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护理管理方式对首发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开放式管理与封闭式管理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极易加重精神残疾 。因此 , 拓宽精神康复领域 , 为精神分裂症患
者 营造 与 人沟 通 、与 社会 接 融 的氛 围尤 为 重要 。文 献 报道 …对 精 神 病 人 实 施开 放 性 管 理 有 利 于 提 高 治 疗效 果 。本 文 采 用 开 放 式 管 理 , 病 人 自 由活动 , 让 组织 学 习 、娱 乐 , 图提 高住 院精 神 分 裂 试 病 人 的治 疗依 从性 和 治 疗效 果 , 促进 其早 日恢 复社 会 功 能 。现 将
表1
1 2 1 管 理方 法 开 放式 管理 : 者 由直 系亲 属陪护 , .. 患 医院
2组 治疗前后 P ANS S总分及各 因子分变化 ( ± s )
开放式 键理
纠
I ;肚症状 I J
2 45 8 45 -.
2 ±69 0 9 .
I. ±6 8 62 .
1 2 研究方 法 .
1 对 象与 方法
1 1 对象 .
1 11 资料 来源 ..
为 本院 2 0 年 1 月至 2 0 年 1 07 0 08 0月间首
次 住 院或 出院 随访 的 精神 分 裂症 患者 。1符合 中国精 神疾 病 分 类 () 方 案与诊 断标 准第 3 ( MD- ) 神分 裂症诊 断标 准口; ) 版 cC 3精 】 2治疗 (
1 2 . ±
2 { . — 1 ±6 4
1. ±6 1 8 7
.
7 =l 肆 5 3 8 l。 4 ・ ±1 . 3 】± 1 . 0 { . 2 ±l 。 4 7 5 3 8 47
目前 对 精 神分 裂 症 患者 侧 重 干 生物 学 治 疗 , 人 在封 闭式 病 病 房里 脱 离社 会 环境 , 成社 会 功 能 明显 下 降 , 能 及时 回归社 会 , 造 不
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

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研究【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通过详细分析开放式护理管理的定义、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特点以及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得出结论认为开放式护理管理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结了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的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
未来研究可继续深入探讨开放式护理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并不断优化和完善其实施策略,以更好地服务精神科患者。
本研究结果对提升精神科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神科住院患者、开放式护理管理、焦虑、抑郁、影响研究、实施方法、未来研究方向、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研究,但对其对患者焦虑抑郁的具体影响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以期为精神科护理实践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的提升和康复效果的改善。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通过分析开放式护理管理的定义、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特点以及开放式护理管理的实施方法,深入了解该护理管理方式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探讨开放式护理管理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的普遍应用情况,了解其具体操作方式和实施效果;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特点,包括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需求,为后续研究提供详细的背景信息;通过对开放式护理管理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影响进行研究,揭示该护理方式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精神科护理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心理健康。
1.3 研究意义精神科住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
探讨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神科开放式病区护理和管理的改革探讨

精神科开放式病区护理和管理的改革探讨目的:探讨对精神病患者开放式病区护理和管理的治疗和康复的影响。
方法:对精神科实行开放式病区护理和管理及开展各种训练。
结果:开放式病区护理和管理提高了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结论:多年来,对于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病区管理,是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有效形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服务和技术的满意。
标签:精神科;开放式;护理和管理精神科病区的管理模式,已从旧式监管逐步转变为开放式管理为主的护理和管理,使病区设置逐渐向家庭化、社会化,尽可能让患者享受正常生活。
但目前仍有很多医院还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以药物治疗为主。
而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不但注重于生物学治疗,更注重的是社会、心理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因此对于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模式的改变,不但注重于生物学治疗,更注重的是心理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因此对于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式病区护理和管理,是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有效方式,可减少社会功能残疾。
让患者能自由活动与有组织的相结合,营造患者社会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1-3]。
现将多年来实施开放性病区护理和管理的方法报告如下。
1 收住对象我院从2005年大胆尝试由原来的半开放式短程病区的护理和管理,向开放式病区的护理和管理模式转化。
到目前开设2个病区,收住对象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共2316人次。
2 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住院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患者的需求,我院根据不同患者的需求开设的开放式病区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经济层次的患者选择,有着优越、美观、舒适的休养环境,且更趋于人性化。
有套间,内部设施齐全;有双人标准间,内设卫生间、洗漱间、衣柜、电视等宾馆式设施。
实行定菜制,可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经济能力选择的食谱,有高档次的,有普通的,也有低标准的,因人而异,还可选择小炒。
3 护理和管理方法3.1 家庭式的病房:患者可由家属陪护,医院不提供统一的服装,可穿戴自己喜爱的衣服。
精神科病房开放式管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管理

精神科病房开放式管理的安全隐患及护理管理开放式病房管理是指精神科病房把监控和限制病人的自由和行
为降到最低,并创造一个能让病人自由和放松的环境。
其优点在于可以改善病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减轻限制和控制的不适感。
但开放式管理也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
首先,开放式管理可能会导致病人之间的冲突和暴力行为。
