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飞机在发展中国家陆航的应用前景

合集下载

战机跟随民航发展的原理

战机跟随民航发展的原理

战机跟随民航发展的原理战机跟随民航发展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一、技术进步与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战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使其能够跟随民航的发展。

首先,战机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使其具备更高的速度、更远的航程和更先进的武器系统。

同时,战机的雷达、电子战系统和无人机系统等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得战机能够更好地执行任务。

这些技术进步与发展为战机跟随民航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术与作战模式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战争的改变,战术与作战模式也在不断演变,这也为战机跟随民航发展创造了条件。

过去,战机主要以武力为主要手段,在战场上执行任务。

而现在,战机的角色不仅限于武力,还包括情报收集、空中监视、通信中继等多种用途。

这些多方面的能力使得战机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任务需求,与民航发展相互融合。

三、信息化战争环境的出现当今世界正逐渐进入信息化战争的时代,这也为战机跟随民航发展提供了机遇。

信息化战争环境下,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利用变得至关重要。

战机作为一个重要的作战平台,能够携带丰富的传感器和信息处理设备,能够高效地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从而改进作战决策和执行效果。

同时,战机也能够借助民航的信息网络和通信系统,与其他作战单位实现无缝连接和信息共享,提升整体战力。

四、联合作战与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随着战争形态的改变,单一作战单位的作战能力已经无法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

因此,在战机跟随民航发展的过程中,联合作战和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战机能够与其他作战单位实现联合作战,共同完成任务,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整体作战能力的优势。

同时,战机也需要借助民航的后勤保障体系,包括燃油补给、维修保障等,确保作战能力的持续并跟随民航的发展。

五、国家军事战略和发展需求的变化最后,战机跟随民航发展的原因还与国家军事战略和发展需求的变化有关。

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国家军事力量的需求,战机的发展也必须不断适应和满足这些需求。

战争中的战斗机与战争航空

战争中的战斗机与战争航空

战争中的战斗机与战争航空战争是人类历史中无法回避的一部分,而战机与战争航空则是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战斗机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战争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了解战斗机与战争航空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与影响。

一、战斗机起源与发展历程战斗机是一种专门用于执行战斗任务的军用飞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起初,战斗机是单座,装备有机枪,并使用螺旋桨作为动力。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战斗机逐渐经历了从螺旋桨到喷气式引擎的转变,飞行速度和机动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战斗机在战争中的作用1. 空中制空能力:战斗机在战争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保自己在空中拥有制空权。

通过消灭敌方飞机,战斗机可以减少敌方对地面部队的支援和侦察活动,为本方作战部队提供空中保护,确保战局的掌握。

2. 对地攻击能力:随着战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战斗机已经具备了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的能力。

通过携带各种型号的导弹和炸弹,战斗机可以有效地打击敌方的军事基础设施、兵力集结点以及战略目标,对战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3. 侦察与情报收集:战斗机不仅能够执行作战任务,还可以充当侦察机的角色。

通过搭载各种侦察设备和传感器,战斗机可以获取目标的情报信息,为军事指挥部门提供关键情报,为战场行动做出准确的决策。

4. 机动性与灵活性:战斗机以其出色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闻名于世。

通过垂直起降、超音速飞行和快速转弯等特殊飞行动作,战斗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应对敌方威胁,提供更安全的空中支援。

5. 快速机动部队:由于战斗机的高速飞行能力和大范围作战能力,它们可以快速机动,迅速到达需要支援的地区,为地面作战部队提供战术支援和空中火力支持。

三、战争航空的发展与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航空也经历了许多创新与发展,这些进步不仅提升了战斗机的性能,还改善了作战效果。

1. 现代化设计:战斗机的现代化设计包括减小雷达截面、增加隐身性能、提高飞行速度和机动性等方面。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浅谈我国航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1. 引言1.1 我国航空的重要性我国航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航空行业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航空运输的快捷高效不仅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也大大缩短了国内外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时间,提高了国家的交通运输效率。

航空工业是国家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柱,对于提升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航空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航空业也是国家外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航空公司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航空的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至关重要,也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字数:209】1.2 我国航空的发展历程我国航空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初,最初的航空业主要由民间民族资本发展。

