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PPT

合集下载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件(共19张PPT)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件(共19张PPT)

• 采用通信子网后,可使每台入网主机不用去处理数据通信,也不用具有许多远程数据通信功能, 而只需负责信息的发送和接收,这样就减少了主机的通信开销。另外,由于通信子网是按统一 软、硬件标准组建,可以面向各种类型的主机,方便了不同机型互连,减少了组建网络的工作 量。
• 通信子网有三种类型: • (1)结合型 • 对于大多数局域网,由于其传输距离 ,互连主机不多,所以并未采用
• 工作站: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又称客户机。

终端:终端不具备本地处理能力,不能直接连接到网络上,只能通过网络上的主机与网络相连 发挥作用。常见的终端有:显示终端、打印终端、图形终端等。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的作用是在网络设备之间构成物理通路,以便实现信息的交换。最常见的 传输介质类型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
• 2. 通信链路

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承载信息和数据的线路。链路可用各种传输介质实现,如双绞线、同轴电 缆、光缆、卫星、微波等无线信道。
• 通信链路又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类。物理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交换节点。 在计算机网络钟,两个计算机之间的通路往往是由许多物理链路串结而成。逻辑链路是具备数据传输控制 能力,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物理链路。在物理链路上加上用于数据传输控制的硬件和软件,就构成了逻辑链 路。只有在逻辑链路上才可以真正传输数据,而物理链路是逻辑链路形成的基础。
内容的 服务器;通过一定技巧使不同地域的用户看到放置在离他最近的服务器上的相同页面,这样来实现各服务器的负荷均衡,同时用户也省了不少冤枉路。
• 分布处理是把任务分散到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上并行处理,而不是集中在一台大型计算机上,使其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建立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将不同 地点的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 美国国防部ARPANET实验,标志计算机网 络的兴起。
数据传输过程
总结词
数据传输过程是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的过程。
详细描述
数据传输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源将数据封装在一个数据包中,然后通过网络发送出去。数据包在网 络中经过一系列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转发,最终到达目的地。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可能会经过多次 封装和解封装的过程,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国际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 末至80年代初,出现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网 络体系结构。
高速计算机网络,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网络技术向高速、宽带、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网络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类:局 域网、城域网、广域 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 线型、星型、环型、 网状型。
按传输介质分类:有 线网、无线网。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模型是互联网协议的核心,它定义了数 据如何在网络中传输。
详细描述
TCP/IP模型将网络系统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链路层。其中,应用层对 应于OSI参考模型的应用层和表示层,传输层对应于OSI的传输层,网络层对应于OSI的网络层,而链 路层对应于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认识计算机网络(共39张PPT)

认识计算机网络(共39张PPT)
认识计算机网络XXX中学 XXX
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了解局域网中常见的三种拓扑结构。掌握局域网资源共享的设置方法。
引入:六度分隔理论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尔格拉姆描绘的人际关系网。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局域网中的拓扑结构拓扑结构:网络中计算机与其他设备的地理分布和互连关系的几何构形。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局域网中的拓扑结构拓扑结构:网络中计算机与其他设备的地理分布和互连关系的几何构形。
校园网结构示意图
星型拓扑结构
计算机
计算机
……
教学楼
……
服务器
计算机
计算机
……
办公楼
连接全市中小学的教育网络
覆盖全国38个城市的南方航空 公司售票网
小明家里由3台计算机组成的网络
学校电脑室网络
学校办公楼的网络
移动网络
局域网
城域网
广域网
实践练习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局域网中的拓扑结构思考:4台电脑如何连接可以形成网络?同学们,请在白纸上尝试画出您设想的连线图。 要求:每台电脑需要能够互相访问;使用的线要尽量少;
3. Internet互联网是(
)。
校园网局域网 C.广域网 D.城域网
C
考一考
4.下图是一幅网络结构示意图,它是属于( B)的网络拓扑结构。A.星型 B.总线型 C.环型 D.树型
学习小结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目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覆盖范围分类:LAN、MAN和WAN局域网中常见的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型和星型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
• 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一、格式化信息流;二、提供 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假如分组 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 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 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 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 ,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在 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IP数据报 ,或简称为 数据报。网络层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所传下 来的分组能够交付到目的主机。
TCP/IP四层模型
• 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 ,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 互联网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一、处理来自传 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 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二、处理输入数据报: 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假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 ,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假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 据报。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PP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用于点对点链路 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提供多协 议封装、链路配置、身份认证
等功能。
HDLC协议(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面向比特的同 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具有帧 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功能。