在开放式管理下,病人可以自由地交流和接触,但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病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甚至引发暴力行为。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其次,开放式管理可能会让病人逃跑或外出。
在开放式管理下,病人可以自由地进出房间,但也可能会有病人试图逃跑或离开医院。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监管,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治疗进程。
最后,开放式管理可能会引起病人的自杀行为。
在开放式管理下,病人可以自由地接触到一些危险物品和药物,容易引起病人的自杀行为。
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警惕,定时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病人的自杀行为。
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治疗进程。
包括加强病人监管,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措施,定期召开病例讨论等。
只有这样,开放式管理才能发挥其优点,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 1 -。
开放式护理管理在首发精神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开放式护理管理在首发精神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目的分析开放式护理管理在首发精神病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该院就诊的48例首发精神病患者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封闭式护理管理模式,以及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效果。
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和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組以及两组效果均优于每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首发精神病患者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可有助于降低患者BPRS和ADL评分,同时提升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标签:开放式护理管理;首发精神病;护理管理;应用价值精神病为神经系统的一种特殊疾病,主要由于患者心理障碍,导致患者在认知、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出现间歇和持久性异常,患者若病发时可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工作;且部分患者可在病发时可出现主动攻击、自杀等异常行为。
临床治疗此类病时间较长,且患者经治疗后痊愈也可由于环境、事件等刺激诱发病发,部分患者病发时,家属和患者自己无法应对,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
且对于首发精神病患者往往自我无法接受,自控能力较差,患者可出现情绪烦躁、行为异常,且与其他人沟通障碍,无法配合治疗。
因此对于首发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应有所改变,而开放式管理模式为近些年研究发现的,主要针对于患者心理、行为、环境等进行有效干预,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查阅相关首发精神病实施开放式管理模式相关文献较少。
该文就首发精神病采用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研究,为今后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利参考和证据,现将报告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前来该院就诊的48例首发精神病患者病历,对其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4例,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范围为20~68岁,平均年龄为(45.8±12.7)岁,狂躁型有15例,淡漠型有9例;而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范围为21~69岁,平均年龄为(44.9±13.1)岁,狂躁型有14例,淡漠型有10例。
开放式与封闭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分析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 的迁延性疾 病 , 患者经 常出现社会功
7 4例精 神分 裂症 患者 , 均符合 C C MD 一 3中关于精 神分 裂症 的诊 断标准 , 且无 严重 的躯 体疾病 。男 3 3 例 , 女4 1 例 , 年
常生 活中养成 良好 的生 活习惯 以及卫生习惯 , 掌握 一些 与保
健 相关的知识 , 从 而降低盆腔炎 的发生率 。将 引产 或多次流
产 的危害讲解 给育龄妇女 , 使其 做好避孕措施 , 从而 降低 宫
状 的好转情况 做好 记录 , 同时将 输液 、腹部手术 以及输 血的 外 孕 的发 生 率 。 准备工作做好 。患者在等待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 H C G 1 的检 验结果时 由于担心手术 以及无法生育 等情 况则会 出现紧张以
及恐惧 的心理 , 因此针对该情况 护理人员应用柔和 的语气 与 患者进行交流 , 从 而使得 患者 的消极心理能够排除 。 3 . 2 . 3 给 予保 守治疗患者鼓 励 临床上保 守治疗异位 妊娠 的方法是 MT X化疗 , 但 由于该种治疗其效果较慢 , 并且 患者 需要 进行多 次的检查 , 从 而导致患 者出现较 重 的心 理负担 ,
心理 均会 有不同程度 的紧张 、恐惧 、后 悔 、自卑等 , 以未婚
女性更 为强烈 , 为此 护理人员 应仔 细观察患 者的心理 活动 , 并多进行 交流 , 使 得护患关 系更 加融 洽 , 如部分患者愿 意将
开放式 与封 闭式 护理管理对 精神分 裂症 患者 康 复 效 果 的 分 析
・
2 3 8・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o 1 5 年5 月第9 卷第9 期 C h i n J No d D mg A p p l , M a c 2 0 1 5 , v o 1 . 9 , N 0 . 9
开放式护理管理在首发精神病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C H 工Nபைடு நூலகம் E— △ L T H 工 N口 U B T 口 Y
开放式护理管理在首发精神病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于 继 兰
大 庆市第 三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单元 ,黑龙江大庆
1 6 3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究首发 精神 病病人 的护理 过程 中应用 开放式 护理管 理 的效 果 。 方 法 选首 发精神 病患者 5 6例分成 两组 , 分 别 给予 开放 式 ( 试 验组 ) 和封 闭式 ( 对照组 ) 护 理管 理 , 观察 护 理管 理效 果 。 结 果 两组 实施 护理 管理 后 B P R S评 分 、 AD L评 分均较护 理管理前 改善 , 试验 组改善程 度优于 对照组 ,P < 0 . 0 5 。 结论 在首发精 神病患者 的护理 管理过程 中 , 开 放 式护理管 理具有较 好 的护 理管理效 果 , 显 著降低 患者 的 B P R S与 AD L评分 , 应 广泛推 广 。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s t a r t i n g n u r s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p s y c h i a t r i c p a t i e n t s i n he t o p e n wi t h g o o d n u r s i n g c a r e ma n a g e me n t r e s u l t s ,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i mp r o v e me n t ha t n b e f o r e t r e a t me n t , t h e d e re g e o f i mp r o v e me n t i n t h e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t h a n he t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P < 0 . 0 5 . Co n c l u s i o n
