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周光理)(二版) PPT

合集下载

食品分析--绪论 ppt课件

食品分析--绪论 ppt课件

光学分 析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
质谱分析法 法、极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放电化学分析法
五、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与采用的 标准
感官鉴定—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分析方 法。
化学分析法—常规分析中大量使用的分析 方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 础,利用较特殊的光电仪器
为食品新资源和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和新 工艺的探索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食用特性:并不是所有能吃的都
是食品
内在特性:使用原料的性质
营养特性:营养素的种类和水平
安全特性:对人体无不良作用
使用性 卫生特性:食品无污染
有效性 结构特性:如包装、大小
食品 经济性
质量 及时性
特性
社会性 气味特性:如香气等
感官特性 可口特性:即口感
英国——BS 日本——JIS 德国——DIN 法国——NF
有关GB :
GB5009.1~GB5009.70—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理化部分)》 GB 4927——2001《啤酒》 GB 4928——2001《啤酒试验方法》 GB 18186——2000《酿造酱油》 GB 18187——2000《酿造食醋》 GB 5009.55——1996《饴糖分析》
* 《工业发酵分析》 天津轻院等编 轻工出版社 * 《食品检验与分析》 黄伟坤等编 轻工出版社 * 《粮油分析法》祁崇喜编 青海人民出版社 * 《AOAC分析法》 美国分析家协会推荐法 * 《GB》
第一章 绪论
一、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作用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
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 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食品分析与检测》课件

《食品分析与检测》课件

介绍食品营养的标准及其评估方法,包括计算法和实验法。
3
食品营养标签的添加与检测
介绍食品营养标签的添加和检测方法,以及其在市场上的重要性。
食品分析与检测的历史
介绍食品分析与检测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历程,解释当今以及未来食品分析 与检测领域的未来趋势。
食品检测的目的
讲解为什么需要对食品进行检测以及其作用和意义,同时探讨高质量的食品 检测对于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性。
《食品分析与检测》PPT 课件
介绍食品分析与检测的定义、历史以及目的,以及本课程主要的学习内容。 欢迎大家收听。
食品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
碳水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介绍不同类型的碳水化合物及其分析方法,包括光 度计法和异构体分析法。
脂肪的分析方法
介绍脂肪的组成及其分析方法,包括提取法和氧化 法等。
蛋白质的分析方法
食品分析的定义
食品分析的含义
解释食品分析的概念以及其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 作用和意义,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食品分析概念的 重要性。
什么是食品测试
通过茶花马拉松等案例,解释食品测试的含义及其 常用的方法,并要求学生能够对食品进行系统的测 试。
食品分析与检测对于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 性
介绍食品分析与检测的重要性及其对于人民健康所带来的现实影响,同时强调保障食品安全的紧迫性,激励大 家积极关注并参与到这一事业中。
兽药残留物的检测方法
介绍兽药的种类、残留物的危害以及检测方法, 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等。
细菌及真菌污染的检测方法
介绍细菌及真菌的种类、污染物的危害以及检测 方法,包括基因检测技术等。
食品中的营养价值评估与检测方法
1
营养成分的评价指标
介绍评价营养成分的指标,包括热量、脂肪酸、钠、膳食纤维等。

《食品分析与检测》课件

《食品分析与检测》课件
5'-呈味核苷酸二钠:同上。
5'-呈味核苷酸二钠三铵盐:同上。
其他增味剂:同上。
其他食品添加剂的分析与检测
甜味剂的检测与测定
如糖精钠、甜蜜素等。采用高效液相 色谱法或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外标 法定量。
乳化剂的检测与测定
如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等。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 。
01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 分析与检测
01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与检测
碳水化合物的分析与检测
碳水化合物的分类
根据分子结构和性质,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
碳水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滴定法、色谱法、质谱法等。
检测注意事项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提取、纯化、测定等环节,以保证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脂肪的检测与测定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 进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和 风险评估的水平。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叔丁基对苯二酚:同上。
没食子酸丙酯:同上。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同上。
着色剂的检测与测定
01
柠檬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 外标法定量。
02
苋菜红:同上。
03
胭脂红:同上。
04
日落黄:同上。
增味剂的检测与测定
01 02 03 04
谷氨酸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 ,外标法定量。
01
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与检测
防腐剂的检测与测定

食品检测技术标准绪论(ppt 27页)

