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南通市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括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五大题,第七大题)、选做题(第六大题,甲、乙两类文本只能选做其一)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O.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调.派/调.理积攒./人头攒.动诘.问/攻讦.锒.铛/不稂.不莠B.寒颤./颤.动落.款/丢三落.四瞩.目/属.意冰锥./椎.心泣血C.中.肯/中.听慰藉./声名狼藉.嗫.嚅/蹑.踪缱绻./卷.土重来D.行.伍/道行.曾.祖/曾.经沧海缉.拿/揖.让撞.击/人影幢.幢2.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

B.在全球银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的银行业却实现了业绩上的突破,工商银行去年的净利润居高不下....,首超千亿。

C.自有高洪波担任中国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的传闻以来,各路媒体或力挺,或质疑,热闹之极,唯有号称足球第一媒体的《足球报》却不赞一词....。

D.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无独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看法。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1).pdf

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1).pdf

南通市201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 A.忸怩 裨官野史? 戏谑(xuè)? 长吁短叹(yù) B.羁靡? 英雄辈出? 狡黠(xié)? 叱咤风云(zhà) C.妨碍? 既往不咎 果脯(fǔ)? 一针见血 (xiě) D.荣膺? 惹事生非 商埠(bù)? 安土重迁(zhòng) 1.(3分)C(A项,稗官野史,长吁短叹(xū);B项,羁縻,狡黠(xiá);D项,惹是生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 ?A.为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今年南开大学在自主招生复试中加入了体质测试内容,考 ? 生须参加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项目的测试。

?B.近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按照“谁办网谁负责”的原则, ? 对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推进先审后播管理制度。

?C.电子商务的技术风险很大,病毒可通过网络快速扩散,一旦某程序被病毒感染,则 ? 整个互联网交易系统甚至整台计算机都会受到病毒威胁。

D.目前市场上的口罩五花八门,有些口罩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空气中的粉尘进入呼 ? 吸系统,但它本身带有的挥发性气体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2.(3分)A(B项,搭配不当,“推进”与“制度”搭配不当;C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整台计算机甚至整个 交易互联网”;D项,成分残缺,“解决”后面缺中心语“的问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5分)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做学问有三种方式:一是像蜘蛛一样,整天忙于从自己肚子里吐丝织网;二是像蚂蚁一样,整天忙于把食物从外面搬回自己的窝里;三是像蜜蜂一样,忙于采花粉,酿造成蜂蜜。

请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分别概括这三种方式,每条不超过15个字。

?3.(5分)①自我封闭,不知借鉴; ②机械搬用,不知创新; ③吸收消化,创造新知。

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南通市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南通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1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

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纸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而来的。

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

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

A.演化宽厚平分秋色B.演绎宽广平分秋色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气候变化本是大自然的自我更新,而当今气候的急剧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大气构成引起的。

B.与其说是人工智能战胜了李世石,还不如说是哈萨比斯及其领导的团队战胜了李世石,更确切地说是集体智慧战胜了个体智慧。

C.缺乏必要的科学素养,不仅可能会延缓或者阻碍国家相关科研项目的决策与实施,甚至会影响公众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

D.为有效疏解中心城市城区功能,缓解人口和公共服务压力,江苏未来五年将鼓励大中城市周边的小城镇发展成为生态卫星城。

3.下列各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定稿)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定稿)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
杜爱宁
考点解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 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 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07年江苏卷 年江苏卷
鹧鸪天 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 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 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问:“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路途艰险, 答:①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②路途艰险,祝福 平安的关切之情; 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平安的关切之情;③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离散式
注意点:由表及里、由主到次。 注意点:由表及里、由主到次。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南通市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野 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 南浦清江万里桥。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 )成都草堂。 三城戍: 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 堡三城设戍。 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问: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 分)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4分 。( 三城戍”“ 海内风尘”表达忧国之情 忧国之情; ⑶(4分)①“三城戍”“ 海内风尘”表达忧国之情;② 分 ①“三城戍 诸弟隔”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意 ③“一身遥 表达漂泊 思念之意; 一身遥” “诸弟隔”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意;③“一身遥”表达漂泊 孤寂之苦;④“迟暮”“多病 抒发年老多病的感伤与无奈 迟暮”“多病” 年老多病的感伤与无奈; 孤寂之苦;④“迟暮”“多病”抒发年老多病的感伤与无奈; ⑤“未答圣朝 表达未能报国之憾 未答圣朝” 未能报国之憾。 ⑤“未答圣朝”表达未能报国之憾。 注意点:句句落实,全面把握,按诗句顺序答题。 注意点:句句落实,全面把握,按诗句顺序答题。

