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宣传进校园广播稿
禁毒广播稿

关于禁毒得校园广播稿(一)男:敬爱得老师!女:亲爱得同学们!男:大家早上好!红领巾广播又准时与大家见面了。
女:今天播送得主题就是:毒品危害大。
男:我就是XXX。
女:我就是XXX。
男: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毒品得危害。
女:毒品得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得危害有两大类: 男:一、吸毒对身心得危害女:(1) 吸毒对身体得毒性作用:毒性作用就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得对身体得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得功能失调与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男:(2)戒断反应:就是长期吸毒造成得一种严重与具有潜在致命危险得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得情况下,或死于严重得身体戒断反应引起得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就是吸毒者戒断难得重要原因。
女:(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得精神障碍就是幻觉与思维障碍、她们得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男:(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得有化脓性感染与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得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女:二、吸毒对社会得危害男:(1)对家庭得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得同时,也破害自己得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得困难境地、女:(2) 对社会生产力得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就是造成社会财富得巨大损失与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得生存空间。
男:(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女: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得肌体都会造成极大得损害。
男:一、静脉注射毒品(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得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就是多方面得: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
关于禁毒的校园广播稿_总有你喜欢的

关于禁毒的校园广播稿_总有你喜欢的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外面,都要做好禁毒的。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关于禁毒的校园广播稿,欢迎阅读。
关于禁毒的校园广播稿篇一男:敬爱的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男:大家早上好!红领巾广播又准时和大家见面了。
女:今天播送的主题是:毒品危害大。
男:我是XXX。
女:我是XXX。
男:这个月时禁毒宣传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毒品的危害。
女: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男: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女:(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男:(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女:(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男:(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女: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男:(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女:(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男:(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校园禁毒宣讲稿

校园禁毒宣讲稿引言概述:恭敬的校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做一次关于校园禁毒的宣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毒品问题日益严重,对我们的校园安全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为了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校园禁毒工作的认识,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一、毒品的危害性1.1 毒品对身体的危害毒品对人体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吸食毒品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直接伤害,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同时,长期吸食毒品还会引起各种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肝病等,甚至危及生命。
1.2 毒品对学习的影响吸食毒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毒品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进而影响未来的发展和就业机会。
1.3 毒品对社会的危害毒品不仅对个人造成危害,也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毒品犯罪活动频繁,破坏社会安宁,破坏家庭和谐,甚至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的加剧。
因此,校园禁毒工作不仅是保护学生个人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二、校园禁毒工作的重要性2.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校园禁毒工作不仅仅是禁止学生接触毒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惟独让学生明白毒品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干从根本上杜绝毒品问题的发生。
2.2 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对于校园禁毒工作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毒品问题。
2.3 建立完善的校园禁毒制度学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校园禁毒制度,包括加强学生的禁毒教育,建立禁毒宣传平台,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和管理等。
惟独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制度,才干更好地保护学生远离毒品的侵害。
三、校园禁毒工作的具体措施3.1 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学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如举办禁毒讲座、开展禁毒知识竞赛等,加强对学生的禁毒宣传教育。
同时,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子屏幕等渠道,不断向学生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于禁毒的广播稿

关于禁毒的广播稿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篇一:禁毒的广播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广播员,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广播。
今天广播的主题就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吸毒导致死亡的人数已达14万人以上,另有约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了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
毒患,正以迅疾的发展速度,威胁着人类社会,吞噬着人类文明。
品残害着人的身体。
毒品蒙蔽了人的良知。
多少家庭因毒品的侵袭而破裂解体,多少的未成年子女因父母吸毒而使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毒品的猖獗,使禁毒斗争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现在不把贩毒、吸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中华民族的兴衰问题。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到来之际,我们再次呼吁每一位同学,积极行动起来,真正认清毒品的危害,从内心深处憎恶毒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自觉学习、宣传禁毒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
生命,是父母带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我们生活的资本,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东西。
地球上一切的动物与植物都离不开生命二字。
如若没有生命,那些鸟语花香将不复存在,我们人类将灰飞烟灭,古老的中华文明则更是无稽之谈。
生命,是如此美丽,如此可爱。
而那些吸毒的人把生命当作儿戏,他们吸毒的同时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在走向死亡,他们辜负了父母给予他们的生命的意义,这是对父母的极大的不孝,这是对生命的歧视和侮辱。
春天,小草破土而出,奋发向上,是对生命的渴望;蝴蝶在暴风雨中拼命振翅,是对生命的期盼。
面对它们。
我们是否应该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之树常青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爱惜只有一次的生命,让每天的生活充满阳光。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筑起坚固的防毒长城。
让我们美丽的家园永远不受毒品的侵害与污染,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满。
校园禁毒宣传教育讲话稿(精选5篇)

