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合集下载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及相关人物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及相关人物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及相关人物
1.鸿门宴:项羽以一万余人之力大败刘邦兵马。

2.赤壁之战:孙权与刘备联合一军,以火攻之计击败曹操三军。

主要人物有周瑜、诸葛亮、曹操等。

3.巨鹿之战:张辽率五千人之力击败袁绍十万大军。

4.乌江之战:岳飞率三千水师之力大败金军一万人。

其他相关人物有李纲、张俊等。

5.赵括救韩:赵括率一千人之力解救韩信于秦军围困之中。

6.淝水之战:李靖率八千人之力击败李煜三十万大军。

7.蒙恬南征北战:蒙恬率三万以少胜多,成功击败匈奴五万余人。

8.白登之战:刘备率一万兵马以少胜多,成功击败黄忠。

同时该战役也是诸葛亮登山放烟之计的典故。

9.凤翔之战:岑羲率一千余人之力击败高平陵兵马。

10.华容道之战:关羽率五百兵马在华容道上以少胜多,成功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惇。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

列举古代史以少胜多的战役中国古代有许多篇经典的史料,几千年来,古代的战争活动也分布在其中。

在众多的古代史书中,少胜多的精彩战役故事屡见不鲜。

这些少胜多的古代战役不仅讲述了军事技巧的成功,也折射出古代统治阶级关注军事技术、精心管理军队、严格纪律以及勇敢坚定的斗争精神。

下面将概述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少胜多的古代战役:一、楚之平吴:传说楚国发动过两次联盟兵来平定吴国,第一次结果失败,第二次由楚王刘胜发动,刘胜以少杀多,攻克吴国的城池,最终将吴国的抵抗击破。

二、吕布讨伐曹操:这是中国古代一次著名的反抗战役,当时,曹操统治的魏国正是虚弱,被吕赤阳率领的关军讨伐,吕布运用计谋,由刘备派出的关小青带领精英战士,以更少的兵力包围了曹操,曹操不得不撤退。

三、项羽大捷:项羽是西汉时期的名将,他以少胜多,战胜了秦军,攻占了陕西汉阳地区,宣告西汉朝廷从此统治汉中,也使汉朝的统治更加强大。

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为南北朝时期的一次大战,吴国与曹魏交战。

公元208年,曹操发动进攻,吴将阴瞒,以少胜多,以巧妙的计谋攻占了赤壁,打破了曹操的封锁,以吴军阵容包围了曹操,迫使曹操无奈撤军,并被迫签订和约。

以上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少胜多的战役,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古代精兵管理、军事技术、勇敢毅力的斗争精神,为后世的军事家族及统治阶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中国古代军事的历史文献,揭示了许多精彩的少胜多的战役故事,详细记载了英雄无畏的战斗精神,启发了后世的军事家族把握战略,研究出了许多赢得胜利的战法。

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军事技术的不断进步,但古代少胜多的战役仍然具有时代特色,依然教育着后世,尽管战火更具有高科技属性,但仍需要精心管理军队,以及坚毅不拔、勇于奋斗的斗争精神,才能取得伟大胜利。

以少胜多的案例

以少胜多的案例

以少胜多的案例摘要:1.引言:介绍以少胜多的案例2.案例一:赤壁之战3.案例二:淝水之战4.案例三:平型关大捷5.总结:以少胜多案例的启示正文:【提纲】1.引言:介绍以少胜多的案例以少胜多,是指在战争或竞争中,一方以人数或资源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智慧和勇气取得胜利。

这种案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三个著名的战争案例,分析以少胜多的原因和影响。

2.案例一: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

公元208 年,东吴孙权与蜀汉刘备联合起来,以五万人的兵力迎战曹操的二十多万大军。

在这场战役中,东吴和蜀汉联军巧妙地利用了赤壁的地形和曹军的弱点,采用火攻战术,最终大败曹军。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案例二: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 年,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东晋将领谢安和桓温率领约2.2 万人的军队迎战前秦的87 万大军。

在这场战役中,东晋军队充分发挥了地理优势、战术智慧和士气优势,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谋略和战术,最终成功击败了前秦。

淝水之战使得东晋得以继续保持独立,也为后来的南朝奠定了基础。

4.案例三: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重要战役。

1937 年9 月,八路军115 师在林彪的指挥下,成功伏击了日军一个师团,共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这次战斗,八路军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日军的弱点,以少胜多,取得了重要的战果。

