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油系统消缺引发的爆炸事故分析
一起放空除油器爆炸事故分析

Success is not about making everyone around you admire and praise you, but about making everyone around you need you and cannot do without you.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一起放空除油器爆炸事故分析某化工厂,因工艺设备装置存在严重缺陷,加之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放空除油器被炸毁的重大事故的发生。
一、事故经过2002年12月24日晚20:10,某厂高压车间操作工接生产调度指令,开2台高压机6放阀减压,操作工立即将2号、4号机放回阀改为对天放空,并迅速打开2机6放阀。
随后,又接生产调度指令,停1台高压机。
当班班长彭某即准备停6号机,当走到4号机处发现7段压力已涨到34MPa,马上打开该机7放阀。
在放空过程中,7段压力继续快速涨到36MPa,安全阀起跳,同时,4号、5号、6号机放空除油器发生爆炸。
彭某一边指挥操作工张某和万某停机卸压,一边急速赶到配电室请求电工拉闸断电,并打紧急电话通知全厂停车。
爆炸引起大火,后经相继赶来的各岗位操作人员和市消防队奋力扑救,大火被扑灭。
可是,处于爆炸着火上方的1号、2号、3号高压机电源电缆和仪表线路被严重烧毁,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二、事故发生原因1.生产调度协调不力19:00时发现甲醇合成塔温度跑高,一味地要求操作工加大循环量,但未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制止事态扩大。
反而促成了氨合成岗位微量迅猛上涨,这时才慌忙指令操作人员关闭系统进口补入阀,导致前段憋压超压,是爆炸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氨合成岗位操作工处理不当在发现微量跑高关闭系统进口补入阀切气前,没有及时与高压岗位联系,在发现进口压力上涨到34MPa,仍未采取本岗位放空减压的措施,导致高压机7段压力猛烈上涨至36MPa,使前段岗位处理不及,是发生爆炸事故的一个直接原因。
3.甲醇合成岗位操作工工艺调节处理失误在发现甲醇合成塔温度跑高,加大循环量仍不能控制时,操作工错误地开启开大近路阀,导致铜洗岗位负荷过重,而造成氨合成岗位微量迅猛上涨,是发生爆炸事故的另一个直接原因。
11.306锅炉炉膛爆炸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11.30”#6锅炉炉膛爆炸事故一、事故时间:2007年11月30日22点22分二、事故前工况:大屯发电厂#6锅炉是循环流化床锅炉(DG440/13.7-Ⅱ2),根据年度生产计划安排,大屯发电厂#6机组于2007年11月20日至29日进行标准小修,主要对#6锅炉进行以下工作:⑴水冷壁检查、防磨、喷涂;⑵甲、乙冷渣器更换进渣管;⑶J阀膨胀节更换;⑷空气预热器检查、更换;⑸尾部烟道检查等。
在小修过程中发现J阀中心筒位移、变形,需加固、整形才能投入正常运行。
经省调批准后,#6机组标准小修延期至11月30日12时。
三、事故经过:11月28日上午工作安排将床料(炉渣)经皮带加入#6锅炉原煤仓,加渣量大约90吨左右,为小修结束后给炉膛加床料做准备。
11月30日9点30分所有检修工作结束,电厂验收组对小修工作进行了验收,同意机组正常启动。
11月30日10点50分左右,早班值长通知煤场值班人员准备向#6炉煤仓加煤。
11点开始加煤,11点40分加煤结束,煤仓加煤至半仓(早班值长在床料未加好的情况下,下令向煤仓加煤,违反了正常的操作程序)。
11月30日,按工作安排,11点锅炉运行早班人员开始向#6炉内加床料、进水,同时对所有设备和系统进行检查调整,在锅炉水位达到正常后,12点45分启动吸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6炉开始点火。
试投油枪时,发现油系统存在故障,油枪点不着火,停炉消缺。
14点20分锅炉运行停止加床料,床料高度320mm左右。
早班值长联系检修分场主任安排人员对油系统进行处理,至15点处理结束。
在重新升炉检查过程中,发现#6锅炉#8联箱处滴水,早班值长联系检修副主任进行抢修。
检修副主任带领锅炉本体班副班长、钳工、电焊工、泥工及架子工进行抢修。
架子工搭好架子后离开现场,架子高度为5.5米。
16点运行早班与中班交接班。
21点检修副主任联系中班值长焊补工作结束,但锅炉外保温工作仍在继续。
中班锅炉运行人员调整锅炉正常后,21点30分锅炉进水,启动风机,发现床料只有320mm左右,运行分场锅炉负责人下令继续加床料,启动#1、#2给煤机继续向炉内加床料,此时煤仓中的渣煤混合物进入炉膛。
石油集输系统检修中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石油集输系统检修中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石油集输系统是指将原油从油田或油井输送到储罐、炼油厂或其他目的地的管道系统。
在石油集输系统的检修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可能会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给人员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损害。
本文将探讨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1. 设备故障:石油集输系统中的管道、阀门、泵等设备可能因为老化、损坏或错误操作而出现故障。
这些故障可能导致泄漏和着火,从而引发火灾和爆炸。
