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监测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大气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研究

中国大气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研究

第46卷第6期2021年6月VoL46No.6June2021环境科学与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文章编号:1674-6139(2021)06-0019-05中国大气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研究顾闫悦,李琴,周羽化(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摘要:对中国环境空气和固定污染源废气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现行方法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即加快推进缺项污染物方法标准制订工作,部分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明确监测对象及配套方法标准实施机制,加强排放标准和方法标准配套适用性研究,充分考虑环境复杂性,健全生态环境标准样品体系,定期开展监测方法标准实施评估,建立监测方法标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标准制订工作等。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中图分类号:X831文献标志码:AResearch on the Standards of Atmospheric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Methods in ChinaGu Yanyue,Li Qin,Zhou Yuhua(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Beijing100012,China) Abstract: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the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method standards for ambient air and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 in China,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method standard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that is:to accelerat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standard methods for shortage projects,to clarify the monito­ring objects and support method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in some stationary source air pollutant emission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emission standards and method standards,to fully consider the complexity of the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reference material system,to conduct regular implementation assessment of monitoring method standards in the standard verification process,to establish a"full life cycle n management mechanism for moni­toring method standards,and to encourage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drawing and revising standards.Key words:atmosphere;environmental monitoring;method standards刖弓生态环境监测标准是中国生态环境标准“两级六类”U-2]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据。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T55-2000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范围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9O78—1996;16171—1996;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定义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按照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

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

在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4.2设置监控点的位置和数目根据6297-1996的规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外1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大气环境污染物记录和检测方法

大气环境污染物记录和检测方法

大气环境污染物记录和检测方法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和记录对于评估环境质量、制定污染控制政策以及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气环境污染物记录和检测的一些方法。

一、大气环境污染物记录方法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大气环境污染物监测的方法之一。

通过安装在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记录大气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

例如,颗粒物传感器可以测量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的浓度。

传感器技术具有实时性强、安装方便等优点,但其准确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2. 监测站点:在城市和工业区建立监测站点,对大气环境进行定期监测记录。

监测站点通常会安装各种仪器,如气象站、气体分析仪等,以记录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监测站点的数据可以提供给政府和研究机构,用于环境评估和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控措施。

3. 无人机监测:近年来,无人机监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搭载污染物检测设备的无人机,可以对大气中的污染物进行高空、大范围的监测。

无人机监测具有灵活性高、数据准确度较高等优点,可以有效地获取大气环境污染的实时数据。

二、大气环境污染物检测方法1. 气体分析仪:气体分析仪是检测大气环境中气态污染物浓度的常用工具。

不同的气体分析仪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污染物。

例如,气象球气体分析仪可以测试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的浓度。

气体分析仪通过取样、分析和记录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2. 颗粒物监测仪:颗粒物监测仪是检测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浓度的常用仪器。

颗粒物监测仪有多种类型,如激光散射式颗粒物监测仪、光学颗粒物计数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测量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浓度,提供有关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定量数据。

3. 样品采集器:样品采集器是一种用于采集大气中污染物样品的设备。

通过样品采集器,可以收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态污染物等样品进行后续分析。

常见的样品采集器有高体积采样器、低流量采样器等。

大气污染物排放检验流程与监测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检验流程与监测方法

大气污染物排放检验流程与监测方法大气污染是指在大气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现象。

为了控制和减少大气污染,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并实施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检验流程和监测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气污染物排放检验流程与监测方法。

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检验流程:1. 制定排放标准:各国制定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不同类型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进行分类,规定了相应的排放限值。

2. 审批与许可:企业在开始运营前,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并提供有关资料进行审批。

审批包括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的评估,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3. 监测设备安装与调试: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测系统,包括污染物排放监测设备、数据采集与传输设备等。

在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监测与数据记录:监测设备会定期对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会被记录下来,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企业是否符合排放标准的依据。

5. 检测与分析: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测与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企业的排放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 报告与评估:根据监测数据,编制排放报告,并向相关部门提交。

相关部门会对报告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进行奖励或处罚。

二、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选取污染源附近的监测点,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进行定点监测。

定点监测主要用于评估一个特定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2. 移动监测:使用移动式监测设备对污染源进行监测。

移动监测可以快速调查不同区域的污染源,对短期污染事件进行监测。

3. 遥感监测:使用遥感技术获取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情况。

遥感监测可以覆盖大范围的区域,并提供精确的空气质量数据。

4. 基于模型的监测:使用数学模型对污染源进行建模,预测和评估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模型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5. 抽样监测:采取空气抽样器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采样,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测。

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规

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规

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规大气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以限制和控制大气污染。

以下是中国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一些主要法规和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这是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基本法,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法律制度和监管措施等。

该法于1987年首次制定,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最新版本是2018年修订的。

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中国政府为应对大气污染问题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

该计划提出了具体的污染控制目标和措施,包括减少工业排放、控制机动车污染、禁止露天焚烧等。

该计划自2013年发布以来,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和实施。

3.《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这是针对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问题而制定的规划。

该规划对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和时间表。

该规划的实施对于改善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中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

该标准对于控制工业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5.《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针对燃煤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制定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

该标准的实施对于控制燃煤电厂的污染排放具有重要作用。

6.《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针对机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制定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各种机动车的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对于控制机动车污染、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7.《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这是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制定的标准。

该标准规定了各种行业的VOCs排放限值和监测方法,对于控制VOCs 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这些法规和政策是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