平型关大捷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也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5.总结:以少胜多案例的启示从以上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少胜多的胜利往往源于智慧、勇气和坚定的信念。

在战争中,战术的巧妙运用、地形的合理利用、士气的提高等都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这些案例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历史知识点】以少胜多的4大著名战役

【历史知识点】以少胜多的4大著名战役

【历史知识点】以少胜多的4大著名战役
以少胜多的4大著名战役是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和巨鹿之战。

其中官渡之
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

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此战曹操善择良策,攻
守相济,屡出奇兵,巧施火攻,焚烧袁军粮草,对获取胜利起重大作用,集中体现曹操卓
越的用兵谋略和指挥才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
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
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
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
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
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

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十大经典战例[图]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这些战役闪烁着古代军事家的智慧,展现着中国古代战法的锋芒。

这里,本文特意挑选比较经典的十个战例,看看古代人是如何以少数兵力战胜强大对手的。

1、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地理位置示意图牧野之战战场图牧野之战(年代说法不一,从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都有)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进行的决战。

战争过程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

前1048年,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曾观兵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观点),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

同年2月21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

联军于2月26日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渡河水(黄河,一说由孟津渡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省辉县西北)折而东行。

27日清晨,周武王庄严誓师,历数子辛的种种暴行,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

28日拂晓,联军进至牧野。

《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子辛惊闻周军来袭,因此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无法即时征调,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

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

《诗经·大明》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逸周书·克殷》记载: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

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

子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

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子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

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题目】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答案】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的决战。

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二)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项羽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八个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三)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展开的战略决战,以曹操获胜告终。

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

官渡之战后,袁曹双方力量发生转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四)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
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局面。

(五)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发生在东晋时期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分崩离析的动荡状态,前秦处于淝水于东晋交战。

没想到的是只有八万大军的东晋竟然战胜了八十万大军的前秦,在此战役后前秦逐渐走向了衰败并灭亡。

中国古代八大以少胜多的战役,皆是成王败寇

中国古代八大以少胜多的战役,皆是成王败寇

翻开史书,我国古代基本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岁月远多过和平时期,即便没有大规模战乱,边境也会有局部战争。

在这么多的战争磨砺下,古代可谓是名将辈出,其中就不乏以少胜多的超强将帅,贵多贵精的分别被他们展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少,有许多都是大名鼎鼎,今天就以个人意见说一下八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1、柏举之战。

前506年,吴王阖闾以救援蔡国为名,亲率三万吴军深入楚国境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

在逼迫楚军退出蔡国回国之后,吴军在孙武的指挥下一改之前行军路线,舍弃擅长的水军,改由陆路奇袭。

楚国果然没有料到吴军的迂回奔袭,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受袭击,三战三败,最后在柏举,20万楚军主力被吴军击败,吴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占领楚都郢城,楚国几近灭亡。

同样还是秦国,但此时的秦军与阴晋之战时的秦军有天壤之别,经过商鞅变法和战国烽火的洗礼,秦军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然而,这一次他们还是栽了,因为他们碰上了一个更强的猛人。

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率领五万楚军渡过黄河,火速前往巨鹿,并下令破釜沉舟,自绝退路,以示必胜秦军的决心,楚军因此士气大振,愈战愈勇。

项羽九战九捷,击退章邯,活捉王离,大破四十万秦军,解了巨鹿之围。

随后项羽继续和章邯对峙,两军交战秦军惨败,章邯于是派人请和,项羽接受他的投降,巨鹿之战以楚军的胜利告终,秦军主力消耗殆尽,秦朝灭亡在即。

4、昆阳之战。

新朝末年,起义军蜂起,其中最为强大的是赤眉军和绿林军,绿林军懂得名正言顺的重要性,所以在与新朝对抗的同时,他们拥立了汉朝宗室后裔刘玄为帝,表示他们是为复兴汉朝而战。

新朝为扑灭起义军,调集大军进攻刘玄政权,两军最后在昆阳附近展开决战。

在这场战役中,毫不起眼的偏将军刘秀仅以一万多人,便大破四十万的新军,一举奠定大局,新莽政权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因为此战,刘秀扬名天下,招揽了大批追随者,为他日后建立东汉,并最终一统天下奠定基础。