食品检测技术标准绪论(ppt 27页)
当容量瓶和移液管配套使用,只要知道它们之间有确定的比例关系时, 可用相对校准法。例如要求25mL移液管量取液体的体积,恰好是250mL 容量瓶所容纳液体的十分之一,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校准。
将250mL容量瓶洗净、晾干,以配套使用的25 mL移液管按正规操作吸十 份蒸馏水至容量瓶中,如果液面恰好齐容量瓶的标线,说明无误差。如 果不在原标线,可另作一记号,以后使用时只要加液至此记号处,用 25mL移液管取出的溶液恰好等于该容易瓶所含溶质的十分之一。
3.148修约为3.1
75.545修约为76
7.3976修约为7.4
2.455修约为2.5
0.736修约为0.74
8.3560修约为8.4
将下列数据整理为小数点后二位时,应该
3.148修约为3.15
75.545修约为75.54
7.3976修约为7.40
2.455 修约为2.46
4.5.2 在检验方法中,用有效数字来表示取样时所要达到的精密度。
4.5.3 检验时必须做平行试验。
平行试验是: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同时作两份测定。如两份之间偏差不超 过允许范围,说明该样品的测定在精密度方面是可靠的,可将两份测定 结果取平均值;如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则应重作。在食品检验中,偏差 的允许范围通常应小于20%,其计算方法是:
食品检测技术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轻化工程系
第一篇食品的感官检验技术 第二篇食品理化检测技术 第三篇食品微生物检验
绪论
1.食品检测技术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2.食品检测技术的内容 3.食品检验方法及发展方向 4.总则
1.食品检测技术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1.食品检测技术就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 法、检验技术及有关理论的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的学科。

食品理化检验重点复习内容幻灯片

食品理化检验重点复习内容幻灯片

7 干扰成分的去除的主要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章 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
1、掌握恒重、粗蛋白、粗脂肪、总脂肪、复原糖、 膳食纤维、灰分的概念;
粗蛋白:由凯氏定氮法测得的蛋白质称为粗蛋白。 粗脂肪:用有机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直接提取食品
中的脂肪时,因少量脂溶性成分,如脂肪酸、高 级醇、固醇、蜡质、色素等与脂肪混在一起,故 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脂肪称为粗脂肪。 总脂肪:用有机溶剂提取前,先加酸或碱进展处理 ,使食品中的结合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 萃取,这种方法测得的脂肪称为总脂肪。 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和木质素的总和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戊聚糖、果胶物质、
分析方法 〔1〕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响为根底的分
析方法。化学分析法是食品分析的最根本、 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 方法:重量分析、容量分析 〔2〕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是目前开展较快的分析技术,它 是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为根底的分析方 法。 它具有分析速度快、一次可测定多种组分、
第二章 食品样本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3 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样品的 前处理 方法
无机化处理 溶剂提取法
干法灰化
湿法消化 浸提法 溶剂萃取法
蒸馏 法
常压蒸馏法 减压蒸馏
水蒸汽蒸馏
色层分离法 化学分离法 浓缩
吸附色谱分离
分配色谱分离 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磺化法和皂化法
沉淀分离法 掩蔽法 常压浓缩法
减压浓缩法
原那么: ① 消除干扰因素; ② 完整保存被测组份; ③ 使被测组份浓缩,以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主要内容: ①除去非食用局部 ②除去机械杂质 ③均匀化处理
有机溶剂,样品中的水分与参加的有机溶剂组成 二元体系,在低于各组分沸点的温度下进展蒸馏 ,水分和有机溶剂共同蒸出,收集馏出液,根据 水的体积计算样品中水分的含量。 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甲苯和二甲苯等。 蒸馏法适用于含水量较多,又有较多挥发性成分的

食品检测技术-绪论.ppt

食品检测技术-绪论.ppt
食品检测技术-绪论
2021/4/4
参考书
1. 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高向阳编《食 品分析与检验》
2.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谢音、屈 小英编《食品分析》
参考书
食品理化检验学 刘兴友、刁有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
社,2008年第二版 食品安全与品质控制原理及应用 周小理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真正的随机数是使用物理现象产生的:比如掷钱币、骰子、 转轮、使用电子元件的噪音、核裂变等等。这样的随机数 发生器叫做物理性随机数发生器,它们的缺点是技术要求 比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使用伪随机数就足够了。这 些数列是“似乎”随机的数,实际上它们是通过一个固定 的、可以重复的计算方法产生的。它们不真正地随机,因 为它们实际上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但是它们具有类似于随 机数的统计特征。这样的发生器叫做伪随机数发生器。 在真正关键性的应用中,比如在密码学中,人们一般使用 真正的随机数。
2. 如果你做为一名食品检验人员,遇到与三 鹿奶粉类似的事件后怎么办?
3. 你怎么看待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
第一章 食品分析基本知识
2021/4/4
目录
1. 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2. 样品的预处理 3. 分析方法的选择 4. 小结
第一节 样品的采集、制备及保存
采样
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其中一部分来代表被测整体的方法
了食品安全;
3. 食品检验管理部门的玩忽 职守;
4. 食品检验手段的 缺乏…
天天故事会——食品安全
食品分析的主要内容
1. 食品营养成份含量的测定 2. 食品安全检验 3. 食品的物理特性和感官检验 4. 转基因食品的检验 5. 食品掺伪分析
骆驼蜘蛛侠?!!

