项分别注写。 •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 •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柱表
第2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概述
在平面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有三 种:
平面注写方式 ………………. 标注梁 列表注写方式 ………………. 标注柱和剪力墙 截面注写方式 ………………. 标注柱和梁
第3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概述
• 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柱、 墙、梁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 和序号等。
第27页/共32页
柱第平28页法/共施32页工图——列表注写方式
柱平第2法9页施/共3工2页图——列表注写方式
柱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在分 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 布置图的柱截面上, 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 中选择一个截面,以 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 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 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如图所示)
第30页/共32页 柱平法施工图
第31页/共3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梁支座上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第11页/共32页
平面注写方式练习:
根据平法施工图绘制 1-1、2-2 、3-3、 4-4 截面图
第12页/共32页
第13页/共32页
第14页/共32页
用传统表达方式画出的一根两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配筋图
第26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 柱表
柱平法施工图— 列表注写方式
•注写柱纵筋。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 同时,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 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 筋三项分别注写。 •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 •注写柱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与间距。 柱表
第2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概述
在平面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有三 种:
平面注写方式 ………………. 标注梁 列表注写方式 ………………. 标注柱和剪力墙 截面注写方式 ………………. 标注柱和梁
第3页/共32页
平法施工图概述
• 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将所有柱、 墙、梁构件进行编号,编号中含有类型代号 和序号等。
第27页/共32页
柱第平28页法/共施32页工图——列表注写方式
柱平第2法9页施/共3工2页图——列表注写方式
柱平法施工图— 截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在分 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 布置图的柱截面上, 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 中选择一个截面,以 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 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 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如图所示)
第30页/共32页 柱平法施工图
第31页/共3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2页/共32页
•梁支座上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第11页/共32页
平面注写方式练习:
根据平法施工图绘制 1-1、2-2 、3-3、 4-4 截面图
第12页/共32页
第13页/共32页
第14页/共32页
用传统表达方式画出的一根两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配筋图
结构施工图(平法)课件

2)柱的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内容及规定 ➢ 柱的编号 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 注写各柱段的起止标高。 ➢ 注写柱的几何尺寸。 ➢ 注写柱纵筋 当柱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也相同时, 将纵筋统一注写在“全部纵筋”栏中。 ➢ 注写箍筋类型 在柱表中只注写箍筋类型号及肢数。 ➢ 注写箍筋配置 。 结构施工图(平法)
5.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5.5.1 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1)平面整体表示法 把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整体直接表达在结构
平面布置图上的制图方法,叫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 示方法,简称平法。用平法绘制的结构施工图省略了部分结 构构造内容,因此,平法绘制的结构施工图必须和标准构造 详图相配合才构成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φ
φφ
➢ 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标注
φ φ
φ
φ φ
φφ
➢ 梁上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结构施工图(平法)
3)梁的平面注写施工图实例
活动建议: 请教师带领学生识读
右图。
梁平面注写施工图结构实施工例图(平法)
阅读下图,弄清图中梁KL1(4)的配筋情况,疑难 问题共同探讨。
结构施工图(平法)
4)现浇混凝土楼面板平面注写施工图
(5)梁侧面纵向钢筋 梁侧面的纵向构造钢筋或抗 扭钢筋分别用大写字母G或N表示。
(6)梁的标高 当梁的顶面高于所在楼面结构标高 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有高差时,将 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结构施工图(平法)
2) 梁的原位标注
梁的原位标注包括: ➢ 梁的支座上部纵向钢筋的标注
φ
φ
φ φ
结构施工图(平法)
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示例
结构施工图(平法)
5.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5.5.1 混凝土结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1)平面整体表示法 把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整体直接表达在结构
平面布置图上的制图方法,叫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 示方法,简称平法。用平法绘制的结构施工图省略了部分结 构构造内容,因此,平法绘制的结构施工图必须和标准构造 详图相配合才构成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φ
φφ
➢ 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标注
φ φ
φ
φ φ
φφ
➢ 梁上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结构施工图(平法)
3)梁的平面注写施工图实例
活动建议: 请教师带领学生识读
右图。
梁平面注写施工图结构实施工例图(平法)
阅读下图,弄清图中梁KL1(4)的配筋情况,疑难 问题共同探讨。
结构施工图(平法)
4)现浇混凝土楼面板平面注写施工图
(5)梁侧面纵向钢筋 梁侧面的纵向构造钢筋或抗 扭钢筋分别用大写字母G或N表示。
(6)梁的标高 当梁的顶面高于所在楼面结构标高 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有高差时,将 其写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结构施工图(平法)
2) 梁的原位标注
梁的原位标注包括: ➢ 梁的支座上部纵向钢筋的标注
φ
φ
φ φ
结构施工图(平法)
柱平法施工图截面注写方式示例
结构施工图(平法)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课件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梁净长)1/3 (梁净长)1/4
2400
6900
1800
6900
150 6 22 4/2
250 6 22 4/2
250 6 22 4/2
150 150 6 22 4/2
250 6 22 4/2
2 16 10-200(2)
A
6 22 2/4
KL4(3A)
2 20
B
C
7 20 3/4
第一项 :梁编号 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 挑代号几项组成
梁类型 楼层框架梁 屋面框架梁
框支架 非框架梁
悬挑梁 井字梁
代号 KL WKL KZL L XL JZL
序号 XX XX XX XX XX XX
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 (X X)、 (X X A)或(X X B) (X X)、 (X X A)或(X X B) (X X)、 (X X A)或(X X B) (X X)、 (X X A)或(X X B)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梁构件钢筋计算实例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4ф 25
KL1(3)200 500 ф 8@100/200(2) 2ф 25;2ф 20
04G101-4P25
板受力筋计算
➢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
板
✓ 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6.25d *2
结构施工图识读(平法)
板受力筋计算
➢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
平法施工ppt课件

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制图 规则
•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 法),包括常用的平面现浇混凝土柱、墙、 梁3种构件的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 造2大部分内容。
• 14.1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
