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整流器研究与设计2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仿真研究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仿真研究一、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相电压型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整流器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电能转换装置,在新能源发电、电机驱动、电网治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SVPWM技术以其独特的调制方式,能够实现输出电压波形的高精度控制,提高整流器的电能转换效率,降低谐波污染,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热点。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整流器的开关管通断,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为负载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能。
在SVPWM调制策略下,整流器能够实现对输入电压、电流的高效控制,使电网侧的功率因数接近1,从而减小对电网的谐波污染,提高电能质量。
为了深入了解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性能特点,本文将对其仿真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建立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整流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运行特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仿真研究还可以为整流器的优化设计、参数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电能转换装置,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仿真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性能特点,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1. 研究背景:介绍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研究背景及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价值。
能源转换效率的提升:在当前的能源结构中,电力是最主要的能源形式之一。
电力在传输和分配过程中往往存在损耗和污染。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作为一种能够实现AC(交流)到DC(直流)高效转换的装置,能够显著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电网稳定性的改善: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网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具有快速响应和精准控制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VIENNA整流器中点电位波动原理及平衡方法

)
!!正常情况下IVgI] gI' 由式N 可得
{I'
E5E7 E;
g&Al&__%
5E7 E
I'
E'5 E;
g&l_&_ g_&]
&
其中
'5 <5E7P =5E78
/
式中!'5上下电容电压差
各桥臂的正向和负向电流为
{ & g 2R+ l " _TDQ7 &2R+ &2R+ ' ' ( '
:) #)
l槡%N :%#%
l:N #N
g:C
% N
!#D
_"%
#Q
_"% #7#
" %
:% #%
<:C槡NN !#Q
_#7#
:% l:N l:) g:C
!"&#
式中'!#D&#Q """.VZ1 调制三相调制波( #) &#N &#% """矢量 ) &N &% 标幺化后的 模长%
%4.ADA@[B:E 28;I:1D:8A@8D87@+<GPD8L$W@>@:%N''''$+;:8D#
AB=:749: 2CD9:8E <>A;B@@3=@K@=B@7A:>:@B$A;@G:E3P<:8AP<A@8A:D=<>a:@88DB@7A:>:@BD=C<;DCA;@PB<Q=@G<> AB:P=@>B@SI@87L>=I7AIDA:<842:G:8HDAA;@PB<Q=@G<>G:E3P<:8AP<A@8A:D=>=I7AIDA:<8$A;@7IBB@8AC<=IA:<8CDB@GD:8=L A<:86@7AU@B<C@SI@87@A<CIPPB@CCA;@G:E3P<:8AP<A@8A:D=>=I7AIDA:<84T:BCA=L$A;:CPDP@BD8D=LU@CA;@PB:87:P=@<> G:E3P<:8AP<A@8A:D=>=I7AIDA:<8 D8E <QAD:8CA;@>D7A<BC:8>=I@87:8HA;@G:E3P<:8AP<A@8A:D=>=I7AIDA:<8 D8E :AC >=I7AIDA:<8 =DO4.@7<8E=L$D77<BE:8HA<A;@CPD7@K@7A<BG<EI=DA:<8 G@A;<E$A;@G:E3P<:8AP<A@8A:D=7<8AB<=PB:87:P=@ :CD8D=LU@E$D8E A;@CPD7@K@7A<BG<EI=DA:<8 CABDA@HL:CPB<P<C@E4T:8D==L$D8 @^P@B:G@8AD=P=DA><BG:CQI:=AA<K@B:>L A;@@>>@7A:K@8@CC<>A;@PB<P<C@E G@A;<E4
耐高温低压降大功率整流器的设计与研究

V V + V 一十 F= P+ M V
3抗 高温 低压大 功率 整流 器设计 方 案 . 3 1降低 正 向压 降设计 .
