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总结提升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共39张PPT)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共39张PPT)

比一比:彼得格勒两次武装起义的不同点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并继续参战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
•建立苏维埃政府,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 国家,退出一战
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1、客观方面表现:
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 却属于你们。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 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 结合俄国的现实和列宁的话,讨论一下,为什么“余粮收集制”不能 继续实行了?
这一政策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损害了广大 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它破坏了生 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二战中德国进攻苏 联)爆发而被打断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
特点一、片面追求高速度 特点二、上通述过材料行反政映命出令苏控联制的国工业家化经有济什的么发特展点?
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废 止。新的经济体制建立起来,被称为“斯大林体制”。
特点: 高度集中,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用行政命令的方法
管理经济。
斯大林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神圣化、凝固化,致使社 会主义丧失了自我完善的生机和活力,严重阻碍了苏 联的进一步发展。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第一、第二单元单元基础巩固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第一、第二单元单元基础巩固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第二单元基础巩固练习列举题:1.文明古国与发源地(1)尼罗河的赠礼指的是:(2)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是:(3)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2.古代亚非文明古国与强盛时期(1)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的统治者:(2)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的统治者:(3)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3.文明古国与文明成就(1)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2)古埃及的古老文字:(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4)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5)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4.根据提示填写历史人物(1)公元前15世纪通过扩张使古埃及地跨亚非两洲:(2)公元前18世纪完成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3)制定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为法典:(4)创立佛教:5.列举出《汉谟拉比法典》中划分出的三个社会等级名称:(1)(2)(3)6.列举出印度河流域出现的早期文明遗址:(1)(2)7.列举出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名称:(1)(2)(3)(4)8.列举出佛教的主要教义:二.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古印度最高统治者的陵墓是金字塔B.古巴比伦王国曾经攻占古埃及C.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D.佛教不允许低等级的人入教()2.最先入侵吞并古埃及的国家是:A.亚历山大帝国B.波斯帝国C.罗马帝国D.古巴比伦()3.《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A.奴隶B.奴隶主C.地主D.无公民权的自由民()4.古印度社会里最卑贱的阶层是A.吠舍B.首陀罗C.贱民D.奴隶()5.古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最能证明这个结论的是:A.太阳历B.金字塔C.空中花园D.象形文字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基础知识巩固练习题一、列举题:1.根据提示填写地名或国名(1)欧洲文明的发祥地:(2)希腊最早的文明出现在:(3)把古代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国家:(4)古代希腊最大的城邦:(5)亚历山大率军队出奇制胜打败波斯帝国:(6)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成为地跨三洲的国家:2.根据提示填写人物(1)把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征战十年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3)首创“元首制”建立罗马帝国:(4)公元前73年率领奴隶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3.根据提示填写文化名人(1)提出“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2)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3)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4)命人编制“儒略历”:(5)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1)罗马共和国时期掌握决策权的机构:(2)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3)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后世欧洲法学的渊源:(4)今天各国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5)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5.根据提示填写内容(1)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2)希腊人物雕刻艺术的两项杰出作品:(3)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4)罗马代表性建筑的成果两项:二、选择题()1.下列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希腊城邦的居民都拥有政治权利和自由B.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具有广泛性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D.西罗马帝国在雅利安人的打击下灭亡()2.下列哪项文化成就属于古希腊A.宙斯像B.万神殿C.凯旋门D.大竞技场()3.罗马共和国时期,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对平民不利的决议A.执政官B.保民官C.元老院D.公民大会()4.下列事件①罗马帝国建立②斯巴达克起义③凯撒成为独裁执政官○4罗马帝国分裂,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A.②①○4③B. ③①○4②C. ②③①○4D. ①○4②③()5.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来源于是古代人的贡献。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共39张PPT)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二单元 第一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共39张PPT)
教学课件
一、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材料一德15.7%源自美35.8%21
3
4 法6.4% 5 6 俄5.3%
英14%
其他
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 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材料二
•因为参加一战,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在1917年,农村男 劳动力减少47.4%。粮食收获量减少1/4。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造成300 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甚至死于瘟疫。 •因为饥荒,1916年罢工有1500起,参加人数超过100万。农村头5 个月就有510次起义。
结果
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 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国? 1、客观方面表现:
(1)俄国已经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2)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3)“一战”为俄国造成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国际: 帝国主义忙于大战,无暇东顾 俄国反动军队大部分在战场上与德奥军队作战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 提出的纲领和口号充分考虑人民的需求; 夺取政权后权力的归属,符合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2)《四月提纲》——《四月提纲》指方向
方向:
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以和平方式取得
第三篇章:十月的日子(过程)
斯莫尔尼宫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很快攻下冬宫,推翻 临时政府,在起义中,人员伤亡很少。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俄国十月革命前怎样的社会状况? (1)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俄国经济实力最弱。 (2)一战让俄国人民蒙受巨大灾难。
激化了矛盾
列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 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一二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一二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一二单元复习题(适用于一二单元)一、选择题。

