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盐岩储气库发展必要性浅析

合集下载

盐穴储气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盐穴储气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盐穴储气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盐穴储气库是一种重要的储气设施,用于将天然气储存在盐穴中,以满足能源需求的变化和应对紧急情况。

在当前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盐穴储气库的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盐穴储气库的现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盐穴储气库在能源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平衡天然气的供应和需求,使市场稳定,并解决使用天然气时的峰谷差。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盐穴储气库的建设和更新。

然而,全球范围内的盐穴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少数地区拥有适合储气库建设的盐穴。

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现有盐穴资源,提高盐穴储气库的储气能力和可靠性。

未来,盐穴储气库的发展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由于能源转型的推进,天然气需求将呈现出较强的增长态势。

因此,储气库需要提高储气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储气技术的出现将改变盐穴储气库的设计和运营方式。

例如,压缩储气技术和液化储气技术的发展将使盐穴储气库更加灵活和高效。

此外,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也将带动盐穴储气库的需求增长。

在政策层面上,各国政府将继续制定和完善盐穴储气库相关的政策和规范。

这些政策将鼓励投资者参与盐穴储气库的建设,并为储气库的运营提供支持和保障。

政府还将推动国际合作,共享盐穴储气库技术和经验,提高全球盐穴储气库的整体水平。

另一个重要的未来趋势是盐穴储气库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储气库的环保性能将成为建设和运营的核心要求。

盐穴储气库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减少天然气泄漏和对地下水的污染。

同时,储气库也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利用储气库的储气能力来储存太阳能和风能,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另外,数字化技术在盐穴储气库的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和管理储气库的运行情况,提高储气库的安全性和效率。

此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应用可以优化储气库的运行策略,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

水平盐岩储气库长期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水平盐岩储气库长期稳定性分析及评价

水平盐岩储气库长期稳定性分析及评价水平盐岩储气库长期稳定性分析及评价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储气库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储存手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平盐岩储气库由于具有储层稳定性好、气密性高、容积大等优势,在油气储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长期稳定性是任何储气库设计与应用的重要考虑因素。

本文将对水平盐岩储气库的长期稳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水平盐岩储气库的长期稳定性分析1. 盐岩的特性水平盐岩是一种由固化盐水形成的地质层,其特点是结构致密、可塑性高和渗透性低。

这些特性使得盐岩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和稳定性,适合做储气库。

2. 地层应力和岩石力学特性水平盐岩地层的应力状态是决定储气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水平盐岩处于三向压应力状态,优势应力方向垂直于盐层倾角。

在长期作用下,地层应力会引起岩石变形和破裂,可能导致储气库的漏气或坍塌。

3. 盐岩岩石力学参数为了评估水平盐岩储气库的稳定性,需要研究盐岩的岩石力学参数。

一般包括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变形模量等。

这些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室内实验和地质勘探技术得到。

4. 盐岩层结构变形长期储气过程中,由于盐岩的可塑性和强度变化,容易出现层间滑移、盐圈蠕变等结构变形。

这些变形对储气库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5. 周边地质应力影响水平盐岩储气库的长期稳定性还受到周边地质应力的影响。

周边地质应力的变化可能导致储气库的应力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储气库的稳定性。

三、水平盐岩储气库长期稳定性评价1. 评估指标针对水平盐岩储气库的长期稳定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盐岩层的结构变形情况、岩石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地质应力的影响等。

同时,评价指标还应包括盐岩层的气密性、容积损失、漏气风险等。

2. 评价方法可采用野外观测、地质勘探、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水平盐岩储气库的长期稳定性评价。

通过采集现场数据和模型分析,可以得出储气库的变形情况、储气能力和安全性等评估结果。

3. 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长期稳定性评价结果,应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确保水平盐岩储气库的安全稳定运营。

盐穴储气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盐穴储气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B第年誉煤气与热力GAS&HEAT Vol.39No.6 Jun.2019盐穴储气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门吉(中交煤气热力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26)摘要:经过逾10a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选址和评价、老腔改造、造腔、注采运行监测等一系列特色技术。

