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高中三年级语文杨浦区一模试卷

2018年高中三年级语文杨浦区一模试卷

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7.12一积累运用 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2)____________________,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_____________》)(3)人类的物质文明无论多么奢华,坚固,都逃不过时间的淘洗,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发出感慨。

2.按要求选择。

(5分)(1)当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根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

(2分)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气、韵、境、味等均是中国人独特情趣的表现。

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以“诗评、文评”为主要容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

A.精美的意象、隽永的意境仍能酣畅淋漓地表达B.古典诗文的朦胧、雅致倒是十分贴切C.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D.再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失去言说的能力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建华①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的伟大指数。

这种表述近乎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可操作性。

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的本质。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杨浦区2017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模拟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018年4月积累应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5分)⑴ ____________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⑵ ___________ , 尽西风, 季鹰归未。

( 辛弃疾《 水龙吟•__________ 》) ⑶韩愈在《师说》 中客观地指出弟子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其 原因在于“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2. 按要求选择。

(5分)⑴同学们在毕业二十年之后聚会,各自事业有成, 班主任想要用一句古诗词来表达此刻 的喜悦激动心情,恰当的一句是 ()(2分)⑵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 最恰当的是 ()(3分)__________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不可理喻甚至有点蠢的问题, 明白的 问题。

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可是作为最 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戏剧, 也不能被我们忘记,因为其生动的现场总是充满了震撼人 心的力量,让我们站在生活之上俯瞰生活A. 有了戏剧,为什么会出现电影这项发明B. 有了电影, 为什么人们还需要看戏剧C. 电影和戏剧,哪一种艺术形式最终会永远为人铭记D. 电影和戏剧, 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 — 7题。

(15分)① 任何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 ,适应口语发展而创造出来的。

汉字也不例外, 汉 字是语言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这是汉字基本的功能。

但同时又是一种生命符号。

汉字最早叫文, 顾炎武说:“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

” 汉字是一种具有鲜明感性特征 的视觉符号。

在六书所述的前四种造字方法中,象形是它的基础。

② 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我们说汉字是一种生命符号, 与这种象形特征有密切 关系。

拼音文字是以人所创造的一批抽象代码的组合, 去记录语言、 传播文化, 而以 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字则与之不同。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浦东新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高三语文试卷积累应用1. 按要求填空。

(1) ______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双调·________·远浦帆归》)(2)鸟雀呼晴, _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时空转换表现情感转折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落花水香茅舍晚 (2). 寿阳曲 (3). 侵晓窥檐语 (4). 何当共剪西窗烛 (5). 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上下文默写的题目,不要出现错别字。

本题中重点的字词有“茅”“檐语”“巴山”。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挂在戏台上的是A.辨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B.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C.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

D.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2).阿尔法狗在业内的影响力并不像在大众中那么大。

因为在人工智能领域每个方法都有局限性,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

,它的神秘感也就和现在的这些疑感和担忧一起,烟消云散了。

A.等到对新出现人工智能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时B.所以对人工智能每个新出现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时C.但是对人工智能的新出现的每个部分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D.虽然对新出现的每个人工智能的部分都有十分清晰的了解【答案】(1)D(2)A【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联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理解选项中的对联的寓意,本题D选项这一幅对联应该挂在书房或者寝室。

(2)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文意填空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根据对文段的理解准确选择填空,根据对文句的理解所给空和前文没有明显的关联关系,所以只有选A项最合适。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莫让繁华遮慧眼,我们需要的是智慧,坚定与不畏惧他人的目光。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下,繁华席卷着所有人的心灵,物质至上的观念冲击着千万人,理想,道德与信仰难免点滴被消磨着。

于是便有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豪言;有了在网上炫耀奢侈生活的人。

大相径庭的是,在多年前便有一对恋人抛弃繁华物质的吸引力,不畏惧他人的目光,携手隐居深山。

从而造就了“爱情天梯”的感人故事。

与其说爱情天梯令人感动,倒不如说太多人被社会的繁华遮蔽了双眼,不在相信纯真的感情,从而失去了最真的心。

所以说,莫让繁华遮慧眼,需要我们坚定而不畏惧他人目光。

莫让繁华遮慧眼,不是为了缅怀苦行僧的艰苦生活,限制人们的享受物质的权力。

而是要警示我们,享受物质是正确的,但不能为了物质的繁华,而陷入为了繁华而不择手段的陷阱里。

现社会中,便是有许多不良商家为了一己私欲,得到自己想要的繁华物质生活,便不择手段谋取利益。

所以市场上便出现了一系列的“毒奶粉”、“毒馒头”、“皮鞋果冻”令人应接不暇。

同时也造就了多少生命的失去,令人不禁愤怒这繁华的力量,让多少商家双眼被蒙蔽。

总而言之,让繁华蒙蔽慧眼的商家是可恨的,但也是可悲的。

莫让繁华遮慧眼,需要的是苏格拉底的心态:原来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莫让繁华遮慧眼,社会或许可以走进更深沉的文明。

