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压型整流器的设计与仿真

合集下载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仿真研究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仿真研究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仿真研究一、概述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相电压型SVPWM(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整流器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电能转换装置,在新能源发电、电机驱动、电网治理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SVPWM技术以其独特的调制方式,能够实现输出电压波形的高精度控制,提高整流器的电能转换效率,降低谐波污染,成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热点。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整流器的开关管通断,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为负载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能。

在SVPWM调制策略下,整流器能够实现对输入电压、电流的高效控制,使电网侧的功率因数接近1,从而减小对电网的谐波污染,提高电能质量。

为了深入了解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性能特点,本文将对其仿真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建立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利用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整流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运行特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仿真研究还可以为整流器的优化设计、参数选择等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电能转换装置,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仿真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性能特点,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推动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1. 研究背景:介绍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研究背景及其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价值。

能源转换效率的提升:在当前的能源结构中,电力是最主要的能源形式之一。

电力在传输和分配过程中往往存在损耗和污染。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作为一种能够实现AC(交流)到DC(直流)高效转换的装置,能够显著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电网稳定性的改善: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网的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具有快速响应和精准控制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改善电网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与仿真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与仿真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与仿真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5年 1 月6 日摘要:叙述了建立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

在此基础上,使用功能强大的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整流器;PWM;simulink目录一任务书 (1)1.1 题目 (1)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1)1.3 报告要求 (1)二基础资料 (2)2.1 三相桥式电路的基本原理 (2)2.2 整流电路基本原理 (4)2.3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6)2.4 PWM整流器的发展现状 (6)三设计内容 (8)3.1 仿真模型 (8)3.2 各个元件参数 (11)3.3 仿真结果 (13)3.4 结果分析 (15)四总结 (15)五参考文献 (15)一任务书1.1 题目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仿真1.2 设计内容及要求设计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电路的主要参数,并使用MATLAB 软件搭建其仿真模型并验证。

设计要求(pwm整流器仿真模型参数):(1)交流电源电压600V,60HZ(2)短路电容30MVA(3)外接负载500kVar,1MW(4)变压器变比600/240V(5)0.05s前,直流负载200kw,直流电压500V,0.05s后,通过断路器并联一个相同大小的电阻。

1.3 报告要求(1)叙述三相桥式电路的基本原理(2)叙述整流电路基本原理(3)叙述pwm控制的基本原理(4)记录参数(截图)(5)记录仿真结果,分析滤波结果(6)撰写设计报告(7)提交程序源文件二基础资料2.1 三相桥式电路的基本原理在三相桥式电路中,对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是同时进行控制的,控制角都是α。

由于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是两组三相半波电路的串联,因此整流电压为三相半波时的两倍。

很显然在输出电压相同的情况下,三相桥式晶闸管要求的最大反向电压,可比三相半波线路中的晶闸管低一半。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PI参数设计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PI参数设计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PI参数设计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PI参数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控制目标和性能要求:首先需要明确所设计的PI控制器的控制目标和性能要求,比如输出电压稳定性、响应速度、静态误差等。

2. 获取系统模型:需要获取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包括其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模型。

3. 设计比例增益系数Kp:比例系数Kp的作用是根据当前误差信号来产生一个控制信号,控制输出信号的波形。

Kp的大小决定了控制响应的快慢和稳定性,通过试探法或者模拟仿真方法进行选取。

4. 设计积分时间常数Ti:积分时间常数Ti的作用是对误差信号进行积分,以产生一个稳态控制信号。

它的大小决定了控制系统的稳态精度和抗干扰能力,通过试探法或者模拟仿真方法进行选取。

5. 设计PI控制器:将比例增益系数Kp和积分时间常数Ti组合成一个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方程,进行数学建模。

6. 对PI控制器进行仿真和调试:将设计好的PI控制器模型进行仿真和调试,检查其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不满足,则需要重新调整参数。

7. 在实际电路中应用:将设计好的PI控制器应用到实际的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中,进行验证和调试,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精)

三相电压型SVPWM整流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精)

23三相电压型SVPWM 整流器的SIMULINK建模与仿真毛文喜罗隆福(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摘要:在建立了三相PWM 整流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将双闭环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矢量控制策略应用于PWM 整流器。