1929年,中国第一架国产飞机诞生,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开端。

到了1950年代,中国开始建立国家航空工业,并成立了中国民航局。

1974年,中国第一次开始引进国外飞机,这在当时的国际关系环境下是一次不小的突破。

随后的几十年中,中国航空业迅速发展,从国产飞机、航空公司到航空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0年代后,中国加入WTO,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航空业也面临了更多机遇和挑战。

航空公司扩大国际航线,民航业务逐渐开放。

2000年代以来,中国航空业不断壮大,成为世界第二大航空市场。

国产大飞机C919的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重要突破。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航空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我国航空业经历了从起步到崛起的过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全球乘客运输和货运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中国航空业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展现出无限的发展潜力。

2. 正文2.1 我国航空的现状分析我国航空业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国内航空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航线网络也越来越完善。

中国在战争中的战时航空与航天

中国在战争中的战时航空与航天

中国在战争中的战时航空与航天战争是一个国家面临的巨大考验,也是航空与航天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在战争期间,航空与航天技术的运用对于军事优势的争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传承和技术实力的国家,在战时航空与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

一、战争对航空与航天技术的推动作用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精确性往往决定着军事胜负。

而航空与航天技术的发展为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比如,在导弹技术的发展中,航空与航天技术的运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导弹技术的进步使得战争的火力更加精确,同时也加快了战场的进程。

二、中国航空技术的发展中国航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进入二十世纪,中国开始在航空领域发展自己的技术实力。

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民用飞机制造和军航方面。

在军航方面,中国成功地研发了多型战斗机,提高了中国在战争中的航空优势。

同时,中国还在战时无人机技术的研发上取得了突破,增强了侦察和打击能力。

三、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进步让世界瞩目。

中国自主研发了多型卫星,包括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和导航卫星等。

这些卫星的运用为中国在战争中提供了重要的通信和情报支持。

此外,中国还成功地实施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强大实力。

四、航空与航天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与航天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

未来,更加智能化的飞机和导弹系统将出现在战场上,提高战争的实战能力。

同时,航天技术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为军事和民用领域带来更多的便利。

预计随着技术的进步,战争中航空与航天技术的应用将变得更加精准和快速。

总结:中国在战争中的战时航空与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航空与航天技术的应用为中国在战争中提供了重要的优势,并对中国航空与航天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空与航天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舰载战斗机现状与发展趋势

舰载战斗机现状与发展趋势

舰载战斗机现状与发展趋势罗福平张勇二战以来,航空母舰凭借其强大的攻防能力和巨大的续航、自持能力,一直是世界军事大国的发展重点。

舰载战斗机作为航母上装备数量最多、任务最广泛的机种,是实现航母海上攻防作战能力的核心装备,在编队作战指挥系统的指挥引导下,可遂行编队防空、夺取制空权、突击敌海上和陆上目标等多种作战任务,是航母编队最关键的组成部分,航母编队的绝大多数作战使命都需要并且只能由舰载战斗机承担和完成。

国外舰载战斗机发展现状目前,除中国外,世界还有9个国家拥有18艘现役航母,其中,美国10艘,印度2艘,英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巴西以及泰国各1艘。

现役舰载战斗机主要有:F/A-18C/D“大黄蜂”、F/A-18E/F“超级大黄蜂”、“阵风”M、苏-33、米格-29K、“鹞”/“海鹞”等,正在进行研制的主要有F-35C(正在进行试飞考核、2019年2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由于维护维修费用过高,2006年8月,美国海军退役了全部F-14重型舰载战斗机,截至目前,美国现役航母的主要舰载战斗机为F/A-18C/D“大黄蜂”和F/A-18E/F“超级大黄蜂”。

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是由F/A-18C/D“大黄蜂”升级放大而来。

与F/A-18C/D型相比,F/A-18E/F型有更大的机翼面积和更多的机内燃油,作战半径和空中战斗巡逻时间明显增加,F/A-18E/F型的任务半径及航程扩大了40%、续航时间延长了50%。

“阵风”M是搭载在法国“戴高乐”号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是“阵风”战斗机的舰载型,“阵风”M的机翼不能折叠。