看清你的需求在人生道路的前进过程中,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需求,就像苏格拉底与鼓动他去集市的那几个学生,他们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苏格拉底需要精神的升华,而他的学生们关注的则是集市上的新鲜玩意儿。

由此可见,从古至今,我们都要看清自己的需求,并为之奋斗。

人们的需求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想要与苏格拉底对话的乔布斯,在事业上与他的伙伴就体现了不同的需求。

乔布斯为苹果公司奋斗了将近一生的时间,可以说他的需求与追求都体现在“苹果”。

而他的事业伙伴,却在苹果公司发展期间毅然决然卖掉了在苹果公司的股份,回归平静悠闲的生活。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6分)(1)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___·明月几时有》)(2)荀子在《劝学》中提倡学习贵在坚持,即使天资再好,也不能一蹴而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天姥山夜间猛兽震憾人心的吼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4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A.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能看见校门一边站着一位同学,迎接师生们入校。

B.她是传奇人物,她是脱口秀女王,她的故事讲不完。

C.暑假期间,两个师范大学的女生自愿前往贵族苗寨担任指导教师。

D.局里刚到一批保密材料,为保证材料安全,他只能在机要室阅读。

(2)秋日午后,满园桂香,你信步其中,哪句诗描绘此时景物最合适()A.绿玉枝头一粟黄,碧纱帐里梦魂香,晓风和月步新凉。

B.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C.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D.南中有八树,繁华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8题。

(17分)上帝、数据和故事(有删改)(1)关于“大数据”的名言:“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

”(2)在这句话中,大数据俨然成了一个新的“上帝”,人容易在如此理解里被大数据所管控,不时地失去自我主体位置,最终导致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迷惘与失误。

(3)通俗理解,“大数据”即是“大量”的数据。

它解决了以往小部分数据时,必须由局部去推测整体的困难。

如在大海航行时,航行者发现冰山一角,以往必须借助某种“算法”,去推测冰山的大小;在冰山“大数据”可得到时,整个冰山便容易把握,航行者不需要任何“算法”去推测。

而且,如果数据可以“大”到无所不包的“全量”时,人类就能够大大地提高趋利避害的准确性。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上海市杨浦区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二模)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

(XXX《登金陵凤凰台》)(2)____________,尽西风,XXX归未。

(XXX《水龙吟·____________》)(3)XXX在《师说》中客观地指出弟子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总为浮云能蔽日(2).休说鲈鱼堪脍(3).登建康赏心亭(4).闻道有先后(5).术业有专攻【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蔽”“脍”“攻”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同学们在毕业二十年之后聚会,各自事业有成,班主任想要用一句古诗词来表达此刻的喜悦激动心情,恰当的一句是A.芳林新叶催XXX,流水前波让后波。

B.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XXX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境理解,需要注意结合诗句内容和题干要求。

班主任想要用一句古诗词来表达此刻的喜悦激动心情,A项,抓住“新叶”“XXX”“前波”“后波”分析。

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老的叶子掉落了,新的叶子马上就长出来了;甚至老叶子只是枯黄着还留在枝头,新叶子就迫不及待地长了出来。

缠绵不断的流水中,前面的波浪流走了,后面的波浪就补了上来;有时候,前面的波浪还没消失,后面的波浪就涌了过来。

B项,重在强调奋斗的过程中不畏艰险;C项,“各领风骚”将自己与学生同列,且不谦虚说自己“领风骚”;D 项,强调“磨砺”的重要性。

3.填入上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是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不可理喻甚至有点蠢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Word版_0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Word版_0

上海市杨浦区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试卷说明:杨浦区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答案做在答题卡上)(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1月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5分)①风俗是什么呢?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又不是纯粹精神,它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一种中介。

风俗就是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

由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风”,由社会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做“俗”。

