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合集下载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1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 境的稳态
【答案】C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唾液腺是外
分泌腺,其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机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外界环境
的变化及细胞的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其理 化性质的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但可反映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否正常。
生活在其中的 细胞 所含化学成分 各种血细胞 绝大多数体细胞
都含有水、无机盐和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
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低
2.几种常考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所处的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2)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组织液 ,则A为__________ 细胞内液 ,C为________ 血浆 ,D为________ 淋巴 。 先判断B为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血浆的成分
水 ,7%~9%的是________ 蛋白质 ,约1%的是________ 无机盐 。 ①含量中约90%的是______ 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 等。 ②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通关]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考判断:
(1)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 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
【答案】C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唾液腺是外
分泌腺,其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机体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外界环境
的变化及细胞的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尿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其理 化性质的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范畴,但可反映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否正常。
生活在其中的 细胞 所含化学成分 各种血细胞 绝大多数体细胞
都含有水、无机盐和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
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低
2.几种常考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 组织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所处的内环境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 淋巴、组织液
血细胞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2)图示为A、B、C、D四种液体之间的关系,请进行分析推断。
组织液 ,则A为__________ 细胞内液 ,C为________ 血浆 ,D为________ 淋巴 。 先判断B为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血浆的成分
水 ,7%~9%的是________ 蛋白质 ,约1%的是________ 无机盐 。 ①含量中约90%的是______ 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 等。 ②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3)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通关]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考判断:
(1)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 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
2019版高考生物精准备考一轮全国通用版课件:必修3 第一单元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解析: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 中。 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 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 的水分和 Na+排出体外。由于 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 增加的 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 50%分布在细 胞外液, 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答案:A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 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 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 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后恢复到注 射前水平
解析
2. (2015· 海南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答案:B
4.(2015· 海南高考)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 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 )
解析: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淋 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中都有免疫细胞;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 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A.过程②、⑥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 T 细胞、B 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 O2 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 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逐项分析如下:当②、⑥受阻时, 组织液中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 积聚过多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但淋巴可进入血 浆,故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O2 由红细胞运输, 当丁表示红细胞时, O2 浓度丁比甲中的高。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 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 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和水后恢复到注 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 NaCl 后恢复到注 射前水平
解析
2. (2015· 海南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 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答案:B
4.(2015· 海南高考)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 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 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 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 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 )
解析: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体液,有运输激素的作用;淋 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血浆和淋巴中都有免疫细胞;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 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 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A.过程②、⑥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 C. T 细胞、B 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 D.丁中 O2 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
解析: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 液,丁表示血细胞内液。逐项分析如下:当②、⑥受阻时, 组织液中液体不能进入血浆和淋巴, 积聚过多引起组织水肿。 组织液可进入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但淋巴可进入血 浆,故淋巴细胞可存在于淋巴和血浆中。O2 由红细胞运输, 当丁表示红细胞时, O2 浓度丁比甲中的高。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三

【分析】尿液不属于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3)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分析】正常人的血浆pH能够维持在7.35~7.45,不会因为无氧呼