2. 未经授权的工作: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进行适当的许可和审查,未经授权地进行修理、维护或清洁工作,可能会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3. 电气故障:电气设备故障是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电气线路短路、接地不良、过载和电弧等问题可能引发火花,点燃潜在的可燃物质。
4. 人为错误:人为错误包括操作错误、违规行为和无视安全规程等。
石油集输系统中的错误操作和不当行为可能导致泄漏和着火。
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石油集输系统的管道、阀门、泵和其他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为工作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并熟悉安全规程和操作程序。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操作错误和违规行为。
3. 强化电气安全: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为电气设备提供适当的绝缘和接地保护,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和爆炸。
4. 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安全规程,包括工作许可、施工许可和紧急应急措施等。
确保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规程,减少人为错误和违规行为。
火灾和爆炸事故对石油集输系统的检修工作构成了重大威胁。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提供适当的培训和教育,强化电气安全以及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可以有效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对两起爆炸事故的分析与反思

对两起爆炸事故的分析与反思4月21日,永嘉梅岙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人死亡;5月12日,上海赛科苯罐发生爆炸,造成6名作业人员死亡;两起连续的爆炸案为我们的操作安全敲响警钟。
关键词 |爆炸操作安全共1302 字 | 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1一、事故直接原因4月21日,浙江石油温州分公司永嘉梅岙加油站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名承包商施工人员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是注入新建油罐的水中含有汽油,挥发后在罐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气割产生的明火后发生爆炸。
5月12日,上海赛科苯罐发生爆炸,造成6名作业人员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是打孔后的浮箱内残存苯液流出,在罐内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在拆除储罐浮箱过程中,遇点火源发生爆炸,可能的点火源包括使用非防爆动力锂电钻、使用铁质工具以及浮盘上的钢制螺栓在拆除或搬运过程中可能与罐体摩擦产生的火花。
2二、爆炸相关知识点为了更好地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关于爆炸的两个基础知识点。
爆炸: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大类,这两起事故中发生的爆炸或者说炼化企业经常发生的爆炸大多是化学爆炸中的混合气体爆炸,一般也称之为预混燃烧或爆炸式燃烧,此类爆炸大多发生在封闭、半封闭体系中。
爆炸发生的条件:在封闭、半封闭的含有氧气或与大气相通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液体蒸汽等的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存在或产生最小点火能量以上的点火源,既会发生爆炸。
3三、对两起事故的对比分析两起事故都是在封闭、半封闭的空间里形成了爆炸性混合气体,都没有对储罐内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有效的检测。
不同之处在于:“4.21”事故是从外部引入的可燃物,相关人员没有识别出可燃物已被引入的风险,用火作业时没有对罐内气体进行可燃物浓度检测。
即点火源是已知的,但没有识别出可燃物质。
“5.12”事故是已知罐内有苯液泄漏,作业人员佩戴了气防用具,也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了分析,但取样点不具代表性,仅在一个人孔附近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测。
油系统火灾事故

油系统火灾事故油系统火灾事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事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随着工业、交通、民用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油系统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控制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油系统火灾事故的原因、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油系统火灾事故的原因1. 设备故障。
