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卫生监管对策

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卫生监管对策

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卫生监管对策邓少伦【摘要】目的:探讨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监管对策。

方法通过分析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报道和我国的政策法规,旨在找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的方案。

结果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对其实行卫生监管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和完善,随着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的实施,我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得到改善,卫生安全有了很大的提高。

结论只有提高了相关法规规范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监管才有可能取得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entralized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public places and its supervision countermeasures.Meth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repor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hina '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last decade, the aim is to ifnd out our existing problem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gram. Results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ystem, and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work to be carried out in the health supervision. Of the improvement, health and safet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Conclusion Only by improving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operability and implementation of public places,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health supervision is likely to achieve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03【总页数】3页(P5-7)【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问题;监管对策【作者】邓少伦【作者单位】北海市卫生监督所,广西北海 5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22新世纪以来,各大公共场所大多换用了新式的集中式空调系统进行通风。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公共场所的建设越来越重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共场所度过。

而在公共场所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被广泛应用,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随着人口密集度和使用频率的增加,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在现代社会,空气质量和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和研究,对于提高公共场所环境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措施。

通过研究,旨在提高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水平,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推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本研究也希望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构建更加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

通过对卫生管理工作目的的研究与探讨,为公共场所有关人员提供更加准确、实用的管理建议,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对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公共场所如商场、办公楼、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其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使用频率也相应增加,系统的卫生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通过开展本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水平,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研究也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卫生管理策略和方法,提升其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深入探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且迫切,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

2. 正文2.1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特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指某一区域内多个房间或部门共用一个空调通风系统,通过集中控制来实现整体调节温度和通风。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场所的建设和使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公共场所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作为保障人们健康舒适的关键设施,其卫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如果这些系统管理不当,容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从而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公共场所规模不断扩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数量和作用范围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管理不善或者缺乏有效的卫生管理措施,很多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可能滋生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

对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探讨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管理措施,才能保障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健康安全。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领域的深入探讨,为提升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措施和关键工作建议。

通过对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旨在加强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公共场所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研究将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和指导,推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促进社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促进卫生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为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和保障。

2. 正文2.1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现状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各类公共场所如商场、办公楼、学校、医院等,普遍配备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些系统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卫生管理不善的情况。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摘要】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中,重要性不言而喻。

空调通风系统在传播疾病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落实卫生管理措施并进行监督,加强公众参与和教育促进,将有效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水平。

加强管理是保障公共健康的重要举措,为此需建立完善监管机制和宣传教育体系。

只有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存在的卫生风险。

加强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不仅是责任所在,更是为了保障社会大众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环境卫生、传播疾病、管理水平、措施落实、监督、公众参与、教育促进、公共健康、监管机制、宣传教育、卫生安全、共同努力。

1. 引言1.1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各类公共场所如商场、办公楼、学校、医院等都配备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这些系统在改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也成为疾病传播的潜在渠道。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可通过空气传播,在公共场所内部传播迅速,给公众健康带来隐患。

提高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水平,成为保障大众健康和防控传染病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从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性、空调通风系统在传播疾病中的作用、提高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和监督、公众参与与教育促进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现实需求,并提出加强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的方案和建议,为促进公共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贡献力量。

的重要性彰显无疑,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2. 正文2.1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公共场所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公共场所的建设和使用也愈发频繁。

在这些公共场所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被广泛应用,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空气质量。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积累大量的灰尘、细菌和病毒,给用户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对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保障系统运行的卫生安全,提供清洁、舒适、安全的室内空气环境。

这项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定期清洁和消毒,监测空气质量,加强人员管理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建议。

一、定期清洁和消毒1. 空调滤网清洁:空调滤网是集中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过滤空气、净化空气的作用。

长时间使用后,滤网容易积聚大量的灰尘和污垢。

这些灰尘和污垢不仅会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还会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地。

必须定期对空调滤网进行清洁和更换,以保证空气质量的卫生和舒适。

2. 空调管道清洁:空调系统中的管道和风道也是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地,定期清洁和消毒是非常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利用专业的清洁设备和清洁剂对管道和风道进行清洁和消毒,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对空调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防止脏污物质进入系统内部。

3. 室内表面清洁:除了空调系统本身,室内的墙面、地面、家具等表面也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这些表面容易沾染细菌和病毒,如果不及时清洁和消毒,会对室内空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二、监测空气质量1. 定期检测:为了保证公共场所的室内空气质量达标,必须定期对空气进行检测。

