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加减法》(信息窗2)ppt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三走进花果山_10以内数的加减法《减法的意义》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巩固训练
1.说一说,写一写。
5个去掉2个,还剩 3 个。
巩固训练
2.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数,填一填。
4 ﹣2 = □2 (只)
巩固训练
3.先画线,再填得数。
3–2 = 1
巩固训练
3.先画线,再填得数。
4–1 = 3
巩固训练
3.先画线,再填得数。
4–3 = 1
123
还剩2个 。
新知探究
树上还剩几个 ?
从5根小棒里拿走3根, 还剩2根。
5
从5个里面去掉3个,还剩2个。
5 ﹣ 3 = 2(个)
32
…
减号
读作:5减3等于2。
新知探究
花上还有几只 ?
从4个里面去掉2个,还剩2个。
4 ﹣ 2 = 2(只)
边学边练
想一想
2-0= 2 3-0= 3 4-0= 4
反馈旧知 旅游团坐船出去旅游,第一批上了4人,还剩 下1人,一共去了多少人?
4+1 =5(人)
信息展示
信息展示
树上有5个 , 摘下了3个 , 树上还剩几个 ?
花上有4只 , 飞走了2只 。 花上还有几只 ?
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新知探究
树上还剩几个 ?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加减法

3、会做有“0”的减法。
3
4 - 3=1
2
41
2
业:
4、
教学重难点: 体会减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关于零的减法。
树上还剩几个 ?
树上还剩几个 ?
-5 3 = 2
减号 读作:5减3等于2
花上还有几只 ?
花上还有几只 ?
- 4
2 = 2 (只)
岸想上一还想有 :几2-0只=?2 ?
2 -2 = 0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本身。
1、学会了10以内简单减法的运 算和意义。
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 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成功的体验,养 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3、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 用数学的乐趣。
2014秋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 10以内的加减法》(信息窗2)ppt课件1

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高中数学课标修订组定义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
、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 思维品质。
后天习得的、与特定情境有关的、通过人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 知识、能力和态度,涉及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工具。
2、认识了减号“-”。
3、会做有“0”的减法。
3
4 - 3=1
2
41
2
325
4 13
作业:
4、
数学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评价中考查数学核心素养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中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义教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核心词、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几何直观、空间想象)、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
更为一般的数学素养: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学会学习
设定数学核心素养的理由(三会)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数学的眼光是什么:数学抽象(直观想象) 引发的数学特征:数学的一般性;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数学的思维是什么: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引发的数学特征:数学的严谨性;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数学的语言是什么:数学模型(数据分析) 引发的数学特征: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的减法的意义,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了解 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10以内加减法的回顾整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加减法的回顾整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3. 能够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3. 10以内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1. 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1. 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的掌握。
2. 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10以内加减法知识。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加减法,你们还记得它的运算规律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示例:讲解10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律,如:5 3=8,8-3=5。
3. 讲解10以内减法的运算规律,如:8-3=5,5 3=8。
4. 强调:在进行10以内加减法运算时,要注意运算符号和数字的对应关系。
三、练习1. 布置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 强调:10以内加减法是基础运算,要熟练掌握。
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延伸:1. 布置一些1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完成。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共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的掌握和口算、笔算方法的熟练运用。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公开课精品课件

树上还剩几个 ?
树上还剩几个 ?
-5 3 = 2
减号 读作:5减3等于2
花上还有几只 ?
花上还有几只 ?
- 4
2 = 2 (只)
岸想上一还想有 :几2-0只=?2 ?
2 -2 = 0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本身。
1、学会了10以内简单减法地运 算和意义。
2、认识了减号“-”。
3、会做有“0”地减法。
3
4 - 3=1
2
412ຫໍສະໝຸດ 3254 1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
4、
第三单元— 走进花果山
10以内数地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0地减法地意义,解 决问题地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 解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地方法解决。 2、在交流多种算法地过程中获成功地体验,养 成初步地合作意识。 3、在用10以内地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 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地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 用数学地乐趣。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2+3= 4+1= 3+2= 1+5=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独立填写计算结果。
四、走进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能遇到用加法解决的问题,你来说一说好吗?五、小结: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六、限时作业:1、看图列式。
2、妈妈让小明到面包店买五个面包做早餐,.面包店的面包有以下几种包装,他可以怎样买呢?板书设计加法:2+3=5(只)读做:2加3等于5作业课题信息窗1-----来到花果山第二课时课型练习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再根据题中提供的花的位置和颜色等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五、算一算完成第2题和第7题,看谁做全对。
2+5= 3+3= 1+5= 2+4= 3+3= 2+5=1+4= 2+3= 1+6= 2+2= 4+3= 6+1=4+2= 3+1= 2+1=六、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图的意思如何列算式呢?按照这种方法完成第10题。
4、自主练习第9题。
5完成口算题。
1+2 5-3 5-43-2 2+2 6-33+2 4+2 5-2三、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又学会了什么?2、表扬鼓励表现积极、思维敏捷的学生。
鼓励课下继续练习。
4+3-2= 6-2+5= 9-8+7=7+3-5= 5-5+4= 0+9-3=4+2-6= 8-3-3= 10-7+3=结合学生的汇报,强调为了记住前两个数的得数,我们采用写下来的方法。
这样可以使我们全心全意去计算,而不用担心忘记了得数,不能继续后面的计算任务。
2、看图列算式。
让学生做教材P59第 1题。
步骤:先看图编出数学故事,弄清题意,然后列算式,最后解释算式的意思。
关键步骤是看图弄清题意,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把图中的大体意思说出来。
四:总结提高。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说给大家听一听,回家以后再说给爸爸妈妈听。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走进花
果山》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10以内的加法;0的加法;10以内的减法;0的减法;10以内的连加、连减;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探索规律等内容。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它是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的两步加减式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
在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
数学一年级上青岛版六三制3走进花果山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共22张)

三、自主练习
易错辨析
4.谁做得对?如不对,请改正。
×
√
辨析:未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而出错。
四、回顾反思
先算5-3=2,再算2+1=3。
二、你说我讲
试一试
1.算一算,填一填。 7
2
10 6
二、你说我讲
方法点拨:
先减后加的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按从左往右 的顺序计算,即先算减法,再用所得的数与 第三个数相加。
试一试
8 - 2 + 3 9 (只)
二、你说我讲
现在鱼缸里有几条鱼?
3 + 2 – 1 = 4(条) 5
三、自主练习
1.
5 +4 - 2
7 (只)
三、自主练习
2.
6–3+2= 5 3
三、自主练习
3.
?
5+4–3= 6 9
三、自主练习
4.
5
9
8
5
三、自主练习
5.
三、自主练习
6.小猫钓鱼。
三、自主练习
7.小马过河。
三、自主练习
8.
10
4
33
三、自主练习
9.
5 +4
6
3
三、自主练习
二、你说我讲
2.算一算,填一填。 5
9
3 8
二、你说我讲
3.算一算。 5+3-6= 2 4+4-3= 5 5+2-3= 4 8-5+2= 5
7-2+4= 9 6+4-0= 10 5+4-1= 8 6-4+8= 10
二、你说我讲
归纳总结:
先加后减的加减混合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 序计算,即先算加法,再用所得的数减去第三 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