通过MATLAB 的SIMULINK 工具箱得到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和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PWM 数学模型空间矢量 SIMULINK中图分类号: TM 4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62(2007)01-0023-04The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Three-phase Voltage SVPWM RectifierMao Wenxi, Luo Longfu(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2,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WM rectifier,the dual-close-loop engineering design with vector control is applied in the 3-phase PWM rectifier. The validity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and its control method are confirmed by both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Key words: PWM ;mathematical model;space vector;SIMULINK1 引言在电能变换中,电压型PWM 整流器(简称“VSR”功率因数可调、输入电流波形为正弦波、可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真正实现了“绿色电能变换”。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OC的仿真及硬件实现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OC的仿真及硬件实现

电力电子技术PowerElectronicsVol.42,No.6June,2008第42卷第6期2008年6月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OC的仿真及硬件实现孙磊1,2,王得利3,钱照明1(1.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27;2.四川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四川成都610036;3.上海大学,上海200072)摘要:建立了三相电压型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并使用功能强大的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

在Simulink环境下,对一种广泛应用的控制策略即电压矢量控制(VoltageOrientedControl,简称VOC)进行了仿真分析。

之后在DSP2407的硬件平台上,搭建样机,编写程序,实现了该控制策略。

关键词:整流器;脉宽调制;电压空间矢量中图分类号:TM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00X(2008)06-0058-02SimulationandRealizationofVOCinThree-phaseVoltage-sourcePWMRectifierSUNLei1,2,WANGDe-li3,QIANZhao-ming1(1.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7,China;2.DongFangElectricCorporation,Chengdu610036,China;3.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072,China)Abstract:Themathematicalmodelofthree-phasePWMrectifierissetupandthesimulationisdonewithMatlab/Simulink.Thevoltageorientedcontrol(VOC),onetypeoftypicalcontrolstrategies,whichiswidelyusedinpractice,isana-lyzedunderSimulink.AndonthehardwareplatformofDSP2407,asamplemachineisfinishedtorealizethiscontrolstrat-egywithwrittenprogram.Keywords:rectifier;pulsewidthmodulation;voltagespacevector1引言与传统的二极管整流器和晶闸管整流器相比,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VoltageSourceRectifier,简称VSR)[1-2]以其交流输入、输出电流谐波分量小,功率因数可调,直流电压波动小,能量可双向流动等优点,而倍受关注。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仿真讲解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仿真讲解

摘要为了解决电压型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系统主电路参数设计问题,根据整流器在dq 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其功率控制数学模型.基于功率控制数学模型,结合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系统的特点,推得交流侧电感是由功率、功率滞环比较器环宽及开关平均频率决定的;直流侧直流电压是由交流电压、电感及负载决定的;突加负载时直流侧电容是由直流电压波动、功率、电感及负载决定的.根据上述影响主电路参数的诸多因素,提出交流侧电感、直流侧电压及直流侧电容的设计方法.计算机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是可行的.关键词PWM整流器; 直接功率控制; 直流电压; 交流侧电感; 直流电容目录1 电压型PWM整流器 (2)1.1电压型PWM整流器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 (3)1.2 电压型PWM整流器DPC系统结构及原理 (3)2 电压型PWM整流器DPC系统主电路参数设计 (5)2.1 交流侧电感的选择 (5)2.2 直流侧直流电压的选择 (6)2.3 直流侧电容的选择 (7)3 电压型PWM整流器DPC系统仿真与实验 (9)3.1 系统主电路参数设计 (9)3.2 系统仿真 (9)3.3 系统实验 (10)4 总结与体会 (12)参考文献 (13)1电压型PWM 整流器1.1电压型PWM 整流器拓扑结构及数学模型电压型PWM 整流器主电路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图中a U ,b U ,c U 为三相对称电源相电压,,a b c i i i 为三相线电流;,,a b c S S S 为驱动整流器开关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开关函数;jS 定义为单极性二值逻辑开关函数,jS =1(j=a,b,c)则上桥臂开关导通,下桥臂开关关断,jS =0下桥臂开关导通,上桥臂开关关断;dc U 为直流电压;R,L 为滤波电抗器的电阻和电感;C 为直流侧电容;RL 为负载;,ra rb rc U U U 为整流器的输入相电压;L i 为负载电流。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设计与仿真(可打印修改)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设计与仿真(可打印修改)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设计与仿真1 绪论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的进步,电力电子变流装置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以脉宽调制(PWM)控制为基础的各种变流装置,如变频器、逆变电源,高频开关电源以及各类特种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装置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装置的使用会对电网造成严重的谐波污染问题。