吸产生乳酸而明显降低。
(4)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分析】外界环境变化不大,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时,内 环境的稳态也会遭到破坏。
3.教材研习:
(1)(必修3 P3相关信息改编)夏令营活动中,不少同学的脚底磨出了
“水泡”,用针挑破后流出了一些近无色的液体,这些液体主要是
(
A.血浆 C.淋巴 B.组织液 D.细胞内液
)
【解析】选B。“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主要成分是水,还 有少量蛋白质及无机盐等,故B选项正确。
(2)(必修3 P5旁栏思考改编)生理盐水与血浆、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同,
)
【解析】选C。输卵管、胃属于外界环境,组织细胞内是细胞内液,
均不属于内环境,注射胰岛素是将胰岛素注射入组织液中。
5.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血细胞
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纲
三年16考 Ⅱ
高考指数:★★★★★
考情 稳态的生理意义
2014年(6考):新课标全国卷ⅠT3、T31,新课标全国卷ⅡT3, 三年 考题 山东T25,江苏T9,海南T27 2013年(6考):山东T24,江苏T19、T30,海南T17、T20,重
庆T7
2012年(4考):山东T25,江苏T3、T29,海南T12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第1单元第1讲内环境与稳态课件

节的相关知识以选择题为主, 同时还涉及相关实验设计的考 查。
第 1讲
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课 前 热 身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 考情分析 —— 考查内容 稳态的生理意义 等级要求 B B 五年考情分析 2016年T26(3分) 2015年T5(2分) 2012年T3(2分) 2014年T9(2分) 2016年T16(2分) 2015年T28(4分) 2014年T9(2分) 2013年T16(2分)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本单元内容虽不多,却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每年高考都 会涉及。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本单元有以下命题规 律: 1. 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失调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3) (2013·江苏卷·16C)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 余的盐。( √ ) [ 解析 ] 高渗溶液中,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能通过排出体 内多余的盐分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 (2013·江苏卷·16D)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
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 ) [ 解析 ] 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负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 水分的散失,维持水盐平衡。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考点一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
—— 考点击破 ——
第 1讲
内环境与稳态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课 前 热 身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 考情分析 —— 考查内容 稳态的生理意义 等级要求 B B 五年考情分析 2016年T26(3分) 2015年T5(2分) 2012年T3(2分) 2014年T9(2分) 2016年T16(2分) 2015年T28(4分) 2014年T9(2分) 2013年T16(2分)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 生物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本单元内容虽不多,却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每年高考都 会涉及。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本单元有以下命题规 律: 1. 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内环境的组成与稳态失调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3) (2013·江苏卷·16C)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可排出体内多 余的盐。( √ ) [ 解析 ] 高渗溶液中,适应高渗环境的动物能通过排出体 内多余的盐分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4) (2013·江苏卷·16D)缺水时,动物体的正反馈调节能促
使机体减少水的散失。( × ) [ 解析 ] 缺水时,动物体通过负反馈调节能促使机体减少 水分的散失,维持水盐平衡。
课前热身 考点研析
第八单元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定
考点一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调节
—— 考点击破 ——
2019年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1单元 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1.人体pH稳态的维持 • (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NaHCO3— H2CO3、NaH2PO4—Na2HPO4等。
• (2)维持机制 • 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 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 度保持相对稳定。
• • • • •
•考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
•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无机盐、蛋白质 •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_________________的 7.35~7.45 含量有关。 37℃左右 •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____________。 •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 成分和理化性质 • 2.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 (1)动态变化: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________________ 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
图1
图2
图3
(1)图 1 中的甲、图 2 中的 A 和图 3 中的 a 分别代表什么?
• (2)人体的T细胞、B细胞主要存在于上述图中的什么液体 中?(用图中的文字或字母表示) • (3)图1乙中的葡萄糖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需跨过几 层生物膜? • [提示](1)组织液、血浆、淋巴。 • (2)图1的丙液和乙液;图2的A液和C液;图3中的a液和b 液。 • (3)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入组织细胞(1层)=3层。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一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纲要 求
全国卷五年考题
考点命题
2017卷ⅠT31 2017 本讲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密 内环境 卷ⅢT4 切,因此命题多以日常生活 的组成 2015卷ⅠT3 2014 的腹泻、感冒、发烧、高原 与稳态 卷ⅠT3 反应和尿毒症等内环境稳态 Ⅱ 2014卷ⅡT3 2014 失调引起的疾病为载体,常 以图解形式出现。 卷ⅠT3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美必修三 1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精品PPT课件

• 典型例题:
例:根据图1-3所示的高等
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的物
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
(1)a,b,c依次表示_消__化
系统、_呼__吸__系统、_泌__尿___系统; (2)方框内的3种液体称为__内__环__境___; 淋巴与血浆通过_____淋__巴__循__环_______途径相联系;
(3)由图可见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内细胞,只有
组 织 液
体 内 细 胞
质
CO2
统
皮肤、泌尿系统
淋巴循环
尿素等
课件下载后可自由编辑,如有不理解
之处可根据本节内容进行提问
Thank you for coming and listening,you can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is section and this courseware can be downloaded and edited freely
量有关;其中Na+、Cl-起主要作用。
人体细胞外液温度: _3_7_o_C左__右_____
血浆pH为中性: 7.35-7.45
人体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乳酸, 人的食物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这些酸性和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就会使血液的pH 发生变化,实际上正常人血液中的pH变化范围很 小,这是为什么?
考点解读: 1、内环境的组成及生理意义; 2、稳态及其调节机制;
1.体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 占2/3
体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外) 占1/3
从细胞角度看
组体角度看
思考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唾液属于体液吗?