食品分析与检验讲义

食品分析与检验讲义

《食品分析》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是阐述各类食品中化学组成成分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的一门技术性专业课程。

食品分析-----就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食品分析》课程的内容一绪论二食品分析的基本知识三食品分析的误差与数据处理四食品的感官检验和评定方法五食品的物理检验法六水分和水分活度值的测定七灰分及几种重要矿物元素的测定八酸度的测定九脂类的测定十碳水化合物的测定十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测定十二维生素的测定十三食品中添加剂的测定十四食品中限量元素的测定十五农药、兽药与霉菌毒素残留量的测定十六食品掺伪分析方法简介十七转基因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第一章绪论一、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作用二、食品分析的任务和内容三、食品分析的学习方法四、食品分析的方法选择与采用标准五、食品分析的技术用语的基本规定一、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作用什么是食品安全?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CCFH,Codex Committee on Food Hygiene)对食品安全的定义:所谓食品安全是指消费者在摄入食品时,食品中不含有害物质,不存在引起急性中毒、不良反应或潜在疾病的危险性。

二、食品分析的内容1.食品安全性检食品添加剂限量或有害元素含量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环境污染2.食品中营养组分的检测六大营养标签上注明的营养项目保健食品中的特殊成3.食品品质分析及感官检验食品理化指标食品卫生指标三、食品分析的标准食品分析的分析方法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注意事项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四、食品检验方法的要求食品分析的分析过程食品分析技术用语的基本规定六、哪些因素影响了食品安全?1.生物性危害2.有害化学物质3.物理性污染1.生物性危害:▪ 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昆虫危害。

▪ 微生物危害是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

▪ 猪囊虫病(米猪肉)▪ 神寿螺(广州管圆线虫)2.有害化学物质▪ 包括天然有毒物质(河豚鱼毒素)、环境污染物和天然植物毒素(如马铃薯中的龙葵素)等;▪ 化学污染的造成一般为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金属等。

食品分析与检验说课PPT

食品分析与检验说课PPT

重点内容要求全面深 入掌握,能举一反三 ,熟练解决相关问题
掌握
重要内容要能实践应 应用 用,能根据生产实际
完成项目制定和实施
2、课程目标
熟悉食品 分析与检 验的基本
理论
了解食品 分析检验 领域的新
进展
知识 目标
理解主要的 食品分析检 验方法和技