②每个人从娘胎出世,从哇哇啼哭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接受着这个世界的各种风俗文化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作为生物的人和作为文化的人的统一体。

人的文化生命基因,是由以风俗为核心的第二生命系统构建的。

这种与有形物质的生物生命相异的独特的生命元素虽然是无形的,却融化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并不经意地流露在人们的言行中。

不同种族的风俗构成人类不同种群、种群区别异类的根本标记,成为,成为,成为。

③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的风俗与信仰,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呈现出独异鲜明的时代特色。

它在完全动态的演变过程中,不竭地被程式化,又在不竭地被整合。

对于这个特征,民俗文化学称之为“模式整合”。

在分析具体的风俗与信仰事象时,我们常常会意识到许多风俗和信仰现象有多重复合和循环的感觉。

例如,每年的岁时节令,周而复始,大年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一种循环模式。

再如,民众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不雅念、行为规范、精神信仰、心理态势、思想意识和民间惯习等文化特质;从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人群的社会生活的饮食起居、精神信仰和娱乐社交来看,陈陈相因,年年相袭,好像也有一个“无形的手”在把持和调节着,其程式和礼仪几乎也是一个模子套出来的。

这就有必要对风俗与信仰背后的文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④从纵向来分析,这种模式的形成,往往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才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规范。

最新-杨浦区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科测试[上学期] 精品

最新-杨浦区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科测试[上学期] 精品

杨浦区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学科测试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本试卷一、四大题中,小题序号后标有字母A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标有字母B 的试题,适合于使用二期课改教材的考生;其它未标字母A 或B 的试题为全体考生必做的试题。

不同大题可以选择不同的A 类或B 类试题,但同一大题的选择必须相同,若在同一大题内同时选做A 类、B 类两类试题,阅卷时只以A 类试题计分。

3.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20分)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这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A 类题(适合于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1A .在一个平面内有六根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电流方向如右图所示,各导线的电流大小相等,I 、II 、III 、IV 为四个面积相等的区域,则垂直纸面指向纸内的磁通量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垂直纸面指向纸外的磁通量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

2A .将力F 分解为两个分力,若已知F 的大小及F 和F 2之间的夹角θ,且θ为锐角,则当F 1和F 2大小相等时,F 1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而当F 1有最小值时,F 2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

3A .带如下图所示,取计数点A 、B 、C 、D 、E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实验点画出),已用刻度尺测量以A 为起点,到B D 、E 各点的距离标在图上,则纸带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______m/s 2,打纸带上C 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C=_____________ m/s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杨浦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应用(10分)1.根据提示填空:(5分)(1),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2),万方多难起登临。

(杜甫《》)(3)人类的物质文明无论多么奢华,坚固,都逃不过时间的淘洗,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一联“,”对此发出感慨。

2.按要求选择。

(5分)(1)现代人做事讲求“有法可依”“有根有据”,以下表述对应的一项是()(2分)A.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C.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D.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古典诗文的审美通常停留于农耕时代的意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气、韵、境、味等均是中国人独特情趣的表现。

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的复杂经验,以“诗评、文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只能做出相当有限的反应。

A.精美的意象,隽永的意境仍能酣畅淋漓的表达B.古典诗文的朦胧、雅致倒是十分贴切C.精致的古典诗文已显得力不从心D.再精美的诗文都已经失去言说的能力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

(16分)标准化时代的文化乡愁(有删节)(1)用坐标横轴表示诗的完美性,用纵轴表示重要性,确立一个坐标点,计算其所占面积,便可测算诗的伟大指数。

这种表述几近完美,将诗歌欣赏的感性沉迷转化为可资遵循的理性路径,将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审美体悟做成可视化的数学模型,既易于理解又具有操作性。

但这改变不了标准化时代“精致的平....庸.”的本质。

它回答不了如下问题: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经验里,诗歌会比视像更美,更能让读者悸动与心跳、更能感受美丽与哀愁、更能使人眷恋这世间红尘?(2)严格说,悟诗比解诗更重要。

南宋严羽借禅喻诗:“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1]行家眼中,这或者更贴近诗的本质:诗歌往往只表现情绪,传达情感,能触摸这种情感,感受语言的体温,也就够了。

用分析、归纳与综合的理性思维去规训感性、直觉的艺术思维会适得其反。

(3)然而全世界的学术圈越来越迷恋于自我发明的一套言说方式,甚至将这种言说方式视作身份证明,尽管经不起推敲与追问。

[2]为了显示研究的科学性,一些学者用这些手段将读者绕得云里雾里后,得出一些不近人情且无聊透顶的结论。

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幸福公式、痛苦公式和各类不知所云的大学排行榜、发展指数。

