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分布规律概述

合集下载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第二章气候也与一切自然现象一样,它的分布和变化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异中有同,变中有常,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综合考虑形成气候诸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构成气候差异的基本矛盾,即冷与暖、干与湿以及高气压与低气压的矛盾,并结合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可以把错综复杂的世界气候加以简化和归纳,划分出若干气候型。

具有相同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因而在全球大气环流中所处地位相同的地区,往往属于同一气候型,而各气候型之间的具体界线,则受制于地形等因素。

所谓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直接体现在各气候型排列组合上。

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导致各气候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纬向地带性。

另一方面,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因素,又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气候的纬向地带性,使在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以及由不同地形条件引起的差异,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非纬向地带性。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幅世界气候型分布图式,就是它们对立统一的产物。

一、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按得到的太阳光热的多寡,地球表面被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

一般用最热月均温10℃等温线作为寒带和温带分界线,用最冷月均温18℃等温线作为温带和热带分界线。

温带所跨纬度最宽,高、低纬之间气温差别很大,所以习惯上又在温带范围内进一步划分出亚寒带和亚热带。

前者是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带,后者是向热带的过渡地带。

在每个气候带内,根据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不平衡分布的特点,又进一步划分出各种气候类型。

从世界气候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各大陆气候类型的排列、组合尽管复杂多样,但是纬向地带性规律的烙印仍然清晰可见,从赤道到极地,各种气候类型基本上是按纬度更替的。

在大陆的低纬和高纬地带,气候的纬向地带性表现得尤其明显,因为在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世界上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气候特征。

从人类的视角来看,这些气候类型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还对我们的情感和感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来看热带气候。

这种气候类型广泛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地区,如亚马逊雨林和非洲的赤道地带。

这里的气温高,降雨量充沛,常年高温潮湿的气候为这些地区的植被生长提供了条件。

这些地区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和研究者。

接下来是温带气候。

这种气候类型分布在地球的中纬度地区,如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中部。

温带气候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夏季温暖宜人,冬季寒冷多雪。

这种气候适宜农业生产,许多粮食作物和水果都在这些地区大量种植。

此外,四季的变化也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如滑雪、露营和登山等。

而寒带气候则主要分布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如北极和南极。

这里的气温极低,日照时间短,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限制了植被的生长。

然而,这些地区却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如北极熊和企鹅等适应寒冷环境的动物。

寒带气候也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需要依靠特殊的技能和工具来适应这种极端的气候条件。

还有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等其他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地区,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温暖湿润,适宜橄榄树和葡萄等作物的生长。

高山气候则分布在山脉地区,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气候条件极端,适宜高山植物的生长。

总的来说,世界各地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多种多样。

这些气候不仅影响着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也塑造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气候资源,共同努力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

世界主要⽓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有很多的⾼中同学是⾮常的想知道,世界主要⽓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的,⼩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家有所帮助!世界上有哪些主要⽓候类型有哪些1、热带⾬林⽓候:(热带⾬林在中间,猩猩猿猴最常见)a.分布和成因:地带性分布——⼤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印度尼西亚等。

成因:终年受⾚道低压控制。

⾮地带性分布——远离⾚道的热带⾬林⽓候远离⾚道的地区,只要⽓温、降⽔量等达到⼀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林⽓候。

这样的地⽅在地球上有4处,即⾮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利亚东北部、巴西⾼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成因:①来⾃海洋的信风+ ②地形迎风坡+ ③沿岸暖流除此之外还有⼏内亚湾北岸,虽然与刚果盆地紧密相连,但成因不同。

成因:主要是来⾃海洋的信风带来暖湿⽓流,受地形(⼭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b.⽓候特点:终年⾼温多⾬(2000mm以上)。

c.陆地⾃然带:热带⾬林带d.典型⼟壤:砖红壤e.农业⽣产:⽔稻种植、热带经济作物,随播随收。

2、热带草原⽓候:(热带草原夹两边,狮⼦斑马乐翻天)a.分布和成因:地带性分布——⼤致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如⾮洲中部⼤部分地区,澳⼤利亚⼤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成因:处于⾚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

⾮地带性分布——⾚道地区的热带草原⽓候:“地势⾼”⾚道穿过东⾮⾼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林⽓候,但由于东⾮⾼原地势较⾼,改变了此处的⽓温和降⽔状况,从⽽形成热带草原⽓候。

b.⽓候特点:终年⾼温,有明显的⼲湿季节。

(年降⽔量700-1000mm)c.陆地⾃然带:热带草原带d.典型⼟壤:燥红⼟e.农业⽣产: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麦为主,湿播旱收。

