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侵犯财产罪

合集下载

高铭暄《刑法学》(第7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 第二十五章~第三十章【圣才出品】

高铭暄《刑法学》(第7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 第二十五章~第三十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一、概念题1.抢劫罪与抢夺罪(武大2004年研)相关试题:抢劫罪(武大2013年研;人大2006年研)、抢夺罪(人大2003年研)答:(1)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抢劫罪的特征是:本罪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也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强制性行为,且行为人必须当场抢走财物;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公然夺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然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侵犯的客体不同,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2.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西北政法2005年研)、诈骗罪(人大2006年研)相关试题:简述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简答题,武大2013年研)答: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人民警察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1)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共同点①犯罪客体有重合之处。

诈骗罪侵犯的是他人的财产权利,招摇撞骗罪也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

②两者客观方面都使用了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的手段或方法。

(2)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的区别①侵犯的客体不同。

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②犯罪手段不同。

诈骗罪的行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行骗;招摇撞骗罪的行骗手段只能是冒充国家工作人员。

③成立犯罪的标准不同。

诈骗罪的成立必须是行为人诈骗所得的财物数额较大;招摇撞骗罪不要求行为人诈骗所得财物数额多少,只要行为人实施了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行为,原则上便构成犯罪。

350.独角兽法考(刑法)-侵犯财产罪

350.独角兽法考(刑法)-侵犯财产罪

专题十九侵犯财产罪【本讲聚焦】财产犯罪是司法考试的重中之重。

考试时除了反复考查本章犯罪的犯罪构成外,对总则中共同犯罪、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等内容的考查也常常以本章犯罪为背景。

所以,对这些“每个毛孔都滴着分数”的超级犯罪要深入、彻底地掌握。

相似犯罪之间的辨析是本章的重点。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区别、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是必须掌握的。

【目次】考点1 本讲概述考点2 取得型犯罪考点3 毁弃型犯罪考点4 拒绝支付型犯罪【知识点结构】侵犯财产罪的法益刑法上的财物的认定概述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利用意思排除意思死者的占有平和型:盗窃罪违反被害人意志的犯罪暴力型:抢劫罪、抢夺罪转移占有的犯罪欺骗型:诈骗罪利用被害人瑕疵意志的犯罪胁迫型:敲诈勒索罪取得型犯罪具有不法所有侵占罪目的的犯罪职务侵占罪财产犯罪的分类不转移占有的犯罪不具有不法所有挪用资金罪目的的犯罪挪用特定款物罪毁弃型犯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拒绝支付型犯罪:拒绝支付劳动报酬罪相似犯罪的辨析: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抢夺罪与盗窃罪的区别、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盗窃罪与侵占罪的区别考点1 本讲概述一、财产犯罪的法益★★★【知识点讲解】表40 财产犯罪的法益及财产的范围法益:占有合法占有:有所有权的占有和无所有权的占有非法占有:对犯罪所得的占有例外:如果遇到本权者的维权行为,则不再保护非法占有。

财产的范围包括狭义的财物与财产性利益。

【学术争议】财产是否包括财产性利益?例如,为了不归还代为保管的名画,杀死画的主人,能构成抢劫罪吗?(2016年卷四第二题节选)【司法部的答案】关于赵某杀害钱某以便将名画据为己有这一事实,可能存在两种处理意见。

其一,认定为侵占罪与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理由是,赵某已经占有了名画,不可能对名画实施抢劫行为,杀人行为同时使得赵某将名画据为己有,所以,赵某对名画成立(委托物)侵占罪,对钱某的死亡成立故意杀人罪。

侵犯财产罪专题教育课件

侵犯财产罪专题教育课件
A.有意毁坏财物罪 B.盗窃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有意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33
刑法学 — 分论
第二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
题6:王某利用计算机知识获取某企业 上网账号和密码后,以每个100元旳价格出 售上网账号和密码,从中获利5000元,给 该企业造成4万元旳损失。对此,下列哪个 说法是对旳旳 ? ( )
15
刑法学 — 分论
第二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
题3:甲、乙二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
丙从工厂绑架至市郊旳一空房内,将丙
旳双手铐在窗户铁栏杆上,逼迫丙答应
交付3万元旳要求。约二小时后,甲、乙
强行将丙带回工厂,丙从保险柜取出仅
有旳1.7万元交给甲、乙。甲、乙旳行为
构成何罪?(
)
刑法学 — 分论
A.抢劫罪
B.绑架罪
(1)将可移动旳财物,秘密转移到行 为人控制之下,而且脱离财物全部人或 持有人旳控制范围。
(2)经过传播系统加以使用和消耗。
(3)以牟利为目旳,盗接别人通信线
路、复制别人电信码号或者明知是盗接、
复制旳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
22
刑法学 — 分论
第二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
■盗窃罪与有关犯罪旳界线?
(1)盗窃广播电视设备、公用电信设施 价值数额不大,但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属 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旳财物,以致别人因负补偿责任而遭受财
产损失旳?
应以盗窃罪论处。
20
第二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
(2)盗窃信用卡后使用旳?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3)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能够用 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旳其他发票 旳?
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21
刑法学 — 分论
第二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