介绍高精度三维地震解释、含盐地层岩性识别和层次分析法技术,井筒改造和形状改造技术,造腔优化设计、造腔过程监控、夹层处理和天然气回溶腔体修复技术,腔体变形监测、腔体泄漏监测、腔体垮塌及裂缝监测、地面沉降监测、温度、压力和流量监测技术。

列举盐穴储气库在气源保供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盐穴储气库;选址和评价;老腔利用改造;造腔;注采运行监测中图分类号:TE82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4416(2019)06-0B04-04盐穴储气库是将天然气储存在人工融盐后形成的腔体中的一种地下设施,因其具有密封性好、渗透率低、塑性变形及自动愈合能力强等特点'1(,是集季节调峰、事故应急供气、国家能源战略储备等功能一身的能源基础设施。

盐穴储气库的建设是一项的性工程,需要学合攻关才能完成。

我国盐穴储气库的建设克服库地质条件,有成功的,有成熟的技术等,10a的研究,在设过程中形成和评价、老腔用、造腔技术、注等一特色技术。

200811,储气库供气,在气源供中发要的作用。

盐穴储气库之后,为的天然气储备和应急要,我国的地设盐穴储气库。

2国用盐穴储气库的2050,一盐穴储气库建成于1963,,国和国等国家地下储气库的研究,和天然气储备体系,是在盐中方:成地下储气库的国家。

其后该项技术在和广,法国、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相成盐穴储气库。

截20187,范围内共有13国家着95座盐穴储气库,其中美国、德国、是拥有盐穴储气库的国家,范围内盐穴储气库数量占各类储气库总数量的比例为13.9%[2]o国内盐穴储气库从2003年开始起步,通过逾10a建设实践,已成储气库2座,“十三五”规划建设盐穴储气库3座。

盐穴地下储气库在我国的发展动力和趋势

盐穴地下储气库在我国的发展动力和趋势
00Y NF I ORMATl ON
能源 与环境
盐 穴 地 下 储 气 库 在 我 国的 发 展 动 力和 趋 势
房维龙 屈丹安 ( 中石油 集团西气东输 管道公司 天 津 1 0 2 ) 7 4 0
毒 : 喜 摹专 堂 天 竺 善 誊 的 度 . 天 气 产 运 和 场 大 地 储 库 储 施 需 动 ,据 同 型 下 辰 角 , 析了 然 生 、 输 市 对 型 下 气 存 设 的 求 力 根 不 类 地 储 分 銮 储 专喜 龟 考 .. 盐 地下 气 在 的 展 。 过 析, 们 很 楚的 到 容 和高 菜 岛 我 I = 来 2 年 穴 储 库 我国 发 趋势 通 分 我 能 清 看 大 王 注 蘧 0 竺 南 区 求 会持 增 但 于 建 期 穸 的需 将 续 加, 由 其 设周 较长, 地 化 业 发 密 关, 般 曩前 车 与当 盐 工产 的 展紧 相 一 应 至 关 词工 蔓设, 能与 道系 的 和运 密 接, 证管 统 调 和安 运 提高 道系 的 行 率 辞 益。 。 键 磐 才 管 统 投产 行紧 衔 保 道系 的 峰 全 行, 管 统 运 效 和经 效 。
产 能 力 、不 断 变 化 的 市场 需 求 ,还 要 考 虑 天 然 气 生 产 能 力 过 剩 情 况 下 的存 储 能 力 , 这 种 存 储 能 力 既能 满 足 长 期 的季 节 生 产需 求 变化 ,又能 满 足短 期 的生 产 需 求波 动 ,使 气 田的 生 产 能 力保 持 在 一 个 稳 定 的 最 然 气 输 气管道 存储设施 盐定地 下储气库
随 着 全 球 石 油 价 格 的 不 断 上 涨 ,各 种 替 代 能 源 的 开 发 和 应 用 受 到 了 人 们 的 关 注 ,我 国 在面 临 经 济快 速 发 展 、 石 油 供 应 紧 张 的 形 势 下 , 在加 快 天 然 气 能 源 利 用 正 的 发 展 。 天然 气作 为 一 种 清 洁 、 优 质 、 高 效 的 能 源 和 化 工 原 料 ,对 改 善 能 源 结 构 、