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03
计算机网络硬件
路由器
路由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不同的网 络段,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路由器的性能指标包括吞吐量、延迟、路由表容量等。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路由选择、数据包转发、网络隔 离和网络安全等。
不同类型的路由器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环境和规模,如企 业级路由器、骨干路由器等。
TCP/IP模型
总结词
TCP/IP模型是一个实际的模型,用于描述计算机网络中各协议的工作方式和相互 关系。
详细描述
TCP/IP模型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 传输层和应用层。其中,网络层使用IP协议来处理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传输层 使用TCP和UD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电商、医疗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数据分 析和商业智能服务。
物联网技术
01
02
03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信息 传感设备采集物理世界的 信息,实现物与物、人与 物的智能互联。
物联网技术的优势
物联网技术具有远程监控 、实时性、智能化等特点 ,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能源消耗。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01
第一阶段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02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初
03
特点
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面向终端的,终端与中心计算机
间无独立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能力,通过中心计算机实现通信与数据
处理。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服务器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应用。 服务器的硬件组成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网络接口卡等。 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包括处理器性能、内存容量、磁盘I/O性能等。

完整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完整计算机网络ppt课件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与传输介质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最 底层,负责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 接,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服务。
传输介质
物理层接口与标准
物理层接口规定了物理层设备与传输 介质之间的电气、机械和功能特性, 常见的物理层接口标准有EIA/TIA232、EIA/TIA-499等。
ATM的特点:支持多种业务类型(如语音、数据 、视频等)、高速传输、低延迟、QoS保障。
ATM在网络中的应用:作为骨干网传输技术,提 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帧中继技术
帧中继(Frame Relay)的基本概念
一种简化的、面向连接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采用变长帧作为传输单位 。
03
包括前导码、帧起始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长度字
段、数据字段和帧校验序列等。
无线局域网技术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的概念:利用无线通信技 术构建的局域网,摆脱了有线网络的束缚。
无线局域网的标准:IEEE 802.11系列标准,包括802.11a、802.11b、802.11g、 802.11n、802.11ac和802.11ax等。
01
02
03
应用层的基本概念
应用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 结构中的最高层,负责为 用户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和 应用程序接口。
应用层的功能
实现用户与网络之间的交 互,包括网络应用、数据 传输、资源共享等。
应用层协议
HTTP、FTP、SMTP、 DNS等协议都属于应用层 协议,用于实现不同的网 络应用。
DNS域名系统
传输层
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 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同时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 节。

网络工作原理PPT课件

网络工作原理PPT课件

表表示示层层头头
应应用用层层数数据据
传传输输层层头头
表表示示层层数数据据
网网络络层层头头
网络传层输数层据数据
数数据据链链路 层路头层头
网络网层络数层据数据
0101110101001000010
--应用层--
应用层数据
--表示层--
表示层头 表应示用层层数数据据
--传输层--
传输层头
传表输示层数据
--网络层-- 网络层头
• 由中央设备充当计算机通 信的中介
• 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不 会影响到其他计算机;故 障容易排除;可扩展性好
• 中央设备发生故障时将导 致整个网络不能通信
• 成本高于总线型;最流行 的基本拓扑结构
4.4环形
• 环形拓扑:把计算机连成环状
• 原理:
• 优点: • 缺点: • 应用:
信号沿环的一个方向传播,依次通过每 台计算机,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中继器, 把信号重写一遍并传给下一台计算机
INTERNET保留的三 组为私网使用的IP地

• 10.0.0.0
IP地址的分配方法
• 手工分配/静态 • 自动分配/动态
• 6.4.6 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
• 负责诊断和报告数据传输错误
• 6.4.7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
• 用于多路广播,维护一组多路广播的IP地址列表
• C 192-223 28-2=254
• D 224-239 组播地址
• E 240-247 实验地址
几组特殊的IP地址
• 127.0.0.0——用于测试连接的内循环地址
• (网络ID)×××.(主机ID)255 ——广播 地址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基础ppt课件完整版