校园禁毒宣传教育讲话稿(精选5篇)校园禁毒宣传教育篇1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禁毒教育。
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极其深重的灾难,使中国人民蒙受了近百年“东亚病夫”的耻辱。
勿忘历史,是为了我们共同拥有美好的明天和未来。
毒品问题,长期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
毒品的蔓延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
那么究竟什么是毒品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
截至20xx年底,我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为90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77%。
根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20xx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是社会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
毒品预防教育是什么呢?毒品预防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让人们了解和认识造成毒品问题的基本因素和有关知识,揭示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巨大危害,提高全民尤其是青少年认知毒品、拒绝毒品的能力,从而构筑全社会防范毒品侵袭的有效体系。
那么,青少年应该如何防止吸毒呢?一、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三、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四、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五、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要真正遏制吸毒这一丑恶现象的蔓延,关键在于消除那些容易滋生和诱发吸毒现象的种种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切实加强社会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防范机制,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普及禁毒知识,加强人们反毒、防毒的意识,使贩毒、吸毒活动失去赖以滋生和存在的环境和条件。
学校禁毒广播稿

学校禁毒广播稿【篇一:禁毒教育广播稿】新窑乡靛山小学2013年度毒品教育广播稿禁毒教育第四周星期一广播稿:今天,我们要来认识毒品的相关知识。
以下是本次宣传的主要内容:一、我国毒品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是一个深受毒品危害的国家,从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起,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达到其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的目的,用毒品打开中国大门,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
毒品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黄金白银大笔大笔的流向国外,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由于长期的吸食毒品,给国人身体健康带来了重大危害,中国人一直被称为“东亚病夫”。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以鸦片为主要品种的毒品买卖和吸毒现象得到彻底根除。
周恩来总理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完全杜绝了毒品。
进入八十年代后,伴随着改革开放,封闭了近三十年的中国又重新与世界开始了广泛的交流,毒品这个“白色恶魔”又重新向中国大陆袭来,如今已经渗透到许多地方。
西南边陲出现了毒品贩运的“中国通道”,大西北黄土地上再现毒烟,西域边疆“烟风已度玉门关”。
新一轮的吸毒者从十几岁的孩子,到抱着婴儿的母亲,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到白发苍苍的老人,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地区,不分民族,令人发指的毒品无孔不,残害了多少人的身心,颠覆了多少个家庭,无不使人震惊。
吸毒使许多人失去了健康,泯灭了亲情,离散了骨肉。
可以说,一个拥有千万家产的人,一旦与毒品粘上边,不到十年便会一贫如洗。
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如此之大,对社会更是如此。
我国每年因吸毒导致的抢劫案、凶杀案不断上升,占刑事案件的25%,直接影响了社会安定,给人们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毒品问题是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以上情况我们不难看出,消灭毒品走私,消除吸毒这一社会丑恶现象,对国家,对家庭都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重要举措。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青少年中宣传禁毒知识,形成抵御毒品的能力,既是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也是人民警察和学校的神圣职责。
毒品的广播稿

毒品的广播稿篇一:远离毒品广播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甲:敬爱的老师们!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好!甲:我是主持人(惠钦舟)。
乙:我是主持人(顾佳怡)。
甲:给你的天空划一道绚丽的亮色;乙:给你的世界奏一曲动听的欢歌;甲:伸出你的手。
乙:伸出我的手。
合:让我们相会在红领巾广播中。
甲: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乙: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鸦片战争》吗?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断——虎门销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甲:哦,那是1839年6月3日,民族英雄林则徐置生死于度外,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的壮烈场景。
乙:新中国成立后,禁毒运动不断深化,我国成为世界公认的“无毒国”。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在我国一些地区死灰复燃并迅速蔓延,吞噬着人们的身体和灵魂。
合:为了远离毒品、净化环境,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毒品。
甲:毒品主要是指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等,另外还包括国家规定管制的能使人形成药物依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物。
现在我们来仔细看看毒品的罪恶面目。
鸦片是一种中国人民并不陌生且深恶痛绝的毒品。
19世纪,英国商人偷运鸦片到中国,使九千万中国人染上烟瘾而致残、致死。
合:贩毒者与毒品同样可恶!乙:对!可制毒者更可恶!他们从鸦片中提取出一种白色的生物碱叫“吗啡”,它的毒性比鸦片还强,极易伤害人的脑神经。
甲:我想问一下,海洛因比吗啡还毒,是吗?乙:是的,海洛因的毒性比吗啡强五倍以上,人们称它为“毒品之王”。
那大麻和可卡因有哪些危害呢?这两种毒品都会强烈地刺激人的神经中枢,使人产生偏执妄想,导致精神错乱。
甲:为什么有人称冰毒为“毒中之毒”?乙:问得好,冰毒因外形如冰而得名。
它的毒性更强,成瘾更快,一旦吸食便会形成一种没有它就活不下去的强烈依赖性。
如今毒品种类越来越多,一些化学药品和天然物质混合还形成综合性毒品,如摇头丸等。
毒品无色无味而杀人于无形之申。
同学们,你们千万要警惕啊!(播放歌曲:禁毒歌曲)甲:呀!毒品不仅是伤害人们身体的瘟疫,更是销蚀人们灵魂的魔鬼!所以千万不要轻视那些白色的粉末,它们是罪恶之源。
学校禁毒教育广播稿