具备食品检 验工职业技 能考核的应
知要求
课程目标
各种食品检 验的基本能
教材建设
教学团队
实训条件
保障了课程顺利进行,并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1.教学团队Ⅰ
《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课程组现有专兼职教师5人,其中专职教师3人,兼 职教师1人,实训教师1人。
1)学历结构: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人,占75%。
2)职称结构:教授1人,副教授2人,工程师1人,实验师1人。
教学团队Ⅱ
理论课时 实践技能培养
课时
绪论
2
食品样品的采集 与处理技术
1.食品样品的采集及预处理
食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及预处理
2
分析结果误差分析及处理
2
食品质量的感官 检验技术
2.食品感官分析方法
感官检验分析方法
食品的味觉检验
4
2
3.相对密度法
食品物理检验技 术
4.折射法
5.旋光法
食品化学分析 法
6.重量分析法
相对密度法 折射法 旋光法 食品水分测定 食品灰分测定
脂肪测定
2
2
果蔬固形物含量测定
2
2
2
面粉中水分测定
2
2
2
7.滴定法
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食品仪器分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食品分析检验的方法
感官分析法
物理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
食品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法
微生物分析法
酶分析法
1.感官检测法
食品的感官检测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食 品的色、香、味、形、口感等质量特征以及 人们自身对食品的嗜好倾向做出评价,再根 据统计学原理,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的分析检测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般食品感官检验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有视觉检验、嗅 觉检验、味觉检验、听觉检验和触觉检验。
感官检验简便易行、直观实用,具有理化检验和微生 物检验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也是食品消费、 食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简便的 检验方法。如果食品的感官检验不合格,或者已经 发生明显的腐败变质,则不必再进行营养成分和有 害成分的检测,直接判断为不合格食品。因此,感 官检验必须先期进行。
2.物理检测法
食品的物理检验是根据食品的一些物理常数 与食品的组成成分及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 测定的物理量,如对食品的密度、折光度、 旋光度、沸点、凝固点、体积、气体分压等 物理常数进行测定,从而了解食品的组成成 分及其含量的检测方法。物理检验法快速、 准确,是食品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检测方法。
3.化学分析法
4.仪器检测法(物理化学检测法)
根据食品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利用精密 的分析仪器对食品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检测 的方法,是食品分析与检测方法发展的趋势。 食品中微量成分或低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分析常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检测。仪器分析 方法一般具有简便、灵敏、快速、准确等优 点,随着科学技术的的发展,将有更多的新 方法、新技术在食品分析中得到应用,这将 使食品检测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食品的营养成分检验
食品的营养成分检测主要是利用物理的、化学 的和仪器分析的方法对食品中的水分(包括水 分活度)、灰分(无机盐)、酸度、糖类(包括 单糖、低聚糖、总糖及淀粉、纤维素、果胶 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糖)、脂肪、蛋白质、氨 基酸、维生素等成分进行分析检测,评定食 品的品质。
3.食品添加剂检测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中,为了改善食品的感官 性状,改善食品原有的品质、增强营养、提高质量、 延长保质期、满足食品加工工艺需要而加入食品中 的某些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由于目前所使用 的食品添加剂多为化学合成物质,如果不科学使用, 必然会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 使用品种、使用范围及用量均作了严格的规定。因 此,必须对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监督企 业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是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 加剂,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以食品组成成分的化学性质为基础进行的分 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 是食品分析与检验中基础的方法。许多样品 的预处理和检测都是采用化学方法,而仪器 分析的原理大多数也是建立在化学分析的基 础上的。因此,在仪器分析高度发展的今天, 化学分析法仍然是食品理化检验中最基本的、 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四、国内外发展动态与进展
自动
发展方向
快速
微量
四、发展趋势
1、新的测定项目和方法不断出现 2、食品分析的仪器化 3、食品分析的自动化
随着分析科学的不断发展,现代食品检测方法 与技术也不断改进,计算机视觉技术,现代仪 器分析技术,食品物性的力学、声学、电学检 测技术,电子传感检测技术,生物传感技术, 核酸探针检测技术,PCR基因扩增技术,以及 免疫学检测技术等的应用,将为食品营养和食 品安全的检测提供更加灵敏、快速、可靠的现 代分离、分析技术。
第一章 绪 论
二、食品分析检验的内容和范围
感观 检验
营养成 分检验
添加剂 的检验
有毒有害 物质的检

1.食品的感官检验
每种食品都有自身的感观特征,其中色、香、 味、质对食品的可接受性有重要影响。优质的 食品不但要符合营养和卫生的要求,而且要有 良好的可接受性。食品在储藏加工过程中,各 种成分在发生理化性质变化的同时,食品的感 官特性也在发生改变。因此在食品检测中,食 品的感官检验往往是食品检测各项检验内容中 的第一项。经感官检验不合格的食品,即可判 定为不合格产品,不需再进行理化检验。国家 标准对各类食品都制定有相应的感官指标。
4.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 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中产生、引 入或污染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食品中 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是对食品、半成品、原材料和 包装材料中的限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 农药和兽药残留、微生物毒素以及食品生产加工、 储藏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以及食 品材料中固有的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评 定食品的品质,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备注:评价食品的依据
评价一种食品是否是有营养的主要依据:
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维 生素种类、微量元素、微生物种类。
6.酶分析法
酶分析法是利用酶的反应进行物质定性、定量 的方法。酶是具有专一性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用酶分析法进行分析的主要优点在于高效和 专一,克服了用化学分析法测定时,某些共 存成分产生干扰以及类似结构的物质也可发 生反应,从而使测定结果发生偏离的缺点。 酶分析法测定条件温和,结果准确,已应用 于食品中有机酸、糖类和维生素的测定。
目前,在我国的食品分析检测方法中,常 用的仪器分析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1)光学分析法
(2)电化学分析法
(3)色谱法
此外,还有许多用于食品检测的专用仪器, 如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脂肪测定仪、碳水化合 物测定仪、水分测定仪和全自动全能牛奶分析 仪等等。
5.微生物分析法
微生物分析法基于某些微生物生长需要特定 的物质,通过对细菌、病毒进行观测、培养 与检测,来判断微生物的污染程度的分析检 验方法。其方法条件温和,克服了化学分析 法和仪器分析法中某些被测成分易分解的弱 点,方法的选择性也高。 常应用于维生素、抗生素残留量、激素等成 分的分析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