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鹅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
鹅是我国传统的家禽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鹅养殖技术
1.选种:选用优良品种的鹅苗,具有生长快、体型大、肉质好等特点,能够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2.饲料:鹅的饲料应该以粗饲料为主,如玉米、豆饼、麦麸等,同时要适量添加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等,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

3.环境:鹅的生长环境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同时要注意保温,防止鹅受寒。

4.疾病防治:鹅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二、鹅养殖管理
1.规范化管理:鹅养殖要遵循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定期进行饲料、环境、疫苗等检查,确保鹅的健康生长。

2.科学喂养:鹅的喂养要科学合理,根据鹅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制定不同的饲料配方和喂养量,避免浪费和营养不良。

3.定期清洁:鹅舍要定期清洁,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饮水池水质污染,防止疾病的发生。

4.加强疾病防治:鹅养殖过程中要加强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证鹅的健康生长。

鹅养殖技术与管理是鹅养殖的重要环节,只有科学合理的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提高鹅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实现鹅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鹅的饲养方法

鹅的饲养方法

鹅的饲养方法
鹅是一种常见的水禽,其饲养方式与其他禽类有所不同。

以下是鹅的饲养方法:
1. 鹅的栖息地应该保持干燥,不要让它们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鹅舍要保持清洁,每天清理粪便和饮水器,保证鹅舍干净卫生。

2. 鹅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饲料和绿色植物。

在饲养过程中,应为鹅提供足够的清水,以保持其健康和生长。

3.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鹅的健康状况,例如检查是否有腹泻、发烧等症状。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治疗,以避免疾病扩散。

4. 在繁殖季节,鹅要进行配对。

这时需要注意鹅的性别、年龄、体型等因素,以确保繁殖的顺利进行。

5. 在鹅长大后,需要进行剪羽、嘴和爪等工作,以确保鹅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鹅的饲养需要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多样化、健康管理和繁殖等方面,只有在细心的护理下,才能得到健康的鹅。

- 1 -。

鹅肉养殖的经验总结

鹅肉养殖的经验总结

鹅肉养殖的经验总结在农业领域中,饲养家禽是一种重要的养殖方式,而鹅肉养殖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鹅肉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因此它的养殖也成为了一项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

然而,鹅肉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技巧和经验需要掌握。

本文将从养殖环境、鹅群管理和饲养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一些关于鹅肉养殖的经验。

一、养殖环境的搭建鹅肉养殖的环境是确保鹅群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

在搭建养殖环境时,应选择通风良好、采光充足的场所,避免暴晒和寒冷的条件。

可以考虑修建砖砌养殖舍或使用钢架结构的棚圈,以确保鹅群有足够的生活空间,并提供适宜的温度。

同时,合理布置饲料和水的供应设施,以及清洁卫生的排泄物处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养殖环境的质量,保障鹅群的生活品质。

二、鹅群管理鹅群的管理对于鹅肉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首先,应选择健康、品质好的鹅苗作为种鹅,确保养殖起点高。

在鹅苗容易受到疾病侵袭的初生期,要保持温度适宜、饲料营养全面、水源清洁卫生等,为鹅苗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

其次,进行鹅群的精细管理,包括对鹅的喂养、疫病防治、生长情况的监测等。

定期给鹅群进行免疫注射,预防常见的鹅病,同时注重饲料的营养均衡和多样化,提高鹅群的免疫力和生长发育水平。

三、饲养管理鹅肉养殖的饲养管理面临着饲养方式、饲料配方和餐次等方面的考虑。

在饲养方式上,可以采用自由放养或者圈养两种方式。

自由放养能提供更多的运动空间,有益于鹅的健康成长,但也要考虑到防范捕食者和鹅群外出可能造成的风险。

圈养方式则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确保鹅群的营养需要得到满足。

在饲料配方上,应根据鹅的生长发育和肉质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饲料,并确保饲料的卫生安全。

同时,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和餐次,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食,有助于提高鹅肉的产量和品质。

四、疾病预防与治疗在鹅肉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防治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饲养场所和设施,可以有效预防一些常见的传染病。

鹅饲养管理要求:雏鹅、小鹅、中鹅的饲养管理

鹅饲养管理要求:雏鹅、小鹅、中鹅的饲养管理

鹅饲养管理要求:雏鹅、小鹅、中鹅的饲养管理雏鹅的饲养管理养殖场的选择雏鹅在养殖场内饲养,需要选择一个具备以下条件的场所:1.场地要宽敞,采光和通风都要良好。

2.土地要干燥,排水要好,地面要平整。

3.要有稳定的照明和供水系统,保证水的质量和供应量。

饮水管理饮水是雏鹅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随时检查水源是否流畅和水质是否达标,确保水不受污染。

