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三章《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学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试题-浙教版科学八下《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典型例题
例1草本植物茎的维管束,由外向内依次是()。
A.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B.韧皮部、木质部
C.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 D.木质部、韧皮部
答案:B。
解析:草本植物茎的维管束没有形成层,但韧皮部总是靠向表皮一侧,而木质部则总是靠近茎中心的一侧。
例2 年轮最明显的界限形成在()。
A.同一年的春季与夏季之间 B.同一年的春季与秋季之间
C.同一年的秋季与冬季之间 D.上一年的秋季与下一年的春季之间
答案:D
解析:同一年形成的木质细胞,从春天到冬季是逐渐过渡的,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上一年秋冬季节形成的木材致密,细胞很小,与第二年春天迅速生长的春材较大的细胞之间则形成了明显的界限,所以一个年轮指当年春材到当年的秋材之间的木材,与下一个年轮界限很明显。
例3 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A.形成层的活动 B.木质部的活动
C.韧皮部的活动 D.树皮的细胞分裂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双子叶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长粗的原因正是因为形成层不停的活动,向内、外两侧分裂新的细胞,尤其是向内形成大量的木质部细胞的结果。
八年级下第3章第四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s

2、研究木质部
木质部就是我们通 常所说的木材,木 质部由 导管 和 木纤维 组成。
木质部
பைடு நூலகம்
木纤维属于 机械
组织,作用是 增加茎的强度 。
导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木 质 部
木纤维 增加茎的强度,属于机械组织
导管的结构:
导管:由一些直径较大的长筒形细胞连接而成。 细胞成熟后,他们上下连接处的横壁消失,细胞 死亡,就形成上下贯通的管道。
现象:木质部的导管显红色,而周围其他细胞显无色 或浅红色。纵切枝条,看到红色越往上颜色越浅。 说明:水和无机盐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输送。且一 般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思考:
• 1、为什么要把枝条削成平整的斜面? • 答:把枝条削成平整的斜面是希望导管 切口横截面积大一些,利于水分和无机 盐的运输。 • 2、为什么要放在阳光下照射? • 是为叶的蒸腾作用创造条件,蒸腾作用 产生“蒸腾拉力”,以便水分和无机盐 的运输。
输导水和无 机盐 输导有机 物
韧皮纤维属于 机械 是 增加茎的强度
组织,它的作用 。
4、研究形成层
双子叶植物茎的形成层处 在 木质 部和 韧皮 部之间,它是由几层很薄 的细胞组成,这里的细胞 能分裂增生,属于 分生 组织。形成层细胞的细胞 壁很薄,在此处容易把木 质部和韧皮部剥离开来。
思考:为什么木本植物的 茎能逐年加粗?
年轮是木本植物茎于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 年轮的形成是由于植物生长受季节的影响而产生 的。
年轮:前一年的秋材和后一 年的春材,有比较 明显的 分界线。
春材:春天水分多、气候适 宜,形成层活动较旺盛,形 成细胞体积大,导管多,管 腔大,木纤维较少,形成的 木质部质地疏松、 颜色较 浅。)
秋材:入秋后,雨量少,气 温低,形成层活动 减弱,形 成的木质部质地致密、颜色 较 深。)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浙江版知识精讲

自然科学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浙江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三章 第二单元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二. 重点:1. 了解植物茎的分类和结构,能说出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2. 了解导管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了解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
3. 了解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及其各部分构造的功能。
4. 了解保卫细胞及气孔的组成、分布和作用。
5. 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的意义。
6. 了解土壤污染及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三. 难点:1. 正确区分各类茎及观察茎的结构。
2. 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际运用。
3. 正确分析农业、工业、生活等方面引起土壤污染的因素以及对土壤的危害,制定出最佳防治污染的措施。
四. 知识要点:(一)茎:1、茎的类别:(2)茎按生长方式可分为: 茎的类别特点 代表植物 茎与环境的关系 直立茎茎较坚硬,能直立,最常见 果树,甘蔗,白菜 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料攀援茎用卷须等攀他物上升的茎 葡萄,黄瓜等 缠绕茎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的茎 牵牛,常春藤,菜豆 匍匐茎 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 草莓2、茎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由内到外)树皮: 作用韧皮部:内有 ,运输双子叶植物的茎 形成层:属_______组织,细胞能分裂增生,使茎加粗木质部:内有_______,运输_______和_______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3、茎的功能:茎具有支持、 的功能。
(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①输送的方向: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根尖吸收进入根部−−−−→−茎中导管的输送输送到叶 ②输送的组织: 。
它位于 部。
③水分输导的动力:其中主要的是蒸腾拉力。
(2)有机物的运输:①输送的方向:自上而下向根运输②输送的组织: 。
它位于 部。
(二)叶:1、蒸腾作用:根从土嚷中吸收的水中只有很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其中的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发出去了。
八年级科学下册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课件 浙教版

C.形成层
D.木质部
4.下列关于导管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 B.导管也可以输导有机物 C.导管是多种多样的 D.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5.下列各种植物中,不能用手剥离树皮的是( C ) A.苹果树 B.马尾松 C.玉米 D.柳树
6. (2010·金华中考)樟树是金华市的市树。某校门口