• 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 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来表达的施工 图。柱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 绘制,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时,柱平面 布置图也可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7
8
9
• 梁支座的上部纵筋(含贯通筋) • 梁的下部纵筋 •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 • 附加箍筋或吊筋
10
11
• 2)截面注写方式 • 14.2.2受力钢筋及其相关构造要求 • 1)梁支座上部纵筋
12
13
• 2)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 • 3)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
• 14.1.1列表注写方式 • 列表注写方式就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先
对柱进行编号(见表14.1),然后分别在同 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当柱断面与轴线
2
关系不同时,需选多个)截面注写几何参数
代号(
),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
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
情况)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
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来表达柱平面整
体配筋施工图(如图14.1所示)的方式。
3
4
• 14.1.2截面注写方式·
•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包括 框架柱、框支柱、梁上柱、剪力墙上柱)平 面布置图的柱断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 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 和配筋具体数值来表达柱平面整体配筋施 工图的方式,如图14.2所示。
• 14.2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 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简称平 法),包括常用的平面现浇混凝土柱、墙、 梁3种构件的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标准构 造2大部分内容。
• 14.1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
• 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 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来表达的施工 图。柱平面布置图,可采用适当比例单独 绘制,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时,柱平面 布置图也可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7
8
9
• 梁支座的上部纵筋(含贯通筋) • 梁的下部纵筋 •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 • 附加箍筋或吊筋
10
11
• 2)截面注写方式 • 14.2.2受力钢筋及其相关构造要求 • 1)梁支座上部纵筋
12
13
• 2)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 • 3)梁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
• 14.1.1列表注写方式 • 列表注写方式就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先
对柱进行编号(见表14.1),然后分别在同 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当柱断面与轴线
2
关系不同时,需选多个)截面注写几何参数
代号(
),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
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
情况)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
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来表达柱平面整
体配筋施工图(如图14.1所示)的方式。
3
4
• 14.1.2截面注写方式·
• 截面注写方式是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包括 框架柱、框支柱、梁上柱、剪力墙上柱)平 面布置图的柱断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 柱中选择一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 和配筋具体数值来表达柱平面整体配筋施 工图的方式,如图14.2所示。
• 14.2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平法施工》课件

施。
施工人员应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 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
眼镜等。
施工人员应遵循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不得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 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安全 可靠。
施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 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 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防止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 致安全事故。
总结词:桥梁项目对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高,其 平法施工需要重点关注相关构造措施。
介绍某桥梁项目的概况,分析其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难 点。
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根据桥梁项目的特点采取相应的 施工措施,确保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讲解桥梁项目平法施工图纸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重点解 析预应力梁、桥墩、桥台等关键部位的平法表示。
06
平法施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住宅楼的平法施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住宅楼是平法施工的典型案例,涉及梁、板、柱 等结构的平法表示和施工要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介绍某住宅楼项目的概况,包括规模、地理位置、设计要 求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分析该项目的平法施工图纸,重点讲解梁、板、柱等结构 构件的平法表示方法。
结构分析原理
结构分析原理是平法施工中的震作用、内力和位移等。
在进行结构分析时,需要考虑多种因 素,如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 边界条件和荷载等,以确保分析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构分析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 差分法和离散元法等,这些方法可以 对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以评估 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施工人员应佩戴合格的安全防护 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
眼镜等。
施工人员应遵循安全生产规章制 度,不得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施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 护,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安全 可靠。
施工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 业培训,熟悉设备操作规程和 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防止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导 致安全事故。
总结词:桥梁项目对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高,其 平法施工需要重点关注相关构造措施。
介绍某桥梁项目的概况,分析其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难 点。
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根据桥梁项目的特点采取相应的 施工措施,确保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讲解桥梁项目平法施工图纸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重点解 析预应力梁、桥墩、桥台等关键部位的平法表示。
06
平法施工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住宅楼的平法施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住宅楼是平法施工的典型案例,涉及梁、板、柱 等结构的平法表示和施工要点。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介绍某住宅楼项目的概况,包括规模、地理位置、设计要 求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分析该项目的平法施工图纸,重点讲解梁、板、柱等结构 构件的平法表示方法。
结构分析原理
结构分析原理是平法施工中的震作用、内力和位移等。
在进行结构分析时,需要考虑多种因 素,如结构的几何尺寸、材料特性、 边界条件和荷载等,以确保分析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构分析的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 差分法和离散元法等,这些方法可以 对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以评估 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平法识图》PPT课件共27页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5
7 结构施工图Leabharlann 2020/4/1816
➢梁编号。 次梁?