中国盐岩能源地下储存可行性研究

中国盐岩能源地下储存可行性研究

25 梨形腔 30 40
220.0 130.0 103.0
径如表 2 所示。从腔体优化的角度看:椭球腔是最 好的,其塑性区的比较见图 5。
表2 Table 2
洞型 椭球腔(长短轴比 3/7) 梨形腔
不同洞型体塑性的范围
Plastic area in the different ellipse cavities
体积/(104 m3) 30 30 塑性区半径/m 9 19
2.3 储气库腔体合理间距 由于单个储气库的容量有限和调峰能力的不 足,通常在一个盐矿要建设 2 个或是更多的储气库 群。在建设多个储气库时,合理的储气库间距确定 是必须考虑的。
梨形腔
3
地下盐岩溶腔流变特性研究
由于盐岩系重结晶,在地质岩体中具有较强的
1


施工更加容易、经济。因此,国际上公认为盐岩体 是能源(石油、天然气)储存的最理想的介质。据统 计,世界上 90% 的能源(石油、天然气)储存库建在 盐岩介质或报废的盐矿井中。正是由于盐岩地下能 源储存具有这样巨大的工程应用背景,近 50 a,特 别是近 20 a 来,美国、加拿大及欧洲部分国家的能 源部门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对盐岩(储存 库)的力学特性进行了专项研究。第一次盐的讨论会 (symposium)于 1962 年在美国举行,会议专门讨论 了盐岩储存库的储存技术[2
收稿日期:2005–03–10;修回日期:2005–07–08
,从此以后定期召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34050,5033406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4) 作者简介:杨春和(1962–),男,博士,1999 年于美国内华达大学采矿工程系地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方面 的研究工作。E-mail:chyang@。

国内盐穴储气库空间利用技术及展望

国内盐穴储气库空间利用技术及展望

文章编号:1000 − 7393(2022)06 − 0711 − 08 DOI: 10.13639/j.odpt.2022.06.008国内盐穴储气库空间利用技术及展望何奇1,2 冯永存1,2 邓金根1,2 李海涛3 完颜祺琪3 李康3 柳洪鹏4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下储库研究中心;4.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引用格式:何奇,冯永存,邓金根,李海涛,完颜祺琪,李康,柳洪鹏. 国内盐穴储气库空间利用技术及展望[J ]. 石油钻采工艺,2022,44(6):711-718.摘要:盐穴储气库具有储层渗透性低、损伤恢复能力强、注采率高、短期吞吐量大、垫层气量低并可完全回收等优点,在国外应用广泛,然而国内盐穴储气库由于盐岩品位差,造腔结束后大量盐岩不溶物堆积在腔体底部形成沉渣,沉渣空隙中存在着大量无法被排出的卤水,造成了储气空间资源的巨大浪费,如何使其腔体空间得到最大化利用是当下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国内盐穴储气库盐层地质及其底部沉渣空间利用技术进行了调研,指出虽然在沉渣上方进行注气排卤工艺已日臻成熟,但还需对排卤管柱下入沉渣底部技术进一步深入研究。

