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习题2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章小结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题解析号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1而不是质量分数。
(1) B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2) C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存在形式,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3) (3)A臭氧可以用化学式03表示,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4) C点拨: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2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故C项错误。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点拨: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引导学生3从具体例子中来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4把空水杯或空饮料瓶口向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或瓶中。
去过;感受不一样;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
造5成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
农村污染物较少,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
(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6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题解析课题2---氧气题解析(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温度在--183C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C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火药的描述是“火药乃焰硝(主要成分为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遂铳机诸药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火药发生爆炸时,“焰硝、硫磺、杉木炭”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焰硝中的KNO3易溶于水,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C.火药中的硫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铜化合生成硫化铜D.“木炭”是木材经过不完全燃烧所残留的黑色多孔固体燃料3.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同种元素之间的是()A.Zn+2HCl=ZnCl2+H2↑B.2H2S+SO2=3S↓+2H2OC.H2+CuO ΔCu+H2O D.2H2O通电2H2↑+O2↑4.铬能慢慢地溶于稀盐酸得到蓝色溶液,若通入空气则溶液颜色变绿,发生的反应有①Cr+2HCl=CrCl2+H2↑、②4CrCl2+4HCl+O2=4CrCl3+2H2O,下述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B.HCl在反应①②中均发生还原反应C.反应①中HCl被还原D.溶液颜色由蓝变绿是因为Cr2+发生氧化反应5.在四大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复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Cl2+2KBr=Br2+2KClB.2NaHCO3ΔNa2CO3+H2O+CO2↑C.4Fe(OH)2+O2+2H2O=4Fe(OH)3 D.2Na2O2+2CO2=2Na2CO3+O27.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8.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2KNO 3+S +3C 点燃K 2S +N 2↑+3CO 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课件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课件全套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物质与化学反应》,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类型及本质。
二、详细内容: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2.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3. 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间的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
教学目标:一、理解物质的分类及特点;二、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三、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能运用基本反应类型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物质的分类及特点;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三、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多媒体课件;二、教材;三、黑板;四、粉笔;五、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腐烂、铁的生锈等,引入物质与化学反应的概念。
二、新课内容:讲解物质的分类,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类物质的特点;讲解化学反应的类型,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各反应类型的特点;讲解化学反应的本质,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新化学键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一、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二、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三、化学反应的本质: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化学键。
作业设计:一、判断题:1. 氧气属于纯净物。
()2. 水的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3.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 氧气B. 氢气C. 水D. 铁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物质的分类及特点。
2. 请简要说明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3. 请简要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物质与化学反应的概念,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二、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类型及本质;三、在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四、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五、拓展延伸部分,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物质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刷题练习册全册

高中化学刷题练习册全册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习题1:请解释摩尔(mol)的概念,并给出1摩尔水的质量。
答案:摩尔是化学中用来表示物质数量的单位,它定义为包含6.022×10^23个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的物质的量。
1摩尔水的质量是18克,因为水的分子式是H2O,每个分子包含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氢的原子量是1,氧的原子量是16,所以水分子的摩尔质量是(2×1)+16=18g/mol。
习题2: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是多少?答案: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温度为0℃,压强为1大气压)占有的体积是22.4升。
第二章:化学反应习题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
-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答案:-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4Fe + 3O2 → 2Fe2O3。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 → 2H2 + O2。
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习题4:计算1摩尔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答案: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升。
因此,1摩尔氢气的体积也是22.4升。
第三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习题5:描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答案: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通常在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形成。
共价键是由两个原子共享一对电子形成的,通常在非金属之间形成。
习题6:画出水分子的路易斯结构,并解释其极性。
答案:水分子的路易斯结构是H-O-H,氧原子比氢原子更电负,因此共享的电子对会被氧原子吸引,导致氧端带负电,氢端带正电,整个分子呈现极性。
第四章:化学平衡习题7:解释勒夏特列原理,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答案: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的变化),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以减少这种改变的影响。
高一化学必修一新人教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

《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 (2)0.28mol/L8.9.1.42 g,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浊液>100 nm 不稳定,不均一泥浆水溶液<1 nm 稳定,均一饱和NaCl溶液胶体1~100 nm 较稳定,均一豆浆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上册)

课后习题(上册)“” 为新增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并简要说明判断的理由。
(1)铁生锈。
(2)石蜡熔化。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
(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哪些是指物理性质,哪些是指化学性质?为什么?(1)酒精能燃烧。
(2)酒精能挥发。
(3)水变成水蒸气。
(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6)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7)铜的密度是8.9g/cm3,熔点是1083℃。
(8)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观察你身边的物质,如水、食盐、蔗糖、铜导线等,描述一下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可以查阅有关的资料)。
5.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食物都有一定的保质期,决不能食用变质的食物。
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来判断食物已经变质了?举例说明。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根据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举例说明下列问题: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哪些是关于物理性质的描述?哪些是关于化学性质的描述?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
问题猜想(假设)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证据结论与解释讨论3.整理本课题的探究记录,参考教科书中提供的格式(或自己设计报告的格式)写出探究报告。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写出下图所示化学仪器的名称。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3.参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利用家中的杯子、瓶子、碗、筷、匙、饮料吸管,以及食盐、冰糖和水等,进行固体药品取用、液体倾倒和排水集气等操作练习。
单元小结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1,2,3答案..

