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县阳山特大型金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西秦岭阳山超大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 5 ]张 国伟 ,董 云鹏 , 等 .秦 岭一大别 造 山带 南缘勉 略构 造 带- 9 勉 略缝 合 带[ J ] .中国科 学 ( D辑 ) ,2 0 0 3 ,3 3( 1 2) :1 1 2 1~1 1 3 4 . [ 6 ]裴 先治 ,张 国伟 , 等 .西秦 岭南 缘勉 略构 造 带主 要地质 特 征[ J ] .地 质通 报 ,2 0 0 2 ,2 1 ( 8 — 9) :4 8 6 — 4 9 4.
5 结论
从 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西秦岭地区现在的构造格局是长期多旋回、不同构造体制演化的产物 ,阳山 金矿床是产于泥盆系三河 口组 ,既有卡林型金矿特征又有造 山型金矿特征的超大型金矿 ,正是 由于成矿 物质的多源性和多时代热液叠加造就了独特的阳山超大型金矿床。
参考 文献 :
[ 1 ]余 金元 ,吴春俊 ,等 .甘肃 省文 县 安坝 里北 金矿 普查 地 质报 告[ R ] .成都 :武 警黄 金第 十 二支 队,2 0 1 2 . [ 2 ]张 国伟 ,孟 庆任 ,等 .秦 岭 造 山带 的造 山过程 及 其动 力 学特征 [ J ] . 中国科 学 ( D 辑) ,1 9 9 6 ,2 6( 3) :l 9 3 ~2 0 0 . [ 3 ]冯 益 民 ,曹宣铎 ,等 .西秦 岭造 山带 的演化 、构 造格 局和 性质 [ J ] .西 北地 质 ,2 0 0 3 ,3 6 ( 1) :1~1 0 . [ 4 ]刘建 宏 ,张新 虎 ,等 .西秦 岭 成矿 系列 、成 矿谱 系研 究及 其 找矿 意义 [ J ] .矿床 地 质 ,2 0 0 6 ,2 5 ( 6 ) :7 2 7 ~7 3 4 .
西秦岭阳山超大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硅 泥质 地层 。碳 同位 素分 析结 果也 表 明 ,阳 山金 矿 碳 的来 源 既有 岩浆 成 因碳 ,也有 沉积பைடு நூலகம்碳 的成份 。
甘肃省文县阳山超大型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7 。长 3 m, 达数 百 米 . 裂带 内褶 皱 较 为发 育 , 0 , 0k 宽 断
该矿床控制金资源量 38 ,达超大型规模. 0 t 前人针对
该 矿床 开展 了矿床 地质 地球化 学 、控矿 因素及 构造 控
矿模式 、 微量元素及稳定 同位素、 成矿年代学和流体包 裹体等方面的研究o1] [ , 但对其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研 究程 度不 够深入 . 者通过 对 区域构造 演化 、 笔 岩浆 活 动、 矿床地球化学等资料分析 , 并联系区域 内其他一些 同类型金矿床的研究成果认为 ,阳山金矿床的成矿作
纪以来 , 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关 的多次岩浆热液活动与 阳山金矿成矿作用存在密切相关. 综合分析认为 , 阳山金矿床成矿
作用是 多期岩浆热液活动叠加的复合 成矿作用. 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阳山金矿床 的成矿模式. 关键词 : 甘肃省 ; 文县 ; 阳山 ; 金矿床 ; 成矿作用 ; 成矿模式
阳山金 矿位 于甘肃 省文 县 ,由武警 黄金 十二支 队 于 19 在 该 区进 行 水 系沉 积 物测 量 时发 现 . 97年 目前 ,
于 斜长 花 岗斑 岩脉 的 内外 接触 带 附 近. 据最 新航 磁 等 资 料推 断 , 区北 部 有大 面积 的隐伏岩 体存 在 ( 1 , 矿 图 )
矿床产出于隐伏岩体的南侧——预示着金成矿与岩浆 活 动存在 内在关 系 .
2 矿床 地质 特征 21 矿体地 质 特征 .
断裂、 白马 一临江 断裂 等 . 山金矿 床 即位于 安 昌河 一 阳 观 音坝 断裂 带 内 , 断 裂带 走 向 N E, 该 E 北倾 , 角 5 倾 0~
用 具有 多期性 和继 承 陛,是 多种有 利成 矿要 素耦合 的 结 果 , 体 表现 为在地 史发展 过程 的不 同时期 、 同阶 具 不 段 岩浆 活动 叠加 的成 矿作用 特点 .
