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概述共44页

合集下载

第二章 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第二章  中国儿童文学历史发展概述
之二: “左联”时期 • (一)儿童文化、文学协会的成立 • (二)出版业的扩大,儿童报刊、丛书如雨 后春笋 • (三)再次引进外国儿童文学 • (四)儿童文学理论研究有了相当的规模 • (五)本期儿童文学创作以童话的成就最 大———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 王》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
二、古典文学中的儿童文学中的遗产
• 诗歌方面——历代诗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短 小诗作,内容通俗浅显,语言琅琅上口,易 为儿童接受。如《咏鹅》《静夜思》《示儿》 《牧童词》等。 • 古典小说——《西游记》《聊斋志异》《封 神演义》
三、古代传统启蒙文学读物
• 《三字经》——采用韵文形式,文字精练, 便于传诵。其中含用许多故事片段,如孟母 三迁、孔融让梨等。 • 《幼学琼林》、《千家诗》等
四、近代儿童文学的萌芽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为宣传其政治主 张,大力倡导给孩子们提供有关内容的文学 作品和读物。如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等 著作中,都曾论及儿童文学的重要性以及意 义。
• (一)出现了译介外国儿童读物的热潮 • (二)出现了一批热心儿童文学读物编 译、创作的文化人。 • (三)出现了专门为儿童服务的报刊丛 书。
第三节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条件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短 短的30年时间,它迅速发展、壮大和成 熟起来。其原因如下: (一)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 (三)对世界进步儿童文学的积极借鉴和 吸收
二、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轨迹扫描之一:五四时期 • (一)思想理论建设:思想上——认识到儿童文学必 须以儿童为出发点,理解和服务儿童的重要性。 • 理论上——初步建立儿童文学理论。如周作人的童话 研究等。 • (二)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 • (三)整理、开发我国民间儿童文学 • (四)多数成人作家为儿童创作(其中以儿歌、童话 最多)如叶圣陶的童话为中国童话开创了一条自己的 路。

中国儿童文学历史

中国儿童文学历史
一、 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概述
(一) 古代儿童文学钩沉
在中国,儿童文学这个名称虽是五四时 。 期才出现的,但具有儿童文学因素的作品
却是早已有之,而且源远流长。 1、民间文学中的幻想故事
中国古代民间口头文学丰富多彩,其中具 有儿童文学因素的艺术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笑话、谜语、 童谣等等。
期的儿童文学园地呈现出日益丰富多彩的局面。 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五四时期虽
然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轫阶段,然而以“儿童本位论” 为基础的现代儿童观,加上鲁迅、茅盾、周作人、郑振铎、 叶圣陶、冰心等一大批新文学先驱者和著名作家参与儿童文 学的创作或研究,使我国现代儿童文学一开始即立足于一个
在散文方面,有鲁迅的《风筝》、《好的故事》、散文 集《朝花夕拾》,刘半农的《鹅》、《雨》,许地山的 《春底林野》、《落花生》,丰子恺的《华瞻的日记》、 《给我的孩子们》等等。冰心的《寄小读者》以歌颂母爱、 童真、自然爱为主题,文字清新、典雅,富有极强的抒情 色彩。从而奠定了冰心在儿童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他们引进西方人文主义学说的过程中,妇女问题、 儿童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心。梁启超、黄遵宪等 人都关注儿童教育,并提出了儿童读物的问题。梁启超在 他的《饮冰室诗话》里,就曾论及儿童诗歌、儿童小说、 儿童戏剧和儿童音乐;一些报刊也开始呼吁深刻认识影响
少年儿童成长的儿童读物的重要性,要求提供“启发儿童 之智识”,“陶冶儿童之天性”的文学。正是在近代先进 儿童观的影响下,致力于开启民智、改革儿童教育的先行 者们开始热心地而儿童创作儿童文学、创办儿童报刊和译 介外国儿童文学的作品。
• 作品通过三个主要环节:蛇妖为害、李寄 应祭、穴口斩蛇,叙述了一个完整又曲折 的故事,让一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女,与 凶狠的大蛇相对抗,艺术感染力很强。

