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掺合料的性能测试

合集下载

水泥检测依据

水泥检测依据

水泥检测依据水泥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房屋、道路和桥梁等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水泥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水泥检测的依据和方法。

一、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最简单的水泥质量检测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水泥的颜色、纹理和光泽等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优质水泥应呈现灰白色或浅灰色,均匀细腻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光泽。

二、尺寸检测尺寸检测主要是通过测量水泥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来评估其质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筛分法和显微镜观察法。

筛分法是将水泥样品通过一系列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得到不同粒径的颗粒比例。

合格的水泥应具有适当的颗粒大小和均匀的颗粒分布。

三、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是水泥质量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检测项目包括氧化钙(CaO)、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和三氧化二铁(Fe2O3)等主要成分的含量。

这些成分的含量直接影响着水泥的硬化性能和强度等指标。

四、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水泥的凝结时间、强度、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测试。

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搅拌到开始凝结的时间,合格的水泥应具有适当的凝结时间。

强度测试是评估水泥抗压强度的重要方法,通常采用压剪试验或抗压试验进行。

抗裂性测试是评估水泥抗裂性能的指标,常用的方法包括收缩试验和抗裂试验。

耐久性测试是评估水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常用的方法包括冻融试验和饱和蒸汽试验等。

五、掺合料检测掺合料是一种常用的水泥掺合材料,可以改善水泥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掺合料的质量对水泥的最终性能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掺合料有粉煤灰、矿渣粉和石灰石粉等。

掺合料检测主要包括掺合料的化学成分、颗粒大小和掺量等方面的测试。

总结起来,水泥的质量检测依据主要包括外观特征、尺寸、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掺合料等方面的检测。

通过这些检测方法,可以确保水泥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水泥类型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估。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1总则1.0.1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并在检验或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包括取样及试样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含气量试验和配合比分析试验。

1.0.3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所做的试验,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委托单位提供的内容:1)委托单位名称;2)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3)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4)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5)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2检测单位提供的内容:1)试样编号;2)试验日期及时间;3)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4)环境温度和湿度;5)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和混凝土配合比及其相应的试验编号;6)搅拌方式;7)混凝土强度等级;8)检测结果;2取样及试样的制备2.1取样2.1.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2.1.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2.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2试样的制备2.2.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工现场保持一致。

2.2.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2.2.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标准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标准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标准一、引言在混凝土制造工艺中,掺合料(也称为矿渣、灰渣或添加剂)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抗压强度、延展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就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的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促进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的定义与分类2.1 定义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是指直接用于混凝土中的细介质,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形成糊状物质。

2.2 分类根据其主要成分和性质,浆状掺合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矿渣掺合料:如粉煤灰、高炉矿渣等; 2. 土壤掺合料:如膨胀土、粘土等; 3. 减水剂:如聚羧酸盐减水剂、磷酸盐减水剂等。

三、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的性能要求3.1 抗压强度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的添加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3.2 延展性浆状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添加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延展性,减少其开裂的可能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3 耐久性浆状掺合料应能够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高其抗化学侵蚀和抗冻融性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四、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的测试与评估4.1 物理性能测试通过对浆状掺合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颗粒粒度分析、比表面积测试等,可以评估其适用性和性能优劣。

4.2 化学性能测试对浆状掺合料进行化学性能测试,如化学活性测试、PH值测试等,可以评估其对混凝土的影响和耐久性。

4.3 混凝土试块试验利用浆状掺合料制备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测试、抗渗性测试等,可以评估其添加效果和性能表现。

4.4 工程实践评估通过对实际工程中使用浆状掺合料混凝土进行观察和评估,可以进一步验证其适用性和性能。

五、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标准的制定与应用5.1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制定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5.2 制定标准的程序与要求制定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标准应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并通过广泛的试验和实践来验证标准的有效性。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一、标准概述混凝土在凝结硬化之前称之为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及质量,因此,我们应正确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试验方法,学习相关的标准。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拌合物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拌合物含气量试验、配合比分析试验等7个内容。