功能
包括帧同步、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等,确保数据的 可靠传输。
数据链路层设备
包括网卡、网桥等,用于 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常见数据链路层协议及工作原理
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局域网技术, 采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 问/冲突检测)机制解决多节点同 时发送数据的冲突问题。
PPP协议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是一种点对点通信协议,用于建立 直接连接的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链 路。
06
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
无线网络基本概念与技术标准
无线网络定义
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和通 信的网络。
无线网络分类
包括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 城域网(WMAN)、无线广域网 (WWAN)等。
技术标准
包括IEEE 802.11系列标准、蓝牙( Bluetooth)、ZigBee等。
移动计算基本概念与技术发展
常见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原理
防火墙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
防火墙是位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 安全屏障,通过控制网络访问和过滤网络 数据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
入侵检测是指通过监控网络系统和应用程 序的运行状态,发现潜在的入侵行为和异 常活动,并及时报警和响应。
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
加密技术是通过将敏感信息转换为密文形 式进行传输和存储,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 储过程中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HTTP、FTP、SMTP、DNS等,用于 实现不同网络应用之间的通信。
应用层功能
提供用户与网络应用之间的交互界面 ,处理数据表示、会话管理、安全保 密等任务。
常见应用层协议及工作原理
HTTP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Web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支持请求/响应模型,传输层使用TCP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投影机
• 2.3.3 数字投影机 • 投影仪是把图像投影到屏幕上的设备,分 CRT和LCD两种 • 投影机的性能指标是区别投影机档次高低 的标志。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3 数字投影机
• • • • • • • • • 1、亮度 2、水平扫描频率(行频) 3、垂直扫描频率(场频) 4、分辨率 其它指标还有: 会聚性能是指RGB三种颜色在屏幕上和重合。 对比度是指最亮与最暗的亮度之比,比如350:1或更高。 均匀度是指边缘亮与中心亮度之比,一般可达95%。 灯泡寿命。灯泡成本很高,一般平均在1.5-2.0元/小时。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3 数字投影机
• 5、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1)机械方面严防强烈的冲撞、挤压和震 动。 • (2)光学系统注意使用环境的防尘和通风 散热。 • (3)灯源部分在开机状态下严禁震动。另 外,减少开关机次数对灯泡寿命有益。 • (5)电路部分严禁带电插拔电缆,信号源 与投影机电源最好同时接地。
• 3、光驱的技术指标 • (1)数据传输率,即每秒钟把数据从光驱传到 CPU的量。目前的光驱都是50倍速以上,单倍速 是150KB/s,所以传输率可达7.3MB/s,但实际上 可能会偏小。 • (2)平均搜寻时间,一般要求小于250毫秒。 • (3)高速缓存,目前多数为256KB或更大。 • (4)无故障时间,一般正品可达25000小时,经 常使用劣质光盘,会缩短光驱寿命。 • (5)误码率和兼容性,指光驱的纠错能力和支持 不同格式光盘的能力。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4.3 语音输入系统
• 语音输入是基于语音模型的一种输入方法, 涉及大量运算,所以它对CPU和内存有一 定的要求,CPU频率越高、内存越大,语 音输入就能更好地工作,另还需要一个耳 麦和一块性能较好的声卡。 • 语音识别软件是语音输入的最大技术难题。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5 视频系统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1 扫描议
• 4、扫描仪的接口方式 • 目前市场扫描仪的接口主要有SCSI、EPP、 USB三种方式。 • USB接口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支持即插即 用的微型机接口。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支持 热插拔,使用方便,速度快。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1 扫描议
• 5、随带软件及使用 • 扫描仪,都配有图像输入、文字识别、贺 卡制作等配套软件。 • 在附送的软件中,一套辨认能力强的文字 识别软件(OCR)是最为重要的,由于这 类软件单独的零售相当高,目前像清华紫 光、尚书五号等都还不错。
• 多媒体计算机除了包括一个基本的微型计算机以外,还需 具有音频处理设备、视频处理设备、图像输入/输出设备、 网络连接设备等。
外部音频 设备 音箱耳机 主机板 硬盘 软驱 声卡 话筒
电视信号
CPU
内存 视频捕捉 卡
键盘 鼠标
摄像机
扫描议、数码相机
外部网络 网卡
光驱
电视机
显示卡
显示器械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2 多媒体存储系统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2 数码相机
• • • • 3、主要技术指标 (1)最大分辨率数,照片的分辨率 (2)色彩位数,有24位、30位和36位。 (3)其它指标,包括镜头焦距、能否变焦、 图像格式、记忆卡容量、液晶屏尺寸等。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2 数码相机
• 4、输入输出接口。 • 数码相机的输出接口主要有计算机通讯接 口、连接电视机的视频接口和连接打印机 的接口。 • 常用的计算机通讯接口有串行接口、并行 接口、USB接口和SCSI接口。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2.2 DVD和刻录机
