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针孔——涂料弊病(漆病)分析与对策

合集下载

装修施工涂料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装修施工涂料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装修施工涂料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刷痕严重原因分析:1)、选用的漆刷过小或刷毛过硬或漆刷保管不好造成刷毛不齐涂料的粘度太高。

预防措施:1)、根据现场尽量采用较大的漆刷,漆刷必须柔软,刷毛平齐,不齐的漆刷不用,刷漆时用力均匀,动作应轻巧。

2)、调整涂料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3)、用水刷纸轻轻打磨平整,清理干净后,再补刷一边涂料。

2、交叉污染原因分析:1)、施工时未做成品保护或保护不到位。

2)、质量检查不到位,不细心。

3)、逆向施工(如门窗的铰链先安装,后上油漆)。

预防措施:1)、施工前,将所有会产生交叉污染的部位均保护到位,且做到保护严密不遗漏。

2)、质量员检查质量时,加强力度,仔细周到。

3)、加强施工人员的成品保护意识,经常对他们的施工技术、质量意识进行培训。

4)、按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施工(如门窗等,应先油漆后上铰链)。

3、泛白泛碱原因分析:1)、基层潮湿。

预防措施:1)、等基层完全干燥后才可刷乳胶漆。

4、涂膜脱落原因分析:1)、基层处理不当,表面有油垢、水汽、灰尘或化学药品等。

2)、每遍涂膜太厚。

3)、基层潮湿预防措施:1)、基层面应清理干净,砂纸打磨后产生的灰尘也应清扫干净。

2)、控制每遍漆膜的厚度。

3)、使基层干燥后才刷乳胶漆。

5、阴阳角不顺直原因分析:1)、油漆工在阴阳角施工时,没有进行弹线控制。

预防措施:1)、在每个阴阳角施工时,必须先弹线进行控制,同时用靠尺作辅助工具,保证阴阳角顺直。

6、面层不平整(含墙纸)原因分析:1)、基层没找平。

2)、基层已找平,但乳胶漆刷涂不均匀。

预防措施:1)、基层腻子施工后,用3m靠尺先仔细进行检查,保证基层平整后才刷涂料。

2)、刷涂涂料时,均匀涂刷,不遗漏。

7、石膏线条不顺直、接缝高低、表面粗糙原因分析:1)、基层不好。

2)、线条的材料不好或特殊要求定做前没放样。

3)、线条安装的质量差。

4)、油漆工修边不仔细、敷衍了事。

预防措施:1)、基层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线条安装。

涂料缺陷与对策

涂料缺陷与对策

缺陷与对策一、针孔产生原因:1、木材面素材调整不良,材面起毛,填充困难。

2、下涂之干燥不完全,即施与上涂,上涂急速干燥。

3、涂膜中还有尘埃、气泡、油漆粘度过高。

4、涂料与被涂面之温度差异过大。

5、加温干燥时,温度过高,静置时间不够,溶剂未充分挥发。

6、一次厚涂,表面干燥底层仍继续蒸发而突起。

7、使用不良的涂料稀释剂,或错误的涂料稀释剂。

8、反应涂料添加过量的固化剂,或错用固化剂。

9、涂料环境过高,或相对湿度过高。

排除方法:1、素材的调整应彻底完全,砂光达到要求。

2、多次喷涂时,重涂时拉长待干时间,让下层干燥较充分。

3、涂装的作业物应予以彻底清理。

4、被涂物的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同。

5、加热干燥的场合,涂膜的溶剂充分挥发后(静置时间延长)再施工。

6、避免一次过于厚涂,及调整适当的喷涂粘膜,底层与表面干燥一致。

7、使用时确认正确的稀释剂,及选用适当的稀释剂和涂料。

8、按指定的调漆比例正确调漆,并且充分搅拌均匀。

9、改善作业环境,并控制温湿度在适当的条件,或适当的添加慢干溶剂。

二、气泡产生原因:1、木材表面素材导管深,填充困难,发生气泡。

2、使用粘度过高的涂料。

3、喷涂之空气压力过高,涂料混入空气过多。

4、预热(加热干燥)过于激烈,或急剧加热。

5、涂装表面附着油分、灰尘、汗水等,这些不洁物周围集结水分。

6、压缩机及空气管内有水分,或设备发生水溅到作业物上面。

7、大部分与针孔发生原因一样排除方法:1、导管较深的素材事前作填充后喷涂。

