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模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共33页

合集下载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部分试题分析及阅卷情况汇报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部分试题分析及阅卷情况汇报
(1)分析图示车厘子产区病虫害少的自然原因。(6分)
指令词 审设问 限定词
提取加工信息 审分值
分析
车厘子产
中心词
区病虫 害少
[参考自答然案原]因
得天独 厚的位 置
封闭的 环境
①东部有高大山脉,西部为浩瀚海洋•东,部北有部高为大干山旱脉 沙漠,远•夏区离季域其位炎他置热大→干地洲因燥中,;海果环天气境气候封晴,闭性较••西北好部部(为为2分浩干)瀚旱;海沙洋漠 ②地因处果地朗中,海紫气外候线区强(夏季受副热带•远高离气其压他带大的洲控 制),夏季炎热干燥(2分);
10 D 19.5% A(23.2%) B(45.5%) C(6%)
11 D 20.6% A(55.6%) B(11.8%) C(6.1%)
D(16.3%) D(21.3%) D(2.2%) D(15.4%) D(67.5%) D(30.3%) D(4.4%) D(50.9%) D(2.6%) D(19.5%) D(20.6%)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该日光温室前屋面的朝向是
A.正南
B.东南
C.正北
D.西南
14点到20 点冰雾出 现概率低
图4
10题正答率较低 分析:无法联系图文材料。 考查:阅读和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可知:当地设计日光温室是 为了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但更是充 分利用日光 •读图可知:14点到20点冰雾出现概 率低 •联系太阳视运动轨迹得出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部分 试题分析及阅卷情况汇报
目录
试题概况 试题得分情况及错因分析
对二轮复习的教学建议
•Page 2
第一部分 试题概况
试题结构 试题总体特点 试题考查内容

高三地理模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模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模试卷分析高三地理模试卷分析精选篇一:地理一模试卷分析一、试卷的基本特点本套模拟试卷地理分值100分,分为第Ⅰ卷11小题44分,第Ⅱ卷3大题56分。

总体来看和去年一模试题的难易程度大体相当,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覆盖面广,涵盖了大纲中最主要的几大部分,内容没有超出去年《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试题仍以能力立意为主。

(一)一模地理科各模块知识点考查情况统计(二)、试题特点1、通过对各个模块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来看。

卷Ⅰ选择题中,反映自然地理的试题有9题,占36分。

在卷Ⅱ中直接或间接反映自然地理知识的占56分的分值中的44分。

全卷自然地理占80分。

其中考核的内容中,等值线、人口、水文、气候、地质作用等考察内容都属于重点内容。

2、难度适中,试题灵活,侧重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体现了能力的测试。

如第1题、第2题、第6题、第7题等。

这些题目都需要读图获取信息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并不是纯粹的记忆,所以选择题读图是关键。

二、学生答题情况从全年级的得分情况看,学生得分率较低,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从各班得分情况看,平衡班平均得分差异教大。

从各大题得分情况看,36(2)、37(3)题得分率较低。

三、失分情况分析1、读图、分析图的能力不强,不能从图中攫取信息。

分析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与现实进行思考,思考不够全面。

2、基础知识掌握分散:如8—11题源于课本必修1的基础内容,难度小、跨度也不大,但仍有不少学生失分。

由此可以反映出学生平时不注意基础知识的整理、不重视知识体系的构建。

3、答题时规范化的地理语言使用不到位,学生在答题是用词不够规范,不能运用地理术语,没能抓住重点,所以得分不够高。

4、审题能力欠佳:现在的试题绝大多数都以情景材料和图表作为背景,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分析,从所给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但很多学生心情浮躁,往往不能认真地也没有耐心地读完题设,常常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一带而过,没有真正地用心去“审”材料、“读”图表,从所给材料中找出正确答案。

20xx-20xx高三地理一测质量分析

20xx-20xx高三地理一测质量分析

20xx-20xx高三地理一测质量分析20xx20xx高三地理一模考试成绩分析高三地理组高福全一、试卷分析:整套试卷难度适中,选择题材料和图并存,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学生想得分并不容易,主观题仍然以区域图为载体,考察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这就决定了这次考试成绩相对并不理想。

二、成绩的取得:高三地理在这次质量预测考试中一本上线16人,二本上线68人,三本上线177人,专科上线255人,期中分校学生在邹勇、李大民和张秋红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学校下达指标任务只有专科16人、三本2人的情况下,分校在这次考试中,达到二本线1人,三本线11人,专科以上37人的可喜成绩。

在此想对所取得成绩做简单的总结:1、得力于全体高三地理组教师的共同努力。

我们这个5人的团队中,大家年富力强,都很实干。

李大民老师刚从高三下来,给我们组补充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很多上届高三的丰富备考经验。