“戴高乐”航母能携带32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其中20架在机库中,12架在甲板上。

苏-33是搭载在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的舰载战斗机,主要用于航母的海上防空作战,同时具有一定的对海作战能力。

苏-33的起飞方式与F/A-18C/D、F/A-18E/F、“阵风”M不同,采用的是滑跃起飞方式,而不是弹射起飞方式。

军用直升机的发展趋势

军用直升机的发展趋势

军用直升机的发展趋势摘要:当前,世界各国拥有的各类军用直升机总数在3.8万架左右,美军一直是世界上军用直升机拥有量最多的国家,拥有6600余架(陆航4700余架),俄军大约有3560架,英军约有650架,法军约有800架,德军约有740架,意大利约有560架,日军约有850架。

在世界各国军队中,每万名陆军拥有军用直升机数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美军(82架)、俄军(66架)、日军(39架)、法军(29架)、英军(22架)。

一装备发展趋势1.1新军事变革推动军用直升机装备体系进一步优化综观世界各国,特别是美俄两大军事强国的新军事变革,其核心就是:利用现代化高技术军事装备,打造机动灵活、快速反应、具备信息化作战能力的部队。

具体特征就是部队建制模块化,军事装备标准化。

反映在军用直升机装备方面,就是军用直升机装备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例如,为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美国陆军航空兵正在实施重大转型,对建制进行全面调整,编制模块化、多功能的航空旅。

航空旅内以连级为最基本的模块化单位,其编制、编配的装备都高度模块化、标准化。

例如,美国陆军航空兵未来的全谱航空旅中,每个旅将装备攻击直升机24架、运输直升机50架、战勤直升机36架,总计110架。

同时,为了在保证作战应用有效性的前提下便于管理和指挥,有利于构建战场信息网络,减轻后勤保障、补给和维护压力,保证在役直升机的战备完好率,配备的军用直升机型号种类已大幅度减少。

1.2持续的现代化升级改造延伸直升机装备生命周期长期以来,世界各国持续对在役的军用直升机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以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性能,提升其作战效能,延伸军用直升机装备的生命周期。

同时,减少新机的采购、培训等各种相关费用,从而确保在役军用直升机装备的先进性和战备完好率。

美国的CH-47和UH-60、俄罗斯的米-8和米-24、法国的SA321、英国的“山猫”等,便是典型的机型。

例如,为了满足武器装备发展的要求,美国陆军航空兵利用撤消“科曼奇”项目所节余的146亿美元,以及该项目所取得的技术成就,实施三大改进项目和三大新机研制项目。

中国军用直升机存巨大需求空间,预计未来三年需求缺口至少500架

中国军用直升机存巨大需求空间,预计未来三年需求缺口至少500架

中国军用直升机存巨大需求空间,预计未来三年需求缺口至少500架近年来我国对领土、领海主权权益的维护、能源安全等安全诉求逐渐加强,中国国防战略也从“积极防御”向“攻守兼备”转变。

陆军航空兵、海军航空兵正处在大发展的历史阶段,这也直接催生出军用直升机的巨大需求。

通过以下对陆军、海军、空军装备军用直升机需求的测算,我们预计,未来3年,我国陆军将新增军用直升机数量约500架;海军将新增军用直升机数量约100架。

除去每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30-50架直升机,我们认为未来3年中国预计需要制造500架军用直升机。

根据2019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我陆军要建设目标:“机动作战、立体防攻”。

陆军提高立体作战能力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各种类型直升机,让陆军部队获得空中部署、空中打击、空中侦查等超越平面作战的能力。

我国陆军直升机部队主要包括:陆航旅、空中突击旅。

第一,陆航旅:飞行的陆军。

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推测,未来我军陆航旅将配备2~3个专用武装直升机营、1~2个改装武装直升机营和4个突击/运输直升机营,装备近百架直升机。