区的宽度 做到 最小 ,降低 了耐压 区的压 降。 蔽 作用 ,因而P 结表 面 不会形 成 电场集 中 , N ② 提 高 晶片 表 面 掺 杂浓 度 ,根 据 公 式 避 免 了表 面 击穿 ,提高 了抗 高温 能力 。 电阻率和 掺杂 浓度 成反 比的关系 ,提 3 3 设计 指标 : . 1 反 向 电压 :6 0 @ 0 A ) 0 V 1u 高表 面掺 杂浓 度则 可 以降低 电阻率 ,从 而降
的增加 ,x 逐渐 增大 。两步 法扩 散之 后 ,杂 j 质剖 面呈 高斯 分布 ,根 据扩散 理 论可 知 ,
与 成正 比 。 52 推进 时间 t F . 与v 的关 系
随 着 扩 散 时 间 的延 长 ,P 结 深 越 来 越 + 大 ,基区越 来越 窄 ,根 据基 区压 降正 比于 基 区 宽度的平 方 ,扩散 时间越 长 ,正 向压 降越
求 。如何 能够减 少整 流 芯片在 工作 时的 自身 发热 量 ,降低 芯片 工作 时的功 耗 ,并且 有效 提高 整流 芯片 的抗 高温 能力 ,成为 目前 芯片 降 。
的研 究发 展方 向 。 该 项 目,基 于 最 大 限度 的将 功耗 降到 最低 的指 标要 求 。
式 中:J 电流密度 ,K 为常数 ( 于 防止 器件 表面 电荷积 累或 离子沾 污 ,这些 电 为 o 取决 温度及掺 杂情况) a 由 电流密 度决定 的参 荷 能在靠 近硅衬 底表 面处 感生 出相 反极性 的 , 为 数, 电荷 ,从 而改变 表面 电导 率 ;另 外载 流子注 D为 大注 入 下双 极扩 散 系数 , 为 大注 入 到绝缘 膜 中能长期 停 留形成存 储 ,也会 使 入载流 子寿命 器件 表面 电导率发 生改变 ,这 些都 会导致 P N 从 公 式 来 看 ,减 薄 基 区宽 度 、 提 高 并 结反 向击 穿 电压 降低 ,在 高温 时材料 失效 。 保 持 少数 载 流 子 的寿 命 有 助 于 减 小 正 向压 为提 高 抗 高 温 能 力 ,采 用 半 绝 缘 多 晶
电压源型PWM整流器的研究与设计

功率开关管损耗等效电阻的合并 , R 为负载的电阻。
图 3 坐标系 ( ,) ( , ,) d q 、 ab c 及矢量分解
l
C
I -
比矢 量 E滞 后 9 。 角 的轴 方 向电流分 量 , 定义 为无 0相
功分 量 。可 以推导 出三相 电压 源型整 流器在 两相 旋转
《 电气开关》 2 1 . o6 (0 1 N . )
示 。主要 包括 交流侧 的电感 、 电阻 、 直流输 出 电容 以及 由全控 开关 器件 和续 流 二极 管 组 成 的三 相 半桥 电路 , u . 。 电源 电压 , / L n 为 为交 流 侧滤 波 电感 , 来滤 除 用 网侧 电流 的谐 波 , 电阻 R为滤 波 电感 的等效 电阻和
中图分类 号 :M4 1 T 6 文献 标识码 : B ‘
S u y a d De i n o l g o r e P M c i e s t d n sg fVo t e S u c W a Re tf r i
GENG a g, Y n WANG Pe ng
ti e e g a t r e p a e P M e e s l e t e a e n t e S P M o t l h s b e e in d I o u t e s i rc n r y, h e — h s W r v ri e r ci r b s d o h V W b i f c n r a e n d sg e . t r b s s s o s n s o g a d c n a h e e e e g o w y t n mis n T e p we co ih a d c n r d c a mo i ol t n a d s v t n n a c iv n r yt — a a s s i . h o rf t r sh g n a e u e h r n c p l i n a e r w r o a i uo
【全面版】三相电压型 PWM 整流器原理及控制方法PPT文档

三相电压型 PWM 整流器系统结构图 复位电路采用按键手动复位。
两相电流 传感器
电源 模块
开关器件驱动
直流电压,电流
空基 圆间本,矢 原从量理 而P就 形W是 成M把S(VS三PV相WPWMPWM波)M。控整制流策器略输是入根端据电整压流在器复空平间面电上压转矢换量为切空换间来电控压制矢整与量流保,器护通电的S过V路一P不种W同新M的波的开形控关制状策态略组传。合感构器成8个空间矢量去逼近电压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
器的拓扑结构如右图所示,
其中在所示的电路中三相电
感L起滤波作用,因此交流 ua ia R
侧电流可近似认为是三相正 弦电流,C为直流侧电容,
ub ib N uc ic
R R
起稳压滤波的作用,当系统
稳定时,可保持直流母线电
压基本不变,故可看作是直
流电压源。R为线路与开关
管的等效电阻,RL为负载。
pW,pV,pU V51+ 的 MPI 接 F F u u 0 0 71C 1 1 0 C1 K 0 01R2 3 C Fu1.0 5 CFu1.0 2 T U O V 5 D 1 N 8 7G 3 N I V F 2 u C 1 1 V51+ F 76 85 u 0 1 3 C3 955PLT 43 21 CCV EGDIRB 0 4 7 R2 7 0 4 7A9U 21 1 J 2NOC MWP
- 直流侧电压
开关管交
流入侧电的压输由此可以看出, PWM整流器的交流回 路的组成有电网电源, 开关管交流侧输入电 压,交流侧电感。
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策略是根 据整流器空间电压矢量切换来控制整流器的 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基本原理就是把三相 PWM整流器输入端电压在复平面上转换为空 间电压矢量,通过不同的开关状态组合构成8 个空间矢量去逼近电压圆,从而形成 SVPWM波。
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

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PWM整流器以其高效、可靠和灵活的特性,在电能质量提升、能源节约和环保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因此,研究和实现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包括传统的控制方法以及新兴的控制策略。