2、适当的调整涂料的粘度。

3、调整适当的空气压力,减少空气的混入。

4、加热干燥时,静置时间需控制,充分挥发后施行。

5、涂装表面时注意表面的清洁,避免污染不洁物质。

6、定时泄掉压缩机水分及加装油水过滤器。

7、参考针孔对策。

三、鱼眼、火山口、开花产生原因:1、被涂料物中有水份、油性或油性蜡等。

2、涂料中有水、油份(空压机为主因)3、作业场所被污染,或用油性蜡污染了环境和作业物。

4、使用过多的添加剂,或涂料不良及使用过期的涂料。

常见漆膜弊病及其防治方法

常见漆膜弊病及其防治方法
的逸出。
5、对已产生针孔的漆膜,待其干燥后,用水砂纸轻轻
打磨平整后先局部喷上一道底漆后,再喷上一道面漆。
砂纸纹
面漆涂装或装饰后仍能清楚地见到砂纸打磨纹且影响涂层的外观(光泽、光滑和丰满度)
1、选用砂纸太粗。
2、被涂物表面有较深的划痕或打
磨纹。
1、应按工艺要求选用打磨砂纸,涂面漆前采用500
号-600号耐水性砂纸。
6、环境温度低于10度时,不适宜施工水溶性涂如乳
胶漆。
病态
名称
现象
导致原因
预防措施
针孔
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1、涂料中夹带空气、木材含水率过高。
在刷涂和漆膜干燥过程中所夹带的空气
未能逸出、而在漆膜中形成气泡。气泡
一破即成针孔。
2、木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迁移到漆膜
1、基材处理不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
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
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时导致气泡。
2、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
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3、木材的结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
隙和孔眼等。
4、操作者用手触摸被涂表面而留下油、
汗、指纹、盐碱打磨灰等亲水物质。
5、油漆配比不恰当。
熟练刷涂技巧,留意刷涂涂料的均匀程度,如吸收涂料程度不一的坯底,可先涂刷一层墙底宝,做好底层封闭后再涂刷内墙涂料。注意内墙涂料在涂刷前应充分搅拌,将其色浆分散均匀:如果出现颜色不均匀的现象可重新将内墙涂料刷涂一至二遍,使之颜色均匀。
病态
名称
现象
导致原因
预防措施
起泡
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且其内部充满着液体或气体,也叫鼓泡。起泡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漆膜之间。

涂料弊病及解决方案之一

涂料弊病及解决方案之一

重点推出无溶剂环氧涂料、200℃—800℃有机硅耐高温涂料、重防腐涂料、特种防腐涂料、橡胶类防腐涂料、金属氟碳类涂料、聚氨酯类涂料、环氧地坪涂料、外墙环保涂料等系列产品。

现提供具体产品参数,和施工说明以供参考:在涂料施工中有许多不知道的可能发生的弊病,这些弊病都有其独特的诱发因素,下面将为大家介绍27种弊病的原因、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案。

1、发花--含有多种不同颜料混合物的色漆在贮存或干燥过程中,一种或多种颜料离析或浮出并在色漆或漆膜表面集中呈现颜色不均的条纹或斑点等现象。

原因分析:①颜料分散不良,导致颜料分离;②漆料干燥过快;③表面助剂使用不当。

预防措施:①确保颜料分散良好;②使用慢干溶剂,并确保使用正确稀释剂;③使用防蜡剂或防油剂;④一道施工不可太厚。

2、金属漆发花--特指金属漆在施工时发生金属粉分布或排列不均而导致颜色不均匀现象。

原因分析:①施工走枪不均匀;②喷涂过湿;③使用不良稀释剂;④喷涂气压不对;⑤漆料本身施工性不好。

预防措施:①使用正确的走枪方式和气压;(一般气压稍大、喷幅稍大、走枪快不易发花);②稍微干喷;③使用正确稀释剂。

3、起气泡--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空气或溶剂蒸汽等气体或两者兼有的泡,这种泡在漆膜干燥过程中可以消失,也可以永久存在。