呼吸道、肺泡腔、口腔、消化道、膀胱腔与外 界环境相通。因此汗液、尿液、唾液等不属于 体液,属于外界环境。
2019版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1章 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二三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一二
一、细胞外液和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 1.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 血浆中的物质除大分子蛋白质外,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 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的组织液还可以通过毛细血管 壁渗透到血浆中,少部分则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 循环又进入血浆中,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
答案:C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反思领悟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高于血浆。 判断某条件的变化是否会引起组织水肿,关键看该条件是否会导致 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高于血浆。能使组织液相对渗透压高于血浆 的原因有:过敏反应、淋巴循环受阻、营养不良等。
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 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解析: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A项错误。正常情况 下,①~③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是恒定不变,B项错误。抗体主 要存在于③血浆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抗体,C项正确。蛋 白质长期供应不足,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①处的液体会增 多,D项错误。 答案:C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反思领悟内环境的物质组成 ①营养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 ②代谢废物:尿素等。 ③调节物质:激素等。 ④气体成分:O2、CO2等。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二 内环境各组成成分关系的判断
【例2】 下图是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 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一二
特别提醒①注意区分血浆和血液。
其中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属于细胞外液,因此不能说血 液是细胞外液。
②凡是与外界相连通的环境都属于外部环境,如消化道、呼吸道、 输精管、输卵管、子宫、膀胱等。因而消化液、汗液、尿液、泪 液等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部分。
高三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课件必修3第一单元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患者肺部
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2020·山东等级考,T18C)
(√ )
(5)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
(6)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 )
(7)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
D.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 解析:大量出汗可以增加机体的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答案:D
5.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A.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内环境 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包括养料和O2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2)不存在于内环境的物质
2.明辨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练题点·全过关]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pH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气肿患者会因呼吸不畅,致使血浆的pH升高 B.人体绝大多数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 C.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与Na+和Cl-等无机盐有关 D.细胞向内环境释放的有机物,将不会再进入细胞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K+、血浆蛋白、淋巴因子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抗利尿激素 C.CO2、解旋酶、Cl-、尿素 D.Ca2+、载体蛋白、神经递质 解析:内环境中含有各种离子、血浆蛋白、抗体、淋巴因子、葡萄糖、
激素、O2、CO2、各种代谢废物等成分;唾液淀粉酶分泌到消化道,不 是内环境的成分;解旋酶在细胞内使DNA双螺旋解开,不是内环境的
3.(2021 年 1 月新高考 8 省联考·重庆卷)下列有关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 • (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无所谓内环 × 境( ) × • (2)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 ( ) × • (3)泪液、肠液、尿液等属于细胞外液( ) × • (4)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 • (5)与血浆和淋巴相比较,组织液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 × ( ) × • (6)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
•技巧点拨
(1)“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是否是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 一看— 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
↓ 二看—是否是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 ↓
• 3.写出下列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细胞名称 血细胞 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吞 噬细胞 毛细血管壁细 胞 毛细淋巴管壁 细胞 所生活的内环境 血浆 __________ 组织液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血浆、组织液
组织液、淋巴 ________________ 组织液
血浆、组织液、淋巴
________________
• 4.血浆的成分 水 蛋白质 • (1)含量约90%的是__________ ,约7%~9% 的是 无机盐 __________,约1%的是__________。 代谢废物、气体 • (2)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激素等。 蛋白质 •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 __________含量较高。
• (4)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 • 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 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 分。 • 上述关系可表示为:
(2017· 泰安测试)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 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 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导学号 21962294 ( C )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 B.体液③中蛋白质含量最高,①中含有胰岛素 和血浆蛋白
1
考
点
一
2
3 4
考
考
点
点
二
三
课 末 总 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考点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 • • • •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血浆 组织液 ①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淋巴 细胞外液(内环境)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内液 体液 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2.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
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
图1
图2
图3
(1)图 1 中的甲、图 2 中的 A 和图 3 中的 a 分别代表什么?
• (2)人体的T细胞、B细胞主要存在于上述图中的什么液体 中?(用图中的文字或字母表示) • (3)图1乙中的葡萄糖最终被组织细胞吸收利用,需跨过几 层生物膜? • [提示](1)组织液、血浆、淋巴。 • (2)图1的丙液和乙液;图2的A液和C液;图3中的a液和b 液。 • (3)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进入组织细胞(1层)=3层。
有机化合物 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脂质和多种维生素等 代谢废物 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氨、尿素、尿酸等
• [高考警示]
• 内环境组成的几组易混概念 • (1)血液、血浆与血清 • ①血液——一种疏松结缔组织,由三种血细胞(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和“细胞间质”——血浆组成。 • ②血浆——血液的“细胞间质”,属于细胞外液,是血细胞 赖以生存的直接环境(内环境),其内含有各种营养成分(水、 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血浆蛋白等)和代谢废物(CO2、 尿素等)。
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 [解析] 由图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 胞内液,④为淋巴。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 巴,三者共同组成了内环境;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的, 部分可以被分泌到胞外,如胰岛素、血浆蛋白等,因此体 液③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其次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含 量最少;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为组织液,③是细胞内 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 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和淋巴 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第一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纲要 求
全国卷五年考题
考点命题
2017卷ⅠT31 2017 本讲内容与人体健康联系密 内环境 卷ⅢT4 切,因此命题多以日常生活 的组成 2015卷ⅠT3 2014 的腹泻、感冒、发烧、高原 与稳态 卷ⅠT3 反应和尿毒症等内环境稳态 Ⅱ 2014卷ⅡT3 2014 失调引起的疾病为载体,常 以图解形式出现。 卷ⅠT31
• ③血清——血液凝集后,上层淡黄色的液体即是血清(下层 是血块)。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纤维蛋白原, 而血清中不含,其余成分相同。 • (2)体内液体≠内环境 •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 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 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 (3)细胞外液并不适用于所有动物:多细胞动物有细胞外液, 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 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者之间的 转化关系
• 2.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主要成分 气体 无机盐离子 激素 水(约占 90%) 氧气和二氧化碳 钠离子(Na+)、氯离子(Cl-)、钾离子(K+)、钙离子(Ca2+)、 碳酸氢根(HCO- 3 )等 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等
• 1.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
成分 项目 存在部位 血浆 血管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成分来源 组织液 组织细胞间隙 ①血浆透出毛 淋巴 淋巴管 ①组织液渗入毛 细淋巴管形成 ②由消化道吸收 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细血管壁 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 ②组织细胞代 脉汇入 谢产生
成分 项目 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