热带沙漠⽓候:(热带沙漠回归线,动物植物死⼀⽚)a.分布和成因:3、地带性分布——⼤致在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陆内部和西岸,如⾮洲北部⼤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利亚⼤沙漠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特点和成因一、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

(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一一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一一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一一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甘共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②风带性质信风一一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一一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一一寒冷干燥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气候类型判断判断气候类型一般分二步走:A.依据气温判断温度带:(月平均气温高于20 C,炎热;低于0 C,寒冷)最冷月>15C――终年高温,为热带的四种气候最冷月>0C --------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o c――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最热月<10 C或终年0C以下一一极地气候B. 依据降水量及季节分配特点确定气候类型:(月降水量少于50mm少雨;大于100mm多雨)全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热带雨林气候(>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夏季多雨,冬季少雨一一热带草原气候(750 —1000mm ;热带季风气候(>1500mr)i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mm,温带季风气候(>400mm 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气候(300—1000mm)全年降水稀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四、气候类型特例A、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一一“来自海洋的信风十山地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图形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和图形
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10、区域:
我国南方地区和xx的分界线。
11、xx和xx的分水岭
12、地形上:
xx与xx中下游xx的分界线。
13、河流:
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无结 冰期、含沙量小。
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1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
半岛、xx)
XX北回归线一30大陆内部、西岸
xx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XX30°一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北纬35°一55°之间的大陆东岸
XX40°一60°大陆西岸
XX40°一60°大陆内部
XX、XX大陆的XX沿岸
XX大陆和XXXX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终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大 终年炎热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
判断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某气候所在的半球,如果
7、8月份气温最高,为xx;如果
1、2月份气温最高,为xx。
第二步:
根据气温曲线中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所在的温度带。(以温定 带)热带型:
最冷月>15C,终年高温。
亚热带型:
最冷月在0C以上,冬xx。
温带型:
最冷月0C以下(温带海洋气候除外,在0C以上),冬冷夏热。
xx。
(5)xx和xx界线:
xx。
(6)xx和xx界线:
xx。
(7)xx和汉水谷地界线:
xx。
(8)xx和xx界线:
xx。
(9)xx和汉水谷地界线:
xx脉。
(10)xx和xx界线: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点、成因表格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特点、成因表格

世界气候类型必背知识提纲(1)二、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具体地区、数值特征、植被类型表三、大气环流对气候类型、特点与分布的影响气候类型成因分布的一般规律气候特征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南北纬10°间全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全年炎热干燥温带海洋气候终年受中纬西风控制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和湿润(全年温和、降水均匀)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与低纬信风交替控制南北纬10°-20°大陆西岸全年高温,夏季多雨(湿季)冬季少雨(干季)地中海气候中纬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受季风环流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与海陆热力性质所形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北纬10°-25°大陆东岸全年炎热,有明显的旱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所形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所形成的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北纬35°-55°大陆东岸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气候类型空间分布模式图1、分布模式法:主要根据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来判断。

附图认识主要气候类型直方图(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是描述不同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定模式或趋势。

这些规律通常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1. 纬度规律:气候类型随纬度变化而变化。

在赤道附近,通常是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气候,向两极方向逐渐变为温带气候,再变为寒带气候。

2. 海洋影响规律:气候类型受海洋影响,内陆地区通常比靠近海洋的地区温度变化更大、降水更少,形成内陆气候。

3. 高海拔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类型也会发生变化。

高海拔地区通常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大,形成高山气候。

4. 大陆性规律:大陆性气候地区通常气温差异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这种规律主要是由于缺乏海洋对温度的调节作用。

5. 气候系统规律:地球上存在多种气候系统,例如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这些气候系统的分布通常与特定的环流系统和地理特征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并不适用于每个具体的地点。

在实际情况中,地理特征、局部气候事件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某些地区出现异常的气候类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

以下是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 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地。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南美洲等地。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如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阿拉伯半岛等地。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如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地。

2. 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如中国、日本等地。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如欧洲南部、北美洲西部等地。

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的南北两侧,如北美洲西南部、澳大利亚中部等地。

3. 温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如中国、日本等地。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如英国、加拿大等地。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大陆内部,如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大陆内部等地。

4. 寒带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如俄罗斯北部、加拿大北部等地。

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等地。

5. 高原和高山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高山地区,如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脉等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