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题(选择名词)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国际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在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歧视,最常见的形式是() A.非关税贸易壁垒。 B.自愿出口限制。 C.倾销。 D.优惠贸易安排。
第一部分 选择题
Those who stand to gain from trade ( ) A. does not really care about the issue of income redistribution. B. could not compensate losers since there are so many poor people. C. could compensate losers but would rather not in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ies. D. compensates losers at least partially through such legislation as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答案: C 评讲: 57-62页“收入分配与贸易所得”内容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两国不同的是() A.口味。 B.军事能力。 C.大小。 D.产品的相对生产要素。
第一部分 选择题
The simultaneous export and import of widgets of different sectors is an example of ( ) A.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B. imperfect competition. C. intra-industry trade. D. inter-industry trade. E. none of the above. 答案:D 评讲:137页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期末试卷精选全文完整版

上海海事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期末试卷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上海海事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期末试卷一、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1、闲暇是一种“自由物品”。

2、需求曲线为直线时,在单位弹性点上总收益最大。

3、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需求曲线由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加总而成。

4、若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则平均产量必然会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而下降。

5、在不存在垄断的情况下,不受管制的市场将使收入分配均等。

6、当失衡点处于LM曲线上方时,货币的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7、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供给增加,物价水平绝不会上涨。

8、转移支付的增加,会导致GDP的增加。

9、若利率水平处于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

10、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不考虑折旧,稳定状态的GDP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择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50分)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元降到9元,需求量从60增加到65,则该商品的需求为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不能确定。

2.以下哪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a)厂商的预期。

b)生产成本。

c)技术状况。

d)以上三者皆是。

3.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b)消费者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

4.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被称为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c)边际转换率。

d)边际效用。

5.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等于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边际报酬率。

大学课程《国际经济学》专业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大学课程《国际经济学》专业期末试题A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补考试卷(A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是( )A.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B.一国范围内生产力在各地区的合理布局C.区域经济发展政策D.跨国界资源分配和生产力合理布局2.绝对利益学说的提出者是 ( )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魁奈3.对于进口国来说,进口商品后,生产者集团的剩余是(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4.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使该国的贸易规模( )A.增长B.减少C.不变D.有时增长有时减少5.重叠需求贸易只有在( )A.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进行B.收入水平差距很远的国家之间进行C.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很小的国家之间进行D.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很小的国家之间进行6.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使劳动力的流入国( )A.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获利B.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亦受损C.劳动力需求方获利,而供给方受损D.劳动力需求方获利,而供给方亦获利7.同样一件商品,在英国卖50英镑,而在美国卖80美元,假设一价定律成立,则1英镑相当于()美元。

A. 1.0B. 1.6C. 0.625D. 不确定8.国际收支统计的记帐方法是()A.借贷记帐法 B.复式簿记法 C.收付记帐法 D.流水帐9.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假定是()A.一价定律 B.充分就业经济状态C.市场分割 D.实行价格歧视10.最早提出著名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经济学家是()A.亚历山大 B.凯恩斯 C.休谟 D.马歇尔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本国偏向出口的经济增长,会使本国贸易条件恶化。

2.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长期分析,而特定要素模型是一种短期分析。

3.重叠需求国际贸易不是无条件的,它只发生在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

4.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国际分工格局亦是确定的。

5.形成倾销的条件之一是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弹性不一,国外需求弹性较小。

国际经济学试题

国际经济学试题

国际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0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 )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D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B )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B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8.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D )A.幼稚工业理论B.夕阳工业理论C.国防论D.资源禀赋论9.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B )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10.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 D )A.烟草贸易公司B.铁路运输公司C.橡胶生产国组织D.石油输出国组织11.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A )A.日内瓦B.纽约C.布鲁塞尔D.乌拉圭12.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 B )A.越低B.越高C.不变D.不确定13.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的议定书上签字的缔约国共有( B)A.15个B.23个C.102个D.123个14.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 D )A.双边套汇B.多边套汇C.套利D.套期保值 15.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 D )A.英镑B.日元C.美元D.人民币16.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 D )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特别提款权变动 17.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 D )Ke station a level 75275 Simon station two level 11333 South door station level 16650 Creek station two level 6000 gold hung station two level 15000 Pro Hong Kong station level 64870 Figure 3.1-1 Yibin city main highway passenger station distribution schematic (4) Highwayfreight sta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displayed, Yibin City status only has 2 a three level LTL Terminal, respectively for nine home village Terminal andA.零B.小于需求弹性C.大于需求弹性D.无穷大18.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8.3870B.8.085C.10.2931D.6.587619.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 C )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C.钉住汇率制D.联合浮动制 20.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 )A.印度尼西业B.泰国C.日本D.韩国21.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A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22.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D )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题,共计100分)1. "供给"指的是:A. 指商品的市场供应量。

