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已排版-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3年广东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全套及答案(含理综、英语、语文、数学)

2013年广东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全套及答案(含理综、英语、语文、数学)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201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全套及答案(含理综、英语、语文、理科数学) 2013.4本试卷共12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I 127 Cl 35.5 Al 27 Ca 40Cu 63.5 Fe 56 K 39 Mg 24 Na 23 Zn 65 Li 7 Mn 5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在高尔基体内转变而成。

“胰岛素原”有86个氨基酸,1条肽链;胰岛素含51个氨基酸,2条肽链。

由此推知高尔基体A.加快了氨基酸的脱水缩合B.促进了限制酶的合成C.参与了肽链的剪切加工D.能独立合成蛋白质2.接近人体的蚊子,可借助汗液散发出的体味寻找适合的部位叮咬。

叮咬部位因释放组织胺而出现红肿现象,并产生痒感。

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下降B.红肿等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C.“汗气”为蚊子传递了物理信息D.产生痒觉的中枢是下丘脑 3.一般情况下,完成下列哪项实验不需要用到氯化钠溶液A.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核酸的分布B.观察藓类叶片中的叶绿体C.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正常形态D.对鸡血细胞中DNA 粗提取 4.有关生物技术的操作过程或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时需要标准显色液 B.可用聚乙二醇促进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融合 C.胚胎分割技术可看做是动物无性繁殖的方法 D.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用于鉴别细菌5.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

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B.细胞Y 的增殖能力大于XC.细胞X 与Y 的RNA 不同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下丘脑垂体6.实验表明,某些“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的活性为正常人的1.5倍。

(文综)2013深圳二模及答案

(文综)2013深圳二模及答案

深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一、单项选择题1.图1为某岛屿等高线图,判断该岛主峰海拔约为A.264m B.362 m C.566m D.768m2.图2是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园区规划图,甲区域最适宜配套布局的是A.人才居住区B.食品加工厂C.长途汽车站D.农产品批发市场3.图3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深圳、梅州、湛江、佛山老年人口比重图,甲乙丙丁中符合深圳情况的是A.甲B.乙C.丙D.丁4.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监测到武汉与厦门的距离出现了缩短变化,其监测采用的技术是A.数字地球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D.全球定位系统5.图4为三峡水库建成前后宜昌水文站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图,判断三峡水库建成后通过宜昌站的水文状况是A.径流季节变化减小B.径流年际变化加大C.年平均径流量加大D.河流含沙量增加6.图5为南美洲沿18°S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海岸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B.乙海岸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C.丙地深居内陆,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草原气候D.甲、乙海岸的气候类型深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完成7-8题。

7.图6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A. 甲B.乙C.丙D.丁8.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A.减少灰霾天气B.减少紫外线辐射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D.消除酸雨危害9.下表是我国某地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判断该时期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B.正处于6月C.白昼逐渐增长D.黑夜逐渐增长10.图7为我国某地不同阶段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市场变化情况,分析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生活习惯B.气候变化C.国家政策D.市场需求11.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2013 深圳二模文科答案地理

2013 深圳二模文科答案地理

2013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综合题
40.
(1)(6分,每空2分)山脉(地形)北气候
(2)(4分,每空2分))乙冬季
(3)(4分,每空2分))矿产品位好(质量好)距离港口近(运费低)
(4)(6分)气候方面: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地中海气候,集中在冬季,夏季缺水(2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2分)。

地形方面:地形起伏大,河流短促,难以蓄水(2分)。

(5)(8分)位于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2分);劳动力廉价,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2分);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2分);政策支持(2分)。

41.
(1)(8分,每空2分))内流减少蒸发下渗
(2)(6分,每空2分))甲丙气候干旱
(3)(6分)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位于冲积扇,土壤肥沃;河流多,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

(每点2分)
(4)(8分)(在山地生态系统)保护森林,涵养水源(2分);(在绿洲生态系统)减少工矿用地和人工林的种植,节约用水(2分);合理规定载畜量(2分);(在荒漠生态系统)退牧还草(2分)。

广东省各地级市2013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精品分类汇编 专题12 以中国地理为背景材料的综合题

广东省各地级市2013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精品分类汇编 专题12 以中国地理为背景材料的综合题

XX省各地级市2013年高考二模地理试题精品分类汇编专题12 以中国地理为背景材料的综合题(2013年XX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40.(28分)我国30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成为了“世界工厂”。

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世界工厂”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挖动”了大半个地球。

(1)在“世界工厂”示意图中,可以增加的区位因素有__①__、__②__、__③__、技术、政策等。

(6分)(2)“世界工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__①__地区,也使__②__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崛起的最重要“生命线”。

(4分)(3)“世界工厂”的形成,使我国人口出现了__①__和__②__的新特点。

(4分)(4)试分析“世界工厂”促使了我国区域间形成哪些协作联系?(6分)(5)中国“挖动”了大半个地球,成为世界碳排放最大的国家。

这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了什么深刻变化?(8分)(5)此问难度较大,容易出现审题不准,对问题“这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了什么深刻变化”中“这”判断不准,“这”是指我国成为世界碳排放最大的国家,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什么影响。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人口迁移、区域经济发展和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此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解题关键是注意审题,抓住并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