甘肃阳山超大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甘肃阳山超大型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毛世东;余金元;李建忠;南争路【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2(032)0z1【摘要】秦岭造山带是中生代华北和扬子大陆碰撞形成的造山带,甘肃阳山超大型金矿是秦岭造山带内储量最大、代表性最强的金矿床,也是中国最大的金矿床之一本文对阳山金矿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总结表明,阳山金矿矿体形成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赋存在泥盆系三河口群泥质、粉砂质千枚岩内,部分矿体赋存在花岗斑岩内或两侧;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毒砂;流体包裹体和C、H、O、S、Sr、Pb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变质热液或地层改造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泥盆系三河口群和碧口群阳山金矿矿化作用时间为190Ma左右,滞后花岗斑岩岩浆侵位时间约30Ma.排除了金成矿与晚三叠世的花岗岩浆作用有关的可能.阳山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类似于卡林型金矿,成矿流体则具造山型矿床特征,总体上属造山型向卡林型金矿过渡性质的类卡林型金矿床.由于阳山金矿的矿化时间与西秦岭陆陆碰撞和大规模流体成矿事件相一致,因此阳山金矿是陆陆碰撞体制下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形成的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的代表.【总页数】10页(P50-59)【作者】毛世东;余金元;李建忠;南争路【作者单位】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成都610036;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成都610036;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成都610036;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成都61003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西秦岭阳山超大型金矿床成因探讨 [J], 胡琴霞;方月新;张圣潇;陈建满2.甘肃省阳山金矿带金矿成矿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J], 文成敏3.西秦岭阳山超大型金矿床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J], 刘远华;杨贵才;张轮;齐金忠;李文良4.甘肃省礼县中川地区李坝式金矿床载金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意义 [J], 王爱军;程彧5.甘肃省阳山超大型金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J], 秦艳;周振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阳山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浅析阳山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姚远【摘要】阳山金矿位于甘肃文县境内,为近年发现的特大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文章在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及成矿模式.【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104,106)【关键词】阳山金矿;成矿地质;成矿模式【作者】姚远【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松潘-甘孜褶皱系与秦岭微板块和碧口板块之间的区域共同构成了阳山金矿带。
中泥盆统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是其主要的区域地层(图1),在其西部区域分布有石炭系-三叠系地层,尤以碎屑岩比较突出[1]。
北部区域有白垩纪在陷盆中出露。
金矿化产生于中泥盆统千枚岩破碎带中,特别是碎裂岩化花岗岩脉周围更为突出,金矿体在此形成。
阳山金矿带断裂构造呈一系列弧形,发育有皱褶特征,层间剪切带以及次级断裂就分布于皱褶的翼部位置,随地层产出,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带是金矿体的主要产出区域,同时在其次级断裂中也有产出。
中泥盆统三河口群第三岩性是阳山金矿的主要赋矿地层。
灰岩、千枚岩、中厚层硅质岩(石英岩)是其主要岩性。
本套地层沉积与碳、泥质以及硅的沉积特点相同,属于一套热水沉积特征。
与破碎带方向一致方向上产出一些比较小的岩株和系列岩脉。
中细粒斜长花岗斑岩为矿区的主要岩性特征,尤为突出,跟金矿体存在很大关系。
岩石富硅、富铝,里特曼指数为0.3~0.4,属钙碱性系列。
该矿带的矿脉组成比较复杂,毒砂化、斜长花岗斑岩、黄铁矿化等构成了该矿带的矿石种类,尤以黄铁矿、毒砂矿石中有自然金呈微细浸染状态被包裹。
而且还有少量的扁豆状明金石英脉型金矿化同样产出。
黄铁矿、自然金等是其主要的金属矿物,也有绢云母和石英等非金属类的矿物产出。
3.1 成矿流体分析流体包裹体中液相组分以H2O为主,气相成分以CO2和CO为主,含一定量的CH4和H2。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带安坝里南矿段金矿床控矿规律及探矿思路

床的控制作用最明显。 2 . 1 地 层对 矿体 的控 制作 用 阳山金矿带安坝里南矿段金矿床 , 不同矿段赋 矿 围岩 的岩 性有 一 定 的 差 异 , 有硅化砂岩 、 千枚岩、 灰岩以及硅质岩 。但从槽探 、 钻探 、 P D 3 1 l 、 Y M 1 0 1 、 1 8 2 5中段 、 1 7 8 0中段 工程来看 ,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 泥 质千枚 岩 和斜 长花 岗斑 岩 中。
水
面层理本身形成 的粒序变化对矿质沉淀也有一定 的 影响 。
2 . 2 构造控 矿 作用
.