B. 指货币的供应量。

C. 指资金的供应量。

D. 指劳动力的供应量。

2. 比较优势理论是谁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曼3. 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是由什么决定的?A. 外汇储备的数量B. 国内物价水平C. 利率水平D. 外国利率水平4.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A. 世界贸易组织(WTO)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C. 世界银行(WB)D. 美洲国家组织(OAS)5.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是:A. 维持物价稳定B. 促进经济增长C. 降低利率D. 减少失业率6. 国际分工的好处包括:A. 提高生产效率B. 扩大市场规模C. 促进技术创新D. 所有选项都正确7. 如果一个国家的汇率升值,会对该国的贸易产生什么影响?A. 减少出口,增加进口B. 增加出口,减少进口C. 减少出口和进口D. 增加出口和进口8. 当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时候,央行可能会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是:A. 加息B. 降息C. 货币放松D. 不采取任何措施9. 名义利率是指:A. 不包括通货膨胀的利率B. 超额储蓄的利率C. 包括通货膨胀的利率D. 市场利率10. 直接投资是指:A. 跨国公司间的资金流动B. 外商在本国购买股票和债券C. 资本流动到国际间接投资基金D. 政府间的经济援助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计40分)1. 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简述外汇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三、论述题(共计60分)1. 请阐述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 选择一个国际组织,介绍其目标、职责以及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四、分析题(共计80分)某国经济遭受一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失业率飙升,通货膨胀率上升,人民币贬值,并且国内外投资都受到了打击。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习题库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习题库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国际经济学习题库第二章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习题)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3生产可能性边界4一般均衡分析5局部均衡分析6相对需求曲线7机会成本二、选择1.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2.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3、“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学家()提出的。

A、亚当·斯密B、赫克歇尔和奥林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三、填空1、在李嘉图模型中,我们假定()是各个国家产业部门唯一的生产要素,()是各个国家产业部门之间唯一不同的生产要素。

2、比较成本学说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

3、相互需求理论认为,()是由贸易双方的供给条件曲线或相互需求曲线。

4、在李嘉图模型中,一国出口劳动生产力高的产品,进口劳动生产力低的产品,即一个国家的生产模式是由()决定的。

5、各国参与贸易的原因有()和()。

简答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析其合理与不足之处。

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可生产两种产品——食物与衣服,生产单位食物的劳动收入为3,生产单位衣服的劳动投入为2。

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用衣服表示食物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在自给自足时,本国用衣服表示的食物的相对价格是多少?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