我们将概述PWM整流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为后续的控制策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将详细介绍传统的PWM整流器控制方法,如电压控制型PWM整流器和电流控制型PWM 整流器,并分析其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新兴的控制策略,如基于预测控制的PWM整流器、基于智能算法的PWM整流器等,以期在提高PWM整流器性能、优化系统效率和增强系统稳定性方面取得突破。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实验和仿真研究,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将评估不同控制策略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为PWM整流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对PWM整流器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PWM整流器控制技术基础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器控制技术是现代电力电子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时间,实现对整流器输出电压或电流的精确控制。
PWM整流器控制技术的基础在于对整流器工作原理、PWM调制原理以及控制策略的理解与掌握。
PWM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基本思想,通过控制开关管的通断,实现对整流器输出电压或电流的调节。
与传统的线性整流器相比,PWM整流器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动态响应能力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PWM调制原理是PWM整流器控制技术的核心。
PWM调制通过改变开关管在一个周期内的导通时间(即脉冲宽度),从而实现对整流器输出电压或电流的精确控制。
PWM调制具有简单、易实现、调节范围宽等优点,因此在电力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0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ng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2009-11-11发布2010-07-01实施1总则 (1)2术语 (2)3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4)4电源及供电系统 (6)5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7)6无功补偿 (9)7低压配电 (11)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1.0.1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用户端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1.0.3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统筹兼顾,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1.0.4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作到远近期结合,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
1.0.5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高效节能、环保、安全、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1.0.6本规范规定了供配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
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7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vital load in first grade load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
2.0.2双重电源duplicate supply一个负荷的电源是由两个电路提供的,这两个电路就安全供电而言被认为是互相独立的。
2.0.3应急供电系统(安全设施供电系统)electric supply systems for safely services用来维持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运行的供电系统,主要是:为了人体和家畜的健康和安全,和/或为避免对环境或其他设备造成损失以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大功率镇流器原理及电路设计分析

稀I1. 一.:Ii 01 _ , ...巧 , .: . 塞 尘I 11 d :
_ ^ ● _ ● ● t
= : : :: = l j = ::
’ ● ● ^ ‘
6
图 2
2 . 险 丝 . 1保 2
保 险 丝在 电子镇 流器 中起 着 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 是 一 种故 意 设 它 置在 电路 中对 电流 敏感 的薄 弱 环节 元 件 。当 电路 正 常工 作 时 , 对 它 所保 护 的 电路 没 有 影 响 , 有 抑 制 电 流谐 波 失 真 的作 用 。当 电路 出 并 现 异 常导 致 电流 过 大 或 电源 被 短路 时 , 险 丝 可 以将 电路 同 电源 迅 保 速 断 开 , 免 引 起 其 他 元件 或者 整 个 镇 流 器燃 烧 造 成火 灾 , 护 使 避 保 用 者 的生 命 财产 安 全 。 22 限 流 电感 .2 . 接头处 U V P C内衬管呈 现 出的环向贯穿开 裂规律是一 致的 。 另外 本次计 算过程 中 尚未 考虑温度 对材料 强度 、 l模量 的影 响 , 弹生 尤其 像 F PU V 这 样的非金 属材料 , 对其强度 、 模量 的影响 R 、P C 温度 弹性 更加 显著 , 温度 的升高 , 者均会 陕速 降低 。该污 水管道 的污 水温 随着 二 度为 5℃, 3 会对 F PU V R - P C复合 管的承载 能力造成 明显的降低 。 4结论 41根据 以上对 失 效 F P U V . R - P C缠绕 复 合 管接 头 的宏 观 形貌 分 析 、 料机 械 l能 检测 以及 接头结 构 的有 限元模 拟可知 复合管 接头结 材 生 构失 效 的主要 原 因是 由于钢制接 头 中三 种材料 的弹性模 量差 距 较大 , 造成接头部位的变形刚度差距较大 ,而 U V P C材料 自 身的塑l 生变形能 力 又较低 ( 料质量 不稳定 ) 能够产 生足够 的变形 协调 能力 , 向 材 , 不 当轴 弯 曲应力超过 U V P C材料 的强度时就 会发生环 向开裂 。 4 . 2对大 口径 的 F PU V R - P C复合管 的连接 的可靠性 问题 在技术上 存在 一定 的困难 。目 前大 口径 的复合 管多采用插 接结构 , 接箍连接 这种 结构 由于 弹性模量 差距较 大 的先天缺 陷应i 真使用 ,即使使用 一定要 莹l 保证 U V P C材料 的质量 , 事使其 具有足 够的变 形协调 能力才 能确保 从 连接接 头的可靠 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已广泛的运用在各个领域,整流器是电力电子装置中常用的设备,它可以直接为电力电子装置提供直流电能。