传统的整流方式会无论是二极管不控整流还是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能量均不能双向传递,不仅降低能源的利用率还会增加一定的污染,主要缺点是:1)无功功率的增加造成了装置功率因素降低,会导致损耗增加,降低电力装置的利用率等;2)谐波会引起系统内部相关器件的误动作,使得电能的计量出现误差,外部对信号产生严重干扰;3)传统的结构,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使得控制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不高,不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电网污染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限制谐波的国家标准,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谐波标准。

国际电工学会于1988年对谐波标准IEC555-2进行了修正,欧洲制定IEC1000-3-2标准。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也于1994年颁布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标准(GB/T 14549-93),传统变流装置大多数已不符合这些新的标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抑制电力电子装置对电网污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设置补偿装置。

通过对已知频率谐波进行补偿,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谐波源,但其缺点是只能对规定频率的谐波进行补偿,应用范围受限。

并且当受到电网阻抗特性或其他外界干扰,容易发生并联谐振,导致某些谐波被放大进而使滤波器过载或烧毁;而是对整流器装置本身性能进行改造,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和参数设置,使网侧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呈现接近于同相位的正弦波,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即功率因数为1。

目前治理谐波和无功主要是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技术),由于PWM调制技术引入整流器中,使得整流器能够获得较好的直流电压并且实现网侧电流正弦化,PWM整流技术已经成为治理电网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主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主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景.
图 1 三 相 电 压 型 P M 整 流 器 拓 扑 结 构 W
基 于开关 函数 的高频数 学模 型 :
d a+ i
一 一

( 一

) ,
三 相 电 压 型 P M 整 流 器 ( otg—o re W v l es u c a
P WM et ir R 具 有结 构简单 、 rcie f VS ) 损耗 低 、 制方 控 便 等优点 , 为 了 P 成 WM 整流 器研究 的重 点. 文首 本 先 介绍 了三 相 VS 的数学模 型 ,设 计 , 后通 过 仿 最
[ 收稿 日期 ]2 1 — 1 —3 01 1 O [ 者 简 介 ]宋 东 波 (9 7 ) 作 1 8 一 ,男 , 徽 宿 州 人 , 中科 技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 电力 电子 在 电力 系统 中 的应 用 安 华 研
第 2 7卷 第 1 期
宋 东波 等 三相 电 压 型 P M 整 流 器 主 电路 的 设 计 与 仿 真 W
由于传 统 的二 极管 不控整 流 和晶 闸管相控 整 流 电路造 成 了网侧功 率 因数低 、 流谐 波 含 量 高 等 问 电 题, 电能质量 和 电网危 害得 到了越来 越 多的重视 . 抑 制 电力 电子 装置 向 电 网注 入谐 波 的方 式有 两 种 : 一
种 是被 动 的 , 即装设 谐 波补偿 装置来 补偿 谐波 , 如有 源 电力 滤波 等 ; 一种 是主动 的 , 另 即设计 输入 电流 为 正 弦 、 波含 量低 、 率 因数 高 的整 流装 置 , 有 源 谐 功 如 功 率 因数校 正等. 功率 因数 是 衡 量 电能 有 效利 用 的 标 准之 一 , 最初使 用感 性负 载带来 的无 功损耗 , 从 到 后 来各 种非 线 性 整 流装 置 投 入 电 网 带 来 的谐 波 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电力电子装置课程设计报告题目三相电压型整流器设计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院信息院专业*****完成时间2017.1.2第一章绪论随着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的进步,电力电子变流装置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以脉宽调制(PWM)控制为基础的各种变流装置,如变频器、逆变电源,高频开关电源以及各类特种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装置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装置的使用会对电网造成严重的谐波污染问题。

传统的整流方式会无论是二极管不控整流还是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能量均不能双向传递,不仅降低能源的利用率还会增加一定的污染,主要缺点是:1)无功功率的增加造成了装置功率因素降低,会导致损耗增加,降低电力装置的利用率等;2)谐波会引起系统内部相关器件的误动作,使得电能的计量出现误差,外部对信号产生严重干扰;3)传统的结构,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使得控制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不高,不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电网污染的日益严重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限制谐波的国家标准,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谐波标准。

国际电工学会于1988年对谐波标准IEC555-2进行了修正,欧洲制定IEC1000-3-2标准。

我国国家技术监督局也于1994年颁布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标准(GB/T 14549-93),传统变流装置大多数已不符合这些新的标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抑制电力电子装置对电网污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设置补偿装置。