(XX省XX市2013届高三4月二模地理试题)41.(28分)XX省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XX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材料二:XX市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全国最大、世界第三,伴生多种稀有金属的钒钛磁铁矿,是著名的钒钛之都。

2010年该市启动了钒钛产业园规划,重点发展钢铁、钒、钛原料、钛白粉、金属钛及伴生产业。

材料三:XX市2000-2010年三大产业统计资料(数据XX市统计局)。

(1)图中XX省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试卷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试卷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高三年级地理试卷本试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11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

读下图,回答 2 题。

1.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C.沿海地区D.内陆地区2.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C. 雪线上升,林线上升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多年平均(1964~ 2011 年)与 2011 年的气候资料数据,回答下面 2 题。

序号项目多年平均数据2011 年数据①年平均气温11. 6℃12. 5℃②日平均气温≥0℃的终止日11月23日12月17日③年降水量633.4mm557. 5mm④春季降水量69. 1mm71. 2mm⑤夏季降水量463.8mm353. 7mm3.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A.红松B.杨树C.樟树D.沙拐枣4.该地区 2011 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夏季风势力更强B.城市为居民供暖时间可能缩短C.春季气温比往年同期偏低D.河流封冻天数变长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分布,箭头表示洋流。

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回答下面 3 题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资源是A.石油、天然气B.煤矿C.雨林D.草场资源6.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A.能源供应紧张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C.全球淡水资源减少D.臭氧层空洞7.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风漂流,向西流,暖流B.西风漂流,向东流,寒流C.秘鲁寒流,向东流,寒流D.西风漂流,向东流,暖流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 2 题。

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地理试卷

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地理试卷

2013年广东省深圳市高考地理试卷选择题: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A. 公转
B. 倾斜
C. 自转
D. 四季变化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公转运动?
A. 公转
B. 倾斜
C. 自转
D. 四季变化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倾斜运动?
A. 公转
B. 倾斜
C. 自转
D. 四季变化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四季变化?
A. 公转
B. 倾斜
C. 自转
D. 四季变化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最大洲际板块?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北美洲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最大洋洲板块?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大洋洲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最大河流?
A. 尼罗河
B. 亚马逊河
C. 长江
D.密西西比河
下列哪个是地球的最高山峰?
A. 珠穆朗玛峰
B. 喜马拉雅山
C. 阿尔卑斯山
D. 安第斯山脉
填空题:
地球的周长约为____公里。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沙漠。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____河。

解答题:
请解释什么是地理经纬度,并简要描述经纬度的作用。

请解释什么是地壳运动,并简要描述地壳运动的类型。

请解释什么是地理气候带,并简要描述地理气候带的特征。

请解释什么是地理人口分布,并简要描述地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请解释什么是地理资源,并简要描述地理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13级地理二诊检测题doc_pdf讲解

13级地理二诊检测题doc_pdf讲解

高2013级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地理部分第Ⅰ卷本卷共11小题。

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咸海(内流湖)原为世界第四大湖,因人类过度利用而迅速萎缩,2014年咸海大部分干涸消失。

图1为咸海区域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11.根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咸海最多的水体是A.地表径流B.地下径流C.大气降水D.冰雪融水2.咸海萎缩后带来的影响是A.灌溉用水减少B.耕地面积增加C.气温日较差增大D.沙尘暴频次降低温哥华是世界最宜居城市之一,1月平均气温为3℃,7月平均气温为17℃。

图2为世界局部地区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3为温哥华附近等温线图。

据此完成3~5题。

图23.温哥华7月的主导风向为图3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4.读图3,温哥华成为加拿大南部冬季暖和城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海陆分布5.图3中能正确表示7月等温线的是A.a B.b C.c D.d改革开放以来,常住外来人口(指非本地户籍却居留于该地半年以上的外来省市人口) 已经成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业人员主力军,下表为“2011~ 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万人)表”。

据此完成6~8题。

年份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城市上海北京37.437.532.9731.634.7228.910.5316-14.773.96.2011~ 2015年期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D.房价上涨过快7.2014年、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是因为上海A.产业结构调整B.生活质量较差C.经济水平下降A.房价上涨速度超越北京C.城市环境质量较北京差B.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北京慢D.周边城市群发展较北京快8.若上海常住外来人口持续下降,下列产业受其影响最大的是A.技术密集型B.劳动力密集型C.资金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2016年3月,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干涸的三角洲比往常提早2个月出现海水入侵现象。

广东省各地级市2013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精品分类汇编 专题09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

广东省各地级市2013年高考地理二模试题精品分类汇编 专题09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

"XX省各地级市2013年高考二模地理试题精品分类汇编专题09 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 "(XX省XX市2013届高三4月二模地理试题)5.广XX处珠江中上游,当地通过退耕还林草、坡地改梯田等措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这可能会导致珠江XX段A.含沙量激增B.径流季节变化减小C.三角洲增长加快D.入XX咸潮危害增大(XX省XX市2013届高三4月二模试题)地理集中度表示产业在区域空间的集聚程度,数值越小,集中度越低,反之越高。