原因分析:①不正确的刷涂方法,或不适于刷涂施工的漆料以刷涂施工;②漆料对底材湿润能力不够,或底材处理不净;③溶剂挥发过快(使用过快稀料或加温过快);④单层施工过厚或(和)每道间隔时间过短;⑤聚氨酯油漆中含有水分;⑥漆在5℃以下施工并干燥也易出现。

预防措施:①严格按说明操作;②底材处理干净;③使用合适的表面助剂;④喷涂湿膜有足够的闪蒸时间,对厚湿膜应有更长的闪蒸时间才能烘烤;⑤烤漆避免在较低温度下施工或(和)干燥。

如需了解具体产品特点、价格和施工工艺请咨询厂家。

公司官网阿里店铺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涂膜常见弊病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涂膜常见弊病的形成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致的观点。

为了研究磷化膜的抗碱性能,为人们提供一种选择阴极电泳涂装前磷化液的方法,日本学者在对锌系磷化膜成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P比概念。

所谓“P”比,即P比=P/(P+H)×100%,其中:P=磷酸锌铁(Zn2Fe(PO4)2·4H2O)的(100)晶面X射线衍射峰强度;H=磷酸锌(Zn3(PO4)2·4H2O)的(020)晶面X射线衍射峰强度。

P和H两种磷化膜成份,在pH值大于11以后的溶解程度相关很大。

(如图所示)。

H成份的溶解度直线上升,而P成份的溶解度几乎没有变化。

根据这一规律,磷化膜的P含量高,即P比值大,磷化膜的抗碱性能就好,在阴极电泳过程中磷化膜的溶解程度就低,与阴极电泳漆膜的附着力就好,耐蚀性就高。

那么,磷化膜的P比应是多少才能满足阴极电泳涂装的需要呢?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P比应大于85%。

其磷化膜的微观结构呈柱状或粒状。

所谓柱状是指磷化膜晶体呈小柱;所谓粒状是指磷化膜晶体呈小圆粒。

这两种晶体磷化膜的共同特点是:膜层薄,重量轻,机械性能好,与漆膜结合力强。

获得柱状或粒状磷化膜的常用方法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选用低锌磷化液,最好是低锌含锰磷化液。

因为这种磷化液所形成的多晶结构复合层,与普通低锌磷化液比较其抗碱性、漆膜附着力、耐蚀性和机械性均更好;②磷化温度在50-60℃。

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P比作为检验阴极电泳涂装前磷化膜质量的唯一标准。

这是因为:①P比是在特定分析条件下所产生的独特X射线衍射强度比率,按照Miawahi的定义,P比值是精密的,不应与从磷化膜中的H和P的实际容量的比相混淆;②磷化液中加入某些元素,如Mn、Ni、Ca等元素也能改善磷化膜的耐蚀性;③磷化方式、槽液温度、槽液变化、促进剂种类及含量等都有可能影响磷化膜耐蚀性;④实践中远有出现磷酸锌膜的抗碱性也良好的现象;⑤高P比磷化膜与阴极电泳涂装后,并不能肯定等于整个涂层就有良好的耐蚀性。