油系统中的机械设备,如泵、阀门、管道等,因材料老化、缺乏维护保养、操作不当等原因,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 人为原因。
人为原因是导致油系统火灾事故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
主要包括操作不当、没有按照规定操作、疏忽大意、违规使用设备等。
3. 天然灾害。
如雷击等天然灾害,也可能引发油系统火灾事故。
二、油系统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管理。
对油系统中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时检查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同时加强设备的更新换代。
2.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操作人员需进行专业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应对措施,严格按规定操作。
3. 加强安全管理。
将油系统设置为禁止吸烟、明火、电磁干扰等区域,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在每次作业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油系统运行的安全。
4. 安装火灾预警系统。
对油系统的重点部位、关键设备等安装火灾预警系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油系统火灾事故的应对措施1. 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在油系统发生火灾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对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组织扑救。
2. 防止火势蔓延。
防止火势蔓延是扑灭火灾的关键,应在发生火灾后及时关闭管道、阀门等降低油气泄漏的程度,防止火势蔓延。
3. 使用灭火剂扑灭火灾。
针对不同的火源,选择相应的灭火剂进行扑灭火灾,如干粉、二氧化碳等。
4. 采取降温措施。
将受高温影响的设备用冷水进行降温,防止火势燃烧。
综上所述,油系统火灾事故的发生与大量液态石油、火源、氧气、设备故障、人为因素等因素有关。
为预防和控制该类事故的发生,应加强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和预警系统,并在发生事故时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扑灭火灾。
石油化工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石油化工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一、概览石油化工行业,这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事故的案例,看看它们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防范。
每个案例都是一次沉重的教训,背后都有着让人扼腕叹息的故事。
首先我们要明白,石油化工产业涉及许多易燃易爆的物质,比如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物质一旦遇到火源或者不当操作,就有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这些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 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性及其潜在风险石油化工行业是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同时这个行业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风险,比如火灾和爆炸事故。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石油化工行业的地位及其面临的风险吧。
首先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质量,我们的衣物、塑料用品、化妆品等等日常用品都与石油制品息息相关。
石化产品让我们的出行更为便捷,无论是汽油还是航空燃油都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动力。
石化产品还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行业既是我们的经济支柱,也是充满挑战的工业领域。
我们要重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要提高安全意识警惕风险共同应对未来挑战为生活增添更多安全与美好。
2. 火灾、爆炸事故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危害火灾、爆炸事故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危害可谓巨大且深远。
想象一下熊熊燃烧的火焰和爆炸带来的冲击波,不仅会造成设备的严重损毁,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这些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让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甚至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可以说火灾和爆炸是石油化工行业最不愿看到的景象,这些事故不仅摧毁了企业的财产,更重要的是,它们夺走了许多工人的生命,给受害者和家庭带来了无法挽回的伤痛。