读我国三大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变化曲线图,完成第9题。

9.近30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空间格局呈现的变化是A.三大产业都趋向于集中 B.农业集中度越来越高C.工业布局一直趋向分散 D.服务业总体趋向集聚(XX省揭阳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5.松花江是东北地区一条比较重要的河流,在河流封冻的季节,防汛部门密切注意河流的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A.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C.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XX省揭阳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6.下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研究分析预测2020年年内“日平均24小时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供应情节图”,图中A、B、C、D对应合理的是A.A---风能 B.B---水能 C.C---太阳能 D.D---地热能(XX省XX市2013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6.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根据袭格效据分析,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A.降低单位GDP能耗 B.大力发展新能源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D.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XX省XX市2013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7.我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需要加强监测与预报工作。

这项工作主要使用的现代技术是A.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XX省XX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测评(二))“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命题,其基本理念是:丰富的资源趋于阻碍而非促进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为某岛屿等高线图,判断该岛主峰海拔约为
图 1
A .264m
B .362 m
C .566m D.768m 2.图2是广州市“天河智慧城”园区规划图,甲区域最适宜配套布局的是
图 2
A .人才居住区
B .食品加工厂
C .长途汽车站
D .农产品批发市场
3.图3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深圳、梅州、湛江、佛山老年人口比重图,甲乙丙丁中符合深圳情况的是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图 3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我国科学家利用现代技术监测到武汉与厦门的距离出现了缩短变化,其监测采用的技术是
A .数字地球
B .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
D .全球定位系统
5.图4为三峡水库建成前后宜昌水文站多年月平均径流量图,判断三峡水库建成后通过宜
甲乙丙丁
A.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B.径流年际变化加大
C.年平均径流量加大
D.河流含沙量增加
6.图5为南美洲沿18°S 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5
A .甲海岸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B .乙海岸受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C .丙地深居内陆,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温带草原气候
D .甲、乙海岸的气候类型深受下垫面状况的影响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完成7-8题。

7.图6为2012年欧洲四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其中最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国家是
A. 甲
B.乙
C.丙
D.丁 8.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将有利于
70 °
40 °
50 °
60
°
0太平洋
大西洋
热带沙漠气候
( m 丙


A .减少灰霾天气
B .减少紫外线辐射
C .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D .消除酸雨危害
9.下表是我国某地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判断该时期
A C .白昼逐渐增长 D .黑夜逐渐增长
10.图7为我国某地不同阶段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市场变化情况,分析导致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本地市场 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
图 7
A .生活习惯
B .气候变化
C .国家政策
D .市场需求 11.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和乡镇迁移的空间聚集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城镇化是指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和乡镇转移
B .城镇化会增加城镇数量,扩大城镇规模
C .城镇化会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第一产业的比重
D .城镇化水平越高,城乡间的差距越大
40 题: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摩洛哥区域图(图12)
20406080100
图 12
材料二:中国、美国、摩洛哥三国磷矿资源综合比较(出口运输半径:矿产地离最近港口距
离;矿产品位:指金属矿床和部分非金属矿床中有用组分的富集程度及单位含量。


(1)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主要是该国大部分地区因为的影响很少受到南方沙漠热浪的袭击。

从空间上看,摩洛哥城市主要分布在部地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6分)(2)甲、乙两地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是,该环境问题出现频率最多的季节是。

(4分)
(3)摩洛哥磷矿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是、。

(4分)(4)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该国为合理利用水资源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因。

(6 分)
(5)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8分)
41.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流经河西走廊,最终注入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的居延海。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黑河流域示意图(图9)
材料二: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
图 14
(1)黑河属于_______ 河(内流、外流),该河径流量从中游至下游逐渐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分)
(2)图中甲、乙、丙三区域最可能形成大面积冲积扇的是_______,有大面积沙丘分布的是_______。

造成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

(6分)
(3)分析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6分)
(4)简述为防止黑河流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8 分)
2013 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
40.
(1)(6 分,每空 2 分)山脉(地形)北气候
(2)(4 分,每空 2 分))乙冬季
(3)(4 分,每空 2 分))矿产品位好(质量好)距离港口近(运费低)
(4)(6 分)气候方面: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地中海气候,集中在冬季,夏季缺水(2 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2 分)。

地形方面:地形起伏大,河流短促,难以蓄水(2 分)。

(5)(8 分)位于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2 分);劳动力廉价,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2 分);距离欧洲近,毗邻市场(2 分);政策支持(2 分)。

41.
(1)(8 分,每空 2 分))内流减少蒸发下渗
(2)(6 分,每空 2 分))甲丙气候干旱
(3)(6 分)年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位于冲积扇,土壤肥沃;河流多,地下水丰富,水源充足。

(每点 2 分)
(4)(8 分)(在山地生态系统)保护森林,涵养水源(2 分);(在绿洲生态系统)减少工矿用地和人工林的种植,节约用水(2 分);合理规定载畜量(2 分);(在荒漠生态系统)退牧还草(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