构造对阳山金矿带的控矿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 个 方面 。
2 . 2 . 1 区域 构造 控矿 作 用
阳山金矿矿石氢氧同位素分析资料表明 , 成矿 热液的主要成分为同生水。反映地层 中所含 的层 间 水是矿质运移 、 富集的主要媒介 。在侏 罗系早期 , 由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通过对控制阳山金矿带安坝里南矿段金矿床形
成 的地质 因 素进行 总 结 , 进 而探 讨其 成矿 规律 , 为 下
一
造带南缘 、 松潘 一 甘孜褶皱系东侧与龙 门山北向构 造 带 相交 汇部 位 的 文县 弧形 构 造 内。 区域 上 断裂 、 褶皱发育 , 矿区位于安昌河 一 观音坝断裂带内, 总体 展 布 方 向为 N E E 向。矿 区 出露 地 层 为 泥 盆 系 中 统 三河 口组第三岩性的一套千枚 岩、 砂岩及灰岩 、 硅质 岩层 、 砂质板岩和第 四系。如 图 1 所示 。
从勉县 一略阳 一 康县的断裂构造为碧 口微板块
与秦 岭微板 块 的分 界 线 , 所 以该 断 裂 为控 制 本 区构
于本区岩浆侵人导致火山活动频繁 , 使得 同生水持 续受热 , 甚至部分 同生水与岩浆水混合 , 进入成矿热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带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矿资源集中地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对该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文县阳山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岩石类型多样。
矿区内出露的岩石主要有花岗岩、变质岩、砂岩、页岩等,这些岩石的成分和特征各异,对金的富集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二是矿体类型复杂。
该金矿带的矿体类型多样,包括石英脉、变质岩化脉状体、砂岩层间矿体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矿体在富集金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三是成矿流体复杂。
矿体富集金的成因与矿化的流体密切相关,文县阳山金矿带的成矿流体较为复杂,包括热液、卤水和地下水等多种类型,这些流体在不同的岩石中运移、混合、反应,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矿体。
以上特征为文县阳山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下面将阐述该金矿带的找矿方向。
一是在地表找矿。
文县阳山金矿带的一些矿体露头出露在地表,可通过人工勘探、物探等方法测绘出矿体的空间大小和分布规律,为后续的勘探开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二是在地下找矿。
虽然文县阳山金矿带的一些矿体露头出露在地表,但更多的金矿是隐藏在地下的,找矿难度较大。
在地下找矿需要依靠现代的技术手段,如地球物理勘探、化探勘探、遥感技术等,通过对地下矿体的物理、化学、矿物学特征来推测金矿的分布规律。
三是在深部找矿。
由于文县阳山金矿带的矿体比较复杂,不同类型的矿体在垂深方向上可能发生变化,深部找矿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深部找矿需要借助现代的地下勘探技术,如井下钻探、三维电磁测量等,来探测地下较深的矿体。
总之,从文县阳山金矿带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来看,该金矿带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和开采潜力,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分析文县阳山金矿带的相关数据时,主要涉及到的数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矿储量。
文县阳山金矿带总储量达到了2000吨以上,其中金品位较高的矿区储量较大。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深部探矿方向探讨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深部探矿方向探讨发布时间:2021-11-11T09:05:35.389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23期作者:谢杰桥勾宗洋[导读] 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
谢杰桥勾宗洋中国地质调查局应用地质研究中心,四川成都 610036 摘要:甘肃文县阳山金矿区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
成矿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矿床受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共同控制。
经过20年的勘查工作,阳山金矿带已完成安坝、葛条湾、阳山、高楼山等六个矿段的勘查工作,形成一条近似20km长的成矿带。
虽然阳山金矿已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缺乏对深部找矿工作开展甚少,阳山金矿面临新一轮找矿瓶颈。
本文详细总结阳山金矿控矿地质特征、分析金矿主控因素和找矿勘查标志,以此建立阳山金矿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综合模型。
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依然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安坝深部具备较大找矿潜力。
关键词:甘肃;阳山金矿区;深部找矿阳山金矿区位于川陕甘交界地带甘肃省文县境内,地理坐标为104°39′27″E-104°40′50″E,33°02′27″N-33°03′06″N。
该区原以开采砂金为主,1997 年,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在进行水系沉积物测量时发现了该金矿床。
