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微点作文》第一篇 描写环境,传达情感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语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苏教版七班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你们宠爱在田野中闲逛吗你宠爱农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今日,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一起看看苏教版七班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欢送查阅!苏教版七班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把握局部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教学重难点: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自由发言你们宠爱在田野中闲逛吗你宠爱农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今日,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1.放录音,提要求:留意断句及字的重音,正确把握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的表现等方面说明)(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3.老师供应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料。
4.指导背诵。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1.上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这是一首田原诗的代表作,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
补充介绍五言律诗的根本学问。
四、点拔意境五、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的感情也不同。
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其次课时一、情境导入、情入境1.导语: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2.那么假设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1.与天净沙比照,学习其中的意境仓IJ作。
(引出板书)2.介绍其背景状况,同学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再引:其实在此情景中也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事,_场猛烈的战斗打响了,将军壮士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写作 有感而发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写作有感而发【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1、了解“有感而发”对写作的重要性。
2、体悟生活是我们真情流露、灵魂净化、佳作创写的源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写作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有“感”对写作的重要性。
“感”的来源及获取方法。
【教学法】指导讨论 X文引路【课时】一课时【合作·探究·展示】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军训开始,我们就正式步入到中学的殿堂。
回顾进入文通中学的生活,有的令我们兴奋、激动,有的令我们感慨、沉思,也有的甚至令我们懊恼、后悔,这些点点滴滴的记忆,许多已经在脑海中定格。
今天的作文课就请大家说说开学来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并说出令你心动、难忘的感受。
二、揭题明标:板书:有感而发要求:1、了解“有感而发”对写作的重要性。
2、体悟生活是我们真情流露、灵魂净化、佳作创写的源泉。
3、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三、知识:学生读第一单元后的知识短文《有感而发》。
讨论明确:1、有“感”对写作的重要性;2、“感”的来源及获取方法。
四、训练题目:七年级语文上册30-31页,写作《有感而发》第一题、第二题,两题任选一题,不少于500字。
五、审题指导:第一题:跨进中学大门,每位同学肯定会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自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这些感觉虽很新鲜,但也零碎。
对这些感受,怎样取舍,抓住最主要、最深刻的来写呢?怎么有机、有序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呢?动笔之前,应认真选材,好好构思。
想好写什么,怎么写。
不能把文章写得支离破碎,或者是浮光掠影地搜罗一些材料,加以堆砌。
要确立明确的中心,要有一条便于组织写作材料、便于行文的线索。
第二题:这篇作文的要求明确,要写在爸爸或妈妈过生日那天自己的所思、所为。
思什么,做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写作本文,最大的难处是如何写出新意。
这需要在写作前好好动动脑筋。
(苏教版课程同步辅导)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附范文)

(苏教版课程同步辅导)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指导(附范文)【写作讲坛】所谓的“感”,即作者受眼前的景或事的触动,引发联想,产生出的某种情感。
好文章总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只有打动了自己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唯有如此,这样的文章才能历久弥新。
写好文章的前提是要有“感”。
赵丽宏先生博览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深切地感受到文学就是一扇门,打开它,你就会发现别有洞天的新天地。
无数次凝望夜空,巴金先生浮想联翩,视繁星如亲人如知己。
疾风骤雨,荷叶簇拥红莲,冰心敏锐地感觉到那正是母亲在呵护着自己的孩子。
“感”从何来?1.多阅读,启心智。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你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