年轻教师邹勇、张秋红等虚心学习,积极改进,变换教育方式、风格,从而使分校地理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年轻的老教师刘树峰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使所教的班级的成绩再攀新高;宏志班在李大民、刘树峰和我的努力下,也力争上游,再创佳绩。

2、加强集体备课,开展有效教研。

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大家团结一致,分工合作,深入探讨高三有效教学。

每周文科教研时,事先安排一位老师对下一周课进行说课,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后由其他老师进行补充或就一个或几个问题集体讨论。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争取在教学中不留疑点、盲点。

3、认真解读高考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题,把握高考动向。

4、精选练习,加强练习。

平时的教学中基本上是每周一套追踪练习,大多都是各省各校高考模拟题和高考题,在一模考试前让学生做10和11年的一模卷,让学生回归课本,自主复习。

同时我们老师经常征求学生意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调整教学。

5、各位班主任有效的管理是取得成绩的保障。

各位文科班的班主任,进入高三之后,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校为家,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严格要求学生,克服学生在学习中的倦怠心理,兼顾各门学科存在的问题,才使得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高三一模地理质量分析

高三一模地理质量分析

本次省一模考试文综试卷仍采用分科组题方式,依据陕西省高考考试 大纲、考试说明及教学指导意见,在试卷题型、结构、分值、题量等方面 与往次考试和高考基本一致;试题依托教材,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 题,侧重于考查对基础知识和教材主干知识的掌握,同时结合能力要求, 以考查必修内容为主,对选修内容的考查渗透于非选择题中, 联系当前实 际,突显人文学科教育特点。

试题难度较期末试卷有所提高,特特别是客 观题部分。

本套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共 11小题,每题4分, 共44分。

非选择题3个,共56分。

此次考察范围涉及相教版地理必修及选修内容,试题综合性较强。

一.试题、试卷分析 (一)、选择题:1题和2题主要考察气候因素中的水热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题的难度系数为,平均分为,2题难度系数为,。

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图:3题和4题为一题组,以土耳其海峡海底隧道的图文资料为背景, 主要考察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知识。

难度系数分别为和 .学生 的答题情况如下图:选项 人数B 625A 184C 67D 41留空23选项 人数A 822D62留空 24B 16C16笫1题也卷)选择率分析(答案:□D第戈题幺卷)选择率分析(答案:笫3题(A卷)选择率分析(答案选项人数比例%D466B193C130A126留空25第四题学生的得分率为百分之,难度较大。

选项人数比例% C332A277B154D152留空25第4题a卷)选择率分析(答案:o5题和6题以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察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部分知识,属于难点知识,难度系数分别为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选项人数比例% C355B261D226A72留空26笫5题a卷)选择率分析(答案:B)第6题S 卷)选择率分析(答案:A )7题和8题以2006―― 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为背景, 主 要考察人口增长及人口迁移部分知识, 难度系数分别为和,学生答题情况 如 9题、10题、11题为一题组,以北半球某山地南坡和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 拔变化情况的统计图为背景,主要考察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地形因素中的坡 向、海拔对气候因素中的气温、降水及光照的影响。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地理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地理学科试卷分析报告

高中教学联盟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和特点分析1.试卷结构试卷与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1结构相同,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部分包括11个选择题和2个综合题,其中选择题为第1—11题,每题4分,计44分;综合题为第36题和37题,计46分;选修部分共3个综合题,分别是第42题旅游地理,第43题自然灾害,第44题环境保护,要求考生从中任选一题作答,计10分。

2.试卷总体特点(1)注重主干知识考查试题强调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地理过程的考查,让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试题语言简洁,图表清晰,主题突出,设问新颖(2)彰显学科特色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

每组选择题、每道综合题都有图表,图的类型多样,涉及等值线图、坐标图、区域图、等。

试题图表中均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命题者很好地利用地图语言,侧重于图文转换和知识迁移,着重考查我们读图、析图及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试题继续关注热点,关注生活,联系最新重大时事、联系生活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地理学科与时俱进贴近生产、生活的特点,充分体现有用的地理、生活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二、试题分析试卷总体难度适中,难度系数:0.57。

其中客观题第4题,第8题难度较大,主观题第36题主要是自然地理,难度稍大。

但是就整体来说,知识点分布过于集中,人文地理考查偏多,自然地理中的气候部分考查过多。

具体分析如下:第一组题(1-3题)农业问题。

考查了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地区生长周期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农业的发展方向。

其中第1小题难度稍大,主要因为学生未能真正理解热量对冬小麦生长周期(播种到收获)的影响。

第二组题(4-6题)人口问题。

此题组能结合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并且用三条动态曲线表示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变化趋势,比较新颖。

其中第4小题难度最大(难度系数0.19),主要因为学生不懂什么是人口生育惯性(婴儿回声潮),个人认为应该在材料中加以解释说明,这样才能更好的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能力。