二、试验方法1 取样及试样的制备要求1.1 取样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上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 倍;且宜不小于20L。

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 处、1/2 处和3/4 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注:取样要点是要有代表性、样品要均匀、操作时间要控制好。

1.2 试样的制备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l%;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中的有关规定。

4、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 稠度试验2.1 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 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2、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 3021 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3、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混凝土的性能检测及其方法

混凝土的性能检测及其方法

混凝土的性能检测及其方法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中常用的材料,其性能的检测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混凝土的性能检测主要包括强度、抗渗、耐久性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性能检测及其方法。

二、混凝土强度检测1. 混凝土强度的定义混凝土的强度通常指的是其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混凝土试块在受到压力作用时,经过规定时间内的变形后,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混凝土的强度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2. 混凝土强度检测的方法(1)现场取样试验法现场取样试验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从浇筑的混凝土中取样进行试验。

该方法具有检测简便,操作方便等优点,但是由于混凝土的水泥含量、骨料的质量、掺合料的种类等因素的影响,其测试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2)预制试块试验法预制试块试验法是指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混凝土试块,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试验。

该方法具有试验精度高、数据可靠等优点,但是需要提前制作试块,操作相对较为繁琐。

(3)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法是指利用超声波、雷达等技术,对混凝土进行非破坏性检测。

该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不影响混凝土结构等优点,但是存在检测精度低、受混凝土结构的影响等缺点。

三、混凝土抗渗检测1. 混凝土抗渗的定义混凝土抗渗是指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抵抗水分的渗透。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对于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混凝土抗渗检测的方法(1)水压试验法水压试验法是指将混凝土制成试块,然后在一定的水压下进行试验,检测混凝土的渗透性能。

该方法具有试验简单、数据直观等优点,但是其测试结果受试验条件的影响较大。

(2)荧光渗透试验法荧光渗透试验法是指在混凝土表面喷涂荧光材料,然后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检测,通过观察荧光材料的渗透情况来判断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该方法具有检测迅速、数据直观等优点,但是需要喷涂荧光材料,操作相对较为繁琐。

(3)压汞法压汞法是指将混凝土置于一定压力下,然后通过测量压力降低的速度来检测混凝土的渗透性能。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实用标准GBT50080~2016年确认现用图解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实用标准GBT50080~2016年确认现用图解
3
SYJCZX330
电子称
2016.11
1280
YP150001
2016090302
0-15kg
1g
常州衡正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2016.11.22
晋中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所
4
SYJCZX122
电子秤
2011.12
800
TCS-100
910011386
0-100kg
10g
上海友声衡器有限公司
2016.11.22
填表人: 日期: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培训班考核评定表
办班单位(公章):共1页 第1 页
培训
时间
2017.03.09~2017.03.10
培训
天数
2天
培训
人数
培训
方式
面授、讲解、
实操
培训
对象
中心各检测室和工地部分试验人员
培训教材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
环境满足情况:试验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小于50%,温度应保持在20±5℃,混凝土室已安装空调,并配备加湿器,能满足环境要求。
人员培训情况:对中心各室和各工地试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并进行模拟试验,见培训记录和试验操作考核评定表。
报国家认监委铁道评审组情况:拟于2017年03月31日前上报国家认监委进行变更备案。
坍落度不大于90mm时,宜用振动台振实;坍落度大于9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
自密实混凝土应一次填满,且不应进行振动和插捣。
含气量
骨料含气量测定
7.0.3 2、把通过40mm网筛的质量为mg、ms的粗细骨料称好、拌匀,慢慢倒入容器。
7、若Pg1和Pg2的相对误差小于0.2%时,则取Pg1和Pg2的算术平均值,若不满足,则进行第三次试验。测得压力值Pg3.当Pg3与Pg1、Pg2中较接近一个值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2%时,则取此二值的算术平均值。当仍大于0.2%,则此次试验无效,应重做。

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与性能测试

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与性能测试

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与性能测试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高的特点。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其材料特性进行测试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目的。