在实践中,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落实这些法规和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限制机动车上路等,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批准日期2000-12-07 实施日期2000-12-07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fugitive emissionmonitoring of air pollutantsHJ/T55-20001、主题容与适用围1.1主题容本标准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点设置方法、监测气象条件的判定和选择、监测结果的计算等作出规定和指导,是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C的补充和具体化。

1.2适用围1.2.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部门为实施GB16297-1996附录C,对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的监测,亦适用于各污染源单位为实行自我管理而进行的同类监测。

1.2.2本标准为技术指导性文件,环境监测部门应按照GBI6297—1996附录C的规定和原则要求,参照具体情况和需要,执行标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

1.2.3工业炉窑、炼焦炉、水泥厂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设置,仍按其相应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O78—1996;GB16171—1996;GB4915-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余有关问题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GBI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定义本标准所涉及的名词术语,包括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单位周界等,其含义均与GBI6297-1996中相应的定义相同。

4、无组织排放监测的基本要求4.1控制无组织排放的基本方式按照GB16297—1996所作的规定,我国以控制无组织排放所造成的后果来对无组织排放实行监督和限制。

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规定设立监控点(即监测点)和规定监控点的空气浓度限值。

在GB16297一1996中,规定要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以监控点同参照点的浓度差值不超过规定限值来限制无组织排放;规定对其余污染物在单位周界外设监控点和监控点的浓度限值。

环境监测中的大气污染实验观测

环境监测中的大气污染实验观测

环境监测中的大气污染实验观测在环境监测中,对大气污染的实验观测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实验观测,我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和评估大气污染的程度,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大气污染实验观测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一、大气污染实验观测方法大气污染实验观测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实验方法。

常用的大气污染实验观测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常规监测法:通过布设监测站点,使用自动监测设备进行连续监测,获得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但监测点位有限,不能全面覆盖污染源。

2. 移动监测法:采用移动监测车辆或无人机等设备,对特定区域或污染源进行点位监测。

这种方法可以拓展监测范围,实时反映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污染状况。

3. 大气气溶胶采样法:利用采样器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经过处理和分析,获取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物浓度和组成信息。

此方法可以研究大气气溶胶的成分、来源和变化规律。

4. 大气气体采样法:使用气体采样器采集大气中的气体样品,经过分析仪器的检测,得到不同污染物的浓度和组成数据。

这种方法对于研究大气气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气污染实验观测技术为了进行准确的大气污染实验观测,需要借助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

以下是常用的大气污染实验观测技术:1. 气象观测技术: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通过气象观测技术可以获得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气污染的传播和转化过程。

2. 光学传感器技术:光学传感器可以测量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和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利用光学原理和散射光信号进行分析。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在线监测和实时数据传输。

3. 质谱仪技术:质谱仪可以对大气中的气体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够检测出微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

质谱仪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优点。

4. 激光雷达技术:激光雷达可以实现对大气中颗粒物的非接触式遥感探测,能够获取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形态等信息。

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DB11 501-2017)

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DB11 501-2017)

ICS13.040.40Z 60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501—2017代替DB11/ 501-2007和DB11/ 237-200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Integrated emission standards of air pollutants2017-01-10发布2017-03-01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5)5 技术与管理规定 (8)6 监测要求 (9)7 标准实施 (13)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污染源受控工艺设施和污染物项目 (15)附录B(规范性附录)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计算 (17)附录C(规范性附录)污染控制的记录要求 (18)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有关规则起草。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北京市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501-2007)和《冶金、建材行业及其它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237-2004)。

适用于下列标准的污染源应执行以下相应标准:DB11/ 139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206 储油库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DB11/ 207 油罐车油气排放控制和检测规范DB11/ 208 加油站油气排放控制和限值DB11/ 447 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502 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503 危险废物焚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847 固定式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914 铸锻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054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055 防水卷材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056 固定式内燃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201 印刷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11/ 1202 木质家具制造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203 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226 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227 汽车整车制造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 1228 汽车维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除上述污染源执行北京市地方行业标准,饮食业油烟排放执行GB 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外,其他固定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执行本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排放监测方法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和人类社会活动的不断增长,大气污染
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各国纷纷制定了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

然而,标准制定只是第一步,监测排放的执行情况同样
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监测方法。

一、环境监测站
环境监测站是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测的重要环节。

这些监测站通
常位于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全天候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
浓度。

监测站通常配备有气象观测设备、气体采样器和气象化学分析
仪器等设备,以确保实时准确地测量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二、传感器技术
近年来,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使得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监测更加便
捷和精确。

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并将数据
上传到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种技术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监测污染物
的排放情况,并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遥感监测
遥感监测是一种基于航空或卫星平台获取信息的技术,可以实现对
大范围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

通过对卫星图像的分析,可
以获取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势,可以全天候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四、移动监测设备
移动监测设备是一种便携式的监测装置,可以方便地进行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的监测。

移动监测设备通常搭载在车辆上,可以随时随地
进行监测任务。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源污染物排放,能够针对具体区
域或特定企业进行监测,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持。

五、数据分析与建模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监测除了需要获得实时的监测数据之外,还
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评
估排放标准的执行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数据分析与建模可
以帮助监测人员更好地了解污染物排放的分布规律,为环境监测提供
科学依据。

结论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监测是保障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站、应用传感器技术、遥感监测、移动监测设备以
及数据分析与建模等方法,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全面监测。

这些监测方法的综合应用将进一步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精细
化和科学化,为实现清洁空气目标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