高三一模地理质量分析

高三一模地理质量分析

本次省一模考试文综试卷仍采用分科组题方式,依据陕西省高考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教学指导意见,在试卷题型、结构、分值、题量等方面与往次考试和高考基本一致;试题依托教材,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侧重于考查对基础知识和教材主干知识的掌握,同时结合能力要求,以考查必修内容为主,对选修内容的考查渗透于非选择题中,联系当前实际,突显人文学科教育特点。

试题难度较期末试卷有所提高,特特别是客观题部分。

本套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共11小题,每题4分,共44分。

非选择题3个,共56分。

此次考察范围涉及相教版地理必修及选修内容,试题综合性较强。

一.试题、试卷分析(一)、选择题:1题和2题主要考察气候因素中的水热状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题的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及当地的自然地理知识。

难度系数分别为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图:选项人数比例%D466B193C130A126留空25第四题学生的得分率为百分之,难度较大。

选项人数比例%C332A277B154D152留空25选项人数比例%C355B261D226A72留空26选项人数比例%A370C209B171D165留空257题和8题以2006——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为背景,主要考察人口增长及人口迁移部分知识,难度系数分别为和,学生答题情况选项人数比例%C 570B 206A 90D 49留空24CD 1选项人数比例%B 610C 129A 95D 83留空23拔变化情况的统计图为背景,主要考察自然地理要素中的地形因素中的坡向、海拔对气候因素中的气温、降水及光照的影响。

难度系数分别为、、,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选项人数比例%C528B176A126D86留空24选项人数比例%D283B243C198A184留空29BC2CD1选项人数比例%A415D182C163B155留空2536题:本题主要以区域地图及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基本能力。

高三地理一统试卷及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一统试卷及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市一统考试试卷及考试质量分析高三地理备课组一、试卷分析本次命题范围是高考范围,立足于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和运用,考查范围广,命题形式多样,体现新理念,注重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

试题素材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实际,设问角度灵活多样,拓宽思维和知识延伸。

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对学生分析、解决和表述地理问题的方面均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基础扎实,并对知识综合运用,思维要缜密,空间想象、图文转换能力要求高,难度系数较大。

试卷中错误率较高的是选择题第2、9、11题,综合题中得分率较低的是37题,各题均分及得分率如下:二、质量分析本次一统考试文综地理考试成绩最高分79分,最低分26.5分,平均分52.48分。

本次一本划线61分,过一本过线人数40人,比计划上线人数少2人。

目标生一本过线人数只有20人,吻合率低。

其中301班组过线人数20人,目标入围11人;312班组过线人数20人,目标入围9人。

备课组及班组数据如下表:2020年1月高三一统第一批县(市、区)、孝高、县(市、区)一中入围率(%)三、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薄弱许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没有理解透彻,没有记牢,混淆不清,导致基础题失分较多。

2、审题和提取信息能力欠缺。

地理试题背景材料很多来源与生活实际,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课外地理知识面较为狭窄,导致对地理背景材料理解不透,读不懂题目内涵,找不准答题方向。

3、理解综合能运用能力较低本次地理试题综合题的难度较大,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能掌握答题思路,但有些学生根据答题模板生搬硬套,没有结合实际材料灵活运用变通,答题的全面性不够要点缺失,语言描述不够规范。

4、文综试卷答题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由于本次文综试卷地理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先易后难原则把地理题目留到最后才做,导致最后读题及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出现审题错误、图文材料中重要信息忽略答题要点欠缺。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对于高三地理的考试,你做好试卷的分析了吗?通过试卷的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弥补自己的缺点,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是店铺网络整理的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的内容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三地理考试质量分析(一)一、试卷总体评析地理(三明卷)试卷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能力考核目标与试题难度等方面体现《2011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地理)的要求。

试卷的试题重视主干知识普查,强调学科能力与素养,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难度较小,符合第一轮复习的综合考。

本次考试范围包括高中必修1、必修2、必修3以及初中区域地理部分内容。

选修部分未列入考试范围。

1、题目重视基础,区分度不大。

试题呈现形式新颖,情境素材可靠。

选择题的设计注意了同一题组中题目之间的递进;综合题各小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地理思维的逐渐展开和拓展。

试题既有利于考查目标的达成,.突出核心能力,重视学科素养,彰显地理特色2、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核目标与要求。

试题充分运用地理图像语言,考查考生读图、用图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特色。

地理试卷共有8幅图表,包括区域地图、统计图表、专题地图等,试题注重图表的信息承载,要求考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文信息,综合分析、归纳、运用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不回避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

考查的内容涉及地球运动、地形、气候、河流、工业、农业、城市、人口、聚落、海洋表层温度、冰雹灾害、水资源利用等,试题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突出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有机融合,强调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

4、试卷努力落实自主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地理试题设计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迁移知识与学以致用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