➢截面尺寸b×h。加腋梁用b×h YLt×ht表示 ; 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 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用斜线“/ ”分开 。 ➢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构造筋或受扭7钢结构筋施工。图
19
练习:
200 200 3600
5800
7 结构施工图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3600
2800
2020/4/18
20
问题: 1.跨中上部原位标注与同时标注左右支座有何不同? 2.附加箍筋和吊筋如何表达?吊筋尺寸的计算?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21
2.2 平法施工图
2.2.5 板平法施工图
2020/4/18
17
➢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对称原则。 ➢当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时。 ➢当梁的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
仅限于梁下部纵筋的上排钢筋? 在何处截断? ➢梁顶面标高高差。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8
两排支座负筋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2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3
2.2 平法施工图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4
2. 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
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 位时,则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 优先。
2020/4/18
15
7 结构施工图Leabharlann 2020/4/1816
➢梁编号。 次梁?
➢截面尺寸b×h。加腋梁用b×h YLt×ht表示 ; 悬挑梁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 ”分隔 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间距用斜线“/ ”分开 。 ➢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构造筋或受扭7钢结构筋施工。图
19
练习:
200 200 3600
5800
7 结构施工图
梁平法表示图
C25砼,3级抗震
3600
2800
2020/4/18
20
问题: 1.跨中上部原位标注与同时标注左右支座有何不同? 2.附加箍筋和吊筋如何表达?吊筋尺寸的计算?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21
2.2 平法施工图
2.2.5 板平法施工图
2020/4/18
17
➢梁上部或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一排时。 ➢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对称原则。 ➢当梁的上、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时。 ➢当梁的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
仅限于梁下部纵筋的上排钢筋? 在何处截断? ➢梁顶面标高高差。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8
两排支座负筋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2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3
2.2 平法施工图
7 结构施工图
2020/4/18
14
2. 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
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 位时,则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 优先。
最新平法-工图重要课件ppt课件

5.年老久病年老体虚,或久患心悸、心痹、胸痹、真心痛 、肺胀、眩晕、消渴等病,使肾之元阴元阳亏耗,阳虚则不 能鼓舞心阳,阴虚则不能上济心火,心血失运,发为心衰。
6.禀赋异常母体在妊娠早期感染邪毒,胎儿心脏受损,易 致先天性心脏病,血不循常道,日久可发心衰。先天禀赋不 足,精血虚于里,卫气弱于外,腠理失固,风寒湿热乘虚而 入,反复感邪,诱发心衰。
由于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心 系病证常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同时,其他脏腑 的病变,也可影响心的功能,临床上常相兼为病,如 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 、心肝血虚证等。
心系疾病实证的治疗,宜损其有余,兼用重镇安神。 心火亢盛者,宜清心安神;心脉痹阻者,宜化瘀通络 ;痰蒙心神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神者,宜泻火涤 痰。虚性病证,当补其不足,兼以养心安神。心气虚 、心阳虚者,宜益心气、温心阳;心血虚、心阴虚者 ,宜滋心阴,养心血;心阳暴脱者,回阳救逆。同时 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攻补兼施,脏腑兼顾。
29
原位标注内容:
3)有集中力处的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
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 (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
30
平面注写与传统表示方法对比
31
中医内科学
第二章 心系病症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心痛 第三节 心衰 第四节 不寐
学习目的
掌握心系病证的发病特点,以及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 寐等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
当梁侧面须配置受扭纵筋时,此项注写以大写字母N打头,后 面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受扭纵 筋和构造纵筋不重复配置。 N 6 φ22,表示表示梁的两个侧 面共配置 6 φ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φ22 。
6.禀赋异常母体在妊娠早期感染邪毒,胎儿心脏受损,易 致先天性心脏病,血不循常道,日久可发心衰。先天禀赋不 足,精血虚于里,卫气弱于外,腠理失固,风寒湿热乘虚而 入,反复感邪,诱发心衰。
由于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故心 系病证常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同时,其他脏腑 的病变,也可影响心的功能,临床上常相兼为病,如 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 、心肝血虚证等。
心系疾病实证的治疗,宜损其有余,兼用重镇安神。 心火亢盛者,宜清心安神;心脉痹阻者,宜化瘀通络 ;痰蒙心神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神者,宜泻火涤 痰。虚性病证,当补其不足,兼以养心安神。心气虚 、心阳虚者,宜益心气、温心阳;心血虚、心阴虚者 ,宜滋心阴,养心血;心阳暴脱者,回阳救逆。同时 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攻补兼施,脏腑兼顾。
29
原位标注内容:
3)有集中力处的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
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 (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
30
平面注写与传统表示方法对比
31
中医内科学
第二章 心系病症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胸痹心痛 第三节 心衰 第四节 不寐
学习目的
掌握心系病证的发病特点,以及心悸、胸痹心痛、心衰、不 寐等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
当梁侧面须配置受扭纵筋时,此项注写以大写字母N打头,后 面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受扭纵 筋和构造纵筋不重复配置。 N 6 φ22,表示表示梁的两个侧 面共配置 6 φ22的受扭纵向钢筋,每侧各配置3φ2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梁下部纵筋不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 在括号内。