常见漆病简介

常见漆病简介

粉化
原因: ❖过量稀释 ❖低温施工 ❖未使用底漆 ❖底材吸水过快 ❖涂层太薄 ❖劣质涂料
开裂、剥落
预防方法 ❖使用优质涂料 ❖处理好基底,使用好的腻子
处理方法: ❖刷去松脱物,打磨外表,重涂 ❖未上漆的木头,应用底漆打底
原因 ❖过分稀释或涂料过厚 ❖外表处理不当 ❖腻子附着力差 ❖使用劣质涂料 ❖在木头上涂漆,没用底漆 ❖因年代已久老化变脆
❖第一涂未完全枯燥时即覆涂 ❖在沾污的外表上刷漆; ❖稀释剂不合理; ❖涂装体系不合理。
细毛面
粗毛面
预防方法:
❖底材确保平整、粗糙度一致
❖喷涂施工须分隔成块,做好 保护,防止漆雾影响;
❖严格控制稀释比例,均匀涂 装;
发花一
有光漆涂装不均匀,光泽不均;
原因: ❖漆膜厚度不均匀; ❖涂装水平差; ❖稀释比例不一致,稀释剂选用不当 ❖底材平整度太差、粗糙度不均匀; ❖底材吸收能力不同; ❖喷涂未分块涂装,漆雾和接头影响
漆膜弊病
漆膜弊病指涂料施工和形成漆膜后的弊病,主要有: 流平差〔刷痕、接头明显〕、咬底、气泡、针孔、流挂 、失光、 龟裂、起泡、粉化、长霉、泛碱、 起皱、开裂剥 落、褪色、耐污染性差、 发花、 遮盖力差、缩孔、 桔皮、 漆膜泛黄等。
预防方法: ❖严格按产品要求施工 ❖选用优质涂料按施工方法涂装
处理方法: ❖消除粉化原因,采用优质涂料 ❖打磨粉化局部,打底重涂
发白
原因:
施工前底材较潮湿,含水率过高,未及干透就施工完油漆。 未作封闭处理,或底漆一次涂刷过厚;
潮湿天气,环境湿度大,硝基漆等施工时低沸点溶剂挥发快,挥发吸 热,使膜面周围温度下降,湿气凝结于湿膜上使膜面变白。
预防:
1.喷硝基漆时酌加高沸点的环已酮或化白水 2.防止在高湿度施工

油漆弊病处理

油漆弊病处理
-4
BASF Coatings
发花
现象:主要在金属漆表面由于膜厚分配不均等原
因引起的点状/块状分布的油漆外观
原因: 1、由涂料所引起
·蒸发速度过慢溶剂量太多 ·粘度太高 ·油漆稀释剂挥发太慢
2、由作业者所引起
·部分厚涂差异不均 ·喷枪扇面过窄 ·喷枪距离近而速度慢加风压过低 ·喷枪流量设置过高
-5
- 24
BASF Coatings
桔皮
3、其他原因
·Booth温度过高 ·Booth风速过快 ·闪干流平时间过短或过长
重点:
·区分种类-小桔皮与大桔皮
·小桔皮
首先确认吐出量
·大桔皮
确认粘度
- 25
BASF Coatings
浮银
现象:金属漆从清漆层看有铝粉突出的现象,外观上有无数的亮点可见,与溶剂泡、
原因:
1、由涂料所引起
·底漆的遮盖力不足
·底漆过于湿润/干燥 ·底漆配方稳定性不足 ·成品检验标准存在偏差(与实际应用)
2、由自动涂装机所引起
·吐出量过少 ·机器喷涂每枪之间重叠过多/过少 ·喷枪距离过远
3、其他原因
·包装桶内沉淀 ·烘烤不足
·打磨方式不当 ·污染
- 14
BASF Coatings
- 29
BASF Coatings
底漆干燥异常
3、其他原因 · Booth的风速及平衡不恰当 重点: · 手喷修正 · 吐出量修改 · 雾化气压修改
- 30
BASF Coatings
换色污染
现象:换色后前道车所喷涂料残留,污染后道车辆 原因:
1、由涂料所引起 ·涂料设计错误-有些种类的颜料加上静电高压
时,颜料会凝集在高压针上或接地部分,经换色涂装时被带出

涂料病态及应对措施讲解

涂料病态及应对措施讲解

涂料病态及其防治措施涂料含有各种组份,其性能是不够稳定的。

不仅表现在涂料贮存过程中,而且反映在施工前后常会出现某些异常现象,这就是涂料的“病态”。

一个从事涂装工作的现场工艺人员,必须熟知各种漆膜弊病及其预防的方法,才能及时排除生产中出现的涂层质量事故或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各种漆膜弊病的产生,确保产品的涂层质量和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了尽量减少弊病,除正确合理使用涂料外,应严格遵守工艺施工规程。