2. 混凝土的材料特性2.1 组成材料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组成。

水泥的类型和含量、骨料的种类和粒度、砂的粒度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材料特性。

2.2 浆体性能混凝土的浆体性能包括流动性、凝结时间和韧性等。

流动性可以通过沉降度试验来评估,凝结时间可以通过凝结时间试验确定,韧性可以通过抗折试验等方法进行评价。

2.3 强度特性混凝土的强度是衡量其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强度测试方法包括抗压强度试验、抗拉强度试验等。

3. 混凝土性能测试的方法和目的3.1 材料测试混凝土的材料测试主要包括水泥的化学成分分析、骨料和砂的物理性质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确定混凝土的原材料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2 性能测试混凝土的性能测试旨在评估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这些测试包括强度测试、收缩性能测试、耐久性试验等。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判断混凝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 结论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和性能测试对于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通过对混凝土进行全面的材料测试和性能测试,可以有效地评估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混凝土材料测试与评价[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2] 王五, 赵六. 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与应用[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掺合料试验报告范文

掺合料试验报告范文

掺合料试验报告范文
1.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混凝土性能
的影响,为混凝土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2.实验原理
掺合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掺入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用以代替部分水泥。

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如增加流动性、减少收缩、提高抗渗性能等。

本实验选取了常用的粉煤灰作为掺合料,通过对掺合料混凝土的试验
研究,了解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水泥、粉煤灰、砂、骨料等。

2)根据一定比例配制混凝土试件,分别掺入不同比例的粉煤灰。

3)制作混凝土试块,并标明试件名称和掺合料的比例。

4)进行混凝土试块的养护。

5)在一定时间内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测试。

6)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

4.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不同比例掺合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试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掺合料比例0%10%20%30%
抗压强度(MPa)25283032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掺合料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随着掺合料比例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加。

当掺合料比例达到30%时,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32MPa,相比未掺合料的混凝土提高了28%。

这表明掺合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5.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掺合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发现,掺合料的使用可以显著
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随着掺合料比例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也逐
渐增加。

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合理地选用适量的掺合料可以有效地提高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渣微粉合理粒径范围的确定
假定水泥与矿渣颗粒均为球形, 当相互间达到最紧密堆积且矿渣颗 粒粒径最大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首先作为骨架的水泥颗粒最密集堆 积,其次矿渣颗粒以最大可能的粒 径填充在水泥颗粒构成的空隙中。
目前水泥的平均粒径为20~30μm,因此矿渣微粉的 理论合理粒径(单个颗粒)为4.4~4.6μm,即矿渣合理比 表面积为400~600m2/kg。在实际生产中矿渣微粉的颗粒 分布为连续分布,矿渣微粉的比表面积为400~600m2/kg 时,其平均粒径为10~16μm,D50=7一12μm。
矿 渣
水 泥
(4)干缩和徐变(Drying Shrinkage and Creep)
混凝土徐变是指混凝 土在应力作用下,其应 变随时间而持续增长的 特性。
即混凝土的干燥收 缩。就是混凝土在 养护时由于养护不 好,造成的其表面 缺水而引起收缩, 给混凝土工程的带
来了开裂的隐患。
当掺量较少时,矿物掺合料对干缩和徐 变影响很小,通常没有实际影响。(粉煤灰 -用水量不增加-减少干缩)
酸碱溶出度法
酸碱溶出度法是以火山灰质材料在酸或碱溶液中 或者在先酸后碱溶液中可溶物的组分和含量作为评定 火山灰活性的指标。 但是,过去一些企图找出可溶组分及含量与火山 灰质材料在石灰或水泥砂浆中的强度发展间的任何关 系的努力均没有成功。
结构分析法 基于矿渣微观结构与其水硬活性内在联系 的特点。 将矿渣结构分为3个层次,即玻晶比、玻璃 相平均离子键程度和玻璃相中网络形成体的聚 合度,并确定了各层次中与活性相关的表征参 数。 该方法从本质上描述了矿渣的潜在胶凝性 能,但用结构分析很难确定3个结构参数对活性 影响的定量关系。
2、 活性效应 所谓活性就是掺合料颗粒含有较高SiO2 、 Al2O3成分,在水泥中CaO的作用下能大量生成CSH 和CAH。表现特征为早期强度高,活性指数高。活 性效应的大小不仅与化学成分含量有关,而且还 与形态和集料颗粒大小有关。