曲新久《刑法学》(第4版)(复习笔记 第二十四章 侵犯财产罪)【圣才出品】

曲新久《刑法学》(第4版)(复习笔记 第二十四章 侵犯财产罪)【圣才出品】

第二十四章侵犯财产罪一、侵犯财产罪概述1.概念侵犯财产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攫取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2.构成要件(1)客观的构成要件①行为主体。

侵犯财产罪的主体大多为一般主体。

只有职务侵占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为特殊主体。

②行为对象为各种财物。

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各种非法手段侵犯财产法益的行为。

可分为两种类型:a.以各种公开的或者秘密的方法,非法取得公私财物的行为(取得型财产犯罪)。

b.故意毁坏或破坏公私财物的行为(非取得型财产犯罪)。

④行为数额。

除抢劫罪、挪用特定款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外,其他的均为数额犯。

(2)主观的构成要件①侵犯财产罪均为故意犯罪。

②对于盗窃、诈骗等取得型财产犯罪,其成立还必须具备目的要素,即非法占有的目的或牟利的目的。

二、暴力、胁迫型侵犯财产罪1.抢劫罪(1)概念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

(2)构成要素①客观构成要素a.主体为自然人一般主体。

b.行为对象是公私财物和他人的人身。

财物只限于动产。

c.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看护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交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

暴力方法,一般是指当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持有人的人身实施强制,足以使被害人的身体受到强制而处于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状态。

胁迫方法,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进行精神上的强制,使被害人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

其他方法,是指对被害人施以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与这两种方法相似的强制性方法,主要是以用酒灌醉或者药物麻醉的方法,使被害人丧失反抗能力,无法反抗。

②主观构成要素主观构成要素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3)认定①罪与非罪的界限a.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抢劫行为,不应以抢劫罪论处。

b.民事纠纷中强拿或者扣留对方财物,无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不构成抢劫罪。

②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一般的抢劫罪,应以是否实际抢得财物作为认定既遂与未遂的标准,而对人身权利的侵犯,则在量刑时加以考虑。

侵犯财产罪及财务知识分析概述88页PPT

侵犯财产罪及财务知识分析概述88页PPT
抢劫特定财物可能构成其 他罪。
抢劫是双重行为:目的行 为与方法行为。
4、主观方面除具有抢劫的故意外,还要求 具备非法占有财物的目的。
(二)抢劫罪的认定
1、正确区分抢劫罪与非罪的界限
2、相关罪的认定界限
(1)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2)与绑架罪的界限
(3)既遂与未遂的界限
(4)在实行聚众“打砸抢”行为过程中,毁 坏公私财物的,即使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公私财物的所有 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 者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
(1)抢劫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抢劫罪的手段行为表现为使用暴力、胁
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
(3)抢劫罪的目的行为是强行劫取公私财物。
3、主体是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 力的自然人。
对首要分子也应认定为抢劫罪。
(三)事后抢劫的认定
刑法第269条的规定。
3个条件:
1、行为人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罪。 2、必须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3、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 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
实施盗窃、诈骗、抢夺 行为,虽未达到“数额 较大”,但情节严重的, 也适用本条规定,以抢 劫罪论处。
(3)诈骗罪成立要求数额较大。
2、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
占有的目的。
3、诈骗罪的基本构造为:
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对方产 生错误认识——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 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害。 财产损失是否是被害人处分财产的行为所导致的, 这是区分诈骗罪和盗窃罪的关键。
(二)诈骗罪的认定
(三)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第25章之三、诈骗罪PPT课件