2.每只雏鹅每天的饮水量为50-60毫升,饮水器的高度应该合适,以防止雏鹅跳进饮水器中被淹死。

3.检查饮水器是否干净,每天应清洗消毒一次。

饲料管理鹅雏鹅的饲料种类和营养成分需求与其它家禽有所不同,需特别注意:1.雏鹅到达第3天后,开始饲喂半固态饲料,便于消化吸收。

2.饲喂时要适量,不可过量或不足。

3.饲喂时间要规律,避免雏鹅挑食或饿着肚子。

4.定期洗消饲料器具和容器,保持清洁卫生。

疫病防控雏鹅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需要加强防疫措施:1.在养殖场内实行进出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出。

2.雏鹅出现异常状况时,应立即分离,进行治疗或淘汰处理。

3.定期对养殖环境和雏鹅进行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小鹅的饲养管理养殖环境的选择小鹅的饲养环境要与雏鹅相似,但也有以下不同之处:1.养殖场的面积要比雏鹅大,为小鹅提供更多的运动空间。

2.需要有室外活动区域,增加小鹅的运动量和日晒时间。

3.水池的大小和深度要适宜,小鹅可以在水中游泳和取水饮用。

饮食管理小鹅的成长和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饲喂高蛋白的饲料,如豆腐渣、玉米、糠、麦子等。

2.饲喂时要按照饲料配方比例,适量和适时。

3.饮水要在室外水池中提供,可增加小鹅的摄水量和锻炼能力。

4.定期添加营养素和抗生素,增强小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清洁卫生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清洁卫生,可有效防止细菌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1.将水池的水定期更换,防止积水和藻类的繁殖。

2.将饲料和饮水容器清洗干净,消毒之后再使用。

鹅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鹅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种鹅的饲养管理目前,养鹅业已初具规模,村村有专业户,而且养殖专业户的养殖数量已上升至万只左右,人们养鹅的积极性很高,但就其养殖技术水平而言,急需提高,尤其是种鹅的饲养管理知识急待普及。

种鹅的饲养管理分为雏鹅、育成鹅、及产蛋鹅的饲养管理三个阶段,现分述如下。

1 雏鹅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新陈代谢旺盛,易扎堆,个体小,发育不健全,抵抗力差。

1.1尽早饮水,雏鹅运到育雏舍后,休息一会儿便可开水,雏鹅最好饮用凉开水,水温与雏舍温度接近,初次饮用的水中加入5%-10%的葡萄糖,能有效地降低应激反应。

为了预防疾病,可在水中加入一些抗生素(8000-10000万单位青霉素0.001%的环丙沙星等),饮水训练是将鹅的嘴在饮水器里轻按1-2次,使之与水接触,先学会饮水,其他雏鹅就会争相效仿,一经开水后,决不能停止饮水,保证每日随时都能喝到清洁饮水,天气寒冷时宜饮用温开水,水槽要及时清洗,以免因饮不卫生的水引起下痢。

1.2适时开食60%以上的雏鹅已开水,并且一部分雏鹅表现有啄食行为时便可开食,一般是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

1-3日龄喂给湿料(以手抓紧后散开为度),先加料后加菜(切成细丝状),吃完在添,实行自由采食,精料占80%-90%,青绿饲料占10%-20%。

4-7日龄每日喂8-10次,每隔2-3小时喂1次,精料占70%,青绿饲料占30%。

8-14日龄白天喂4次,晚上2次,精料占60%,青绿饲料占30%。

15-28日龄白天喂3次,晚上1次,精料占30%青绿饲料占70%。

雏鹅对脂肪的利用能力很差,所以不要加喂含脂肪多的动物性饲料,最好饲喂雏鹅专用的全价颗粒料,严禁喂给腐烂、发霉的饲料和存放过久、变质的青绿蔬菜及饲草。

1.3 温度适宜雏鹅绒毛稀少,说寒能力差,因此需要保持适宜温度,通常情况下:1-6天为32-28度,以后每3日下降1度至舍温18-22度时为止。

生产中可通过看鹅施温:温度适宜时,采食后,雏鹅安静舒适,较均匀地分布在雏舍内,温度过低,雏鹅多尖叫不断,扎堆,互相拥挤在热源附近,温度过高,雏鹅远离向四周散开,张口呼吸,饮水量增加。