中国幼儿文学历史发展概貌 ppt课件

中国幼儿文学历史发展概貌 ppt课件

司马光砸缸
•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 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 孩爬在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 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 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 哭边喊,跑到外面跟大人求救。司马 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 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 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 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于 是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的 模样。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 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是小司马光 处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 成图片,广泛流传。
这些具体的说明了文艺界对幼童读物不够 重视的现象。所以,号称中国儿童文学 “第一个黄金时期”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幼儿文学的收获与进展其实是很有限的。
1.20世纪50年代全面照搬苏联的幼儿园课程, 幼儿文学的价值取向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2.1952年制定的《幼儿园暂行工作纲要》中, 规定文学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幼儿爱好 文学的兴趣、诚实、勇敢以及五爱等优良 品质”。
20世纪30年代前期和中期,以低龄儿童为阅读对象 的期刊和丛书的出版也呈现良好的势头。
1934年《小朋友画报》书 上海北新书局《小朋友丛书》 中华书局出版《儿童艺术丛书》和《小朋友》上海新华书局《儿童万有书库》
• 俞平伯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抒情短诗 集,是我国第一部描写儿童生活的新 诗集。
• 俞平伯、郑振铎、刘大白、周作人、 应修人等人的儿童诗创作,
• 1931年,北新书店出版了白兮(钟望阳) 的(小顽童》,则是上海出版的第一部 长篇创作儿童小说;
1992年新学制的 颁布,更是在制度 保障层面上对儿童 文学进入实践领域 起到了巨大的促进 作用。陈鹤琴创办 的钟鼓楼幼稚园, 故事与儿歌已成为 其课程内容,甚至 将‘‘故事教学” 作为幼稚园的主要 科目。

第二节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第二节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唐·客李户公开佐拓能的力《南柯太守传》;唐·李朝威的《柳毅》; 宋·单郭击此象处添《加暌段落车文本志,单》击此中处的添加《段落长文本人,单》击;此处添加段落文本。 元·单陶击此宗处添仪加《段落辍文本耕,单录击此》处中添加的段落《文本寒,单号击虫此处》添加;段落明文,本。耿定向《权子杂俎》中的《假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许多采自民间的篇章。
市场感知能力
需要。 古典文学作品中儿童文学分为两种类型: 1.古典诗歌 2.古典小说
1.古典诗歌
《国风》对后来我国儿童文学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我国儿童诗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国风》,
它是古代民歌的总汇,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来自各地的民 间创作。
《国风》作为《诗经》的中心,在长期延续的封建社 会里,一向被列为封建制学塾的教科书,在文学与教育 交互影响下,对后来我国儿童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有一 定影响。
诗人抓住了美的特征,以通俗鲜明的语 言,生动地描绘了它的外貌和游水时的神态, 韵律优美,音调和谐,能在美的享受中激发 儿童观察事物的兴趣。 许多适合儿童阅读的古典诗歌,都在艺术表现上配合儿童的口味,构思深 入浅出,含意鲜明深刻,语言浅显,音调优美,对小读者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教 育作用。
2.古典小说
古典小说”顾名思义是主要以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 是一种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2.民间童话和民间故事
这些经过历代文人记录并加润色的民间童话和民间故事,又不断回到民间, 在人民口头流传过程中加工丰富。如《蛇郎》、《田螺姑娘》《金斧头》、 《赵州桥》、《望娘滩》等。它们共同的特色是,富于人民性,善恶分明;爱 憎强烈,同时由于它的情节曲折动人、结构完整而为小读者所喜闻乐见,满足

幼儿文学发展史

幼儿文学发展史
中国幼儿文学发展概貌
《演小儿语》
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集,是明代吕坤编辑的《演小儿语》。 吕 坤(1536--1618年),字叔间,号新吾,宁陵(今河南商丘) 人。他编的《演小儿集》,全书一卷,收有包我国最早的一部 儿歌集,是明代吕坤编辑的《演小儿语》。 吕坤(1536--1618年),字叔间,号新吾,宁陵(今河南商丘) 人。他编的《演小儿集》,全书一卷,收有包括河南、山西、 山东、陕西等地流传的46首儿歌。文字浅近,内容生动,便于 口耳相传。编者在每首歌下面都加上评语,虽然有些牵强附会, 不符原意,但将古代儿歌中许多遗产借以保佑存下来。吕坤在 《演小儿语》的序跋中还提出了一些关于儿歌的理论问题,对 今天的儿歌创作也有借鉴之处。
其中《日记故事》记述了不少古代儿童的生活故 事 如:司马光砸缸救小儿。。。。 这大概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插图读物
晚清明初
• 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打开,欲新文化必先“新民” 因此,儿童亦作为“未来之国民”,之后便出现了 为儿童改编翻译的文学作品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 1875年由美国教会创办的《小孩月报》,启蒙之 第一报,它包含了诗歌,科学,人物传记以及童话 寓言
新中国成立后,幼儿教育与低幼读物也获得了新的 发展空间,但这一时期的文艺、教育活动几乎都染有政 治色彩,儿童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教育的工具”, 20世纪50年代,全面照搬苏联的幼儿园课程,幼儿 文学的价值取向也受到相应的影响。这和当时儿童文学 的“教育工具论”是完全统一的。 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也不乏富有童趣与想象力的 低幼文学佳作,童话方面如包蕾《小熊请客》、洪汛涛 《神笔马良》、彭文席《小马过河》;幼儿诗歌如叶圣 陶《小小的船》、鲁兵《太阳公公起得早》;儿童戏剧 如张天翼《大灰狼》。 该时期译介了大量苏联的儿童文学,其中亦有些精 彩的低幼作品,然而接下来的文革十年,幼儿文学的园 地几近荒芜。