同时事故后的处理和恢复工作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石油化工行业的火灾、爆炸事故,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设备安全性等措施,尽可能地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
炉膛爆燃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炉膛爆燃事故1、事故经过:×年8月14日15时20分,2号炉经过第一次(检查性)大修后的第一次点火启动,因电气设备需要消缺于15日2时41分停炉。
15日11时10分,2号炉第二次点火准备校定锅炉安全阀。
本次点火最多曾同时投用6支油枪(共12支),汽包压力最高达15.1MPa。
15日20时16分校完安全阀停止最后一支油枪(AB 层3号角),炉膛熄火。
2号炉炉前油系统处于循环备用状态,准备电气专业设备消缺完毕后第二天再启动。
20时28分停A送风机、A引风机;20时29分停B送风机、B引风机,停止炉膛吹扫。
20时40分炉膛发生爆燃。
事后检查损坏情况:炉膛水冷壁四面从内向外鼓,整体不同程度变形;炉膛四角有三个角开裂,其中2号角最大开裂400mm,一根水冷壁管被拉断;炉膛和尾部烟道刚性梁随水冷壁和尾部炉墙呈不同程度变形,其中5根开裂;炉膛左右两侧二次风箱和风道全部损坏,A、B空预器出口一、二、三次风道局部爆破和变形;热控设备的执行机构和电缆桥架部分损坏;一根外立柱及部分相连横梁损坏变形。
2、事故原因:因为炉膛是在停炉灭火的情况下发生爆燃的,而此时制粉系统尚未启动,因此对事故前后的燃油系统的设备状态进行了检查核实。
炉膛熄火后,2号炉的燃油跳闸阀(总阀)在“开”位(本次为顺序停油枪停炉,该阀在“开”位符合逻辑规定),12支油枪燃油手动截止阀在“开”位,关断阀(Fisher公司EZ667型)在“关”位。
检查12支油枪位置除其中的3支(AA4、AB3、CD3)没退出外,其余均在退出位置。
3支未退出的油枪中,AB3是最后熄火的油枪,根据启停逻辑属正常位置,AA4、CD3因油枪卡本次点火中未投用。
检查炉内油燃烧器,发现唯独CD层1号角油燃烧器处有明显油迹,并延伸至下面两个燃烧器喷口一直到炉底冷灰斗处。
将此支油枪的燃油关断阀(Fisher公司产品EZ667型)进行了解体检查,发现此阀阀盖固定螺栓不紧,且有少量燃油外漏。
石油集输系统检修中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

石油集输系统检修中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摘要】石油集输系统的检修中火灾和爆炸事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预防此类事故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包括设备老化、操作失误、气体泄漏和电气设备故障,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定期检查维护设备、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意识、加强气体泄漏监测和防范措施以及定期检查维护电气设备。
文章强调了加强火灾和爆炸事故预防意识的重要性,建议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以确保石油集输系统运行安全稳定,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的执行,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石油集输系统、火灾、爆炸、事故、检修、原因、预防、设备老化、操作失误、气体泄漏、电气设备故障、定期检查、维护、技能、意识、监测、防范、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机制。
1. 引言1.1 石油集输系统检修中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重要性石油集输系统的检修是石油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检修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却时有发生,给人员和设备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
火灾和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影响整个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石油集输系统在检修时可能涉及到高温、高压以及易燃易爆的液体和气体,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往往难以控制和扑灭,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加强对石油集输系统检修中火灾和爆炸事故的重视和预防意识非常重要。
只有充分认识到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员和设备的危害,才能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石油集输系统的检修过程中,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只有确保了安全,才能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安全健康。