学者们热衷于用图表、方程式、公式等数学语言对各种荒诞不经的学说进行华丽的包装,让那些乏善可陈甚至愚蠢的想法显得证据确凿。

(4)对数字、公式、模型等理性语言的迷恋折射出论文价值的真实来源。

工业革命后,人类文明加速,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差不多都是以论文为呈现形式。

在众多文体中,论文的优先地位得以彰显并逐渐巩固,科学研究范式获得众星捧月般的尊崇。

[3](5)“五四”以来,科学与民主深入人心。

崇尚科学放之四海而皆准,怕的是将崇尚科学偷换成崇尚论文。

人类文明积累到今天,任何领域要做出一点点小小的发现谈何容易?但在发表压力下,大量“精致的平庸”的论文被生产出来。

[4](6)更可怕的是将论文变成一种变相的控制技术。

但很不幸,本来代表着人类探索未知世界勇气与热情的论文正逐渐变成大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产品。

论文越来越八股,引论、本论、结论,对应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这是一套规训体系,别想另搞一套,谁敢不按这种套数写作?因此,论文已经变成了一种标准化产品,它操持着典型的工业化语言,其本质是为了顺应整个工业化大生产的需要,从业者必须听话,配合流水线生产规则,主动阉割掉才情与灵气,不能有任何反抗标准化的冲动。

(7)过度重视论文,造就了一个空前无趣的时代。

在电子传媒逐步取代纸质媒体的今天,各种学术期刊还在逆市飘红,大量根本没发行量的学术期刊还活得异常滋润,中国学术界每年还要向SCI(核心期刊)“进贡”几十亿论文版面费。

学者们一方面忙着计算各种投入与收益,另一方面繁忙地出席各种名目的论坛和会议,在会上互选为大师,使整个乏味时代增添了不少娱乐色彩。

这样下去,只怕人们最后会分不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与“樱桃红了芭蕉绿了”的区别。

3.第(1)段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4.下列四个例子最适合放置在[1][2][3][4]处的顺序是()(3分)①明显的标志是,人文社会学往往被冠以人文社会科学之名,因为不加上“科学”两字,很难在学科分类日益细琐的现代知识体系里占据一席之地。

②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就曾发表过论证女子腰围大小与所生孩子性别关系的论文,作者用一串醒目的数据加上花样百出的图表,让评审专家们忘掉了生物学基本常识:生男生女由染色体决定。

③民国时期有教授讲诗,一堂课下来,只一首一首朗诵,顶多在精妙处停顿,连声感叹“好诗,好诗”。

④经济学者开玩笑说,你只要用几个复杂的模型作为论证方法,哪怕最终结论只是“中西部经济落后于东部沿海”这样的常识,也会有不少杂志愿意刊布你的成果。

A.③②①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标题中的“文化乡愁”是指作者希望学术研究恢复“妙悟”的方式。

B.作者认为用“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呈现方式反而是不科学的。

C.作者认为学术界迷恋运用数据、图表、公式的论文是学术控制的一种表现。

D.作者反思了“五四”时期的“科学”观念,认为当时提倡科学是错误的。

6.分析第(7)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分)7.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

(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擅于到来的人和擅于离别的人李娟我妈是擅于到来的人。

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坏天气和无数行李。

她冒雪而来,背后背一个大包,左右肩膀各挎一个大包,双手还各拎一只大包。

像是一个被各种包劫持的人。

我妈第一次来阿勒泰时,一进到我的出租屋,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房间的30瓦灯泡拧下来,统统换成她带来的15瓦的。