从管柱下入和起出、管柱下入后的堵塞问题及解决方案、管径参数优化以及未来储氢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国内盐穴储气库空间利用率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盐穴储气库;空间利用率;沉渣空间;注气排卤;技术展望中图分类号:TE822 文献标识码: AReview and outlook of spa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for salt-cavern gas storage in ChinaHE Qi 1,2, FENG Yongcun 1,2, DENG Jin’gen 1,2, LI Haitao 3, WANYAN Qiqi 3, LI Kang 3, LIU Hongpeng 4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Prospect ,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 Beijing 102249, China ;2. 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 Beijing 102249, China ;3. Research Center of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 Petro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of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Beijing 100083, China ;4. No. 2 Drilling Company , CNPC Da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 Ltd., Daqing 163413, Heilongjiang , ChinaCitation: HE Qi, FENG Yongcun, DENG Jin’gen, LI Haitao, WANYAN Qiqi, LI Kang, LIU Hongpeng. Review and outlook of spa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for salt-cavern gas storage in China [J ]. Oi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 2022, 44(6): 711-718.Abstract: Salt-cavern gas storage, characterized by the low reservoir permeability, high damage restoration capacity, high injection-production ratio, and the small amount of required cushion gas that is also fully recoverable, is found with extensive applica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inferior quality of salt rocks, massive insoluble salt rock materials accumulate in the formed salt cavity, and a large amount of brine exists in the pores of such sediments and cannot be drained. This leads to a tremendous spatial waste of gas storage, and how to maximiz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salt cavity space is a problem demanding prompt solutions. The geology of salt layers of China’s salt-cavern gas storage and the spa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for basal sediments were reviewed, which pointed out that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required for placing the brine drainage string into the base of insoluble sediments, although the gas-driven brine drainage above such sediments has increasing technical maturity. In terms of the running in and out the pipe string,the plugging problem after the string is placed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pipe diameter optimization, and future hydrogen storage,第一作者: 何奇(1993-),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盐穴储气库腔体空间利用率技术。

盐穴储气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盐穴储气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盐穴储气库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能源是国家的命脉,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受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随着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储气库建设成为解决气源调峰、储气等方面的重要手段之一。

盐穴储气库是指通过利用盐层进行气体储存的项目,与传统地下盐穴、岩石气藏储气库相比,具有成本低、规模大、储气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备受关注。

中国盐化工研究院作为我国盐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一直致力于盐化工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

针对天然气储气库建设这一热点领域,中国盐化工研究院在盐层地质、盐工工艺、地下盐层储气特性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因此具备开展盐穴储气库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条件与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盐穴储气库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研究,分析盐穴储气库的地质条件、储气机理、施工工艺、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关键问题,为后续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盐穴储气库可行性研究2. 项目目标:通过研究盐穴储气库的可行性,为储气库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 项目内容:本项目将重点围绕盐穴储气库的地质特征、盐层储气机理、施工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案例与技术经验,综合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

4. 项目周期:本次研究计划周期为一年。

三、盐穴储气库的地质条件1. 盐层地质特征:盐层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可压性,是理想的储气层。

然而,盐层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地层厚度不均匀,地质构造和盐床岩性的差异也较大,对储气库选址和设计提出了挑战。

2. 盐层稳定性:盐层的稳定性对储气库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盐层的稳定性与地下水位的变化、构造应力、地震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进行全面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评价。

3. 盐层质量评价:地质勘探与评价是盐穴储气库建设的前提,需对盐层的地层岩性、盐度、裂隙度等进行评估,确定盐层的储气潜力和可开发性。

四、盐穴储气机理分析1. 盐层储气机理:盐穴储气库是指将天然气压注入盐层中进行储存。

国内可行的盐穴储气技术

国内可行的盐穴储气技术

国内可行的盐穴储气技术
盐穴储气技术是一种利用盐穴地层储存天然气的方法。

盐穴是一种特殊的岩层,其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储气能力。

通过将天然气注入盐穴中,可以将其储存起来,以供日后使用。

盐穴储气技术的可行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盐穴地层具有较高的含气量和较低的渗透率,使其成为储气的理想地点。

其次,盐穴地层具有较好的封闭性能,能够有效地阻止气体的泄漏。

此外,盐穴地层还具有较高的储气容量,能够满足大规模储气的需求。

盐穴储气技术的实施过程相对简单。

首先,需要进行勘探工作,以确定盐穴地层的位置和储气潜力。

然后,通过钻井等方式,将天然气注入盐穴中。

在注入过程中,需要监测地下水位和地层压力等参数,以确保储气过程的安全可靠。

最后,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调控,可以实现对储气库的有效运营和管理。

盐穴储气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储气效果稳定可靠。

盐穴地层的封闭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气体泄漏,从而保证储气库的安全运营。

此外,盐穴地层具有较高的储气容量,能够满足大规模储气的需求。

而且,盐穴地层的地质条件相对稳定,不受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盐穴储气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盐穴储气库,用于储存天然气和调峰供应。

