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章 操作系统进程(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 第二章 习题

操作系统 第二章 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用户作业可以通过()方式由用户自己按照作业来进行操作。

A.脱机B.自动控制C.在线处理D.联机处理2.()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专门语言,它由操作系统的专门机制解释处理。

A.C语言B.JCL语言C.Ada语言D.Pascal语言3.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均衡4.终端用户在终端上控制作业的执行要经历四个阶段,最初阶段是()。

A.用户注册B.终端连接C.作业控制D.用户退出5.在下面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小作业,从而提高系统吞吐能力。

A.先来先服务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C.优先数D.响应比最高者优先6.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B.仅限于非特权指令C.仅限于防管指令D.仅限于特权指令7.作业调度算法常考虑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率,为此应()。

A.不让处理机空闲B.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C.使各类用户满意D.不使系统过于复杂8. 分时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的作业通常称为()。

A.后台作业B.长作业C.批量型作业D.终端型作业9.在作业调度算法中,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则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计算时间段的作业优先10.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状态的作业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

A.执行B.提交C.完成D.后备11.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A. 先来先服务B.优先数C.响应比最高优先D.均衡12.()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执行时间13.作业从进入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的时间间隔称为()。

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等待时间D.触发时间二、多项选择题1.响应比最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是()调度算法的折衷。

操作系统 进程习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  进程习题及答案
28.N个进程共享某一临界资源,则互斥信号量的取值 范围为( )。 A:0~1; B: -1~0 ; C: -(N-1)~1 ; D: -(N-1)~0
例1:十字路口问题
在一个只允许单向行驶的十字路口,分别有 若干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车辆在等待通过十字 路口。为了安全,每次只允许一辆车通过。当有 车辆通过时其它车辆必须等候,当无车辆在路口 行驶时则允许一辆车通过。
Var mutex:semaphore:=1
process 1: process 2: begin repeat wait(mutex); 由南向北通过十字路口; signal(mutex); until false; end
begin
repeat wait(mutex); 由东向西通过十字路口; signal(mutex);
16.若信号量的初值为2,当前值为-3,则表示等待进 程有( )。 A.1个 B.2个 C.3个 D.5个 )。
17.P操作可能导致(
A.进程就绪 B.进程结束
C.进程阻塞 D.新进程创建
18.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 A.内存和外存 B.动态和静态特征
C.共享和独占使用计算机资源 D.顺序和非顺序执行机器指令 19.进程从运行状态到等待状态可能是( )。
14.下面关于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进程获得CPU运行是通过调度得到的
B.优先级是进程调度的重要依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C.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其状态变为阻塞
D.在单CPU的系统中,任何时刻都有一个进程处于运 行状态。
15.能转变到其他3种状态的是( )。 A.就绪 B.阻塞 C.完成 D.执行
第二章 习题
1.进程是( )。 A.与程序等效的概念 B.并发环境中程序的执行过程 C.一个系统软件 D.存放在内存中的程序 2.在下列特性中,不是进程特性的是( A.异步性 B.并发性 C.静态性 D.动态性 )。

操作系统第二章习题与解答

操作系统第二章习题与解答

02
03
选择题1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操作系统 的定义,要求考生能够准 确理解并解释操作系统的 基本概念。
选择题2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操作系统 的功能,要求考生能够列 举并解释操作系统的基本 功能。
选择题3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操作系统 的分类,要求考生能够根 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操作 系统进行分类。
填空题析
多做练习题
通过多做练习题可以加深对基 本概念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和技巧。
THANKS
感谢观看
简答题2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进程的状态转换, 要求考生能够简要描述进程的三种 状态转换及其条件。
简答题3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内存管理的方式, 要求考生能够简要比较几种常见的 内存管理方式的优缺点。
04
重点回顾部分
本章重点概念回顾
进程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 行,具有动态性、并 发性、独立性和制约 性。
线程
简答题
题目
简述死锁的预防和解除方法。
答案
死锁的预防方法包括避免循环等待和请求和保持条件 ,即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排序,避免出现循环等 待的情况;同时限制进程对资源的申请,防止出现请 求和保持条件。死锁的解除方法包括回退和记账法, 回退法是指让进程主动放弃已获得的资源,回到之前 的安全状态;记账法是指为每个资源设置计数器,当 出现死锁时,通过调整计数器的值来解除死锁。
线程是进程内的一条 执行路径,是系统进 行调度的基本单位。
死锁
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 进程在执行过程中, 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 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
饥饿
饥饿是指一个或多个 进程无限期地等待, 而得不到所需资源的 现象。
调度算法
调度算法是根据一定 的规则和优先级,将 就绪队列中的进程分 配给处理器进行执行 的算法。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 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 答案