2.多观察,获感悟。
《繁星》产生于作者长期的观察,茫茫黑夜中的星星教会他热爱自然,指引他追求美好生活。
3.多揣摩,明事理。
因为生活中常有类似事情的发生,作者才用讽刺的笔调,借“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来表达深刻的事理。
【习作选登】冬天里的春天有人说,冬天是肃杀的、萧条的、光秃秃的。
它既没有春天的鲜花,也没有秋天的硕果,只剩凛冽的北风在肆无忌惮地呼啸着。
可就在这严寒之际,一份炽热的爱就足以融化所有冰雪,温暖整个冬天。
“唰——唰——”接连不断的唰唰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搓了搓快要冻僵的手,顺着声音寻去,原来是妈妈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只见她不停地用手搓着,还时不时地用刷子刷,污渍早就在盆中晕染了一大片。
望着旁边还有几双没洗好的鞋子,我的心不禁一颤:“这么冷的天,妈妈还——”“妈妈,我来帮您吧!哎呀,好冷!”刚一碰到盆中的水,我便连忙缩回了手。
霎时,那股冰冷刺骨的感觉,就像千万根针在扎着我的手,也像无数只蚂蚁在咬我的手。
想着自己那双刚被冰冷触碰的可怜的手,却在无意间瞥见了妈妈那双还浸在盆中正在揉搓衣服的手,我顿时愣住了: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手指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冻疮,经过冷水的浸泡,变得通红通红,显得胖嘟嘟的,有的地方已经裂开,渗出点点鲜红……看着眼前的这双手,我的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辅导第一篇习作微点作文,描述环境,转达情感苏教版

安静,是晴空的那朵浮云——描述环境,转达情感一、方向标学习在写人叙事中恰本地穿插环境描述,加倍生动地转达情感。
培育依照表达情感的需要写景传情的能力。
二、温馨提示本次内容咱们重点探讨依照表达情感的需要,写景传情。
为方便学习,咱们将以“安静,是晴空的那朵浮云”为话题,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同窗们能够在学习本课前成心识地进行学习储蓄。
三、追思热身1.技法预备。
以下几个语段都是从课文中摘选出来的,想一想:其中的环境描述各有何作用?展板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伤。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②还有孤单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样子。
③但现在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小孩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顾,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④我此刻在那里呢?⑤四面都仍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此日空中荡漾了。
③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由打了个寒战。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④可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仍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止境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只是去的地址,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⑤如此,咱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未,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尽管高大,但是很疲,自然不尊重;儿子尽管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多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认真。
仿佛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确实是整个世界。
我的发觉:指津第①②段通过对北京冬季和故乡春天放风筝时的环境的对照,转达了一种无穷悲凉的情感。
第③段写冷冷的月光,转达的是对好朋友万芳反悔后非常悲伤的情感。
第④⑤段写早春在田野散步看到的美好自然环境,转达的是一家三代互敬互爱、和谐温馨的情感。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1-6单元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原创稿,精彩适用)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6单元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原创稿,精彩适用)用心感悟生活以情打动人心——苏教语七上第一单元“有感而发”作文指导江苏吴应海【文题展示】这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有感而发”,要求同学们用心感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去把那些撞击心灵、萦绕不去的事情写进自己的作文,抒发真情实感,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文学即生活,作文即生活,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这一简单的道理,本单元一共选编了五篇文章,《为你打开一扇门》用优美的文字将同学们引进了神奇的文学殿堂,而《繁星》、《冰心诗四首》、《“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寓言二则》则通过不同的文学样式告诉同学们,生活才是作文的唯一源泉。
走进这些美文,我们会感到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走出这些美文,我们则应该向大师学习,用心去观察生活,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作文训练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活,然后以学校或家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作文要做到有感而发,既有文采,又饱含深情。
【思路点拨】这个话题作文,既可写学校生活,也可写家庭生活,这两方面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只要平时注意观察和积累,写作起来并不难。