整流电路作为电网与电力电子装置的接口电路,与控制电路一起可为电力电子装置提供高稳定性和高精度的稳压电源。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设计出了450kW整流系统。
正确的触发电路的设计保证了可控整流装置的正常工作,设计中选择了常用的以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来对主电路进行控制。
在整流主电路设计的同时对整流系统进行了保护,整流系统的保护一般应覆盖电力电子器件和主电路保护的模块。
设计中整流系统采用了相控整流电路,主要由整流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和负载等组成。
论文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透彻的讲述,并插入了大量的图片来说明内容。
在论文的最后,对整流器在电机励磁中的应用作了重点阐述,并叙述了它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电力电子装置;整流器;晶闸管AbstractThe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widely applied in each domain. Rectifier is commonly used in electronic devices, which can provide DC power to electronic devices directly. Rectifier circuits as the interface circuit of power network and electronic devices, which can provide high stability and high precision regulated power supply for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ogether control circuits.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thyristor′s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use, and devises the 450kW rectifier system. The right trigger circuit design ensure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controlled rectifier, selected commonly used to synchronize the signal for the sawtooth trigger circuit is selected to control the main circuit in the design. When the rectifier circuit is designed the main system of the rectifier is protected, accident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of electrolytic rectifier system should normally cover the protection of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he main circuit protection module. Rectifier system which uses phase-controlled rectifying circuit, mainly consists of the rectifier circuit, control circuit, protective circuit and load etc.In the thesis, the related contents are related in detail and extremely, and a large number of pictures are inserted to illustrate the content. In the final of the paper, the rectifier of the motor excitation is illustrated effectively, and other aspects are describ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Key words:Power electronics,Rectifier,Thyristor目 录摘 要 ..................................................................................................................................... I Abstract . (II)1 绪论 (4)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4)1.2 课题研究现状 (2)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3)2 整流器件晶闸管的概述 (4)2.1 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2.2 晶闸管的伏安特性 (5)2.3 晶闸管的参数 (7)3 450kW 整流器主电路设计 (9)3.1 整流主电路的选择 (9)3.2 整流器件的选用与计算 (10)3.2.1 整流变压器 (10)3.2.2 开关器件的选用与计算 (11)3.3 保护电路的设计 (12)3.3.1 过电压的保护 (12)3.3.2 过电流的保护 ................................................................................................ 