1.P、V 操作是 A 。

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B.两组不同的机器指令C.两条系统调用命令D.两条高级进程通信原语2.设系统中有 n(n>2)个进程,且当前不在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述4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

A.没有运行进程,有2个就绪进程,n 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B.有1个运行进程,没有就绪进程,n-1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C.有1个运行进程,有1个就绪进程,n-2个进程处理等待状态。

D.有1个运行进程,n-1个就绪进程,没有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3.若 P、V 操作的信号量 S 初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 B 等待进程。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4.用 V 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 B 。

A.等待B.就绪C.运行D.完成5.用 P、V 操作可以解决 A 互斥问题。

A.一切B.某些C.正确D.错误6.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 C 为基本单位。

A.程序B.指令C.进程D.作业7.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2)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3)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

(4)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

(5)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8.(A)是一种只能由 wait 和 signal 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A)可用于实现进程的(B)和(C),(B)是排他性访问临界资源。

A:(1)控制变量;(2)锁;(3)整型信号量;(4)记录型信号量。

B:(1)同步;(2)通信;(3)调度;(4)互斥。

C:(1)同步;(2)通信;(3)调度;(4)互斥。

9.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 wait 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A),当其值为(B)时,进程阻塞。

在执行 signal 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为(C),当其值为(D)时,应唤醒阻塞队列中的进程。

操作系统第二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题目

操作系统第二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题目

操作系统第⼆章进程的描述与控制题⽬1-1. 下⾯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 进程执⾏需要处理机C.进程是有⽣命周期的D. 进程是指令的集合【答案】D动态的,有⽣命周期的。

【解析】【解析】程序是指令的集合。

⽽进程是程序的⼀次执⾏,是动态的,有⽣命周期的。

1-2. 分配到必要的资源并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 ()A. 就绪状态B. 执⾏状态C. 阻塞状态D. 撤消状态【答案】B【解析】分配到必要地资源获得处理机时的进程状态是执⾏状态。

1-3.程序的顺序执⾏通常在①的⼯作环境中,具有以下特征②。

程序的并发执⾏在③的⼯作环境中,具有如下特征④。

A. 单道程序B.多道程序C. 程序的可再现性D. 资源共享【答案】①A ②C ③B ④D。

【解析】程序的顺序执⾏通常在单道程序的⼯作环境中,具有程序结果的可再现性特征;程序的并发执⾏在多道程序的⼯作环境中,具有共享资源的特征。

1-4. 下列进程状态变化中,变化是不可能发⽣的A. 运⾏——就绪B.运⾏—— 等待C. 等待——运⾏D. 等待——就绪【答案】C【解析】当调度程序为某就绪状态的进程分配了处理机时,该进程便由就绪状态变为执⾏状态;正在执⾏的进程因等待发⽣某事件⽽⽆法执⾏时,该进程由执⾏状态变为等待状态;当处于等待状态的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时,该进程由等待状态变为就绪状态;正在执⾏的进程如因时间⽚⽤完⽽暂停执⾏,该进程由执⾏状态变为就绪状态。

等待——运⾏不可能发⽣,就绪—— 等待不可能发⽣。

运⾏不可能发⽣,就绪唯⼀的双向箭头是运⾏运⾏——就绪,就绪——运⾏唯⼀的双向箭头是1-5. 当时,进程从执⾏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B. 时间⽚到C. 等待某⼀事件D.等待的事件发⽣【答案】B。

【解析】正在执⾏的进程,如因时间⽚⽤完⽽暂停执⾏,则该进程由执⾏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就绪——运⾏ C. 等待某⼀事件运⾏—— 阻塞 D.等待的事件发⽣等待——就绪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就绪1-6. 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则就绪队列中进程的个数最多为。

操作系统 第二章作业本(含答案)

操作系统 第二章作业本(含答案)

第二章作业第一次作业:1.进程有哪三种基本状态?进程在三种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是什么?答:三种基本状态: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进程调度);(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2.在Linux系统中运行下面程序,最多可产生多少个进程?画出进程家族树。

main(){fork();fork();fork();}答:最多可以产生7个进程。

其家族树为:3.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答:1)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并存放于某种介质上,其本身并不具有运动的含义,因而是静态的;2)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