儿童文学发展史

儿童文学发展史
简约风工作总结
TITLE
第二章 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
20世纪初叶“五四”新文化运动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正文

添加标题
点击添加正文
第一节 中国儿童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
点击添加正文

神话: 最原始的人民口头创作形式 人类幼年时期的精神产物 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
点击添加正文
一、中国史前儿童文学
英国:童话剧《小飞侠》;童话《小熊温妮》
《指环王》
瑞典:《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穿长袜子的皮皮》
法国:《会搔耳朵的猫》;《七里靴》
意大利:《洋葱头历险记》
奥地利:《小鹿斑比》
美国:《绿野仙踪》
20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A
B
人物:凡人形象
内容:强烈的人民性 《牛郎织女》
民间童话
(一)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
(一)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
民间文学 取材: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狐假虎威
古代寓言
“童谣”、“孺子歌”、“小儿语” 语言朴素风趣、短小含蓄、乐律和谐 明*吕坤《演小儿语》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专集
19世纪的外国儿童文学
德国:格林兄弟《德国儿童和家庭童话集》
英国:路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查尔斯金斯莱《水孩子》;萨克雷《玫瑰与指环》; 狄更斯《雾都孤儿》
意大利:卡洛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俄国: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法国:儒勒凡尔纳 科幻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历程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历程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与历程摘要: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而跌宕起伏的历程。

本文从近百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特征及趋势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探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路径,以期为今后的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程、特征、趋势一、前言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文学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儿童文学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从上世纪初期的翻译儿童文学,到新时期的原创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的历程依然是波澜壮阔的。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儿童文学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影响因素、特征及趋势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期望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中国儿童文学的演进轨迹。

二、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1. 翻译儿童文学时期(20世纪初- 1949年)中国的翻译儿童文学要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引进了不少优秀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如希腊神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

这些优秀的作品对当时中国的儿童文学写作影响深远。

在这个阶段,翻译借鉴和模仿被视为主要的文学创作方式。

2. 反映社会现实的新儿童文学(1949年- 197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文学开始反映社会现实,关注儿童群体的生活和教育问题。

大型儿童报纸、期刊应运而生,一大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朱自清的《草地奶奶》、李劼人的《铁路上的童年》、金庸的《天龙八部》等都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3. 回归儿童本真世界的儿童文学(1980年-现在)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迈向现代化的转型期。

在这个时期,儿童文学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成长,尤其是对儿童自我认知的反思。

一批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小兵张嘎》、《从前有座灵剑山》等被广泛传播。

同时,儿童文学的类型逐渐丰富,童话、幽默、神话、竞技、冒险等类型不断出现。

三、影响因素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因素密不可分。

儿童文学发展史

儿童文学发展史
儿童文学发展史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产生 和发展
古代民间 文学
古典文 学
传统启 蒙读物
近代儿 童文学 的萌发
古代民间文学构成要素
– 民间传说 – 民间故事和民 间童话 – 寓言 – 神话传说 – 儿歌:[明]《演 小说语》46篇; [清]《天籁集》 48篇。
• 《木兰从军》
• 《神农尝百草》《牛 郎织女》《孟姜女哭 长城》 • 《揠苗助长》《守株 待兔》《愚公移山》
4 .少年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儿童文 学的一个热点,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报 告文学创作的作家,孙云晓,刘保法是 其中的代表。 5.儿童诗歌的创作已走向初步繁荣,柯 岩,金波,鲁兵,圣野 6.科学文艺则以郑文光,叶永烈,童恩 正为代表。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 童话—张天翼《金鸭帝国》,贺宜 的《凯旋门没有死》 《虾球传》 儿童 戏剧—《捉汉奸》 《放下你的鞭子》 等
三.中国当代儿童文学
• (一)建国十七年
• 1.译介作品:前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 品 • 2.理论建设取得新成就—《儿童文学简论》 (陈伯吹)《散论儿童文学》(贺宜)等 奠基性理论著作。 • 3.创作上的丰收—童话,小说,戏剧,儿 童诗及少年儿童科学文艺等全方位发展。
“左联”时期
1.出版业有了扩大—出版了大量的儿童文学报刊和儿 童读物。 2.继五四时期以后再次形成外国儿童文学引入的高 潮—西欧和前苏联的作品被大量译介。30年代的儿童 文学理论研究具有了相当规模—还出版了《儿童文学 小论》(周作人)等近20种儿童文学研究专著。 3.创作队伍明显扩大,一批专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者 步入文坛—以童话成就最大,张天翼的《大林和小 林》.《秃秃大王》代表了本时期的最高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概述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பைடு நூலகம்—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