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

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选择题1—8题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其余答案请书写在答卷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2.第四大题为选考题。

答题前,请先在答卷对应位置填涂所选题组信息点;未按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答卷、答题卡和作文卷分开收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癸丑(guí)侮辱(wǔ)晦朔(suò)箪食壶浆(shí)B. 团箕(jī)咒语(zòu)梼杌(dǎo)难辞其咎(jiù)C. 媛女(yuàn)蕈菌(jùn)伶俜(pīng)管窥蠡测(lí)D. 瞥见(piē)乍看(zhà)斑驳(bō)涸辙之鲋(f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010年9月25日,地铁二号线分拆为新的二、八号线,这个振聋发聩的喜讯,解决了周边不少居民出行难的燃眉之急;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新列车设有残疾人坐椅专用停放位,还可用普通话、粤语、英语等自动报站,这些无所不用其极的设计,大大方便了市民。

A.振聋发聩 B.燃眉之急 C.惊心动魄 D.无所不用其极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使书目具有高度的科学水平和使用价值,能够全面系统地揭示与报导图书文献,必须将书目编制方面一系列共同性的问题,集中进行研究。

B.当涉案的前中国足协主席谢亚龙、“金哨”陆俊等人被公安机关足球打假反赌专案组依法逮捕之后,中国足球能否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球迷们都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新上任的足协主席韦迪身上。

C.《莎士比亚全集》通过故事的形式,给诸多不大习惯阅读戏剧作品的读者,特别是年青读者一个轻松地阅读莎翁作品的机会,从而走进莎翁的世界。

我们坚信,读这本书的读者,即是愿意开启另一扇窗户。

江苏省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语文)

江苏省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试卷(语文)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脊椎./椎.心泣血着.落/着.手成春抹.脸/厉兵秣.马B.闪烁./众口铄.金积攒./人头攒.动脉.络/脉.脉含情C.场.院/逢场.作戏盘桓./烜.赫一时切削./削.价处理D.肄.业/肆.无忌惮绰.约/踔.厉风发给.与/供应给.养答案:【C(A项“着落/着手成春”、B项“闪烁/众口铄金”、D项“给与/供应给养”:读音相同)】的一句是(3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答案:【A(B项,搭配不当,“治理……问题”;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呈现”后残缺了宾语中心词。

)】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等离子体杀死细菌的过程,请依次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等离子体是一种离子化气体,一般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

科学家在一个大气压环境下让等离子体的温度平稳保持在35℃到40℃之间;再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破坏细菌的DNA结构,杀死生长在伤口处的由生物膜保护的细菌。

由于低温等离子体直接瞄准了小面积的特定感染区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周围组织不会受损。

▲▲▲答案:【①控制温度(2分)②瞄准感染区域(1分)③破坏DNA 结构(1分)评分建议:若过程的先后顺序表述有误,则不得分.若将“控制温度”答成“降低温度"“保持低温”之类的,得1分。

江苏省南通二模2024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通二模2024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通二模2024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江苏省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徐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2024.03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共同善”字面意思指“共同具有的好的事物或品德”。

“共同”的意思是“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大家一起做的”;而“善”笼统地说有“善物”和“善德”两重含义。

但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哲学的概念,“共同善”理论的内涵比较复杂。

对于何谓“共同体的道德”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共同善”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的脉络中,“共同善”理论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这一共同体视为政治主体,认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

罗马时期的西塞罗主张,“国家就是共同体,‘共善’是国家的目标,也是共同体的原则”。

在西方思想史中,“共同善”理论似乎是他们的专利。

其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有另一种将个人意志与共同体意志视为一个有机体的“共同善”理论。

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的“尚同”思想就较为典型,“尚同”思想的要义就是,如果“一同天下之义”,那么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和平,至臻和谐。

战国初期,天下大乱。

墨子认为,乱的根本原因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义是正确的,别人的义是不正确的,彼此纷争不断。

江苏省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加题)及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附加题)及答案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Ⅱ(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

功名之士,决不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为敦庞大雅之响。

故陶潜多素心之语,李白有遗世之句。

其心如日月,其诗如日月之光。

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勉强造作而为欺人欺世之语决不能欺天下后世究之阅其全帙其陋必呈。

其人既陋,其气必苶,安能振其辞乎?(选自叶燮《原诗》,有删节)20.叶燮的这段话强调了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基本原则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

(2分)21.受这段文字启发,刘熙载在其最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著作中提出了“诗品出于人品”的观点。

请写出刘熙载这部论著的名称。

(2分)。

二、名篇名著阅读题(15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采纳了司马懿联合东吴攻取荆州的计策,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统领东吴大军同曹军合击关羽,关羽被射伤,华佗为其刮骨疗毒。