第25章之三、诈骗罪PPT课件

.
24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
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惟一情节。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 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1)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 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 失的;(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 造成严重后果的;(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 返还的;(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7)曾因诈 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 严重后果的;(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民事法律行为(买卖、借贷、担保等),把 自己或第三人的财物交给了行为人。这种交 付使受骗者本人或第三人丧失了对财物的占 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12
万某系一物资贸易公司的供销员,得知一大
型商场急需一批长虹彩电投放春节节日市场后, 遂主动找到该商场负责商品采购的经理,谎称 其所在公司有一批积压的长虹彩电,因该公司 急需周转资金组织新的货源,愿以优惠价格出 售给该商场。因该公司的售价的确比市场上的 长虹彩电的价格低,双方遂达成协议。结果, 该商场后来发现买回的“长虹”彩电是假冒产 品,致使该商场组织买回的这批彩电长期积压, 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
第二节 侵犯财产罪分述
三、 诈骗罪
.
1
一、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一)客体特征
(二)客观特征
1.行为人采用了欺骗手段 2.受害人发生了错误认识 3.受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实施了处分财产的行为 4.行为人获取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且数额较大
(三)主体特征

刑法课件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

刑法课件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
• 本罪与盗窃罪、诈骗罪的区别是:(1)侵犯的对象不
同;(2)行为方式不同;(3)犯罪主体不同。
• 本罪与侵占罪的界限是:(1)侵犯的对象不同;(2)
实施行为不同:(3)犯罪主体不同。
• 八、挪用资金罪
•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
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 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 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 活动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
• 二、盗窃罪
• (一)盗窃罪的概念、构成
•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
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有:
• (1)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对象是财物,包
括不动产、动产;有体物、无体物(如,电力、煤气、天然气、 电话号码);公共财产、个人财产;盗窃本人已被司法机关等依 法扣押的财物、或已交付他人合法持有的本人财物,均可构成本 罪侵犯的对象。
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 重的行为。
• 其主要特点是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如
砸毁、撕毁、压坏、或使财物灭失等, 数额较大也是构成要件。

• 十二、破坏生产经营罪
• 破坏生产经营罪,是指以泄愤报复或者
其他个人目的,破坏机器设备、残害耕 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 要注意区分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农药、
• 要注意划清本罪与借贷纠纷的界限。 • 侵占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表示拒绝退还为标准。
• 七、职务侵占罪
•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 大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有:
•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主管、

刑法学练习习题库(分论) - 二十五章起

刑法学练习习题库(分论) - 二十五章起

第二十五章侵犯财产罪一、单项选择题:1.某甲在公共汽车上窃取某乙人民币3000元,下车时被某乙发现,钱被追回,在将其扭送派出所途中,甲猛地将乙推开,钻入一死胡同,被群众抓获,某甲的行为应认定为(B)。

A .构成抢劫罪B.构成盗窃罪C .应以抢劫罪论处D.尚未构成犯罪2.某甲从某医院收费处偷走已盖章的空白收据一本,然后隔一个时期自己填写一定的金额,到本厂会计处报销药费,累计达5000余元,某甲的行为构成了(C)。

A .侵占单位财物罪B .盗窃罪C .诈骗罪D.贪污罪3.某通信建设公司在铺设通讯电缆施工时,当地农民于某乘无人看守之机,切断电缆线 100余米,价值人民币2000余元,并将其中铜芯拿出卖钱。

于某的行为构成(B)。

A .故意毁坏财物罪B.盗窃罪C .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D.破坏生产经营罪4.乙在一饭馆喝酒。

乙自斟自饮,喝得酩酊大醉。

甲见乙身边有一部手机(价值2100元),乃趁机取走,据为己有。

甲的行为(B)。

A .构成抢劫罪B .构成盗窃罪C .构成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5.刘某携10万元现金去外地进货,到了目的地以后,刘某感觉携带现金不安全,于是就把钱交给当地的一个朋友黄某代为保管。

等到刘某要用现金找黄某要钱时,黄某矢口否认收到过刘某的钱,拒不归还该笔现金。

黄某的行为属于(B)。

A .诈骗罪B .侵占罪C .盗窃罪D.民事侵权6.甲乙二人晚上携带匕首潜入某超市准备抢劫,但进入超市后发现值班人员睡熟,于是在没有使用凶器的情况下很顺利地盗得了数额较大的商品,甲乙的行为构成(A)A .盗窃罪B.抢劫罪C.抢劫罪(预备)和盗窃罪D.抢劫罪(既遂)和盗窃罪7.张某乘坐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故意拿出面值100元的假币给司机钱某,钱某发现是假币,便让张某给10元零钱,张某声称没有零钱,并执意让钱某找零钱。