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

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摘要】目的:讨论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经检查均存在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使用日常生活量表(ADL)得分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好,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开放式护理管理;精神分裂症;日常生活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220-02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常伴有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和主动性缺乏,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难以消除阴性症状,因此,无法达到恢复社会功能的目的[1]。
本次主要研究,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中男性占26例、女性占24例;最低年龄为33岁、最高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3.23±1.2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占25例、女性占25例;最低年龄为32岁、最高年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2.42±1.1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具体措施为:将患者安排入普通封闭的病房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和一般住院康复,不留家属陪同。
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开放式护理管理,其具体措施是:(1)入住开放病房,房间内配备家庭生活必用品:热水器、卫生间、电话、沙发、电视机等,尽量让患者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式护理管理方式对首发精神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开放式护理管理方式对首发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病患者102例,将其分为2组,开放式组和封闭式组,每组患者51例,对开放式组患者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方式,对封闭式组患者实施封闭式护理管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效果。
结果:开放式组治疗前后bprs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50.34±3.76/25.54±2.48)和(40.81±3.83/16.24±1.48),降低率为49.26%和60.21%;封闭式组治疗前后评分为(50.53±3.98/32.43±3.03)和(41.21±4.68/21.64±2.35),降低率为35.82%和47.49%,与开放式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根据患者家属及家庭条件,对该组患者进行封闭式护理管理,标为封闭式组。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片(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批号20080101-20100101)治疗,每天服用药物2次,每次5mg,于饭前服用,对年龄不足18岁的患者、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以及女性患者每次用药
2.5mg。
1.3 护理管理方式。
本院开放式管理模式为:①病房设置为家庭式,双人套间,有独立卫生间,有电视、电话、空调、热水器、沙发等家庭基本设备。
②病房外统一建有文娱设施,包括棋牌室、乒乓球室、羽毛球室、小型图书馆以及电子阅览室等。
③开设思想教育课程,统一于每周星期日对患者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疏导。
④针
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护理管理模式。
⑤经常开展和组织各类文娱活动,如节日晚会、生日庆祝、各式交流会等。
并尽量以患者为主导,医务护理人员为指导进行。
⑥设置患者意见箱和公告板,意见箱于每周星期日进行整理,并对于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做出明确回应,于星期一公布与公告板上。
⑦患者病情稳定者,若想请假离院,可提出请求,由监管医生审定同意,病情不稳定者,监管医生应耐心劝导,打消其离院心理。
封闭式护理管理模式无上述设备和护理,病房为传统封闭式,护理管理模式为传统护理和管理。
1.4 观察与疗效指标。
对患者刚入院时和治疗护理12周后分别进行bprs评测和adl评测[3]。
1.5 统计学处理。
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bprs和adl评测结果见表1。
表1结果显示:开放式组和封闭组治疗后bprs评分为分别为(25.54±2.48)分和(32.43±3.03),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两组分数降低率分别为49.26%和35.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开放式组和封闭式组治疗后adl分为(16.24±1.48)分和(21.64±2.35),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分数降低率分别为60.21%和47.49%,与开放式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首次发作的精神病患者若能控制好,对其后的控制和治疗是有很大的帮助的[1],但目前国内精神病防治机构的管理模式大多停留在封闭状态,侧重于生物学治疗[2],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从其建设上来,充分表现了让患者的自由、关注患者心理、强调患者自然生活等从人文角度出发的理念,患者处于这种管理模式下,既可以通过球类运动锻炼身体,也可通过阅读和棋牌等陶冶情操,还可从各类活动中增加人与人的交流,并且在药物和思想教育的双重影响下,慢慢恢复患者精神上的问题[3]。
在“以人为本”的治疗模式中,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是符合当今社会这一主题的。
在传统的精神科护理中,护士的基本职责是执行医嘱,看管、照顾患者,而这种被动型护理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无益[4]。
本结果显示,开放组与封闭组的bprs评测分数均下降,说明这两组治疗和护理模式对患者的病情都是有治疗和康复效果的,而开放式组的分数降低率更高,在治疗药物选择相同的情况下,这说明开放式护理管理方式相较传统封闭式是更有促进优势的。
综上所述及表格数据表明:开放式护理管理方式对首发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和增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盖海军,朱志启,吴景欢,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治疗前期间影响因素与临床疗效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7):591-594
[2] 陈永琴,曾俊,杨杰.对首发精神病病人实施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j].2011,25(3):609-611
[3] 巫玟莉,高镇松,陈汉良,等.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的康复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1-3
[4] 蔡海英.开放式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