首先要找出其原因,一般有原料性能、配方设计、制造工艺、储存保管、表面处理、施工技术以及环境气候等。

下面就常见的一些病态及其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涂料在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病态1、混浊:清油、清漆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发现透明度差,混浊现象,就是病态。

如稀释剂选择不当,用量太多或内含水份,往往是造成发浑的原因之一。

由于清漆是胶体状物质,它们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各种成膜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所选的稀释剂溶解差,部分漆料不溶解,就会出现发浑。

如短油度醇酸树脂清漆,仅用200#溶剂汽油稀释就不行。

稀释剂用量过多,会使胶体清漆破坏,析出树脂,轻的发浑,重的还能成白糊浆状。

消除办法可选用适当的溶剂或添加溶解能力强的溶剂。

但已有糊状析出,便不好挽救了。

另外,如果稀释剂中含有少量水分,引起发浊,也比较麻烦。

因此,必须注意稀释剂不应有水分存在。

干料析出,特别是铅干料,也易使透明涂料变浊。

可以用加热方法暂时除去由于铅催化剂引起的混浊,但最好是过滤净化。

如果是混入水分引起的浑浊,或贮存温度太低,油中的腊质在低温中析出,可用加热的方法暂时除去。

2、变稠涂料在贮存过程中粘度逐渐增高,但它须与触变性有所区别,由于溶剂挥发或溶剂使用不当或因氧化聚合等反应使粘度增高的现象称为增稠。

触变则是在静止状态下极像肝化,但一经外力搅拌即可变的活动自如,它是由颜料和体质颜料的膨胀而引起的,这不能说是弊病,而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特征。

用它来防止涂料的沉淀和消除涂刷时产生流挂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装缺陷与对策
涂料的弊病
涂料的弊病是涂料设计、生产制造、运输、贮存、涂装、干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综合体现,根据使用涂料时各种病态出现的先后时期,可将涂料及其涂膜弊病分为三大类:外观弊病:即涂料在生产、运输和贮存的过程中产生的缺陷。

如沉淀结块、混浊、增稠、浮色发花、胶化、返粗等。

涂料过程中出现的弊病:如流挂、咬底、湿膜发白、渗色、起皱、桔皮、针孔、露底、慢干、表干快、光泽不对、跑油、析出等。

干燥后即使用过程中的弊病:如变黄、褪色、脱层、擦伤等。

涂料弊病产生的物理、化学原因
涂料产生弊病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是综合常见的客户投诉,我们可以将涂料涂装产生弊病的原因归结于以下几个大的原因:
涂料的表面张力
涂料成膜物质的相溶性(成膜物质的相溶)
涂料颜填料体系的分散(分散度、稳定性)
涂料的流变性
涂料中反应基团的反应速率
涂料中所用溶剂的挥发速率
涂料中各物质的折光率
成膜物质的交联密度
涂料各组分耐候性
涂膜的结构内应力
涂膜的表面微观结构涂膜的颜色
影响涂料涂膜性能的主要因素
基材与处理
涂料本身品质--配方设计、生产影响
施工工艺--流程、工序验收、管理
施工装备
施工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
施工水平--操作技能、综合素质
涂料弊病的原因查找
具体可从六大方面查找
1. 基材--基材处理是否满足涂装要求。

2. 涂料本身品质--涂料本身及其配套产品质量是否正常。

3. 施工工艺--工艺是否存在质量风险。

4. 施工设备--是否正常。

5. 施工环境--温度、湿度、洁净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

6. 施工水平--操作技能、综合素质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涂料弊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
针孔
针孔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

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微米左右。

针孔的原因
1、底层未完全干透,即施工第二遍。

2、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

3、一次性施工过厚。

4、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

5、固化剂加入量过多。

6、环境温度湿度高。

7、木材含水率高。

8、涂料触变性强,小气泡不能上升到表面消除。

针孔的对策
1、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

2、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

3、油漆的粘度要合适,不要太稠。

4、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涂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um。

5、使用指定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6、不要在问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

7、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