钱某便将假币退还张某,并说:“算了,我也不要出租车钱了”。

于是,张某对钱某的头部猛击几拳,还吼道:“你不找钱我就让你死在车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如果本人的财物处在国家机关、企业事
业单位的管理、使用中,或是处在邮政部门、 运输部门的运输、邮寄的过程中,以及本人 财产处在他人的管理、使用中,可以成为侵 犯财产罪的对象。
案例
行为人因为倒卖假烟,汽车被工商管理局扣
了,他晚上蒙面提着斧头去抢,法院认定为 是抢劫罪。
案例
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
2、客观方面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
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 (1)抢劫的对象是公私财物。 (2)抢劫罪的手段行为表现为使用暴力、胁 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 (3)抢劫罪的目的行为是强行劫取公私财 物。
抢劫罪中的暴力问题。
主要是指对人身实施强烈的打击或者强
制,并且这种暴力是作为抢劫方法暴力, 也就是说是为了排除或者压制被害人的 反抗,以便当场占有财物而采取的,如 果是出于其他目的实施暴力,则不构成 抢劫罪。
(1)抢劫违禁品:抢劫毒品、假币、淫秽物 品等违禁品的,以抢劫罪定罪。抢劫违禁品 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他犯罪的,应以抢劫罪 与具体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 例: 甲抢劫乙的海洛因1000克,而后以2万元的 价格卖给丙,甲成立抢劫罪和贩卖毒品罪, 数罪并罚。
(2)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以
案例
李某因与王某有矛盾,于是纠集张某殴
打王某,在殴打王某的过程中,李某发 现王某腰间别着一部手机(价值1500 元),遂上前抱住被害人的腰,将该手 机抢走。 本案应当如何定性?
暴力的程度
虽然世界各国对暴力的程度有着不同的
规定,但我们认为,只要行为人有抢劫 的意图,并且为了占有财物而对被害人 施加暴力,原则上以抢劫罪论处,但是 轻微的暴力,一般不构成抢劫罪。
本章犯罪可以划分为三类:
1、占有型。具体又包括:公然强取型;
秘密窃取型犯罪;骗取型犯罪;侵占型 犯罪。盗窃罪是“基本型”。 2、挪用型。即以挪用为目的的侵犯财 产罪。如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3、毁损型。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 生产经营罪。
第二节
一、抢劫罪
侵犯财产罪分述
1、2001年5月22日最高法院 《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 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
(一)抢劫罪的概念与构成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
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 财物的行为。 1、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公私财物的 所有权和他人的人身权利。 对于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罪的对象,有 争论:教材认为不应将不动产排除在抢 劫罪的对象之外。