3、 微集料效应 所谓微集料就是掺合料颗粒的大小,从比表 面积测定值就可预料其效应的好坏,在高强混凝 土和混凝土的耐久性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微 集料效应与形态、活性效应相关联。 三效应相辅相成,同时又相互制约,所以不同材 质的掺合料均有其优点和缺点,所以扬长避短, 是提高掺合料性能的重要技术课题。
•维卡法是较早测定火山灰活性的方法; •该法系测量火山灰质材料自氢氧化钙溶液中 吸收石灰的速率; •对迅速区别活性和惰性材料有一定效果; •但还不能充分评定火山灰质材料的使用价值。
强度法 强度法是把矿物掺合料以一定量取代水 泥或同其它胶凝材料结合所呈现的强度作为 指标来评价矿物掺合料活性的一种方法。 还有学者在强度法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 数学处理,提出了比强度的概念来评价矿物掺 合料的活性。 强度法是掺合料效应的综合体现,受实验 所用胶凝材料的影响较大。
CaO:0.5~1
SiO2:90~92
Al2O3:0.4~1 Fe2O3:0.3~2
火山灰(Natural pozzolans)
CaO:0.5~1 SiO2:40~60 Al2O3 +Fe2O3 :15~30 CaO+MgO+R2O:15
烧失量:10%左右
石英粉( Quartz powder )
采用合理的配合比、材料选择恰当,矿物 掺合料可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及海水侵蚀的能 力。
(8)钢筋锈蚀(Corrosion of Embedded Steel)
对合理养护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可将低水、 空气和氯离子的渗透过混凝土的能力,从而减少 钢筋的锈蚀。
(9)碳化(Carbonation)
有报道显示通常粉煤灰掺量的情况下, 较短(标准)湿养护的混凝土(普通掺量) 碳化会略微增加,但一般增加程度不大。
(3)含气量(Air Content)
(4)水化热(Heat of Hydration)
(5)凝结时间(Setting time)
(7)可泵性(Pumpability)
通常使用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泵送性能。
2.对硬化混凝土的影响 (1)强度(Strength)
(2)抗冲击性与耐磨性(Impact and Abrasion Resistance)
(10)抗化学侵蚀性(Chemical Resistance)
矿物掺合料通过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使混凝 土抗化学侵蚀性能增加。虽然许多矿物掺合料可 提高抗化学侵蚀性,但并不能使混凝土完全免受 化学侵蚀。
五、矿物掺合料的检测 •维卡法 •强度法
•酸碱溶出度法
•结构分析 •化学分析 •相关标准
维卡法
(5)渗透性和吸水性(Permeability and Absorption)
一种材料 在不损坏介 质构造情况 下,能使流 体通过的能 力。
指材料在水中能吸收
水分的性质。
如果养护充分,通常可将低混凝土 的渗透性和吸水性。
(6)碱集料反应(Alkali-Aggregate Reactivity)
(7)抗硫酸盐性(Sulfate Resistance)
材料 抵抗冲击负 荷作用的能 力。
(3)抗冻融性(Freeze-Thaw Resistance) 含碳量!
粉 材料抵抗多次“冻融循环”而不疲劳、 破、坏的性质。 煤 灰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土壤或岩层中冻结
的冰在白天融化,晚上冻结,或者夏季融化, 冬季冻结。这种融化、冻结的过程称为冻融 作用。
煅 烧 页 岩
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及活性指数
选择性粉磨
如果将水泥熟料与矿渣在同一台磨机中 混合粉磨,由于矿渣的易磨性比水泥熟料差 (约差30%),必然产生选择性粉磨,使成 品中两组分的颗粒分布不同)。 据资料显示 矿渣水泥中熟料组分比表面积不必超过350~ 400m2/kg;矿渣比表面积应达500m2/kg左右)。 显然如果混合粉磨,要达到矿渣的适宜比表 面积,熟料就会过粉磨而浪费电能;只达到 熟料比表面积,则矿渣太粗而不能充分发挥 其潜在水硬性,使矿渣水泥的强度偏低,所 以只能分别粉磨。
立磨系统的特点