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家禽,具有肉质鲜美、蛋产量高等特点,因此养殖鹅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下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鹅的养殖方法:1. 圈舍建设:鹅的圈舍可以是简易的,通风、防风、保温和防盗是建设圈舍的基本原则。

鹅圈应保持干燥,鹅不能嫌挑地站在雨里。

圈舍内可铺上稻草或者木炭等物料。

2. 饲养管理:鹅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并且要保持定时定量的饲喂方式。

成年鹅每天需要喂食2-3次,鹅苗每天需要喂食4-5次,每次饲喂30-50克饲料。

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放养1-2只鹅。

同时,鹅需要有清洁的饮水,要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的清洁度。

3. 疾病防治:在养殖鹅的过程中,要定期巡视鹅群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鹅。

同时,鹅也需要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4. 鹅的自然养殖:鹅也可以选择自然生长方式,通过放养的方式养殖。

这样可以减少圈养给饲料带来的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自然养殖需要给鹅提供充足的放养场地,同时应注意防止饲料不足导致鹅只体重下降过快。

二、鹅的养殖注意事项:1. 饲料合理搭配:养殖鹅要选用高质量的饲料,并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的饲喂。

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要适当,营养均衡。

2. 清洁环境:鹅的圈舍要保持清洁,经常清除粪便和废弃的饲料。

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传播和蔓延。

3. 预防鸟类窃食:在鹅圈或放养场地周围设置一定高度的障碍物,以防止其他鸟类进入窃食鹅的饲料。

4. 疫苗接种:及时给鹅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的传染病,如禽流感、鸭瘟等。

5. 鹅群管理:鹅群中要保持一定的鸭只比例,可以起到增加战斗力、共同繁殖的作用。

同时要注意鹅群内的厮打行为,减少鹅的厮杀现象。

6. 合理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要根据鹅的体型和场地的大小来合理安排,避免过于拥挤影响鹅的生长和饲养效果。

7. 防止逃逸和捕捉难度大:鹅在淘汰时容易逃逸,因此养殖鹅时要选择不容易逃逸的品种,加强管理措施。

大鹅的饲养技巧_大鹅的饲养要点

大鹅的饲养技巧_大鹅的饲养要点

大鹅的饲养技巧_大鹅的饲养要点大鹅的饲养需要哪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大鹅的饲养技巧,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鹅的饲养技巧一、雏鹅的培育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一个月龄内的小鹅,雏鹅的培育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其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养鹅的成败,是大鹅养殖过程的关键环节。

1、育雏前的准备(1)品种及季节的选择现本地饲养的品种有黑龙江大白鹅、雁鹅、疤拉眼鹅(又名五龙鹅、豁眼鹅)、均为优良的地方品种;引进品种有莱茵鹅等。

产蛋性能及生长速度都很好,但就肉用性能及毛色品质说来,养殖户及市场上受欢迎的是黑龙江大白鹅,四月龄育成体重8—10斤,毛色洁白;雁鹅为中型鹅品种,毛色为灰羽色,销售价格低;疤拉眼鹅在辽宁、吉林及我省南部县份如双城、延寿饲养较多,为小型鹅品种,产蛋较高,但育成体重为6—8斤,体重偏小,当为肉仔鹅用途饲养时,养殖户不愿养。

在育雏季节的选择上,我省由于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考虑到温度、出售时的羽绒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育雏季节多选择在五月下旬至七月初最为适宜,饲养4—5个月,10月中下旬溜完秋茬下小雪后出栏。

(2)育雏方式在规模饲养超过百只的情况下,一般多采用地面平面育雏方式,搭地炎龙人工给温。

(3)育雏舍的维修,对漏风的墙壁要修补好,以保证室内没有贼风进入;对老鼠洞要堵严,以防老鼠咬死鹅雏;对门窗封闭不严的要用塑料布封好,以利雏舍保温;对照明用的线路要安装好,灯泡个数及分布按每平方米3W的照度安排,灯泡度数以45度为宜;对鹅雏饮水所用的以塑料饮水器为好,育雏时不能用宽口的饮水槽;同时备好采食用的塑料布。

4、育雏舍的消毒,育雏室内外在接雏前2—3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地面及墙壁消毒要用3%火碱水彻底喷洒消毒,新利用的雏舍可用3%来苏儿水溶液消毒,育雏室门口要没有白灰消毒槽,但不可以用白灰粉用于地面消毒。