10.在双子叶植物的茎中,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____, 很薄,只有2~3层的细胞,细胞能不断地进行_____,产 生子细胞,不断吸收营养长大,向外形成______,向内 形成______,使茎加粗。 答案:形成层 分裂 韧皮部 木质部
11.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______,当气候等条件适 合植物生长时,年轮较______,颜色一般较__________ (如_____材)。 答案:年轮 疏松 浅 春
7.(2010·巢湖中考)绿色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 部位是根尖的______,并通过_______运输到植物的各个 部位被利用。 【解析】根毛区有根毛,它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答案:根毛区 导管 8.从木本植物的茎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最外层是_____, 然后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_和______,中间是______。 答案: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髓
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
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
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
樟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解析】选D。韧皮部位于树皮,而木质部位于茎中央,
这棵古樟树仍然活着,说明只是部分木质部受损。
8.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一株野外生长
八年级科学下册 3.4.2《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课件 浙教版

6.探究“有机物的运输”活动中,出现下列几种操作, 其中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的是( D ) A.将两枝环割的枝条,一枝放入水中,另一枝放入土壤 浸出液中培养 B.将环割和未环割的枝条,分别放入蒸馏水中培养 C.将环割在茎的基部和未环割的枝条,分别浸入蒸馏水 和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D.将在离根端3厘米处环割的枝条和未环割的枝条,都 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12.取天竺葵的枝条,分别用石蜡封住木质部和韧皮部, 放在强光下(温度较高),结果封住木质部的枝条过一 段时间后萎蔫了,而封住韧皮部的枝条仍呈鲜活状态 (如图),以上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案:实验说明木质部具有运输水分的功能,韧皮部无 运输水分的功能。
1.茎具有运输功能,能够运输( C ) A.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B.水、有机物、氧气 C.水、无机盐、有机物 D.水、有机物、二氧化碳
2.红豆杉又称紫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常绿乔木。
某地红豆杉因树皮被剥,致使树木死亡。这是因为树皮
中有输送有机物的( B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伸长区
D.成熟区
3.在热带种植的橡胶树,请问乳白色的液体是由什
么部位流出来的( C ) A.树皮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导管
4.果农剪去果树部分枝叶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什么物质过
多地消耗在枝叶上( C )
A.水
B.无机盐
C.有机物
D.生长素
5.在“有机物的运输”活动中,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 根和叶的枝条的原因是( B ) A.实验有可能失败,用两根保险一些 B.实验过程中有比较,现象更明显 C.一枝现象不明显的话就可以用第二枝 D.两枝是多余的,应该只用一枝就够了
1.植物体内的淀粉等有机物是( B ) A.根从土壤中吸收而来的 B.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 C.植物呼吸作用形成的 D.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的
临海市新概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八年级科学下册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学案浙教版

第三章《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学案联想情景导入在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上.常会看到一些同心圆形的环层.这就是年轮。
年轮是怎样形成的?它又可能隐藏着哪些秘密呢?为什么有些植物茎的横切面有年轮,而有些植物的横切面却没有年轮呢?有些植物的茎在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增粗的现象。
而有些植物的茎却不会增粗呢?我们已经知道,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成分,供植物生长需要,植物吸收的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又是怎样运输的呢?那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植物王国,去了解植物体中物质是怎样运输的吧!重点知识详解一、茎的结构1.茎的分类:按照生长方式的不同:自然界最常见的茎是直立茎。
其次还有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1)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
(2)攀缘茎: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
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着在他物“上升”。
如黄瓜、南瓜、丝瓜等。
(3)缠绕茎: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
(4)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树皮 木质部 韧皮部 2.茎的结构: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1)横切面可以明显看出三层:树皮、木质部和髓。
(2)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3)树皮较易剥下来。
木质部:内有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
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
产生子细胞。
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
向内形成木质 部,使茎加粗。
水稻、小麦、竹等植物都没有形成层。
所以茎不能加粗生长。
裸 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具有形成层。
所以茎能加粗。
韧皮部:内有筛管,输导有机物。
树皮:具有保护作用。