• 采用料床粉磨, 效率高, 电耗低; • 粉磨、选粉、烘干同时在磨体内部完成, 系统简单; • 物料在磨机内部呈悬浮状以及粗粉的多次 循环, 热交换充分, 因此烘干能力强。 • 料床的稳定防止震动, 磨盘及磨辊的磨损 是立磨进行矿渣粉磨的难点; • 另外系统投资较大, 非一般小企业所能承 受的。 (上海宝钢、辽宁鞍刚使用的FL.Smith
四、矿物掺合料的特性
经济效益:低廉
技术效益:功能
社会效益:环保
环保:绿色产品 以工业废渣为主的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大 量应用,首先它意味着混凝土的生产降低了 工业废渣自身的环境污染及土地资源浪费 其次它减少了胶结材中水泥的用量而间接 地减少了由于生产水泥而导致的能源、资源 消耗及环境污染 另外由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 性能,延长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 及重建所需的水泥及混凝土用量,也间接地 节约了资源、能源,降低了环境污染
矿物掺合料相关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 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0)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2002)
用于水泥混合材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GBT12957-2005)
粉煤灰、烧结或天然的火山灰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标准(ASTMC618-00)
矿渣(Ground granulated blast-furnace slag)
CaO:38~46
SiO2:26~42
Al2O3:7~20 Fe2O3:0.2~1 MgO:4~13
粉煤灰(Fly ash)
CaO:2~7
SiO2:40~65
Al2O3:15~40 Fe2O3:4~20
硅灰(Silica fume) 细度和比表面积约 为水泥的80~100倍,粉 煤灰的50~70倍。
(一)矿渣
超细矿渣制备技术目前主要有立磨生产技术、 辊压机联合粉磨或终粉磨生产技术、球磨机闭路 生产技术、球磨机开流生产技术以及振动磨生产 技术。 国际上以立磨和辊压机终粉磨系统为主。从 国内实际应用情况来看, 以立磨和球磨两种生产 工艺占大多数。 采用立磨和闭路磨工艺要特别注意除铁的问 题, 如果聚集在磨床或磨内的铁不能及时除掉, 不仅影响产量, 对设备的磨损特别大。
提高火山灰活性的方法
煅烧 酸处理
延长碾磨时间
高温处理
化学活化剂
六、矿物掺合料的生产 矿物掺合料无论用作水泥大掺量混合材还 是高性能混凝土细掺料,其基本条件是具备足 够的比表面积)。 通常,水泥混合材比表面积 要求350~500m2/kg;混凝土细掺料要求420~ 600m2/kg,有的甚至高达800m2/kg以上。
三、矿物掺合料的分类 1.根据来源分类 矿物掺和料的分类 类别 天然类 品种 火山灰、凝灰岩、沸石粉、硅质页岩 等 水萃高炉矿渣、煅烧页岩、偏高岭土 等 粉煤灰、硅灰等
人工类
工业废料类
2.根据化学活性
① 有胶凝性(或称潜在水硬活性)的,如矿渣、高
钙灰、固硫渣等
② 有火山灰活性的,如粉煤灰、硅灰、硅藻土等 ③ 惰性掺合料,如石灰石粉、石英粉等
定义:矿物掺合料是指在配制混凝土时加 入的能改变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性能 的无机矿物细粉。 国外将这种材料称为辅助胶凝 材料(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s),已成为高性能混凝土 不可缺少的第六组分。
在《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中, 对矿物掺合料的定义是:以硅、铝、钙等一 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 掺入混凝土中能 改善新拌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粉体材料, 涉及 的矿物掺合料包括了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 钢渣粉、磷渣粉、硅灰、沸石粉等6种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