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没有建立PCB)是不能并发执行的;3)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

凡未建立PCB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4.分析下列代码的功能:答:sleep_on实现进程的睡眠过程;wake_up实现进程的唤醒过程。

第二次作业:1.同步机制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你认为整型信号量机制遵循了同步机制的哪些基本准则?答:同步机制应遵循四个基本准则:a. 空闲让进:当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应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程立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有效地利用临界资源。

b. 忙则等待:当已有进程进入临界区时,其它试图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等待,以保证对临界资源的互斥访问。

c. 有限等待:对要求访问临界资源的进程,应保证在有限时间内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免陷入“死等”状态。

d. 让权等待:当进程不能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时,应立即释放处理机,以免进程陷入“忙等”状态。

操作系统练习题 第2章进程管理

操作系统练习题 第2章进程管理

第二章进程管理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让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 )。

A.并发执行B.顺序执行 C.并行执行D.同时执行2. 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处理器的利用率( )。

A.无改善B.极大地提高 C.降低了D.无变化,仅使程序执行方便3.计算机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

A.缩短了每个程序的执行时间B.系统效率随并行工作道数成比例增长C.提高了系统效率D.使用设备时不会发生冲突4.进程是( )。

A.一个系统软件B.与程序概念等效C.存放在内存中的程序D.执行中的程序5.进程的( )和并发性是两个很重要的属性。

A.动态性B.静态性C.易用性D.顺序性6.已经获得除( )以外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A.主存储器B.打印机C.C PU D.磁盘空间7.在一个单处理器系统中,处于运行态的进程( )。

A.可以有多个B.不能被打断C.只有一个D.不能请求系统调用8.对于一个单处理器系统来说,允许若干进程同时执行,轮流占用处理器.称它们为()的。

A. 顺序执行B. 同时执行C. 并行执行D. 并发执行9.操作系统根据( )控制和管理进程,它是进程存在的标志。

A.程序状态字B.进程控制块C.中断寄存器D.中断装置10.若干个等待占有CPU并运行的进程按一定次序链接起来的队列为( )。

A.运行队列B.后备队列C.等待队列D.就绪队列11.临界区是指( )。

A. 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程序段B.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程序段C.并发进程中用户实现进程通信的程序段D.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12.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P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 )。

A.不变B.加1 C.减1D.减指定数值13.在执行signal操作时,当信号量的值( )时,应释放一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

A.0 B.<0 C.>=0 D.<=014.wait、signal操作必须在屏蔽中断下执行,这种不可变中断的过程称为( )。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答案

操作系统第二章练习答案1.P、V操作是A 。

A.两条低级进程通信原语B. 两组不同的机器指令C.两条系统调用命令D. 两条高级进程通信原语2.设系统中有n (n>2)个进程,且当前不在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述 4 种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

A.没有运行进程,有2个就绪进程,n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B.有1个运行进程,没有就绪进程,n-1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C.有1个运行进程,有1个就绪进程,n-2个进程处理等待状态。

D.有1个运行进程,n-1个就绪进程,没有进程处于等待状态。

3.若P、V操作的信号量S初值为2,当前值为-1 ,则表示有_B等待进程。

A. 0个B. 1 个C. 2 个D. 3 个4.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变为_B_。

A.等待B. 就绪C. 运行D. 完成5.用P、V操作可以解决_A互斥问题。

A. 一切B. 某些C. 正确D. 错误6.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C为基本单位。

A.程序B. 指令C. 进程D. 作业7.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2)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3)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

(4)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

(5)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_8.(A)是一种只能由wait和signal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A)可用于实现进程的(B)和(C),(B)是排他性访问临界资源。

A: (1)控制变量;(2)锁;(3)整型信号量;(4)记录型信号量。

B: (1)同步;(2)通信;(3)调度;(4)互斥。

C: (1)同步;(2)通信;(3)调度;(4)互斥。

9.对于记录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wait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A),当其值为(B)时,进程阻塞。

在执行signal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当为(C),当其值为(D)时,应唤醒阻塞队列中的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进程管理121.操作系统主要是对计算机系统全部 (1) 进行管理,以方便用3户、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的一种系统软件。

它的主要功能有:处理机管理、存4储管理、文件管理、 (2) 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Windows和Unix是最常用5的两类操作系统。