B.《端午节》的主人公方玄绰在发现自己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愤愤然却于事无补时,便通过幻想来平复自己内心深处激荡着的不满情绪,以寻求内心的宁静。

C.《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他们相约采用“走车路”的方式,让翠翠选择,结果,天保在竞争中落败,心灰意冷的他驾船外出闯滩,意外身亡。

D.《哈姆莱特》中,克劳迪斯曾两度采用借刀杀人的诡计企图置哈姆莱特于死地:一次想借英王之手除去心腹之患;一次是想借雷欧提斯之手谋杀哈姆莱特。

E.《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的发迹史反映了政权更迭时期暴发户不择手段的发家过程,查理的发迹史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殖民掠夺的罪恶。

23.简答题(10分)⑴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探春各有哪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分别体现了她们怎样的个性?(5分)⑵《家》的主人公觉新是一个有着“双重性格”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
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躯壳/金蝉脱壳”、“祈祷/身材颀长”、“饯别/践行诺言”加点的字读音相同。


2.(3分)A(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多用于诗文和群众运动等。

B.半壁江山:指在敌人入侵后保存下来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C.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D.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3.(4分)①能量巨大;②资源丰富;③碳排量低;④占比较小。

评分建议:每点1分。

4.(5分)示例:①地铁应该让道。

现代文明的发展难道非得以破坏历史文化为代价吗?②梧桐树应该让路。

社会要发展总得要有所“牺牲”,且移栽不等于灭绝。

死守文化符号难道就是进步吗?
评分建议:表明观点1分,反问句式1分,理由恰当、语句通顺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C(脱:倘若,如果)
6.(3分)C(①指所写文章的文采、风格;③间接;⑥设想)
7.(3分)D(“以隐逸登诸史传”是自范晔之后的史家,而不能笼统地说“古代史学家”;同时,因果关系亦不完全成立。


8.⑴(4分)这确实是世外高人啊。

想要常常见到(他)尚且不能够,何况是亲近他、接近他呢!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诚:确实,1分;狎:亲近,1分;反诘、感叹语气,1分。

⑵(3分)(逸民)赤脚踩在雪中,好像不感到冷,见到梅花就凝神观赏,长时间眼睛都不眨一下。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辄:就,1分;移时:长时间、一段时间,1分。

⑶(3分)我对人世滋味(或:社会人情)更加厌弃了,将要到山上捕鱼到水里砍柴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2分)比喻,以“风尘”喻战争。

评分建议:比喻,1分;说明,1分。

⑵(4分)①首联由远及近描写所“望”之景;②中间两联因景生情,抒写“望”之感慨;
③尾联点明“望”之方式和地点,以及由“望”引发的忧虑。

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

⑶(4分)①“三城戍”“海内风尘”表达忧国之情;②“诸弟隔”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意;
③“一身遥”表达漂泊孤寂之苦;④“迟暮”“多病”抒发年老多病的感伤与无奈;⑤“未答圣朝”表达未能报国之憾。

评分建议:每点1分。

答对其中四点,即可得4分。

如未结合诗句分析,酌情赋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⑴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⑵草色入帘青⑶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尊以相属⑷箫鼓追随春社近⑸好问则裕⑹度尽劫波兄弟在
评分建议:每句1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①运用比喻、排比、联想(或心理描写),(答对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②描绘山石形态,形象地表达对山石的喜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分)
12.(4分)①凸显两代人在观点和处理问题方式上的矛盾关系;②为下文写朱庆找厂长理论和辞职作铺垫。

(各2分)
13.(6分)①热爱生活,勇于改变现状;②沉默寡言,内心情感丰富;③孤独寂寞,渴望得到理解与关爱;④果敢而执拗,坚守自己的精神领地。

(每点2分。

答对三点即可)
14.(6分)①以物喻人,借“孤石”形象地表现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寄寓作者对朱庆们生存境遇的关注;②小中见大,借助主人公的人生经历提出青年成长过程中被社会普遍忽视的情感需求问题。

③针砭积弊,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社会在价值判断上存在的错位现象。

④引发思考,通过对不同层面人们不同处事方式的叙写,表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隔膜。

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①特定时代精神引领与思想交锋的需要。

②作为政治符号被误读、被神化。

③被实用主义者解构、利用。

(每点2分)
16.(6分)①鲁迅是一代文学大师、文化英雄;②鲁迅没有虚荣心,平凡、本色、朴实;③鲁迅身上也有缺点。

(每点2分)
17.(6分)①必须远离功利;②应该本真地宣扬作家的人格魅力;③应以平等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名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