如果生产大米,A国人均产量是10吨,B国是16吨。

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y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某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位U=某y.求封闭中国的福利水平。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1)(1)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试卷5份和试题库(含答案)(1)(1)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 30 分)1.当出现需求无弹性时,一国货币贬值可以导致()A.贸易收支改善B.贸易收支恶化C.出口数量下降D.出口换汇增加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A 上升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A 外国企业B 非盈利机构C 国际经济组织D 政府6.中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A.固定汇率制度B.完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钉住汇率制度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A 技术转让B 信息交流C 信息回授D 示范效应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11.下列哪个不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A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B外汇理论研究C跨国公司研究D国内消费水平研究12.已知A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3和5个单位的劳动,要使两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则B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耗费多少单位的劳动:()A1,6 B2,4 C3,4 D4,713.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14.产品的水平差异是指()A采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B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C同质产品D商品由于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15.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A购买力平价B铸币平价C铸币数量D铸币本位16.国际货币体系按照是否有意识地进行组织安排可以划分为()A金本位、信用本位和介于二者之间的金汇兑本位制B固定汇率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和自由浮动汇率制C自发存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人为安排组织的国际货币体系D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牙买加体制17.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是()A区位特定优势B市场内部化C资源禀赋优势D所有权特定优势18.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A国内进口B国内出口C国内净出口D国内净资本流出19.三元悖论成立的前提是()A完全竞争市场B开放经济C封闭经济D垄断20.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个方面?()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B贸易创造,贸易抑制C贸易转移,贸易抑制D贸易创造,贸易分享21.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A 企业B 居民户C 家庭D 国家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的是()A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B 要素是完全流动的C 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D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23.考虑A、B两国生产X、Y两种产品的相互需求决定进出口价格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世界市场的价格的上、下限正好是A、B两国国内的交换比率B 某种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由A、B两国出口恰好补偿进口决定的C 加入货币因素后的模型中,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进口都不一定恒等于出口D 加入其他因素后的模型表明世界市场上的价格仍然是由双方的供求决定的24.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金融账户的内容?()A 证券投资B 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C 债务减免D 直接投资25.使用购买力平价法估算发达国家的经济数量时会()实际数量,而估算发展中国家时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项选择题1.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是( d )A 企业B 居民户C 家庭D 国家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假设的是( b )A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B 要素是完全流动的C 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D 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3.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下列不属于分配许可证的方法是( a )A.政府适当分配 B.竞争性拍卖C.固定的受惠 D.资源使用申请程序4.倾销行为主要分为两种,包括( c )A.掠夺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 B.攻击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C.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 D.持续性倾销和间歇性倾销5.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 c )A.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反倾销政策C.通过政府干预发展本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D.出口补贴6.采取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倾向于( b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非关税贸易壁垒 D.关税贸易壁垒7.当出现需求无弹性时,一国货币贬值可以导致( b )A.贸易收支改善 B.贸易收支恶化 C.出口数量下降 D.出口换汇增加8.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不包括( c )A.动用国际储备 B.调整汇率 C.调整工资 D.调整货币发行量9.一般而言,随着中间产品交易规模的扩大,企业为扩展国际市场应采取( b )A出口方式 B直接投资方式 C发放许可证方式 D间接投资方式10.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包括( a )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B.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C.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D.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11.下列哪个不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d )A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B外汇理论研究C跨国公司研究D国内消费水平研究1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 c )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13.如果两个人在商品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他们在专业化分工和交换中( d )A.都受损 B.一人受益,一人受损 C.既不受益,也不受损 D.都能够受益14.在两国模型中,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 c )。

A.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B.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D.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5.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d )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16.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个方面?( a )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B贸易创造,贸易抑制C贸易转移,贸易抑制D贸易创造,贸易分享17.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b )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18. 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b )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19. 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d )A.幼稚工业理论B.夕阳工业理论C.国防论D.资源禀赋论20. 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b )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21、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还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和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