目前,矿床勘查出推断的金资源量已超过390吨,为一超大型金矿床。
本文主要从构造叠加晕等因素进行总结,进而进行成矿预测,希望为今后探矿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1.矿区地质阳山金矿带西起泥山、汤卜沟,东至张家山一带,全长近30km,基本沿安昌河-观音坝断裂分布。
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中统三河口组第三岩性段和第三岩性段(图1-1)。
甘肃阳山金矿带构造及成矿浅析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20年第二期基础地质1.引言甘肃阳山金矿床位于川陕甘交界的金三角地区,武警黄金部队于1997年发现,是产于泥盆系浅变质岩中的超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目前矿床共发现141条金矿脉,自西向东划分为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阳山、张家山等6个矿段,累计探获黄金资源量308t。
本文主要对矿区构造期次、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变形环境及构造对成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矿区的地质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探析。
2.矿区地质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秦岭东西向构造体系西段的南亚带,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东侧与龙门山北东向构造体系相交接的文县弧形构造的弧顶及东翼,构造形迹以近东西向、北东东—南西西为主。
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三河口群浅变质碎屑岩建造中,主要容矿岩石为泥盆系灰岩、千枚岩。
文县弧形构造是阳山金矿的主要成矿构造体系,弧顶受强烈的南北向挤压,由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断裂和褶皱等构造组成,是一个以逆冲推覆构造为主的复杂构造体系(图1)。
图1阳山金矿带地质简图3.构造期次划分不同期次的构造运动会导致岩石矿物有不同的构造变形特征,后期变形往往会叠加于前期的变形之上,形成构造变形叠加。
根据变形叠加的情况,我们可以对构造运动期次进行划分。
根据研究区内采集的标本薄片中观察到的构造变形叠加现象,我们可以观察到三次构造变形叠加情况,据此可以划分出至少3期构造叠加关系,故可知研究区至少存在三期构造运动。
每一期的构造运动都会产生具有一定特征的节理,节理充填矿物质即形成岩脉。
根据岩脉的穿插错断关系,我们可以对构造运动期次进行简单地划分。
根据研究区内采集的标本薄片中所展现的岩脉穿插错断关系,根据岩脉的方向粗细等可判断出四种不同的岩脉,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出研究区至少存在四期构造运动。
研究区内构造相当复杂,根据野外露头情况、显微镜下观察以及钻孔坑道编录,最终认为本区构造期次主要分四大期,即构造置换期、韧性变形期、韧—脆性变形期、脆性变形期等四期;而四大期又可以细分为六小期:第一期为因强烈的构造置换作用而形成的透入性面理(置换面S2);第二期为由北向南的逆冲推覆;第三期则是对第二期构造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宏观上表现为由南向北的伸展;第四期为以左行走滑剪切变形为特征深层次的走滑构造;第五期则是对置换面S2的改造;第六期为表层次的脆性断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 、 定 同位 素 、 体 包裹 体 等 测 定 结 果 后认 为 , 山金 矿 成 矿 物 质 来 源 复 杂 , 有 地 层 和 岩 浆岩 双 重 来 稳 流 阳 具 源特征 ; 成矿 热液 来源 具 有 岩 浆 热液 、 下 热 卤水 、 质 热 液 以及 大 气 降水 多 种 来 源 ; 地 变 自三 叠 纪 以 来 , 与 区域 构 造 演化 有 关的 多 次 岩 浆 热 液 活 动 与 阳 山 金 矿 成 矿作 用存 在 密 切相 关 。 合 分 析 认 为 , 综 阳山 金 矿 床
成 矿模 式具 有复 合 成 矿 作 用 的特 点 。 关键词 : 金矿 床 ; 矿 作 用 ; 矿 模 式 ; 山 ; 县 ; 肃 省 成 成 阳 文 甘
中图 分 类 号 : 6 85 P 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 6 3 2 0 ) 4 0 0 —0 10 —5 6 ( 0 70 - 4 4 6
1 成 矿地质背景
阳 山金 矿床产 出于扬子板 块北缘 松潘 一甘孜 褶皱
细 晶 岩 以 及 霏 细 斑 岩 等 。岩 石 中 的 W( i ) 为 SO。 值
6. 5 ~ 8 . 7 , ( O + Na 9 8 0 7 W K2 2 值 为 3 1 ~ O) .7 7 8 , . 2 里特 曼指数为 0 3 . , . ~0 4 属钙碱性 系列 。野外
的文县 弧形 构造 , 由一 系列近 E 向断裂构造构 成 , 它 W 包括 松柏一黎坪 断裂、 昌河 一观音坝 断裂 、 安 白马 一临 江断裂等。阳山金矿 田主要矿段即位于安 昌河一观音坝 断裂内 , 断裂走 向为NE 倾 向为N, 该 E, 倾角为 5。 0 , 0~7 。 长 度为 3k 宽度为达数 百米, 0 m, 区内褶皱发育 , 金矿体 就赋存于褶皱翼部的次级剪切带或断裂 中。 区内出露 的地层主 要有 : 元古 宇碧 口群碳 酸盐岩 、 硅质 岩、 千枚 岩 、 岩及 绿 片岩 等 ; 盆系砂 岩 、 岩 、 板 泥 板 干枚 岩 、 灰岩 、 含铁石英 岩等 ; 石炭 系和二 叠系灰 岩 、 白 云岩 、 砂岩 、 岩等 。此 外 , 板 还出露少量 三叠纪 、 罗纪 侏 地层, 以碎屑岩为 主 ( 1 。 图 ) 其中 , 泥盆系三河 口组为阳 山金矿 田的主 要赋 矿 围岩 , 一套 热水 沉积 型碳 、 为 硅、 泥质 沉积地层n 具非史 密斯 地层特征n , 。 本 区出露的 岩浆 岩主 要为 浅成 的花 岗质 岩脉 、 小 岩株 , 岩性 为斜 长花 岗斑 岩 、 云二 长花 岗斑岩 、 岗 黑 花
维普资讯
第2 1卷 第 4期 2 0 年 8月 07
肆 争
MI NERAL RES OURCES AND OLOGY GE
V0 . 1 No 4 12 , .