这项工作可以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也可以自行购买空气检测仪器进行监测。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2. 空气净化:如果监测结果显示空气质量不达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空气净化。

可以通过增加新风量、安装空气净化设备、加强通风等方式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障用户的健康。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特殊性,其卫生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应该从何入手呢?在我看来,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对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洁和消毒进行全面而彻底的管理。

因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使用频率较高,空气中各种微生物和细菌也随之增多,如果不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建立健全的清洁和消毒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洁、消毒,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还涉及到室内外环境的协调。

在公共场所,往往有大量的人员聚集,室内外环境卫生状况对人们的健康影响非常大。

我们需要通过加强室内外环境卫生管理来保障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环境。

可以通过定期清理和消毒室内外环境,控制室内外环境中有害微生物和细菌的滋生,以保障室内外空气质量。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还需要人员的专业培训。

在公共场所的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中,需要专业的卫生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我们需要加强对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环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也关系到公共场所的形象和声誉。

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室内外环境协调,加强对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鼓励公众共同参与,以共同维护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环境。

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保障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环境,为人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石家庄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管问题探讨

石家庄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管问题探讨
i n d e x e s d e t e c t i o n t h e i n l e t a i r du c t ,du s t ,c o o l i n g wa t e r a nd c o n d e n s e d wa t e r r e s p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De t e c t e d a i r s u pp l y o u t a i r 75,qu a l i i f e d r a t e o f 88 . O% ;d u c t d u s t 3 8 7,q u a l i ie f d r a t e o f 51 . 9% ;c o o l i n g wa t e r a n d
p l a c e s i n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c i t y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 i t h t h e h e a l t h s t a n d a r d r e q u i r e me n t s,t o c o n d u c t m i c r o b i o l o g i c a l
Z H A N G L i —h u a , ME J i n g— j i n g , WA N G Z h a n—b i a o , L I Mi n g —f e n,
S I S h u a n g—y a n,N I N G X i u— j u n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c i t y h e a l t h a n d f a mi t y p l a n n i n g c o m m i t t e e o f H e a l t h S u p e r v i s i o n B u r e a u , H e b e i 0 5 0 0 0 4, C h i n a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工作探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意识的增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卫生管理的必要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公共场所如商场、办公楼、医院等,其空调通风系统是整体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卫生管理,可以保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传染疾病的发生,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

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还能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增加公共场所的吸引力。

目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的卫生管理标准和规定,导致不同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存在差异。

其次是维护保养不到位,由于电梯等设备占用人员和物资,导致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洁、消毒等工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进行。

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培训,使得相关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建立统一的卫生管理标准和规定,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和职责,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清洁空调通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时修复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还可以通过引进高效的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提高空气质量。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卫生意识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合理运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卫生管理工作。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改进管理制度和规程、加强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等手段,可以提高卫生管理工作的效果,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提升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

希望本文的探讨能够对相关管理工作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问题探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在改善室内微小气候的同时也主宰着整个楼宇空气的新陈代谢。

国内外的调查表明,空调系统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极大,已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1];尤其当因空调系统带来健康问题或传染病传播屡见报道后,这种密闭性的通风系统带来的卫生问题在国内已引起广泛的关注[2]。

现对广州市荔湾区有集中空调的公共场所摸底调查发现的卫生相关问题并结合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的常见卫生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1 空调系统常见的卫生相关问题自卫生部在2003和2006年两次颁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相关卫生规范后,各地积极开展了相关的调研和卫生监测,发现了许多甚至触目惊心的卫生问题[3],而这些卫生问题却往往是设计人员、安装人员或管理人员对空调系统存在的卫生问题认识不足而造成。

常见的易造成空调系统卫生问题的环节与状况见表1。

空调系统的卫生问题主要是由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引起的。

空调系统空气来源一般是由新风和回风组合的混合空气,这使得空调系统内的污染物既有来自建筑物外部,也有来自建筑物内部。

这些室内、外空气受大气环境、人类活动和建筑装修材料等影响,包含许多悬浮颗粒物(粉尘、微生物、花粉、气溶胶)和各类有(无)机气体污染物,随着空调的“吐故纳新”过程进入系统,通过吸附、沉积、滋生等过程,浓度或数量不断增加,引起不良建筑综合症,各类过敏症状甚至传染病。