这些储气库的建设和
运营,为我国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盐穴储气技术是一种可行的储气方法。

通过充分利用盐穴地层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实现天然气的有效储存和利用。

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盐穴储气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盐岩储气库发展必要性浅析
摘要:本文从我国能源的现状出发,结合国内外能源储备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发展能源储气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国内外对盐岩储气库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分析,对我国发展岩盐储气库的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盐岩储气能源
1 我国能源现状
储气库的建设是伴随着战略能源储备制度的提出而产生的。

目前,美国的原油储备已经接近存储能力极限,可以满足200天的使用量。

日本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石油储备制度,储备至少相当于180天的原油进口量。

现在,我国战略能源的储存量只有20天左右,与国际能源署规定的90天储备目标相差甚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战略能源储备制度起步较晚,发展不成熟。

我国地域广阔,亟需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能源储备制度,我国的能源特点如下。

为了应对国际上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美国、德国、法国都建立了大量的地下盐岩油气库群,用于国家的战略能源储备。

据统计[2],美国90%、德国50%、法国的30%的油气储备在盐岩储气库群中。

由于能源储备的大量需求,我国已经在江苏金坛、湖北云应和河南在平顶山等地展开了盐岩地下储气库的兴建工作。

3 储气库设计发展历程
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储气库的的设计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过程。

(1)简单应用阶段:20世纪的60年代,加拿大的科学技术人员借鉴矿山设计经验和理论对废弃盐矿进行改造,设计出世界上第一座地下能源储库。

在当时没有形成专门的设计理论,储备规模很小,一般只有几万个立方左右。

(2)模型研究与应用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以Dreyer教授为代表的学者通过相似性试验对不同运营条件下的盐岩储气库进行相似实验得到试验参数。

此时设计的,储气库基本上没有经过严格的计算,设计都偏于保守和安全,经济性不高,溶腔的储存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3)数值模拟计算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该阶段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引入到了岩土工程领域为标志。

数值计算方法的提出有利于学者建立更为复杂的、符合工程实际的几何模型,对实际的工程问题具有较高的精度。

在该阶段以LUX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储气库设计方面的力学专著,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理论和准则。

用该方法设计的储气库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运营的经济性较上一个阶段大为提高。

(4)基于损伤力学模型的储气库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大致是从20
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人们逐渐对盐岩的损伤恢复性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损伤恢复性能对降低盐岩储气库的最低内压有重大意义。

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人们对储气库进行了重新的优化设计,使得储气库的运营经济性有所提高,增加了储气库的安全性。

现在对损伤恢复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储气库研究的热门领域,随着这一领域在蠕变本构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储气库设计的经济型和合理性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4 世界主要储气库事故统计
利用地下盐岩储气库进行战略能源储备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长距离能源的平稳运输和天然气的应急调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储气库的灾难性事故也时有发生。

5 结论
我国能源储备起步晚,基础差,在储气库的建设和研究方面与西方等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我国应该继承发达国家在能源储备和储气库设计方面的有利经验,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能源储备长期规划。

结合我国的盐岩高杂质和盐层薄的特点,发展符合我国盐岩特征的蠕变本构关系。

综合应用理论方法、数值方法和现场实测技术加强对储气库收敛和沉降方面的研究和监测工作,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姚伟龙,邢涛.中国能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6(4).
[2] 宋桂华,李国韬,温庆河,等.世界盐穴应用历史回顾与展望[J].天然气工业,2004(9):116-118.
[3] 杨春和,李银平,陈锋.层状盐岩力学理论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4] 井文君,杨春和,陈锋,等.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盐岩地下油/气储库风险评价[J].岩土力学,2011,32(6):1787-17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