5、官渡之战。

199年六月,袁绍率十万大军南下,直取许昌,曹操则领兵二万以主力在官渡一带守住要塞迎战,官渡之战就此拉开序幕。

中国古代史上的十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中国古代史上的十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中国古代史上的十大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1、董卓被张让提下马:董卓出兵救袁绍,领兵伐曹操的的活动,两军交战时,董卓的同志文向张让提出友军之间把董卓驮下马,张让同意了,实现了以少胜多的目的。

2、吕布取破霸:在与曹操的葭莱战斗中,由于吕布采取阴谋手段,使袁军一度陷入困境。

袁军大将郭嘉突破中队拒攻吕布,以了却了破霸之祸。

3、陶谦击破五虎:五虎大将是在孙策出征蛮夷战争中,担任孙策右臂,并且被授予大将军的称号,然而陶谦击破五虎,以少胜多的战略取得了胜利。

4、程普败曹操:程普在肃宗继位后,做了北宋丞相,他以轻攻OU得胜,力排众议,拒绝武当结盟,最终击破曹操,实现以少胜多的目标。

5、胡遂反宋江:胡遂是建安初年宋朝征西大将,几番绝境中夺得胜利,最终以他的少量部队抵抗宋江大军,成功击败宋江,取得消灭敌兵成名之功,实现以少胜多的目标。

6、司马懿击垓下:司马懿在攻打垓下时,让三军部下以少胜多的策略展开战斗,引诱满清军暴露出主力,最终击溃满清军,实现了以少胜多的目标。

7、岑参击却董卓:岑参在抵抗董卓时,采取了以少胜多的战略,以少量部队打穿董卓的军队,同时利用自身的绰号引诱董卓,并以全歼的方式击破军队,实现了以少胜多的目标。

8、陈寿击破我国第一帝:在陈寿击破皇帝秦始皇时,以少胜多的方式,陈寿击破了秦国军队,把秦始皇赶到了东海,将秦国灭亡,实现了以少胜多的目标。

9、白起击溃雍正:白起是新兴藩王之一,以少胜多的斗争技巧击破雍正大军,以一场激烈的战斗,白起赢取了振兴宋朝的机会,实现了以少胜多的目标。

10、江东打楚:楚国在江东的攻击中,江东兵力非常的有限,然而江东不但克服了自身的势力不足,而且采用了以少胜多的策略,径直打进楚国来击破楚国,并实现了以少敌多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
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率义军在巨鹿击溃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

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秦将章邯引兵北上击赵,围巨鹿。

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统兵救赵。

宋义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遂斩而代之,于次年十二月遣英布、蒲将军引军二万渡漳河救赵。

随后秦率全军渡河,命士卒皆带三日粮,破釜沉舟,以示必死决心。

与秦军九战,大破之,虏秦将王离,解巨鹿之围。

之后,楚军又在漳南大破秦军,迫使章邯投降。

秦军主力至此丧失殆尽。

巨鹿之战有力的支援了刘邦进军关中推翻秦朝,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战例之一。

淝水之战
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皇帝苻坚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

公元383年5月,苻坚征集了80多万人的军队开始进攻东晋。

面对前秦的进攻,东晋上下决心同心协力抗敌。

当时,晋军将领是谢石、谢玄和刘牢之,总数只有8万人。

10月,前秦军队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苻坚派被俘的东晋将军朱序到晋军中去劝降。

朱序到了晋营,趁机告诉谢石,前秦军队到达前线的只有25万军士,建议先发起进攻。

11月,刘牢之带精兵5000人进攻,消灭了秦军5万人。

谢石等随后乘胜前进,在淝水与前秦军隔水对阵。

一天,谢玄以隔水不方便打仗为理由,请秦军后退。

苻坚想乘晋军渡河时用骑兵猛冲,消灭晋军,于是命令秦军后退。

可是,前秦士兵不明白后退的意思,以为秦军已战败了。

此时,朱序又乘机大喊:“秦军败了!
秦军败了!”前秦军队顿时大乱。

晋军趁机渡过了淝水,秦兵拼命逃跑,苻坚被箭射伤,只带了十多万人逃回长安。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又重新分裂。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河北之雄袁绍率兵20万,号称70万南下直指曹操所在的许都。