水污染主要是开放式水塔和系统内各类冷露滴水环境被空气中尘埃和病原微生物(细菌、霉菌、病毒)污染,这些微生物在其中蓄积或繁殖,在一定条件下随气溶胶等进入系统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尤其是军团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4],可通过开放式水塔进入水温适宜(30~40℃)的冷却水系统中并繁殖,一些军团菌还可寄生在阿米巴等原虫或生物膜内躲避冷却塔的消毒处理[5],各地对集中空调冷却水塔军团菌的高检出率也说明了军团菌是空调系统水污染中难以对付的常客。

一方面是系统的污染无法避免,另一方面系统得固有特性又给各类污染源提供传播,滋生和扩散的场所,要解决空调系统的卫生问题就必须了解可能出现污染的各个环节,采取对应的措施。

事实上,集中空调系统出现时人们就针对各类污染考虑到一些解决办法,在上表列举的常见与卫生相关问题中可以看到,提供新风,安装空气过滤器(网)和空气净化设备,防虫防鼠防尘都是防治污染的措施,随着人们对空调系统的认识提高和科技进步,对系统的清洗消毒、电子除尘设备、光催化空气净化和使用新型抗菌材料等措施也在不断提高解决这些卫生问题的能力。

不过,防治污染的关键在于这些卫生防护措施能否有效实施和执行。

3 足够的、清洁的新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唯一可靠方法“空调病”(新风不足或通风不良),“军团菌病”和“SARS”都使得人们认识到加强室内外通风换气与医疗消毒同样重要。

对于公共场所来说,足够且清洁的新风是解决室内空气污染的根本之道。

新风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度,调节室温去除过量湿气,稀释空气污染物浓度,并形成正压抵御室外污染空气进入。

当然,空调系统能够提供新风不等于一定就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因为新风的效能又同新风的量和洁净度以及室内气流的组织等密切相关。

只有足够的且清洁的新风才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预防空气传播的疾病。

3.1新风的量从卫生角度,新风量当然是越大越好,但从运营成本考虑新风量却是越小越好,因此国家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6]中规定:在保证人体健康前提下新风量一般不应随意增加或减少。

这就需要明确至少要多大的新风量才能既保证人体健康。

新风量影响因素包括建筑物本身用途、空间大小、人流量及其活动状态,日照和保持室内正压需要的风量[7],因此通常以保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0.1%为标准[8],换算成新风量至少要大于30m3/人/小时,才能保证室内空气的卫生要求;发达国家一般在30~50m3/人/小时这个范围[9]。

不过在卫生部《公共场所空调系统卫生规范》[10]中,大部分公共场所新风量只需≥20m3/人/小时即可,其中酒吧、茶座、咖啡厅只要≥10m3/人/小时,但是人们在这些场所由于饮酒或喝茶(咖啡等),呼吸量会明显增加,加上吸烟等活动,这类场所的空气CO2浓度明显增加,仅按照≥10m3/h人提供新风量,势必会导致空气污浊。

因此在评价新风量时,应该按照国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即大于30m3/人/小时来进行[11]。

3.2 新风洁净度如果新风本身受到污染,就谈不上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作用,新风的洁净度也是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关键点之一。

有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大多坐落在城市中心,室外空气流动性差,多被各类废气、尘埃污染;而且建筑物自身也存在许多污染源,如开放式水塔,各类排风口(地下车库、厨房、污水处理、消防排烟等)。

要保证新风的洁净,不仅要避开污染源,还要增加防护措施。

新风口位置的设置对于避免新风二次污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新风口的位置必须设在室外;其次,新风口与开放式冷却塔、高车流量道路、建筑物本身各类排风口要有最小安全距离。

我国《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12]和建设部的有关技术规范对此有相应的规定。

最后,新风口要采取防雨、防虫、防鼠和防尘等措施。

进入系统内的新风往往同回风混合,这时要采取空气过滤,空气净化,空气消毒等防护措施来保证洁净度。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空气过滤,这种物理截留方法是一种有效且节能的方法,但只有采用粗、中和高效三级过滤网(器),才能有效地去除微生物赖以生存的载体;不过空气过滤的效能还有赖于它的安装位置和有效的日常维护管理。

电子空气净化是在不影响风量前提下通过静电吸附方式截留悬浮颗粒,具有高效节能的优势,但设备昂贵,不易维护[13]。

空气消毒目前常采用紫外线和臭氧等方法,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一个补充处理手段,受空气的湿度、尘埃、气溶胶、温度和风速等因素影响效能,且空气消毒方法必须与空气过滤结合使用,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从节约能源考虑,在室外空气污染不严重时,只需空气过滤就可以保证获得一定的空气洁净度。