前者是一个具有图形界面的窗口式的 (3) 系统软6件,后者是一个基本上采用 (4) 语言编制而成的的系统软件。

在7(5) 操作系统控制下,计算机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信息并作出响8应。

9供选答案:10(1): A. 应用软件 B. 系统软硬件11C. 资源D. 设备12(2): A. 数据 B. 作业13C. 中断D. I/O14(3): A. 分时 B. 多任务15C. 多用户D. 实时16(4): A. PASCAL B. 宏17C. 汇编D. C18(5): A. 网络 B. 分时19C. 批处理D. 实时20答案:CBBDD212.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的 (1) 系统软件,是 (2) 22的接口。

23在处理机管理中,进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由程序块、 (3) 和24数据块三部分组成,它有3种基本状态,不可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25(4) 。

26虚拟存储器的作用是允许程序直接访问比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它通常使27用 (5) 作为它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28供选答案:29(1): A. 输入和输出 B. 键盘操作30C. 管理和控制D. 汇编和执行31(2): A. 软件和硬件 B. 主机和外设32C. 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D. 用户和计算机33(3): A. 进程控制块 B. 作业控制块34C. 文件控制块D. 设备控制块35(4): A. 运行态转换为就绪态 B. 就绪态转换为运行态36C. 运行态转换为等待态D. 等待态转换为运行态37(5): A. 软盘 B. 硬盘38C. CDROMD. 寄存器39答案:CDADB403.在计算机系统中,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进入内存并运行,这种方法称为41D。

42A. Spodling技术B. 虚拟存储技术43C. 缓冲技术D.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444.分时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C。

45A. 高吞吐率B. 充分利用内存46C. 快速响应D. 减少系统开销475.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是 D。

48A.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B. 增强系统交互能力49C. 为了充分利用主存储器D. 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50间516.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下列 D不属于52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

53A. 程序B. 内存54C. CPUD. 中断557. A不属于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

56A. 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的打印设备57B. 多个用户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并要求同时处于运行状态58C. 一个计算机系统从宏观上进行作业的并行处理,但在微观上仍在串行操59作60D. 多个作业同时存放在主存并处于运行状态618.操作系统的CPU管理主要是解决 C。

62A. 单道程序对CPU的占用B. 多道程序对CPU的占用63C. 多道程序对CPU的分配D. 多道程序或单道程序对CPU的争64夺659.分时操作系统是指 B。

66A. 多个用户分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的某一个终端67B. 多道程序分时共享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68C. 多道程序进入系统后的批量处理69D. 多用户的计算机系统7010. A不是实时系统的特征。

71A. 很强的交互性B. 具有对用户信息的及时响应性72C. 具有很强的可靠性D. 有一定的交互性7311.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操作系统最好是 B 。

74A. 分时系统B. 实时系统75C. 分布式操作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7612. 对处理事件有严格时间限制的系统是 B 。

77A. 分时系统B. 实时系统78C. 分布式操作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7913.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强调吞吐能力的是 B。

80A. 分时系统B. 多道批处理系统81C. 实时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8214.操作系统中,当 B 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83A. 进程被进程调度程序选中B. 时间片到84C. 等待某一事件D. 等待的事件发生8515.进程和程序的根本区别在于 D 。

86A. 是否具有就绪、运行和等待状态B. 是否被调入内存中87C. 是否占有处理机D. 静态与动态特点8816.在单处理机系统中,若同时存在有10个进程,则处于就绪队列中的进89程最多为90C个。

91A. 0B. 692C. 9D. 1093128.下列不属于临界资源的是 A 。

94A. CPUB. 公共变量95C. 公用数据D. 输入输出设备9617.下面关于进程同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97A. 为使进程共享资源,又使它们互不冲突,因此必须使这些相关进程同步98B. 系统中有些进程必须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因此要求各相关进程同99步100C. 进程互斥的实质也是同步,它是一种特殊的同步101D. 由于各进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依从关系,必须要求各进程同步工作10218.若S是P、V操作的信号量,当S<0时,其绝对值表示 A。

103A. 排列在信号量等待队列中的进程数B. 可供使用的临界资源数104C. 无资源可用D. 无进程排队等待10519.信号量S的初始值为8,在S上调用10次P操作和6次V操作后,S的106值为 D 。