曹操以五万左右的兵力与袁绍在官渡对峙。

由于袁绍之兵训练度远不如曹军,所以一时双方在官渡就对持了下来。

此时,袁绍军中发生了严重的分裂。

谋士许攸因不满袁绍而投奔了曹操。

曹操赤脚迎许攸,表现了强烈的求贤愿望。

许攸说出了袁绍军中的种种弊端,并向曹操献计,让其去奇袭袁绍的粮仓--乌巢。

曹操给予许攸充分的信任,立即亲自带兵去袭乌巢,大败守将淳于琼。

粮仓一失,袁绍军中立即大乱。

曹操再偷袭其主营,大败袁绍。

袁绍只带百余骑逃回邺城。

官渡之战,是汉末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这一仗的结果是曹操平定了北方,一跃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也为日后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历史上兵力最悬殊而以少胜多的战役
先秦时期
牧野之战姜尚、周武王不足10万——17万,一说70万全军覆没
柏举之战孙伍、伍员、磕闾 3万——20万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阴晋之战吴起 5万——50万大败秦军
伊阙之战白起 12万——24万全歼
鄗代之战廉颇、乐乘 20万——60万大败燕军
秦汉时期
巨鹿之战项羽 2万——40万歼灭
彭城之战项羽 3万——56万歼20万
井陉之战韩信 3万——20万灭赵,俘赵王歇
潍水之战韩信数万——20万灭齐,
昆阳之战刘秀不足2万——42万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
祝阿、临淄之战耿弇数万——20多万灭张步,平齐
赤亭之战虞诩 3千——数万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兖州之战曹操数万——数10万迫降30万
官渡之战曹操 2万——10余万歼7万余人
赤壁之战周瑜 5万——20余万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合肥之战张辽 7千——10万大败吴军
夷陵之战陆逊 5万——数10万蜀国从此衰落
凉州之战马腾 3500——数万平定凉州
前秦灭前燕之战王勐 6万——30万歼敌近20万
淝水之战谢玄 8万——97万苻坚至洛阳,仅剩10余万
金乡之战于仲文 8千——10万全歼敌军
隋唐五代时期
虎牢之战李世民 3500——10余万歼灭窦建德
太原之战李光弼不满万人——10万城邑保卫战,歼敌7万余人睢阳之战张巡 6800——13万城邑保卫战,歼12万人
象牙潭之战周本 7千——数万俘5千
六合之战赵匡胤 2千——2万歼5千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
护步达冈之战完颜阿骨打 2万——70万大败辽军主力
和尚原之战吴玠、吴璘数千——10余万俘万余,大败金军
顺昌之战刘锜 1.8万——10余万城邑保卫战,大败金军
郾城之战岳飞数千——1.5 大败金军精锐
陈家岛海战李宝 3千——10万海战,全歼金军
采石之战虞允文 1.8万——17万水战,大败金军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成吉思汗 4万——8万全歼
迦勒迦河之战哲别、速不台不足3万——8万全歼
赛约河之战拔都、速不台不足5万——10万全歼
鄂州之战伯颜 20万——60万大败宋军
丁家洲之战伯颜 10万——13万大败宋军精锐
厓山海战张弘范、李? 数万——20万海战,全歼
虎啸山之战张庭瑞、焦德裕 5千——数万大败宋军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 20万——60万水战,全歼
明清时期
白沟河之战朱棣 1O余万——60万死伤10多万
上峰岭之战戚继光 1500——2千歼敌倭寇300余人
浑河之战努尔哈赤 4人——800 奇迹
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 4.5万——约11万歼敌约5万人
甯远之战袁崇焕不满2万—13万(或五六万,或10余万)
贵阳之战王三善 2万——10万扭转了平叛战局
清征达瓦齐之战阿五锡、巴图济尔噶勒 22——2千余人奇迹
浑河之战长龄 4万——10多万收复南疆西四城
近代、现代时期
南京之战徐绍桢约万人——约2万人攻坚战
第一次反围剿毛泽东、朱德约4万——约10余万歼1.2万
第二次反围剿毛泽东、朱德 3万——20万歼3万
第三次反围剿毛泽东、朱德 3万余人——30万歼3万
第四次反围剿朱德、周恩来约7万——近40万歼万余人
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徐向前近8万——20万歼8万人
黄桥战役粟裕 7千——1.5万余人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粟裕 3万余人——12万歼敌53700人
晋中战役徐向前 6万余人——约13万人歼敌100370人
淮海战役粟裕、刘伯承 60万——80万歼敌555570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