大学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吉林大学版)第1_2_3_章第1章化学反应基本规律1.2 习题及详解一.判断题1. 状态函数都具有加和性。
(×)2. 系统的状态发生改变时,至少有一个状态函数发生了改变。
(√)3. 由于CaCO3固体的分解反应是吸热的,故CaCO3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是负值。
(×)4. 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5.因为物质的绝对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的ΔS大大增加。
(×)6. ΔH, Δ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ΔG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7. 凡ΔGθ大于零的过程都不能自发进行。
(×)8. 273K,101.325KPa下,水凝结为冰,其过程的ΔS<0, ΔG=0。
(√)9.反应Fe3O4(s)+4H2(g) → 3Fe(s)+4 H2O(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244(/)(/)H OTHp pKp pθθθ=。
(√)10.反应2NO+O2→2NO2的速率方程式是:)()(22OcNOkcv⋅=,该反应一定是基元反应。
(×)二.选择题1. 某气体系统经途径1和2膨胀到相同的终态,两个变化过程所作的体积功相等且无非体积功,则两过程( B )A.因变化过程的温度未知,依吉布斯公式无法判断ΔG是否相等B.ΔH相等C.系统与环境间的热交换不相等D.以上选项均正确2. 已知CuCl2(s)+Cu(s)→2CuCl(s) Δr H mΘ(1) =170KJ•mol-1Cu(s)+Cl2(g) → CuCl2(s) Δr H mΘ(2) =-206KJ•mol-1则Δf H mΘ(CuCl,s)应为(D )KJ.mol-1A.36B. -36C.18D.-183. 下列方程式中,能正确表示AgBr(s)的Δf H mΘ的是( B )A.Ag(s)+1/2Br2(g)→ AgBr(s)B.Ag(s)+1/2Br2(l)→AgBr(s)C.2Ag(s)+Br2(l)→ 2AgBr(s)D.Ag+(aq)+Br-(aq)→ AgBr(s)4. 298K下,对参考态元素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B.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C.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D.Δf H mΘ=0,Δf G mΘ=0,S mΘ=05. 某反应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则其( B )A.ΔH>0, ΔS<0 ;B. ΔH>0, ΔS>0C.ΔH<0, ΔS<0 ;D.ΔH<0, ΔS>06.1mol气态化合物AB和1mol气态化合物CD按下式反应:AB(g)+CD(g)→AD(g)+BC(g),平衡时,每一种反应物AB 和CD都有3/4mol转化为AD和BC,但是体积没有变化,则反应平衡常数为( B )A.16B.9C.1/9D.16/97.400℃时,反应3H2(g)+N2(g)→2NH3(g)的K673Θ=1.66×10-4。
初中化学知识点要点梳理

初中化学知识点要点梳理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2.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3.物质的三大态:固态、液态、气态二、原子和分子1.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序数、原子核、电子层2.分子:分子的定义、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结构3.原子和分子的关系:原子构成分子、分子分解为原子三、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变化、物理变化2.化学反应的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3.化学反应的实质:原子重新组合4.化学反应的计量数: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比5.溶液的定义:均一、稳定的混合物6.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7.溶液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8.溶液的稀释:浓溶液、稀溶液9.酸:酸的定义、酸的通性、酸的分类10.碱:碱的定义、碱的通性、碱的分类11.盐:盐的定义、盐的通性、盐的分类12.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盐的水解六、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数2.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电子转移、电荷守恒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金属腐蚀的原因: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2.金属腐蚀的类型:全面腐蚀、局部腐蚀3.金属防护的方法:镀层防护、阴极保护、腐蚀抑制剂八、有机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有机物、无机物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链状、环状、支链状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醇、醚、酮、羧酸、酯、胺九、生活中的化学1.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燃烧、中和、金属腐蚀2.化学与健康:药物、食品添加剂、营养素3.化学与生产:化肥、农药、石油化工十、实验操作技能1.实验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萃取2.实验仪器:玻璃仪器、计量仪器、加热仪器3.实验安全: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以上就是初中化学知识点的要点梳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习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哪一个?A. 氧气B. 氢气C. 硫酸D. 食盐水解题方法: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习题
一、选择题
1.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
A、CO最多,H2最少
B、H2最多,CH4最少
C、H2最多,CO最少
D、CH4最多,CO最少
2.复印机在复印材料时会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的气体,这是由于产生了臭氧(O3)的缘故。
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臭氧,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臭氧和氧气的性质的相同
D、臭氧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3.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 2.3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4gCO2和2.7gH2O,对该物质的组成下列推断:①一定含有C、H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
③可能含有氧元素;④一定含氧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⑥分之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⑥
4.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方法是()
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
B、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空气的是氧气
C、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D、放入发红的木炭后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一定是氧气
5.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它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在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能发光放热
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
6.下列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
A、木炭
B、红磷
C、石蜡
D、硫
7.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
①镁+氧气→氧化镁
②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③碳酸钠+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钠
④乙炔+氧气→水+二氧化碳
⑤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④⑤
二、填空题
1、分析下列三组化学反应,并根据示例回答问题。
在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前者反应慢而后者反应快。
说明当其他条件一致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化学反应速率越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热5%的H2O2溶液时,反应速率较慢,若向其中加入MnO2,则能较快产生氧气。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3、常温下,CuO与稀硫酸反应较慢,加热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锌粒放入15%的稀硫酸中,放出气泡较慢,如果将锌粒放入30%的稀硫酸中,则放出气泡较快,这一现象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上所诉,初步归纳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②白磷自燃;③一氧化碳的燃烧;④水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