学校禁毒教育广播稿【篇一:禁毒教育广播稿】禁毒教育广播稿禁毒教育广播稿一:禁毒教育广播稿广大听众朋友们: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
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
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
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
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
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电台广播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
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
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要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毒宣传进校园广播稿禁毒宣传进校园广播稿男:敬爱的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男:大家早上好!红领巾广播又准时和大家见面了。
女:今天播送的主题是:毒品危害大。
男:我是XXX。
女:我是XXX。
男:这个月时禁毒宣传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毒品的危害。
女:毒品的危害可以说有很多,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危害有两大类:男: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女:(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男:(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女:(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男:(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女: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男:(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女:(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男:(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女: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男:一、静脉注射毒品(1)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不洁注射导致感染各种疾病,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破伤风、败血病、横断性脊髓炎,并极易传染乙肝、丙肝等血清型肝炎。
不洁注射是传播艾滋病毒的重要途径。
女:(2)注射阿片类毒品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直接和全面的损害。
静脉注射毒品,最容易引发吸毒过量死亡,国内外大量的统计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男:二、肌肉或皮下注射毒品注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脓肿、感染、色素沉着、疤痕硬结等症状。
女:三、通过呼吸道途径吸食毒品是指毒品加温后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吸食方式。
长期吸食对呼吸道系统造成恶性刺激,轻者易患气管炎,重者导致肺炎、肺气肿和肺癌。
说起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十二个字。
男:一、毁灭自己①不同的毒品摄入体内,都有各自的毒副反应及产生戒断症状,对健康形成直接而严重的损害,甚至吸毒过量以至死亡。
此外,由于毒品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滥用毒品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如急慢性肝炎、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性静脉炎、动脉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各种皮肤病、慢性器质性脑损害、中毒性精神病、性病及爱滋病。
百年前就有诗曰“剜骨剃髓不用刀,请君夜吸相思膏(相思膏,即鸦片)”。
女:②毒品不仅对躯体造成巨大的损害,由于毒品的生理依赖性与心理依赖性,使得吸毒者成为毒品的奴隶,他们生活的唯一目标就是设法获得毒品,为此失去工作、生活的兴趣与能力。
长期吸毒精神萎靡,形销骨立,人不象人,鬼不象鬼。
因此,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
”男:二、祸及家庭一个人一旦吸毒成瘾,就会人格丧失,道德沦落,为购买毒品耗尽正当收入后,就会变卖家产,四处举债,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烟瘾一来人似狼,卖儿买女不认娘:。
家中只要有了一个吸毒者,从此全家就会永无宁日,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贫穷和充满矛盾的开始。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往往就是吸毒者家庭的结局。
女:三、危害社会①吸毒与犯罪如一对孪生兄弟。
吸毒者为获毒资往往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越轨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生命与社会治安。
据报道,在英国有一半吸毒者是靠犯罪获得买毒品的钱。
男:②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与正常生活,对吸毒者各种医疗费用,辑毒、戒毒力量的投入,药物滥用防治工作的开展,这些都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如今,吸毒成为社会痼疾,在全世界蔓延,人类社会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社会包袱。
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让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洁净!男:本期的红领巾广播又要和大家说再见了,good bye!女:good luck !see you!禁毒宣传进校园广播稿 a.多彩的季节,金色的年华,青春的路上,有你有我;b.成长风景线,我们用声音,帮你记录成长足迹,与你分享成长过往,这里是正在热播的禁毒专栏:a.专题一: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1)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3)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4)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6)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b.毒品预防教育为什么要以青少年为重?国家禁毒委员会高度重视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要求各地把这项工作做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和事半功倍之举,切实抓紧、抓好、抓实。