通过对已知频率谐波进行补偿,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谐波源,但其缺点是只能对规定频率的谐波进行补偿,应用范围受限。

并且当受到电网阻抗特性或其他外界干扰,容易发生并联谐振,导致某些谐波被放大进而使滤波器过载或烧毁;而是对整流器装置本身性能进行改造,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和参数设置,使网侧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呈现接近于同相位的正弦波,实现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即功率因数为1。

目前治理谐波和无功主要是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PFC技术),由于PWM 调制技术引入整流器中,使得整流器能够获得较好的直流电压并且实现网侧电流正弦化,PWM整流技术已经成为治理电网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

PFC技术虽然具有控制简单、功率因数高、总谐波失真小和易于电路设计等优点,但是其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在输出侧加了一个开关管,而重要的交流侧还是选取二极管做为开关器件,其整流方式只能是单一方向的不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它在单相电路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是由于其自身性质决定其难以用于三相电电路中;PWM整流技术交流侧采用全控器件,与传统PFC相比,PWM整流技术可以在任意功率因数运行可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而且具有较好的电流品质和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因而真正实现了“绿色电能变换”提高了系统电能的利用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由上述分析可知,对PWM整流器进行控制研究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价值。

PWM整流器可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并具有优良的输出特性,与二极管不控整流和晶闸管相控整流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且功率因数任意可调;(2)网侧电流近似正弦化,谐波含量少;(3)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适合动态性能要求高且开关频率变化快的场合;(4)直流输出电压稳定且电压波形品质高。

PWM整流器在功率因数校正、谐波抑制以及能量回馈等应用方面具有其突出的优势,故很早就已经成为电力电子技术研究的最具意义的内容之一。

经过各国学者和专家多年的实验和研究,在数学模型、主电路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等各个方面,PWM整流器均取得了较为成功的研究成果。

对于学生来说,设计高性能三相PWM整流器是很具有学习和研究价值的课题。

PWM整流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直流储能形式可分为电压型整流器(VSR)和电流型整流器(CSR)两种,前者直流侧采用电容为储能元件,提供一个平稳的电压输出,直流侧等效为一个低阻电压源;后者直流侧采用电感作为储能元件,提供一个平稳的电流输出,直流侧等效为一个高阻电流源。

由于VSR的结构简单,储能效率高、损耗较低、动态响应快,控制方便,使得VSR一直是PWM整流器研究和应用的重点,本文主要讨论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设计与仿真。

第一章绪论,说明了PWM整流器的研究和学习的价值,以及整个论文的结构;第二章介绍了PWM整流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三章建立电压型PWM 整流器的数学模型;第四章介绍了很据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对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进行解耦控制,设计了电压、电流双闭环调节器,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技术进行详细分析;第五章对设计的整个PWM整流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设计的控制器对扰动的抑制作用以及输入输出电压的动静态性能。

第二章研究现状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PWM整流技术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随着研究的深入,PWM整流技术的相关应用研究也得到发展,如有源电力滤波(APF)、超导储能(SMES)、电气传动(ED)、高压直流输电(HVDC)、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新型UPS 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等,并随着现代控制理论、微处理器技术以及现代电子技术的推陈出新,这些应用技术的研究又促使PWM整流技术日趋成熟,其主电路已从早期的半控型器件桥路发展到如今的全控型桥路;拓扑结构已成从单相、三相电路发展到多相组合及多电平拓扑电路;PWM调制方式从由单纯的硬开关调制发展到软开关调制;功率等级从千瓦级发展到兆瓦级,而在主电路类型上既有电压源型整流器,又有电流源型整流器,两者在工业上已成功投入使用,但却多采用模拟芯片PWM波发生器,在闭环和智能调节比如在风力发电的并网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尤其是在国内,基于数字信号微处理器的PWM整流器的研究还只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当前PWM整流器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关于PWM整流器数学模型的研究PWM整流器数学模型的研究是PWM整流器及其控制技术的基础。

A.W.Green提出了基于坐标变换的PWM整流器连续、离散动态数学模型,R.Wu和S.B.Dewan等较为系统地建立了PWM整流器的时域模型,并将时域模型分解成高频和低频模型,且给出了相应的时域解。

而Chun T.Rim和DongY.Hu等则利用局部电路的dq坐标变换建立了PWM整流器基于变压器的低频等效模型电路,并给出了稳态、动态特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Hengchun Mao等人建立了一种新颖的降阶小信号模型,从而简化了PWM整流器的数学模型及特性分析。