3.3 室内新风气流的组织。

我国绝大多数公共场所空调系统采取上入上回的气流组织,这样很难做到新风的均匀分布,有些送风口和排风口距离过近,甚至发生“短路”现象。

只有合理布置送风口和排风口,充分将新鲜空气送入工作区,才能提高室内的换气效果,达到提高空气品质的目的。

因此室内新风气流组织的设计,也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点之一。

一般来说,在房间的下部低速送人空气,新鲜空气首先到达人员呼吸区,然后携带污染物从上部排出,具有很好的通风效率。

对于一些较大的室内空间,还应考虑局部输送新风,保证人体活动区域得到有效的新风。

结合上述分析,空调系统与新风有关的卫生问题如果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设计和防护措施,对解决室内空气污染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对新风系统的预防性卫生学审查是审查的重点。

4 空调系统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是室内空气质量的基本保证2003年我国已有超过500多万个各类集中空调使用单位,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3]。

已建成的空调系统,除了那些因设计或安装原因造成的卫生问题需要改造进行解决外,而由各类管道中尘埃积存和微生物繁殖等引起的卫生问题,则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来减少或降低其风险,包括定期清洗消毒空调系统,健全卫生管理制度,人员卫生意识和专业知识的提高,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建立等方面。

空调系统由于本身固有的特性,会不断有粉尘颗粒等沉积,并滋生微生物;很多刚清洗过的空调管道,几天后又有肉眼可见的尘埃。

但尘埃的存在并不说明空气质量一定存在卫生问题。

相反,一定量的风管积尘对于污染严重的空气,也可起到吸收吸附空气中的气体或颗粒,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14]。

国内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调查报告都提及绝大多数空调系统经营单位没有对各类系统管道进行清洗消毒,除了使用单位缺乏卫生意识,更多是高昂的清洗费用和缺乏有效的清洗技术等原因造成。

不过空调系统风管和水循环系统的清洗消毒只是减轻污染的措施之一,而且清洗和消毒必须同时进行,才能保证清洗效果的持久。

由于空调系统的污染持续存在,对于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指望1~2年1次的清洗消毒解决所有的卫生问题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形下,系统的日常维护就显得更为重要。

机房的干燥清洁,设备表面积尘和凝露水的清理,各级空气过滤器(网)及时清洗更换,积水盘的堵塞清理,管道温湿度的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各种制度的实施保障等等,都能有效降低污染和减少微生物繁殖。

不过在现实当中,能够对空调系统做到科学地管理的经营单位并不多,更多的是无人管理。

这需要卫生部门加强监管,提高经营单位的卫生意识等。

5 解决空调系统卫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配合由上可知,空调系统的卫生问题是可以通过设计、安装和自身管理等多个环节予与减少,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依靠卫生部门的监管是无法完全实现的。

要解决空调系统的卫生问题,需要政府(卫生、建设、社保、质监等部门),业主和设备提供商等各方面的努力,尤其从减少或降低污染源和微生物生存环境入手。

卫生部门监管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或查处不合格的空调系统,而是促进经营单位履行保障空调系统卫生安全的义务。

卫生部门在不断完善卫生法规的同时,应对经营单位加强卫生法规和知识的宣传教育,还应健全科学的卫生学评估体系:室内空气质量更应该从空气本身考虑,包括对空气“新鲜度”的评价。

相比之下,加强卫生部门的日常卫生监督比加强卫生监测更为重要,如果经营单位自身不加强有效的日常管理,再多的卫生监测对解决集中空调系统的卫生问题也无济于事。

保障空调系统的卫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到卫生学评估,都涉及到复杂的技术;作为一名公共卫生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尤其在发现卫生问题时,能够对经营单位提出经济合理且有效的解决办法,才能让经营者易于接受卫生部门的监管,也只有这样,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实施。

6 结束语空调系统的卫生问题主要由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引起的,其主要原因是因设计、安装和管理不到位,而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新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重要和最可靠的方法,但其效能与新风量,新风洁净度和室内新风气流组织密切相关。

卫生部门在对空调系统进行卫生学评价时,应更注重新风效能的评价。

卫生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过程中,应重点加强预防性卫生学审查和日常卫生监督,促进空调系统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才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大的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