例 6 Φ 25 2(-2)/4表示上排纵筋2 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 纵筋4 Φ 25,全部伸入支座。
3、附加箍筋或吊筋
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 数注在括号内。
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图中统一说明,少数与统一 说明不一致者,再原位引注,见图7.2.4~7.2.5。
2、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用b×h表示;加腋梁用b×h、yc1×yc2 表示(其中c1为长,c2为高);悬挑梁当根部和端部不同时,同 b×h1/h2表示(其中h1为根部高,h2为端部高)。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箍筋肢 数写在括号内。箍筋加密区长度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采 用。
2.1.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可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集中标注的内容,包括五项必 注值和一项选注值。 五项必注值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 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一项选注值 为梁顶面标高高差。
1、梁编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几项组成。注: ( ××A)为一端悬挑,(××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 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2.2 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 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将图7.2.1框架梁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7.2.6。
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7.3 剪力墙的平法识读
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有两种: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7.3.1、列表注写方式
例 6 ф 25 4/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两排,上排4 ф 25,下排2 ф 25; 2 ф 25+2 ф 2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四根一排放置,其中角部2 ф 25 ,中间2 ф 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否 则,须在两边分别标注,见图7.2.2~7.2.3。
例 10@100/200(2)表示Ⅰ级钢筋、直径10mm、加密区间距 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均为双肢箍;
13 Φ 10@150/200(4)表示Ⅰ级钢筋,直径10mm,梁的两端 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150mm,梁的中部间距200mm,四肢箍 ;
8@100(4)/150(2)表示Ⅰ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 100mm为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mm为双肢箍。
6、梁顶面标高高差此项为选注值。当梁顶面标高不同于结构层 楼面标高时,需要将梁顶面标高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高于楼面为正值,低于楼面为负 值。
2.1.2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 。
1、梁支座上部纵筋 原位标注的梁支座上部纵筋应为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筋在内的所有钢筋 。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同排纵筋有两种 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 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分隔。
例 2 ф 14;3 ф 18表示梁的上部配置2 ф 14的通长筋,下部配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符合规范规定的纵向构 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 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例 G4 ф 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 ф 12的纵向构造钢筋, 两侧各配置2 ф 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 ,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例 N6 ф 18,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ф18的受扭纵向钢筋,两 侧各配置3 ф 18。
当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但此时受 扭纵向钢筋应满足规范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
平法施工图教学-ppt
1柱的平法识读
屋面
4 3 2 1 -1 层号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2 梁的平法识读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 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所注规格及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 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 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例 2 ф 22用于双肢箍;2 ф 22+(4 ф 12)用于6肢箍,其中2 ф22为通长筋,4 ф12为架立筋。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梁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柱表中, 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 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一)墙柱编号 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见表 (二)墙身编号 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 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表达形式为:Q×× (××排) 。
2. 次梁的构造
➢ 一般构造同受弯构件要求。纵向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根据
弯矩包络图确定。
➢ 附加横向钢筋与附加吊筋。
2、梁下部纵筋 与上部纵筋标注类似,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 下分开。同排纵筋有两种不同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 纵筋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6 ф 25 2/4表示下部纵筋共两排,上排2 Φ 25,下排4 Φ 25, 全部伸入支座。
2.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
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见图2.1。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 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 值优先。