2. 关于PWM整流器拓扑结构的研究PWM整流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近十几年来没有重大突破,主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保持系统的基础上,尽量简化电路拓扑结构,减少开关元件数,降低总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PWM整流器拓扑结构可分为电流型和电压型两大类。

其中电压型PWM整流器最显著的拓扑特征是直流侧采用电容进行电流储能,从而使整流器直流侧呈低阻抗的电压源特性。

电流型PWM整流器直流侧则是采用大电感进行电流储能,使得整流器直流侧呈高阻抗的电流源。

根据装置功率的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在中小功率场合,研究集中在减少功率开关和改进直流输出性能上;对于大功率场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电平拓扑结构、变流器组合以及软开关技术上。

多电平拓扑结构的PWM整流器主要应用于高压大容量场合。

而对大电流应用场合,常采用变流器组合拓扑结构,即将独立的电流型PWM整流器进行并联组合。

3. 关于电压型PWM整流器电流控制技术的研究电压型PWM整流器有两个控制目标,一是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另一个是使网侧电流正弦化并跟踪电网电压变化。

为了使电压型PWM整流器网侧呈现受控电流源特性,其网侧电流的控制至关重要,决定了PWM整流器的动静态性能。

电压型PWM整流器网侧电流控制策略主要分成两类:间接电流控制策略和直接电流控制策略。

间接电流控制其网侧电流的动态响应慢,且对系统的参数比较敏感,适用性不高,因此逐步被直接电流控制所取代。

与间接电流控制相比,直接电流控制电流响应速度快,系统鲁棒性强,且容易实现过流保护,是当今PWM 整流器电流控制方案的主流。

4. PWM整流器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控制策略是PWM整流器控制系统的核心,其优劣决定着PWM整流器的动静态性能以及鲁棒性。

PWM整流器常用的控制方法有滞环电流控制、固定开关频率电流控制、预测电流控制、直接功率控制、无电网电动势传感器及无网侧电流传感器控制、电网不平衡条件下的PWM整流器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反馈精确线性化控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控制、模糊控制等,具体如下:1) 滞环电流控制滞环电流控制是一种瞬时值反馈控制模式,其基本思想是将检测到的实际电流信号与电流给定信号值相比较,若实际电流大于指令值,则通过改变变流器的开关状态使之减小,反之增大,使得实际电流围绕指令电流做锯齿状变化,并将偏差控制一定范围内,形成滞环。

该控制方法结构简单,电流响应速度快,易于实现电流限制,且控制与系统参数无关,系统鲁棒性好,但是开关频率在一个工频周期内不固定,谐波电流频谱随机分布,网侧滤波器设计较为困难。

2)固定开关频率PWM电流控制固定开关频率PWM电流控制,一般是指PWM载波(如三角波)频率固定不变,而以电流偏差调节信号为调制波的PWM控制方法。

该控制方法克服了滞环电流控制开关频率不固定的缺点,电流响应速度快,系统鲁棒性高,但当电流内环均采用PI调节时,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PI电流调节器无法实现电流的无静差控制。

3)预测电流控制预测电流控制的思想是从开关的在线优化出发,根据负载大小及给定电流矢量的变化率,推算出使得下一周期电流满足期望值的电压矢量来控制PWM整流器的开关。

预测电流控制具有快速的电流响应速度,但其控制效果依赖于系统参数,鲁棒性不高,且受处理器采样和控制延时影响较大。

4)直接功率控制直接功率控制通过对PWM整流器瞬时有功和无功进行直接控制,达到控制瞬时输入电流的目的。

该方法具有结构、算法简单,系统动态性能好,鲁棒性强,容易数字化实现,对交流侧电压不平衡和谐波失真也具有一定补偿作用。

5) 无电网电动势传感器及无网侧电流传感器控制无电网电动势传感器及无网侧电流传感器控制是为进一步简化电压型PWM 整流器的信号检测而提出的控制方法。

无电网电动势传感器控制主要包括两类电网电动势的重构方案:其一是通过复功率的估计来重构电网电动势,是一种开环估计算法,因而精度不高,并且在复功率估计算法中由于含有微分项,容易引入干扰;其二是基于网侧电流偏差调节的电网电动势重构,是一种闭环估计算法,它采用网侧电流偏差的PI调节来控制电网电动势误差,因而精度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