第二件事是帮我灭蟑螂。

那时我不敢杀生,后果便是整幢楼的邻居都跟着遭殃。

我妈烧了满满一壶开水,往暖气片后面猛浇。

黑压压的蟑螂爆炸一般四面逃窜,更多的被沸水冲得满地都是。

接下来的行程内容是逛街。

乡下人难得进一次城,她列了长长的清单。

然而什么都嫌贵。

最后只买了些蔬菜。

菜哪儿没卖的?但是阿勒泰的菜比富蕴县的便宜。

还买了几株带根的花苗。

天寒地冻的,她担心中途倒车的时候花苗被冻坏,便将它们小心地塞进一个暖瓶里,轻轻旋上盖子。

她每次来阿勒泰顶多呆一天。

一天之内,她能干完十天的事情。

每次她走后,好像家里撤走了一支部队。

走之前,她把她买的宝贝花慷慨地分了我一支。

我家没有花盆,她拾回一只塑料油桶,剪开桶口,洗得干干净净。

又不知从哪儿挖了点土,把花种进去,放在我的窗台上。

因为油壶是透明的,她担心阳光直晒下土太烫了,对根不好,特意用我的一本书挡着。

她走后,只有这盆花和花背后的那本书见证了她曾到来。

而我,我最擅长离别。

迄今为止,我圆满完成过各种各样的离别。

我送我妈离开,在客运站帮她买票,又帮她把行李放进班车的行李厢,并上车帮她找到座位。

最后的时间里,我俩一时无话可说,一同等待发车时间的到来。

那时,我想起来很久很久以前的另一场离别。

旧时的伤心与无奈突然深刻涌上心头。

我好想开口提起那件事,我强烈渴望得知她当时的感受。

却无论如何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此时此刻,彼此间突然无比陌生。

甚至微微尴尬。

我又想,人是被时间磨损的吗?……不是的。

人是被各种各样的离别磨损的。

这时,车发动了。

我赶紧下车,又绕到车窗下冲她挥手。

就这样,又一场离别圆满结束了。

最后的仪式是我目送这辆平凡的大巴车带走她。

然而,车刚驶出客运站就停了下来。

高峰期堵车。

最后的仪式迟迟不能结束。

我一直看着这辆车。

我好恨它的平凡。

我看着它停了好久好久。

有好几次强烈渴望走上前去,走到我妈窗下,踮起脚敲打车窗,让她看到我,然后和她再重新离别一次。

但终于没有。

8.简析文中画线句“像是被各种包劫持的人”的表达效果。

(3分)9.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文字包含多次转折的意味。

请对此进行分析。

(4分)10.文章结尾“但终于没有”独立成章,请分析其作用。

(4分)11.“到来”和“离别”一详一略,请对此赏析。

(4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4题。

(8分)念奴娇①黄庭坚(北宋)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②酌众客。

客有孙彦立,善吹笛。

援笔作,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③?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④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

②金荷:金质酒杯,状如莲花。

③醽醁(línglù):酒名。

④老子:老夫。

12.文本划线处填入的正确一项是()(2分)A诗词 B散曲 C豪放词 D长短句。

13.能表现作者处逆境不屈的句子是()(2分)A.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B.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C.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D.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14.上阕中词人是怎样描写月色的?(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8分)鲁云谷传张岱(明)○1会稽宝祐桥南,有小小药肆,则吾友云谷悬壶地也。

肆后精舍半间,虚窗晶沁,绿树浓阴,时花稠杂。

窗下短墙,列盆池小景,木石点缀,笔笔皆云林、大痴。

墙外草木奇葩,绣错如锦。

云谷深于茶理,相知者日集试茶,纷至沓来,应接不暇。

人病其烦,而云谷乐此不为疲也。

术擅痈疽,更专痘疹。

然皆以聪明用事,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臆见,起死回生。

人终疑其游戏岐黄①,不尊不信,故凡患痘之家,非极险极逆,时医之所谢绝者,决不顾吾云谷也。

然云谷亦诊视灵敏,可救则救,不可救则望之却走,未尝依回盼睐,受人一钱。

○2性极好洁,负.米颠②之癖,恨烟,恨酒,恨人撷花;尤恨人唾洟秽地。

故非解人韵士,不得与之久交。

自小多艺,凡羌笛、胡琴、凤笙、斑管,无不精妙。

而尤喜以涧箫和人度曲。

向与李玉成竹肉③相得,后惟王公端与之合调,余皆非其敌手也。

○3其密友惟陆癯庵、金尔和与余三人,非大风雨,非至不得已事,必日至其家,啜茗焚香,剧.谈谑笑,十三年于此。

以今年庾戌三月之晦与癯庵饮谢纬止家及散犹畚土移花。

夜则与范成之剪烛谈心,二鼓方寝。

次日呼之不起,排闼而入,则遗蜕④在床矣。

余与尔和闻之惊诧,仓皇走视,痴病植立,惝恍久之。

○4张子曰:云谷居心高旷,凡炎凉势利,举.不足以入其胸次。

故生平不晓文墨,而有诗意;不解丹青,而有画意;不出市廛,而有山林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