2. 正文2.1 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在石油集输系统检修中,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给人员和设备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损失,因此了解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应 吸取 的教 训
1 -
言 己
统。 只维持氢侧密封油运行的方式 。 使双环流密封系 统 变成 了单环 流密 封系统 , 降低 了密封性 能 , 这种运
行方 式是 生产 厂家所 不允 许 的方式 。 事实 证 明 ,多 、 回油少 , 氢侧密封油箱的油位就会 持续下降。
Z
0
D
维普资讯
蓥 交 菜
流
筹童
期甫
— —
空侧密封油系统, 只维持氢侧密封油运行的 方式, 使
双环流密封系统变成了单流环密封系统 , 这种运行
方 式 密封性 能肯 定会 降低 。 于失去 了一 道保 险 。 等 ( )在 单环 流 密 封 方 式 下 , 2 因为 空 侧 没有 密 封 油阻挡氢侧油 , 致使部分氢侧密封油窜到空侧 , 不能 回至 氢侧 密 封油 箱 , 是通 过 氢 油 分离 箱 回至 主 油 而 箱 。这样 氢侧 密封 油 系统 的封 闭性 和 流量平 衡遭 到 ( )为 了消 除缺 陷 ,采 取 了停 止 空侧密 封油 系 1
C
L
0
r
C
<
图 1 双 流 环 式 油 密 封 结构 图
收稿 日期 :0 7 0 — 3 2 0 — 3 1
C
<
Z
0
<
作者简介 : J ( 9 3 ) 男, 刘i强 17 一 , 陕西蓝 田人 , 、 毕业于西安 电力学校 , 从事汽轮机运行管理工作。
0
维普资讯
刘小 强, 林建华
( 陕西渭 河发 电有 限公 司 , 西 成 阳 陕 7 28 ) 105
事故前机组处于停机备用状态 ,检修人员准备
1 事故经过
某 厂 1 0 台3 0 MW机 组 ,发 电机 型 号 为 Q S F N一
消 除前轴 承箱 处挂 闸油管 漏油 点 。当时 发 电机 内有
种方式运行时 , 氢侧密封油大量逃至空侧 , 致使氢侧 密封油 箱油 位下 降很 快 。 滤油机 补 油都来 不及 。 用 是
密封油 中断的根 源 。 油和氢 都是 易燃 易爆 品 , 以油 所 系统 和氢 系统消 缺时最 好把 发 电机 氢 气置换 掉后 再
萎
() 3 密封瓦间隙过大, 加速了氢侧油窜至空侧。
油 流各成 独立 的循 环系统 。两股油 流 的油压 由均 压 装 置控制 , 压力 基本 相 当 , 而在密 封 瓦的 中间 区段 因 就 没有油 的交换 ,从 而避 免 了因油 的 吸附作 用造成 的氢气泄 漏 和纯度 降低 。
持。为了保证正常的氢油压差, 开平衡阀旁路门, 提高 氢侧密封油 压。发 电机氢压维持在01 a .MP 。
∽
工
1 转轴;一氢侧 出油 ;一密封油箱 ;一 空侧 回油至主油箱 ; 一 2 3 4 5 密封 瓦;_ 空侧供油室 ;一 空侧进 油;一密封瓦 ; ~ 6- 7 8 9 一氢侧进油 ;O 1一氢侧出油至氢侧密封油箱
2 事故原 因分析
( )为 了 消 除挂 闸 油 系统 的缺 陷 , 取 了停 止 1 采
()因为当时排氢风机和主油箱排烟机 出口挡 4 板开度小 、 出力小 , 就使油管道里聚集 的氢气不能及
时排 出 , 回油管里 氢 气浓度 增 大 。
进行消缺 ( 尤其是动 明火的检修工作 )这样才不会 ,
引发氢爆 和油系统 着火 事故 。 ()密封 油 箱 的油位 已经 下 降 , 未 补 正 常就 2 还 开始 消缺 .而 油位 不正 常意 味着密 封油有 中断跑氢 的可 能 。 就不应 开始 消缺 , 至少 应在 密封 油正 常时再 开始 消缺 。
由于 密封油 箱 油位 的下 降 , 引起 氢压 下 降 , 运行 人员 补氢 . 持 氢压 在00~ . MP 。 保 .8 01 a 不 久 .运行 人 员 发现 密 封 油箱 油 位 下 降至 39 7 m 虽开启 滤 油机 向密封 油箱 补油 , m, 但油 位 不上 升 , 氢侧油 压下 降 , 氢压下 降 。
因为密封油箱油位下降快 ,所以机检人员要求
关 机 、 励端 平衡 阀旁 路 门 , 关 降低 氢侧 密封 油 压 , 减
小逃油量。关平衡 阀旁路时,氢侧密封油压下降较
多 ,氢 油压差 低 于规程 的要求 值 ,为 了恢 复 氢油压 差, 运行 人员 开两侧 平衡 阀旁路 门。 随后机 房有 爆炸
氢气 , 密封油系统运行正常 。 运行人员按工作票要求将挂闸油泵、主机盘车、
以及 甲、 丙顶轴 油泵停运并 切 电 , 油箱 油位补 乙、 密封 至4 6mm, 9 停止 发 电机 空侧 油泵运行 , 维持 发 电机 氢 侧 密封 油泵 、 主油箱排 烟风机 、 排氢风机 运行 , 油 密封 箱 油位 由汽轮 机检 修人 员 临时接滤 油机 间接 补油 维 30 2 , 0 — 型 冷却 方 式 为“ 、 、 ”氢气 密 封 方式 为 水 氢 氢 ,
“ 双环 流油 密封 ” 方式 , 密封 瓦结 构如 图 1 示 。该 密 所
封 瓦 由两块 环形 密封 瓦组成 ,运 转 时在转 轴和 密封 瓦之 间形成 一层 圆筒 形油膜 。图 中氢气 侧 和空气 侧 各有一 股 油流人 两个 油室 , 即氢侧 油 室和空 侧油 室 。
氢侧油从垂直油道进入油膜间隙, 从右侧出油; 空侧 油则从斜 向油 道进 入油 膜间 隙 , 左侧 出油 , 并从 两个
技
术
声, 前箱着火 , 主油箱人孑 门被炸开 , 在前箱工作 L 将 的机检人员烧伤 ,油箱固定端l 处地面有少许 明 m 火, 机房 内烟气 较 大 , 运行 人员 与赶来 的消 防人 员一 同灭火 , 立即排氢充二氧化碳 , 停氢侧交流油泵 , 停
主油 箱排 烟风 机 。
交 流 与 应 用
() 5 氢侧密封油箱油位低 , 持续到低二值后 , 因 为滤 油机 流量小 。 补油 量小 于氢 侧窜 到空侧 的流 量 , 所 以氢侧密封油箱的油位仍然下降 , 直至油位降到 氢侧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 致使氢侧密封油压下降直 至 中断 ( 间氢侧 直 流密封 油泵虽 然联 动 , 是 因为 期 但 氢侧密封油箱无油而无法保证密封油压)这样氢气 , 失 去 油密 封 . 大量 漏 至 回油 母 管 。 因为 汽轮 机前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