但要想写出新意,写得波澜曲折,感动人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怎样才让自己的作文与众不同呢?首先可在立意上出新。
一般情况下,写这类作文,大家都会从正面着笔,譬如写新学校、新班级、新老师、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新鲜美好的感受,写父母生日时的欢乐;但你若能反弹琵琶,写新学期生活给自己带来的不适和苦恼,写父母生日时的遗憾、不和谐甚至痛苦,那显然会引人注目。
其次可在文体上标新立异。
这样两篇作文,多数人会写成记叙文,但你若能别出心裁,把自己的经历写成童话,写成寓言,写成戏剧,想想看,结果会怎么样?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但表达效果却会大不相同。
第三可在表达上下功夫。
力求用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的作品语言来打动人心。
一篇文章,就算立意不够高远,构思不够奇巧,但如果在表达上能够精彩纷呈,那同样能成为沙堆中的金子,绿叶里的红花。
七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语文实践活动导学案 苏教版

写作语文实践活动1.学习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了解文学,喜爱文学并逐渐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2.培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重点:掌握有感而发的写作方法;培养对文学的热爱之情。
1.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了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一定有自己的认识。
请写一篇文章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或者从过去自己曾经阅读并喜爱的文学作品中挑选最精彩的一部或一篇。
作品确定后,再根据作品和阅读的感受,写出发言提纲或比较详细的讲话稿(文章);或将相关课文改编成表演剧本;或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或在掌握有关文字、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出一期黑板报;或利用电脑制作相关的课件。
3.评析文章。
我看宋江——读《水浒》有感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水浒》这部惊心动魄的文学名著。
我感动着,为了一百零八将“替天行道”的壮举;我热血沸腾着,为了英雄们的豪迈;我悲叹着,为了好汉们的悲惨命运。
同时,我也疑惑着,这一百零八将的首领宋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我觉得,宋江并不能算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英雄。
他既没有武松打虎、鲁达拳打镇关西的壮举,也没有赫赫的战功,他的声名远扬只在于他具有一个政治家的谋略。
作者让梁山原首领显盖死去,让宋江继位,因为只有他才能“磨得人心一样平”。
这不,连脾气暴躁的“黑旋风”都心甘情愿地叫他哥哥。
宋江将他政治家的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一百单八将上下一心,攻下祝家庄,打败高太尉。
读到这些故事情节,让人不得不佩服宋江的政治家谋略。
但宋江只是一个“偏安”的政治家,他喜欢名正言顺,而不是一辈子窝在梁山当强盗,于是,他选择了接受“招安”,他带着自己的兄弟同方腊残杀,结果好汉们死伤大半。
宋江想过安稳的日子,但是他忽略了他的兄弟们作为英雄好汉的脾气秉性。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苏教版七年级语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为你打开一扇门导学稿第一时学习目标:1、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2、了解学的内容和阅读学作品的意义。
3、体会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学习重点:1、了解学的内容和阅读学作品的意义。
2、品味本优美丰富的语言。
3、拟人手法和对话方式的运用。
学法指导:中学语和小学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让大家进一步的学好中学语,特在此介绍一些学习语的便捷的方法。
1、如何制订语学习计划。
2、如何预习。
3、如何做堂笔记。
几种学习语的方法介绍:圈点勾画法、批注法、质疑发问法。
教学方法:赏读法四、学习过程预习导学亲爱的同学们,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大至国门,小至房门,林林总总,也有神奇的门,如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
一扇陌生的大门,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
门后面永远是那么神秘,那么充满诱惑,当穿过那扇门,你会发现一个新的天地。
同学们,当你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呢?今天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想把我们领进学领域的入口处,揭开学这片神秘的面纱,让我们尽情领略学的无限风光,从而深深地爱上学,做学的忠实读者。
(一)自读,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1.请你用圈点勾画法标出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诠释()裨益()憧憬()广袤()qián移默化()ēi言耸听()(二)结合注释掌握词义,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语境义⒈为你打开一扇门。
()⒉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的门。
()⒊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三)朗读大比拼: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用普通话,读音准确。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朗读比赛。
方法如下: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成员毛遂自荐,在此基础上各推出一名代表参赛。
组织学生评委,确立评分标准,评出优胜者并陈述理由。
教师对未获优胜的同学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大胆展示自我的精神。