3.木质茎的结构:(1)树皮外树皮:保护作用 内树皮(靠里是韧皮部)(2)木质部:木质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木材,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木纤维:增加茎的强度,属于机械组织(3)韧皮部:韧皮部处在内树皮靠里边,它由筛管和韧皮纤维组成。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第四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教案浙教版

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2课时)教学目标: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重点难点:茎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然后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中植物的茎有哪些形态呢?它的结构又是如何?一、茎的结构1、出示各种各样的茎,并给予介绍和简单说明匍匐茎缠绕茎直立茎攀援茎(卷须)根状茎――竹鞭块茎――马铃薯洋葱――鳞茎肉质茎――仙人掌2、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幻灯)放大镜观察.....,分为三层:树皮、木质部、髓用针扎一下,感受一下: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质地较软的是树皮和髓在木质部和树皮之间有一层韧皮部,它们各有什么特点?1、茎的结构㈠树皮①树皮的外侧主要起保护作用;②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其中有筛管,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通连,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属于输导组织。
③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在茎的树皮中自上而下的运输。
㈡形成层由几层细胞构成,中间的一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所以茎才能逐年加粗。
小麦等一些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
㈢木质部①导管: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道,属于输导组织;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能自下上地向枝端运输。
②木纤维: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的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
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
㈣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2、实验与观察:你能从年轮中知道什么吗?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树木,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很明显:春季气温升高,营养物质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大,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较浅。
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
秋季气温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小,壁厚,因此,木材的质地致密,颜色较深。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教案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教案一、教材分析内容:初中科学八年级下(浙教版)第3章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本节主要介绍茎的结构、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以及有机物的运输三部分内容。
其中第一课时茎的结构又包括了茎按生长方式的分类、木质茎的结构以及年轮三部分知识。
地位: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植物与土壤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科学知识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用:“植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我们经常能接触到的。
通过对这节内容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植物有更深入地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保护植物的意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此外,本内容包含的知识,是以后科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
二、学情分析植物虽然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但通常学生对植物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对植物茎的分类以及茎的结构并没有太多的认识。
对于初二学生而言,要完整地讲出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及功能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在学习茎的结构这个知识时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并配合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观察植物茎的结构特点;通过大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区别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2)概述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3)说出从年轮中获取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观察,养成采集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3)通过阅读书本,养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进一步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2)通过对木质茎结构的学习,进一步明确大自然中生物结构的严整性;(3)通过学习年轮,进一步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密切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学案
【学习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课前预习】
1.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然后通过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中植物的茎有哪些形态呢?它的结构又是如何?