《抢案意见》:抢劫特殊财物的定性


对 象 范 围
财物不包括人的身体本
身,但包括从人的身体 上可分离的部分,如血 液、假牙。
注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无主物不能成为侵犯财产罪的对象, 物主不明的地下埋藏物和隐藏物以及地下的 矿产资源,并非都可以构成侵犯财产罪的对 象。 (2)财物本身具有非法性,也可以成为侵 犯财产罪的犯罪对象,如毒品、淫秽物品等 违禁品,犯罪人持有的赃物等。
暴力方法是否包括故意杀人
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我们认为应当包括故意杀人,为了占有他人
财物而当场杀死被害人的,定抢劫罪一罪。 批复: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 劫取财物的过程中,为了制服被害人的反抗 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论处。为了灭口而 故意杀人的,数罪并罚。
多 选
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2005年试卷
案例
甲因一桩民事诉讼案,货车被扣押于法院操
场,既影响运营又因日晒雨淋有报废之虞, 故一再请求法院速决其案,未果。于晚间将 车盗走,并于第二日电话告知案件承办人。 甲是否构成盗窃罪?
分析
甲没有非法占有意图,不成立盗窃罪。但该
行为触犯非法处置扣押财产罪。
案例
甲找乙讨债多年未果,乙总是避而不见,某
例证
1、甲盗窃乙非法持有的海洛因,价值较大。
甲构成盗窃罪。 2、甲发现乙的汽车是盗窃所得(赃物),认 为不义之财可取之而将乙持有的赃车窃取, 甲成立盗窃罪。
2007年司考单选题
16.陈某向王某声称要购买80克海洛因,王某便从外地购
买了80克海洛因。到达约定交货地点后,陈某掏出仿真手枪 威胁王某,从王某手中夺取了80克海洛因。此后半年内,因 没有找到买主,陈某一直持有80克海洛因。半年后,陈某将 80克海洛因送给其毒瘾很大的朋友刘某,刘某因过量吸食海 洛因而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王某虽然是陈某抢劫的被害人,但其行为仍成立贩卖毒 品罪 B.陈某持仿真手枪取得毒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不属于 持枪抢劫 C.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被抢劫罪吸收,不 另成立非法持有毒品罪 D.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导致其过量吸食进而死亡的行为, 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D
【解析】王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王某以贩卖毒品的故
意,实施了贩卖毒品的行为,理当构成贩卖毒品罪。王某被 陈某抢劫毒品的结果只是使得王某没有收到贩卖毒品的对价, 并不妨害王某构成贩卖毒品罪。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仿真手枪不属于“持枪枪支”中的枪支,选项B的说法是正 确的。 陈某抢劫毒品后持有该毒品的行为,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 在我国主要表现为吸收犯。本案中陈某抢劫行为吸收了非法 持有枪支的行为,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正确的。 选项D实际上是通过分则进一步考察总则的“实行行为”的 概念。所谓“实行行为”是指对法益具有紧迫性、具体危险 的行为。陈某将毒品送给刘某的行为并没有紧迫的、直接的 引起刘某的生命危险,因此,陈某的行为不构成过失致人死 亡罪。
提出借用摩托车,李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 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王某家无 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 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 瞒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王某于是给付李 某摩托车款4000元。后李某恐事情败露,又将摩托 车偷偷卖给丁某,获得款项3500元。 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日甲到乙家讨债不成,怒而带人搬乙家中电 器家具等值钱物。乙妻小阻拦,甲命人将他 们捆绑置于一边。 问:甲是否构成抢劫罪?
分析
法院判决构成非法拘禁罪,不构成抢劫罪。
客观方面必须实施了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或者
非法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少数是特殊主体。 皆为自然人犯罪。 主观方面是故意,多数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从第
263条至276条,共14个条文,共计有13个罪 名
本 章 各 罪
破 坏 生 产 经 营 罪
故 意 毁 坏 财 物 罪
敲 诈 勒 索 罪
挪 用 特 定 款 物 罪
挪 用 资 金 罪
职 务 侵 占 罪
侵 占 罪
聚 众 哄 抢 罪
抢 夺 罪
诈 骗 罪
盗 窃 罪
抢 劫 罪



二第61题) 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 B.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后取走其 财物 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 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 D.甲实行抢劫罪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 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抢劫罪的构成要件,尤其是暴力的程
度、使用暴力的时间以及使用暴力的目的。200 1年5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 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指出:行 为人为劫取财物而预谋故意杀人,或者在劫取财物 过程中,为制服被害人反抗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 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 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根据本司法解释,本题很容易就作出准确判断。本 题A项要注意是杀死仇人,显然行为实施杀人的目 的是为了报仇,而不是为了劫取钱财。
抢劫罪定罪。但行为人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 赢赌资为抢劫对象,一般不以抢劫罪定罪处 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 处罚。 (3)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 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一般不以抢劫罪 定罪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 关规定处理。教唆或者伙同他人采取暴力、 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 可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本题答案:B C
胁迫方法
行为人为了使被害人不敢反抗,以便当
场占有财物,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
案例
1、某人在商场里突然大叫:“有炸弹!”吓得许
多人丢下财物四散奔逃,该人乘机掠走财物。 2、巫婆某甲利用某乙的迷信思想,胡说乙家中了 邪气,不除邪气用不了多久乙家就得死人。并说如 果乙愿出1000元钱,她可以帮助请仙为其除邪气, 乙很害怕,遂答应甲的要求。 以上二例引起他人恐惧,但不构成抢劫罪。行为人 不是以自己将要实施的侵害行为恐吓他人。


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 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具体来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的犯罪行为。 实施上述三种行为,即使未达到“数额较大”的要 求,情节严重的,也构成抢劫罪。 如果盗窃、抢夺财物数额不够较大,暴力、威胁情 节轻微的,只能认为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 不认为是犯罪。
分析
盗窃罪。
但是,如果有证据表明行为人没有非法占有
意图的,不成立侵犯财产罪。 例如,债权人强扣强拉债务人财物的,合同 一方当事人依约交付货物后另一方当事人违 约拒不支付货款,付货方担心对方赖账而强 拉回已付货物的。但是如果使用的方式方法 违法,如扣押人质、侵入住宅、伤害他人, 不排除可构成侵犯人身的犯罪。
案例
甲入户盗窃,窃取几件衣物(价值200余元)
后被发现。事主急忙抓捕,甲把事主打倒在 地,一顿拳脚,把事主打成轻伤。 行为人盗窃数额虽然不够较大但是使用暴力, 情节严重,认定构成抢劫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