(5)垫料的准备,在地面育雏的情况下,在消毒后的地面上铺8分厚的垫料,从经济实用方面,可采用干燥无霉烂的稻壳做垫料。

中鹅养殖技术

中鹅养殖技术

1.种草养鹅:对于规模化肉鹅养殖,实行种草养鹅是育成鹅最好的饲养方式。

种草养鹅要根据饲养规模,人工种植牧草,满足肉鹅饲草供应,并适量补饲精料。

一般要求肉鹅饲养场(户)的人工牧草种植面积为120-150羽/亩。

①选好牧草品种:选择适应性强、适口性好、产量高、无病虫害的优质牧草。

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和立地条件,一般选择鲁梅克斯、黑麦草、苏丹草、苦荬菜、冬菜等品种作为鹅用牧草种植品种。

②搞好草鹅结合:种草与养鹅是两个相联的环节。

在实施种草养鹅时,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养鹅的时间、批次,选准合适的种草养鹅模式。

为保证牧草常年供应,本地区一般选用以下牧草种植模式:10月上旬播种黑麦草,1月份播种苦荬菜,5月播种苏丹草,9月播种冬菜。

2.加强管理:一是加强种草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精耕细作,搞好水肥管理和苗期除草等田间管理工作。

二是加强养鹅管理。

坚持割草养鹅,采用草架饲喂。

注意游水塘水的清洁,勤换鹅舍垫草,勤清扫运动场。

为防消化不良,运动场必须堆放砂砾。

同时因舍饲缺少运动,要特别注意合理补饲精料,在饲料中保证蛋白质的营养和钙、磷比例合理。

此外,种草养鹅还应根据牧草长势,适时调整鹅群数量,防止饲草不足或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鹅的饲养管理
作者:肖雄辉粟德龙
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3年第08期
摘要:养鹅是一项传统产业,也是一项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养殖业。

生产实践表明,养商品鹅要想取得好的效益,就要从改善肉质入手,提高产肉量。

论述了握好中鹅的饲养管理的措施,为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鹅;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8-0063-01
1 中鹅的饲养特点
中鹅是指一月龄以上,饲养到选为种鹅或转入育肥期为止。

这个期间的消化力强,食量大,耐粗饲,是骨骼、肌肉、羽毛生长迅速的阶段。

此时期应采取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

2 中鹅的放牧原则
(1)放牧时以200~300羽一群为宜,鹅群过大,容易造成鹅只采食不均,影响鹅群整齐度。

放牧时应让鹅慢慢采食,不能乱赶乱追,防止踏残跌伤和采食不好。

放牧时间以每天9 h 左右为宜,上午5~6 h,下午3~4 h。

夏季天气炎热,中午阳光直射,不可整天放牧。

一般清晨出牧,上午10:00左右收牧,中午进行补饲;下午15:00以后再放牧,傍晚时收牧。

(2)草地放牧要有计划的进行,可将草地分为若干小区,每隔15~20 d轮换,长期在一个地方放牧,牧草得不到恢复和生长,产草量低,牧草也易被污染,时间长了鹅吃不饱,体现不了放牧饲养的优越性。

(3)在果园放牧,凡喷洒过农药的果园,要经过半个月后才能放牧,以免中毒。

(4)鹅吃食的习惯是先吃一顿草,然后找水喝,喝足水后卧地休息,最好每天上午饮水2次,下午饮水3次。

每次饮水时间0.5 h左右,上岸休息30~60 s后继续放牧。

因此选择草地时,除考虑草质、草的数量和清洁饮水外,还要有树阴或其他遮阴物,以便鹅有一个良好的休息场所。

炎热天气在没有水源的草地放牧,应带水桶和水盆,给鹅饮水。

(5)每次放牧应力争让鹅吃到2~3个饱,即鹅的食道膨大部鼓胀到喉部上方处,即为一个“饱”的标志。

(6)放牧时要时常观察群,发现异常鹅,要隔离观察或治疗。

3 中鹅的补饲
鹅虽以放牧为主,但也要按生长发育情况、牧地草质和鹅群实际采食量等进行补喂青草,稻谷,二壮谷、糠麸和红薯等饲料,并在日粮中添加5%骨粉或贝壳粉,0.3%左右的食盐。

4 疫病防控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群抗病能力,可有效防止疾病发生。

圈舍每天至少清扫1次,食槽、水槽每周用消毒液洗刷1次,鹅群及运动场每半月用百毒杀、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全面消毒1次。

适时对鹅的寄生虫进行预防性投药,定期在饲料中投放一些广谱抗菌素。

不喂发霉变质的饲料。

禽霍乱是禽类的一种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尤其对水禽的危害较大。

在饲料中添加
0.3%的土霉素粉,连用3~5 d,每月1次。

也可采用禽霍乱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对发生疾病的鹅,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