A ug., 00 2 7
甘肃 省文 县 阳 山特 大 型 金矿 床 成 矿 作 用研究 ①
式、 微量元 素及稳定 同位素 、 成矿年 代学 和流体包 裹体 等方面 的研 究② 1 ] [8  ̄ 。笔者对 已有的 区域 构造 演化 、 岩 浆 活动 、 矿床地球 化学等资料分析 , 联系 区域 内其它 一
些 同类型金矿 床的研究成果 , 行综合分析 。 进 其结果 表 明, 阳山金矿床 的成矿作用具有 多期性和继 承性 , 多 是 种 有利 成矿要 素 的耦 合 的结 果 , 具体 表现 为 在地 史发 展过程 的不 同时期 、 不同阶段既有热 卤水成矿 作用 , 又 有深源 流体成矿作 用。 通过 这一认识 , 旨在 加强对 阳山 金矿床成 矿模式的研究 。
这预示着 , 金成矿 与岩浆活动 有 内在 关系 。
① 收 稿 日期 :0 7 3 5 作者简介: 2 0 ~0 —2 袁士松 (9 7 , , 1 7 一) 男 河南开封人, 武警黄金地质研 究所 工程师 , 事金矿地质研究工作 。 从 基金项 目 : 中国人 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专项基金资助项 目( 编号HJ 2 1 OO ) ② 齐金忠 , 袁士松等著. 甘肃省文县 阳山金矿带控矿构造研 究与成矿预测 [ 科研报告]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03 . 20 .
履二 忪 袁士 松 t :
(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 河北 山金 矿 床 位 于甘 肃省 文县 。 阳 区域 构 造 演 化 分 析 、 矿 年 代 学 研 究 及 野 外 地 质 观 察 表 明 , 区岩 成 矿
浆 岩 与 金 成 矿 在 空 间及 时 间上 均 存 在 着 密 切 关 系 。通 过 对 阳 山 地 区 区域 地层 成矿 元 素含 量 及 阳山 金 矿 各 类矿 石 成矿 元素 含 量 分 析 , 定 了泥 盆 系三 河 口 组 为 阳 山 金矿 床 的 矿 源 层 。进 一 步研 究矿 床 稀 土 元 厘
0 前言
阳 山金矿 位 于甘 肃 省文 县 , 9 7 , 1 9 年 由武 警 黄金 十二支 队在该 区进行 水系沉积物测 量时所发 现的 。 目 前, 该矿 床控制金资源量达 3 0。 0t 前人针对该矿 床开展
了矿 床 地 质 、 床地球 化 学 、 矿 因 素及 构造 控 矿 模 矿 控
带西秦岭南亚带 中的金三角 区[( 1 。该区经历了超 。图 ) 大陆裂解 、 洋陆演化 、 碰撞造山、 内伸展 和陆 内叠覆造 板 山等复杂的构造演化n 矿 区位于玛曲一 略阳深大断 ”。
裂南侧 , 控制矿 田的主要构造 为白龙江复背斜 构造带 中
观测 表 明, 金矿体 一般 产 于斜 长花 岗斑 岩脉 的 内外接 触带附近 。 据最新航 磁等资料推 断, 区北 部有大面积 矿 的隐伏 岩体存 在 ( 1 , 床 即位于 隐伏岩 体 的南侧 。 图 )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