2015年底启动史上规模最大军改,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前所未有。

军改后,我军陆续新建3个陆航旅,并改编2个空中突击旅。

15个陆航旅/空中突击旅已全部改革完成。

新建/改编的陆航旅将直接提升我国军用直升机需求。

未来,预计我国每个集团军要拥有一个陆航旅,用于支援集团军下辖各旅作战。

因此,我们预计仅我军陆航旅部队对军用直升机的需求量将达到1500架。

我军首支空中突击旅在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中公开亮相。

据央视新闻,我国一个空中突击旅下辖10个营,包括1个侦察直升机营,2个武装直升机营,3个运输直升机营,3个突击步兵营,1个支援保障营,共拥有武装、侦察、运输等各型直升机合计约72架。

未来,预计我国陆军将会在每个战区组建一个空中突击旅,作为立体作战的尖刀,其作战重点是供给敌方战场的关键环节,瘫痪敌方作战体系。

2024年直升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直升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直升机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直升机作为一种垂直起降的航空器,具有独特的飞行能力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直升机市场逐渐兴起,并呈现出较强的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直升机市场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以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潜力。

2. 直升机市场综述直升机市场主要分为军用和民用两个方面。

军用直升机主要用于军事任务,如战斗、运输、侦察等;而民用直升机则广泛应用于领域包括医疗救援、消防、电力巡检、旅游观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用直升机的需求不断增加。

3. 2024年直升机市场需求分析3.1 军用直升机需求分析军用直升机在战争、军事行动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建设,对军用直升机的需求不断增加。

主要原因如下:- 战斗需求:军用直升机具有垂直起降的能力和灵活机动的特点,能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中执行任务,对于现代战争的需求日益增加。

- 运输需求:军用直升机具有携带大量装备和人员的能力,能够快速支援前线和迅速撤离伤员,对军事行动和作战支援具有重要意义。

- 侦察需求:军事侦察是获取情报和了解敌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军用直升机以其卓越的机动性和高空观察能力成为重要工具。

3.2 民用直升机需求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用直升机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主要原因如下: -医疗救援:医疗救援是民用直升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它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将医疗团队快速送往事故现场,为受伤者提供紧急救治。

- 消防救援:直升机具有抗灾救灾的优势,可以高空投放救援队伍、水源等物资,对于火灾扑救和救援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 电力巡检:直升机可通过空中巡检线路、发现故障和异常现象,并提供快速准确的故障信息,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 旅游观光:直升机观光成为市场新亮点,能够带给游客全新的旅游体验,促进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

4. 直升机市场发展趋势直升机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直升机的技术将得到升级和改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届(2004)全国直升机年会论文战场飞机在发展中国家陆航的应用前景仝云岗甄兴福韩冬(陆军航空兵学院基础部,北京/101114)【摘要】战场飞机是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着眼于配合陆战和打击敌方武装直升机的轻型螺旋桨飞机,本文简要介绍其基本概念、发展缘由、技术特点、作战任务,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主题词:武装直升机战场飞机0 引言2003年的美伊战争中,正当美军向巴格达开进时,在这生死存亡关头,伊拉克空军并没有向人们所预想的那样拚死一击,相反却毫无作为,不见一兵一卒,唯一在天空中闯入人们视野的却是一架低空螺旋桨飞机,而也正是这架飞机使美英联军惊慌失措,唯恐其携带生化武器,美英联军拥有强大的作战力量,而高技术战争也已成为战争的主要模式,喷气式飞机诞生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但旧式螺旋桨飞机并没有退出战争舞台,相反却屡有上佳表现,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1、战场飞机1、 基本概念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提出一种着眼于配合陆战的轻型航空兵器即“战场飞机”的概念,近年来我国专家也曾提出“武装直升机歼击机”概念模型,其实所谓的“战场飞机”是指一种主要逐行对地火力支援和空中反直升机作战任务,具有短距起降能力和优良低空、超低空飞行性能,适合前线部署的战术飞机,这种飞机一般为轻型或超轻型,以低空或超低空为主要活动空间,最大速度为0.6~0.8马赫。

2、 基本战术、技术指标战场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应达到550~750千米/小时,最小机动速度在80千米/小时左右,巡航速度250~300千米/小时左右。