• 2、光盘刻录机 • 光盘刻录机就是可以向光盘写入数据的光驱,即 同时具备读和写的功能。通常分两种:CD-R和 CD-RW,分别是指“光盘刻录机”和“可擦写光 盘刻录机”。 • CD-R刻录机刻写光盘时只能一次性写入,光盘也 只能写一次,不能擦写,其读写速度如标为: 6×2,指6倍速读,2倍速写。 • CD-RW刻录机写一张光盘时可以分多次写入,或 擦拭后再重写,所以其读写速度可标为: 24×4×4,指24倍速读,4倍速写和4倍速重写。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1 扫描议
• 2、扫描仪的分类 • (1)按照扫描方式分类,扫描仪可以分为 手持式扫描仪、平板式扫描仪及滚筒式扫 描仪三种 • (2)按照它的整体性能及不同的应用来划 分,可以分为三大类:家用、办公商用和 专业使用。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1 扫描议
• 3、扫描仪的技术指标 • (1)分辨率,即光学分辨率,它是指一英 寸上分为多少个点,如300dpi就是说在一 英寸上它扫描300个光学点数。 • (2)色彩位数,在扫描仪的技术参数中色 彩位数是以bit为单位的数据,扫描仪的色 彩位数有36位、42位、48位等几种。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2.1 CD-ROM驱动器
• 1、光盘写读原理 • 光盘刻录时,刻录机激光头在光盘介质上刻下一 道道含有许多“凹”坑数据轨道,“凹”顶和 “凹”底的平面处代表数据“0”,“凹”顶和 “凹”底交界处代表数据“1”。 • CD-ROM从光盘读数据时,激光照到数据轨道的 平面处,反射光与照射光相近,读出数据“0”; 激光照到数据轨道的“平”“凹”交界处,反射 光与照射光不同,读出数据“1”,这样就把光轨 还原成数字信号。
总目录
2.5. 1 显卡
• 显卡的结构及其功能 : • 5、刷新频率和颜色模式 • 6、AGP接口技术 , AGP是一个为图形卡所 设计的界面 • 7、D型15针插口,这是显卡与显示器之间 连接的标准接口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5. 2 显示器
•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主要输出设备,通过信 号线与显卡的D型15针接口直接相连。 • 通常分为传统的显示器,也就采用电子枪 产生图像的CRT(cathode-ray-tube阴极显 示管)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 显示器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点距、 最高分辨 率、 扫描频率、 带宽、 显示面积和色温。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4.1 声卡
• • • • • • 2、声卡的安装 (1)撤 消 旧 声 卡 的 软 件 (2)拆去旧声卡 (3)安装新声卡 (4)安装声卡驱动程序 (5)试听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4.2 音箱
• 音箱是多媒体外设组成的重要的部分,它 的基本功能是把声卡传出的模拟声音信息 还原成声音 • 使用多媒体有源音箱可以从以下一些指标 • (1)功率。 (2)信噪比。 (3)频响。 (4)失真。 (5)箱体容积。 (6)音箱 种类。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4 音频设备
• 声音是携带信息的重要媒体。委婉动听 的音乐和解说,使静态或动态图像变得 更加丰富多彩 • 2.4.1 声卡 • 2.4.2 音箱 • 2.4.3 语音输入系统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4.1 声卡
• 1、声卡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 (1)音箱接口(Speaker)输出数字音乐: 这是声卡最基本的功能 • (2)麦克风接口(Mic in)用于录音和语 音通讯:这也是声卡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 (3)线路输入输出接口(Line in&out), 用于和其它的音响设备(比如CD机、功放 等)进行音频信息的相互传输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2.3 其它大容量多媒体存储设备
• 3、磁盘阵列 • 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 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 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 靠度的技术。 • 特点是读写速度快、性能好、提供容错性, 但成本相对比较高。常用于大流量、实时 多用户的网络服务器。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2.2 DVD和刻录机
• 1、DVD • DVD是“Digital Video Disc”的缩写,即数 字视盘,外观与CD一样,但数据密度高于 CD,DVD的单层标准容量是4.7G,约为CD 的7-8倍。DVD中数据采用MPEG-2压缩标 准,可保存一部高清晰度(500-1000线) 数字电影。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3.2 数码相机
• 2、数码相机成像原理 • 数码相机中只有镜头的作用与普通相机相同,它 将光线会聚到感光器件CCD上,CCD是半导体器 件,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 ADC(模数转换器)器再将电子图像从模拟信号 转换到数字信号。 • MPU(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化为 特定的图像格式,例如JPEG格式。最后,图像文 件被存储在内置存储器中。
本章目录
总目录
第2章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的 组成和应用
• • • • • • • • 2.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2.2 多媒体存储系统 2.3 多媒体图像输入/输出设备 2.4 音频设备 2.5 视频系统 2.6 网络连接设备 2.7 其它多媒体设备 本章实践和思考题: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 系统的组成
• 2.5. 1 显卡 • 2.5. 2 显示器 • 2.5. 3 视频卡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5. 1 显卡
• • • • • • 显示卡的主要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 显卡的结构及其功能 : 1、图形加速芯片 . 2、应用程序接口(API), 3、RAMDAC(显存数模转换器), 4、显存,
本章目录
本章目录
总目录
2.2.3 其它大容量多媒体存储设备
• 1、磁带机 • 磁带机(如图2-3)是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 的存设备,其特点是容量大、存储介质成 本极低、性能稳定。 • 单盒磁带容量在几十至几千GB之间,目前 来说1G数据存储成本低于¥2元,完全可以 实现海量存储,多数用于网络中心或信息 服务中心服务器数据的备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