1. 参观法国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石柱(见下图)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该石柱上部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A.王权神授B.民主共和C.主权在民D.天赋人权2.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

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A.体现自由平等B.体现“君权神授”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3. 小瑜在一篇论文中罗列了如下关键词:“穆罕默德,乔达摩·悉达多,孔子”,他论文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伟大的思想家B.人类的艺术宝库C.战争——人类梦魇D.科技让生活更美好4. 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

这发现,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

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B.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C.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D.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5. 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

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伊斯兰教B.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6.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A.种姓制度B.释迦牟尼塑像C.巴黎圣母院D.阿拉伯数字7.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②都诞生于亚洲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 “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评述的对象是()A.阿拉伯数字B.万有引力定律C.生物进化论D.相对论9.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是()A.汉谟拉比B.秦始皇C.图特摩斯三世D.汉武帝10.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果的是()①楔形文字②司母戊鼎③《汉谟拉比法典》④金字塔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1.“昔日无关紧要的城镇如巴黎、伦敦和科隆等在1100至1200年间规模大致增加了一倍,1200至1300年间又增加了一倍。

2017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共23张PPT)

2017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共23张PPT)

(

)
考点2: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5. 右图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 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其制定者是 A. 汉谟拉比 B. 伯利克里 C. 屋大维 (

)
D. 查理· 马特
考点3: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6. “在权利方面,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但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却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 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 A. 婆罗门 B. 首陀罗
A)
考点4: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9. 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对于雅典民 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材料一 为了保持兴盛,该国十分重视教育。男孩在学校里练习乐器演 奏、跑步、角力、拳击,学习诗歌、天文、史地,锻炼当众演讲,开展 自由讨论,从而增强体魄,提高素养,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 女孩除做家务以外,也在家练习读写,演奏乐器。 材料二 雅典公民大会由年满20岁的全权公民组成,大约每10天在雅典 卫城召开一次会议。在会上,公民都可以登台演说,对事关国家的议案 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众以喝彩欢呼或高声怪叫来表示自己的支持或反对。 演说者多是善于雄辩的活跃人物。大会演说通常是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 辩论结束后再对议案进行表决。表决用举手或投石子、贝壳、陶片等方 式进行,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裁决。雅典的重大事务就是这样 在公民大会上决定的。 材料三 一座以人墙代替砖墙的城市,就是一座坚固设防的城市。
考点6: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其意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知识点总结复习课件(共10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知识点总结复习课件(共10张PPT)

相继遭到毁灭。从此,希腊史时入一个文化衰退时期。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个
时期的衰退。但也有一些早期文明的成就延续下来,如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
8世纪的几何装饰陶器就深受迈锡尼风格影响。公元前8世纪时,文学在古代
希腊才又重新出现。除了考古发现,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资料是《荷马史
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根据民间口口相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是宝贵
(×)
③《荷马史诗》为近代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生提供了思想源泉。
(о)
④《荷马史诗》是文学作品,也具有史料价值。
( √)
10. 某班开展了以“古罗马的兴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的探究问 题。 【探究一 识别史料寻 找历史证据】 (1)史料按内容一般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 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只填序号)
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 发动奴隶起义,动摇了罗马
共和国的统治。

2、罗马帝国 ①公元前49年,凯撒
控制了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不久被谋杀;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
后胜利者,首创“元首制 ”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 27 年,罗马共和国进
入罗马帝国。
421年
【探究三分析材料 解释历史现象】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后,执掌法律(主要是不成文的习惯法)完全被贵族祭 祀团所垄断。遇有诉讼,法官徇私枉法,袒护贵族,平民备受欺凌……贵族 的专横激起了平民的反抗,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51﹣450年……将 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
(二)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城邦
共和国
①公元前1000年,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