实用升限6000米,航程900~1200千米,爬升率不小于15米/秒,最小盘旋半径120米左右,瞬时盘旋速度达到35度/秒,起飞/着陆滑跑距离200~300米,全机设7~9个武器挂点,装有机枪和航炮,可挂载近距和中距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各种精确制导炸弹,机载设备为毫米波雷达、全向告警器、通讯电台、地形跟踪系统、红外/微光夜视设备等。

3、 自身定位战场飞机由于自身特点,并不会成为空军的主战装备,也无法用来夺取制空权和进行空战,其使用主要着眼于陆航这一兵种,直升机是陆航的主战兵器,但先进的武装直升机结构复杂,造价高昂,飞行员培训要求高,发展中国家如大规模发展直升机部队无149论从技术上还是财力上都难以承担。

而战场飞机造价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并且在技术难度上要远远低于武装直升机,单机成本不过百万美元,战场飞机和直升机配合使用可有效满足数量型发展中国家军队使用要求。

4、作战使用原则战场飞机由于速度较低,所以可与武装直升机协同作战或单独行动,其主要作用和攻击机类似,主要在低空或超低空执行直接对地火力支援、压制、搜索、侦察、反装甲和精确轰炸等任务;实施伴随性火力支援;担负空中反直升机任务,夺取低空或超低空制空权。

二、战场飞机相对于武装直升机的优势现有武装直升机活动范围多在从地面到300米的高度,飞行速度多在200千米/小时以下(如AH-64发射反坦克导弹时速度不得超过160千米/小时)。

在这种飞行高度和速度下,低空低速的固定翼螺旋桨飞机相对于直升机具有极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 机动性优势直升机由于结构、气动机理以及操纵机构的限制,过载范围小、机动能力有限,固定翼飞机可轻松完成空战中十分有用的斤斗、横滚、急盘旋下降等垂直机动动作,而武装直升机几乎无法做到这一点,直升机的强项是低速度下的水平机动和方向机动,可轻易摆脱高速喷气机,但对速度相近、低空性能良好的战场飞机则效果较差,低空机动性能良好的螺旋桨飞机完全可以在对垒中取得优势。

2、 速度优势目前直升机的最高纪录为400千米/小时,一般武装直升机的最大速度为300~33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为200~250千米/小时。

直升机大速度飞行时机体仰角增大,而且前行桨叶容易产生局部激波、后行桨叶可能失速,限制了其最大飞行速度,而要增大其飞行速度势必要对传统的直升机造型或动力等进行改进,例如倾转旋翼飞行器、复合式直升机、变换式高速直升机等,但目前这些类型的飞行器均处于试验阶段,距离真正实用还有一段距离,而螺旋桨飞机由于自身结构特点其最大速度可达到700千米/小时左右。

3、 维护可靠性优势现代武装直升机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这是现代武器装备发展的一个趋势,随之而来的是维护困难、可靠性低、影响出勤率、降低作战效果,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武装直升机由于不适应沙漠环境,频出故障,消耗了大量备件,美军不得不停飞其余各地阿帕奇,集中保障战争急需,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由于直升机可靠性低造成任务失败的例子(如1980年美军特种部队赴伊朗营救人质的“蓝光行动”)。

而固定翼螺旋桨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其技术日臻成熟,可靠性高,维护量低,在这方面要远远高于武装直升机。

4、 经济性优势目前各种武装直升机造价居高不下,动辄上千万美元,就连美军也无法承受这种负担,目前,美军已宣布放弃21世纪武装直升机“科曼奇”计划,代之以改进“阿帕奇”和各种无人机,这其中固然有战略指导思想的转换,但经济因素无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而目前最先进的螺旋桨飞机最高不过百万美元,而且全寿命期使用费用低,无疑150具有很大的优势。

当然,固定翼飞机和武装直升机相比也有明显缺点,如无法垂直起降、爬升、悬停等,直升机的自身定位和作战效果也高于螺旋桨飞机,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武器装备更多呈现出一种平台化的趋势,作为主导地位的载机本身作用下降,而各种机载武器和设备作用上升,因此,螺旋桨飞机加装一定的机载设备可有效弥补其不足,同时采用适当的战术也可充分发挥其对直升机的优势。