3反复诵读第四节,体会语言的优美学习与研讨一、导入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模板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模板你们喜欢在田野中漫步吗?你喜欢农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一起看看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欢迎查阅!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部分重点实词。
2.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文语言的音韵美,体会作者立意行文、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
教学重难点:体会古诗文的意境,加强对诗词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自由发言你们喜欢在田野中漫步吗?你喜欢农村生活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饮酒》,看看他们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二、朗读指导、自由朗读1.放录音,提要求:注意断句及字的重音,正确把握作者的感情。
2.请大家把这首诗朗诵一遍3.提示重点词句。
(1)从诗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可从生活的环境,诗人的表现等方面说明)(2)这一形象表现了他怎样的志趣。
3.教师提供诗人的简介,诗的背景资料。
4.指导背诵。
三、小结转引,学习《次北固山下》1.上面我们学习了陶渊明的《饮酒》,这是一首田原诗的代表作,下面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看他又描绘了一副什么图画。
2.介绍王湾的生平。
补充介绍五言律诗的基本知识。
四、点拔意境五、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大自然的诗,由于诗人所处的位置不同,他们所抒发的感情也不同。
但大自然却都让我们变得心胸开阔,恬适无欲。
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情入境1.导语:一年四季,周而复始,那么四季中的秋季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2.那么假如你正身处于异地,面对此景,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听音乐磁带,借题发挥。
3.即兴创作秋季小诗。
二、指导析读赏析诗歌1.与《天净沙》对比,学习其中的意境仓IJ作。
(引出板书)2.介绍其背景情况,学生再读古诗;体会那种身在异地断肠人的心境,并试着背诵。
3.再引:其实在此情景中也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事,_场激烈的战争打响了,将军壮士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奋勇杀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环境,传达情感一、方向标学习在写人叙事中恰当地穿插环境描写,更加生动地传达情感。
培养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写景传情的能力。
二、温馨提示本次内容我们重点探究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写景传情。
为方便学习,我们将以“平静,是晴空的那朵浮云”为话题,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同学们可以在学习本课前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储备。
三、追忆热身1.技法准备。
以下几个语段都是从课文中摘选出来的,想一想:其中的环境描写各有何作用?展板①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②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②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③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④我现在在那里呢?⑤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③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未,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疲,自然不尊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多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的发现:指津第①②段通过对北京冬天和故乡春天放风筝时的环境的对比,传达了一种无限悲凉的情感。
第③段写冷冷的月光,传达的是对好朋友万芳反悔后无比伤心的情感。
第④⑤段写初春在田野散步看到的美好自然环境,传达的是一家三代互敬互爱、和谐温馨的情感。
由此可见,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环境描写可以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很巧妙地传达出来,更好地为中心服务。
本课我们就以“平静,是晴空的那朵浮云”为话题,探讨借助环境描写传达情感的方法。
(出示课题:平静,是晴空的那朵浮云——描写环境,传达情感)2.知识储备。
小讲座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也叫景物描写,一般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季节、大地山川,日月星辰、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等。
社会环境包括时代特征、社会风俗、风土人情、亭台楼阁、市场商铺、地域风貌等。
环境描写有多方面的作用,如交代背景、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气氛等。
今天我们侧重就记叙文中自然环境描写在传达情感方面的运用做一些探讨。
四、探究实践1.精心选择景物。
要想在环境描写中传达情感,精心选择景物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心情(或情感)必须用恰当的景物来烘托渲染。
比如要传达愁绪,我们选择的景物可以是浓云,可以是衰草,也可以是其他压抑、低沉特点的景物。
平静的心情一般选择清新、淡雅的景物来烘托。