在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这是由我国禁毒工作的实际需要和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决定的。
第一,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吸毒青少年在整个吸毒人群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XX年全国登记在册的100万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74%。
第二,在青少年吸毒原因的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对毒品的好奇而尝试第一口的,以致于陷入吸毒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第三,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育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养成远离毒品、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他们集中学习和生活,具有开展集中统一的禁毒教育的良好条件。
所以国家禁毒委员会把抓好青少年的禁毒教育置于突出位置,并会同教育行政等部门,共同抓好在校中小学生的毒品预防专题教育。
目的是使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走向社会之前,较为系统地接受毒品预防教育,掌握拒绝和防范毒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新吸毒人员的滋生。
a.如何预防吸毒吸毒问题是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
要真正遏制吸毒这一丑恶现象的蔓延,关键在于消除那些容易滋生和诱发吸毒现象的种种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切实加强社会的管理和教育,建立和健全行之有效的防范机制,广泛、深入地宣传和普及禁毒知识,加强人们反毒、防毒的意识,使贩毒、吸毒活动失去赖以滋生和存在的环境和条件。
b.吸毒的个人预防沾染毒品的诱因很多,预防吸毒的措施也很多,但归根结底,预防吸毒的关键还在于自己。
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才能够切实保护自己,不被毒品所害。
个人预防吸毒主要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构筑起抵御毒品侵袭的铜墙铁壁。
首先要加强对文化、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那些腐朽生活方式,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的理想。
其次,要不断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平衡能力和抗拒毒品诱惑的能力。
要培养自己多方面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参加文明、高雅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第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摒弃吸烟、酗酒等恶习。
特别是青少年,远离毒品,首先要远离烟酒。
a.吸毒的学校预防学校是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控制青少年中新吸毒人员滋生的最有效防线之一。
学校的吸毒预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抵抗毒品侵袭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识别毒品、拒绝毒品的能力。
学校要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育人、育才、育德并重。
要在教学课程中把“禁毒教育”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把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使学生时时处处自觉地加以防范。
学校校长是学校禁毒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将禁毒教育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要高度注意对“差生”和特殊被开除就是被勒令退学,使一些有问题的学生过早地被推向社会,加速了这些学生的堕落。
b.吸毒的社会原因首先,境外毒品的渗透和毒品消费市场的存在是吸毒现象蔓延的主要外部条件。
其次,社会上存在不良风尚使得一些人感到精神空虚,理想观念淡薄,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片面追求高消费和冒险刺激的生活方式。
从社会环境方面看,宣扬淫秽、迷信、暴力的书刊、录像制品,和一些媒体对畸形怪诞的消费、生活观念的不恰当宣扬,也是造成吸毒现象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
a.吸毒的主要诱因吸毒问题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
b.吸毒的个人原因吸毒者最初“品尝”第一口毒品时,或多或少是受到一种不健康心理的驱动。
那么,吸毒者都有什么样的不健康心理呢?①盲目好奇。
在吸毒者中,特别是在青少年吸毒者中,很多人最初只是为了盲目满足对毒品的好奇心而“偷尝禁果”。
②慕虚荣、赶时髦。
现实生活中,以为“吸毒最时髦”而去赶时髦,从而染上毒品的人为数不少。
③追求刺激和享乐。
一部分吸毒者因腐朽意识作祟,受极端享乐主义的驱使,将吸毒当作“追求刺激”和“高级享受”。
如某些先富起来的个体户和暴发户为炫耀自己的富有而吸毒。
④无知和轻信。
在农村,误以为吸毒能治病,而将毒品当作药品使用;在城市,误以为吸毒能使人轻松或促进睡眠而沾染毒品。
⑤赌气或逆反心理。
因赌气或逆反心理导致吸毒者,往往以女性和青少年居多。
⑥诱骗胁迫。
有不少人因为交友不慎,轻信他人的谎言,被所谓的“朋友”、“哥儿们”恶意引诱,或是由于贩毒分子的蓄意教唆而上当受骗、步入毒途的。
⑦自暴自弃。
在吸毒人群中,因受到挫折而自暴自弃吸毒成瘾的也为数不少。
a.吸毒的家庭原因家庭矛盾的长期存在和激化是导致家庭成员吸毒的直接原因。
家庭矛盾一旦激化,往往严重伤害彼此间的感情,使家庭成员出现沮丧、懊恼、怨恨等情绪。
不少吸毒者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吸毒上瘾的。
家庭教育方法不正确也是导致家庭成员吸毒的一个原因。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使家庭成员产生自私、自傲或自卑、自弱等心理,有的因离家出走或交友不慎而被引诱吸毒。
家庭成员中有吸毒人员,最容易出现新的吸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