根状茎――竹鞭块茎――马铃薯
洋葱――鳞茎肉质茎――仙人掌
2、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放大镜观察
.....,分为三层:树皮、木质部、髓
用针扎一下,感受一下: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质地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3、茎的结构
㈠树皮
①树皮的外侧主要起保护作用;
②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其中有筛管,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通连,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属于
输导组织。
③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在茎的树皮中自上而下的运输。
㈡形成层
由几层细胞构成,中间的一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所以茎才能逐年加粗。
小麦等一些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
㈢木质部
①导管: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道,属于输导组织;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能自下上地向枝
端运输。
②木纤维: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的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
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
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
㈣髓
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4、
实验: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展示)
剪取一段木本植物的枝条,把下端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瓶子里。
过一段时间,当看到叶脉微红以后,把这段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
用放大镜观察,看一看枝条的______(填“木质部”或“韧皮部”)被染红了。
解析:导管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通道,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能自下上地向枝端运输,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因此,木质部会变红。
实验结论:水份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疑难重点】
思考:1、如果用细铁丝缠紧小树,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伤害吗?为什么?生活中你见过这种现象吗?
实验:树皮环割
对照实验,一根茎作环割处理,另一根不作处理。
现象:在处理过的茎上方会分泌汁液,而在未作处理的根部产生较多的不定根。
实验结论:有机物在茎的筛管中是自上而下地运输。
事例解释:
①割橡胶。
②右图是一段枝条,上面长有两个大小相同的果实。
如果将枝条
两A、B两个部位间的树皮进行环剥,(如图所示)。
⑴伤口的___(填“上方”或“下方”)的树皮会形成瘤状物。
⑵这两个果实会发生什么变化?
解析: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
剥去一圈树皮以后,由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
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那里
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
是形成了瘤状物。
所以,A处的果实在一段时间内能继续长大,B处的果实得不到营养物质,将逐渐萎缩、变小。
学生活动:讨论①俗话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讨论②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汁液。
这汁液是从哪里来的?
【巩固练习】
1、茎具有运输功能,能够运输()
A、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B、水、有机物、氧气
C、水、无机盐、有机物
D、水、有机物、二氧化碳
2、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3、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租是由于茎的______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形成新的_______,
向内形成新的______。
4、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______向上运输的;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茎里的____
___向下运输的。
【当堂检测】
1、把幼嫩植物的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A.导管B.筛管C.木纤维D.韧皮纤维
2、对果树每年都要剪去过密、过长的细弱的枝条,目的是()。
A.使果树向高处生长 B.集中养料到强壮的枝条
C.促进枝条的分叉,增加产量 D.减少枝条,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消耗
3、某同学在做环割枝条树皮的实验时,将一棵小树主干的树皮割掉一圈,一段时期后,这棵小树的变化是
()。
A.没有变化,正常生活 B.伤口上方形成环形瘤状物
C.死亡 D.伤口下方形成环形瘤状物
4、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树木因缺氧而死
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5、取一段带叶的柳枝,插在盛有稀释红黑水的瓶中,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对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后
观察,被染红的部分是()
A.树皮 B.形成层 C.木质部 D.髓
6、用肉眼观察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不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外树皮 B.髓 C.木质部 D.形成层
7、木质茎形成层向内分裂产生的细胞发育成()
A 木质部
B 韧皮部
C 树皮 D髓
8、甘蔗的茎也能部分加粗,原因是()
A 形成层产生新的木质部
B 形成层产生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
C 形成层产生新的韧皮部
D 细胞的生长
9、下列哪一地区的木本植物最易形成年轮()
A 热带雨林
B 温带阔叶林
C 寒带草原
D 寒带荒漠
二、填空题
10、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的,然后进入与之相连通的茎中央的,
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11、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在茎的韧皮部中的管由向地运输。
12、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折断,这是因为。
答案:
【巩固练习】
1.C
2.D
3.形成层韧皮部木质部
4.导管筛管
【当堂检测】
一、1.B 2.B 3.C 4.C 5.C 6.D 7.A 8. D 9.B
二、10.导管、导管 11.筛管、上、下
12、树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有硬度和韧性,不容易被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