如我们可以用“晴空的那朵浮云”渲染、烘托平静的心情,却不主张用汹涌的洪流、雷鸣电闪、乌云密布的环境描写来表达平静的心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要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平静的心情,除可以用“晴空的那朵浮云”来烘托、渲染外,你还可以选择哪些景物来渲染?我有话说:备案流淌的溪流水中的鱼儿晶莹的露珠枝头的小鸟微风中的垂柳南飞的大雁悠扬的笛声闪烁的繁星圆圆的月亮停歇在荷叶上的蜻蜓含苞待放的桃花蝴蝶在树间花丛飞舞2.抓住景物特征。
景物描写传达情感,选好了景物,就可以对景物进行合适的描写。
描写中要抓住景物的特征,使其和人物的心情、情感相应,这样才能做到情景相生。
比如:要用晴空的浮云来衬托平静的心情,就可以抓住晴空浮云的轻盈、缓缓移动、寂静无声等特点来进行渲染。
小练如果要表达平静的心情,请从下面的景物中选择一个,并说明你会抓住其哪些特点来写,才有助于表现平静的心情。
流淌的溪流水中的鱼儿晶莹的露珠枝头的小鸟微风中的垂柳南飞的大雁悠扬的笛声闪烁的繁星圆圆的月亮停歇在荷叶上的蜻蜓含苞待放的桃花蝴蝶在树间花丛飞舞我有话说:备案流淌的溪流:可以抓住溪流的清澈、流动的轻缓等特点来渲染平静的心情。
枝头的小鸟:可以抓住小鸟或静静地立在枝头,或相依相偎,或在枝头嬉戏的状态来表现平静的心情。
微风中的垂柳:可以抓住柳枝纤细的形态、嫩绿的叶片、轻轻舞动的状态来传达平静的心情。
3.融入情感渲染。
阅读与思考一:精选词语,传达情感。
“平静,是晴空的那朵浮云”。
其实,平静不仅仅是“晴空的那朵浮云”,生活中的许许多多景物都能传达出平静的心境。
下面我们就来训练通过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平静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体会这几段文字是如何表达人物平静的心情的?展板①每当下雨的时候,我总会把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搬出来,依次摆在屋檐下。
雨水落到盆里发出的叮叮咚咚声,院子里的芭蕉叶在雨水的击打下发出啪嗒啪嗒声,偶尔有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再伴上青蛙咕咕的叫声,混合成了大自然美妙的交响乐。
我常常托着腮帮呆呆地坐在屋檐下倾听,觉得世界上最美妙的乐章也不过如此,有时听得痴了,会忘记周围的一切,心中再没有了世间的纷争和烦恼。
(学生作文《故乡的芦苇》)②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躺在凉席上享受着风扇带来的清凉。
迷迷糊糊之际,突然听到了悠扬的二胡旋律,如泣如诉。
这声音把我带到了遥远的童年,不禁让我想起隔壁那个拉二胡的白胡子爷爷。
每天,他都会在自家后面竹林的空地上,拉着二胡,那悠扬的旋律在竹林中传扬开来,和风吹竹叶的沙沙声,小鸟时而清晰、时而低沉、时而婉转、时而高亢的鸣叫声,荣威一体。
这声音让我由迷糊转为清醒。
入夜,雨打竹叶或缓或急的声响也让我更加感到了夜的宁静。
(学生作文《意外弦音》)我的发现:指津第①段精心选择拟声词“叮叮咚咚”“啪嗒啪嗒”“沙沙”“咕咕”,抓住雨落盆里、雨打芭蕉叶、风吹树叶、青蛙的叫声等景物特征,传达出“我”沉浸其中的情感。
第②段用“如泣如诉”“沙沙声”“时而清晰、时而低沉、时而婉转、时而高亢”等词语,写二胡、风吹竹叶声、小鸟鸣叫声、传达出“我“清醒、宁静”的心境。
可见,抓住景物特征,精心选词语进行环境描写,可以将作者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起到很好的渲染情感的作用。
描写景物时可用声、色、味等词语来表达。
我也露一手训练一:用以上学过的“精选词语,传达情感”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环境描写,写一段表达人物平静心情的文字。
备案夏天的池塘是我和伙伴常常光顾的地方。
清晨,荷叶夹杂着露水的清香,弥漫在池塘间。
我们伸手采摘着荷花和莲蓬,将荷花放在鼻子边嗅嗅,那时而清晰、时而朦胧的香气让我们久久不愿意把它从鼻端移开。
到了中午,我们将宽大的荷叶顶在头顶上,看游鱼在荷叶间穿梭,一阵阵的热风不时地吹来,裹挟着禾苗清香的味道、泥土的气息在空气中扩散开去。
这田园醉人的香味,让我们浑身没有了炎热的感觉,有的只是身心的宁静。
(学生作文《夏之韵》)阅读与思考二:妙用修辞,传达情感。
阅读下面语段,体会其传达情感的妙处。
展板①我是个安静的孩子,总是喜欢一个人待着。
我常常躺在屋后的小山坡上,将双手枕在脑后,看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的朵朵白云。
它们它们在天空中悠然地静默着,一团一团的并不喧闹,自然地顺着风儿的方向游动。
四周很安静,我常常向天空伸出手,想要触摸那看上去如棉花糖般柔软的云朵,想象着它们是否也像棉花糖一样有着甜甜的味道。
学生作文《心如云飞扬》②夏天的夜晚,我总是很喜欢待在院子里享受夜色。
夜风清凉湿润,送来蟋蟀的鸣唱、知了的吟诵、草地里各种昆虫发出的音符连缀成篇,回环流转,歌颂着生之喜悦。
还有草木欣长的树叶在风中互相触碰、摩擦,发出飒飒的声音,静静听,似乎藏有拔节生长的细响。
星光下,所有生物都自得其乐,一派生机勃勃。
这真是让人心醉的夜晚,甚至能够让我听见夜风的私语,还有星星的呢喃。
学生作文《望星空》我的发现:指津第①段抓住天空的云朵,用拟人写其“静默”的特点,用比喻写其“柔软”的特点,巧妙地传达出“我”平静的心情。
第②daunting用拟人的手法写蟋蟀的鸣唱、知了的吟诵、夜风的私语、星星的呢喃,表达出“我”宁静的心情。
可见,在自然环境描写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摹,传达情感。
我也露一手训练二:用以上学过的“妙用修辞,传达情感”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写一段表达平静心情的文字。
备案看着宽阔的大街、拔地而起的高楼,我又想到了小时候一个人在小巷中穿行的情景。
巷中矮墙上的青苔有我熟悉的气味,每当我靠近它的时候,潮湿和青涩便会在不经意间飘进我的鼻子,让我的心情一寸寸舒展开来。
转过一个拐角,那里是还未开发的田地,一股泥土的气息迎面扑来,挟带着一丝青草味儿。
一棵高大的紫薇树格外醒目,风轻轻地吹过,满树的紫薇花随风飘落,发出清幽的香味,身处闹市的浮躁逐渐归于宁静。
五、拓展延伸以上我们按照由浅入深的训练层次,以“平静,是晴空的那朵浮云”为话题,逐渐延伸开去,训练了用环境描写传达平静心情的方法,即要做到:选准景物,抓住特征,融入情感。
我们不仅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描写环境,表达平静的心情,也能够来表达欢快、懊恼等心情。
如:表达欢快的心情。
展板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伸展初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每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音乐。
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在亮晶晶的小河边,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快乐地奔跑着,忘情地呼唤着……六、综合练笔用以上学过的“环境描写,传达情感”的方法,以“校园秋色”为题,写一篇作文,请选择恰当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传达对新校园或初中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