三、战场飞机的特点战场飞机其作战任务就是火力支援和夺取低空、超低空制空权,在执行作战任务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空中和地面各种武器的打击,因此,必须具有以下特点:1、 良好的低空飞行能力战场飞机不是用来夺取中高空制空权的,它的作战区域是在地面到300米的高度,必须具备良好的低空飞行能力、可靠的操纵性、高度机动性、最小速度应低于80千米/小时。

2、 强大的机载火力战场飞机由于自身特点可携带较多的武器载荷,而其固有的低空、低速能力为执行对地精确打击提供了保证,可配备反坦克导弹,、火箭、机炮等,有效的逐行火力支援,其强大的火力配备使得战场飞机可以替代武装直升机完成部分作战任务。

3、 可靠的生存能力飞行器生存能力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作战任务的完成与否,同时对飞行员的心理因素也具有极大影响,为此,战场飞机应具备有效的防护装甲和主、被动防护系统,以抵御各种威胁。

4、 较高的信息获知能力在战争中只有先敌发现才能出奇制胜、占有主动,所以战场飞机应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在经济状况许可的情况下可配备雷达、传感器和各种信息设备,以提高作战效能。

四、发展必要性1、 战场飞机主要针对于发展中国家陆航先进武装直升机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护困难、人员素质要求高、全寿命期使用费用高,发展中国家财政远不能承受,作战武器必须具有一定规模才能形成战斗力,少量采购无济于事,而战场飞机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这些国家一般面对的都是局部武装冲突和国内治安、平暴,使用武装直升机效费比不高,战场飞机无论在经济、规模、作战任务上均可有效满足发展中国家需要。

2、 打击敌方武装直升机的要求现有打击武装直升机的手段不外乎地面防空火力和空中歼击机两种,人们所认为的武装直升机空战时代并没有如期到来,而地面防空火力机动性差、预警困难、反应时间短,高速喷气战斗机由于速度差和机载雷达限制,也难以有效逐行任务,战场飞机正好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白地带,同时它相对于武装直升机也具有一定优势,而打击武装直升机也正是其自身定位任务之一。

3、 伴随性火力支援的要求151现代战争是高度机动性的战争,战场范围空前扩大,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长驱直入、一举攻入巴格达,行军速度之快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但这种穿插模式需要更为及时、有效的伴随性火力支援,通常这种支援由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完成,强击机战场适应能力差,对机场起降条件要求高,一般机场距离战场较远,而武装直升机生存能力较弱,对环境和维护条件要求高,影响出勤率,而战场飞机则可以编成在陆军建制内,同时其对机场条件要求低,可部署在己方几十千米的纵深,可有效弥补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不足。

五、前景展望自“战场飞机”概念提出至今,各国进行了大量研究,如美国的CAS和英国的SABA 等,但战场飞机并不能完全取代武装直升机的作战任务,其主要使用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着眼是和武装直升机夺取低空、超低空的制空权,所以只能在低空和战术上发挥一定的作用,只能迟滞、阻碍敌人的进攻,不能从战略上改变战争格局,而随着军事思想的发展,对低空超低空制空权的争夺将日趋激烈,可以预见,以打击武装直升机为主要任务的“战场飞机”必将出现在低空战场。

参考文献[1]姚洪,军用直升机的发展趋势,现代兵器,NO.8,1991.8[2]张惠民,直升机与战争,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8[3]王旭东,战场飞机,兵器知识,NO.9,2003.9The battlefield airplane’s applied foreground in the land army avi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TONG Yun-gang ZHEN Xing-fu HAN Dong(Army Aviation Institute Basic Objects Teaching Department)The battlefield airplane was put forword by west countries as a lightpropeller-driven aircraft with a view to cooperate land battle and attackenemy’s gunship.This article mostly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developcause、technic trait and campaign task,it also indicates the develop direction.Topic word: gunship battlefield airplane.152战场飞机在发展中国家陆航的应用前景作者:仝云岗, 甄兴福, 韩冬作者单位:陆军航空兵学院基础部,北京/101114本文链接:/Conference_6333132.aspx授权使用:北京邮电大学(byab),授权号:24f0cfee-f304-4eb0-ae22-9e6400cc22a2下载时间:2011年1月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