例 6 Φ 25 2(-2)/4表示上排纵筋2 Φ 25,不伸入支座,下排 纵筋4 Φ 25,全部伸入支座。
3、附加箍筋或吊筋
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 数注在括号内。
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图中统一说明,少数与统一 说明不一致者,再原位引注,见图7.2.4~7.2.5。
2、梁截面尺寸。等截面梁用b×h表示;加腋梁用b×h、yc1×yc2 表示(其中c1为长,c2为高);悬挑梁当根部和端部不同时,同 b×h1/h2表示(其中h1为根部高,h2为端部高)。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箍筋肢 数写在括号内。箍筋加密区长度按相应抗震等级的标准构造详图采 用。
2.1.1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可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集中标注的内容,包括五项必 注值和一项选注值。 五项必注值包括:梁编号、梁截面尺寸、梁箍筋、梁上部通长筋或 架立筋配置、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一项选注值 为梁顶面标高高差。
1、梁编号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几项组成。注: ( ××A)为一端悬挑,(××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 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2.2 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 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将图7.2.1框架梁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7.2.6。
加腋梁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悬挑梁不等高截面尺寸注写示意
7.3 剪力墙的平法识读
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有两种: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 7.3.1、列表注写方式
例 6 ф 25 4/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两排,上排4 ф 25,下排2 ф 25; 2 ф 25+2 ф 22表示支座上部纵筋共四根一排放置,其中角部2 ф 25 ,中间2 ф 22; 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否 则,须在两边分别标注,见图7.2.2~7.2.3。
例 10@100/200(2)表示Ⅰ级钢筋、直径10mm、加密区间距 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均为双肢箍;
13 Φ 10@150/200(4)表示Ⅰ级钢筋,直径10mm,梁的两端 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150mm,梁的中部间距200mm,四肢箍 ;
8@100(4)/150(2)表示Ⅰ级钢筋、直径8mm、加密区间距 100mm为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mm为双肢箍。
6、梁顶面标高高差此项为选注值。当梁顶面标高不同于结构层 楼面标高时,需要将梁顶面标高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注写在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高于楼面为正值,低于楼面为负 值。
2.1.2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的内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附加箍筋或吊筋 。
1、梁支座上部纵筋 原位标注的梁支座上部纵筋应为包括集中标注的通长筋在内的所有钢筋 。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同排纵筋有两种 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 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 分隔。
例 2 ф 14;3 ф 18表示梁的上部配置2 ф 14的通长筋,下部配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当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须配置符合规范规定的纵向构 造钢筋。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 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例 G4 ф 12,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 ф 12的纵向构造钢筋, 两侧各配置2 ф 12。
当梁侧面需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 ,接续注写配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
例 N6 ф 18,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6ф18的受扭纵向钢筋,两 侧各配置3 ф 18。
当配置受扭纵向钢筋时,不再重复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但此时受 扭纵向钢筋应满足规范对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要求。
平法施工图教学-ppt
1柱的平法识读
屋面
4 3 2 1 -1 层号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2 梁的平法识读
梁平法施工图是在梁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 截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梁配筋图。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
所注规格及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 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 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例 2 ф 22用于双肢箍;2 ф 22+(4 ф 12)用于6肢箍,其中2 ф22为通长筋,4 ф12为架立筋。
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梁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柱表中, 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 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示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一)墙柱编号 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表达形式见表 (二)墙身编号 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 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注写在括号内。表达形式为:Q×× (××排) 。
2. 次梁的构造
➢ 一般构造同受弯构件要求。纵向钢筋的弯起与截断位置根据
弯矩包络图确定。
➢ 附加横向钢筋与附加吊筋。
2、梁下部纵筋 与上部纵筋标注类似,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 下分开。同排纵筋有两种不同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 纵筋相联,且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例 6 ф 25 2/4表示下部纵筋共两排,上排2 Φ 25,下排4 Φ 25, 全部伸入支座。
2.1、平面注写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
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见图2.1。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 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 值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