107A. 10B. 8108C. 6D. 410920.系统中有两个进程A和B,每个进程都需使用1台打印机和扫描仪,但110系统中现在只有一台打印机和1台扫描仪。

如果当前进程A已获得1台打印机,111进程B已获得了1台扫描仪,此时如果进程A申请扫描仪,进程B申请打印机,112两个进程都会等着使用已经被另一进行占用的设备,则此时两个进程就进入到113了 B状态。

114A. 竞争B. 死锁115C. 互斥D. 同步11621.进程是D。

117A. 一个程序段B. 一个程序单位118C. 一个程序与数据的集合D. 一个程序的一次执行11922. B不是引入进程的直接目的。

120A. 多道程序同时在主存中运行121B. 程序需从头至尾执行122C. 主存中各程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123D. 程序的状态不断地发生变化12423.下面关于进程和程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125A. 进程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程序是代码的集合126B. 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127C. 进程可为多个程序服务,而程序不能为多个进程服务128D. 一个进程是一个独立的运行单位,而一个程序段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运129行单位13024.下面进程状态的转换,不能实现的是 D 。

131A. 运行状态转到就绪状态B. 就绪状态转到运行状态132C. 运行状态转到阻塞状态D. 就绪状态转到阻塞状态13325.下面关于进程控制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134A. 进程控制块对每个进程仅有一个B. 进程控制块记录进程的状态135及名称等136C. 进程控制块位于主存储区内D. 进程控制块的内容、格式及大小137均相同13826.下面关于进程创建原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139A. 创建原语的作用是自行建立一个进程140B. 创建原语的工作是为被创建进程形成一个进程控制块141C. 创建原语不能自己单独执行D. 创建原语都是由进程调用执行14227.进程的同步与互斥的根本原因是 B 。

143A. 进程是动态的B. 进程是并行的144C. 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D. 进程是相互依存的14528.下面关于临界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146A. 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程序是临界区147B. 同时进行临界区的进程必须互斥148C. 进入临界区内的两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时必须互斥149D. 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15029.V操作词V(S),S为一信号量,执行V操作时完成以下操作:S=S+1 151若S>0,则继续执行;若S<0则 C。

152A. 将进程阻塞,插入等待队列B. 将队列中的一个进程移出,使之处于153运行状态154C. 将队列中的一个进程移出,使之处于就绪状态D. 将进程变为挂155起状态15630. 从工作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单用户系统、批处理系统、 B 157和实时系统。

158A. 单机操作系统B. 分时操作系统159C. 面向过程的操作系统D. 网络操作系统16031. 在下列系统中, B 是实时系统。

161A. 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B. 航空定票系统162C. 办公自动化系统D.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16332. 操作系统是一种 B 。

164A. 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165C. 通用软件D. 工具软件16633. 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A 。

167A. 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168B. 提高实时响应速度169C. 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170D. 充分利用存储器17134. 已经获得除C以外的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172状态。

173A. 存储器B. 打印机174C. CPUD. 内存空间17535. 在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称为C。

176A. 共享资源B. 临界区177C. 临界资源D. 共享区17836. 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 B 发生。

179A. 同一时刻B. 同一时间间隔180C. 不同时刻D. 不同时间间隔18137.在单一处理器上,将执行时间有重叠的几个程序称为 C。

182A. 顺序程序B. 多道程序183C. 并发程序D. 并行程序18438.程序运行时,独占系统资源,只有程序本身能改变系统资源状态,这是185指 B 。

186A. 程序顺序执行的再现性B. 程序顺序执行的封闭性187C. 并发程序失去封闭性D. 并发程序失去再现性18839.引入多道程序技术后,处理器的利用率C。

189A. 降低了B. 有所改善190C. 大大提高D. 没有变化,只是程序的执行方便191了19240.在单一处理器上执行程序,多道程序的执行是在 B进行的。

193A. 同一时刻B. 同一时间间隔内194C. 某一固定时刻D. 某一固定时间间隔内19541.在进程通信中,常C通过变量、数组形式来实现。

196A. 高级通信B. 消息通信197C. 低级通信D. 管道通信19842.管道通信是以B进行写入和读出。

199A. 消息为单位B. 自然字符流200C. 文件D. 报文20143.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和资源共享。

202A. 多道程序设计B. 中断处理203C. 程序的并发执行D. 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20444.为了描述进程的动态变化过程,采用了一个与进程相联系的C205系统,根据它来感知进程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