20 3.3.3 d d u t 与d d i t 的抑制 (22)3.4 整流主电路 (24)3.4.1 整流主电路原理图 (24)3.4.2 主电路的工作原理 (25)3.5 整流主电路仿真 (25)3.5.1 仿真模型建立 (25)3.5.2 参数设置 (27)3.5.3 仿真结果分析 (27)3.6 谐波的危害及其治理 (30)3.6.1 谐波的危害及影响 (30)3.6.2 谐波治理的方法 (31)4 触发电路 (34)4.1 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34)4.2 触发脉冲的作用及形式要求 (35)4.3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 (36)4.4 脉冲形成环节 (37)4.5 锯齿波的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37)4.6 同步环节 (41)4.7 集成触发器 (42)4.8 防止误触发的措施 (42)5 整流器在同步电机励磁中的应用 (44)5.1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的作用 (44)5.1.1 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44)5.1.2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45)5.2 励磁组成及结构原理图 (46)5.2.1 励磁的主要组成 (46)5.2.2 励磁结构原理图 (47)5.2.3 同步电机励磁用的整流器的特点 (48)6 整流器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50)6.1 在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中的应用 (50)6.2 在电镀和电解中的应用 (50)6.3 作为蓄电池充电器 (52)6.4 在温度控制上的应用 (52)结论 (54)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55)1 绪论1.1 课题背景与意义近年来电力电子发展异常迅速,新型元器件频繁换代,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不断的扩大,日趋成熟。
电力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工技术中最活跃的一门学科技术,其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
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中的电子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控制和转换的,近年来很多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都是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
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人们就开始应用电机组、汞弧整流器、电抗器、接触器等进行对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但这样的变流装置存在着以下明显的缺点:如功率放大倍数低、响应慢、体积大、功耗大、效率低和噪声大。
在1957年美国通用公司研制出第一晶闸管(也称可控硅),电力电子学真正的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一方面由于其功率变换能力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另一方面弱电对一晶闸管为核心的强电变换电路的控制,以晶闸管为核心的电力电子电路,在电能变换领域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应用,变流装置由旋转方式变为静止方式,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噪声小、便于维修、易于控制、响应快等优点。
在随后的20年内,随着晶闸管特性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晶闸管已经形成了从低电压小电流到高电压大电流的系列产品,同时还研制出了一系列晶闸管的派生器件:如快速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双向晶闸管和光控晶闸管等器件,大大的促进了各种电力变换器在冶金、交通运输、化工、机车牵引、矿山等行业的应用,促进了工业技术的进步。
尽管晶闸管及派生器件在电压、电流方面仍然有一定的发展余地,但也存在很多不足。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各种高速、全控性电力电子器件(也称自关断器件),如门极可关断晶闸管、双极型功率晶闸管、功率场效应管、绝缘栅双极型晶闸管等。
全控型器件的特点是:通过门极的控制既可使其开通又可使其关断,它们的开关速度普遍高于晶闸管,可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电路,新型器件的发展又进一步把电力电子技术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
总之,电力电子技术在减小体积和重量、提高效率、增加快速性以及增高电压、扩大电流、提高频率等方面均会有较大发展。
由于有性能优良的电力电子半导体开关器件,性能大为改善的磁性和绝缘材料、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频率高达兆赫字的电能处理方法,新型电路拓扑结构及分析方法的不断突破,使现今的电力电子技术有了全新的发展。
1.2 课题研究现状在半导体技术未出现时,整流是采用旋转式AC/DC变换来完成的,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半导体整流器在整流技术中占据统治地位,整流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 旋转式AC/DC变换;(2) 电子管、离子管变流器;(3) 不可控整流器(主要指半导体二极管);(4) 可控整流器(有相位控制和PWM控制)。
由于旋转式AC/DC 变换和电子管、离子管整流器的性能都比较低,现在已不再采用,取而代之的是不可控整流器和可控整流器,不可控整流器是利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完成整流功能的,它的特点是电路简单、可靠性高,但是由于半导体二极管的不可控性,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