在诸种均等化中为主导力量的是(c )A、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C、商品价格均等化D、工资率均等化22、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a )A、竞争性拍卖B、固定的受惠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D、政府适时分配23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b)A、前者大于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D、不确定24不是成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b )A、欧洲联盟B、亚欧经济合作C、美加自由贸易区D、东南亚国家联盟25多数国际卡特尔组织难以长久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它们难以(b )A、制定垄断价格B、维持垄断价格C、控制生产成本D、控制销售成本26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若下降,其出口量将增加,出口总收入(d )A、不变B、增加C、下降D、不确定27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鼓励战略的战略取向分别是( b)A、内向型-内向型B、内向型-外向型C、外向型-外向型D、外向型-内向型28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目标是( c)A、贸易适度保护B、关税稳定C、贸易自由化D、贸易公平29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中,不需要偿还的引资方式是(d )A、官方贷款B、发行债券C、银行贷款D、外商直接投资30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使劳动力的移出国的不同利益集团均会受到影响,其中(a )A、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获利B、劳动力需求方受损,而供给方亦受损C、劳动力需求方获利,而供给方受损D、劳动力需求方获利,供给方亦获利31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国际直接投资的是(d)A、购买外国政府债券B、购买外国企业债券C、向外国企业提供商业贷款D、在国外开设合资企业32下列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是(d)A、产品差异理论B、重叠需求理论C、相互倾销理论D、嗜好理论33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a)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34一个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上升会使共同生产要素的价格水平(b)A、不变B、增加C、减少D、无影响35在分析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有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列不是其假设条件的有(b)A、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B、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C、生产要素充分利用D、不存在贸易障碍和运输费用36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的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这称为(d)A、要素比例学说B、产品周期理论C、悲剧的增长理论D、罗伯津斯基定理37出口商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持续地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这种倾销称为(c)A、掠夺性倾销B、间歇性倾销C、持续性倾销D、进攻性倾销38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a)A、反倾销税B、自然垄断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39战略性贸易政策不适宜在哪一种市场条件下运用(a)A、完全竞争B、自然垄断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40国际卡特尔定价的最基本出发点是(a)A、产品的需求弹性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41.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是(a)A、坚定外向型战略B、一般外向型战略C、一般内向型战略D、坚定内向型战略42自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字以来,在其组织下进行了多少轮多边贸易谈判(c)43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44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45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 d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46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b )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47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b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48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 b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49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d )A.幼稚工业理论B.夕阳工业理论C.国防论D.资源禀赋论50、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b )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51、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 d )A.烟草贸易公司B.铁路运输公司C.橡胶生产国组织D.石油输出国组织52、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 a )A.日内瓦B.纽约C.布鲁塞尔D.乌拉圭53、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 b )A.越低B.越高C.不变D.不确定5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 b )A.零B.小于需求弹性C.大于需求弹性D.无穷大55、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a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56、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的基本原理可以集中概括为下列优势的有机结合( d )A.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B.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C.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技术优势D.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57、当出现需求无弹性时,一国货币贬值可以导致(b)A、贸易收支改善B、贸易收支恶化C、出口数量下降D、出口换汇增加58、成员国取消相互之间的进口关税和其他具有同等效力的贸易壁垒而形成的超越国界的产品自由流动或产品自由输出入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形式是( a)。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经济联盟59、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属于(b )A、自由贸易政策B、重商主义C、保护贸易政策D、管理贸易政策60、“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c )提出的。

A、亚当·斯密B、赫克歇尔和奥林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61、( d)从需求的角度对部门内贸易作了解释。

A、规模经济贸易理论B、差异产品贸易理论C、战略性贸易理论D、重叠需求贸易理论62、战略性贸易理论阐明了在( d)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形式。

A、垄断B、自由竞争C、寡头垄断D、垄断和寡头垄断二、多项选择题1、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有(abc )A、绝对技术差异论B、相对技术差异论C、生产要素禀赋论D、规模经济理论E、相互需求贸易理论2、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认为国际贸易能够使各国相同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均等化,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其原因是(abce )A、国际贸易远不是自由的B、各国生产的产品并不相同C、各国生产的产品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有差异D、国际贸易存在各种形式的交易成本E、生产要素并非都能得到充分利用3、用来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是(ace )A、垄断优势理论B、购买力平价理论C、市场内部化理论D、利息平价理论E、国际生产综合理论4、国际贸易理论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cde)A、国际贸易的技术差异B、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差异C、国际贸易的原因D、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E、国际贸易的结构5、悲惨经济增长的条件一般认为有(bce)A、产品需求弹性较高B、产品需求弹性较低C、贸易条件恶化D、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小份额E、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6、厂商要采取倾销战略,必须具备的条件为(abd)A、垄断国际市场B、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弹性不同C、国际国内市场联通D、国际国内市场完全分割E、自由竞争7、影响国外企业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如下哪几种(abcd)A、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B、消费者对来自国外厂商的产品的依赖程度C、进口国对国外产品的替代程度D、进口国对本国产品的依赖程度E、出口国对本国产品的依赖程度8.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有( abcde )A、自愿出口限制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C、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D、技术和卫生检疫标准E、进口许可证9、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 abcd )A、自由贸易区B、关税同盟C、共同市场D、经济联盟E、北约10、制订一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 bcde )A、产品收入弹性B、卡特尔市场占有率C、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D、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E、非卡特尔的市场份额11、在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谈判过程中,中国坚持的基本原则有(ab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